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认识计算机》教案

合集下载

2024鲁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2024鲁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2024鲁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鲁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为后续学习计算机操作和编程打下坚实基础。

教材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出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部分(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学生能够简单描述各硬件部分的基本功能。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学会识别和区分计算机的各个硬件部分。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和交流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引导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应用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硬件的整体认识,避免对单个硬件功能的片面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动画等,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 引出主题:简要介绍计算机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认识计算机。

(二)、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强调计算机硬件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响等组成。

-解释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并简单介绍二者的区别。

2. 实物观察:展示实际的计算机设备,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

3. 互动问答: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检验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理解程度。

(三)、学习开机与关机1. 演示操作:教师现场演示正确的开机和关机方法,让学生明确操作步骤。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认识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掌握存储器容量单位及其换算;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难点: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精美的计算机图片)这些漂亮的计算机大家一定看过,但是同学们肯定很少有人看过计算机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大家也一定很好奇,今天我们就一块儿去认识计算机吧!(二)新课讲授:师:首先,让我们先看一段计算机的录像,简要地对它作一个了解。

看了这段录像,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打开桌上的这台计算机看个究竟。

好,现在就请大家快快打开你们的主机,去探索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吧!大家可以动手拆拆看,把里面的部件拿出来,跟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看看它的名称、作用……(教师巡视、倾听讨论)设计意图:开头播放录像,不但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简要的了解,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我桌上的计算机里究竟是什么样子?”。

这样,学生会产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也会高涨。

师:你们认识这些部件吗?哪个小组能说说它们的名称、作用?(小组推荐,学生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部件名称以及功能、参数等相关信息,说的不足的地方老师加以补充。

这样做的目的是: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小组合作的能力。

1、内存条: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设备。

2、硬盘:也是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设备。

(它属于外存储器)师:除了硬盘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外存储设备?生:移动硬盘、光盘、U盘、MP3、MP4……讨论学习:请将常用的外存储器的容量和特点填入表中。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计算机课时1 认识计算机教学内容1. 引入:用计算机需要知道什么?2. 认识计算机主机3. 认识计算机显示器4. 认识计算机键盘5. 小结教学目标1. 能够简单介绍计算机的组成部分2. 认识计算机主机、显示器和键盘等外部设备教学重点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简洁地介绍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课时2 认识键盘教学内容1. 引入:我们每次在电脑上打字时,都是用计算机的哪个部分呢?2. 认识键盘上的主要功能键3. 键盘的正确使用方法4. 小结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键盘的主要功能键的作用2. 正确掌握键盘的使用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 学生能准确地介绍键盘上的主要功能键的作用2. 学生能掌握键盘的正确使用方法第二单元 windows操作系统课时1 认识windows教学内容1. 引入:我们平时所用的计算机界面都是什么样的?2. 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3. windows桌面操作4. 常用快捷键介绍5. 小结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2. 能够在桌面上打开和关闭应用程序3. 掌握常用快捷键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1. 学生能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2. 学生能准确使用常用的快捷键课时2 windows常用应用程序教学内容1. 引入:我们常用的计算机应用程序有哪些?2. windows常用应用程序:字处理软件、画图软件、游戏软件等3. 熟悉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4. 小结教学目标1. 掌握常用的计算机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2. 熟悉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教学重点难点1. 学生能熟练掌握常用的计算机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2. 学生能快速熟悉不同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

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第2课 《 认识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第2课 《 认识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一)年纪:小学一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教材版本:人教版(一、二年级起点)【教材分析】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以及如何正确开关计算机和使用鼠标等基本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游戏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谜语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概念,并通过讨论和实际观察,认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如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和掌上计算机。

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识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音箱等,并讲解它们的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的组成部件。

在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之后,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开关计算机和使用鼠标等基本操作。

例如,教师可以先示范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逐步掌握开机、关机、鼠标单击等操作。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练习和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使枯燥的基本技能训练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强调正确开、关机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上重申机房规则,确保学生的安全和设备的完好。

总之,一年级《认识计算机》教材主要教授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安全问题,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鼠标操作等。

3、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及功能。

2、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

三、学情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认识计算机》这门课程时的情况。

首先,学生们对于计算机的认识比较有限,他们往往认为计算机就是电脑,甚至是用来玩游戏的工具。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年级:三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人教版(三起)(2001)【教材分析】本课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认识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如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等,并了解它们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同时,学生还应初步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知道软件是计算机运行所必需的指令和数据的集合。

在能力目标方面,本课期望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机、关机、使用鼠标进行简单的操作等。

此外,还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计算机的认识和理解。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描述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机、关机,以及简单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意识到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计算机的整体认识,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计算机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因此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在讲解过程中,应注重语言的通俗易懂和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

通过展示计算机实物和图片,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外观和组成。

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视频等资源来展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
1.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好奇心息技术的兴趣。
2.计算思维:通过学习计算机硬件、软件知识,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协作交流,提高数字化环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信息社会责任: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保护个人隐私,关注网络安全,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5.媒体素养: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学会欣赏和创作多媒体作品,提高审美和媒体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计算机的定义与硬件组成: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掌握CPU、内存、硬盘等主要硬件的作用,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举例: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计算机硬件,强调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内存是临时存储设备,硬盘是永久存储设备。
(2)计算机软件系统:了解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概念,区分不同类型的软件,掌握软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举例: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讲解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不同应用软件的功能。
《认识计算机》教案
一、教学内容
《认识计算机》教案,本节课内容依据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计算机家园”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计算机的定义: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进行高速计算、存储、处理信息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的发展史:简要介绍计算机的四个发展阶段,了解计算机从笨重的大型机到便携式的个人电脑的发展过程。
(4)计算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突破方法:设计一些简单的编程或计算机操作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分享解题过程和经验。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的操作;(3)掌握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遵守计算机使用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组成:硬件、软件、操作系统。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鼠标和键盘的使用,开关机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基本操作。

2.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功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发展历程。

2. 示范法: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计算机操作。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准备1. 硬件准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

2. 软件准备:教学课件、相关教学素材。

3. 场地准备:教室。

4. 教学资源:教材、教案、学习任务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计算机的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重点介绍操作系统的功能。

4. 操作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浏览文件等。

5.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计算机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

7.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认识计算机教案9篇认识计算机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2个生字,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网上购物、拍卖、五州四海、电子邮件、羡慕”等。

2.能正确朗读课文。

能读懂本课的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2.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使用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小黑板、计算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思路及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感受。

小结,过渡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课件1出示词语)比较难理解的通过各种方式理解:1)联系上下文理解2)通过肢体语言理解3)在实际生活中理解2.检查学生初读课文情况,整体感受课文内容3.评价(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老师评价)4.小结,过渡三、协作学习,解决疑难。

1.默读课文,试着自己读懂课文。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

4.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再读课文,老师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

a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b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c请教周围伙伴解决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旁边打上问号,一会儿告诉老师。

)2.学生提出问题(简单的老师随即解决)。

3.师生共同归纳问题。

老师随即打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为什么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网络到底神奇在哪儿?(出示课件3)4.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以一小组为例,重点说明。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指导朗读,充分利用身边的多媒体辅助工具,例如投影仪,可出示课文内容,用各种方式读:例如指名读,评价,赛读;师范读)5.其他小组也可按照这个小组的汇报方法交流,也可有自己的想法。

《第2课__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

《第2课__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

《认识计算机》教学分析一、引言本文是一篇关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性文章,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本文结构清晰,语言简明易懂,适合初学者阅读。

二、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如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观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机、关机、文件管理、网络浏览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安全认识,养成良好的计算机应用习惯。

三、教学内容分析1. 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显示器、电源等部件,以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 计算机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驱动程序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干系和作用。

3. 操作系统: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 OS等,以及它们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图文并茂: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网络浏览等。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判与反馈1. 教室表现:观察学生的教室表现,如参与度、提问情况等,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水平和需求,以便改进教学。

六、总结与建议本文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计算机。

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建议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增加实践环节的趣味性,如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编程或网页制作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加强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如病毒防范、数据备份等,养成良好的计算机应用习惯。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教案

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启动与关闭
掌握正确的开机和关机步骤,理解休眠和睡眠模式的区别。
桌面与任务栏
了解桌面图标、任务栏、开始菜单等基本元素及其功能。
窗口操作
学习打开、关闭、移动、缩放窗口等操作,掌握窗口间的切换方 法。
文件管理与资源管理器使用
文件与文件夹
01
理解文件与文件夹的概念,掌握创建、重命名、删除、复制和
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讨论了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办公、教育、科研、娱乐等。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识别并描述各种硬件设备的功能 。
学生初步理解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对二进制数、CPU、内存等概念有了基本的认 识。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广泛的认识,并能够举例 说明。
03 操作系统简介与 使用
常见操作系统类型及特点
桌面操作系统
如Windows、macOS等,主要用于 个人计算机,提供图形化用户界面和 丰富的应用软件支持。
移动操作系统
如Android、iOS等,用于智能手机和 平板电脑,强调便携性和触控操作。
服务器操作系统
如Linux、Windows Server等,用于 运行网络服务器,提供高效、稳定和 安全的运行环境。
Excel电子表格数据处理技巧
Excel基本概念
了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基本概念,掌握新建、保存和关闭工 作簿的操作。
输入与编辑数据
学习在Excel中输入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文本、数值、日期和时间 等,掌握数据的修改、复制、粘贴和删除等操作。
格式化工作表
了解并应用单元格格式设置,如字体、字号、颜色、边框和底纹等, 学习调整行高和列宽,设置数据对齐方式等。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认识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认识计算机》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外观和组成。

2. 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计算机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外观2. 计算机的组成3. 开关机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外观和组成,学会正确的开关机方法。

2. 难点:理解计算机的内部组成及其功能。

四、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台计算机,展示给学生观看。

2. 准备有关计算机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1课时:认识计算机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台计算机,引导学生观察计算机的外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与实践a.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基本外观,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b. 学生观看有关计算机组成的视频,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

c. 教师演示开关机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3.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机,尝试开关机,巩固所学知识。

第2课时:计算机的组成1. 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哪些部分?”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教学内容与实践a.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内部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

b. 学生观看有关计算机硬件组成的视频,加深对计算机内部结构的理解。

c.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组成。

3. 课堂练习学生尝试列举出自己了解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加深对计算机组成知识的理解。

第3课时:开关机方法1. 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如何正确开关计算机吗?”引导学生复习开关机方法。

2. 教学内容与实践a. 教师讲解正确开关机的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b.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学会正确开关机。

c. 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开关机。

3.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机,完成开关机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第4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 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的键盘和鼠标吗?”引导学生复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篇: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能够认识计算机的一些硬件设备的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设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过程与方法:采用实物展示,学生思考,教师讲解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分工。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媒介: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都接触过计算机,计算机的功能确实非常强大,你一定很想知道计算机是由什么组成的,又是靠什么来进行工作的吧?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计算机的组成。

二、新授1、认识计算机从外表上看,一台比较完整的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及音箱、打印机组成。

一般的计算机有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就可以进行工作了。

请学生分别认识以上设备,并能记住它们的名字。

然后教师提问,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理解什么是硬件系统计算机由很多部件组成,每个部件完成不同的工作。

各个部件协同工作,相互配合,计算机才能完成各种工作,显示出强大的功能。

这些组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我们就称为“硬件”。

(2)部分计算机硬件及功能列举主机:主机是计算机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指令输放计算机后,主机负责整理、分析、处理,然后输出。

拆开主机箱,让学生认识对硬盘、光盘、优盘、软盘进行比较讲解。

3、计算机的软件计算机仅仅有硬件还是无法工作的,它的工作需要软件的支持,什么是计算机软件呢?(学生按小组讨论,解决问题)(1)软件的的概念支持计算机进行工作的各种指令,就称为计算机的软件。

计算机要靠软件的支持,才能进行正常工作。

(2)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如Windows7/xp等应用软件,如 Word/Powerpoint/WPS、金山打字等。

打开“金山打字”软件,让学生对软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认识键盘常用的计算机键盘上有101个键,为了方便操作,一般将这些键分为四个区:文字键区:这是键盘最常用的区域,也叫主键盘区。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说课稿范文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说课稿范文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说课稿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说课稿范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剖析本教材设计了三个主题:网络技术应用、因特网应用、网站设计与评价,从网络技术的应用出发,以组网、建网到用网为逻辑线索,从技术到应用依次递进展开,同时凝练了网络协议、IP地址、网络通信、信息检索、网页设计等核心概念。

对于本节内容来说,就象一个桥梁,起到连接的作用,网络建好了,目的在于相互通信,与此同时这样就为后面畅游因特网作下了很好的铺垫。

在本单元里,为第二节走进域名知识的拓展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本节围绕IP地址这一核心概念进行展开,在第一单元中已经对两台计算机对等连接作了介绍,其间提到了IP地址的设置和查看问题,但只是作为一个数值填写到了TCP/IP协议属性中,同时为这节内容作下铺垫,IP地址这一新概念比较抽象,怎样使学生形成一个新的且抽象的概念是关键,根据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结构特点,充分考虑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由此确定:(1)教学重点:IP地址概念、格式、分类(2)教学难点:IP地址抽象概念的理解与意义建构(3)教学关键点:使学生建构起IP地址的概念二、说目标因特网是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渗透各个领域,也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因此,了解网络的实质,让学生知道网络中的计算机是如何实现相互访问,相互通讯的,感受IP地址的有限性和分配的不平衡性。

1、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IP地址的概念。

(2)了解并掌握IP地址的书写方法,熟悉IP地址的分类方式。

(3)知道在因特网中对IP地址的管理办法和相应的重要机构。

(4)讨论合理利用IP地址。

2、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网络和书籍获得自己关心的知识,扩展和更新知识面。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
教案一: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3. 掌握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的定义和作用;
2.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3. 计算机的组成结构:硬件和软件;
4.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输入、处理、输出;
5. 计算机的分类: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和嵌入式计算机;
6.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教学步骤:
1. 师生互动:
- 教师引入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计算机的理解和使用经验;
- 教师展示一台计算机,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计算机的外观和功能。

2. 导入新知:
-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意图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了解计算机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

3. 讲解重点:
- 教师重点讲解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以及各类型计算机的特点和用途;
- 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讨论。

4. 练习与巩固:
-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计算机在不同应用领域的作用和优势;
- 学生完成一份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小测验,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与展望: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6. 课后拓展:
- 学生自主搜索和了解计算机的最新发展动态,分享给同学们。

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演示或白板草图;
2. 计算机和相关设备;
3. 计算机基础知识小测验。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硬件设备。

3.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提高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定义、功能、分类等。

2.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重要事件和人物。

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辅助设计、教育、娱乐等。

4.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5. 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基本组成原理和硬件设备。

2.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原理和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

2. 演示法:展示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操作。

3. 探究法:引导学生探讨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含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组成原理和硬件设备等内容。

2.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学素材:计算机相关图片、视频等。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计算机的定义、功能、分类等。

3. 展示应用领域:通过实例展示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4. 讲解基本组成原理:介绍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5. 演示硬件设备:展示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如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6.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经验。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计算机是____世纪的产物,它的发明者是____和____。

3. 简答题:请简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八、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计算机领域的发展状况。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

•课程介绍与目标•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目录•编程初步体验•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01课程介绍与目标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交流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的综合性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简介认识计算机课程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使用常用软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通过讲解、演示、操作、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动画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02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分类应用领域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概述硬件计算机的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它们共同构成了计算机的物理基础。

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数据和文档的总称。

根据功能不同,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编译程序等,主要用于管理计算机资源和提供基础服务;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游戏软件等,直接为用户提供各种功能服务。

03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常见操作系统介绍及特点Windows操作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拥有丰富的应用软件和游戏支持,是最常见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

macOS操作系统稳定性高,设计优雅,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处理能力和专业的应用软件支持,是苹果电脑专用的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开源免费,安全性高,可定制性强,适用于服务器、开发者和高级用户。

应用软件分类与功能举例01020304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编程开发软件多媒体播放软件软件安装与卸载方法软件安装软件卸载04计算机网络基础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ARPANET的诞生与发展01TCP/IP协议的出现02互联网的商业化与普及03网络设备与网络协议简介网络设备网络协议OSI七层模型与TCP/IP四层模型1 2 3网络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网络道德与法律法规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05编程初步体验编程概念及意义编程概念编程意义编程语言分类与特点编程语言分类编程语言特点编程环境搭建与简单程序编写编程环境搭建简单程序编写06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030201课程重点内容回顾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作品展示作品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创意、技术难度、完成度等方面,同时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学习。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认识计算机教案「篇一」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据我观察现在的孩子们都渴望去探索电脑的奥秘。

但是,孩子们对电脑并不了解和认识,不能正确的运用电脑。

针对孩子们对于电脑的认识的情况,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通过孩子们对电脑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引下能亲自动手运用电脑来完成想做的事,使孩子们能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爱好。

活动目标1、初步对电脑简单的认识。

2、引导参加科学探究活动,培养敢于大胆的尝试和表现的能力。

3、让幼儿学会电脑的基本操作让孩子们能正确的了解和运用电脑。

活动准备1、实物展示:(cpu、键盘、鼠标、光盘、u盘等)2、图片展示:(主机、显示器、内部部分硬件、打印机、扫描仪、数码摄像头等)3、课件――关于电脑的动画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1、播放动画片让幼儿对电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电脑的运用。

2、提问:小朋友们看了动画片,聪明的电脑是多么的神奇呀!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欢笑。

现在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看看电脑还能给我带来那些帮助?二、展开1、探索了解(通过掌握电脑的基本运用和认识了解,让孩子能学会电脑的基本操作)2、提问:(1)电脑帮助了我们什么?(让幼儿认识电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怎样帮助了我们)(2)电脑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观察电脑的结构组成,并能正确的说出电脑是由: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音响等组成)(3)教师:小朋友们学习了运用电脑以后,有怎样的收获?(通过对电脑正确运用的认识和掌握,让幼儿谈谈感想)(4)未来的电脑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3、示范讲解动手操作(1)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下让孩子们学会简单的使用Windows中图画功能,并且让孩子们能动手画图。

(2)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下让孩子们学会简单的使用电脑中的互联网功能,并且让孩子能从中收集喜爱的图片。

(3)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下让孩子们学会简单的使用电脑欣赏喜欢的音乐和观看喜爱的动画片,并且让孩子们能学会简单的音频播放。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一、第一章节:认识计算机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认识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并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 教学内容:a. 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c.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3. 教学活动:a.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b. 展示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c.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二、第二章节:操作系统的使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启动计算机、关闭计算机、使用桌面和应用程序等。

2. 教学内容:a.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b.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c. 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3. 教学活动:a. 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b. 演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c. 让学生实际操作,掌握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三、第三章节: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文档、编辑文本、设置格式等。

2. 教学内容:a. 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b.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c. 文本格式的设置方法3. 教学活动:a.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b. 演示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文本格式设置c. 让学生实际操作,掌握文本编辑和格式设置的方法四、第四章节: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表格、输入数据、计算等功能。

2. 教学内容:a. 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b.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c. 数据计算和分析的方法3. 教学活动:a. 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b. 演示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数据计算c. 让学生实际操作,掌握数据输入和计算分析的方法五、第五章节: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演示文稿、添加幻灯片、编辑内容等。

2. 教学内容:a. 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b.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c. 幻灯片设计和展示的方法3. 教学活动:a. 讲解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b. 演示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幻灯片设计c. 让学生实际操作,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和展示方法六、第六章节: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的使用方法,并理解网络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掌握存储器容量单位及其换算;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难点: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精美的计算机图片)
这些漂亮的计算机大家一定看过,但是同学们肯定很少有人看过计算机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大家也一定很好奇,今天我们就一块儿去认识计算机吧!
(二)新课讲授:
师:首先,让我们先看一段计算机的录像,简要地对它作一个了解。

看了这段录像,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打开桌上的这台计算机看个究竟。

好,现在就请大家快快打开你们的主机,去探索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吧!
大家可以动手拆拆看,把里面的部件拿出来,跟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看看它的名称、作用……
(教师巡视、倾听讨论)
设计意图:开头播放录像,不但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简要的了解,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我桌上的计算机里究竟是什么样子?”。

这样,学生会产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也会高涨。

师:你们认识这些部件吗?哪个小组能说说它们的名称、作用?
(小组推荐,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部件名称以及功能、参数等相关信息,说的不足的地方老师加以补充。

这样做的目的是: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小组合作的能力。

1、内存条: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设备。

2、硬盘:也是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设备。

(它属于外存储器)
师:除了硬盘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外存储设备?
生:移动硬盘、光盘、U盘、MP3、MP4……
讨论学习:
请将常用的外存储器的容量和特点填入表中。

师:学习了内存和硬盘后,我们知道存储器可以分为:(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讲到内存条时,教师让学生观察上面的容量多少,这样,就引出了存储器容量的单位以及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说到硬盘时,让学生观察它的容量,同时引出外存储器。

另外,让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外存储器,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然后讨论学习常用的外存储器容量和特点,增加学生的常识知识。

3、CPU :中央处理器,又称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师:CPU 由哪两个部分组成?
生:运算器和控制器。

师:衡量CPU 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时钟频率,又称主频,如:3.0GHz 。

目前,常见的CPU 由Intel 公司和AMD 公司制造的。

只读存储器(ROM ):只能读不能写,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

内存
随机存储器(RAM ):既可读又可写,断电后信息全部丢失。

存储器 外存: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

请大家观察一下,你们的CPU是哪个公司制造的?主频是多大?
生:Intel公司制造的,主频是2.66GHz。

师:那么,我们如何从电脑上查看到CPU、内存的参数以及硬盘的容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实践学习:
右击“我的电脑”,执行“属性”命令,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查看CPU和内存参数。

在“我的电脑”窗口单击C盘盘符,可查看C盘的容量。

4、主板:是硬件系统中的基础部件,为CPU、内存及各种功能卡提供安装插槽,为存储设备、打印机和扫描仪等外部设备提供接口。

5、风扇:散热的功能。

因为CPU工作的时候会散发大量的热量,风扇就是装在CPU上面对它进行散热的。

6、电源:主要给主机中的各个部件供电。

师:计算机从外观上看,除了有主机外,还有什么?
生:键盘、鼠标、显示器……
师:对,这些称为外部设备。

外部设备可以分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那么,什么叫输入设备,什么叫输出设备呢?
生:交流、回答。

师:键盘、鼠标和显示器分别属于哪种设备呢?
生:回答。

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输入设备、哪些输出设备吗?
生:回答。

师:你们能把键盘、鼠标连接到主机上吗?大家试试看。

(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讲到这里,计算机的主机内部结构已基本讲完,这时教师提出疑问:“一台计算机从外观上看,除了主机,还有什么设备?”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键盘、鼠标和显示器等设备,此时,引出了外部设备的概念和分类,接着教师提出“键盘、鼠标和显示器分别属于哪种外部设备?”、“你还知道哪些外部设备?”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师:现在请大家动手把你们没安装好的部件安装好。

(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师:好,现在同学们把计算机部件都安装好了,你们打开它,能用吗?
生:不能,因为没有安装软件。

师:对,计算机就跟人一样,除了要有健康的身体外,还要有思想。

那么,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除了要有硬件系统外,还要有软件系统。

比如:Windows、Word、Excel这些都是软件。

设计意图:这里教师通过设疑,让学生懂得: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不但要有硬件系统,还要有软件系统。

同时掌握什么叫做软件。

师:我们今天所接触到的计算机都属于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你们还了解前面三代的计算机吗?
生: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中小规
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三)课堂小结:
从这四代计算机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

设计意图:把计算机的发展放到本节课的最后面讲,不但便于上下文的衔接,而且可以在小结时,通过四代计算机的发展,反映出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这时对同学们提出新的希望。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