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知识——现场急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急救

一、现场急救概述

生产现场急救,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和工作场所发生的各种意外伤害事故、急性中毒、外伤和突发危重病员等现场,没有医务人员时,为了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病人痛苦和预防休克等所应采取的一种初步紧急救护措施,又称院前急救。

(一)现场急救步骤

1.脱离险区

首先要使伤病员脱离险区,移至安全地带,如对因滑坡、塌方砸伤的伤员搬运至安全地带;对急性中毒的病人应尽快使其离开中毒现场,搬至空气流通区;对触电的患者,要立即解脱电源等等。

2.检查病情

现场救护人员要沉着冷静,切忌惊慌失措。应尽快对受伤或中毒的伤病员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确定病情。检查内容包括:

检查时不要给伤病员增加无谓的痛苦,如检查伤员的伤口,切勿一见病人就脱其衣服,若伤口部位在四肢或躯干上,可沿着衣裤线剪开或撕开,暴露其伤口部位即可。

3.对症救治

根据迅速检查出的伤病情,立即进行初步对症救治。

在救治时,要注意纠正伤病员的体位,有时伤病员自己采用的所谓舒适体位,可能促使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于造成不幸死亡,如被毒蛇咬伤下肢时,要使患肢放低,绝不能抬高,以减低毒汁的扩延;上肢出血要抬高患肢,防止增加出血量等。

救治伤病员较多时,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优先救治伤重垂危者。

4.安全转移

对伤病员,要根据不同的伤情,采用适宜的担架和正确的搬运方法。在运送伤病员的途中,要密切注视伤病情变化,并且不能中止救治措施,将伤病员迅速而平安地运送到后方医院作后续抢救。

(二)注意事项

1.注意现场安全,重视“先脱险再救人”。

2.从正面接近伤病员,表明身份,安慰伤病员,说明将采取的救护措施。

3.避免盲目移动伤者,避免再损伤。

4.除非必要,不要给伤病员任何饮食或药物。

5.注意保护警方需要的现场证物。

6.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寻求援助。

二、现场急救技术

(一)徒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PR)是指针对心脏骤停的伤病员应用的,目的是维持伤病员的器官存活和恢复生命活动的一系列的、规范的和有效的急救措施。心肺复苏主要包括两大核心技术,一是人工呼吸,即为肺复苏;二是心脏按压,即为心复苏。

1.心跳呼吸骤停常见原因

心跳呼吸骤停的常见原因为各种意外伤害和严重疾病,如触电、高空坠落、车祸创伤、中毒、溺水、心脏病、中风等。

根据病因的不同,呼吸、心跳停止的时间不一致,多为心跳先停,约30秒后呼吸停止。传统观点认为,大脑缺血缺氧超过4~5分钟即可引起不可逆损伤,随后发生生物学死亡,故一般把心跳骤停的安全时限定为5分钟。

大量实践表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一半的人存活;4~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救活比例降至10%;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10分钟以上者,存活机会较少。因此心肺复苏操作应争分夺秒,越早越好。

2.心跳呼吸骤停症状表现

1.意识丧失,昏迷。

2.面色苍白或紫绀。

3.颈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

4.瞳孔散大。

5.呼吸停止,少数患者可有短暂而缓慢的叹气样或抽气样呼吸,或有短暂抽搐,伴头

眼偏斜,随即全身肌肉松弛。

3.心肺复苏三部曲

当伤者心跳呼吸骤停,必须争分夺秒,采用心肺复苏法进行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最紧迫的任务是对处于临终状态的伤(病)员进行积极抢救,这在医学上简称现场复苏。现代复苏医学已总结出:头后仰抬颌(A)(使气道保持通畅)、人工呼吸(B)、胸外心脏按压(C)为心肺复苏三部曲。

(1)头后仰抬颌(A)

一般气道阻塞的原因有两种类型:一是异物(痰、呕吐物、活动假牙、血块、泥沙等)阻塞气道;二是昏迷患者最常见的原因是舌肌松弛,舌根后坠,堵塞气道,会厌也堵住气道入口。因此,必须使舌根抬起,离开咽后壁,使气道畅通。对此包括以下3种方式:

1.清除异物;

2.纠正头部位置;

3.器械开放气道。

(2)人工呼吸(B)

(3)胸外心脏按压(C)

判定心跳是否停止,摸病人的颈动脉有无搏动。一旦判定心跳停止,立即实施心前区叩击抢救。若心前区叩击无效,随即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抢救。

(4)心肺复苏是否有效的指标

心肺复苏是否有效的指标如表1所示:

(二)止血

1.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的部位在伤口的上方,即近心端。找到跳动的血管,用手指紧紧压住。这是紧急的临时止血法,与此同时,应准备材料换用其他止血方法。

采用此法,救护人员必须熟悉人体各部位血管出血的压血点。

2.加压包扎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主要用于静脉、毛细血管或小动脉出血,出血速度和出血量不是很快、很大的情况下。止血时先用纱布、棉垫、绷带、布类等做成垫子放在伤口的无菌敷料上,再用绷布或三角巾适度加压包扎。松紧要适中,以免因过紧影响必要的血液循环,而造成局

部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过松达不到控制出血的目的。

3.止血带止血法

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和布制两种,在现场紧急情况下,可选用绷带、布带、裤带、毛巾作代替品。

(三)包扎

包扎是开放性创伤处理中较简单却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及时正确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

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固定敷料夹板,挟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员痛苦,防止刺伤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加压包扎还有压迫止血的作用。

包扎要求动作轻快、准、牢,包扎前要弄清包扎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的包扎方法,并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包扎材料打结或其他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的位置。为骨折制动的包扎应露出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的情况。

(四)固定

骨折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损伤,为了避免骨折的断端对血管、神经、肌肉及皮肤等组织的损伤,减轻伤员的痛苦,以及便于搬动与转运伤员,凡发生骨折或怀疑有骨折的伤员,均必须在现场立即采取骨折临时固定措施。

1.骨折的判断

(1)剧烈的疼痛:由于骨折处的尖端刺伤周围组织的血管、神经,活动时骨折局部剧烈疼痛,并有明显压痛、肿胀。

(2)畸形:骨折部位在肌肉的作用下,形态改变,如成角、旋转、肢体缩短等。

(3)骨摩擦音及骨摩擦感:骨折断端相互碰触时出现的声音和感觉。严禁有意去做此项检查。

(4)功能障碍:骨的支撑、运动、保护等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丧失。

2.骨折临时固定的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