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当前贫富差距问题共49页
《运用公共经济学探析贫富差距现象1800字》
运用公共经济学分析贫富差距现象目录一、我国贫富差距现状 (1)(一)乡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 (1)(二)行业之间的差距扩大 (1)二、改善贫富差距的对策 (2)(一)逐步实现乡镇一体化,强化乡村经济建设 (2)(二)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2)三、结论 (2)近些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国民收入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但深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这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在东西地区经济水平差距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问题更加严重。
一、我国贫富差距现状我国地域宽广,人口基数规模大,这也严重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国民收入差距较大。
近年来,贫富差距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重点关注话题,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
(一)乡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多集中在城市,因此绝大部分地区农村的发展较镇而言是相对落后的。
尽管我国GDP以及居民的收入是在逐年增加的,但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远低于乡镇居民,乡镇居民的收入存在差距。
乡镇二元结构是乡镇贫富差距的主要诱因,制度原因引发乡镇居民的收入来源不同,传统的农事劳动收入低,而乡镇里的高科技产业的生产水平高且收入可观,也导致了乡镇居民收入较高,农村居民收入较低,因此收入差距增大。
加之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乡镇和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保障,也导致了乡镇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二)行业之间的差距扩大贫富差距较大还体现在行业收入差距方面。
我国各行各业间由于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和工作收益等不同,导致不同行业间存在收入差距,比如影视娱乐行业是典型的高收入行业,但普通的工薪阶层每个月只能拿着固定的工资。
早期国内重工业发展较快,机械、钢铁、加工企业的收入较高,而后随着旅游业和服务业等的发展,从事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悄然发生变化,而近年来,“互联网+”催生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企业的收入水平遥遥领先。
公共经济学导论
2
国家对地震重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特别资助政策
高中阶段学生的特别资助政策。
一是免除学费。在2008年秋季学期至2009年春季学期,对生源地为重灾区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中央财政对灾区省份高校和接收灾区学生较为集中的其他省份的高校给予补助,补助标准为年生均4200元;其余高等院校免除学费的资金,由学校自行安排。
不排除某些同学,有本能、直觉的引导。
01
凭本能和直觉作出了最优决策,这只是知其然。
02
学习理论的目的是知其所以然,使大家活得更明白。
03
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从什么角度去想。
04
为什么要学习公共经济学?
05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问题二:公共经济学的课程是怎样安排的?
一、教师安排 主讲老师:徐丽艳 邮箱: 二、课时安排: 每周4课时,第4-11周 共32课时
2008年8月29日 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财政部、教育部下发通知,对地震重灾区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2008-2009学年实施特别资助政策。
特别资助政策的资助对象,是生源地为地震重灾区(四川、甘肃、陕西三省被确定为地震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的51个县、市、区)的高中阶段(含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下同)和高等教育阶段(含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下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03
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493亿元,增长171%;
05
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7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206亿元,投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02
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同比增长17.6%;
04
全年结构性减税5500亿元 ;
06
①民生“清单”温暖全国 010年2月25日 来源:新华网
公共经济学ppt课件
社
会
边
G
际N
效
益
T O
A E
a
图 5-3
G 政府预算
N T
图中GG表示公共部门的资源 使用所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TT 表示政府征税减少私人部门资源 使用所产生的边际社会负效益 〔边际社会本钱〕。E点表示公共 部门资源使用的最大临界点。
3、公平原那么 4、积累与消费比例适当原那么
第三节 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
公共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公共经济学的概念
公共经济学〔Public Finance) 又称公共部门的经济学〔 Public Sector Economics),是研究政府的 经济行为,描绘和分析政府的经济 活动的一门学科。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经济学是以政府为研究 对象的经济学分支。政府指中央 政府〔包括中央政府的各个部处 等行政机构以及中央政府的其他 机构和组织〕、省〔州〕或地区 等地方政府以及为政府所有又按 公共经济原那么行事的公共企业。
3、按费用类或国家职能来分, 可分为: 经济建立费 社会文教费 国防费 行政管理费 债务支出
4、按公共支出的政府层次来分, 可分为:
1. 地方财政支出
2. 中央财政支出
三、公共支出的原那么
•1、平衡预算原那么 •2、效率原那么
效率原那么——财政支出必须 使社会稀缺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 部门之间的配置到达最优效率。
二、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三、公平与效率的次序
第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公共经济的 根本特征
第一节 开展中国家公共经济的
一般特点
一、开展中国家的市场形态
1、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
公共经济学知识
公共经济学知识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理解公共经济学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政府如何干预经济活动,并推动社会发展。
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和背景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的学科,其核心是研究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目标和手段。
这个学科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各国纷纷开始加强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参与,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公共经济学理论。
二、公共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公共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包括经济外部性、公共物品、收入再分配、税收和财政政策等。
1. 经济外部性经济外部性是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经济外部性指的是市场交易对于非交易各方的影响,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来纠正外部性带来的市场失灵。
2.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不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商品或服务。
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性,如果由市场自主供应,可能会造成供给不足或者无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因此,政府需要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众的需求。
3. 收入再分配公共经济学还研究了收入再分配问题。
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手段,将财富从富人转移给穷人,从而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4. 税收与财政政策税收是政府的重要财政手段,公共经济学研究了税收的原理、效应和税收体系的构建。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公共经济学也研究了财政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三、公共经济学的应用与意义公共经济学的知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与意义。
1. 政府政策制定公共经济学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政府可以根据公共经济学的知识,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 社会公共资源配置公共经济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配置社会公共资源,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政府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资源利用效益,合理安排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资源的供给。
《公共经济学》问题库
简要阐述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市场 性目标的主要内容。
简要阐述公共部门稳定职能的内 容。
受益的非排他性是什么?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是指什么?
搭便车是什么? 博弈论是指什么?
公共产品的特性主要有哪些? 公共产品的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有
哪些? 公共产品的私人生产经营方式主
要有哪些? 纯公共产品
“囚徒困境”模型
纯公共产品的经营方式 风险大的公共产品的生产经营方
X-效率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外在成本和内在成本的关系 寻租的提出者是谁?
公共选择投票规则有哪些? 官僚机构的一般特征主要有? 官僚网络中的竞争形式有哪些 官僚机构的扩张有哪些形式
请比较全体一致规则和多数投票 规则的优缺点。
布雷顿与温托布在论述“是提供 有效的不规范劳务还是提供无效 的不规范劳务”决策时,考虑的
什么是增值税?
边际税率是指什么
什么是所得课税 税收的要素有哪些 直接税包括哪些形式
7
纳税能力的衡量标 准
公共经济学ppt课件
教材
《公共经济学》
樊勇明、杜莉 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参考书目
《公共经济学》
[英]安东尼·B ·阿特金森 [美]约瑟夫·E ·斯蒂格里茨著 蔡江南 许斌 邹华明 译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9月第1版
《当代西方财政学》
刘宇飞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7月第1版
(体制和政策)。
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角度:
①财政收支; ②财政收支对资源配置优化的影响; ③公共经济部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方法:
①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②实证研究: 发生了什么
(通过量化分析来验证命题和假设)
③规范研究: 应该怎么办
(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体现)
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经济周期 与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5个方 面组成。
经济发展的关键:
微观层次—价格机制 宏观层次—政府调节
政府三大经济职能:配置、稳定、分配
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在增加国家财富基础上增进社会福利,即 个人如何从全社会财富的增长中获得更多的满 足。
福利经济学的核心: 共同利益
厅、局及其附属机构。 ②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③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业 ④广义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
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政府经济行为之一: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
政府为满足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 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以不盈利 为目的,从事生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 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市场:
由价格竞争来决定生产、分配和消费
公共经济学全部ppt内容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公共经济学概述 • 公共经济学基本理论 • 公共经济学应用领域 • 公共经济学研究方法 • 公共经济学评价与展望 • 总结与启示
01
公共经济学概述
公共经济学定义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和政府参与 的经济活动对国民经济运行、社会经济发展 以及社会财富分配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公平 、有效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的学 科。
4.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探讨政 府如何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福利 水平,保持社会稳定。
02
公共经济学基本理论
分类
公共品是指由政府提供,满足 社会公共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如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基础 设施建设等。
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 性和外部性等特点,使得市场 机制无法有效提供,需要政府 介入。
详细描述: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调查 和分析,以了解其特征、问题和解决方案 针对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践指导
05
公共经济学评价与展望
公共经济学评价
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 要性和价值
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 分支,它主要研究政府在公共领 域的作用和政策效果。通过对公 共经济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 理解政府的行为和决策,为政策 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公共经济学经历了从传统公共经济学到新公共经济学的演变,新公共经济学强调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的必要性,同时也重视政府失灵和减少干预的必要性。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关注“是什么”,规范分析关注“应该是 什么”。
对我国公共经济学的启示
要点一
要点二
我国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应该结 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考虑政府干 预和市场调节的最佳组合,以实现经 济的高质量发展。
对当前贫富差距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贫富差距现象概述 • 贫富差距现象的原因分析 • 贫富差距现象的社会影响 • 缩小贫富差距的策略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贫富差距现象概述
贫富差距的定义
贫富差距是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财 富、收入和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
相对差距是以比例或相对数值来衡量 ,如最富有的10%人口所占的收入与 最贫困的10%人口所占的收入之比。
消费结构失衡
贫富差距会导致消费结构失衡。富裕 人口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可以购买 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而贫困人口则可 能无法承担这些消费。这种消费结构 失衡可能会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某 些行业可能会过度发展而其他行业则 可能缺乏足够的投资。
VS
贫富差距也会对消费市场产生影响。 由于贫困人口往往购买力不足,消费 市场可能会变得疲软,因为商家往往 会针对高消费群体进行营销和定价。 这可能会导致消费市场的萎缩和经济 发展的放缓。
实施全民基本收入制度,为每 个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
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需求。
福利补贴
对低收入家庭和失业人员进行福利 补贴,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减轻 经济压力。
动态调整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动 态调整基本收入和福利补贴标准, 确保持续保障。
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与医疗资源投入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如建设优质学校、引进优秀 教师等,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
社会福利系统压力增大
• 贫富差距会对社会福利系统产生压力。在社会福利系统中,贫 困人口往往是最需要帮助的人群。然而,由于贫富差距的存在 ,社会福利系统的负担会加重,因为需要帮助的人数会增加而 可用于帮助的资源则可能会有限。这可能会导致社会福利系统 的崩溃和不公正。
公共经济学课件可修改文字
3.1.3市场失灵的原因 市场势力 外部性 公共物品 不完全信息
41
3.2政府参与经济与“看得见的手” 3.2.1凯恩斯与“看得见的手”的提出
“挖坑”例子 3.2.2政府为什么要干预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完全竞争假设在现 实的经济运行中不存在。 3.2.3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职能
42
L/O/G/O
18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行为: 第一层次:研究政府收支。 第二层次:研究政府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三层次:研究包括政府收支在内的公共部
门经济和政府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19
1.2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 旧公共经济学 = 财政学 • 新公共经济学 “是拓展了的财政学,或者
说,公共经济学是从更高、更广的视野来 研究的财政学”。
效益之中,尤其是负的外部效应。 • 结果是资源配置扭曲、失效。 • 政府的职责就是纠正外部效应,把外部效应计入
成本或效益,使资源配置达到效率,避免产生负 的外部效应会导致坏东西过量提供,正的外部效 应会导致好东西提供过少。
11
• 形式: 1.征收税收:调整成本
2.财政补贴:调整效益
案例名称:垃圾处理费应怎样收取? —析论负外部性的矫正
垃圾处理费。各城市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措 施,包括收费金额、方式、渠道等。
其实,在此之前,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试行这项制度,如北京市 早在1999年就开始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工作,标准是 本市居民每月每户3元,外地来京人员每人每月2元,但生活垃圾 处理费的收取率仅为45%左右。
13
案例名称:企业的排污权也能买卖? —析论负外部性矫正方式的创新
• 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的前身,公共经济学 是财政学的继承与发展。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
公共经济学中,公共部门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和公共财政是可以且经常互换的概念。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是从经济的角度,研究如何在公共事务领域界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如何运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公共事务问题等。
也就是研究研究公共事务的政府与市场解决之道,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治道。
①部分内容重叠但研究范围宽窄不同◆财政学太多地集中在筹集收入(税收),而公共经济学则是一个范围更加广泛的词语。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了政府在税收、支出、社会保险和管制等所有的制定政策问题。
◆财政学主要是与税收及其相关问题等筹集收入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税收方面,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大量的与支出政策相关的问题。
◆马斯格雷夫认为,“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显然是有着明显差异的。
财政学仅涉及到公共政策的财政工具;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贸易政策、反托拉斯政策和各种形式的管制等所有的工具。
②方法与范围的差异◆公共经济学方面实证研究的发展将过去30年的研究与以往所有研究区别开来。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与20世纪70年代早期出现了高速计算机、可以依赖的经济计量软件和可读大量数据的机器。
◆财政学研究这种演变的第二个主要方面,一直就是扩大研究主题的范围,它涵盖了政府支出和税收各方面。
◆研究焦点的转移无疑是因为受到政府支出大量增加的刺激。
财政学领域因此从研究为基本的政府服务融资的税收转变到公共经济学领域,看到了更宽范围内政府支出的效果。
③强调相同,承认理论和方法发展◆哈威•罗森的《财政学》目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教材之一。
◆在理论方面,财政学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将对政府(的收入和)开支和政府(作用)的分析用基本的经济理论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了。
◆在实证方面,最为激动人心的发展就是为了理解支出和税收政策如何影响个人行为和政府本身如何制定政策而广泛应用了计量经济学的工具”。
◆认为“财政学的发展都是充满着歧义的”。
公共经济学ppt
第一节 资源的配置方式
(二) 广义的资源配置
广义资源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效率、公平和稳定三个方面的 内容,这也是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
1.效率原则——帕累托最优状态
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 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这种状态被称为 “帕累托最优”或称“帕累托有效”。下面借助图2-1来说明帕累托 最优的涵义。
第四节 公共事业组织和资源配置
一、公共事业组织的涵义 在现代社会中,组织的公共目标和非公共目标,构成了组织的两大类
型。
非公共组织一般不以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 市场主体的企业是典型的非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经 过公共权力的授权,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
虽然政府与企业、家庭一起参与国民经济,但是其行为方式和 目的却大相径庭的。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二、公共经济的研究对象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 1.中央政府 2.广义政府 3.广义公共部门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简言之,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行为、地方 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广义公共部门的经济 行为。
第三章 公共物品理论
一、公共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 经济行为来说明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的问 题。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有两个连接点。第一个连接点是微观 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生产调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的 直接经济行为。第二个连接点是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也看成是一个 单个经济单位,对经济行为是否实行最大化进行分析。
浅析贫富差距问题的微观经济学
浅析贫富差距问题的微观经济学摘要: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主要因素是对财富分配的不均等、两极分化的问题,目前,我国的财富两极分化情况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我国的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非常显着,因此,贫富差距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
减小贫富差距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从长远来看,社会各阶层、各职业的贫富差距应该逐渐缩小,直到一个合理的范围。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的基尼系数仍将缓慢上升,但只要保证机会平等、制定合理政策,从多个角度控制贫富差距继续加大,我国就有望在短时间内扭转贫富差距继续加大的趋势。
关键词:贫富差距;微观经济学;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相当瞩目的成就,一度震惊全世界,但由此带来的贫富差距暴增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自改革开放之初的3624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397983亿元,只用了32年时间就让经济增长了108倍之多,2015年,我国的生产总值已经达到676708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70%多,比改革开放之初增长了185倍多!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基尼系数也同我国生产总值一样,持续增长,197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只有0.2,到2010年已达到0.49,翻了一倍有余。
我国已经成为收入分配极度失衡的国家,这给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一、相关综述在经济学领域,收入分配问题一直都是各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也一度被认为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
上世纪50年代,分配规律的研究重点转为个人收入分配的研究重点,以描述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系数为研究重点,这个系数被称之为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反映了个人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当基尼系数越大时,社会经济增长就会越缓慢,反之则会越迅速。
目前,我国的研究学者也同意了收入差距的变化轨迹和经济改革的进程相关的观点。
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都会经历一个贫富差距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这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但随着我国各制度的完善和经济改革的深入,贫富差距将不再继续扩大并逐渐缩小。
公共经济学全部ppt内容
果。
公共品资源配置评价
资源配置效率
分析公共品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包括资源利用、产出分配 、机会均等方面的考虑。
资源配置方式
研究公共品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机制,包括市场机制、政府干预、 混合配置等。
资源配置效果
分析公共品资源配置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和效果,包括经济增 长、社会发展、福利水平等方面的变化。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科学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包括政府、立法机构、司法机关、军队、警 察等,这些部门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公共经济学的起源
公共经济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 纪初,当时西方国家出现了许多 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环境 污染等,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对 政府经济行为的关注。
公共经济学全部ppt内容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公共经济学简介 • 公共经济学基本理论 • 公共经济学应用 • 公共经济学政策 • 公共经济学评价
01
公共经济学简介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
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政府机构和政府政策如何影响社会经济生活,以及政府财政 支出和收入的运行规律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公平与效率理论
要点一
公平与效率关系
要点二
社会福利函数
公平和效率是公共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之一,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权衡关系 。
社会福利函数是指将社会各个成员的 偏好整合为一个共同偏好的函数,从 而确定最优的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水 平。
要点三
公平与效率政策
为了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取得平衡,政 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和税收 政策等措施来调节社会分配,实现公 平和效率的均衡。
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作业题答案
7
(4)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 (5)量入为出、保持平衡的原则 (6)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7)公开、透明的原则 (8)法定原则 3、简述决定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 (1)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一定的经济体制 (3)传统及社会习俗的制约 (4)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5)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4、简述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随着公共经济决策的价值取向由整治理想向现实的功 利主义的转化,我国的公共经济决策也日益与市场经济体制 相吻合。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公共经济决策仍然存在着一 系列弊端,公共经济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还没有真正 得到落实。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和表现:
一是计划经济的影响。 二是市场经济的不成熟。 三是政治民主的不足。
1
(2)计划经济:计划经济, 即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 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 特点:政府直接决定全社会生产何种产品,这些产品以什么 样的价格进行出售,以及出售获得的收人在社会各个阶层中 间如何进行分配。 (3)混合经济:混合经济,即主要依靠市场体系中的私人部 门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资源配置,同时也存在多种形式的政 府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实现市场的稳定与宏观经济目标的 经济模式。 特点:市场中的私人部门通过供给与需求形成的价格信号来 引导资源配置和决定自已的行为;政府通过税收、购买、转 移支付等直接和间接的手段来从外部维持市场的运行,并矫 正市场内部的失灵现象,通过宏观调控,实现主要宏观经济 目标。 3、资源配置的原则 (1)效率原则
第一专题 公共经济学概论
1 、什么是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及其效应的学科。 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包括官方金融 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 的存在意义、经济行为及经济关系。 一般而言, 对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研究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研究政府的财政收支。 二是研究政府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三是研究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 要性。 2、资源配置方式及其特点。 近现代社会存在三类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有三种: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1)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即主要通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形 成的价格,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 特点:企业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企业根据市场上供求关 系的变化状况,在竞争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政府 等 公共部门的行为不对经济决策产生任何影响,市场自动完成 资源最优化的配置。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经济学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经济学理论公共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的学科。
它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提供了有关公共政策和资源分配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探讨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经济学理论,并分析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是指无法排他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无法排它意味着任何人都无法阻止其他人使用该物品,而非竞争性则意味着一个人的使用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享受。
在公共物品理论中,存在着“自由骑马者”问题,即个人会选择免费享受公共物品,导致资源过度消耗。
为解决这个问题,公共物品可以通过政府提供和融资来保证其供给。
二、外部性理论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活动对除参与者之外的其他人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向外部性和负向外部性。
正向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对其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教育、卫生等领域。
负向外部性则是指经济活动对其他人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污染和噪音等。
由于市场无法内部化外部性,政府需要通过征税、补贴和管制等手段来纠正外部性问题,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布坎南提出的,它基于个体的理性行为假设,分析政府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官员和政治家也是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者,他们的决策往往会受到利益集团和选民的影响。
因此,政府决策存在着囚徒困境和选民操纵等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为政府的决策制定和政策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收入再分配理论收入再分配是指通过税收和福利制度来减少贫富差距的一种政府干预手段。
收入再分配理论研究了贫富差距对社会经济稳定性和公平性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社会公正。
纳税和福利政策的设计要兼顾经济效率和公平性,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
五、社会保险理论社会保险是指通过政府干预来保障公民在退休、失业、生病等不可预见风险面前的经济安全。
社会保险理论研究了社会保险的制度设计、资金筹集和风险共担等问题。
社会经济热点贫富差距专题
石齐平:中国贫富分化过大 奢侈品消费火暴
2020/9/29
9
二、我国贫富差距现状
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
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 在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 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 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
2城02镇0/9居/29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
14
二、我国贫富差距现状
2020/9/29
15
二、我国贫富差距现状
2020/9/29
16
二、我国贫富差距现状
贫富差距之山的那一边
2020/9/29
17
二、我国贫富差距现状
3、地区间差距扩大
2西020/部9/29农村与东部农村
18
相对来说,在收入比较稳定、收入差距不会持续扩大的 情况下,社会就比较稳定,没有特别严重的社会冲突,可以 继续保持增长。反之,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会不断扩大矛盾, 最终导致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的状况。
2020/9/29
37
四、如何理性看待贫富差距
适当贫富差距的好处
克服平均主义 尊重和保护一切有利于人民的劳动 鼓励知识和技术创新
2020/9/29
12
二、我国贫富差距现状
2、城乡差距逐年拉大
二元结构差距表现是多方面的。
2020/9/29
13
二、我国贫富差距现状
3.5 3
2.5
2.9 2.79 2.65
2.47
3.23
3.21
3.22
3.28
3.3
3.11
3.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