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267《山羊绒》新旧标准比较-2019年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中国山羊绒品质分析(一)

中国山羊绒品质分析(一)

中国山羊绒品质分析(一)田文亮【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主要绒山羊品种进行活体取样和检测分析,全面反映了中国山羊绒品质。

【期刊名称】《中国纤检》【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27-31)【关键词】山羊绒;品质;分析【作者】田文亮【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国绒山羊品种繁多,分布地域辽阔,但主要集中产区的著名品种有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内蒙古白绒山羊(阿尔巴斯型)、内蒙古白绒山羊(二狼山型)、乌珠穆沁绒山羊、罕山绒山羊、新疆白绒山羊、辽宁绒山羊、青海柴达木绒山羊。

本文针对以上8个绒山羊品种所产的山羊绒进行连续3年活体取样和检测分析,基本反映了近3年中国山羊绒品质状况。

(一)取样数量和方法。

为保证样品来源的可靠性,品质代表性强,抽样点选在我国8种绒山羊各品种中心产区。

针对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内蒙古白绒山羊(阿尔巴斯型)、内蒙古白绒山羊(二狼山型)、乌珠穆沁绒山羊、罕山绒山羊、新疆白绒山羊、辽宁盖县绒山羊、青海柴达木绒山羊的中心产区进行了活体取样,这8个品种基本覆盖了我国绒山羊的总体水平。

每个品种选择有代表性的种公羊、成年基础母羊(2周岁以上)、育成母羊(2周岁以下),分别从体侧、肩部、腹部3个部位,采用剪刀法进行扦取。

2009年共扦取5个品种、42个活体样品、5个混合大样;每个品种选择有代表性的2只种公羊、2只成年基础母羊(2周岁以上)、2只育成母羊(2周岁以下)。

2010年共扦取7个品种、261个活体样品、7个混合大样;每个品种选择有代表性的4只种公羊、4只成年基础母羊(2周岁以上)、4只育成母羊(2周岁以下)。

2011年共扦取8个品种、480个活体样品、8个混合大样;每个品种选择有代表性的4只种公羊、8只成年基础母羊(2周岁以上)、8只育成母羊(2周岁以下)。

(二)样品编号方法。

样品编号共由12位英文字母、符号和阿拉伯数字组成。

第一、二位为绒山羊品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中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为01,内蒙古白绒山羊(二狼山型)为02,内蒙古白绒山羊(阿尔巴斯型)为03,乌珠穆沁绒山羊为04,罕山绒山羊为05,辽宁绒山羊为06,新疆绒山羊为07,青海绒山羊为08。

20092010年度山羊绒质量分析报告

20092010年度山羊绒质量分析报告

2009/2010年度山羊绒质量分析报告作者:杜树莹王苏清田文亮陈江涛王学农刘迪来源:《中国纤检》2012年第07期数据来源2009/2010年度(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山羊绒质量分析报告,依据GB18267《山羊绒》国家标准,综合山羊绒公证检验的有关数据,对山羊原绒型级、平均直径(μm)、手扯长度 (mm)、洗净率(%)、净绒率(%)5项和分梳山羊绒平均直径(μm)、平均长度(mm)、含粗率(‰)、含杂率(‰) 等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形成。

山羊绒公证检验数量统计(一)山羊原绒。

2009/2010年度,山羊原绒公证检验总量6202.28吨,占全国总产量(据2010年中国农业年鉴统计16900吨计)的36.70%。

其中白山羊原绒公证检验量为5251.10吨,青山羊原绒公证检验量为259.57吨,紫山羊原绒公证检验量为691.61吨。

各省(区)公证检验量分布比例:内蒙古检验量2546.41吨,占山羊原绒公证检验总量的41.06%;陕西省检验量131.1吨,占山羊原绒公证检验总量的2.11%;青海省检验量1100.43吨,占山羊原绒公证检验总量的17.74%;宁夏检验量2254.05吨,占全国山羊原绒公证检验总量的36.34%;新疆检验量170.29吨,占山羊原绒公证检验总量的2.75%。

(二)分梳山羊绒。

2009/2010年度公证检验的总检验量为4784吨,其中白绒3844吨,占总检验量的80.35%,青绒373吨,占总检验量的7.79%,紫绒567.5吨,占总检验量的11.86%。

各省(区)公证检验量分布比例:北京市检验126.25吨,河北省检验550吨,内蒙古检验2824.26吨,浙江省检验80.1吨,陕西省检验484.54吨。

山羊绒质量状况(一)山羊原绒。

1. 按公证检验各省(区)统计分析的情况。

2009/2010年度,公证检验的山羊原绒总体品质状况:平均型级为细型二等,平均直径15.3μm,手扯长度41mm,平均洗净率67.12%,平均净绒率47.41%,质量状况基本稳定。

山羊绒检验

山羊绒检验

注意:①洗槽浴比1:60;②原绒洗净后草杂含量应 小于2%,油脂含量应小于1.5%。 3)烘干;
NTLC国家纺织及皮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山羊原绒检验
Logo
4)计算
式中:Y--山羊原绒洗净率,%; ms--试样洗净后绝干质量,g; Rs--洗净山羊绒公定回潮率(Rs =15),%。
NTLC国家纺织及皮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山羊绒简介
Logo
根据生产方法不同,山羊绒可分为以下类型: 根据生产方法不同,山羊绒可分为以下类型: 活羊抓绒: 活羊抓绒:用抓子从活羊身上生产下来的山羊毛 绒。
NTLC国家纺织及皮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NTLC国家纺织及皮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山羊绒简介
Logo 不同颜色羊绒的比较: 不同颜色羊绒的比较:
颜色类别




白山羊绒
13.8~19µm
13.6~16.4µm
34.6~57.9mm 33~40mm 30.6~40.8mm
青山羊绒
紫山羊绒
13.2~15.8µm
NTLC国家纺织及皮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分梳山羊绒
Logo
2.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称取试样份数各 份,每份试样质量 ,精确至 )称取试样份数各3份 每份试样质量5g, 0.01 g。用镊子将粗毛、杂质拣出,分别称取质 。用镊子将粗毛、杂质拣出, 量精确至0.0001g; 量精确至 ; 2)计算: )计算:
NTLC国家纺织及皮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分梳山羊绒
Logo
含粗率: 含粗率:
式中:B 含粗率 含粗率, ; 式中 c--含粗率,‰; mc--粗毛质量,g,精确至 粗毛质量, ,精确至0.0001g ; 粗毛质量 m--试样质量,g,精确至 试样质量, ,精确至0.01g 。 试样质量

关于中国绒山羊羊绒细度研究的发展

关于中国绒山羊羊绒细度研究的发展

关于中国绒山羊羊绒细度研究的发展摘要:山羊绒“以细为贵”,细度是山羊绒分级标准中最基本的指标。

最为稀有珍贵的就是采自于未满周岁的小山羊的绒毛,称之为babycashmere,其价格自然也相对较高。

鉴于此,本文将针对中国绒山羊羊绒细度展开深入研究,并探讨了几种检测方法,仅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国;绒山羊;羊绒;细度;研究;检测前言:山羊绒具有诸多优点,如保暖性强、柔软以及纤维细等,是高档面料最为重要的一种原材料。

物以稀为贵,正因如此,所以山羊绒性能和产量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其价格也相对较高,在山羊绒中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为了获取更高利益,会掺入羊毛、牦牛绒等价格较低的其他纤维,以次充好,牟取暴利,导致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1]。

故而,针对中国绒山羊羊绒细度研究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中国绒山羊品种1.1乳用型山羊品种乳用型山羊品种主要是生产山羊乳,乳用家畜楔形体型可在其外貌特征中充分体现出来,轮廓较为紧凑,十分的鲜明,而且奶质极优,产乳量也相对较高。

1.2肉用型山羊品种肉用型山头全身有十分丰满的肌肉,体躯低垂,属于细致疏松型,且肉用家畜“矩形”在其外貌上属于典型特征,不仅肉质好,产量多,而且生长速度较快。

1.3毛用型山羊品种毛用型山羊外形四肢较短,背直,身披羊毛纤维不仅细长而且呈现波浪状弯曲,毛质与其他山头相比较好,主要产马海毛。

1.4绒用型山羊品种绒用型山羊外形有光泽的绒毛,且细长,后躯十分发达,背直,脖颈比较粗,属于体大头小型,此山羊产绒质量高,并且量大。

1.5皮用型山羊品种皮用型山羊外貌有着长短不一的体表,主要产猾子皮和裘皮,毛纤维卷曲且有一定的花纹,色泽有所差异。

在皮用型山羊中,中卫山羊与青山羊较为常见,前者外形属于身短较方,但头型清秀;后者则有“四青一黑”的特征。

1.6兼用型山羊品种兼用型山羊属于既能产奶又可以产肉也可以产皮的品种,这也造就了其兼用型的优势。

这种山羊不但具有易肥、生长快以及早熟性的特征,还符合奶用型山羊外型。

GB 18267《山羊绒》新旧标准比较

GB 18267《山羊绒》新旧标准比较

GB 18267《山羊绒》新旧标准比较
张印香
【期刊名称】《中国纤检》
【年(卷),期】2015(0)15
【摘要】为了正确理解和执行GB 18267—2013《山羊绒》,本文采用新旧标准对比的方法总结了新标准的变化和特点,并对其进行解析.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张印香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GB18267-2000山羊绒标准的一些思考 [J], 刘贵;于伟东
2.《GB18267——2000山羊绒》标准浅析 [J], 盖琳
3.关于GB18267-2013《山羊绒》中山羊绒手排长度检测指标的分析 [J], 于佳
4.对GB 18267-2000《山羊绒》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J], 田文亮
5.GB 18267—2000《山羊绒》中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J], 王海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含绒量 改为 绒子含量 羽绒服新旧国标有何区别

含绒量 改为 绒子含量 羽绒服新旧国标有何区别

含绒量改为绒子含量羽绒服新旧国标有何区别羽绒服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服饰之一,可是由于羽绒制品普遍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甚至有些羽绒服充了假鸭绒或鸡毛等伪劣物品,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此,新版国家标准《羽绒服装》(以下简称“新国标”)对羽绒服的纤维成分进行了改变,将原来的含绒量(dry weight,以蓬松度为衡量指标),改为绒子含量(reed percentage,以绒子含量为衡量指标)。

羽绒服新国标要求所有含绒量≤90%的羽绒服必须在产品吊牌上标注羽绒服标准号码。

同时,从现在起,国家还将对标识不规范的产品进行相应处罚。

而且根据新国标的要求,以后羽绒服的商标将统一改为剪裁工艺的横款图形,同时增加防水性能标识。

1、对于纤维成分来说,新国标只保留了羽绒含量,去掉了绒子含量。

并且其规定:“绒子含量为100%时,充绒量的测定值和试样夹克口部缝合处距离的毫米数之和除以100,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换句话说,就是以前的含绒量改成绒子含量,绒子含量为100%,绒子含量改成了绒子含量。

2、对于充绒量的要求,新国标明确规定,“充绒量按国家规定,采用公制单位计算,充绒量的国家标准系列为400g/L、 500g/L、 600g/L、 700g/L、 800g/L、 900g/L、 1000g/L、1200g/L。

”此外,羽绒服的充绒量应是被填充物的全部重量,既包括羽绒,也包括服装材料的重量。

因为羽绒服里填充的不仅仅是羽绒,还有羽毛,羽毛的重量如果没有考虑进去,就无法确定羽绒服中羽绒的实际填充量。

3、对于充绒量的充填办法,新国标规定:“羽绒服以充绒量的重量计算,如大衣含绒量不低于450克/件,这个充绒量应是包括羽绒在内的填充物重量;如内胆全为鹅绒填充,则鹅绒占60%以上,充绒量应是鹅绒总重量与鹅绒服填充物重量之和。

4、对于充绒量的含绒量,新国标规定:“绒子含量应为羽绒服填充物中全部羽绒的含绒量,即不得低于90%。

兔绒与羊绒的比较优势

兔绒与羊绒的比较优势

兔绒与羊绒的比较优势李守才一、兔绒与羊绒的概念羊绒是指生长着山羊外表皮层的细绒,国家标准为山羊绒(GB18267-2013)。

兔绒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标准,参照国家安哥拉兔(长毛兔)兔毛的标准(GB/T13832-2009)、山羊绒国家标准及目前通俗的说法,本文所指兔绒的概念为安哥拉兔(长毛兔)兔毛中细毛(直径小于30um)中的平均直径小于15um的称之为兔绒。

二、兔绒与羊绒的化学、物理性能比较(一)兔绒与羊绒的化学性能比较1.兔绒与羊绒的的化学组成基本相似,化学基团与分子结构基本一致,都属于氨基酸蛋白质纤维,与人体皮肤的组织结构相似(引用测试数据见注1)。

2.兔绒比羊绒更耐酸耐碱,兔绒在清洗和染色中比羊绒有优势(引用测试数据见注2)。

(二)兔绒与羊绒的物理性能比较1.兔绒比羊绒密度小,保暖性好,透气性好,弹性与强伸性不如羊绒,但差距不大。

兔绒纤维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有中腔,这样的结构造就了兔绒密度小、保暖、透气性好的特性。

羊绒纤维的横截面呈圆形或近似圆形,结构密实,这样的结构增加了羊绒强伸性和弹性。

兔绒与羊绒的性能指标比较见下表1。

表1. 兔绒与羊绒性能对比表纤维线密度(dtex)断裂强度(cn/dtex) 断裂伸长率(%) 兔绒 1.89 1.36 38.34羊绒 2.58 1.56 45.52.兔绒比羊绒手感光滑,光泽好,起绒效果好,但摩擦系数低,抱合力、可纺性相对差。

兔绒的纵向鳞片与毛干包覆较紧,鳞片尖端的张开角度小,使兔绒手感光滑、光泽好,抱合力、可纺性差;羊绒鳞片形状近似方形,鳞片上缘紧贴于毛干,翘角小,边缘有棱脊,增加了抱合力,增强了可纺性。

3.兔绒比羊绒更细,羊绒的线密度为2.58dtex,兔绒的,线密度为1.89dtex,羊绒平均细度多在14-16um,国标中超细型的细度要小于14.5um,而国标兔毛I类优级中细度要小于14um。

目前,部分改良品种兔的兔绒在11-13um占45%,与藏羚羊的羊绒细度一样。

纤维含量最新国标与旧的行标的区别

纤维含量最新国标与旧的行标的区别
纤维含量标签要求
纤维含量标签上的字迹应清晰、醒目,文字应使用国家规定的规范汉字,也可同时使用其他语种的文字,但应以中文标识为准。增加“应以中文标识为准”:主要针对出口转内销及进口产品.
纤维含量标签上的文字应清晰、醒目,应使用国家规定的规范汉字,也可同时使用其他语言的文字表示
纤维含量和纤维名称标注原则
B.5对于尚未统一名称的其他化学纤维
,可标注“新型(XX)纤维”。必要时,相关方需提供“新型(XX)纤维”的证明或验证方法。
B.6对于尚没有成熟方法定性鉴别的特种动物毛纤维,可标注为“其他特种动物毛”。
B.7对于纺织品产品上的其他材料,如果需要,建议标注的名称为:--纸型纱:如源自是纤维素纤维,可标注为“纤维素材料”;
纤维含量标识符合性的判定
没有提供纤维含量标签;没有提供纤维含量耐久性标签;没有采用纤维的规范名称;没有标明产品中应标识的各纤维的含量;纤维名称与产品中所含的纤维不符;纤维含量偏差超出规定允差范围;同件产品的不同形式标签上的纤维含量不一致
其他纤维或材料的标注示例
B.1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组成的复合纤维,列出每种组分名称+复合纤维,组分之间用“/”分开.例1:100%丙纶/涤纶复合纤维
由2种及2种以上不同织物构成的产品应分别标明每种织物的纤维名称及其含量。面料不超过产品表面积15%的织物可不标.
纤维含量的表示方法及示例
在产品中含有能够判断为特性纤维(例如:弹性纤维、金属纤维等),或存在易于识别的花纹/图案的装饰线(若拆除装饰线会破坏产品的结构),当其含量≤5%时,可表示为“XX除外”,也可单独将其含量标出。如果需要,可以标明特性纤维或装饰线的纤维成分及其占总量的百分比.
纤维含量允差
当标签上的某种纤维含量≤10%时,纤维含量允差为3%;当某种纤维含量≤3%时,实际含量不得为0。当标签上的某种填充物的纤维含量≤20%时,纤维含量允差为5%;当某种填充物纤维含量≤5%时,实际含量不得为0。

关于GB 18267—2013《山羊绒》中山羊绒手排长度检测指标的分析

关于GB 18267—2013《山羊绒》中山羊绒手排长度检测指标的分析

关于GB 18267—2013《山羊绒》中山羊绒手排长度检测指标的分析作者:于佳来源:《中国纤检》2016年第06期摘要:2014年5月9日开始实施新标准GB 18267—2013《山羊绒》。

其中手排长度试验中增加了一个考核指标即长度变异系数及其计算方法。

本文通过100批次分梳山羊绒手排长度试验及试验数据的统计,对分梳山羊绒手排长度品质检测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

意义在于加强新标准的宣贯和执行,特别强调在生产、收购、流通领域的毛绒企业要严格执行GB 18267—2013《山羊绒》。

关键词:手排长度;平均长度L1;中间长度L2;长度差值分析x;长度变异系数;短绒率 D作为纤维中的“软黄金”,山羊绒因其不同于其他纤维的品质特征而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

我国作为山羊绒产量大国,在山羊绒品质的检验检测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2014年5月9日,GB 18267—2013《山羊绒》正式实施,其中新增7.1技术指标的长度变异系数指标。

长度变异系数(以下简称CV%值)是用来表示分梳山羊绒手排长度图形分布的,与平均长度、短绒率共同作为考核某批次分梳山羊绒长度品质的技术指标。

在实际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很多企业省略了计算平均长度和CV%值的步骤,单一采用测量手排图形底边中点处纤维长度,直接读取数据的方法得到中间长度来表示样品的手排长度。

同时GB 18267—2013《山羊绒》中手排长度短绒率是指15mm及以下长度纤维的根数短绒率,而实际生产中部分企业根据其生产工艺和产品的要求,采用计算20mm及以下短绒率或30mm及以下短绒率来指导生产。

笔者认为单一的以测量某一批次山羊绒手排图形的中间长度来表示其长度品质是不科学的,即便是同一试验员,同一批次样品的两次手排长度试验图形分布也不会完全相同,也许两次试验的测量的中间长度值(多为整数)相同,其平均长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CV%值、短绒率也不会完全相同,这也是标准规定允差范围的原因。

对GB18267-2000山羊绒标准的一些思考

对GB18267-2000山羊绒标准的一些思考

内容更丰富、全面、客观。其原绒与分梳绒的规定具有连
贯 性 ,而且还 增 加 了过 轮 绒 、洗 净绒 的 品质 指标 及其 它规 定 .极 大地 满足 了各 方面 的需பைடு நூலகம் 。
维护贸易秩序和交易双方权益 . 在产销环节 的监督和管理
中起到 了重 要的指 导 作用 。 但是 如何 更好地 通过 新标 准 的 实 施 , 大 出 口 , 高我 国优质 羊绒 在 国 际市场 上 的竞 争 扩 提

暖性好等优 良特性 , 一般用作精纺高级服装原料。山羊原
绒 品质 的好 坏 , 接影 响绒 纱 的质 量 、使 用价值 和 生产 成 直
本 .而其品质的高低主要由细度 、长度 、强度来体现。
6 0%

而且 质量 也最 好 .主 要产地 为内蒙 古 ,新疆 、辽
1 1 评价指标更科学 .
不 足做 出 了两方 面客观 而 系统 的评 价 ;对 新标 准在 实 际检 验过 程 中 出现 的问题 进
行 了 入 的探讨 。基 于山羊 绒标 准,对其 它特 种 动物 绒、 毛标 准 的修 改 、完善 进 深
行 了展 望 ,提 出 了设 想
关键 词 :G 86 — 00 B12 7 2 0 ;山羊绒 ;特 种 动物绒 、 毛 ;标 准
” BT 33 — 2山羊 原绒 ”中规 定 以含 绒率 、 G / 180 9 手扯 长 度 两项 作 为山羊 原绒 的 考核 指标 ,以最 低者 定等 , 品质 特 征 作 为参考 指标 ; G 127 2 0 第一 篇 ” 而 B 8 6— 0 0 山羊 原绒 “中 规定 以平均 直径 、 扯长 度 两项 为 考核 指标 ,以 品质特 征 手 作 为参 考指 标 , 将净 绒率 作 为 山羊 原绒 计算 的依 据 , 也 这 是 改革 后 的新标 准 实质 所在 , 标准 较 以前 所 有相 关标 准 该

中国山羊绒品质分析(二)

中国山羊绒品质分析(二)

中国山羊绒品质分析(二)作者:田文亮来源:《中国纤检》2015年第03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主要绒山羊品种进行活体取样和检测分析,全面反映了中国山羊绒品质。

关键词:山羊绒;品质;分析(接上期)(七)净绒率。

净绒率是衡量山羊原绒有效成分的主要指标,净绒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和企业的加工成本。

检验结果以平均净绒率表示。

本项目确定的各品种山羊绒平均净绒率,2009年度为57.46%,2010年度为53.35%,2011年度为63.77%。

2010年度平均净绒率最高的是罕山绒山羊64.32%;最低的是阿尔巴斯型绒山羊42.37%;2011年度平均净绒率最高的是辽宁绒山羊77.43%;最低的是二狼山型绒山羊44.30%。

2010年度与2009年度相比净绒率降低了4.11个百分点,2011年度与2010年度相比净绒率提高了10.42个百分点。

(八)白度。

山羊绒白度与光泽、手感及强力有关,并且影响山羊绒制品染色效果,白度值越大表示白度越好。

本次检测白度的山羊绒样品是经过洗涤、烘干、去杂、去粗过程后的纯净山羊绒,采用智能白度仪检测,按照GB/T 17644—2008标准检测方法,对每个绒山羊品种的混合大样,重复检测3次得到的平均值。

(注:现行山羊绒国家标准GB 18267对白度值未做规定。

)2010年本项目确定的7个绒山羊品种平均白度为43.60,其中平均白度最高的品种是阿尔巴斯型绒山羊为46.10;最低的是乌珠穆沁绒山羊为41.80。

2011年本项目确定的8个绒山羊品种平均白度为42.39,比2010年低0.21,其中平均白度最高的品种是二狼山型绒山羊为44.40;最低的是辽宁绒山羊38.26。

三、结论(一)本项目确定的8个绒山羊品种的山羊绒品质技术特征指标三年总平均值1.平均直径:15.66μm。

2.手扯长度:48.22mm。

3.手排长度:45.09mm。

4.形态变异率:0.88%。

5.纤维形态结构:山羊绒细度15.57μm; 山羊绒鳞片高度16.00μm;山羊绒鳞片厚度0.547μm;山羊毛细度55.18μm。

羊绒针织品标准

羊绒针织品标准

《羊绒针织品》新、旧标准的比较分析羊绒纤维强力适中,富有弹性,且具有天然柔和的色泽,集纤细、轻薄、柔软、滑糯、保暖于一身,有着其他纺织原料无法比拟的优良特性,由于产量稀少(一只山羊每年产绒仅150~200g),一直以来被人们形象的称为“软黄金”。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舒适、时尚成为流行趋势,以羊绒为原料的各种纤维制品逐渐进入日常生活,且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羊绒与羊毛一般难以区分,因此不少商家往往以次充好,造成羊绒制品的质量良莠不齐。

为规范羊绒制品的市场秩序,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FZ/T 73009-1997 《羊绒针织品》行业标准(以下称旧标准),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随着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该标准已不能适应产品发展的需求,因此国家在2009年11月17日发布了FZ/T 73009-2009《羊绒针织品》(以下简称新标准),并于2010年4月1日正式实施。

本文对《羊绒针织品》的新、旧标准内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列出了两个标准的主要的不同点,以供探讨。

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不同首先,新标准中的标准基本都是无年代号引用的,即所引用的标准为最新版本;其次,新标准引用了旧标准颁布后陆续发布的普遍性适用标准(见表1);再次,新标准又新增了新增项目的引用标准(见表2);最后,变更了现已作废的标准(见表3)。

表1 新标准收录的普遍性适用标准表2 新标准中新增项目的引用标准表3 新、旧标准中变更的引用标准GB 11051-89 毛针织物经机洗后的松弛及毡化收缩试验方法FZ/T 70009 毛纺织产品经机洗后的松弛及毡化收缩试验方法2 简化分等规定在新标准中,将羊绒针织品按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检验结果中最低的一项定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二等品,取消了旧标准中的加降一等及三等品分等的规定,便于企业和检测机构的操作。

3 增加安全性要求的考核新标准中增加了产品安全性要求的考核,按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执行。

羽绒服新老重点标准的差异

羽绒服新老重点标准的差异

羽绒服新老原则旳差别1、修改了范畴增长了以羽绒为重要填充物。

2、规范性引用文献增长增长了下列原则:(1)GB/T5713 纺织品色牢度实验耐水色牢度(2)GB/T1759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旳测定(3)GB/T18132 丝绸服装(4)GB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5)GB/T22702 小朋友上衣拉带安全规格(6)GB/T22705 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规定(7)GB/T23344 纺织品4-氨基偶氮苯旳测定(8)FZ/T01053 纺织品纤维含量旳标记(9)FZ/T80004 服装成品出厂检查规则(10)FZ/T81014 婴幼儿服装删除了下列原则(1)GB/T3923.1-1997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旳测定条样法(2)GB/T5453-1997 纺织品织物透气性旳测定(3)FZ/T9-1999 毛机织物缝口脱开限度实验措施(4)FZ/T80001 水洗羽毛羽绒实验措施(5)FZ/T81002 水洗羽毛羽绒3、增长了术语和定义在FZ/T81002 《水洗羽毛羽绒》原则术语上增长了“婴幼儿服装”旳术语和定义。

4、规定(1)补充使用阐明旳内容:要标注填充物旳名称、含绒量和充绒量(耐久性标签)。

(2)增长了羽绒填充物旳内容:增长了绒子含量和残脂率,并规定了当耗氧量≤10mg/100g 时,不考核微生物指标。

(3)增长了色差旳内容:增长了下裆缝旳色差规定,原原则只规定袖缝和摆缝旳色差。

(4)修改外观疵点旳规定:新原则统一为面料,疵点规定一种表,疵点名称改动,对疵点旳限度有规定阐明。

旧原则分棉布、涤棉面料和尼丝纺面料。

(5)提供了针距密度中锁线钉扣细线旳阐明。

(6)增长了理化性能指标:a、甲醛、pH值:旧原则规定:甲醛≤300mg/kg,pH值4.0~9.0,新原则按GB18401类别执行。

B、增长了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旳考核C、色牢度:新原则色牢度按面料、里料分别考核;新原则增长了耐水色牢度旳考核指标。

《山羊绒》国家标准的指导意义及试套体会

《山羊绒》国家标准的指导意义及试套体会
5 中国纤检 ・ 02} 2- 20 增刊
以上是 我 们在 试 套 《 山羊 绒》 标 准的一 些体会 。 面谈谈 我们 在 下
局)
( 者单 位 :青海 省 纤维 检验 作
假 等行 为造 成 的 山羊 绒 含 量 的 不
关 各部 门尤 为关 心的 问题 。
今 年 我 局 在 山 羊绒 检 验 中试
套 了 G 12 7 20 { B 8 6- 00 山羊绒 》 通 , 过 学 习、理解 及实践 ,总的体会 是 该 国家标 准兼顾 r多方利 益 ,为促 进羊 绒生产 , 高羊 绒质量 ,维 护 提
贸 易秩序和 交易 双方 权益 , 在产 销
真实, 为保 护 我 国宝 贵 的山羊绒 资 源 ,维 护 公 平 交 易 起 到 了 重 要 作
用。
G 127 2o B 86 — 0 O标 准 中 等 级
的合理 界定 及试验方 法 的改进 , 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环 节 的 监 督 和 管 理 中起 到 了重 要
梳绒 的规 定具 有 连贯性 , 而且 还增
了试 验时 间 , 高 了工作效率 。 提 以 上 是 我 们 在 今 年 山羊 绒 检 验 中试 套 《 山羊 绒》标 准 的一些体 会 和 想 法 ,不 知 妥 否 ,请 予 以指
正 。▲
加 了过轮绒 、洗净 绒 的品质 指标及 其他规 定 ,极大地 满足 了各方 面 的 需 要 。同时 , 标 准 中又增加 了一 该 些新 的技术 指标 , 使标 准更科学 合
维普资讯
《 山羊绒》 国家标准专刊 试套过程 中的一些具体 的想法和
建议 。


在平 均直 径 的试 验 中 ,标

2012年度山羊绒质量分析报告

2012年度山羊绒质量分析报告

2012年度山羊绒质量分析报告中国纤维检验局公检二处【期刊名称】《中国纤检》【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3页(P32-34)【作者】中国纤维检验局公检二处【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依据《毛绒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山羊绒》(GB 18267—2000)国家标准,对山羊绒主要品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形成2012年度山羊绒质量分析报告。

山羊绒公证检验基本情况(一)山羊原绒。

2012年度山羊原绒公证检验总量7031.78吨,占全国总产量(据2012年中国畜牧业年鉴统计17989吨计)的39.09%,同比增长9%。

其中:白山羊原绒公证检验量为6800.32吨,紫山羊原绒公证检验量为231.46吨。

山羊原绒公证检验量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6个省(区)。

其中:内蒙古检验量3281.77吨,占总量的46.67%;宁夏检验量2209.90吨,占总量的31.43%;青海检验量1100.94吨,占总量的15.66%;新疆检验量233.52吨,占总量的3.32%;辽宁检验量103.45吨,占总量的1.47%;陕西检验量102.20吨,占总量的1.45%。

(二)分梳山羊绒。

2012年度分梳山羊绒公证检验总量为3724.39吨,其中:分梳白山羊绒3140.12吨,占总检验量的84.31 %;分梳青山羊绒221.92吨,占总检验量的5.96%;分梳紫山羊绒362.35吨,占总检验量的9.73%。

分梳山羊绒公证检验量分布于我国内蒙古、浙江、河北等6个省(区、市),其中:内蒙古检验量2053.00吨,占总量的55.12%;浙江检验量703.26吨,占总量的18.88%;河北检验量506.40吨,占总量的13.60%;陕西检验量413.07吨,占总量的11.09%;天津检验量41.66吨,占总量的1.12%;北京检验量7.00吨,占总量的0.19%。

山羊绒质量状况分析(一)山羊原绒。

1.山羊原绒总体质量状况按公证检验项目统计分析,2012年度山羊原绒平均直径为15.6μm,同比增粗0.2μm;平均手扯长度为43mm,同比上升1mm;平均洗净率为67.80%,同比上升0.86个百分点;平均净绒率为47.61%,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 18267《山羊绒》新旧标准比较
GB 18267―2013(以下简称新标准)已于2014年5月9日正式实施,它代替了GB 18267―2000(以下简称旧标准)。

山羊绒是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

不仅产量少,而且具有优良的品质和特性,是目前人类能够利用的所有纺织原料都无法比拟的,被人们称为“软黄金”。

所以掌握新标准很重要。

新标准增加、删除和修改了一些技术指标,为更好学习新标准,方便相关人员正确理解和执行新标准,现采用对比的方法阐述新标准的变化和特点。

1 范围
新标准增加了复验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新标准引用了GB/T 2910(所用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包含25个部分,代替了旧标准的GB/T 2910―1997和GB/T 2911―1997。

新标准增加了5个标准文件:GB/T 6529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 9994 《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GB/T 21030《羊毛及其他动物纤维平均直径与分布试验方法纤维直径光学分析仪法》、GB/T 27629《毛绒束纤维断裂强度试验方法》、IWTO 《赛罗(Sirolan)―激光扫描纤维直径分析仪测定平均直径及纤维直径分布的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新标准将“定义”改为“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杂质和含杂率的定义;删除了过轮山羊绒和含绒率的定义;修改了山羊绒、洗净山羊绒、粗毛、异色纤维、洗净率、净绒率、净绒公量、短绒率、生皮绒、干退绒、灰褪绒、疥癣绒的定义。

4 产品分类
新标准对山羊绒颜色分类规定进行了修改,具体见表1。

表1 新旧标准颜色分类内容差异
5 山羊原绒
5.1 技术条件
新标准将山羊原绒型号增加了超细型,平均直径≤14.5?m;超细型分特等、一等、二等三个等级,手扯长度分别对应大于等于38mm,小于38mm并大于等于34mm以及小于34mm。

新标准将山羊原绒型号特细型进行了修改,将旧标准
≤14.5?m 改为14.5?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