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优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欢乐的泼水节》优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bf3aa1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7.png)
《欢乐的泼水节》优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欢乐的泼水节》优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欢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并进展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全文紧扣“欢乐”来写,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描绘了傣族人民相互泼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创设情境,情感体验,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1.识字、写字。
2.融情于文,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初步感悟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时的欢乐。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精读课文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创设情境,精读感悟课文2、3自然段,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1.播放音乐《欢乐的泼水节》及云南西双版纳美丽的自然风光。
出示词语:西双版纳凤凰花傣族一年一度孩子们,听了刚刚动听的`音乐,看了云南西双版纳的美丽自然风光,再根据这些词语,你想说些什么吗?[设计意图:以音乐和动态的美景刺激孩子的感官,并给合关键词复述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既起复习作用,又激发孩子对西双版纳泼水节的向往,为下面走进文本,垫定根底。
]过渡:是呀,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当火红的凤凰花开满翠绿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是他们的新年,每当这时,傣族人民尽情欢乐,热闹非凡,孩子们,你们想去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吗?(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要求:1.体会体会傣族人民泼水时的心情;2.数一数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3.根据老师出示的词语,想一想哪几句话对应的是哪个词?准备泼水象征(二)交流:1.你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时的心情怎样?(欢乐)对呀,所以我们的课题是“欢乐的泼水节”(在“欢乐”下加红色着重号)2.这一自然段有五句话3.①谁愿意用朗读来告诉老师你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a5194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b.png)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泼水节的起源、传统庆祝方式和意义;2. 学习地道中文表达相关的节日活动;3. 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并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泼水节的起源和传统庆祝方式;2. 学会运用中文表达相关的节日活动。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准确地用中文交流泼水节的相关活动;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预先准备一段泼水节的视频或图片资料;2. 准备分组讨论活动所需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 激发学生兴趣1. 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泼水节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2. 谈论视频或图片内容,与学生共同发现泼水节的特点和庆祝方式。
Step 2: 泼水节起源的介绍1. 教师简要介绍泼水节的起源,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节日的意义;2. 学生观看并听取教师介绍相关的资料。
Step 3: 泼水节的传统庆祝方式1.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讨论泼水节的庆祝方式;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陈述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3. 整合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让学生了解泼水节在不同地区的庆祝方式,包括节日市集、欢乐游行、泼水活动等。
Step 4: 中文表达相关的节日活动1. 教师呈现一些卡片,上面写有泼水节相关的词语或短语;2. 学生分组,抽取一张卡片,并用中文表达与卡片上词语相关的节日活动;3. 学生之间展示并分享他们的表达。
Step 5: 语言应用活动1. 学生之间进行角色扮演,在泼水节场景中运用刚学到的词汇和短语进行对话;2. 选择一些学生进行展示和演绎,以加深对泼水节的理解。
六、巩固与拓展1. 学生写一篇关于泼水节的短文,介绍他们了解到的泼水节的庆祝方式和他们对这个节日的看法;2. 学生可以运用故事、描写、表达自己观点等手法来写作。
七、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写作作业;2. 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和活动设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泼水节的起源、传统庆祝方式和意义。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份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份](https://img.taocdn.com/s3/m/f4fd5b3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2.png)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份教材简析:课文紧扣“快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庆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展敬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全文有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其次自然段: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欢乐情景。
第三自然段:人们的欢乐始终持续到深夜。
课文配有插图,图文结合,内容充溢。
因为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必需多指导朗读课文,才能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快乐心情。
教学重点:第一、二自然段课文体会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情景与欢乐。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4个二类字,并理解有关的词语。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风俗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打算: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间:三教时教学过程:目的要求:讲读课文一、复习词语:华蜜、香水、泼水节、一年一度祥瑞、象征、湿淋淋、不愿离去1、个别读2、齐读二、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2、理解: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一年一度举办一次。
〕“一年一度”:一年只有一次,说明很难得。
3、齐读:过度:你想知道泼水节的快乐场面吗?其次自然段:1、自由读:2、理解:〔1〕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打算——泼水——喜悦〕〔2〕说说人们打算的状况。
〔打算桶和盆、清水、滴上香油、撒上花瓣。
〕〔3〕从哪些词语说明大家的心情迫切,渴望着过节?〔早早地来到、早已打算好〕〔4〕找找:找出泼水节中的动词?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人们在泼水节时,特别欢乐?〔追逐、灌、泼〕〔5〕个个身上湿淋淋的,为什么人们的脸上还笑开了花?指导读句子:“清水是迹象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华蜜多,怎么能不开心呢?”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1、指导朗读:2、理解:你从哪些看出人们在泼水节中的欢乐?〔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深夜〕3、齐读课文三、朗读课文:四、作业:抄写词语。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bcd08a84254b35effd3408.png)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今天这堂课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瞧……
(出示椰树)那里到处是浓绿的椰树。
(出示佛塔)高高的佛塔
(出示村寨)宁静的村寨
(出示凤凰花)每当春暖花开时,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开遍了每一个角落
(出示傣族)那里生活着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傣族
(出示:欢迎来到迷人的西双版纳)这个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的令人神往的地方就是……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参加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板书:泼水节)
2.云南的西双版纳不仅山美水美,而且那里的傣族人民非常热情,如果哪个小朋友把词语读得准,就可以获得一片美丽的凤凰花瓣。出示词语:西双版纳 凤凰花
一年一度 泼水节
提桶拿瓢 互相泼
吉祥如意 幸福多
唱歌跳舞 赛龙舟
不肯离去 乐开怀
指导朗读:此刻的大街上桶碗瓢盆,红花清水,暗香浮动,让我们一起用朗读表达出此刻欢乐激动的心情吧!齐读1—2句。
预设二: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1.你从哪里读出了欢乐呢?大家都是怎样泼水的呢?你能来表演表演吗?(生表演,重点指导:灌、泼)。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1.指名说 是呀,人们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2.(出示图)师描述:瞧,傣家小伙有节奏地拍打着象脚鼓,傣族姑娘则唱着傣家歌谣,跳着孔雀舞蹈,还有的赛起龙舟,夜幕降临了,他们又燃放起五颜六色的焰火,尽情沐浴在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中。
怪不得姑娘、小伙儿欣喜若狂,那是因为……
瞧,就连这小小的感叹号传递着大大的欢乐!
5.参加泼水的人可多啦,看,除了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还有你的同学、老师,那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想送出你怎样的祝福?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doc](https://img.taocdn.com/s3/m/f6e1665476c66137ee061968.png)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明德小学浦晓洁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
3、阅读迁移,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4、会用“一年•一度”“互相”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1、i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
2、理解词句,了解欢乐的泼水过程。
教学难点:读懂“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教学准备:ppto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一一生读课题《欢乐的泼水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词语朋友,快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师出示三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1、提着桶端着盆滴上香水洒上花瓣。
出示词语:谁来读这组词2、泼水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出示词语:谁来读这组词3、一年一度互相追赶吉祥如意这些四字词语你也能读好吗?指名读词。
二、精读课文(一)体验人们的期盼之情1、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双版纳,看,浓绿的椰树,造型别致的佛塔,宁静的村寨,还有那火红的凤凰花,你们知道吗?凤凰花一开,向世人露出灿烂的笑脸,就代表着一一(生说)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2、谁来读读这一小节。
“一年一度”指的是一年只有一次。
盼啊,盼啊,盼了足足365天,才盼来了泼水节,心情怎样?(开心、激动、兴奋)有感情朗读。
3、,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实在是令人兴奋和激动。
对于我们小朋友, 你还碰到过一年只有一次的活动吗?试着用一年一度来说句话吧!出示:我们前不久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我们盼望着一年一度的()o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0或者自由发挥。
4、期盼已久的泼水节终于来了,咱们这回来到西双版纳,正巧赶上这一天,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亮我们的眼睛,我们要准备些什么呢?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5、我们还要准备些什么?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洒上花瓣。
观察一下这两句,有表示相同意思的词。
20《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1951d3d5bbfd0a795673f5.png)
20、《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和平校区二(3)班李燕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3、图文结合,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4、扩大知识面,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教学难点:3、图文结合,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4、扩大知识面,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喜欢春节吗?过春节时我们都做些什么?(指名回答)2、在我国的西双版纳有一个少数民族傣族也有一个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3、师板书:泼水节。
(一起读一读吧!)4、师简介泼水节:泼水节就是傣族的新年,一般在阳历的四月中旬,大约三四天。
这几天会举行很多的活动。
想去参加吗?5、但是老师想先看看大家的表现,先来过词语这一关吧!让老师看看谁是最厉害的。
(二)复习词语:1、课件出示词组:指名读、齐读(强调“湿淋淋”的第二声读音、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类似的叠词吗?)过渡:孩子们说的多好呀!让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走进傣族村寨去参加活动吧!二、精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他们都忙些什么?泼水节这些活动是经常举行吗?引出“一年一度”这个词。
2、泼水节人们都在干些什么?3、师:请大家带上这个问题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5、指名回答。
6、“一年一度”说明什么?(二)学习第二自然段(准备阶段)(准备阶段)1、师问: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傣族人民会准备些什呢?(指名答)2、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老师引读“这一天————撒上花瓣”)3、哪个词语看出人们来的特别早?(指名说)4、比一比谁来的最早(指名读、分组读句子)5、傣族人民来的这么早他们还准备了什么呢?(指名说)6、出示句子: “大街的两旁早已————。
欢乐的泼水节 (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 (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f9df8076c66137ee06199c.png)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导入听着这旋律优美的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一起来读读这几个词语,出示:“西双版纳凤凰花一年一度”你回忆起了什么?用这三个词语说一句话。
每年四月,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的凤凰花开遍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的热闹欢快!二、学习第二小节1、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人们是怎样欢度的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读第二小节。
2、读了这小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当时的人们是什么样的心情?3、再默读一遍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画面。
交流4、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他们的欢乐?(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重点区别灌、泼相机观看图片(指导读出欢乐)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5、你想说什么?6、再读文字,体会欢乐。
7、这是多么欢庆的节日,一年才举行一次,所以人们都希望——8、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比一比谁来得最早。
(在评价中引导学生将早早、早已要重读);全班齐读。
9、人们期盼这个节日,欢度着这个节日,可我不明白,为什么身上湿淋淋,而大家却脸上笑开了花?10、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查字典理解“吉祥如意”是啊,泼在身上的不仅仅是清水,是吉祥、是来年的好运、是丰收的预兆……笑容写在脸上,幸福流淌在心里。
11、句式练习:老人想:泼吧、灌吧,这吉祥的水孩子想:泼吧、灌吧,这吉祥的水姑娘想:泼吧、灌吧,这吉祥的水小伙儿想:泼吧、灌吧,这吉祥的水出示:怎么能不高兴呢!这吉祥的水能给老人带来健康、长寿,他——-这吉祥的水能给孩子带来进步对未来的憧憬——-这吉祥的水能给姑娘带来美丽,让她越来越年轻,她——- 这吉祥的水能给小伙儿带来好运、工作越来越顺利,他——-12、小结。
二年级《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语文教学设计
![二年级《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语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d9c77a650e52ea551898fb.png)
二年级《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语文教学设计二年级《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语文教学设计课件二年级语文《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核心设计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人们的动作、表情等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热爱祖国多样的民族文化。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吉、祥”两个字。
学习任务:任务一: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学习提示1: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人们泼水节前、泼水节时欢乐心情的词句画下来,和组内同学交流你的感受,准备班级展示。
学习提示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用圆圈圈出泼水节里的其它活动,用心品读,感受人们的欢乐。
任务二:正确规范地书写“吉、祥”两个字学习提示:仔细观察吉、祥两个字,注意字的结构、易错点、占格要求。
温馨提示: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互学,准备班级展示。
检测工具:在括号内填入恰当得动词。
()着桶()香水()着盆()花瓣()着歌()龙舟()着舞()烟火过程设计一、激情导课上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迷人的西双版纳,初步感受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说。
欢乐、兴奋……)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透过语言文字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感受文字背后传达的浓浓的情感!二、民主导学任务一: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学习提示:1、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人们泼水节前、泼水节时欢乐心情的词句画下来,和组内同学交流你的感受,准备班级展示。
自主学习:自主读书批注,然后组内交流。
展示交流:A组:1、交流泼水节前的快乐。
请大家随我看第二自然段的1句。
从“早早、早已”两个词我体会到了人们……(盼望已久、迫不及待、万分期待……)可见他们按耐不住的喜悦。
第2句:人们准备了清水,还滴上香水,撒上花瓣,可以看出泼水节在人们心中是多么美好,多么隆重,多么讲究!2、体验泼水节的快乐(请大家随我看3句:)我们小组想表演泼水节的活动,理解“互相追赶”“灌”“泼”。
课文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
![课文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8e3a4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b.png)
课文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课文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共含1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课文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课文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欢乐的泼水节》这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学生分析: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及教材的安排,再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
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入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四、重难点: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在确定了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教学授课形式,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一、营造气氛,激发情感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致了解了一下泼水节,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个自然段,来听着音乐(响起),看看画面(出示火红的凤凰花画面),师生背第一节。
(开课: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第一节,进入情境。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即感受异地风情,非常想去参加泼水节)二.精读课文第二段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体验情感,朗读感悟。
(二年级语文教案)《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教案)《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566ac443323968001c9293.png)
《欢喜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课方案二年级语文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课文。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感觉泼水节的欢喜氛围,认识泼水所表示的象征意义,初步认识傣族人民的民俗习惯。
教课要点:教课描绘泼水的欢喜场面,领会泼水的情形和人们欢喜的心情。
教课难点:懂得泼水的象征意义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云南风光之泼水节实况教课过程:一、激发感情,惹起需求开课: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进入情境(西双版纳、凤凰花、一年一度)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第一节,是啊,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今日这节课我们持续学习第 21 课《欢喜的泼水节》(出示课题),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感觉一下泼水节的喧闹高兴吧!教课第二自然段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如何欢度的呢?用你喜爱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
想想:泼水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欢喜、喧闹)2、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喧闹的场面吗?(观看录像:欢喜的泼水节)你看到了什么?(1)(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相互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往你身上泼a读这句话,人们泼水泼得如何?你从哪里领会出人们的欢喜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句话,表演一下人们泼水时的动作。
b哪些词让你领会到了人们的欢喜?(相互追赶、灌、泼)(加红点)哪一小组先来泼水?哪一小组泼得再使劲些!泼得再高兴些!c让我们边读边泼,领会一下那欢喜的场面。
d小朋友们,傣族人民泼水时的动作可多着呢!请你看着书上的插图想想还会有哪些动作呢?能学着书上的样子来说一说吗?(出示)你向我;我往你。
方才我们看到的是一段无声的录像,此刻请你做优秀的配音演员,你就是一名欢度泼水节的傣族小朋友,你会对亲友挚友和邻居同乡说些什么祝愿的话呢?我们再来表演“泼水”场面:全班一同来泼,用你喜爱的动作去泼水,想怎么泼就怎么泼;想怎么祝愿就怎么祝愿。
苏教版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
![苏教版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d354a78bd63186bcebbc7c.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20.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杨萍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背诵课文。
2.在朗读中积累语言、积累一定的句式。
3.在音乐熏陶下,在画面感染下,走进泼水节,感受傣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感受泼水节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这些词语。
指名小老师领读,齐读。
2各位小游客,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看,浓绿的椰树、高高的佛塔、宁静的村寨,还有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美丽四月,傣族人民终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3是呀,盼望已久的泼水节终于来了。
看到我们这些外地游客,傣族人民热情地邀请我们一起参加这欢乐的泼水节,大家想去吗?那我们今天就和他们一起共度——欢乐的泼水节(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一)精读第二自然段1、过渡:孩子们,泼水节那一天,傣族人民是怎样欢度这个节日的呢?他们需要做什么准备?把书打开到P112,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他们需要做什么准备?课文的哪句话告诉我们了?出示句子a: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提着桶端着盆拿着瓢挑着坛……)(1)指名说。
你来读。
你也来读。
我觉得你们把“早早地”“早已”读得很好,为什么这么读?(2(兴奋、激动、欢乐、迫不及待……)小结:可见这一刻人们期待已久,早就迫不及待了。
“早早地” “早已”把人们的这种激动、兴奋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你再来读。
指名读。
你来得可真早!(3)你不仅来得早,而且你的水读得真美啊,好像闻到香味了!指名读。
人们为了迎接这个盛大的节日做了精心的准备,人们是把美好与祝福一并融进了这清水里,这水它变香了,变美了。
自己再去读一读,比一比谁的水最香,谁的水最美。
(指名读)小结:大家都想表达自己最美好的祝愿,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欢乐时刻的到来,愿意读好此时此刻人们兴奋的心情吗?一起拿好书,起(齐读12句)句子b:开始泼水了,大家相互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教案
![《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6b7d69fd0a79563d1e727e.png)
《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教案《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教案(一)、学习第一节每年四月,云南的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很遗憾,我们没赶上。
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欢乐的泼水节,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欢快,来一次心灵之旅。
(展示课件)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看!高高的佛塔,圣洁美丽。
宁静的村寨,世外桃源。
浓绿的椰树,精巧的竹楼。
清清的湖边,悠闲的孔雀。
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到了。
谁能读好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一年一度师:听出来了,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迎来了泼水节,小朋友,从这个迎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说明人们是很高兴、人们对泼水节是盼望已久了)师: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终于迎来了。
就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句子(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盼望以久的泼水节终于来了,开心吧!那么参加泼水节要准备哪些工具呢?快去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2、准备什么(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3、你来的还不够早;你来的真早!4、来,让我们也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吧!(齐读)5、还有更早的呢!(读第二句)从哪儿看出更早(早已)6、真香啊!清水里为什么要滴上香水,撒上花瓣呢?讨论,出示句子: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7、吉祥、如意,多幸福的两个词语呀,让我们一起写下来。
8、正因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所以人们要很讲究的`,细心地滴上点点香水,虔诚地撒上片片花瓣,再来读一读。
(真是香飘万里啊!)9、我们都已早早地做好准备,桶碗飘盆,红花清水,暗香浮动,焦急地等等着欢乐时刻的到来,让我们一起表达出此刻激动的心情吧!齐读12句。
10、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看,孔雀舞跳起来了,象脚鼓点敲起来了,开始泼水了!(演示课件)11、课文中哪句话写了刚才的情景?(出示句子: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泼。
)12、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一齐喊着:水,水,水!快来泼吧!(自由泼水)13、说说你还用了哪些泼水的动作(浇、洒、冲、倒)(你向我,我向你。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65bbe0102de2bd96058858.png)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读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结合课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用词的精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通过朗读,感受、领悟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的欢乐心情。
3.理解泼水的象征意义,感受生活的美好。
并扩大知识面,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
【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用词的精妙。
2.有感情地读好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感受、领悟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的欢乐心情,理解泼水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感受、领悟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欢乐心情,并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课文1.今天,我们继续来到美丽的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同欢度他们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齐读课题)2.描红“泼”:左边三点水要写得窄一点,右边是个发。
水泼头发,泼泼泼。
读!3.傣族人民非常爱水,水代表着吉祥、幸福和健康。
你们看,一群水宝宝在热烈欢迎你们呢!(出示:词语)西双版纳不肯离去一年一度象脚鼓湿淋淋凤凰花幸福吉祥象征瓢4.纠正:“湿淋淋”,“淋”注音为第二声,组成ABB形式的词语要变成第一声。
以前,我们也学过类似的词语,如:绿油油、水淋淋。
读:湿淋淋。
5.齐读这些词语。
二、精读课文,感受快乐1.学习第1小节:(1)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高高的佛塔,圣洁美丽。
宁静的村寨,世外桃源。
浓绿的椰树,精巧的竹楼。
清清的湖边,悠闲的孔雀。
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也开了。
傣族人民迎来了(出示:第1小节)“一年一度”这个词说明什么?(2)泼水节就是傣族的新年,一年只有一次!当泼水节快要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呢?你是从哪个字看出的?“迎”同时也表达了傣族人民非常盼望这个节日,就像你们盼望着过什么一样呢?(3)是呀!想呀又想,盼呀又盼,终于迎来了!这种心情是无比兴奋和激动的!你能带着这样的感情读第1小节吗?齐读第1小节!2.学习第2小节:(1)泼水节来临了,人们是怎样欢度的?大家轻声地、反复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小学语文第四册《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第四册《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19bbe7c02768e9951e738a3.png)
小学语文第四册《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金湖县银集镇中心小学徐艳教材分析:本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表现了傣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紧扣欢乐展开。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具有领起下文作用,第二自然段写了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的情景及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写人们泼水活动后继续欢庆直至深夜,第二自然段是重点是详写场面。
课文配有插图,文字优美利于朗读。
教学要求(第二课时):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欢乐情景。
3、学会剩余两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进入情境上节课,老师带小朋友走进了生活在我国西南的傣族,现在让我们继续走进美丽的傣族,走进他们——(引读课题)二、复习旧知,重温课文1、课文中的生词宝宝,小朋友还记得它们吗?2、出示:西双版纳凤凰花一年一度泼水节湿淋淋笑开花吉祥如意不肯离去指读,齐读3、你能把这些词连起来说成一段话吗?【设计意图:通过连词说句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同时复习巩固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三、细读感悟,走近泼水节1、又是一个迷人的时节到了,瞧,春天里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出示图片)一丛丛、一簇簇,多像傣族人民灿烂的笑脸呀。
2、出示第一自然段,指读3、“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人们的心情高兴吗?哪个词看出来的?齐读词语“迎来了”4、指导朗读,指读,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品读课文,感悟欢乐1、小朋友想去看看吗?(课件出示泼水场面)【设计意图:场面再现补充了低年级孩子生活表象的不足,既再现了文本语境又为孩子个性阅读铺垫了必要的心境。
】2、带着欢乐的心情到第二自然段中找找哪些句子写出了泼水的画面?3、交流:出示(1)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①“互相追赶”是什么意思?②平时你关心我,我关心你就是——(引说互相关心),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就是——(引说互相帮助)。
(二年级语文教案)《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教案)《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09879d284ac850ac02420f.png)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了解泼水所表示的象征意义,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描写泼水的欢乐场面,体会泼水的情景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教学难点:懂得泼水的象征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云南风光之泼水节实况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引起需求开课: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进入情境(西双版纳、凤凰花、一年一度)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第一节,是啊,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出示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的热闹欢快吧!教学第二自然段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怎样欢度的呢?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
想一想:泼水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欢乐、热闹)2、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像:欢乐的泼水节)你看到了什么?(1)(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往你身上泼a读这句话,人们泼水泼得怎样?你从哪里体会出人们的欢乐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句话,表演一下人们泼水时的动作。
b哪些词让你体会到了人们的欢乐?(互相追赶、灌、泼)(加红点)哪一小组先来泼水?哪一小组泼得再用力些!泼得再开心些!c让我们边读边泼,体会一下那欢乐的场面。
d小朋友们,傣族人民泼水时的动作可多着呢!请你看着书上的插图想想还会有哪些动作呢?能学着书上的样子来说一说吗?(出示)你向我;我往你。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一段无声的录像,现在请你做出色的配音演员,你就是一名欢度泼水节的傣族小朋友,你会对亲朋好友和邻里乡亲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呢?我们再来表演“泼水”场面:全班一起来泼,用你喜欢的动作去泼水,想怎么泼就怎么泼;想怎么祝福就怎么祝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提要:
《欢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中的课文。
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全文有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第二自然段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象征意义。
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课文配有插图,图文结合,内容充实。
低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低,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加上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因此,教学活动更多地要着眼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等个性倾向,让学生产生想学、爱学的心理需求。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上进心、自觉性、自信心,让孩子们大胆地学,充满自信地学,放飞学生的个性。
在这节课上,努力体现这样的理念。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入
4.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重难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幸福、香水、泼水节、一年一度
吉祥、象征、湿淋淋、不肯离去
1、个别读
2、齐读
二、讲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
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时间、地点、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一年一度举行一次。
)
“一年一度”:一年只有一次,说明很难得。
3、齐读:
过度:今天,我们就和美丽的傣族姑娘一起来参加泼水节,你高兴吗?(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盼望以久的泼水节终于来了,开心吧!那么参加泼水节要准备哪些工具呢?快去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2、准备什么?(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
3、你来的还不够早;你来的真早!
4、来,让我们也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吧!(齐读)
5、还有更早的呢!(读第二句)从哪儿看出更早?(早已)
6、真香啊!清水里为什么要滴上香水,撒上花瓣呢?
讨论,出示句子: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7、吉祥、如意,多幸福的两个词语呀,让我们一起写下来。
8、正因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所以人们要很讲究的,细心地滴上点点香水,虔诚地撒上片片花瓣,再来读一读。
(真是香飘万里啊!)
9、我们都已早早地做好准备,桶碗飘盆,红花清水,暗香浮动,焦急地等等着欢乐时刻的到来,让我们一起表达出此刻激动的心情吧!齐读1—2句。
10、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看,孔雀舞跳起来了,象脚鼓点敲起来了,开始泼水了!(演示课件)
11、课文中哪句话写了刚才的情景?
(出示句子: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泼。
)
12、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一齐喊着:“水,水,水!”快来泼吧!
(自由泼水)
13、说说你还用了哪些泼水的动作?(浇、洒、冲、倒……)
(你向我,我向你。
)
14、高兴吗?欢乐吗?用朗读让大家感受你的欢乐。
再读句子。
15、你向谁泼的?
你还想向谁泼?
为什么向他泼?
(出示句子: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
)
16、是呀,清水就是吉祥,就是如意,水多幸福就多,我们分男女生来赛读,看看谁泼的带劲儿,泼的水多。
17、这一大瓢一大瓢的灌,一大盆一大盆的泼,把我们可乐坏了,其实,开心的何止是我们哪!看(图片)你看出谁高兴呢?
18、老人、孩子笑得合不拢嘴,姑娘、小伙子乐的笑眯了眼,个个身上(引读)
19、这是为什么呢?
(出示句子:清水是……,怎么能不高兴呢!)
20小小的感叹号传递着人们无比欢乐的心情。
21、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洒,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的,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心里都是那样高兴,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外充满了欢声,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把这欢乐、热闹再重现一次吧!(齐读第2节)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第3节,地上铺满了——,空中回响着——,大家——,直到——。
2、在这欢乐的节日里,泼水仅仅是其中的一个节目,还有哪些精彩的节目呢?
3、快乐与兴奋让人们忘记了疲劳,忘记时间,沐浴在欢乐的气氛中,让我们再
去感受一下吧!
齐读全文。
(配乐)
(四)拓展。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你知道哪些呢?
3、学生踊跃发言,教师随后演示课件。
(各少数民族欢度节日)
(五)自主识字,写字指导。
1、依次出示生字“”互、离、幸“,认读、找朋友。
2、说说你是怎样记的?
“互、离”重点强调笔顺。
“幸”和“辛”区别开来,用儿歌记忆: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短辛苦,长幸福。
3、学生按笔顺在书上描红,观察怎样把字写美观。
“互”的第二笔是撇折,第三笔是横折,把这两笔写好整个字就站稳了。
“幸”横较多,要注意横的长短变化。
4、教师范写。
5.生描红临写。
三、小结
板书20.欢乐的泼水节
提端滴撒
灌泼
吉祥如意
设计理念: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
但低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低,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加上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因此,教学活动更多地要着眼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等个性倾向,让学生产生想学、爱学的心理需求。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上进心、自觉性、自信心,让孩子们大胆地学,充满自信地学,放飞学生的个性。
在这节课上,努力体现这样的理念。
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多媒体手段,主要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感受泼水节的欢乐场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根据新课标及教材的安排,再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幸福、香水、泼水节、一年一度
吉祥、象征、湿淋淋、不肯离去
1、个别读
2、齐读
二、讲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
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时间、地点、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一年一度举行一次。
)
“一年一度”:一年只有一次,说明很难得。
3、齐读:
过度:今天,我们就和美丽的傣族姑娘一起来参加泼水节,你高兴吗?(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盼望以久的泼水节终于来了,开心吧!那么参加泼水节要准备哪些工具呢?快去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2、准备什么?(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
3、你来的还不够早;你来的真早!
4、来,让我们也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吧!(齐读)
5、还有更早的呢!(读第二句)从哪儿看出更早?(早已)
6、真香啊!清水里为什么要滴上香水,撒上花瓣呢?
讨论,出示句子: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7、吉祥、如意,多幸福的两个词语呀,让我们一起写下来。
8、正因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所以人们要很讲究的,细心地滴上点点香水,虔诚地撒上片片花瓣,再来读一读。
(真是香飘万里啊!)
9、我们都已早早地做好准备,桶碗飘盆,红花清水,暗香浮动,焦急地等等着欢乐时刻的到来,让我们一起表达出此刻激动的心情吧!齐读1—2句。
10、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看,孔雀舞跳起来了,象脚鼓点敲起来了,开始泼水了!(演示课件)
11、课文中哪句话写了刚才的情景?
(出示句子: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泼。
)
12、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一齐喊着:“水,水,水!”快来泼吧!
(自由泼水)
13、说说你还用了哪些泼水的动作?(浇、洒、冲、倒……)
(你向我,我向你。
)
14、高兴吗?欢乐吗?用朗读让大家感受你的欢乐。
再读句子。
15、你向谁泼的?
你还想向谁泼?
为什么向他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