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的认识,

合集下载

谈谈你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的认识,

谈谈你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的认识,

谈谈你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的认识,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谈谈你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的认识,围绕这两种文化,谈谈怎样科学规划自己的发展与学习,两种文化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1,在我们的发展与学习过程中,我们须明白科学不是万能的,唯人文主义也是不行的。

唯科学主义和唯人文主义都会阻碍我们的发展与学习,2,在我们的发展与学习中常常会接触到科学技术知识,比如我们随处可见的手机,汽车,电脑等,这些都是科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展现了科学的神光异彩,这样会膨胀我们的唯科学思想。

纵观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是科学和文化这两大引擎,我们要清楚认识到科学不是完全独立的,科学需要人文来对其批判,指引其前进,最后才能矫正科学前进的方向。

如果科学不能为推动文明的进度,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类还会要它吗,3,在我们的发展与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思想。

强调科学既可给我们的发展和学习带来福音,也可给我们发展与学习带来灾祸的两面性,否定把科学简单地等同于真理和绝对的正确,肯定错误的认识的必然性和积极作用;强调主体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认为科学知识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而非纯粹的客观等等,4,在我们的发展和学习中,我们要注意两种文化的学习,逐渐让其二者融合和相互补充;注意不是让它们“合二为一”,而是让他们共存并保留各自的不同。

但“人”是科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科技要以人为本,科学要人性化。

要实现这些,都离不开人文文化,5,在我们的发展和学习中,破除“重理轻文”思想,应走“文理并进”之道路,树立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同等重要的思想观念。

要强调两门科学相互尊重、相互吸收、相互讨论的科学态度,克服故步自封的态度。

只有我们清楚认识到以上的这些,才能更好地指引我们的发展与学习,这样也就能更好地指引社会前进。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本性区别及统一的可能性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本性区别及统一的可能性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本性区别及统一的可能性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本性区别及统一的可能性
"人文文化"应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种种无根据地扩充人文精神意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分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本性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两种文化的统一必须立足于它们对人性的完满实现所能做的贡献,进而通过哲学的平台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最终在人性上实现两者的统一.
作者:刘玲LIU Ling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62 刊名: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RADIO & TV UNIVERSITY 年,卷(期):2006 11(5) 分类号:G04 关键词:科学文化人文哲学。

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

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

内容摘要
在当今时代,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汇与整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首先, 科技创新需要更多的跨学科合作,而人文文化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 法。同时,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伦理、文 化和社会问题,这需要人文文化的引导和干预。此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 合也有助于推动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人类的文化素质。
Hale Waihona Puke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定义 和关系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定义和关系
科学文化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理解和探索的成果,它涵盖了数学、物 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也包括工程、技术等应用科学领域。科学文化 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定义和关系
内容摘要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都源于古代,但在近现代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和 科技的发展,两个文化领域的相互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在科学领域,人文精神 的引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促进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在人文领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人文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 推动了人文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
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
1、打破文化界限:为了实现两种文化的交融,首先需要打破彼此之间的界限。 这可能涉及到推动学科交叉、鼓励跨领域研究和消除学术地位不平衡等现象。
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
2、兼容并蓄:在打破界限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实现两种文化的兼容并 蓄。这意味着科学家需要人文精神,而人文主义者也需要了解科学知识。这种跨 文化的视野将有助于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人文与科技的看法

人文与科技的看法

人文与科技的看法在当今社会,人文和科技作为两个重要的领域,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将探讨人文与科技的关系以及它们分别对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1.人文的重要性人文关注的是人类的文化、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人类精神世界。

人文学科的研究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它们揭示并传承着人类的智慧和传统。

人文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文关注人类的情感和情感表达。

通过文学、艺术等表达形式,人文领域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共鸣他人的情感,以及自己内心的体验,从而增加了对人类情感世界的理解。

其次,人文研究提供了对历史和传统的理解。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镜子,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面对现在和未来的挑战。

再次,人文关注人类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多样性。

通过研究人文学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最后,人文研究对于塑造人类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们帮助我们思考和回答一些关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秩序的根本问题。

2.科技的重要性科技是指应用自然科学原理而产生的技术和工具,它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科技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技提供了便利和效率。

现代科技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例如互联网使得信息获取和交流更加快捷,智能手机使得我们能够随时随地处理事务。

其次,科技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推动了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

再次,科技对于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利用和保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科技也对医疗、教育、交通、通信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提供了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先进设备和方法,改善了教育的方式和质量,改善了交通和通信的便利性。

3.人文与科技的互动人文和科技并没有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伦理思考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伦理思考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伦理思考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合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大趋势。

科学文化强调理性、客观、实证的特点,而人文文化则强调人的主观感受、情感与精神追求。

当这两种文化相互融合时,可以促进人类全面发展并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持伦理思考,避免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与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首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有助于提升人类文明的智慧。

科学文化注重理性思维和实证验证,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

而人文文化注重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强调人类精神世界的价值和意义。

当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时,能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世界,提供全面、深入的认知。

科学的技术手段能够支持人文的情感体验,让人们在科技的辅助下更好地欣赏艺术、文学等人文作品,促进人类智慧的开拓。

比如,虚拟现实技术使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艺术作品中,增强了人们对艺术的感受和理解。

其次,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全面发展。

科学的技术创新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然而,单纯追求科技进步而忽视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的引导,可能会导致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的负面影响。

只有将科学技术与人文价值相结合,才能真正满足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并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更多的健康和幸福,但同时也需要伦理法律的引导,保护人类的尊严和权益。

然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也需要注意伦理思考。

科技的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道德观念的滞后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可能会引发一些伦理难题。

比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带来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应用的普及,但同时也产生了隐私保护、人机关系等伦理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在推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同时,加强伦理思考,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以确保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损害人类的尊严和权益。

综上所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谈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谈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谈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问题在科学界与哲学界一直是的重大课题,也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科学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显得尤为突出。

从哲学上分析,这是由于在心物二元论的立场上,以机械唯物论的观点看待自然科学,形成了客观主义和还原主义的科学观所致;从社会历史上分析,这是资本主义文明和文化存在着深刻矛盾的反映。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作为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过程中形成的两种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渗透、互为补充,从根本上是内在统一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其统一的本质体现在价值层面上则表现为价值追求的深刻一致性。

以美国举例,毋庸置疑美国的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并在现代文明上取得巨大成就,但在20世纪下半叶,美国的技术与工具过度发达,偏离人的本质力量,美国垄断资本为了疯狂追逐利润,不顾人民死活,让大量工业废水流入河道湖泊,有毒气体到处扩散,造成极为严重的的污染,大大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生态灾难日益严重。

人们追逐着实利和金钱,精神荒漠化,很少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人为功利所束缚,作了无穷欲望的奴隶。

人文精神失去了地位。

人的心灵被荼毒。

如今,美国的生态文明走在世界前列,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精神,是个各司其职,相互认同的社会,这种价值层面的统一性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结果。

科学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也体现在转基因产品的争论中。

中国的转基因稻米与玉米种植研究在研究之初就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和广泛的争议。

很多人对转基因食品的左右为难,并不意味着对知识与科学的漠视,因为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人类无法控制一切,所有的事情都存在变数。

其背后的争论实质是科学与伦理之争。

不可否认的是,在科学的评价和严格的管理下,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种植终将把农业带入一个优质高产、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农业的新时期。

转基因食品也很有可能造福于人类。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两种文化的提出英国学者查尔斯·帕希·斯诺(C.P.Snow,1905-1980)1959年在剑桥大学的讲演中指出现代社会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

一方是文学知识分子,一方是科学家,并犹以物理学家最有代表性。

斯诺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属于这种文化的科学家们彼此之间尽管也有许多互不理解之处,但是总的来说,他们具有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其约束力甚至比宗教、政治和阶级的模式更强。

科学文化可比喻为日神阿波罗文化,人文文化又称为酒神文化。

人文文化“人文”一词的英文humanity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人性、教养),有这样一些含义:人道或仁慈的性质或状态,慈爱或慷慨的行为或性情。

人道指对人和人类福利的关心;博爱指对人和人类的广泛的爱;人本主义指与神本主义相对立,主张人是宇宙万物的主宰。

人文文化是以人道、博爱和人本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它兴起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与科学文化追求真实理性至上不同,追求首先是美与善。

并对理性之外的意志、信仰、情感和潜意识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两种文化的对立从历史上讲,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并不是一开始就对立的。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共同反对至高无上的神权。

与神学不同,这两种文化都推崇人,认为人和动物区别在于有理性。

理性是人的本质。

要冲破神学的束缚就要唤醒人的理性。

显然近代科学是在人文主义的帮助下诞生的。

只是在科学主义把理性推崇至极,而人文主义对非理性或反理性顶礼膜拜时,两种文化的鸿沟才越来越深。

斯诺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原因,最主要是我们对专业化教育的过分推崇和我们的社会模式固定下来的倾向。

我们总是希望一个人能很快地在某个领域达到深入的境界,而且认为专业化教育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的捷径。

我们也是总是不由自主地希望我们现存的社会模式永久不变,力图使它固定下来,按这个模式发展下去,而这却是一种保守僵化的倾向。

对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对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对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理解与思考“对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理解与思考”科学文化是指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根据科学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探索事物真实本质,并借助科学手段实现实际效果的文化。

科学文化是一种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克服困难、改善生活、实现社会发展的文化形式。

科学文化是一种以实验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以发现和应用科学知识为中心的文化形式。

人文文化是指以人文主义为主导思想,强调人的价值,从人的视角出发,力求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使人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的文化形式。

它注重人的发展,追求生活的美好,关注个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努力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以及实现全人类的协作与进步。

两者各具特点,有着不同的内涵,但是也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科学文化还是人文文化,都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是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元素。

科学文化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思维方式,为人们探索自然规律、改善人生条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而人文文化则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思维方式,让人们能够有深刻的自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

因此,要想更好地理解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就必须建立起统一的思想观念,坚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努力建立一个科学化、人文化相结合的社会环境。

这就是要求我们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结合起来,突出科学文化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体现人文文化的理念性和人性化;要求我们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完善,在实践中深化,最终营造出一个更加科学、更加人文的社会环境。

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都是重要的文化形式,他们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生活水平,而且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的发挥,更好地实现个体与社会和谐共处。

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好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理解以及思考,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完善,在实践中深化,最终营造出一个更加科学、更加人文的社会环境。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简述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概念与关系二、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1.价值观的冲突2.方法论的冲突3.知识体系的冲突三、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调1.医学发展的需求2.社会伦理和法律的约束3.科技与人文的互动与融合四、结论: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共存与互促正文一、引言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它们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文化以理性、实证和客观为特点,关注对自然界的探索与利用;而人文文化则以感性、想象和主观为特点,关注人类精神世界的表达与传承。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这两种文化形态既存在冲突,也有协调。

本文将从医学这一特定领域,探讨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二、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1.价值观的冲突科学技术文化以客观、实用和效率为价值观,追求真理和实际应用。

而人文文化则强调情感、审美和人文关怀,关注个体的精神需求。

在医学领域,这两种价值观的冲突表现在医学实践中对患者需求的关注上。

2.方法论的冲突科学技术文化倡导实证主义,强调数据和实验,追求精确和可重复性。

而人文文化则倡导解释学,关注个体经验和情感,追求理解和意义。

在医学领域,这两种方法论的冲突体现在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如生物医学模式与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的差异。

3.知识体系的冲突科学技术文化关注的知识体系是科学知识,强调逻辑性、系统性和普遍性。

而人文文化关注的知识体系是文化知识,强调历史性、地域性和特殊性。

在医学领域,这两种知识体系的冲突体现在医学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上,如专业技能培养与人文素养教育的平衡。

三、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调1.医学发展的需求医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科学技术文化的推动。

同时,医学作为一门关乎人类生命健康的学科,也需要关注人文文化的价值。

科普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文化的相似之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科普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文化的相似之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科普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文化的相似之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科普文化与人文文化以及科学文化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文化形态。

科普文化指的是将科学知识以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达给大众,以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人文文化则是指以人类为中心,关注人类生活和人类价值的文化形态。

科学文化则是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纳入到整个文化体系中,推动科学与文化的结合。

尽管科普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在定义和内容上各有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首先,它们在传播方式上具有相似性。

科普文化与人文文化一样,都着眼于公众的需求和兴趣,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介将科学和人文知识传播给大众。

无论是科普图书、科普教育节目还是人文艺术展览,都扮演着向公众普及科学和人文知识的重要角色。

其次,科普文化与人文文化一样,都注重知识的传承。

科普文化的传播旨在以简明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传递科学知识,使得知识的传承能够更加轻松地实现。

人文文化也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通过这种方式使得人文思想和价值观得以传承和弘扬。

最后,科普文化与人文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

科普文化的普及能够增强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和理解,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人文文化则能够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问题。

科普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普及和传承,都对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科普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在概念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在传播方式、知识传承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

这些相似之处有助于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融入到社会文化中,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加强科普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含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结构进行解释和说明。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编写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和探讨科普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似之处。

如何看待人文与科学的关系

如何看待人文与科学的关系

如何看待人文与科学的关系摘要:作为人类观察和认识世界的两种方式,科学与人文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关系问题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而永恒的话题。

毋庸置疑,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但与此同时,人类也为社会的高速发展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人类征服了自然,却成了自己所创造机器的奴隶。

随着西方现代化过程的逐渐完成,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的角色日益引起不少思想家的担忧和反思。

为此,形成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

科学和人文既有现阶段对立的一面,也有别人本源和终极意义上的一致性的一面。

理清科学和人文的概念及其关系的历史演变,尽可能的减少这种分裂对立的负面影响,倡导两种文化之间更加广泛的对话,更加宽容的理解,更加融洽的合作,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正文:在近现代文化中,一直存在着两种文化的对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之间的对立。

就两者对立的实质来说,科学主义强调科学、客观性、真理性,主张“价值中立”。

由此,它以自然科学为惟一的、标准的文化模式,以此来改造其他文化。

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科学哲学,它要建立起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的哲学。

与此相反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应生活得更有意义,也即通常所说的对人的“终极关怀”、“精神追求”等。

它认为,科学仅仅给人带来的是工具理性,使人仅停留在功利境界,从而对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没有任何帮助。

所以,人文主义总是强调要以人文主义思潮来“规范”科学主义。

最能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是文学、哲学。

人文主义思潮还认为,文学、哲学等不可能具有科学性。

但是,两者总是要求以自己的观点来努力改造对方的做法最终都失败了。

比如说,科学主义总是强调哲学要科学化,但是,科学哲学的发展尤其从逻辑主义向历史主义发展的这段历史表明:科学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和其他文化没有绝对的界限,这样,以科学作为惟一的、标准的文化模式,且以之来改造哲学是有问题的。

科学文化VS人文文化

科学文化VS人文文化

科学文化VS人文文化李醒民科学文化不是吸纳科学的某些要素和气质的其他亚文化,更不是科学诞生和发展的文化氛围的文化或与境文化。

科学文化是科学人在科学活动中的生活形式和生活态度,或者是他们自觉和不自觉地遵循的生活形式和生活态度。

科学文化以科学为载体,蕴涵着科学的禀赋和禀性,体现了科学以及科学共同体的精神气质,是科学的文化标格和标志。

科学文化的内涵和要素集中体现在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实证方法、理性方法,臻美方法)、科学的宇宙观或世界图像,尤其体现在科学精神(以追求真理作为它的发生学的和逻辑的起点,并以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构成它的两大支柱;在两大支柱之上,支撑着其他次生精神)之中。

人文文化是比科学文化古老得多的文化。

它是人在其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缓慢形成的文化,也是围绕人思考、研究、撰写、制作和应用,逐渐展开和达成的、处处与人相关的文化。

人文文化是当今唯一能够与科学文化对峙的文化。

从知识层面讲,如果说科学文化主要是关于物或物质世界(当然科学也研究人的自然属性)的文化的话,那么人文文化则是关于人或精神世界的文化。

人文文化是以人文学科为基底的,它主要凝聚在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生观和生活方式中,尤其渗透和显现于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这是人文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作为人类文化的两大亚文化,二者是有诸多差别或异质性的,其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与它们脱胎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差异等价。

从知识的外在关联看,也就是从作为研究活动和社会建制的知识的层面上看,二者的差异主要在以下诸方面。

1.研究对象。

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涉及的是外部世界,是相对独立于人的客观的物质、现象和事件。

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的和个体的)及其文化产物,把主观精神或思维的东西作为研究对象。

2.认识主体。

在自然科学中,认识主体基本上可以看做是认识对象的旁观者,二者是可以相对地分离;而在人文学科,二者可以说是合二而一、难分难解。

自然科学的认识主体的创造者是不定的,原则上无个人专断特征;而人文学科的创造者则是特定的,权威痕迹明显。

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科学与人文

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科学与人文
逻辑实 证 主 义 认 为,科 学 的 本 质 就 是 数 理 逻 辑 和实证,强调科学的精 确 性、实 证 性.当 实 证 性 受 到 威 胁 的 时 候 ,卡 尔 · 波 普 尔 (K.Popper)便 以 证 伪 的 方式、拉 卡 托 斯 (I.Lakatos)则 以 “硬 核 与 保 护 带 ” 的 概 念 来 尽 心 地 辩 护 .到 了 历 史 主 义 ,托 马 斯 · 库 恩 (T.S.Kuhn)似乎开 始 对 科 学 的 人 文 性 有 了 觉 醒. 他认为科学的变革和 社 会 革 命 具 有 类 似 性,即 当 旧 的范式不能解释 的 问 题 ——— 反 常 问 题 越 来 越 多 的 时 候 ,科 学 革 命 就 会 爆 发 ,结 果 是 新 的 范 式 代 替 旧 的 范 式 ,同 时 他 从 科 学 家 群 体 、科 学 家 个 人 的 心 理 及 价 值取向等方面说明其 所 指 的 范 式.后 现 代 主 义 则 开 始 趋 向 于 承 认 科 学 的 主 观 性 、相 对 性 ,即 科 学 是 科 学 家群体所建构的一种对科学现象的相对比较合理的 描 述 ,而 建 构 的 过 程 是 和 科 学 家 群 体 、个 人 所 处 的 文 化背景、审美取向、价 值 观 念 等 有 密 切 关 系 的.到 了 费 耶 阿 本 德 (P.Feyerabend),他 不 但 开 始 激 烈 地 反 对 方 法 ,甚 至 取 消 了 科 学 在 人 类 文 化 中 的 特 殊 地 位 , 也就是“不赋予科 学 以 优 于 其 他 形 态 知 识 或 其 他 传 统的地位”[2].同时强调尊重科学家个体的主观愿 望 和 自 由 .由 以 上 的 分 析 可 以 看 出 ,科 学 哲 学 中 对 科 学 本 质 的 认 识 经 历 了 强 调 精 确 性 、实 证 性 、逻 辑 性 到 主 观性、相对性、历史性 的 变 化 过 程,这 种 变 化 过 程 使 科学越来越具有人文 的 特 性.当 然 不 能 就 此 武 断 地 认为科学就是人文;但 是 最 起 码 可 以 认 为 科 学 应 该 具 备 人 文 性 的 性 格 .这 样 一 来 ,对 科 学 形 象 的 表 述 将 变得非常丰富.科学可 以 作 为 一 种 建 制、方 法、积 累 的 知 识 传 统 ,一 种 维 持 或 发 展 生 产 的 主 要 因 素 ,一 种 信仰和对人类的态 度 (贝 尔 纳 法)[3].科 学 本 身 就 是 科 学 与 人 文 的 结 合 体 ,或 者 科 学 本 身 就 是 人 文 的 ,是

对两种文化的看法

对两种文化的看法

学号:21414114 姓名:张东东两种文化的看法“两种文化”是英国人C·P·斯诺1959年在剑桥大学做的一次著名演说,为了回应论敌和扩展论题,斯诺先生后来又做过多次演说。

“两种文化”说的是“科学文化”与“文学文化”。

斯诺在演说中不仅对文化分裂的时代状况作了“卓越的描绘”,而且自始至终站在“科学文化”的立场上对“文学文化”施以猛烈的批判和攻击。

在他看来,文学文化里“全是搔首弄姿,怨天尤人,离群索居,逃避世事那一套”;与“自恋”的文学文化不同,科学文化的基调则是“稳定的,健康的,异性恋的”,科学文化里丝毫没有“偷偷摸摸和躲躲闪闪”。

斯诺确信科学家群体比“文学知识分子”群体有更多的“道德健康”,“科学文化能赋予我们的最大财富是一种道德的文化”。

一般认为,“斯诺命题”指的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在思想和实践中凡涉及两个集团(科学家与人文学者)、两种文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种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种理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种教育(理科教育与文科教育)的分裂与冲突,均在“斯诺命题”的涵义内。

一、两个集团“科学与人文”问题的难度主要在于人们很难一开始就说清楚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人文。

斯诺命题把“两种文化”问题归结为科学家群体与人文学者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非常直观。

大家可能说不清楚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人文,但都知道哪些人是科学家,哪些人是人文学者。

斯诺命题的确是“科学与人文”问题的一种方便的、简化的、易于理解的方式,但是,借用科学史中内部史(思想史)和外部史(社会史)的说法,它只是“科学与人文”话题的外部形式。

局限于这种外部形式是不够的。

比如,我们都直觉到――虽然还说不十分清楚――有许多科学家是很讲“人文”的,有许多人文学者也是很讲“科学”的,用职业和行当来划分他们的观点和立场显然是不完备的。

当然,这是“外部形式”固有的缺陷。

社会分工显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是“末”而不是“本”。

浅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融合论文

浅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融合论文

浅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融合论文浅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融合论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

1959年,英国著名学者C。

P。

斯诺在剑桥大学演讲中提出,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由于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他们关于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经常处于相互对立的位置,并且还相互鄙视、甚至不屑于去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

这一现象被称为“斯诺命题”。

斯诺认为两种文化的分裂必然会妨碍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概念科学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科学成果与财富的总和,大致可划分为物质、规范、精神三个基本层次。

物质文化是指科学文化的物质,主要是科学能够被人类所利用其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

科学的规范文化是科学文化的服务中介,包括科学的伦理规范、科学的法律规范和科学的政治、组织规范。

科学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指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

科学文化是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与规律的,是求真,研究“是什么”的问题。

人文文化是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体认和追求的结晶,它关注对象是“人”,而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强烈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特征。

人文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侧重于人类生存意义、方式与价值的关怀与维护;其文化体系的主体内容是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及体现人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价值理性、精神境界的价值观念体系。

人文文化是关于精神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研究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实质是真与善的交融。

李政道博士曾深刻指出二者的关系: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和普遍性。

科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但是科学文化本身并不能保证科技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造福于人类和社会,引导这一发展方向的是人文文化。

自然辩证法作业: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作业: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作业: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何谓文化,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写道:“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义上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化就是人化,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在上世纪50年代末,文化被分化为两种概念,一种是人文学者的文化,一种是科技专家的文化,即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

文化被概念分化的原因也来自各个方面。

由于近代科技革命带来科技的突飞猛进,以自然科学研究为基础,关注客观的自然界,探索自然界的规律,追求真实性,科学理性至上的科学文化应运而生。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共同构成了科学文化的内核。

理性与规范是科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批判与创新是科技文化的根本使命,效率是科技文化的组织功能要求,它们构成了科技文化价值观体系的基本架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科教强国”等一系列以科技为主题的国策,大力推动科技文化的发展。

人文文化相较于科学文化更为古老,自人类存在起人文文化便开始萌发,并在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

人文文化以人文科学为基础,以伦理、哲学、艺术、宗教等为指向,以人为本,探索人类实践活动中所蕴涵的人文问题,求善,求美。

人文文化体现在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生观等方方面面。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华大地上马克思主义思想被引入和深入学习,经过众多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马克思主义最终得以在我国确立。

进入新世纪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了我国人文文化的主导。

并且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传统人文文化也被当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开办,将我国的人文文化推向各地,成为了人文文化输出的重要渠道。

由此可见,我国的人文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发展并且不断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关系的理解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关系的理解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关系的理解嘿,咱来聊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关系吧!这就好比是咱生活中的左右腿,缺了谁都没法好好走路啊!比如说,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啥的,那可真是牛掰啊!这就是科学文化的厉害之处,没有科学,咱哪能享受这么多科技带来的便利呢!“这科技发展得多快啊,难道不是科学文化的功劳吗?”
但咱也不能忘了人文文化啊!像那些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动人心弦的音乐,多有魅力啊!就好像贝多芬的音乐,能直击人的心灵深处呢!“没有人文文化,生活得多枯燥啊!”
科学文化让我们探索世界,了解万物的规律,就像我们仰头看那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而人文文化呢,是让我们理解人类自身,感受情感的力量,如同我们在温暖的炉火边分享彼此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看科技展览,被那些高科技产品震撼得不行。

朋友惊叹道:“哇塞,这科学文化简直太厉害了!”但后来我们又一起去听了一场音乐会,在那美妙的音乐中陶醉时,我也忍不住感慨:“人文文化真的是太迷人啦!”
在我看来,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

就像鸟儿的两只翅膀,只有共同协作,才能让我们的生活飞得更高更远。

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建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

我们不能只重视其中一个而忽视另一个,而是要两者兼顾,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浅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

浅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

浅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浅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摘要:由大学中科技文化教育和人文文化教育的不平衡这一主要现象出现,讲述了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概念、特点以及这两者各自的发展历史,最后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之中,我们应该在大学教学中同样重视人文文化教育而不是一味的强调科技文化教育。

关键词:教育、科技文化、人文文化、结合在大学教育中,科技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主流,而人文文化教育受到严重轻视,出现科技文化教育与人文文化教育相互对立的情形。

许多大学理工科专业占三分之二以上,在中国的青年学生中更是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这就势必导致学生的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严重脱节,许多理工科学生仅仅局限于本行业本专业的知识,连基本的人文素质都不具备,人文意识非常薄弱;而文科学生对科技文化则是一无所知,逻辑思维、动手能力极差,整体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针对在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被提了出来,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是内在身心潜能的发展,以及外在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其实质是打好基础、全面训练,使学生学到的东西得以内化为替在的能力和内在的品质与精神,而这种知识底蕴与身心素养正是人文精神的追求。

也就是说人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素质培养的基础性地位。

中国教育部顺应文理渗透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是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必须是以科学知识传授为内容的科学教育和以人文知识传授为内容的人文教育的统一。

科学技术不仅是系统化的理论和工艺,而且是一种角色、职业、产业、体制,一种社会活动。

在科学活动中形成了科学共同体以及科技文化,科技文化主要表现在科学共同体所认同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制度、科学活动方式等方面①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核心,包括追求真理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怀疑精神、破除迷信和不为教条束缚的精神、理性思维的精神、创新精神等;科学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科学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科学知识反映人类认识世界所达到的水平,其内容包括在各具体自然科学中,它是科学文化的基础;科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之一,科学活动属于知识生产,是研究性质的。

科学和人文的和而不同

科学和人文的和而不同

“两种文化”的“和而不同”人文,是人类文化的简称,是人站在自身或者其它的角度,用自己或别人提出的方法对世界中已知或未知存在的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而总结出来的符合世界发展规律的又能被大众接受的属于个人主观的知识点。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科学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

1888年,达尔文也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

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

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和而不同指的是可以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人文和科学作为人类活动的两个主要内容,和谐的存在但又各有自己对人、对社会不同的诠释。

科学引导人们认识世界的本源,人文带领社会走向美善。

比如月亮的故事。

人文带来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科学却让我们逐步实现奔月的梦想。

离开了人文,月亮只是一个巨大的石头,毫无美感,我们的精神将变成荒原;离开了科学,我们只能望月兴叹,也只能生活在童话里。

科学和人文在各自的领域对人、对世界进行着阐释。

科学和人文并不是对立的,也不是互不相干,而是相辅相成,而且可以相得益彰。

遥想半个多世纪以前,我们对原子能的认识和利用。

那时,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从事着原子弹的研发,随着那一声又一声的巨响,举世为之震惊。

后来我们就看到人文的奔走,奔走于奥本海默那忧伤的泪水,也走在爱因斯坦等人的联名签署要求政府拒绝使用原子弹上,更体现在当时大批的人对原子弹再次使用的抗议上。

紧接着,一个个核电站先后出现,科学的力量然我们在能源的利用上走出了可喜的一步。

浅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浅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浅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郝昆清华环境系摘要: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其显著特征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深层底蕴和价值取向上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其共同的目标指向是人类真善美的崇高理想境界。

科学技术工作者只有拥有深厚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底蕴,才能有重大的科学创造和技术发明。

关键词:科学文化人文文化融合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两个重要侧面。

作为两种文化精髓的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更代表了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

在大力提倡科技文明、追求社会进步与人的自我完善、推行可持续战略的当今 , 深入探讨两种文化及两种文化的差异,进一步研究两种文化的相容性,对于树立真正的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 , 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在讨论前首先要弄清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概念。

科学文化是指以自然界为指向,基于严谨的科学知识、规范的科学方法、理性的科学思想而形成的文化体系。

科学文化以物为尺度, 推崇工具理性至上, 追求真实。

科学文化的成果是客观的真理性知识, 它能教人知、行, 蕴涵于其中的客观、求实、理性的精神则能开阔人的心胸, 启迪人的心智, 扩大人的视野, 摒弃人的愚昧无知、教条迷信。

客观、求实、理性的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精髓。

对于科学文化而言:第一 ,科技知识是一元的;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 ,而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第二 ,科学思维主要是逻辑思维 ,是正确思维的基础。

第三 ,科学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 ,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第四 ,科学精神则是科学文化的精髓 ,是求真务实的人文精神。

科学文化是关于客观世界的 ,科学的求真精神贯串科学文化始终。

求真 ,力求反映客观世界的知识才可能是一元的;求真 ,思维才要求合于逻辑 ,以保证结果正确;求真 ,方法才能依赖实证 ,以保证思维逻辑与知识一元。

同样 ,人文文化是关于精神世界的 ,人文的求善精神贯穿人文文化始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你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的认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谈谈你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的认识,围绕这两种文化,谈谈怎样科学规划自己的发展与学习,两种文化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1,在我们的发展与学习过程中,我们须明白科学不是万能的,唯人文主义也是不行的。

唯科学主义和唯人文主义都会阻碍我们的发展与学习,2,在我们的发展与学习中常常会接触到科学技术知识,比如我们随处可见的手机,汽车,电脑等,这些都是科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展现了科学的神光异彩,这样会膨胀我们的唯科学思想。

纵观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是科学和文化这两大引擎,我们要清楚认识到科学不是完全独立的,科学需要人文来对其批判,指引其前进,最后才能矫正科学前进的方向。

如果科学不能为推动文明的进度,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类还会要它吗,3,在我们的发展与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思想。

强调科学既可给我们的发展和学习带来福音,也可给我们发展与学习带来灾祸的两面性,否定把科学简单地等同于真理和绝对的正确,肯定错误的认识的必然性和积极作用;强调主体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认为科学知识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而非纯粹的客观等等,4,在我们的发展和学习中,我们要注意两种文化的学习,逐渐让其二者融合和相互补充;注意不是让它们“合二为一”,而是让他们共存并保留各自的不同。

但“人”是科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科技要以人为本,科学要人性化。

要实现这些,都离不开人文文化,5,在我们的发展和学习中,破除“重理轻文”思想,应走“文理并进”之道路,树立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同等重要的思想观念。

要强调两门科学相互尊重、相互吸收、
相互讨论的科学态度,克服故步自封的态度。

只有我们清楚认识到以上的这些,才能更好地指引我们的发展与学习,这样也就能更好地指引社会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