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简案(教师版)
《金色花》教案设计(最新4篇)

《金色花》教案设计(最新4篇)金色花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2.品读诗歌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亲情;3.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能力目标:1.通过各种朗读方法,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2.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感悟思考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由“花”和“妈妈”这两个词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此导入课文。
二.走近作者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多媒体显示泰戈尔的介绍。
多媒体显示:印度诗人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有诗集《吉檀(tán)伽(jiā)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他的作品《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时代,泰戈尔及其著作被大量介绍到中国(1924年访问中国),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
徐志摩、冰心等都深受其影响。
三.品读《金色花》1.齐读,教师指出朗读要求:准确流利;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2.同学评价齐读情况,并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本文朗读基调:欢快、舒缓、深情。
3.请一位同学朗读,再次感受诗歌美的意蕴。
4.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并用“从诗中,我读出了一个的妈妈,我读出了一个的孩子”的句式来交流自己的朗读感受,体会诗歌中的形象美。
学生自由朗读,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与引导。
多媒体显示:从诗中,我读出了一个慈爱、温和、爱孩子的妈妈,我读出了一个活泼、调皮、爱妈妈的孩子。
5.诗中这个调皮可爱的孩子是怎样与妈妈嬉戏逗乐的?请用“当妈妈的时候,我就”的句式来说话。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案教学:《金色花 》

教案教学:《金色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金色花》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亲情和爱心。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人,乐于奉献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金色花》的故事内容,感悟故事中的亲情和爱心。
2. 学会关爱家人,乐于奉献。
三、教学难点1. 体会故事中的情感,理解亲情的可贵。
2. 将故事中的爱心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故事内容、图片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引入《金色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亲情和爱心。
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 情感体验: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体验故事中的情感,理解亲情的可贵。
5. 爱心行动:学生思考如何将故事中的爱心转化为实际行动,关爱家人和朋友。
6.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编写一篇关于家人之间的爱心的故事,互相分享。
8.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爱心和亲情。
2. 学生可以举例说明自己在家庭、学校中的爱心行为,互相鼓励和学习。
七、实践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为家人做一件小事,如为父母准备晚餐、帮助兄弟姐妹做作业等。
2. 学生记录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与同学分享。
八、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情和爱心的重要性。
2. 学生表示将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关爱家人。
九、作业布置2. 学生可以选择家庭成员,绘制一幅表达爱心的画作。
十、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鼓励积极传递爱心,关爱家人的行为。
金色花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金色花教学设计(精选12篇)金色花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色花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色花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精美的语言,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
2、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作品内容。
3、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课文清新优美的语言风格。
2、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受母爱。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小时候玩过捉迷藏吗?为什么喜欢玩捉迷藏呀?(玩过,捉迷藏可以躲起来,让别人想法设法的去找你,而你可以躲在暗处,偷偷观察别人,很有趣。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诗《金色花》,让我们现在来集体朗读课文,读完课文后,然后给课文标上段落序号,给生字词注音并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告诉我这篇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
《金色花》共有9段,讲述了一个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金色花”,然后和母亲捉迷藏的故事。
生字词梳理:匿笑膝嗅祷告罗摩衍那作者简介: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场景,说说你的感受。
课文中描述了一个孩子编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妈妈在捉迷藏,孩子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亲工作。
这样的场景给人以温馨和幸福的感觉,表现出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展现了动人的母爱和童真。
2、再次朗读,品味语言。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的有什么特点?“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金色花教学设计5篇

金色花教学设计5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金色花教案优秀篇一内容介绍1.学习本文用意象表达感情及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品味文章的精美语言,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3.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第一课时金色花一、新课导入曾有一部电影,平凡简单却轰动一时;曾有一首歌曲,歌词浅显却传唱至今。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下这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这是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主题曲。
世上对我们好的人当然不只是妈妈,但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永远是他最温暖的港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母亲与孩子的文章,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2.作者简介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于19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东方作家,印度人虔敬地把他奉作“诗祖”。
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二)整体感知1.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当妈妈时,我就”的句式来说一说。
示例: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
【交流点拨】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当妈妈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的孩子,一位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交流点拨】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交流点拨】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
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金色花》教案精选5篇

《金色花》教案精选5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范读、自由朗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2)通过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
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之情以及欣赏感悟美的能力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感情教学难点:鉴赏诗歌,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诗,叫做《游子吟》,大家还记得吗?”生答:“记得。
”“那么,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大家背)“恩,很好。
那大家还记得这首诗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吗?”“深深的母爱。
”“对,母爱。
母亲是离我们最近的人。
母爱像一棵大树,它庇护着我们成长;母爱像一盏明灯,它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母爱像一股清泉,它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也是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再进行一次爱的洗礼!”二、作者介绍: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它在宗教中也是美好的化身。
三、知识积累,解决生字词:匿(nì)笑:偷偷地笑嗅(xiù):用鼻子闻。
动词。
罗摩衍(yǎn)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
祷(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mù)浴(yù):洗澡,洗浴。
也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里。
四、朗读诗歌,感受意境:1、学生自由朗读。
(完整word)金色花教案(3篇)完美版

《金色花教案》金色花教案(一):金色花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3、学习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一、引入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最崇高、最完美的情感.它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是否想过就应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印度有一位大文豪泰戈尔,他用一种很个性的方式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亲密感情。
这天,我们就来一齐欣赏这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二、走近作者我们这天将一齐结识一位伟大的人物,感受一种伟大的精神。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处处能够感到富有宗教好处的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
三、检查预习学生展示积累的字词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匿(n)笑祷告(dǎo)花瓣(bn)衍(yǎn)2、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四、激情诵读,感悟亲情1、范读2、小组间朗读比赛:看哪组读的最好,人物的感情表达的最贴切?请其他小组根据刚才的朗读和自己的理解,点评小组朗读,并说明理由。
如:感情基调的喜悦、温馨、深情,从中我读出了妈妈的或孩子的,或我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妈妈、孩子。
诗中写的是怎样一个孩子,怎样一个母亲?(诗中的母亲是一个充满深深的爱、是一个教徒、爱好文学的人,孩子是顽皮的、活泼可爱的。
)3、朗读一下你最喜欢的词或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重点句子示例:(1)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母亲焦急,我调皮)(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3)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调皮,撒娇)五、深入研读,合作探究刚才我们师生用我们自己的声音演绎了这首优美的诗歌。
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对多么可爱的母子啊!讨论:1、我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文中的孩子,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因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圣洁而美丽,变成金色花就是意味着自己给予母亲的爱是圣洁而美丽的,正能够表达自己回报母爱的心愿。
《金色花》教学设计(通用5篇)

《金色花》教学设计(通用5篇)《金色花》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金色花》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色花》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简说】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是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富有童趣,也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母子情。
这首诗以孩子的口吻抒发对母亲的爱,是献给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揣摩品位,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并尝试借助意象写诗文3、学习过程中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写诗抒情。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我们现在来欣赏一首歌曲,阎维文的《母亲》(录音机播放歌曲),这是一首献给母亲的深情的赞歌,的确,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们将如何报答这挚爱亲情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泰戈尔的《金色花》去感受这至爱亲情吧。
(板书文题)二、学习《金色花》师:哪位同学能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一下课文?生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读完)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2:我觉得他在读的时候没有读出小男孩那种调皮的语气,还有妈妈生气的语气。
师:那你能有感情的给我们读一句吗?生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师:有点意思,但是好像味道还有点不对,妈妈在孩子“失踪”一天之后,终于发现孩子又回来了,她仅仅生气吗?生3:她还会很高兴师:对,又惊喜又生气,下面我来给同学们读一下,同学们请注意小男孩和妈妈不同的语气。
(师配乐朗读,生鼓掌)师:谢谢,谁来评价一下老师读的怎么样?生:老师读的很好,读出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的形象。
《金色花》教学设计(5篇)

《金色花》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金色花》教学设计《金色花》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金色花》从假想写起,“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依恋,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在教学时,引导在朗读中和自主探究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把握诗文主旨;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复诵读,合作探究,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难点:合作探究,逐步提高阅读诗歌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解决生字词;收集和整理对泰戈尔的相关介绍。
熟读课文至诵;收集歌颂母爱的名言、诗句。
五、教学设计(一)、互动式导入:1、老师讲故事:《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大家还得震惊世界的“9·11”大灾难吗?当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南楼的56层。
在这生死关头,他掏出了手机。
爱德华拨打了两个电话分别给他的助手和律师,可还没等电话接通,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又拨通了第三个电话……大家想一想,第三个电话是给谁的呢?律师赶到旧金山,见到了爱德华悲恸欲绝的母亲。
母亲流着泪说:“第三个电话是打给我的。
我儿子在临终前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大家想想:爱德华对他的母亲说的是怎样的一句话呢?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妈妈,我爱你!2、学生交流积累的名言、诗句。
《金色花》教案(3篇)

《金色花》教案(3篇)七年级课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一、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
1、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也许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板书花朵形状)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2、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和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3、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朗读课文时,老师有个要求,一是我们要读准字音。
1) 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读的效果。
嗅(xiù ):闻(气味)。
罗摩衍那(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地笑。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6篇)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6篇)《金色花》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在齐读、分角色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散文诗的优美、闲适、自然的语言,并尝试背诵课文。
2、让学生在品读重点语句中,深刻体会作家在散文诗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孩子的天真、纯洁的天性,和母子之间和谐、温馨的爱。
3、联系史铁生《我与地坛》中母亲寻找儿子的那一段文字,提升学生对母爱情感的进一步体悟。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体会散文诗精美的语言和蕴含其中的浓浓母爱深情。
2、在比较阅读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品味散文诗中的蕴含的情感,并联系生活情感经验,感悟无所不在的母爱深情。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步骤:1、导入:故事导入法:讲述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麻雀》,一只老麻雀不顾自己的安危,从猎狗的嘴巴中勇夺下自己的孩子。
(故事略)。
作者说,“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
”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呀?(母爱)是啊,一只小小的麻雀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颂过崇高的母爱,大家印象中有没有关于母爱的“古诗”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很好,其实在我们东方,除了我们国家以外,还有许多古国在他们的文明中都歌颂过母爱的光辉,我们今天就来学一首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瞧一瞧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如何来歌颂母爱的。
(板书:金色花,泰戈尔)2、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在听的过程中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习惯,让他们边听边想,用笔圈出重点的字词、语句)明确:我是一个天真、可爱、调皮、活泼的孩子。
如:“假如我变成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
”体现了孩子的调皮,好动。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体现孩子天真、俏皮、撒娇,与妈妈捉迷藏,又懂得体谅妈妈的可爱形象。
2023最新-七年级上册《金色花》优秀教案优秀6篇

七年级上册《金色花》优秀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这次漂亮的为亲带来了6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优秀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金色花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3、学习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学习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本首诗抒发了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学习这首诗,主要的方法是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从整体上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的语境,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匿()笑祷告()花瓣()衍()2、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祷告3、自查资料或上网搜索关于泰戈尔的资料,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4、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富有感情。
想一想。
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怎样表现的?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课堂学习研讨(一)(欣赏金色花同时播放印度歌曲),相机导入:在印度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金黄的色彩反映母爱的光辉,伟大诗人泰戈尔就是用金色花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优美的散文诗。
板书:金色花(泰戈尔)(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贝多芬的音乐《致爱丽丝》,教师范读课文。
(听的要求:听准字音、语调、语速、重音、节奏、感情基调)2、自由朗读。
3、指名朗读,一人一段,点评学生朗读情况。
(配乐)4、指导朗读(从重音、感情上指导)5、学生齐读(配乐)学生思考:文中的“我”想变成什么?变成后相干什么?(四)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跳读课文,自主学习,思考以下问题:(1)一天之中,“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2)这三次嬉戏表现了“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说明理由。
七年级语文教案《金色花》(优秀8篇)

七年级语文教案《金色花》(优秀8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厚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亲至爱的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感受母爱,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味母爱,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点拨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课之前先做一个智力小游戏,激发一下大家的想象力,热热身。
给你们两组词,请发挥想象,说一句话,把二者联系起来。
(出示多媒体)学生,蜜蜂;妈妈,花。
过渡语:同学们的想象真是丰富而奇妙,有一个孩子,他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玩起了捉迷藏,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泰戈尔的《金色花》一起看看吧。
二、走进作者与作品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一生创作丰富。
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此外,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创作对中国诗歌(尤其是散文诗歌)的影响是广泛的。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
本质属于诗。
它第一个特点是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充满诗的意境,有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第二个特点是内容的跳跃性,以凝练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
第三个特点是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内容和容量。
三、感知课文1、学生朗读课文,出示要求:扫除字词障碍;有节奏;有感情。
(指明男女读,比比谁最棒)2、学生点评,并明确本文朗读时应用的感情,语调。
3、学生自由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并用“我读出了一位xx的妈妈(孩子)”交流读书感受,并找到文章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金色花》教案精选5篇

《金色花》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七单元《金色花》,主要围绕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进行深入学习。
详细内容包括:描绘泰戈尔笔下的金色花形象,分析作者通过金色花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探讨金色花背后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结构;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感悟美好情感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3. 引导学生从金色花的角度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中的金色花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难点:探讨金色花背后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悟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学习单、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金色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同时注意字音、语调的把握。
3.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习单,预习课文,勾画出生词、短语,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4. 讲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金色花形象,解读作者的情感表达,并探讨金色花的象征意义。
5.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讲解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仿写练习,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金色花》2. 主要内容:金色花形象:美丽、神奇、充满生命力作者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象征意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3. 重点句子和生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金色花;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2. 答案:金色花:美丽、神奇、充满生命力,是大自然的馈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泰戈尔的其他作品,如《飞鸟集》、《园丁集》等,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提升文学素养。
七年级语文上册《金色花》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金色花》教学设计(精选10篇)七年级语文上册《金色花》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分析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其文体与本单元的另两篇讲读课文《秋天的怀念》及《散步》不一致。
这是一篇散文诗,应作为诗歌来上。
而诗歌的特点,《毛诗序》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钟嵘《诗品序》中则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天地的阴阳之气摧动了万物,而这万物的变化就感动了你内心的性情,表现出来就形成了诗)。
简言之,就是自然感动了诗人,诗人去描绘自己内心映照下的自然。
具体到《金色花》,那就是孩子对母亲的爱是如何在金色花中体现出来。
这首散文诗也有着与其它两篇课文相似的地方,就是文中的亲情都有着缺憾。
史铁生是在母亲去世后才真正明白了母亲的牺牲,从而决定改变自己的生命来报答母亲;莫怀戚是感觉到了母亲陪同自己的时日已短才决定委屈儿子。
同样,在文中,孩子在大半时间内都躲藏起来,但他的爱却没有消退过。
学习前两篇文章,有助于学生迅速把握文本的主题。
要理解本文的独特之处,还应当了解泰戈尔有些悲凉的人生经历。
他自少年时代起,母亲、五嫂、妻子、次女等挚爱的亲人逐一离世,这对他的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无论他经历过多大的痛苦,但这份爱不会消失,这就构成了这篇文章乃至《新月集》最核心的主题。
同时,泰戈尔特殊的文化背景也让这首散文诗有了更加深厚的内涵。
母亲的沐浴、阅读《罗摩衍那》以及到牛棚里去,乃至金色花自身,都有着宗教的神圣色彩。
因此,这种爱同样也超越了母子之爱,有了博爱的情怀。
教学这篇文章,主要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现自学——“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我会在妈妈________时,__________”,“孩子如何体现对母亲的爱”。
接着再补充泰戈尔的生平、文化背景,让学生能够深入体会诗中的文化内涵及情怀。
不过,我始终以泰戈尔的一首诗贯穿教学中,以便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呀?”“我是藏在你的心里呢,花呀”。
通过对这首诗的品读,去理解文本、理解泰戈尔。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9篇)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9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和父母一起玩过?(没有的同学可惜了,因为你比别人少一份甜美的回忆。
)有玩过的同学我想衣柜大概是家里捉迷藏的首选之地了。
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
妈妈这时肯定是生气地要打你啊,骂你小坏蛋,你躲哪儿去了?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得得意呢。
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暖暖地装满了幸福。
我将这首诗带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的心里。
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听的过程中请你在脑海里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二、听读感知老师配乐朗诵诗歌,学生回答:1、好,课文朗诵完了。
跟随着诗的语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场景里都有谁?(孩子和他的妈妈,还有金色花)他们在干什么?(捉迷藏)请一位同学总结前面同学的发言,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是?(一个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妈妈在捉迷藏)。
2、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个场景事要表达什么主题?明确:感觉十分温馨、幸福。
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
妈妈宠爱这孩子。
3、如果让你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来朗读课文呢?明确:舒缓、深情三、朗读品析1、请大家用舒缓深情的语气齐声朗读课文,注意面带微笑,读出温馨、幸福的感觉。
《金色花》教案9篇

《金色花》教案9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创意《金色花》是泰戈尔《新月集》的代表作品。
这是一篇散文诗,这是一篇表现着浓烈的、圣洁的母子之情的抒情诗,这也是一篇寄托着泰戈尔对逝去的亲爱的妻儿的缅怀诗。
借助母子形象歌颂圣洁之爱是《新月集》里不少作品的共同主题。
教学中,深入文本细处,通过比读手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之精美,通过抓住人物语言引导学生更细致地解读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对“爱与被爱都同样幸福”的理解与实践,并以篇带类,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新月集》。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儿化音。
会读会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2、找出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的句子会说出其蕴含的母爱的伟大深沉。
1、掌握朗诵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2、通过比读法品味语言,更细腻地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初步了解泰戈尔《新月集》。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的最后一段。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一、资料助读(PPT呈现)1、文学常识--散文诗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一些特点。
有诗的意境,给读者以美和想象,内容上保留了散文性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分行,不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通常形式短小灵活。
诗集代表作:《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伽利》。
二、远望《新月》《新月集》的第一版的序言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诗人把儿童比作“新月”,预示儿童就像新月那样纯洁和宁静,美好和天真。
《新月集》创作背景:(PPT呈现)(借助母子形象歌颂圣洁之爱是《新月集》里不少作品的共同主题。
这一背景的介绍有助于理解泰戈尔借助作品所传达出的对逝去的亲爱的妻儿的深情缅怀,也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即理解作品的最后一段。
)三、赏读《金色花》活动一:读一读1、齐读课文选几位学生评价全班齐读效果。
教师点拨文章朗读的整体基调:温馨、活泼、亲切、甜蜜。
金色花教案(通用3篇)

金色花教案(通用3篇)金色花教案(通用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大熊猫壹号书店精心整理的金色花教案(通用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金色花教案1知识目标1、积累字词。
2、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3、熟读背诵诗歌。
能力目标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德育目标诗歌展示、歌颂母爱。
学习它,激发我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把独特的歌喉献给我们至爱的母亲。
教学重点1、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机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熟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层品味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母爱是一个人类吟咏不绝的主题。
同学们,你们和母亲朝夕相处,是否感受到母亲那细微的点点滴滴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咏母子之情的散文诗。
二、作者简介印度近代伟大作家、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
著名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一九一三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影响也是广泛的。
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一九五零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三、预习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匿笑()沐浴()()祷告()嗅()衍()摩()2、解释下列词语:匿笑、祷告、沐浴:四、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给予指导1、自由朗读。
2、听课文示范朗读磁带,注意对朗读技巧的把握。
《金色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金色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金色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金色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色花》教学设计 1学习目标:1、把握诗歌基调,诵读诗文,提高鉴赏诗歌力;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
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
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文感知《金色花》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
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课文导入同学们,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现在请同学设想你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爱您”为题,说一段话。
(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简介作者《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花》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金色花》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金色花》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金色花》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了解《金色花》的作者,讨论这个小说的主要思想和主旨。
2. 通过阅读和理解小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人类家庭、亲情、友谊的重要性的认识。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表达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5. 能够写出有逻辑和条理的文章。
二. 教学重点1. 教导学生如何分析小说,了解作者的意图。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撰写有条理的文章。
三. 教学难点1. 阅读并理解小说的思想和主旨。
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写出具有逻辑和条理的文章。
四. 教学内容1. 教师简介《金色花》的作者,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主要思想。
2. 通过阅读小说,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对小说进行分析和讨论。
3. 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和行为。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指导学生如何书写有逻辑的文章。
五. 具体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堂导入1. 教师让学生阅读小说《金色花》的简介。
2. 教师让学生讨论小说的故事情节,了解小说的主人公和主题思想。
第二步:深入学习1. 解读小说的主要人物,分析他们的性格和行为。
2. 分析小说中家庭、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
3.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的相关章节,探究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意图。
4. 通过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主题,分享他们的见解和观点。
第三步:写作训练1. 教师教授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撰写有逻辑的文章。
2. 给学生写作练习,鼓励学生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3. 教师评估学生的作文,指出写作中的不足,并提供改进方法。
第四步:结课1. 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师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回顾。
2. 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指出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和建议,以便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六. 教学资源1. 书籍:《金色花》2. 物品:黑板、白板、笔和本子。
《金色花》教案

《金色花》教案•相关推荐《金色花》教案(精选1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色花》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金色花》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感情。
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认知阅读。
教学重点: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认知阅读。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泰戈尔。
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处处可以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二、指导学习课文1.整体感知有感情的朗读诗文,把握全诗主要内容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并用一句话来概括。
2.认知阅读A.朗读比赛小组内自由组合,一人读妈妈,一人读孩子。
看哪组读的最好,人物的感情表达的最贴切?B.讨论:①请同学们自由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诗节,要求围绕着我和妈妈的性格特点,在诗文中找到你认为最美、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地方“我”和妈妈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②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我为什么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③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C.请全班同学重新巧排诗句,使之成为一首赋予我们自己情感的诗歌,小组讨论完成,看哪个小组改编得又快又好。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情节的完整性。
三、.拓展阅读1.学习这首散文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主题,模仿这首散文诗的语言风格,写出属于你自己的小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色花》学案(教师版)
泰戈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跟唱,展示图片,感悟母爱。
由此导入课文。
二、了解金色花和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三、齐读本课学习目标,然后检测预习,扫除字词障碍。
四、自读课文,结合问题初步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
(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
2、“我”变成了金色花后做了些什么事?
(1)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2)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3)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3、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天真、调皮,慈爱、善良。
)
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或一个_______的妈妈”回答。
4、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
——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5、倾情诵读:1、小组赛读,每组代表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
2、挑读具有代表性的句子。
3、齐读,再次感受语言美。
五、合作探究,品味情感美。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一是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
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
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
3、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
六、拓展阅读,升华情感美。
请按照“假如我变成了——————,我要—————”的句式,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