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三篇

合集下载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大全五篇)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大全五篇)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大全五篇)第一篇:《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平常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近期拜读了关于教育的一篇文章《让教育回归常识》,回思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历程,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我们的传统文化常常要求并鼓励所有人向着“成功”和“成才”的方向努力。

每一位家长也热切期望孩子能出人头地。

在此影响下,学校教育更是不遗余力的向学生灌输这种观念。

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待学生往往对学生抱着过高的期待,恨不得人人成才,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证明教育的成功。

诚如文中所言:“这种做法就符合教育的规律吗?……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连鼓励学生去做个平民的勇气都没有了?”当我们抱着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投入到复杂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去,用过高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时,是否真正关注过生命的本来面目,是否留给孩子的童年一片灿烂多彩的阳光?文中所提到的一个事例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印度有一个叫布提亚·辛格的小男孩,在4岁半时就完成了42.195公里的马拉松跑,此举震惊了印度,人们称他为马拉松神童。

2007年,5岁的辛格计划用10天时间跑完 500公里行程。

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始自己的漫漫征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大量警察封锁了辛格的长跑路线。

原来,警方接到政府的指令,严禁辛格参加这项马拉松活动。

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而500公里的路程,对他的体力和情绪都是一个负担。

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

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

”仔细分析和思考这个事件,不免对印度政府的行为赞叹。

这个5岁的孩子或许真的是天赋禀异,但是政府宁可不要一个可以引起世界瞩目的“神童”,也要保证小辛格作为一个普通的5岁孩子身体健康和情绪轻松。

印度官方的这个理念真可谓是让生命绽放了最自然的光彩。

掩卷沉思,同样的事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首先孩子的家长和亲朋一定会因为家有神童而沾沾自喜,社会和学校也一定会对这个孩子赞誉有加,甚至将他定位为成功的典范而作为教育其他孩子的榜样,可以想象,其他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心理会遭受多么沉重的压力?甚至小小年纪就已经变得急功近利,让本该美丽的童年蒙上了沉重的阴霾。

读书笔记心得:边读边思《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三)

读书笔记心得:边读边思《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三)

边读边思《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三)13.理想教育永不过时(我心中的理想学校)摘抄:理想教育永不会过时,不管孩子是做事还是学习,其兴趣和热爱乃至激情通常来自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

理想是一枚深藏的火种,可以抵御黑暗,度过艰难。

在见不到光的日子,人的心灵也有来自理想火光的照耀,更能在坦途中提供能量。

人的动力分三个层次,呈阶梯状态有机存在。

第一层次:生活理想。

首先是物质上的要求,当一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会感觉到对物质最强烈也是最真实的渴望,这种动力经常转化为对金钱的向往。

这种动力最基本,但力量最为强大。

第二层次:职业理想。

职业,就是将来要做怎样的事情。

当一个人的职业理想确定后,再大的困难他也会试图克服,并且不容易放弃,也不容易被其它因素所诱惑。

第三层次:社会理想。

这是一个人的抱负。

不同层面的理想不分高低,都很好,但都有缺陷和不足。

不过,一个人如果没有大理想,就没有气势;没有中理想,就会缺乏计划性;没有小理想,就不会勤奋。

因此,理想牵引越早越好,教育者要尽早在孩子的内心装一个发动机。

没有目标的努力是没有实际价值的,而没有目标的指引,孩子的潜能是无法释放的,所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应当从目标的确定开始。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既有远大美好的的向往,又有适当高于自身水平的目标进行激励。

怎样的目标才是有效的呢?一个有效的目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具体的,可以量化的、能够实现的、注重效果的、有时间期限的。

人人都是可以成功的,也都可以创造奇迹,之所以很多人没有成功,是因为他们想都不敢想,即便想了也不去做,或是想了,做了,也没能坚持到底,不管怎么样,“想”是条件,更是开始,如果没有“想”,没有了志愿,理想就无从谈起。

感言:理想是什么?理想与梦想的区别是什么?这是需要用心去思考的问题。

理想的种子,什么时候根埴到孩子的心中呢?这要看孩子的顿悟了,孩子在小的时候,很难明确自己未来的路的,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思想都是混沌不清的,他们会从旁人的眼光或谈论中寻找自己的位置,特别是父母有意无意的谈论规划,会对孩子产生莫大的影响。

让教育回归本源读书笔记

让教育回归本源读书笔记

让教育回归本质----《爱的教育》之感悟高新双语学校朱红丽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缺少的是教学实践,由于课时量的安排,以“忙”为理由,我们往往不去挤时间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

所以,有的人教了一辈子学,仍然原地踏步,毫无进步,甚至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接不上轨,更何谈培育出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

教师,必须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学生放学之后的时间,是教师劳逸结合中的“逸”,更是教师查漏补缺,以待开学厚积薄发的时间。

每天学生放学后,就翻看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给我触动最大的便是《爱的教育》。

尤其是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为什么而教的问题。

仅仅是教授知识吗?文章中很多地方提到:做“真”教育,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

自己虽说也教了几年学了,如果按照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的话,自己处在关注情境阶段。

从刚工作时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更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

自己的关注重点还没有完全转移到学生的发展,自己只是把很有限的时间分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尤其是思想道德的培养上。

记得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厅长说过,学生时代的学生的其他素质包括人格、道德、创新等的培养是学生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期,老师干的是良心活,学生的一生我们耽误不起。

教师不直接创造物质和精神成果,而是通过学生的成才来间接创造。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师培养孩子不能只看短期目标,即学生现行的成绩,这样的话,学生小学时代的成绩是优异的,但是教师们能保证中学,大学和社会上的成绩都是优秀的吗?不能。

教师要高瞻远瞩,以长远目标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生活的本领,教师的劳动成果才能通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得到肯定。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培养未来的希望。

然而,在当今社会,教育似乎已经远离了原本的初衷,变得功利化、应试化、功利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需要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在阅读《回到教育的原点》这本书后,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通过对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指出了当今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书中提到的“回到教育的原点”,就是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初衷,让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和分数竞争。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创造力的人。

然而,当下的教育却更多地偏向了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和排名。

这样的教育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对知识的热爱,也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甚至失去了对自己的热爱。

这种教育不仅无法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反而让学生变得越来越功利化、浮躁化,甚至失去了对美好的追求。

回到教育的原点,就是要让教育回归到培养人的初衷,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品德、思维、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发挥自己的特长。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美好,培养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有用的人才,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同时,回到教育的原点也意味着要改变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式的教育,而不是灌输式的教育。

教育应该是一种体验式的教育,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教育。

教育应该是一种自主的教育,而不是被动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

回到教育的原点,是一种对教育的深刻反思和积极探索。

让教育回归到“人”的培养

让教育回归到“人”的培养

让教育回归到“人”的培养在中国应该推行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德育第一还是智育第一?孩子是走偏文的道路还是偏理的道路?怎样安排孩子的课余学习?等等这些问题常常让父母们头疼。

但是,不知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教育者们有没有想过,对孩子进行种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是个人守礼成材?是学校名扬天下?还是国家强大进步?……虽然我们总是强调教育孩子应该首先成“人”,再成“材”,但是在教育路上前进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被表面迷惑,错进其它漂亮绚丽的小径。

人本内涵的内容,应该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人本内涵的诠释“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理论基础。

以人为本的内涵孕育了人发展的萌芽,在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在尊重和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属性和个性。

同时,“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旨在帮助学生在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世界,实现自身价值。

追求个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从而获得幸福感,达成幸福生活,是每一个学生的理想追求,也是教育自身价值的回归。

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人,继而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探索出教育如何影响人的日常生活。

遵循着这一路径变迁,教育目的人本内涵的诠释也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它旨在促进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和精神文化上的发展,满足他们的各项需要,确保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顺利成为人,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前提。

但对“人”的概念的解读纷繁多样,在教育过程中始终无法确定要培养何种“人”,因此也相继出现了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公民”以及“人才”等教育目的。

但这些教育目的的提出往往忽视了人是一个整体,他具备方方面面的特征和能力,而只是一味地将受教育者作为一种手段来培养,注重人单方面能力和素质的训练,势必会导致教育的片面化和功利化。

其次,在确定教育是培养人的质的规定性的基础之上,只要满足了个体发展的需要,人本教育目的的内涵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也是一个社会的命脉。

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功利化、应试教育等。

因此,我们有必要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回到教育的原点》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者从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观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对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

在古代,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使其成为有德有才的人。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改变,功利化的倾向日益严重,让教育变得功利化,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和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会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也会让他们失去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因此,我们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让教育回归到培养人才的初衷上来。

其次,教育应该是全面的。

在现代社会,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

这种片面的教育方式,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也会让他们失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我们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内容,让教育回归到全面培养学生的初衷上来。

最后,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潜能。

然而,在现代社会,教育往往是一刀切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失去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

因此,我们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方式,让教育回归到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初衷上来。

通过阅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教育不仅是培养人才,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更是培养个性化的人才。

只有让教育回归到原点,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人才。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教育一定会迎来新的春天。

教育的回归读后感悟

教育的回归读后感悟

教育的回归读后感悟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石,是传承文明和培育未来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现代社会,教育却常常被商业化、功利化所笼罩,远离了其本质,使其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正因如此,教育的回归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唤起人们对于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阅读《教育的回归》,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不禁产生了许多感悟。

我深刻意识到,教育的本质在于培育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而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或者获得一份好工作。

教育是一种自觉而自然的成长过程,是一种传承和创新的传统,更是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却被功利主义所束缚,使其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教育的回归,就是要让教育重新回归到其本质,回归到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方向上。

教育的回归,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行动。

首先,教育的回归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和使命。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不只是追求高分和升学率。

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和激励,而不是一种强迫和压迫。

只有让学生在自由和平等的氛围中成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的。

其次,教育的回归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和方法。

教育不应该是一种机械的灌输,而应该是一种启发和引导。

教育的本质在于唤起学生内心的热情和创造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发现,而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教育的方法应该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尊重学生的差异和特长,激发他们的潜能。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最后,教育的回归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制度和环境。

教育的制度应该是公平和公正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实现自我发展。

教育的环境应该是和谐和包容的,让学生在自由和平等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回归。

教育的回归,是我们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和再理解,是我们对现代教育现状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更是我们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期许和希望。

让教育回归人性作文

让教育回归人性作文

让教育回归人性作文
教育啊教育,你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填鸭式地往学生脑袋里塞知识点吗?还是为了帮助年轻人成长为有思想、有人性的完整个体呢?
我觉得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发现、认识并发展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潜能,成为一个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富有同理心的人。

可是现在的教育体系,似乎完全忽视了这一点。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就被教育"考高分"才是王道,为了那该死的分数线和排名,孩子们被迫死记硬背大量无用的知识点和公式。

有多少学生真正热爱和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多少学生被压抑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就连老师们,也被同样的评分体系所束缚,只能被动地执行上级的教学大纲,缺乏自主权和创造力。

我怀疑,连他们自己都已经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从教了。

教育不应该是对年轻人的压制和同化,而是要给予他们发展个性和追求梦想的自由。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大批被同化的"学习机器",而是一个个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情怀的新一代。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推动教育的彻底改革吧!还教育以人性,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培养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视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

倡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而不是死记硬背。

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

教育不应只是一种功利主义,也不应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它的核心,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勇于创新、富有人性的完整个体。

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也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追求!。

让教育回归元本——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_0

让教育回归元本——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_0

让教育回归元本——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这位看似没有知识的母亲却有着不寻常的文化。

先是交给孩子为人处事,再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让孩子养成生活等方面的好习惯。

那学习呢?其实,一个人如果他的为人处事、生活习惯渐趋优秀时,学习的习惯和品质也就不在话下了。

这样的观点我们很容易在《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找到。

相信许多人都会和我一样对这样的一本书的书名产生质疑:教育是没有用的?!作者林格说:传统或者流俗的教育理念,往往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一切教育目标都可以通过教育技巧实现,这恰恰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冲突的内隐症结所在。

笔者认为:现行教育更多充斥着分数、名次、重点、次重点,但人于社会,却是由其综合素质所决定的。

试举一例:我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我们接送孩子都是提前,但有一次孩子却说:“妈妈,你能不能迟一点再来接我”。

我们有点疑惑。

“反正你们就迟一点再来接我嘛。

”我们答应了孩子的要求。

第二天放学时间到了,家里的电话响了。

“妈妈,我现在在学校向你们汇报,我放学了,你可以来接我了。

”我们一听,才知道我们卖给他一张电话磁卡,孩子为的是有一个机会可以自己去打电话。

这件小小的事情却给我们很大的震撼:孩子渴望独立,渴望尝试。

我们老是在孩子自己需要或喜欢自己去尝试的时候帮他们包办了一切,比如叫醒、提书包、整理学习资料、卫生打扫,等等,殊不知,我们表达了对孩子的关爱的同时,却也让孩子失去了一个个锻炼的好机会。

、孩子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们带他去订报纸;今年订报纸时,我们只带到了邮局门口,他就轻车熟路地进去办手续。

什么是养成教育?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莲~山课件让孩子做同一样事情时他能一点一点的进步,直到我们达到想要的预期效果。

我们家长或者教师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替孩子设计好未来,然后要求孩子去实现,这恰恰是对教育本质的违背和对孩子天性的劫持。

卢梭说过:教育就是生长。

这就意味着教育本身的目的及时生长,而非其他。

【读书】: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让教育回归人性》

【读书】: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让教育回归人性》

【读书】: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让教育回归⼈性》《让教育回归⼈性》: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作为⼀名长期致⼒于哲学阅读的学者,周国平在以哲学视⾓审视当前教育现象的同时,⼜以⾝份代⼊⽅式,从被教育者视⾓去体悟当前教育给孩⼦们带来的种种困惑,并提出⾃⼰的独⽴思考。

别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在许多家长眼⾥,好的教育就是⼀个好的饭碗。

所以这些家长对⼦⼥说得最多的⼀句话就是,“现在不努⼒,将来没饭吃”。

时下教育给公众的普遍印象是,教育就是书本知识的填鸭式灌输,孩⼦们则像是⼀台台学习的机器,疲于应付⽂⼭题海。

多年来,社会上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呼声不绝于⽿,⼀些地⽅确曾尝试,但常常是刚迈出⼀步,很快便被应试教育的洪流“染成”新的应试科⽬,到头来徒增孩⼦学业负担。

扭曲,是因为我们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周国平分享了⾃⼰的教育理念,“⼈⽣中什么东西是值得珍惜和追求的,那么我就应该让我的孩⼦得到这个东西,教育就应该让受教育者得到这个东西,我认为这就是教育的⽬的”。

简单点说,周国平的潜台词只有两个字,即“快乐”。

周国平所说的快乐,并⾮意在快乐的表义,就像是笑不⼀定就快乐⼀样,⽽是包括优秀与幸福两⼤内涵。

不过,他所说的优秀并不是胜⼈⼀筹,⽽是指个⼈“禀赋能够得到很好的⽣长”,即充分激发个⼈的潜能。

⾄于幸福,周国平认为这本来就是⼀种能⼒,⼀个⼈是不是幸福,并不在于物质占有的多寡,⽽在于能否享受到精神上的欢愉。

不难看出,周国平这⾥所说的⽆论是优秀还是幸福,均指向个⼈的内在⽅⾯。

即教育不是⽤于满⾜外在的虚荣攀⽐,不是⽤于促进对外在功利的掠夺占有。

周国平进⼀步指出,“⼀个⼈唯有⼈性健全才可能真正幸福,也才可能真正优秀。

毫⽆疑问,⼀个由这样的⼈组成的社会才能够是⼀个真正和谐和⽣机勃勃的社会”。

回归常识才是教育王道教育从来都不是⾼居庙堂之上,通过资源差别化分配制造教育偶像是娱乐⽽不是教育。

陶⾏知说,⽣活即教育。

这表明教育本就来源于⽣活,没有⽣活的底⾊,教育便如浮萍之末,毫⽆价值可⾔。

《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3篇

《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3篇

《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3篇《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1当我们提起教育,很容易想到的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考试分数的追逐,却常常忽视教育中关于“人”的部分。

近日,我读了周国平先生的《让教育回归人性》,深受启发。

在这本书中,周国平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首先,我非常赞同周国平先生提出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的观点。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功利性太强,我们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和成绩,却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感受和真正的需求。

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失去自我,变得机械、冷漠。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个性和情感发展,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其次,周国平先生强调了教育中“爱”的重要性。

只有当我们真正爱孩子,才能用心去理解他们,发现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这种爱不是简单的物质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用心灵去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

另外,《让教育回归人性》中也提到了教育中关于“美”的部分。

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美、创造美。

通过美的熏陶,孩子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生活,从而更好地成长。

结合当今社会现状,我认为这本书的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能够脱颖而出,往往会过度关注成绩和分数。

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孩子的个性和情感被忽视,他们可能会成为“考试机器”,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因此,《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是关于人性的培养和成长。

此外,《让教育回归人性》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家长应该注重家庭教育的质量,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

《让教育回归常识》心得体会《让教育回归常识》是一本关于教育问题的书籍,作者通过对当代教育现状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观点和建议。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教育应该回归常识。

作者指出,当前的教育模式过于功利化,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而不仅仅追求学生的分数和奖项。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教育应该重视的方向。

其次,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特长,教育应该给予每个人充分的发展空间。

作者提到,“高塔模式”即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发现和培养每个学生的优点和潜力。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天赋,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只有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再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作者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这需要教育提供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思考和实践。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未来充满变化的社会中立足。

最后,教育应该强调人文关怀。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的关怀和培养。

作者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发展。

学生需要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和鼓励,才能够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通过阅读《让教育回归常识》,我对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认识到,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具备解决问题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教育应该强调人文关怀,注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发展。

回到教育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原点读后感教育是一个社会的基石,也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但在当今社会,教育似乎已经远离了最初的初衷,变得功利化、应试化,甚至失去了对人的关怀和尊重。

《回到教育原点》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本质,让我深刻地思考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应试和升学。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教育,老师们不仅注重我们的学习成绩,更注重我们的品德修养和思维能力。

他们会鼓励我们多读书、多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分数。

这种教育方式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也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不是一刀切地对待每个学生。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老师,他们总是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让我们在个性化的教育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而如今,教育似乎更多地是在追求一种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忽略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这让我感到遗憾和心痛,也让我意识到了教育需要回归到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上来。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品格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老师们,他们总是能够在课堂上注重培养我们的品德和情感,让我们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

而如今,教育似乎更多地是在追求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品格培养。

这让我感到心痛和无奈,也让我意识到了教育需要回归到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品格培养上来。

总的来说,《回到教育原点》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本质,也让我深刻地思考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应试和升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品格培养。

希望未来的教育能够回归到最初的初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关爱。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回到教育的原点》是一本让人深有感触的书。

作者在书中深刻地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回到教育的原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教育是一种使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传承和创新的活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却常常被功利化和标准化,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获取文凭。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回到教育的原点”,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最重要的一环。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潜能。

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学生常常被一刀切地对待,缺乏个性化的教学和关怀。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限制他们的发展空间。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方法,注重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差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另外,教育的目的也需要重新思考。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人文素养。

在当今社会,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技术能力,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动,更是一种人文活动。

我们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与人性--南怀瑾”心要”》读书笔记

《教育与人性--南怀瑾”心要”》读书笔记

《教育与人性--南怀瑾”心要”》读书笔记在新一年新教师成长营中,学校给每个老师发一本关于教育教学书籍,希望新教师能够在书籍中领悟教育的真谛,提炼教育的精华,把它吸收为己用,用心的教育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我拿到的是南怀瑾的《教育与人性》,从中明白教育职业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选择这项职业,意味着教师的众多放弃和倾其精力的奉献,当然,其收获的成就感也是其它任何职业所无法达到的。

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

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怀瑾随国民党迁至台湾,并受邀到台湾地区的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后曾旅居美国、香港等地,晚年定居苏州太湖大学堂。

2012年9月19日,媒体传出南怀瑾病危的消息。

29日下午4时,南怀瑾在苏州太湖大学堂逝世,享年95岁。

南怀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全身心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其出版代表作诸多,比如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共计三十多册,且被人们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书里提到几个问题:一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教会学生大量的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关于谋生的事情,应该是职业教育做的。

而当前的教育环境似乎做的还不够,本应该陶冶情操培养人格的中小学在极具目的性的灌输知识,而引导传授职业技能的大学却忙于学术研究。

正如前段时间听人说起我们中学教人考试,就是让他通过和其他人对比、竞争,通过“踩死”一群人夺得高分,以后长大工作后就成为职场中勾心斗角之人。

二是家教与其他教育。

家教贯穿了一个人的一生,从胚胎形成之初一直到生儿育女,只要有家,家庭就会对处在其中的人施加显性或者隐性的教育。

也就是说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将要形成为什么人的基础。

三是构成我们身边整个社会体系的基础,不仅有物质(财富、地位等),也有独立的精神世界,“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获得人生幸福的真谛,就在这精神追求,人格提升上面。

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读后感

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读后感

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读后感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读后感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这本书中,张贵勇老师记录了他和儿子哲哲的日常生活,在这样的日常生活里我们看到张贵勇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平等、温柔、引导、共同进步还有道歉反思。

我觉得书中的童年才是我想要的。

全书共分为五大篇,分别是: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阅读,培育最美心灵;孩子,你慢慢来;爱,是温暖长久的陪伴;最适宜的年龄遇见最好的书。

看到名字都会让人心里温暖如初。

五十多篇文章中他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片段,从家里到动物园、路上、电影院、博物馆、图书馆等,到处留着他们甜蜜的回忆,到处留着他们的美好生活。

他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顺应孩子的天性,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以及他们所创造的教育的美好与快乐,随时随地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浓浓深情,在佩服、羡慕与认可中,我更应该反思一下我平时的做法,他就像一面光洁的镜子,让我看到了身上的不足之处。

真应该如他所说,我们做家长的,不要以家长的姿态来对待孩子,我们应该对孩子更宽容一些,不要揪住他们的小辫子不放,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只要无关原则问题,索性让孩子自由成长。

在教育的任何方面,对于孩子提出或想问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正面的引导,不要遮遮掩掩;孩子与父母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坦诚相待,我们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爱和善良的种子,他们就会慢慢长成我们期待的样子,他们也会看到生活中的阳光与美好,并且以积极的心态来过好每一天。

让我特别有感处的不仅是他与孩子生活的点滴之处,还有他在孩子能自主阅读后,依然坚持着亲子阅读。

他懂得与孩子沟通,让孩子学会深入的思考,通过阅读让他进入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这真的是非常非常难得的一点。

现实中,我们下班回家只是一个劲地督促孩子看课外书,我们在一边不停地聊微信,刷抖音。

读书笔记——回归教育的本质

读书笔记——回归教育的本质

回归教育的本质初一年级王志伟这个学期,我阅读了当代中国有广泛影响的教育专家林格老师的教育理论专著《教育是没有用的》。

书中的观点可谓独辟蹊径、精辟独到,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细致的、到位的评析。

读完之后,对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林格老师认为:应变教育的“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 。

以前,很多人把造成这种状况的的原因全部归结到应试教育体制上去,林格老师认为解放老师和家长的出路在于转变观念,从教育内涵方面寻找突破口,才是正道。

孩子就好比牛,当代教育的最大困境其实是在于“摁着牛头吃草” ,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

如果长期执著于为孩子设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对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而变“被动教” 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林格老师在书中提出“高度尊重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具有主动性,协助拓展孩子的主动发展可能,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一位教育者,如果能不断提供给孩子这些美感,也就是不断展示给孩子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油然而发生实现那些实现可能性的冲动与激情,就开始了自主学习的旅程,教育因此实现。

如果只强调“灌输”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这种高级本能的蔑视,他们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就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

书中林格老师认为: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

因为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

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也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从不同层次的学生入手,分层次设置问题,激发孩子的兴趣。

在工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与指引:从感觉上加以引导,使学生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有效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三篇在今天,目睹弊端丛生的教育现状,哪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不在为教育忧思?身受弊端的危害,哪个心力交瘁的家长不在把教育埋怨?所以,周国平以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感想。

周国平是学哲学的,在思考教育问题时,就一定会把这个专业背景带进来。

他在哲学上做的工作,大量的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

这个信念,构成了周先生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

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

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

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

周国平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现在他把他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

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

然而,
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二篇
拜读了周国平老师的《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后,感觉像遇到了"陌生的熟悉人",因为周老师所指出的教育观点与我们271教育理念相吻合。

书中说到:"让教育成为教育,让教育回归教育"。

教育的基本道理并不复杂,其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

这正是我们的271教育的信仰--没有学不好的孩子,271教育就是给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可能性提供可能,让每个孩子原本的可能性成为可能。

给每一个孩子营造万物共融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都能基于自己的基础,通过自己的努力长成最好的原本的那个自己。

周老师还认为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最宝贵,第一是生命,第二是头脑,第三是灵魂。

现在教育与生命相应的是体育,针对头脑的是智育,针对灵魂的是德育,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和课堂过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智育上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这是很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本身的差异性,更忽略了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个体。

我们271教育注重的则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的教育理念里教科书是课程,学校组织的活动是课程,人际关系是课程,吃饭睡觉讲卫生也是课程,总之我们271教育的课程认知是:天地间万事万物,一切一切与孩子生命成长有关系的认知和活动的总和都是孩子生命
成长的课程,在这样的环境里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自由成长。

"教育即生长",起初是由卢梭提出、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的概念,激起了周国平老师的共鸣。

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

271教育课堂也恰恰提倡坚决捍卫学生中心的主体地位这一观点,让学生自己走心的去认知内化、实践生成,养成了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深思:怎样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作为一名271人,我感觉很幸运,因为我们的教育就是做真教育、真做教育。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三篇
周国平,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学者、作家,我原来读过他的几篇散文,如《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等,总体感觉是他的散文的美不在语言,不在情感,而在于字里行间传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传达出对人生的哲思,这可能和他的职业和习惯有关吧。

周国平不是教育家,然而,"目睹弊端丛生的教育现状,哪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不在为教育忧思?身受弊端的危害,哪个心力交瘁的家长不在把教育埋怨?那么,我也和大家一样,只是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发表一些感想罢了。

"这是周国平谦虚的说法,因为大家知道,周国平是一个哲学家,他的大量的工作是对人生的思考,"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
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

我的这个信念,构成了我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周国平还尖锐的指出"今天的教育已经多么严重地违背了常识。

一种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和谋生树为目标,使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谋生的焦虑,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越来越遥远,我们的确有权问一下:这还是教育吗?"所以,读周国平关于教育方面的文章,我的感觉是他的观点真实、辟警,感觉周国平是个真诚实在的人,他不盲从,不逐流,敢于发表自己经过了解和深思得出的观点,单从这一点而论,他的文章就值得我们品读。

下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近几年来我们不愿回顾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事件:一、浙江金华某中学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打死了生他养他的母亲!被浙江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xx 年。

产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过分的关注,一味的要求,终于酿成惨剧。

二、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人后又连刺数刀致对方死亡,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做的事,其思想和行为令人匪夷所思。

三、益阳市十三中一名高三学生用刀将其同班同学刺死。

原因仅仅是被害者让他倒垃圾,引起他的不满,遂于次日用水果刀连刺王两刀,致使被害人抢救无效死亡。

中学生、大学生杀人的恶性事件可以说举不胜举,然而自杀事件又何尝少呢?前一段时间,我们身边不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吗?他们杀
人、自杀的原因有很多,也许因为学习成绩,也许因为男女情感,也许因为与人纠纷,也许因为家庭原因等等等等,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所有这些都和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关。

一件件,一桩桩血淋淋的触目惊心的惨剧,不得不让我们静心反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找到了答案,孩子们的心理有问题,不管是我们的家庭教育,还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实际上已经远离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些教育的箴言,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简直荒谬不堪,可是冷静思考之后呢,恐怕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实际上,张校长早就多次给我们强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更包括心理健康,我们学校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更要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理念决定方向,也许这正是我们学校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周国平给我们指出当今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指出教育发展的方向,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

他像一个战略家,规划教育的前景以及做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而实现他的战略目标则要靠指挥官政府职能部门和我们这些冲锋陷阵的勇士----一线教师。

遗憾的是,指挥我们这些勇士的指挥官政府职能部门却并没有按照战略家的意图指挥,甚至是相反,所以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有时也就好心干坏事,甚至为虎作伥,不幸成为了摧残孩子的帮凶。

当然,我在这里无意攻击政府,中国的国情毕竟太特殊,太复杂,
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者,我们的政府不是一直在努力改变吗?
言为心声,敢说出来毕竟也是一个进步,但是我感觉我们说的太多了,而做的太不够了,真诚的希望我们都不要做言的巨人,行的矮子。

拯救孩子,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孩子,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让我们改变自己。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