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天气现象的观测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要点
仪器采集、人工观测
目测项目—能见度
人工观测能见度一般指有效水平能见度,是 指四周视野中二分之一以上的范围能看到的 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 目标物的选择应在气象站不同方向、不同距 离上选择若干固定能见度目标物。应尽可能 以天空为背景,颜色越深越好,视角以 0.5°-5.0°为宜,仰角不宜超过6°。 视角=(高度角*宽度角)1/2 能见度的观测可根据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 分的可辨程度,来确定当时的能见度距离, 但同时还应考虑目标物的大小、背景颜色, 以及当时的光照等情况。
观测仪器、场地的维护
观测仪器
大雾结束,但湿度仍达到100%时,应立即 取下温湿传感器的防尘罩,在值班室将防尘 罩放一段时间(约半小时)使之干燥。 气压传感器使用采集器中的12V电源,当采 集器电源电压不足时,首先会使气压传感器 出现丢失数据而使采集器鸣叫。
标准状态下冰点的绝对温度 T0=273.15K 水三相点的绝对温度T0=273.16K 标准重力gn=9.80665m/s2 0℃时的水银密度1.35951*104kg/m3
仪器采集、人工观测
目测项目—天气现象
最小能见度的记载: 当沙尘暴、雾、雪暴以及浮尘、吹雪、 烟幕、霾现象出现能见度小于1.0km 时,都应观测和记录最小能见度,记 录加方括号“[ ]”。 以m为单位,取 整数。 每一现象出现时,在天气现象栏中每 天只记录一个最小能见度。 气簿-1中记有浮尘、吹雪、烟幕、霾 现象时,在值班日记中要有最小能见 度的记载。
观测仪器、场地的维护
观测仪器
测量:以确定被测对象量值的目的的全部操作。 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有关的一种变量,表征为可 合理地归因于被测量的测量值的离散,它是被测量 真值在某一量值范围的一个评定。 测量范围:测量仪器的误差处在规定极限内的一组 被测量值。 分辨力:仪器测量时能给出的被测量量值的最小间 隔。 响应时间:被测量值阶跃变化后,仪器测量值达到 最终稳定值的不同百分比所需的时间,也称滞后系 数。其中达到63.2%所需时间称为仪器的时间常数。 平均时间:求被测量平均值的固定时间段。 采样:获取对一个量的离散的测量结果的过程。 采样速率:单位时间内采样的次数。
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第5章天气现象
民⽤航空⽓象地⾯观测规范第5章天⽓现象第五章天⽓现象天⽓现象是指⼤⽓中或地⾯上所产⽣的除云以外的各种物理现象,它包括降⽔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地⾯凝结现象和其他现象等。
各种天⽓现象都是在⼀定的天⽓条件下产⽣的。
天⽓现象的出现,反映着⼤⽓的不同运动和物理变化过程,是天⽓变化的体现,也是天⽓预报的依据之⼀。
对航空飞⾏有重要意义的天⽓现象会严重威胁航空飞⾏安全。
因此,正确地观测天⽓现象,准确地判定它的强度,不但对保障飞⾏安全起到重要的作⽤,⽽且是分析、预报天⽓和了解⽓候情况的重要资料。
值班观测员应当按照《民⽤航空⽓象地⾯观测规范》的要求观测天⽓现象,⽽且还应当和其他要素结合起来仔细分析,以便能正确的确定某⼀现象。
第⼀节降⽔现象降⽔现象是指液态和/或固态的⽔汽凝结物或冻结物从云中或空中降落到地⾯的现象。
⼀、降⽔种别的判定和降⽔现象的主要特征值班观测员应当根据降⽔物的形态和下降的情况以及当时的云层、降⽔形成的条件等进⾏分析、判定降⽔的种别。
(⼀)⾬(RA)—是较⼤液体⽔滴(直径≥0.5毫⽶)所产⽣的降⽔。
表现为由⽔滴构成的、强度变化缓慢的滴状液态降⽔。
降落情形清晰可见,落在⽔⾯上可以激起圆形波纹和⽔花,落在⼲地上可留下湿斑。
⾬通常降⾃层积云、⾬层云、⾼层云和⾼积云。
(⼆)冻⾬(FZRA)—过冷⾬滴与地⾯或地物、飞机等相碰⽽即刻冻结的⾬。
冻⾬通常降⾃层积云、⾬层云、⾼层云和⾼积云。
(三)阵⾬(SHRA)—起、⽌突然,骤降骤⽌,强度变化⼤⽽快,⾬滴⽐⾮阵性降⾬中的⼤。
阵⾬主要降⾃对流云。
(四)⽑⽑⾬(DZ)—⼤量的微⼩⾬滴(直径⼩于0.5毫⽶)所产⽣的相当均匀的降⽔现象。
⽑⽑⾬表现为稠密、细⼩⽽均匀的液态降⽔,下降情况不易分辨,看上去似乎随空⽓微弱的运动飘浮在空中,徐徐下降,迎⾯有潮湿感。
落在⽔⾯上⽆波纹和⽔花,落在地⾯上⽆湿斑。
⽑⽑⾬常降⾃层云、碎层云或雾中。
(五)冻⽑⽑⾬(FZDZ)—过冷⾬滴与地⾯或地物、飞机等相碰撞⽽即刻冻结的⽑⽑⾬。
《天气现象观测》课件
收集用户对天气预报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 和提高预报质量。
05
天气现象与人类生活
天气现象对农业的影响
农业收成
天气现象如降雨、温度、风速等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适 量的雨水有助于植物生长,高温或低温可能影响作物的成熟度和产 量。
种植计划
农民需要根据天气预报来制定种植计划,选择适合的作物和种植时 间,以充分利用气候条件。
卫星遥感
卫星遥感通过卫星上的传感器探测地球大气的气象要素和 现象,具有覆盖范围广、观测频次高的优点。
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利用电磁波探测大气中的气象目标,主要用于降 水监测、风场探测、云层高度和厚度探测等。
探空气球
探空气球是一种将气象仪器携带到高空进行观测的气象观 测设备,可获取大气的温度、湿度、压力等数据。
探空气球通过释放探空气球携带的仪器, 在高空中进行大气数据的观测,再通过无 线电传输回地面站。
气象观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安装与调试
根据观测场地的实际情况,选 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并进行设
备的安装和调试。
数据采集与传输
根据设备类型和观测要素,设 置采集频率和传输方式,确保 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
基于长期积累的气象经验和观 察,对天气进行预测。
人工智能预报
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 ,对大量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和
分析,进行天气预测。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评估
准确率评估
通过与实际观测到的天气情况进行对比,计 算预报的准确率。
预报检验
定期对预报结果进行检验,评估预报方法的 可靠性和稳定性。
误差分析
分析预报结果与实际观测之间的误差,找出 误差来源和改进方法。
《天气现象观测》PPT课件
气象观测方法
气象观测方法
气象观测方法是观测大气物理过程以及气象要素的相互作用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的研究方法。
其中,测定方法包括传统的目测和直接感应的观测方法以及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各种间接测定方法和遥感探测技术。
常规的气象观测,一般分地面气象观测和高空气象观测二种:①地面气象观测包括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湿度、温度、气压、风、降水、蒸发、日照等项目,采用仪器和目力,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测和测定。
②高空气象观测包括高空风向、风速、气压、温度和湿度等项目,一般用探空气球携带无线电探空仪,对不同高度进行测定。
随着无线电电子学、遥感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气象观测工具也随之发展,因而有采用雷达、激光、火箭和卫星等进行更专门的气象观测。
现在“自动气象站”亦投入业务,它可自动检测数据、计算气象物理量和传输气象信息。
研究气象观测方法及其原理,进行记录整理,已成为大气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可为气象工作奠定基础。
气象观测不仅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直接提供资料情报,而且天气学、气候学和大气科学的现代化也日益迫切地要求改进、更新观测方法与技术。
地面气象观测
地面观测场
二、地面观测项目
• 地面气象观测的内容很多,包括:
– 气温、气压、空气湿度、 – 风向风速、 – 云、能见度、天气现象、 – 降水、蒸发、日照、 – 雪深、地温、冻土、电线结冻等。
三、观测场环境要求
• 地面气象观测的许多项目都是通过固定在 观测场内的各种仪器进行的,所以气象站 的站址和观测场地的选择以及维护,仪器 的安装是否正确,都对资料的代表性、准 确性和比较性有极大的影响。
五、观测仪器的布置(续)
仪器
冻土器 日照计
要求与允许的误差范围
深度 50~350厘米
基准部位
±3厘米 内管零线
风速计 风向器
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准 纬度以本站纬度为准 ±0.5° 方位正北 ±5° 底座南北线 安装在观测场高10—12米 风杯中心 方位正南 ±5° 方位指南杆
五、观测仪器的布置(续)
全国一般气象站 1736个
全国基本气象站 577个
全国基准气象站 143个
七、观测程序
• 一般在正点前30分钟左右巡视观测场及所 用仪器,尤其注意湿球温度表球部的湿润 状态和冬季溶冰等准备工作 • 45—60分观测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空 气的温度和湿度、降水、风、气压等 • 低温、雪深、雪压、冻土、蒸发可安排在 40分至正点后10分钟之间观测
五、观测仪器的布置
• 观测场内仪器安装的原则可以用以下二十 四个字表示: 保持距离,互不影响; 北高南低,东西成行; 靠近小路,便于观测。
五、观测仪器的布置(续)
• 具体要求: 1. 高的仪器安置在北面,低的仪器顺次安置 在南面,东西排列成行。 2. 仪器之间,南北间距不小于3米,东西间 距不小于4米。仪器距围栏不小于3米。 3. 观测门最好开在北面,仪器安置在紧靠东 西向小路的南面,值班人员应从北面接近 仪器。
地面气象观测基础知识
相关性分析
研究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模式识别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法识别气 象模式和事件。
06 观测误差与注意事项
观测误差来源
仪器误差
观测仪器本身存在的误差,如温度计、湿度 计等。
观测方法误差
由于观测方法不规范、不统一所引起的误差, 如云高观测、能见度观测等。
外界环境影响
如风、雨、雪、雾等天气现象对观测仪器的 影响。
02 观测项目与分类
观测项目
气温
观测气温的变化,包 括最高气温、最低气 温、平均气温等。
降水
观测降水的类型、强 度、频率和总量等。
风向风速
观测风的方向和速度, 包括风向标和风速计 的测量。
云和天气现象
观测云的类型和天气 现象,如晴朗、阴天、 雨、雪等。
气压
观测气压的变化,包 括最高气压、最低气 压和平均气压等。
04
观测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01
使用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完好,确保没有损坏或误差。
02
使用时应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数据失 真。
03
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仪器,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 准确性和可靠性。
04 观测方法与技术
云观测
01
云状分类
根据云的外形特征和结构特点, 将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等不 同类型。
观测场地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边界,并保持场地整洁,以方便观测和数据 收集。
观测仪器介绍
01
温度计
用于测量气温,常用的有水银温度 计和酒精温度计。
气压计
用于测量大气压力,常用的有水银 气压计和数字气压计。
03
02
湿度计
用于测量空气湿度,常用的有干湿 球湿度计和毛发湿度计。
第3章 能见度、天气现象、地面状态的观测
设目标物的亮度为B0,背景亮度为B,亮度对比
值K定义为:
目标物亮度B0与背景亮度B的绝对差与其中大者
之比,即
K B0 B 0 K 1 max(B0, B)
当 B0>B时 K=(B0-B)/B0 当 B0<B时 K=(B-B0)/B
若B0 = B ,则K=0,此时,目标物和背景融合 在一起,无法辨认目标物
15
目标物选择要求: ①选定目标物时,应尽可能以天空为背景 ②大小适度,视角以0.5-5.0°之间为宜 ③仰角不宜超过6°,以越接近水平方向越好 ④颜色应当越深越好,而且亮度一年四季不变
或少变的;浅色\反光强的物体不适宜选为目标物
16
在台站四周 不同方向、距离 上选定若干目标 物作为观测目标, 双峰山18.4 根据这些目标物 能见与否及其清
响的、灯光强度不变的、不带颜色的、没有灯罩的、 白色的、孤立的点光源。
21
3、气象光学视程的仪器测量 用于测量气象光学视程的仪器可分为以下两类:
(1)用于测量水平空气柱的消光系数或透射因数。 原理:光的衰减是由沿光束路径上的微粒散射和吸
收造成的。 ——透射能见度仪
(2)用于测量小体积空气对光的散射系数。 在自然雾中,吸收通常可忽略,散射系数可视 作与消光系数相同。
2008年南方严重的冰雪灾害
45
3、 视程障碍现象 大气透明度变化导致能见度发生变化。大气中
存在着固态和液态杂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各 种天气现象,影响大气透明度,使得能见度减小, 这类天气现象统称为视程障碍
天气 现象
雾
轻雾 吹雪 雪暴 烟幕
霾
沙尘 暴
扬沙
浮尘
符号
46
雾: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有雾时 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高纬度地方出现冰晶雾也 记为雾。
大气探测第三章:能见度、天气现象的观测
27
适用范围: 对污染的敏感性较低, 常用于日常监测仪器; 或是用来对气象光学 距离提供近似估计,目 前较多用于自动气象观 测系统。
28
散射式能见度仪
优点: 基线长度短;发射光源和接收器安装在同 一个支架上,避免了基线难以对准的缺陷。
缺点: 只测量很小体积的空气样本,不够精确。
29
17
人工观测
夜间观测能见度时,观测员应先在黑暗处 停留5—15分钟,待眼睛适应环境后进行 观测。
根据最远目标灯能见与否确定能见距离。
18
无条件利用目标灯进行观测的情况下:
根据天黑前能见度的实况和变化趋势,结合观测时 天气现象、湿度、风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以及 实践经验加以判定。
月光较明亮时,可根据目标物的能见与否来判定: 只要能隐约地分辨出比较高大的目标物的轮廓, 该目标物距离就可定为能见距离; 如能清楚分辨时,能见距离可定为大于该目标物 的距离。
“不能见”:
看不清目标物的轮廓,认不清其形体,或所见目 标灯发光点模糊,灯光散乱。
4
1.基本概念
能见度分类:
按照观测者与目标物的相对位置,分为水平能见度、 垂直能见度、倾斜能见度。
能见度单位:
以千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不足0.1km记0.0 。
能见度测量方法:
目测 器测:主要仪器为透射能见度仪、散射能见度仪。
⑴ 假定总体照明增加到正常白天水平,适当大小 的黑色目标物能被看到和辨认出的最大距离。 ⑵ 中等强度的发光体能被看到和识别的最大距离。
12
目标物的选择
在气象站四周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上选择若干固 定能见度目标物。
① 颜色应当越深越好,且亮度要一年四季不变或 少变。 ② 应尽可能以天空为背景,且与背景的距离尽可 能远一些。 ③ 大小要适度,视角以0.5~5.0°之间为宜。 ④ 目标物的仰角不宜超过6°。
地面气象观测——第七章 天气现象的观测
阵性雨 夹雪
同上 同上
霰 米雪 冰粒
冰雹
2-5
白色不透明的圆锥或球形 颗粒,固态降水,着硬地 常反跳,松脆易碎
白色不透明,扁长小颗 <1 粒,固态降水,着地不
反跳
1-5
透明丸状或不规则固态 降水,有时内部还有未 冻结的水,着地常反 跳,有时打碎只剩冰壳
2-数 10
坚硬的球状、锥状或不 规则的固 态降水,内 核常不透明,外包透明 冰层或层层相间,大的 着地反跳,坚硬不易碎
光滑或略有隆突。
(4)雾凇“ ”: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却雾 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物,常呈毛茸茸
的针状或表面起伏不平的粒状,多附在细长的物体
或物体的迎风面上,有时结构较松脆,受震易塌Biblioteka 落。露霜雨凇
雾凇
雾凇
天 气符 现号 象
外形特征及凝 结特征
成因
水珠(不包括霜 水汽冷却凝结而成
(8)霰“ ”: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固 态降水,直径约2~5mm,下降时常呈阵性,着硬 地常反跳,松脆易碎。
(9)米雪“ ”:白色不透明的比较扁、长的小颗粒 固态降水,直径常小于lmm,着硬地不反跳。
(10)冰粒“ ”:透明的丸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 较硬,着硬地一般反跳。直径小于5mm。有时内部 还有未冻结的水,如被碰碎,则仅剩下破碎的冰
晴朗少风湿度大 的夜间地表温度 0℃以上
晴朗微风湿度大 的夜间,地面温 度在0℃以下
气温较低(-3℃ 以下),有雾或 湿度大时
地面及近地面物体
同上
物体的突出部分和 迎风面上
气温稍低,有雨 或毛毛雨下降时
水平面、垂直面上 均可形成,但水平 面和迎风面上增长 快
三、视程障碍现象
地面气象观测技术
VS
观测数据的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观测数据的 传输和处理也逐渐实现了网络化。数据采 集、传输、存储和分析的自动化,大大提 高了观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地面气象观测技术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观测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随着观测设备的不断升级和引入,如何维护 和管理这些设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需 要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确保设 备的正常运行。
近代地面气象观测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面气象观测技术逐渐形成和完善。 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开始建立气象观测网,进行定时、定点的气象观 测。
现代地面气象观测
随着计算机、卫星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地面气象观测技术进入现代化阶 段。现代气象观测系统具有高度自动化、高精度、高频率的特点,可以 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气象数据。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大气成分观测站网络建设是地面气象观测技术中的重要方 面,对于了解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
大气成分观测站网络建设通常由多个观测站点组成,能够 实现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的观测 。通过建立大气成分观测站网络,可以全面了解大气污染 物的种类和浓度分布,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科 学依据。
案例四
总结词
气象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与实践是地面气象观 测技术的创新应用,能够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 依据。
详细描述
智慧城市是指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 ,实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在智慧城市 建设中,气象大数据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气象大 数据,可以了解城市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为城市规 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可 以根据气象条件预测交通状况,合理规划交通线路和调 度车辆;在城市环境管理中,可以根据气象条件预测空 气质量和污染物扩散情况,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云量观测
根据天空被云覆盖的程度 ,确定云量多少并进行记 录。
云高观测
通过仪器或目视观测,获 取云的高度数据。
能见度观测
仪器测量
使用能见度仪等仪器,测量大气透明度,获取能见度数据。
目视观测
通过肉眼观察,评估大气透明度和能见度,进行记录。
天气现象观测
降水现象观测
记录降雨、降雪等降水现 象,以及其强度、持续时 间等。
观测时间
根据气象变化的特点和观测任务的要求,确定合理的观测时间,以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观测频率
根据气象变化的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观测任务的重要性,确定适当的观测频率,以保证观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
03 观测方法与技术
云观测
01
02
03
云状观测
根据云的特征,包括形状 、大小、结构等,进行云 状的观测和记录。
提高观测人员素质
加强观测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以保 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THANKS 感谢观看
风现象观测
记录风向、风速等风的现 象,以及其变化过程。
其他天气现象观测
如雷电、冰雹、雾等其他 天气现象的观测和记录。
气压观测
气压仪器选择
根据观测要求,选择合适的气压 仪器并进行安装。
气压观测时间
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气压观 测和记录。
气压记录分析
对气压记录进行分析,获取气压变 化情况。
温度观测
VS
修订方法
修订过程中需要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实际 观测经验,进行科学验证,最终形成新的 观测规范。
对未来观测规范的建议与展望
完善观测规范体系
建立更加完善的观测规范体系,包括观测内容、观测标准、观测方 法等,以提高观测数据的综合利用价值。
地面气象观测实施方案
地面气象观测实施方案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天气预报、气候监测和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地面气象观测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观测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地面气象观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一、观测点的选择。
地面气象观测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一般来说,观测点应该远离城市、工业区和其他人为干扰源,选址应尽量避免地形起伏和植被密集的地方。
同时,观测点的选择还应考虑到气象要素的均衡分布,确保观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二、观测设备的布设。
地面气象观测设备的布设应考虑到气象要素的观测需求,一般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速、降水量等。
观测设备的布设应合理分布,避免相互遮挡和干扰,保证各观测点数据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同时,观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也至关重要,应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观测方法和流程。
地面气象观测应按照统一的方法和流程进行,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观测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气象观测知识和操作技能,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观测。
同时,观测过程中应注意及时记录和报送数据,确保观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是保证观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对观测数据进行及时的质量评估和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数据。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共享机制,确保观测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观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面气象观测也逐渐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应积极推进地面气象观测的信息化建设,引入先进的观测设备和技术,提高观测数据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观测数据的质量和效率。
六、人员培训和管理。
地面气象观测人员是保证观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应加强对观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观测技能和专业水平,确保观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励观测人员积极参与观测工作,提高观测数据的质量和效率。
3.1观测气象的方法与技巧
气象观测
日照时数:在一给定时间,太阳直接辐照度达到或超过120瓦· 米-2 (W· m-2)的那段时间总和 。 观测日照的仪器:暗筒式日照计、聚焦式日照计、太阳直射辐射表 。
太阳直射辐射表 暗筒式日照计
聚焦式日照计
回目录
观测气象的方法与技巧
器测项目
气象观测
冻土
冻土是指含有水分的土 壤因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而呈 冻结的状态。冻土器安装在观 测场内有自然覆盖物的地段。 当地面温度降到0℃或以下,土 壤开始冻结时,在每日08时观 测一次冻土,直至次年土壤完 全解冻为止。
气象观测
包括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和其 他现象等,这些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产生的。 降水现象:根据降水物的形态共分成11种,其中液态降水有雨、毛 毛雨、阵雨,固态降水有雪、冰粒、米雪、阵雪、霰、冰雹,还有混合型降 水有雨夹雪、阵性雨夹雪等。此外,根据降水性质,分阵性降水、连续性降 水和间歇性降水等三种类型。 地面凝结现象:露、霜、雨凇、雾凇。 视程障碍现象:包括雾(雾、大雾、浓雾);轻雾;吹雪;雪暴; 烟幕;霾;沙尘暴(沙尘暴、强沙尘暴、超强沙尘暴);扬沙;浮尘。雾和 沙尘暴根据能见度的不同分三个等级。 雾 、沙尘暴 能见度0.5km~小于1.0km 浓雾、强沙尘暴 能见度0.05km~小于0.5km 强浓雾、特强沙尘暴 能见度小于0.05km
回目录
观测气象的方法与技巧
目测项目 能见度
气象观测
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 ,观测的是有效水平能见度。能见度观 测必须选择目标物和目标灯。能见度的观测必须选择在视野开阔,能看到 所有目标物的固定地点作为能见度的观测点 。 能见度观测仪:透射能见度仪 、散射能见度仪
气候与环境:气温、气压与风向风速的观测与记录
气候与环境:气温、气压与风向风速的观测与记录
气候和环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元素之一,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具有至关重
要的影响。
而气温、气压、风向和风速则是表征气候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观测和记录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气温观测与记录
气温是描述空气热度的重要指标,通常是通过温度计来测量的。
气温的观测可
以通过地面气象站、卫星等设备来进行。
在地面气象站,气温通常是以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的。
为了更准确地记录气温变化,气象专家们会选择不同的时间段来观测,比如每小时记录一次、每日记录一次等。
气压观测与记录
气压是大气中气体对单位面积施加的力量,通常以千帕(kPa)或毫巴(hPa)
来表示。
气压的观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气团的运动和大气环流的情况,预测天气变化。
在地面气象站,气压通常是用水银气压计或无水银气压计来测量的,气象部门会根据实际需要制定观测频率和方法。
风向风速观测与记录
风是大气中空气运动的表现,风向是风的来向,风速是风的强度。
风向和风速
的观测对于航空、航海、农业等行业至关重要。
风向通常以罗盘方向表示,比如北风、东南风等,风速通常以米每秒或节来表示。
观测风向风速通常通过风向标、风速计等设备来完成。
综上所述,气温、气压、风向和风速的观测与记录对于我们了解和预测天气变
化至关重要。
通过精确地记录这些数据,我们能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减少灾害的发生,为人类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大家都能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大气探测作业参考答案(1-12章)
《综合气象观测》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何为大气探测、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探测?答:大气探测是利用各种探测手段,对地球大气各个高度上的物理状态、化学性质和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进行观察和测定。
地面气象观测是利用气象仪器测定近地层的气象要素值,以及用目力对自由大气中的一些现象如云、光、电等进行观测。
高空探测是用气球、雷达、火箭、卫星等手段对自由大气进行探测。
气象观测资料的“三性”是什么?其关系如何?答:气象观测资料的“三性”是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
观测资料的代表性是建立在准确性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准确性也就谈不上代表性;然而,只有准确性而没有代表性的观测资料,也是难以使用的。
同时,观测资料的比较性,也必须以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为前提,因为如果观测资料既无代表性,又无准确性,也就没有了时空比较的意义。
所以观测资料质量的好坏,均以观测资料的“三性”衡量。
简述气象观测的时制、日界?真太阳时、地平时、标准时之间的关系如何?答:时制: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作为时间单位,并以一定的起始瞬时计量时间的系统。
气象观测的时制有真太阳时、地方时、北京时等。
气象观测的日界:人工器测日照以日落为日界,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采用地平时24时为日界,其余项目均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
真太阳时=地平时+时差;地平时=标准时+(本站经度-120)×4分钟/每经度。
第二章云的观测8. 云的观测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云的观测主要内容是: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
9. 我国现行规范对云状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答: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3族、10属、29类。
10. 简述云形成的基本过程?答: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由各种原因达到饱和而发生凝结或凝华的过程。
形成云的有两个必备条件:①要有水汽凝结核;②要有水汽过饱和。
二者缺一不可,大气一般不缺凝结核,因此,水汽过饱和是关键。
地面气象观测员工作职责
地面气象观测员是负责监测和记录天气现象和气象数据的专业人员。
他们的工作职责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气象观测任务:负责定时进行气象观测,包括气温、湿度、气压、风速和风向等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确保准确性和及时性。
2. 气象设备维护:负责监控和维护气象观测设备,包括气象观测仪器、气象站、气象雷达等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3. 数据处理和记录:负责将观测到的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和记录,包括使用气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编制气象观测报告和记录气象数据。
4. 天气预警发布: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和气象预报,负责向上级部门或相关单位发布天气预警信息,提供及时的气象灾害预警和预报服务。
5. 协助气象研究:积极参与气象科研工作,协助气象研究员进行气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气象科研提供支持和数据支撑。
6. 信息报送:负责向相关部门或单位报送气象观测数据和报告,包括向气象局、气象预报中心、航空部门等提供相关气象信息。
7. 应急响应:在气象灾害发生时,协助气象部门进行应急响应工作,提供气象支持和服务,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和应对工作。
8. 培训和指导:负责对新入职的气象观测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传授气象观测的方法、要点和操作技巧。
地面气象观测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气象知识和相关观测技能,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对气象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他们的工作对气象预报、气象灾害监测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一、概述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是气象部门进行实时气象观测和记录的重要任务,为正确预报天气和提供气象服务提供了基础数据。
为了加强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制定本技术规定。
二、地面气象观测设备地面气象观测设备包括气象站和气象传感器。
气象站主要包括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和降水量等观测要素的仪器设备,气象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降水传感器等。
三、地面气象观测操作规程地面气象观测操作规程分为日常观测和特殊观测两类。
1. 日常观测日常观测主要包括定时观测和报时观测。
定时观测是指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气象要素进行观测,一般为每小时一次。
报时观测是指当天的观测数据获取完毕后,报告给气象台或气象局。
2. 特殊观测特殊观测指对特定气象现象进行观测,如暴雨时段的观测、重大天气事件的观测等。
特殊观测需要事先制定观测方案,并在观测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灵活性。
四、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处理和传输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录入、数据校正和数据存储等环节。
数据录入应确保准确无误,校正环节对录入的数据进行检查和修正,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存储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以便后续的数据查询和分析。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传输一般分为手工传输和自动传输两种方式。
手工传输主要指通过传真、电话等渠道将观测数据传输给气象台或气象局,自动传输主要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五、地面气象观测质量控制地面气象观测质量控制是保证观测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的要求包括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校准、观测操作的规范执行、数据的实时校验和数据缺失的补充等。
六、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培训和考核地面气象观测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气象观测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应接受定期的培训和考核。
培训内容包括气象观测规程、气象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气象观测数据处理和传输等。
七、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监督和评估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应进行定期的监督和评估。
监督包括对观测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观测人员的日常督导和培训指导等;评估包括观测数据的质量评估和业务效果的评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冰雹 “ ”: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 的固态降水,雹核一般不透明,外面包有透明的冰
层,或由透明的冰层与不透明的冰层相间组成。大
小差异大,大的直径可达数十厘米,常伴随雷暴出
现。
最大直径15毫米,最小直径3毫米。
霰
米雪
冰雹
降水现象的特征和区别:
天气 现象
符 号
直 径
(mm)
外形特征及着 地特征
(8)霰“ ”: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固 态降水,直径约2~5mm,下降时常呈阵性,着硬 地常反跳,松脆易碎。
(9)米雪“ ”:白色不透明的比较扁、长的小颗粒 固态降水,直径常小于lmm,着硬地不反跳。
(10)冰粒“ ”:透明的丸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 较硬,着硬地一般反跳。直径小于5mm。有时内部 还有未冻结的水,如被碰碎,则仅剩下破碎的冰
雨
·
干地面有湿斑, ≥0.5 水面起波纹
下降情况
雨滴可辨,下降如 线,强度变化较缓
阵雨
>0.5
同上,但雨滴 往往较大
, 毛毛雨
干地面无湿斑, <0.5 慢慢均匀湿润,
水面无波纹
雪
大小 不一
白色不透明六 角或片状结晶, 固体降水
阵雪
同上
同上
骤降骤停,强度变化 大,有时伴有雷暴
稠密飘浮,雨滴难辨
飘落,强度变化较缓
(6)霾“ ”: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 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 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
光滑或略有隆突。
(4)雾凇“ ”: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却雾 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物,常呈毛茸茸
的针状或表面起伏不平的粒状,多附在细长的物体
或物体的迎风面上,有时结构较松脆,受震易塌
落。
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霜
雨凇
雾凇
雾凇
天 气符 现号 象
外形特征及凝 结特征
成因
水珠(不包括霜 水汽冷却凝结而成
晴朗少风湿度大 的夜间地表温度 0℃以上
晴朗微风湿度大 的夜间,地面温 度在0℃以下
气温较低(-3℃ 以下),有雾或 湿度大时
地面及近地面物体
同上
物体的突出部分和 迎风面上
气温稍低,有雨 或毛毛雨下降时
水平面、垂直面上 均可形成,但水平 面和迎风面上增长 快
三、视程障碍现象
(1)雾“ ”: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高纬度地区出现冰晶雾也 记为雾,并加记冰针。根据能见度分为三个等级: 雾能见度0.5km~小于 1.0km 浓雾能见度0.05km~小于0.5km 强浓雾能见度小于0.05km (2)轻雾“ ”:微小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质粒所构成 的灰白色的稀薄雾幕,使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1.0km 至小于10.0km。
半融化的雪(湿雪)或 雨和雪同同雨时下降
同上 同上
2-5 <1
1-5
2-数 10
白色不透明的圆锥或球形 颗粒,固态降水,着硬地 常反跳,松脆易碎
白色不透明,扁长小颗 粒,固态降水,着地不 反跳
透明丸状或不规则固态 降水,有时内部还有未 冻结的水,着地常反 跳,有时打碎只剩冰壳
坚硬的球状、锥状或不 规则的固 态降水,内 核常不透明,外包透明 冰层或层层相间,大的 着地反跳,坚硬不易碎
二、地面凝结现象
(1)露“ ” :水汽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凝结而 成的水珠(霜融化成的水珠,不记露)。
(2)霜“ ”:水汽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 的白色松脆的冰晶;或由露冻结而成的冰珠。易在
晴朗风小的夜间生成。
(3)雨凇“ ”:过冷却液态降水碰到地面物体后直 接冻结而成的坚硬冰层,呈透明或毛玻璃状,外表
第七章 天气现象的观测
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中、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现象。 内容: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 电现象和其他现象,这些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天气条 件下产生的。 随时进行观测和记录。 天气现象所造成的灾害,应及时进行调查记载。
第一节 天气现象的特征和符号
一、降水现象 (1)雨:滴状的液态降水,下降时清楚可见, 强度变化较缓慢,落在水面上会激起波纹和水花,落 在干地上可留下湿斑。 (2)阵雨:开始和停止都较突然、强度变 化大的液态降水,有时伴有雷暴。 (3)毛毛雨:稠密、细小而十分均匀的液态降 水,下降情况不易, 分辨,看上去似乎随空气微弱的运 动飘浮在空中,徐徐落下。迎面有潮湿感,落在水面 无波纹,落在干地上只是均匀地润湿,地面无湿斑。
露
融化成的)
白色松脆的冰晶 水汽直接凝华而成
霜
或冰珠
或由露冻结而成
乳白色的冰晶层 过冷却雾滴在物 体
或粒状冰层,较 迎风面冻结或严寒
雾
松脆,常呈毛茸 时空气中水汽凝华
凇
茸针状或起伏不 而成
平的粒状
透明成毛玻璃状 过冷雨滴或毛毛雨
雨
的冰层,坚硬光 滴在物体(低于
凇
滑或略有隆突
0℃)上冻结而成
天气条件
容易附着的物体部位
飘落,强度变化较 大,开始和停止都较 突然
一般降自 云层
天气条件
Ns,As, Sc,Ac
气层较稳定
Cb,Cu,Sc 气层不稳定
≡,St
气层稳定
Ns,Sc.As, Ac.Ci
气层稳定
Cb,Cu,Sb 气层较不稳定
天气 现象 雨夹雪 阵性雨 夹雪
霰
米雪
冰粒
冰雹
符 号
直 径
(mm)
外形特征及着地特征
同上
(3)吹雪“ ”:由于强风将地面积雪卷起,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现象。 (4)雪暴“ ” :大量的雪被强风卷着随风运 行,并且不能判定当时天空是否有降雪。水 平能见度一般小于1.0km。
轻雾
雾,能见度500米
(5)烟幕“ ”:大量的烟存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 小于10.0km。城市、工矿区上空的烟幕呈黑色、灰 色或褐色,浓时可以闻到烟味。
下降情况
同雨 强度变大, 开始和停止 都较突然
常呈阵性
均匀、缓 慢、稀疏
常呈间歇 性,有时与 雨伴见
阵性明显
一般降自 云层
Ns,Sc, As,Ac
天气条件 气层稳定
Cb,Cu,Sc 气层较不稳定
Cb,Sc
气层较不稳定
≡,St
气层稳定
Ns,As,Sc 气层较稳定
Cb
气层不稳定
(常出现在夏、 春、秋季)
(4)雪“ ”:固态降水,大多是白色不透明的六出 分枝的星状、六角形片状结晶,常缓缓飘落,强度 变化较缓慢。温度较高时多成团降落。 (5)阵雪“ ”:开始和停止较突然、强度变化大的 降雪。 (6)雨夹雪“ ”:融化的雪(湿雪),或雨和雪同 时下降。
(7)阵性雨夹雪“ ”──开始和停止都较突然、强 度变化大的雨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