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七绝诗词《晚春》赏析

合集下载

晚春韩愈赏析

晚春韩愈赏析

晚春韩愈赏析晚春韩愈赏析《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

整理了韩愈《晚春》赏析,欢迎阅读!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晚春》赏析一: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

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

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

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

“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

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

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初中语文文言文韩愈《晚春》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韩愈《晚春》原文、译文及赏析

《“韩愈《晚春》原文、译文及赏析《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

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

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 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 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作品原文晚春⑴草树知春不久归⑵,百般红紫斗芳菲⑶。

杨花榆荚无才思⑷,惟解漫天作雪飞⑸。

[1]词句注释⑴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

⑵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⑶百般红紫:即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春花。

斗芳菲:争芳斗艳。

⑷杨花:指柳絮。

北周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榆荚(jiá):榆树的果实。

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

太平御览》卷九 五六引汉崔寔《四民月令》:“二月榆荚成者,收乾以为酱。

”才思:才气和思致。

《后汉书•文苑传》:“(刘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

”⑸惟解:只知道。

漫天:满天。

宋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之九: 长恨漫天柳絮轻, 只将飞舞占清明。

[2][3]白话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2]创作背景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

钱仲联《集释》系此诗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 816 年)。

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

[4]整体赏析、 “( (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

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写得工巧奇 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

诗 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 之风采。

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 惜 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晚春》韩愈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晚春》韩愈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晚春》韩愈唐诗注释翻译赏析首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紧扣题目“晚春”,点明了春天即将离去的主题。

这里的“知”字用得极为巧妙,它赋予了草树以人的情感和意识,生动地表现出草树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次句“百般红紫斗芳菲”,进一步描绘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争奇斗艳的景象。

“百般红紫”言其多,“斗芳菲”则突出了它们竞相绽放的活力和美丽。

这两句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花草树木以人的情感和动作,使它们在读者眼前鲜活起来。

三四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是对杨花和榆荚的描写。

杨花和榆荚在诗中被描绘为没有才华和思想的植物,它们只能随着春风飞舞,如同雪花一般。

这里的“无才思”和“惟解”,既是对杨花和榆荚的自嘲,也是诗人对它们的一种宽容和理解。

杨花和榆荚虽然没有其他花草的艳丽和芬芳,但它们也在努力地展现自己的美丽,为晚春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珍惜之情。

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物之中,使自然景物具有了人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的人生哲理。

杨花和榆荚虽然没有其他花草的才华和思想,但它们也在努力地展现自己的美丽,这启示人们在生活中要珍惜时光,抓住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诗人将草树、杨花、榆荚等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和思想,使它们在诗中活灵活现。

例如,“草树知春不久归”,将草树拟人化为知道春天即将离去的智者;“百般红紫斗芳菲”,则将花草树木拟人化为争奇斗艳的少女;“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将杨花和榆荚拟人化为没有才华和思想的人。

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此外,这首诗还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诗中通过将杨花和榆荚与其他花草进行对比,突出了它们的平凡和朴实。

杨花和榆荚没有其他花草的艳丽和芬芳,但它们也在努力地展现自己的美丽,这与其他花草的争奇斗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初中语文 文言文 韩愈《晚春》原文、译文及赏析(通用)

初中语文 文言文 韩愈《晚春》原文、译文及赏析(通用)

韩愈《晚春》原文、译文及赏析《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

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

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作品原文晚春⑴草树知春不久归⑵,百般红紫斗芳菲⑶。

杨花榆荚无才思⑷,惟解漫天作雪飞⑸。

[1]词句注释⑴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

⑵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⑶百般红紫:即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春花。

斗芳菲:争芳斗艳。

⑷杨花:指柳絮。

北周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榆荚(jiá):榆树的果实。

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

《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汉崔寔《四民月令》:“二月榆荚成者,收乾以为酱。

”才思:才气和思致。

《后汉书•文苑传》:“(刘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

”⑸惟解:只知道。

漫天:满天。

宋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之九:“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

[2][3]白话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2]创作背景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

钱仲联《集释》系此诗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

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

[4]整体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

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

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

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晚春古诗韩愈赏析

晚春古诗韩愈赏析

晚春古诗韩愈赏析晚春古诗韩愈赏析《晚春》是韩愈诗中颇富情趣的小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晚春古诗韩愈赏析,欢迎阅读。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不久归:将结束杨花:柳絮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的,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芳菲:形容花的芳香。

杨花榆荚: 杨花就是柳絮, 榆荚, 榆树的荚又叫榆钱。

【背景】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

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译文】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

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如何?【赏析1】在读这首诗的时候, 仿佛看到一幅喧闹繁盛的风景画, 草木原本是没有知觉的, 但是诗人却赋予它生命, 让它具有智慧, 晓得春天即将离去, 要及时把握。

草木尚能如此, 何况是我们呢? 如果一再的蹉跎, 就只有老大徒伤悲了。

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作诗, 很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再加上用字浅白, 更能够轻易的表达出诗中的原意。

【赏析2】诗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所描写的乃郊游即目所见。

乍看来,只是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妍的群芳谱: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本与木本植物(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刹那间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可笑那本来缺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言杨花榆荚,偏义于杨花)。

韩愈《晚春》原文译文及赏析

韩愈《晚春》原文译文及赏析

作品原文晚春⑴草树知春不久归⑵,百般红紫斗芳菲⑶。

杨花榆荚无才思⑷,惟解漫天作雪飞⑸。

注释⑴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

⑵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⑶百般红紫:即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春花。

斗芳菲:争芳斗艳。

⑷杨花:指柳絮。

北周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榆荚(jiá):榆树的果实。

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

《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汉崔寔《四民月令》:“二月榆荚成者,收乾以为酱。

”才思:才气和思致。

《后汉书•文苑传》:“(刘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

”⑸惟解:只知道。

漫天:满天。

宋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之九:“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

晚春白话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创作背景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

钱仲联《集释》系此诗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

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

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韩愈《晚春》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

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

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

正是“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红楼梦》林黛玉《葬花吟》),这勇气非常可爱。

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晚春古诗韩愈的赏析

晚春古诗韩愈的赏析

晚春古诗韩愈的赏析晚春古诗韩愈的赏析《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

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

小编收集了晚春古诗韩愈的赏析,欢迎阅读。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晚春》是韩诗颇富奇趣的小品,历来选本少有漏选它的。

然而,对诗意的理解却是诸说不一。

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所描写的乃郊游即目所见。

乍看来,只是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妍的“群芳谱”: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本与木本植物(“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刹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可笑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言“杨花榆荚”偏义于“杨花”)。

仅此寥寥数笔,就给读者以满眼风光的印象。

再进一步不难发现,此诗生动的效果与拟人化的手法大有关系。

“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着想之奇是前此诗中罕见的。

最奇的还在于“无才思”三字造成末二句费人咀嚼,若可解若不可解,引起见仁见智之说。

有人认为那是劝人珍惜光阴,抓紧勤学,以免如“杨花榆荚”白首无成;有的从中看到谐趣,以为是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一如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采的篇章;还有人干脆存疑:“玩三四两句,诗人似有所讽,但不知究何所指。

”(刘永济《唐代绝句精华》)姑不论诸说各得诗意几分,仅就其解会之歧异,就可看出此诗确乎奇之又奇。

清人朱彝尊说:“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只是如此。

”此言虽未破的,却不乏见地。

作者写诗的灵感是由晚春风光直接触发的,因而“情景只是如此”。

不过,他不仅看到这“情景”之美,而且若有所悟,方才做入“无才思”的奇语,当有所寄寓。

“杨花榆荚”,固少色泽香味,比“百般红紫”大为逊色。

笑它“惟解漫天作雪飞”,确带几分揶揄的意味。

然而,若就此从这幅晚春图中抹去这星星点点的白色,你不觉得小有缺憾么?即使作为“红紫”的陪衬,那“雪”点也似是不可少的。

韩愈的七绝诗词《晚春》赏析

韩愈的七绝诗词《晚春》赏析

【导语】《晚春》是唐代⽂学家韩愈的诗作,此诗为《游城南⼗六⾸》中的⼀⾸。

全诗表达了诗⼈惜春之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这⾸诗词,欢迎阅读!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芳菲。

杨花榆荚⽆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 这⾸七绝描写的是暮春别样的风景。

作者不写暮春百花凋残的景象,却以乐观积极的笔调描绘了⼀幅万紫千红的百花⽃春图,寥寥⼏笔,便呈现满⽬春光,给⼈⽿⽬⼀新的感觉。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芳菲”,诗⼈笔下的草⽊都是有灵性的,它们知道春天不久就要⾛了,于是就争奇⽃艳,就连那没有“才思”的杨花、榆荚都毫不⽰弱,它们飞的满天都是,为春天增⾊。

“杨花榆荚⽆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两句以拟⼈⼿法,刻画出柳絮飘飞的景象。

“⽆才思”是说杨花、榆荚姿⾊平平,没有艳丽的⾊彩,更没有迷⼈的芳⾹。

它们不畏“班门弄斧”的讥讽,避短⽤长,为“晚春”添⾊。

就是这么不起眼的⾃然界的⼀员尚且懂得珍惜时光,更何况⼈呢?作者赞赏柳絮、榆荚的勇⽓,其实是说:⼀个⼈“⽆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会辜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的。

“⽆才思”三字还有多种解读:或谓劝⼈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成;或谓隐喻⼈之⽆才,作不出好⽂章;或有所讽喻等等。

以作者本⾝来看,他既是“⽂起⼋代之衰”的宗师,⼜是⼒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物,颇具胆⼒。

他应该是欣赏杨花榆荚那样敢于表现⾃我⼤的勇⽓的。

朱宝莹《诗式》:春⽇晚春,则处处应切晚字。

⾸句从“春”字盘转到“晚”字,可谓善取逆势。

⼆句写晚春之景。

三句⼜转出⼀景,盖于红紫芳菲之中,⽅现⼗分绚烂之⾊,⽽⽆如扬花、榆荚不解点染,惟见漫天似雪之飞⽿。

四句分⼆层写,⽽“晚春”⼆字,跃然纸上。

正⽆俟描头画⾓,徒费琢斫,只落⼩家数也。

此⾸合上《春雪》⼀⾸,纯从涵泳⽽出,故诗笔盘旋回绕,⼀如其⽂,古之⼤家,有如是者。

【古诗】七年级语文《晚春》(韩愈)欣赏及练习题(含答案)

【古诗】七年级语文《晚春》(韩愈)欣赏及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晚春》(韩愈)欣赏及练习题晚春(韩愈)【原文】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它们费尽心思纷纷争奇斗艳。

杨花榆荚没有百花的芬芳,只知道飘散在空中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

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像雪花一般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

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整首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

作者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了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诗中看似写百花争奇斗艳的场景,实际上表达了诗人的惜春伤感之情。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主题】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诗人通过花草树木的角度抒写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怀。

【写法】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在于其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

“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

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常见考题】一、理解性默写1.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的句子是:,。

2.通过拟人的修辞写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雪花一般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行列的句子是:,。

《晚春》赏析

《晚春》赏析

《晚春》赏析【部编版七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原诗】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背景】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

该诗创作于公元816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韩愈年近半百时。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就是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赋予花草树木以生命的力量,来告诫人们珍惜时光,珍惜春天,启示人们抛开自我,应时创造。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

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

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

“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

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

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

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晚春韩愈古诗解读

晚春韩愈古诗解读

晚春韩愈古诗解读
《晚春》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通过描绘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草木都在争奇斗艳,形成了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在这首诗中,韩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草树木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它们仿佛有了生命,想要留住春天。

这种手法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这两句诗中,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出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而“百般红紫斗芳菲”则表达了春天中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及花草树木之间争奇斗艳的场景。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绘杨花和榆荚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春天将逝的感慨。

同时,也寄寓了人们应该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的哲理。

总的来说,《晚春》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展现出韩愈卓越的诗歌才华和深刻的思考。

它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更是一篇启示人们珍惜时间、抓住机遇的人生哲理之作。

韩愈《晚春》赏析

韩愈《晚春》赏析

韩愈《晚春》赏析韩愈的《晚春》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

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

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文艺创作的思路;文思。

解(jiě):知道。

【白话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好像漫天飞雪。

【赏析】《晚春》是韩诗颇具奇趣的小品。

历来选本少有漏选它的。

然而,对诗意的理解却是众说纷纭。

诗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所描写的乃郊游即目所见。

乍看来,只是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妍的“群芳谱”: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本与木本植物(“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刹那间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可笑那本来缺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言“杨花榆荚”,偏义于“杨花”)。

仅此寥寥数笔,就给读者以满眼风光的印象。

再进一步不难发现,此诗生动效果与拟人化的手法大有关系。

“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着想之奇是前此诗中罕见的。

最奇的还在于“无才思”三字造成末二句费人思量,若可解若不可解,引起见仁见智之说。

有人认为那是劝人珍惜光阴、抓紧勤学,以免如“杨花榆荚”白首无成;有的从中看到谐趣,以为是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一如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采的篇章;还有人干脆存疑:“玩三四两句,诗人似有所讽,但不知究何所指。

”(刘永济《唐代绝句精华》)姑且不论诸说各得诗意几分,仅就其解谈之歧异,便可看出此诗确乎奇之又奇。

清人朱彝尊说:“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只是如此。

”此言虽未破的,却不乏见地。

晚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晚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晚春原文、翻译及赏析晚春韩愈[唐代〕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及注释:译文: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道随风飘洒,好似片片雪花。

注释: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杨絮。

榆英:亦称榆钱。

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英,英小,形如钱,英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解:知道。

鉴赏:鉴赏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

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英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

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英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

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

“草木”本属无情物,竞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

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

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

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赏析

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赏析

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赏析本文是关于韩愈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晚春》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言绝句。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该诗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前言】《晚春》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

这时,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它们像是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各逞姿色,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机能。

而那些全无才思的杨花榆荚,在春风中纷纷飘落,只晓得如雪花那样,毫无目的地漫天飞舞。

【注释】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

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杨花:指柳絮榆荚:亦称榆钱。

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文艺创作的思路;文思。

解(jiě):知道。

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

此时人已年近半百。

【翻译】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好像漫天飞雪。

【赏析】《晚春》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言绝句。

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

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

“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

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

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晚春》(韩愈)评析

《晚春》(韩愈)评析

《晚春》(韩愈)评析原文:《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评析:韩愈在文学史上震铄古今、沾溉后世的是他奇崛雄豪风格的诗篇。

这种风格,在他用以写景写人的古体诗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然而他的五七言绝句也常为人们所称道。

五七言绝句是吟咏性情,风致缠绵的诗体,本不是韩愈所长,而他却常用这种小诗来写景,将景色写得清丽优美,情韵绵绵。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昌黎的五言绝句与众唐人、与少陵以及本朝的王荆公等不同。

与其说韩愈的五绝有特点,不如说他的七绝更具有艺术个性。

七绝在韩集中有七十五首,不仅数量上仅次于他的五言古,而且多精品,这首《晚春》即是一例。

七绝《晚春》是韩愈《游城南》诗十六首之一,写郊外暮春景象。

首二句,作者不说暮春时节繁花似锦,却说树木花草如人一般有知觉,以万紫千红的花朵来争奇斗艳,表示对春光的珍惜,写得巧。

后二句一转,说杨花(柳絮)和榆荚,象“无才思”——写不出华美文章的人那样,不能以“芳菲”显示自己的存在,只会“作雪飞”。

这两句,既是对前两句的映衬,又是对暮春特定景象的贴切生动描摹,写得奇。

四句诗以奇巧的构思,将暮春景象写得活龙活现,并极富情致。

韩愈以春为题材的七绝还有多首,前人甚至觉得他对春天有某种偏爱,“韩愈以一年好处在草色有无间。

”(李日华《紫桃轩杂辍》)韩愈对春的态度是否如李日华所说,这里且不说它,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那些以春为题材的诗“捕逐出八荒”的奇思幻想却多有相同之处。

例如《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将白雪拟人,飞舞于庭树是“嫌春色晚”,并以白雪“作飞花”作结,与《晚春》的构想如出一辙。

这种构想的相似,除了一般的原因,即所谓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的细致入微地体察物情之外,更为主要的是因为韩愈的创作思想即力戒平显习熟所决定。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韩愈描绘春色的七绝,首首语精思淡,既写景又不止于写景。

晚春古诗韩愈赏析

晚春古诗韩愈赏析

晚春古诗韩愈赏析晚春古诗韩愈赏析《晚春》是韩愈诗中颇富情趣的小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晚春古诗韩愈赏析,欢迎阅读。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不久归:将结束杨花:柳絮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的,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芳菲:形容花的芳香。

杨花榆荚: 杨花就是柳絮, 榆荚, 榆树的荚又叫榆钱。

【背景】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

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译文】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

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如何?【赏析1】在读这首诗的时候, 仿佛看到一幅喧闹繁盛的风景画, 草木原本是没有知觉的, 但是诗人却赋予它生命, 让它具有智慧, 晓得春天即将离去, 要及时把握。

草木尚能如此, 何况是我们呢? 如果一再的蹉跎, 就只有老大徒伤悲了。

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作诗, 很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再加上用字浅白, 更能够轻易的表达出诗中的原意。

【赏析2】诗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所描写的乃郊游即目所见。

乍看来,只是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妍的群芳谱: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本与木本植物(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刹那间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可笑那本来缺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言杨花榆荚,偏义于杨花)。

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的翻译赏析

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的翻译赏析

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的翻译赏析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的翻译赏析《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作者是唐朝文学家韩愈。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的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的翻译赏析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前言】《晚春》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

这时,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它们像是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各逞姿色,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机能。

而那些全无才思的杨花榆荚,在春风中纷纷飘落,只晓得如雪花那样,毫无目的地漫天飞舞。

【注释】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

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杨花:指柳絮榆荚:亦称榆钱。

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文艺创作的思路;文思。

解(jiě):知道。

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

此时人已年近半百。

【翻译】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好像漫天飞雪。

【赏析】《晚春》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言绝句。

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

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

“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

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

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韩愈的《晚春》翻译及赏析

韩愈的《晚春》翻译及赏析

韩愈的《晚春》翻译及赏析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

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榆荚:亦称榆钱。

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晚春》是韩诗颇富奇趣的小品,历来选本少有漏选它的。

然而,对诗意的理解却是诸说不一。

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所描写的乃郊游即目所见。

乍看来,只是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妍的“群芳谱”: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本与木本植物(“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刹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可笑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言“杨花榆荚”偏义于“杨花”)。

仅此寥寥数笔,就给读者以满眼风光的印象。

再进一步不难发现,此诗生动的效果与拟人化的手法大有关系。

“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着想之奇是前此诗中罕见的。

最奇的还在于“无才思”三字造成末二句费人咀嚼,若可解若不可解,引起见仁见智之说。

有人认为那是劝人珍惜光阴,抓紧勤学,以免如“杨花榆荚”白首无成;有的从中看到谐趣,以为是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一如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采的篇章;还有人干脆存疑:“玩三四两句,诗人似有所讽,但不知究何所指。

”(刘永济《唐代绝句精华》)姑不论诸说各得诗意几分,仅就其解会之歧异,就可看出此诗确乎奇之又奇。

清人朱彝尊说:“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只是如此。

”此言虽未破的,却不乏见地。

作者写诗的灵感是由晚春风光直接触发的,因而“情景只是如此”。

不过,他不仅看到这“情景”之美,而且若有所悟,方才做入“无才思”的奇语,当有所寄寓。

晚春重点解析

晚春重点解析

晚春重点解析
《晚春》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

全文如下: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

这首诗的解析如下: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

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中的“草树”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木,即花草树木。

“久不归”意为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斗”指争斗,比赛。

“芳菲”本指花草,也指花草的芳香。

此句写草木留春,万紫千红。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中的“杨花”指柳絮。

“榆荚”指榆钱,即榆树的果实。

“才思”指才华和能力。

“惟解”意为只知道。

“漫天”指遍布天空。

此句写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

全诗语言轻巧,意趣盎然,清新生动,形象鲜明,把个暮春景色写得别有情趣,不落俗套。

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不写百花凋零,
却写草木珍惜春光,争芳斗艳,杨花榆荚,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也不甘落后,来凑热闹。

从而寄寓了诗人乘时而进,抓住时机,积极创造美好未来的哲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的七绝诗词《晚春》赏析《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的是暮春别样的风景。

作者不写暮春百花凋残的景象,却以乐观积极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万紫千红的百花斗春图,寥寥几笔,便呈现满目春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诗人笔下的草木都是有灵性的,它们知道春天不久就要走了,于是就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才思”的杨花、榆荚都毫不示弱,它们飞的满天都是,为春天增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两句以拟人手法,刻画出柳絮飘飞的景象。

“无才思”是说杨花、榆荚姿色平平,没有
艳丽的色彩,更没有迷人的芳香。

它们不畏“班门弄斧”的讥讽,避短用长,为“晚春”添色。

就是这么不起眼的自然界的一员尚且懂得珍惜时光,更何况人呢?作者赞赏柳絮、榆荚的勇气,其实是说: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会辜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无才思”三字还有多种解读: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有所讽喻等等。

以作者本身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

他应该是欣赏杨花榆荚那样敢于表现自我大的勇气的。

朱宝莹《诗式》:春日晚春,则处处应切晚字。

首句从“春”字盘转到“晚”字,可谓善取逆势。

二句写晚春之景。

三句又转出一景,盖于红紫芳菲之中,方现十分绚烂之色,而无如扬花、榆荚不解点染,惟见漫天似雪之飞耳。

四句分二层写,而“晚春”二字,跃然纸上。

正无俟描头画角,徒费琢斫,只落小家数也。

此首合上《春雪》一首,纯从涵泳而出,故诗笔盘旋回绕,一如其文,古之大家,有如是者。

(品)沉着。

扩展阅读:韩愈的文章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

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时人有“韩文”
之誉。

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

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年—780年)以来的平庸诗风。

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独到的建树,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

韩愈文章的特点之一是“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或“鲠言无所忌”,也就是敢于讲话,而且敢讲真话。

这个特点是和他积极的政治态度分不开的。

他的几篇奏疏都是敢于揭发事实,敢说“群臣之所未言”的话。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和《论淮西事宜状》都有这个特点。

当然,最有代表性的文章还是《论佛骨表》。

其中所讲的就是“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的话。

在封建社会中,敢于说出别人该说而不说的话,这是了不起的胆识。

正因此,韩愈这类文章也就有内容、有深度、有力量。

再加上韩愈的语言艺术不同凡响,便成为气势磅礴的好文章。

韩愈文章之“发言真率,无所畏避”,不仅表现于他在君主面前敢说真话,而且还表现于他不顾儒家的传统观念,敢讲违背旧说的话,甚至说了同自己别的文章互相矛盾的话。

例如《读墨子》一文曾说“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

这样的言论显然同他尊崇孔孟之道有所牴牾。

对于这样的言论,前人指为“刺谬”,其实这正是韩愈虽然尊儒却不墨守的表现。

扩展阅读:韩愈的人物评价
裴度:昌黎韩愈,仆知之旧矣,其人信美材也。

近或闻诸侪类云:恃其绝足,往往奔放,不以文立制,而以文为戏。

白居易:学术精博,文力雄健,立词措意,有班(班固)、马(司马迁)之风,求之一时,甚不易得。

加以性方道直,介然有守,不交势利,自致名望。

可使执简,列为史官,记事书法,必无所苟。

皇甫湜:先生之武,袭蹈圣矩。

基於其身,克後其所。

居归丘轲,危解祸罗。

具兮素兮,有腼何多。

靡引而忘,天吝其施。

垂升乃颓,群心孔哀。

厥声赫赫,满华遍貊。

年千世百,新在竹帛。

我铭在碑,展我哀思。

李翱:翱昔与韩吏部退之为文章盟主,同时伦辈,惟柳仪曹宗元(柳宗元)、刘宾客梦得(刘禹锡)耳。

刘禹锡:高山无穷,太华削成。

人文无穷,夫子挺生。

典训为徒,百家抗行。

当时勍者,皆出其下。

古人中求,为敌盖寡。

贞元之中,帝鼓薰琴。

奕奕金马,文章如林。

君自幽谷,升於高岑。

鸾凤一鸣,蜩螗革音。

手持文柄,高视寰海。

权衡低昂,瞻
我所在。

三十馀年,声名塞天。

公鼎侯碑,志隧表阡。

一字之价,辇金如山。

权豪来侮,人虎我鼠。

然诺洞开,人金我土。

亲亲尚旧,宜其寿考。

天人之学,可与论道。

二者不至,至者其谁。

岂天与人,好恶背驰。

昔遇夫子,聪明勇奋。

常操利刃,开我混沌。

子长在笔,予长在论。

持矛举楯,卒不能困。

时惟子厚,窜言其间。

赞词愉愉,固非颜颜。

磅礴上下,羲农以还。

会於有极,服之无言。

赵德:昌黎公,圣人之徒欤!其文高出,与古之遗文不相上下。

所履之道,则尧、舜、禹、汤、文(周文王)、武(周武王)、周(周公)、孔(孔子)、孟轲、扬雄所授受服行之实也。

固已不杂其传,由佛及聃(老子)、庄(庄子)、杨之言,不得干其思,入其文也。

以是光于今,大于后,金石焦铄,斯文灿然。

德行道学文庶几乎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