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一、选择题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A.内容型策略B.形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二、填空题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____。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______的学科。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

A. 教育活动B. 教育制度C. 教育内容D. 所有选项3.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______。

A. 培养人才B. 传授知识C. 研究教育规律D. 制定教育政策4.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文献法D. 所有选项5. 教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___。

A. 古希腊B. 古埃及C. 古印度D. 古中国6.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是______。

A. 并列关系B. 包含关系C. 交叉关系D. 无关关系7. 教育学中的“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______。

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8. 教育学中的“教育”一词在现代意义上是由______提出的。

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康德D. 洛克9.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

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发展性原则D. 所有选项10. 教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______。

A. 提高教学质量B. 促进学生发展C. 推动教育改革D. 所有选项答案:1. B2. D3. C4. D5. A6. C7. A8. C9. D10.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包括______。

A. 理论性B. 实践性C. 应用性D. 综合性12. 教育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______。

A. 教育心理学B. 教育哲学C. 教育社会学D. 教育经济学13. 教育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

A. 提出问题B. 收集资料C. 分析问题D. 得出结论14. 教育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______。

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案例研究D. 实验研究15. 教育学研究的成果可以应用于______。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门学科,其范畴包括()。

A. 教育目标B. 教育内容C. 教育方式D. 教育效果答案:A、B、C、D2. 下列关于教育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A. 教育是培养合格劳动者的过程。

B. 教育是使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

C. 教育是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过程。

D. 教育是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

答案:B、C、D3. 以下不属于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的是()。

A.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 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C. 政府投入的教育资源D. 学生个体的遗传基因答案:D4.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理论答案:A、B、C、D5. 教育行为通常包括()。

A. 教育者的教育活动B. 学习者的学习活动C. 学习环境的创设D. 教育目标的设定答案:A、B、C、D二、填空题1. 根据我国教育法规定,小学为义务教育的()教育阶段之一。

答案:第一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保障每位学生()年的义务教育。

答案:九3. 教育目标的主体分为()两个层面。

答案:国家层面、个人层面4.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答案: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5. 形成性评价注重的是学生的()。

答案:学习过程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答案:教育学的基本任务包括:研究探索教育规律、服务教育实践、培养教育工作者以及提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指导。

教育学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能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塑造良好的品格,并发展个人的潜能,从而为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2. 请简要描述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政府投入的教育资源以及学生个体的遗传基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与配置,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在教育内容与方式上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政府投入的教育资源直接影响教育的可及性和质量,而学生个体的遗传基因则对学习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我国的()。

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2.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B、《理想国》C、《大教学论》D、《教育论》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论》B、《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D、《爱弥尔》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斯宾塞5.《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杜威B、斯宾塞C、布鲁纳D、克鲁普斯卡娅6.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A、《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C、《新教育大纲》D、《民主主义与教育》7.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B、布鲁纳C、根舍因D、杜威8.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 )。

A 、《教育学》《教育学》 B 、《论共产主义教育》《论共产主义教育》C 、《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D 、《教育论》《教育论》9.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

A、斯宾塞的《教育论》A、斯宾塞的《教育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B、洛克的《教育漫话》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0.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 )。

A 、凯洛夫、凯洛夫 B、赞可夫B、赞可夫 C 、马卡连科、马卡连科 D 、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11.11.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 )。

A.A.教育学教育学教育学B. B. B.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科学C. C. C.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D. D. D.教育原理教育原理教育原理12.12.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 ))A.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人类学会制造工具人类学会制造工具B. B. B.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C.C.语言的形成语言的形成语言的形成D. D. D.教育起源于劳动教育起源于劳动教育起源于劳动13.13.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 ))A.A.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生产劳动B. B. B.家庭活动家庭活动家庭活动C. C. C.交往活动交往活动交往活动D. D. D.社会现象社会现象社会现象14.1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这是( ))A.A.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学校教育B. B. B.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义务教育C. C. C.学年教育学年教育学年教育D. D. D.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基础教育15.15.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A.A.《大学》《大学》《大学》B. B. B.《中庸》《中庸》《中庸》C. C. C.《论语》《论语》《论语》D. D. D.《孟子》《孟子》《孟子》16.16.《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就是(学生走就是( ))A.A.博学于文博学于文博学于文B. B. B.开而弗达开而弗达开而弗达C. C. C.强而弗抑强而弗抑强而弗抑D. D. D.道而弗牵道而弗牵道而弗牵17.17.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 阶段教育的第一人是(阶段教育的第一人是( ))A.A.柏拉图柏拉图柏拉图B. B. B.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C. C. C.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夸美纽斯D. D. D.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18.18.最早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最早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的教育学家是(赋力量的教育学家是( ))A.A.裴斯泰洛奇裴斯泰洛奇裴斯泰洛奇B. B. B.康德康德康德C. C. C.杜威杜威杜威D. D. D.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夸美纽斯19.19.认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认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教育,这是(才是最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教育,这是( ))A.A.卢梭的观点卢梭的观点卢梭的观点B. B. B.杜威的观点杜威的观点杜威的观点C.C.康德的观点康德的观点康德的观点D. D. D.华生的观点华生的观点华生的观点20.20.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教育学基础》试题-(单选)

《教育学基础》试题-(单选)

第一章教育学与教育1-5ABBAC6-10CCCCC11-15BDBDB16-20DACDB21-25ACACC ACB1.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教育著作是(A)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大教育论》D.《教育论》2.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B)A.《康德论教育》B.《普通教育学》C.《教育漫画》D.《爱弥儿》3.《大教学论》被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它的作者是(B)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康德D.培根4.柏拉图的名著是(A)A.《理想国》B.《政治学》C.《伦理学》D.《爱弥儿》5.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C)A.《大教学论》B.《论演说家的培养》C.《学记》D.《劝学》6.“洞穴中的囚徒”隐喻来自(C)A.《法律篇》B.《爱弥儿》C.《理想国》D.《教育漫话》7.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C)A.《教育漫话》B.《大教学论》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8.提出“建国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C)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9.“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句出自(C)A.《论语》B.《学记》C.《孟子·尽心上》D.《劝学篇》10.将“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的著作是(C)A.《孟子》B.《学记》C.《说文解字》D.《论语》11.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B)A.《论语》B.《学记》C.《孟子》D.《中庸》12.“出自造物主之子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名言出自(D)A.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齐D.卢梭13.“教育要先行”出自(B)A.《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B.《学会生存》C.《大教学论》D.《民主主义与教育》14.提倡“教育独立说”的教育家是(D)A.陶行知B.胡适C.胡克勤D.察元培15.主张“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观点的是(B)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关系起源说16.在我国,“教育”概念被正式用来言说教育之事大约是在(D)A.公元前B.18世纪C.19世纪中叶D.19世纪末20世纪初17.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A.勒图尔诺B.孟禄C.高尔顿D.达尔文18.主张“天命”的教育起源学说是(C)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B.教育的心理起源说C.教育的神话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19.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观点是(D)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B.教育的心理起源说C.教育的劳动起源说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20.下列哪一种教育学仍然没有跳出思辨和形而上学的传统(B)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21.教育这一永恒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是(A)A.社会性B.历史性C.阶级性D.民族性22.后来的教育要以以往的教育为基础,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关系,说明教育的(C)A.永恒性B.生产性C.继承性D.阶级性23.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4.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C)A.教育者和教育影响B.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C.教育者和受教育者D.教材和教法25.从形式上说,教育影响是指(C)A.教育内容B.教育对象C.教育手段D.教育原则26.后来的教育是以以往的教育为基础,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高中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高中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B. 教育技术C. 教育政策D. 教育心理学答案:A2. 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师B. 学生C. 教育活动D. 教育政策答案:C3. 教育学的基本功能包括哪些?A. 培养人才B. 传承文化C. 促进社会进步D. 所有选项答案:D4. 教育学中的“教学相长”是指什么?A. 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B. 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相互促进C. 教学内容和学习需求相互促进D. 教学目标和学习成果相互促进答案:A5. 教育学中“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主要强调什么?A. 知识技能B. 道德品质C. 身心健康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6. 教育学之父是________。

答案:赫尔巴特7.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__。

答案:教育影响8. 教育学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观察法、实验法等。

答案:文献研究法9. 教育学中“因材施教”的原则强调的是________。

答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10. 教育学中“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________。

答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简答题11. 简述教育学研究的意义。

答案:教育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化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12. 阐述教育学中“终身教育”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终身教育是指个人在一生中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它强调学习不仅限于学校教育,还包括工作、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在于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需求,促进个人终身发展和自我完善。

四、论述题13. 论述教育学中“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实施策略。

答案: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它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包括: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评价机制等。

教育学基础知识试题解析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知识试题解析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知识试题解析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A. 知识传授B. 能力培养C. 社会现象D. 心理活动{答案:C} 解析: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涉及到知识、能力、心理等多个方面,但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养人的社会性,因此选项C正确。

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的任务?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发展个性D. 娱乐休闲{答案:D} 解析:教育的任务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而娱乐休闲并不是教育的直接任务,故选项D不正确。

二、填空题1. 教育的基本形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 解析:教育的基本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目前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网络教育。

2.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教学与学生发展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指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教学与学生发展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等。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的本质。

{答案: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培养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

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养人的社会性,使个体获得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2. 请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案: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与学生发展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这些规律体现了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2023 年全国统考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其答案解析

2023 年全国统考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其答案解析

2023年全国统考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其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教育学史上出现过主要采用类比进行论证的教育著作,其中代表作是()A.洛克《工作学校计划》B.拉伊的《实验教育学》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解析】D。

2.根据谢弗勒的分类,下列三个定义依序分别属于()(1)有人在自己的论著中将“教学相长”界定为教师的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2)在日常语言中,“灌输”通常是指不容学生质疑的单项传递。

(3)"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地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A.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B.描述性定义-规定性定义-纲领性定义C.规定性定义-纲领性定义-描述性定义D.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解析】D。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十九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取得上述成绩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坚持了()A.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B.学校特色发展的指导思想C.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D.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解析】A。

4.幼儿问:“霸王龙到底有多大?”爸爸并没有直接告诉儿子相关数据,而是跟他说:“霸王龙蹲下来不仅占满我的整个院子,站起来可以高过我们二楼的窗户。

不过你放心,霸王龙钻不进来,因为它的头比我们的窗户还要大。

“爸爸的描述所蕴含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是()A.不平衡性B.顺序性C.关键性D.阶段性【解析】D。

5.斯宾塞主张,教育旨在使人掌握自我保全、谋生、养育子女、维持社会和政治关系的知识,从事闲暇活动的知识,为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

这种教育目的的取向是()A.社会本位B.政治本位C.文化本位D.个人本位【解析】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D )
A.赫尔巴特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B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C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B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D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C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B)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C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B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C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
9、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
四、简答题
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的说明。

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五、论述题
1、以“我们的思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C
5、D
6、B
7、D
8、C
9、B 10、A 11、A 12、C 13、B 14、
C 15、B
二、填空题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延时
4、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创新
7、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8、教学大纲
9、学校教育 10、学生身心发展 11、模象直观 12、作业检查与批改 13、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 1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15、教育者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2、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3、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4、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5、(1)理论假设(A道德发展论,B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
小组讨论(A 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B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C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A认知模式的缺陷,B 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五、论述题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