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表(简表)
二十四节气表
白露White dews
8月7—9日
8月22—24日
9月7—9日
秋分Autu mn equ inox
寒露Cold dews
霜降Hoar-frost falls
9月22—24日
10月8—9日
10月23—24日
立冬Win ter beg ins
小雪Light snow
(链接)
二十四节气表(简表)
夏季
Summer
秋季
Autu mn
冬季
Win ter
立春Spring begi ns
雨水The rains
惊蛰In sects awake n
2月3—5日
2月18—20日
3月5—7日
春分Vernal Equi nox
清明Clear and bright
谷雨Grain rain
二十四节气表(详表)
七十二候
季节 月份
太阳到达黄经
第一候
第二候
第三候
315
东风解冻
蛰虫始振
鱼上冰
330
獭祭鱼
鸿雁来
草木萌动
雨水
2月18—20日
惊蛰
345°
桃始华
仓庚鸣
鹰化为鸠
二十四节气表(简表)
二十四节气 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 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 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 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月19—21日
立夏Summer begi ns
二十四节气表:二十四节气时间对照查询表,深度好文!
二十四节气表:二十四节气时间对照查询表,深度好文!24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
二十四节气表春季日期夏季日期秋季日期冬季日期立春2月3-5日立夏5月5-7日立秋8月7-9日立冬11月7-8日雨水2月18-20日小满5月20-22日处暑8月22-24日小雪11月22-23日惊蛰3月5-7日芒种6月5-7日白露9月7-9日大雪12月6-8日春分3月20-22日夏至6月21-22日秋分9月22-24日冬至12月21-23日清明4月4-6日小暑7月6-8日寒露10月8-9日小寒1月5-7日谷雨4月19-21日大暑7月22日-24日霜降10月23-24日大寒1月20-21日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2011年6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四节气和黄道十二宫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表完整版
二十四节气表完整版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老传统的民间气象学,用来指导农事、生活和节庆。
按照太阳视运行轨迹,把一年分成24个“节气”,每个“节气”约相隔15度,串联成一年的气候周期。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二十四节气表的完整内容。
1. 立春•日期:2月3日或4日•天气特征:春寒料峭•习俗:过年后开始做喜事、踏青,祭灶送财神等2. 雨水•日期:2月18日或19日•天气特征:春雷潜鸣•习俗:种植春季作物,开展田间农事3. 惊蛰•日期:3月5日或6日•天气特征:桃始华、鹰化为鸠•习俗:注意营养搭配,预防春困4. 春分•日期:3月20日或21日•天气特征:春回大地•习俗:户外踏青,祭祀祖先5. 清明•日期:4月4日或5日•天气特征:落花开遍•习俗:扫墓祭祖,赏花祈福6. 谷雨•日期:4月19日或20日•天气特征:百花齐放•习俗:注重防霜灾害,助长农作物生长7. 立夏•日期:5月4日或5日•天气特征:蝉始鸣,麦秋生•习俗:开始播种各种夏植,务农护林8. 小满•日期:5月20日或21日•天气特征:五月芝麻长,发云深•习俗:劳动人民勤劳耕作,播种夏粮夏麦9. 芒种•日期:6月5日或6日•天气特征:蚕吐丝•习俗:夏至前后太阳直射影响最大,要注意应对阳光辐射10. 夏至•日期:6月21日或22日•天气特征:鹿角解•习俗:各地多用热火禾秸来驱虫11. 小暑•日期:7月6日或7日•天气特征:蟋蟀居壁•习俗:炎炎夏日,人们要注意清洗,以免长痱子12. 大暑•日期:7月22日或23日•天气特征:大暑尚不惧•习俗:暑天宜于清淡饮食,以免伤胃13. 立秋•日期:8月7日或8日•天气特征:凉风至•习俗:预示着秋天的来临,农民也开始着手秋收14. 处暑•日期:8月22日或23日•天气特征:天气尚热•习俗:此时气温开始逐渐回落,人们需注意保暖预防感冒15. 白露•日期:9月7日或8日•天气特征:白露恐不露•习俗:注意防秋燥,多食蔬果16. 秋分•日期:9月22日或23日•天气特征:寒露至,栋扉开•习俗:中秋节临近,要准备月饼、柚子等食品17. 寒露•日期:10月8日或9日•天气特征:早霜凄凄•习俗:凉爽的气候,需注意保暖防寒18. 霜降•日期:10月23日或24日•天气特征:鹅毛大雪•习俗:感受初冬来临,要预防感冒等疾病19. 立冬•日期:11月7日或8日•天气特征:蚯蚓结底•习俗:冬季需注意保暖,多吃滋润食物20. 小雪•日期:11月22日或23日•天气特征:雁北离•习俗: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暖21. 大雪•日期:12月6日或7日•天气特征:草木黄落•习俗:注意防寒保暖,多吃温补食物22. 冬至•日期:12月21日或22日•天气特征:腊日杀牲,腊瓜巳秃•习俗:冬至至腊年,是最寒冷的期间,需加强保暖23. 小寒•日期:1月5日或6日•天气特征:雁始还•习俗:寒冷的天气要注意保暖,宜多食补24. 大寒•日期:1月20日或21日•天气特征:水泽渐冰•习俗:寒冷严冬之时,民间要注意防寒。
二十四节气表(简表)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夏秋冬月正月JAN 二月FEB三月MAR四月APR五月MAY六月JUN七月JUL八月AUG九月SEP十月OCT冬月NOV腊月DEC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二十四节气表(简表)立春Spring begins 02月03-05日雨水Therains 02月18-20日惊蛰Insectsawaken 03月05-07日春分Vernal Equinox 03月20-22日清明Clearandbright 04月04-06日谷雨Grainrain 04月19-21日立夏Summer begins 05月05-07日小满Grainbuds 05月20-27日芒种Grain inear 06月05-07日夏至Summer solstice 06月21-22日小暑Slightheat 07月06-08日大暑Greatheat 07月22-24日立秋Autumn 处暑白露Whitebegins 08月07-09日Stoppingthe heat 08月22-24日dews 09月07-09日秋分Autumn equinox 09月22-24日寒露Colddews 10月08-09日霜降Hoar-frostfalls 10月23-24日立冬 Winter begins 11月7-8日小雪 Lightsnow 11月22-23日大雪 Heavysnow 12月6-8日冬至 Winter solstice 12月21-23日小寒Slightcold 1月5-7日大寒 Greatcold 1月20-21日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完整版)二十四节气大全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 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 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 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 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 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 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 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 指导农事活动, 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一、立春1.介绍: 立春,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又称“打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 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 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古人将立春定为24个节气之首。
立春之日, 晚上七点时仰望星空, 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 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 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立春的“立”表示开始, “春”表示季节, 故立春有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
农谚有“春打六九头”、“几时霜降几时冬, 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语, 从冬至开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 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开始。
2、由来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 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 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 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
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 那时曾将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 意思春天从此开始。
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 直到1913年, 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 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此后立春日, 仅作为24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
3、习俗立春亦称“打春”、“咬春”, 又叫“报春”。
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 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 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 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
二十四节气表完整版
二十四节气表完整版
二十四节气表(24 solar term meter),是中国历法中二十四个特定节令的列表,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
它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
现行确立二十四节气依据“太阳周年视运动”,也就是太阳黄经度数。
两种确立方法虽然不同,但造成斗转星移的原因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因此两者交节时间基本一致。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十四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表(简表)春季Spring 立春Springbegins2月3-5日雨水The rains2月18-20日惊蛰Insects awaken3月5-7日春分VernalEquinox3月20-22日清明Clear andbright4月4-6日谷雨Grain rain4月19-21日夏季Summer 立夏Summerbegins5月5-7日小满Grain buds5月20-27日芒种Grain in ear6月5-7日夏至Summersolstice6月21-22日小暑Slight heat7月6-8日大暑Great heat7月22-24日秋季Autumn 立秋Autumnbegins8月7-9日处暑Stoppingthe heat8月22-24日白露White dews9月7-9日秋分Autumnequinox9月22-24日寒露Cold dews10月8-9日霜降Hoar-frost falls10月23-24日冬季Winter 立冬Winterbegins11月7-8日小雪Light snow11月22-23日大雪Heavy snow12月6-8日冬至Wintersolstice12月21-23日小寒Slight cold1月5-7日大寒Great cold1月20-21日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简介立春2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太阳黄经为315度,我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
古时人们以立春为春节,在这一天举行迎春大典。
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
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江淮地区盛行的主要天气。
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
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二十四节气时间表(2024年)
二十四节气时间表(2024年)二十四节气时间表2024年小寒阳历2024年01月06日 04:47大寒阳历2024年01月20日 22:06立春阳历2024年02月04日 16:25雨水阳历2024年02月19日 12:12惊蛰阳历2024年03月05日 10:19春分阳历2024年03月20日 11:04清明阳历2024年04月04日 14:57谷雨阳历2024年04月19日 21:55立夏阳历2024年05月05日 08:03小满阳历2024年05月20日 20:53芒种阳历2024年06月05日 12:02夏至阳历2024年06月21日 04:43小暑阳历2024年07月06日 22:11大暑阳历2024年07月22日 15:34立秋阳历2024年08月07日 07:59处暑阳历2024年08月22日 22:43白露阳历2024年09月07日 11:00秋分阳历2024年09月22日 20:31寒露阳历2024年10月08日 02:49霜降阳历2024年10月23日 06:04立冬阳历2024年11月07日 06:12小雪阳历2024年11月22日 03:49大雪阳历2024年12月06日 23:12冬至阳历2024年12月21日 17:18节气是按阴历算还是按阳历算节气是按照中国农历来计算的,属于阴历的一部分。
因为中国农历的日期和季节与太阳的运动和地球的位置有关,所以节气的时间是根据农历来计算的。
节气是一天还是一段时间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化的时间点,通常是一个日期点。
因此,可以说节气是一天。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二十四节气表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
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
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
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
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
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二十四节气表及内涵解读
二十四节气表及内涵解读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传统的时间划分体系,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为24个时节,按照农民的农事需求进行划分。
这个时间体系,贯穿了中国千百年的农耕文明,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尊重。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套时间记载方式,更是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的传承。
二十四节气表这24个节气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这些节气按照其出现的时间顺序,分布在每个月中,构成了农历历法的基础,也是古代农民农事生活的重要参考。
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意义,在古代,人们根据每个节气的特点来开展不同的活动和习俗。
例如,立春是春季的开始,表明寒冬即将过去,春天来临,人们在这一天会祭告祖先,祈求来年平安顺遂;而清明节气,则是民间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在现代社会,二十四节气虽然已经不再是农事生活的必需工具,但它依然贯穿着中国人的生活。
人们会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比如夏至时要吃面食,冰火交融;入伏时要注意防暑保健等等。
二十四节气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时间的划分,更体现了中国对自然和生活的敬畏和热爱。
在当代社会,二十四节气也逐渐成为了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人们通过庆祝节气,传承着古老的习俗和智慧。
同时,二十四节气也成为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走进中国,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语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的珍贵遗产,它贯穿了中国千百年的历史,不仅是时间的划分体系,更是对自然的敬畏和生活的热爱。
在当代社会,二十四节气依然保留着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让我们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和传承。
二十四节气表
[2017×0.2422+4.475]-[2017/4-15]=492-489=3
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就是这么简单。
白露09月07-09日
秋分09月22-24日
寒露10月08-09日霜降Fra bibliotek0月23-24日
冬季
立冬11月07-08日
小雪11月22-23日
大雪12月06-08日
冬至12月21-23日
小寒01月05-07日
大寒01月20-21日
节气日期速算法
通式寿星公式——[Y×D+C]-L
Y=年代数、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春季
立春01月03-05日
雨水02月18-20日
惊蛰03月05-07日
春分03月20-22日
清明04月04-06日
谷雨04月19-21日
夏季
立夏05月05-07日
小满05月20-27日
芒种06月05-07日
夏至06月21-22日
小暑07月06-08日
大暑07月22-24日
秋季
立秋08月07-09日
处暑08月22-24日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
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相连:小暑、大暑。
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降,霜降。
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大寒:小寒、大寒。
处暑8月22--24日
二十四节气表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
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
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
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
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
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二十四节气表(完整版)
吃冷食
谷雨
4月19-21日
30°
初候萍始生;
二候鸣鸠拂其羽;
三候戴胜降于桑。
降水明显增多
祭海
谷雨茶
夏
季
立夏
5月5-7日
45°
初候蝼蝈鸣;
二候蚯蚓出;
三候王瓜生
炎暑将临,雷雨增多
斗蛋游戏、尝新活动
嫩蚕豆、立夏饭、立夏蛋
小满
5月20-22日
60°
初候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
三候麦秋至
南北温差缩小,降水增多
270°
初候蚯蚓结;
二候麋角解;
三候水泉动
天气更加寒冷
贺冬、吃饺子
饺子、羊肉汤
小寒
1月5-7日
285°
初候雁北乡;
二候鹊始巢;
三候雉始鸲
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吃菜饭、吃糯米饭
菜饭,糯米饭
大寒
1月20-21日
300°
初候鸡乳育也;
二候征鸟厉疾;
三候水泽腹坚
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
尾牙祭、祭灶
腊八粥
初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
气温下降,秋老虎,雷暴
放河灯、开渔节、泼水
吃鸭子
白露
9月7-9日
165°
初候鸿雁来;
二候玄鸟(指燕子)归;
三候群鸟养羞
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
祭祀禹王,白露茶
清茶、米酒、龙眼、番薯
秋分
9月22-24日
180°
初候雷始收声;
二候蛰虫坯户;
三候水始涸
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偏北风加大,气温下降
冬泳、贺冬
二十四节气详细时间表 二十四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详细时间表二十四节气表24节气2022年二十四节气详细时间表小寒01月05日 17:04大寒01月20日 10:30立春02月04日 04:42雨水02月19日 00:37惊蛰03月05日 22:37春分03月20日 23:29清明04月05日 03:15谷雨04月20日 10:22立夏05月05日 20:23小满05月21日 09:20芒种06月06日 00:23夏至06月21日 17:10小暑07月07日 10:33大暑07月23日 04:01立秋08月07日 20:21处暑08月23日 11:08白露09月07日 23:23秋分09月23日 08:55寒露10月08日 15:12霜降10月23日 18:26立冬11月07日 18:34小雪11月22日 16:10大雪12月07日 11:35冬至12月22日 05:372022年二十四节气表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4.春分点:春分点意味着相等的份额。
春分意味着昼夜平分。
5、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6.谷雨:雨造百谷。
有了充足及时的降雨,谷类作物可以茁壮成长。
7、立夏:夏季的开始。
8、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10.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了。
11、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12、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3、立秋:秋季的开始。
14、在夏天:在终止、躲藏的意义上。
夏天是炎热夏日的结束。
15.白露:天气转凉,露水凝结成白色。
16、秋分:昼夜平分。
17、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19、立冬:冬季的开始。
20、小雪:开始下雪。
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22、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23、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024节气时间表
2024节气时间表2024节气时间表立春2月4日 16:26:53雨水2月19日 12:12:58惊蛰3月5日 10:22:31春分3月20日 11:06:12清明4月4日 15:02:03谷雨4月19日 21:59:33立夏5月5日 08:09:51小满5月20日 20:59:17芒种6月5日 12:09:40夏至6月21日 04:50:46小暑7月6日 22:19:49大暑7月22日 15:44:11立秋8月7日08:09:01处暑8月22日 22:54:48白露9月7日 11:11:06秋分9月22日20:43:27寒露10月8日 02:59:43霜降10月23日 06:14:32立冬11月7日06:19:49小雪11月22日 03:56:16大雪12月6日 23:16:47冬至12月21日17:20:20小寒1月6日 04:49:09大寒1月20日 22:07:08节气是按阴历算还是按阳历算节气是按照中国农历来计算的,属于阴历的一部分。
因为中国农历的日期和季节与太阳的运动和地球的位置有关,所以节气的时间是根据农历来计算的。
节气是一天还是一段时间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化的时间点,通常是一个日期点。
因此,可以说节气是一天。
节气是谁创造的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节气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有明确记载的节气出现在汉朝时期,当时主要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而制定的。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节气的具体时间和名称也有所变化和调整。
节气是什么意思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化的时间点。
古人根据天象变化和农业生产需要,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并给每个节气命名。
每个节气都表示一种气候特点和农事活动,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表(带图片及详细说明)
二十四节气表(带图片及详细说明)
二十四节气表(带图片及详细说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
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
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
汉武帝时,落下闳将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
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链接)
12月21-23日1月5-7日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表(详表)
季节月份节气太阳到达黄经
七十二候
第一候第二候第三候
春孟春
立春
2月3—5日
315°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雨水
2月18—20日
330°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仲春
惊蛰
345°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
3月5—7日
春分
3月20—21日
0°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季春
清明
4月4—6日
15°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戴
谷雨
4月19—21日
30°苹始生鸣鸠拂其羽胜降于桑
季节月份节气太阳到达黄经
七十二候
第一候第二候第三候夏孟夏45°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立夏
5月5—7日
小满
5月20—22日
60°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
仲夏
芒种
6月5—7日
75°螳螂生鶰始鸣反舌无声
夏至
6月21日—22日
90°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季夏
小暑
7月6—8日
105°温风至蟋蟀居辟鹰乃学习
大暑
7月22—24日
120°腐草为蠲土润溽暑大雨时行季节月份节气太阳到达黄经
七十二候
第一候第二候第三候
秋孟秋
立秋
8月7—9日
135°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处暑
8月22—24日
150°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仲秋
白露
165°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9月7—9日
秋分
9月22—24日
180°雷始收声蛰虫培户水始涸
季秋
寒露
10月8—9日
195°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
霜降
10月23—24日
210°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季节月份节气太阳到达黄经
七十二候
第一候第二候第三候
冬孟冬225°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
11月7—8日
小雪
11月22—23日240°虹藏不见
天气上腾
地气下降
闭塞而成冬
仲冬
大雪
12月6—8日
255°鶡旦不鸣虎始交荔挺生
冬至
12月21—23日
270°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季冬
小寒
1月5—7日
285°雁北向鹊始巢雉始雊
300°鸡始乳鸷鸟厉疾水泽腹坚大寒
1月20—21日
本文出处:24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统称,其中包括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中气和节气相间地排列。
从春分起十二个中气分别是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和雨水,分属于十二个以地支排列的月份。
春分后的节气是清明,其后的节气依次
是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立春和惊蛰。
我们现在普遍知道的是太阳和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不停地公转和自转,通常把地
球绕太阳的轨道称为黄道,而二十四节气正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首先,当
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时定为“黄经零度”,即春分点。
从这里出发,每前进15度就为一个节气,从春分往下依次顺延,清明、谷雨、立夏等等。
待运行一周后就又回到春分点,此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24节气其实是一个“时刻”,而非“一日”。
在地球的公转与自转中,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
于公转轴有23.5度的倾角,使得夏季正午时太阳仰角高度较高,冬季时较低,影响一年四
季气温与季候。
为了让先民们能得知寒暑气候变化而决定农事进展或作为生活起居的参考,古代历法学家于是规定: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归年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等分称为节气,此为24节气的来源,这种节气的制订法称为「平气法」。
然
而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形。
离太阳较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较远时则较慢,对当时制订此历法的中原地区而言,某些节气无法反映出真实的气候状况。
所以从清代开始,才另定以春分点为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订为一个节气或中气,现在的中气和节
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来历
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即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又称“日短至”、“短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
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
我们祖先把5天叫1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
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日期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现在的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历与阳历结合的一种阴阳历。
农历存在闰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腊月除夕算作一年,则农历每一年的天数相差比很大(闰年13个月)。
为了规范年的天数,农历纪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一天并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
即农历的一年是从当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
例如2008
年是农历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公历2008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一),而是公历2008年2月4日。
关于24节气的准确日期,请参照该年苗族历法的每月一、十六日,如冬至为苗历新年,2008年冬至为12月21日,但2009年冬至却为12月22日,因为2009年12月21日为苗历十月三十日(苗历除夕),22日才是苗历新年。
二十四节气意义
图:二十四节气组图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因此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类: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更多节气知识:24节气表
节气日期速算法
通式寿星公式——[Y×D+C]-L
Y=年代数、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本世纪立春的C值=4.475,求2017年的立春日期如下:[2017×0.2422+4.475]-[2017/4-15]=492-489=3
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