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合集下载

6-科学与人文:冲突与融合

6-科学与人文:冲突与融合
科学主义的局限性
➢ 科学主义只是一般地提出科学化的要求,不考虑非自 然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在这些领域应用自然科学的概念 和方法的条件。
➢ 科学主义把自然科学的一般有限原则加以不适当地推 广和转换,将自然科学的观念、方法不加限制地外推 搬用并规范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这是违背科学精神 的,凡是严肃的科学家都不会赞同。
➢“人文”在中国古代意指那些不是以自然为对象 的文明文化现象,如诗、书、礼、乐等。
贲卦:亨,小利有攸往。
▪ 离下艮上 ----------- --- 艮上(山) --- ------------- --- 离下(火) ---------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 文柔,故小利有攸往。
➢ 斯诺的批评重点在于指出对科学文化的不 了解,这种不了解“给整个‘传统’文化带 来的非科学气氛,而这种非科学气氛又往往 转化为反科学”
2、科学与人文的论争:科学主义与反科学思潮
1、科学主义:自然科学是知识的范型,文化的其他 领域必须按照这个范型加以衡量。
I. “科学主义”的概念辨析
“科学主义”,译自英文“Scientism”,亦译“唯科学主义”。
2、“反科学”思潮:
I. 概念辨析
➢ 所谓“反科学”思潮,系指由于科学的社会控 制失当并导致一定的负面效应而引发的“反科 学”(anti-science)倾向。这种倾向的一个 显著的特征就是认定科学在本质上同人类的追 求相冲突。
➢ “反科学”思潮对科学的抵制并不具有明确 的认识论基础,尚未提升为系统的哲理、建构 严密的逻辑形态,也未组织成一个围绕共同的、 概念明确的社会共同体。
望——论科学研究的实在》(1999); ➢ 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安德鲁·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编辑了《作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评《科技哲学十五讲》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评《科技哲学十五讲》

广告书评林德宏著的《科技哲学十五讲》讨论了科学是否能够获得真理,科学为何时而能够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时而又产生负面影响;还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科学的发展规律和历史,以及科学技术的价值。

本书共有十五讲。

第一讲主要介绍了科学技术哲学概论,包括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价值;第二讲介绍了人类起源和创造活动的演变;第三讲和第四讲分别介绍了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人工自然的历史;第五讲和第六讲分别介绍了自然观和科学思想的变化;第七讲至第十讲介绍了科学的价值和科学方法的价值;第十一讲至第十三讲介绍了技术的价值,以及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第十四讲和第十五讲阐述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影响。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起始时间不同,但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和改造世界所付出的努力。

二者的价值体系不同,探索方法不同,却又相互关联、互相促进。

同时,两种不同文化形态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

正如《科技哲学十五讲》中的核心思想,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确实已经发生了冲突,冲突造成的危害和弊端引起了社会大众的注意。

如何更好地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值得重新审视的问题。

《科技哲学十五讲》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发生冲突的根源归结为二者具有不同的价值导向。

科学文化的价值体系最早是从古希腊孕育而成的,在积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求真务实的科学文化精神。

“求真”是科学文化精神的核心。

在这种价值观下,追求真理、受到工具理性支配的人类开始变得功利心重,逐渐抛弃了人文价值。

造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发生冲突的另一个因素是工业化生产方式。

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如《科技哲学十五讲》第十二讲中提到的,当电话和手机在人们生活中普及开来,写信这种优雅古老的沟通方式在逐渐消失,写信也只是被人们忽视的文化中的一个剪影。

在“快餐时代”,人们无法静下心来阅读和思考,逐渐与人文文化渐行渐远。

现如今,科学文化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人类要做的不再是一味地在科技上开辟领土,而是要兼顾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摘要:一、引言: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协调背景介绍二、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表现1.价值观的差异2.方法论的矛盾3.利益冲突三、医学领域中的冲突案例分析1.基因编辑技术争议2.人工智能在医疗决策中的应用争议四、协调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策略1.强化跨学科沟通与协作2.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五、结论:医学发展需要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有机结合正文: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文化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科学技术文化与传统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并以医学领域为例进行分析。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价值观、方法论和利益方面。

在价值观上,科学技术文化强调理性、客观和实证,而人文文化则关注人性、情感和道德。

这种差异使得双方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往往产生分歧。

方法论上的矛盾表现在科学技术文化追求科学实证,而人文文化则强调思辨和哲学思考。

此外,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不容忽视,如资源分配、知识产权等问题。

在医学领域,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尤为明显。

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一方面为人类带来了治愈遗传疾病的希望,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关于生命伦理和道德底线的争议。

人工智能在医疗决策中的应用也引发了关注,尽管其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但同时也让人担忧是否会削弱医生的责任心和人文关怀。

要协调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强化跨学科沟通与协作,促使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了解、尊重和支持。

其次,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增强人们对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确保科学技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遵循人文关怀和道德原则。

总之,医学发展需要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有机结合。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自然辩证法》作业——浅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我国著名的机械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过,“从表面上看,科学是求真,解决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问题;人文是求善,解决的是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

但从两者内在的关系来看,真为善奠基,善为真导向,两者不可分割。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左膀右臂,两者在浩瀚的文明发展史上相爱相杀,纠葛不止。

可以说世界范围内,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文文化的发展状况要远比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繁荣。

在那个长达几千年的时间跨度里,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受到了歧视和打压,被视作一种与固有人文、宗教精神格格不入的“异者”,是一种可怕的需要打压的冲突,是荒谬而又可笑的“外乡人”。

15世纪至17世纪时,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发现和发展了“日心说”,这个本可以让人类对宇宙星空的认识进一个大步的新发现,却因为与天主教所遵从的“地心说”相悖而得到罗马教廷的封杀和禁锢。

以至于,在《天体运行论》出版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日心说”极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支持者更是寥寥无几。

在中国古代,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一步步成为统治思想。

朝廷里一些迂腐的儒士片面理解儒家典籍中孔子对待技术的思想,将科学技术视为“艺成而下”的“小道”。

头脑灵光的年轻人都秉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鲜有人涉足民用工具或军事器械的革新创造。

有发明被采纳,无非也是因为辅助了人文文化的发展而得已延存,如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等。

从文艺复兴开始,科学技术逐渐赶上人文文化的发展步伐,两者开始有了一些新鲜而有趣的交融。

达芬奇的著名素描《维特鲁威人》就是一部科学与人文完美融合的经典之作。

达芬奇将生物学基础(形体和比例)和几何学知识(方形和圆形)都运用到这幅人体素描之中,使《维特鲁威人》在他的妙笔下既展现出精妙的比例又有了艺术的美感。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号召下,各级政府、大中专院校、研究所都将推动各自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定为最重要的工作。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自然辩证法作业——浅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我国着名的机械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过,“从表面上看,科学是求真,解决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问题;人文是求善,解决的是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但从两者内在的关系来看,真为善奠基,善为真导向,两者不可分割;”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左膀右臂,两者在浩瀚的文明发展史上相爱相杀,纠葛不止;可以说世界范围内,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文文化的发展状况要远比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繁荣;在那个长达几千年的时间跨度里,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受到了歧视和打压,被视作一种与固有人文、宗教精神格格不入的“异者”,是一种可怕的需要打压的冲突,是荒谬而又可笑的“外乡人”;15世纪至17世纪时,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发现和发展了“日心说”,这个本可以让人类对宇宙星空的认识进一个大步的新发现,却因为与天主教所遵从的“地心说”相悖而得到罗马教廷的封杀和禁锢;以至于,在出版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日心说”极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支持者更是寥寥无几;在中国古代,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一步步成为统治思想;朝廷里一些迂腐的儒士片面理解儒家典籍中孔子对待技术的思想,将科学技术视为“艺成而下”的“小道”;头脑灵光的年轻人都秉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鲜有人涉足民用工具或军事器械的革新创造;有发明被采纳,无非也是因为辅助了人文文化的发展而得已延存,如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等;从文艺复兴开始,科学技术逐渐赶上人文文化的发展步伐,两者开始有了一些新鲜而有趣的交融;达芬奇的着名素描维特鲁威人就是一部科学与人文完美融合的经典之作;达芬奇将生物学基础形体和比例和几何学知识方形和圆形都运用到这幅人体素描之中,使维特鲁威人在他的妙笔下既展现出精妙的比例又有了艺术的美感;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号召下,各级政府、大中专院校、研究所都将推动各自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定为最重要的工作;一大批知识青年投身于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曾被长期冷落的科学技术终于在知识体系中翻身,成为先进和富强的代名词;国家对科技的重视造就了科学技术文化的繁荣,也成就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年;此时,已没有人再说科技使无关紧要的东西,更没有人用排斥的眼光看待它;科技一跃成为了无比重要的一个工具,甚至一度超越“人文”在人们内心中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发展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与国际社会接轨;除了获得巨大的国际市场这一好处外,我们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竞争,而文化竞争就是一方面;改革开放带给人民群众的实惠就是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这不能不说是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强国战略的硕果;然而,这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文文化发展的滞后;广大群众普遍拥有了充裕的物质条件,但却没有相对丰富的精神生活;于是,外国的文化产品趁着国内市场的空缺而迅速涌入;进口的文化产品带来的是西方文化,而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造成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和人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这两者的后果就是国人道德观念的沦丧与一系列有悖社会公德的违法活动的出现;如食品生产中“毒豆芽”、“地沟油”、“激素奶”等有毒食品的层出不穷以及拐卖妇女儿童、建造“豆腐渣”工程、在景区乱写乱画等违法行为的屡禁不止;面对如此多棘手的社会矛盾,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意识到,人文文化与科学技术文化一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两者的关系;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看似是两面对立的墙,一为理性,一为感性;无论是历史偏向感性导致的错误,抑或当代人注重理性忽略感性而带来的困扰,都使我们明白,两者固然不同,我们也该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自此,人文文化的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相应的人力物力也投入到了人文文化建设事业中来;借此契机,人文文化如春天的桃花一般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恣意绽放,吐露芬芳,为科技的进步增添了许多灵动的元素;同时,科技的创新也为人文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媒介;举个简单例子,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繁衍而变得丰富多彩,从图画符号开始,逐渐衍生出篆、隶、楷、行、草等形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书法不仅作为汉字的载体而促进了知识传承和文化传播,它还作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个瑰宝在各国文明交流中独放异彩;但是,科技让我们拥有了许多不需要纸笔就可以编辑和传送信息的工具,再加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无暇领略书法的刚柔之美,只得以呆板僵硬的印刷字体来承载我对于万千世界的种种想法;此时书法在与印刷字的较量中因为书写速度的劣势而败下阵来;但渐渐地,“千人一体”的印刷字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极度枯燥、乏味,我们迫切地想要找到曾经书法艺术带给我们的惊喜和舒畅的感觉;于是,书法再一次回归到我们的创作过程中,它出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呈现出“和”的简约;也出现在上海世博会的会徽上,展示出“世”的活泼;书法本身所具有的曼妙、生动的特性为科技创新注入了鲜活的血液,让科技发明具有了生命力;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给予书法以更多展示空间;回过头来我们才发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有任何一个时期出现过科学技术文化或人文文化独立存在的情况,有的只是因为当权者偏袒而造成的一种文化相比于另一种文化更具优势的发展状况;一个文明能够经久不息、源远流长,除了有科学技术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冲突,必然少不了两者的协调;我们正在竭力地让人文文化与科学技术文化完美而富有个性地交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重现的活字印刷术表演、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的数字化清明上河图,都是智慧的现代中国人将科技融入人文而创造出的伟大艺术;我们只有辩证看待科技与人文的关系,让两者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用科学技术展现人文艺术之柔美,用人文艺术装点科学技术之高深,而非完全割裂、只重一方,才能创造长远留存且精彩纷呈的人类遗产;。

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与融合的意义

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与融合的意义

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与融合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和人文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

虽然它们似乎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但事实上,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交错、互相渗透的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既是冲突、又是融合。

一些人认为,科学和人文之间存在冲突,是因为科学是客观的,人文是主观的;科学是一种逻辑思维,人文则是一种情感交流。

但是,科学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人文的主观性;人文的情感交流也并不排斥科学的逻辑思维。

两者不该是对立的,而是应该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

让我们来看看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交集,探索它们之间的关联及其对我们的意义。

一、科学和人文的共性科学和人文二者有许多共同点,比如:都是通过长期积累和经验来获取知识;都需要不断的探索和试验;都需要不断地提出问题。

而所谓的问题,不仅仅是科学上的实验和结果,也包括人文领域中的感情、思想、文化等方面。

可以说,科学和人文都试图探求真理,这是它们共同的目标。

二、科学与人文的冲突虽然科学和人文有共性,但是它们之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一些人认为,科学是严谨的,而人文是主观的,它们之间缺乏对话。

此外,科学倾向于剥夺事物的人文性,人文则倾向于降低科学的可靠性。

比如,虚拟现实的应用已经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用它来学习、沟通、购物,甚至是感官享受。

但是,当科学家意识到这种技术的潜在危险时,他们提出了质疑。

虚拟现实的应用可能会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这个问题是科学上的,但它也是人文上的。

这种危险不仅是虚拟现实技术本身,更是人类如何利用这种技术的问题。

这个问题越来越明显:科技发展在不断地重构人类的生活,这涉及到我们的道德标准、价值观以及政策制定的问题。

这就需要科学界与人文界进行深度对话。

三、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虽然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冲突可能会阻碍彼此的发展,但是这两者的融合将可以创造新的领域。

在这方面,艺术和科学相结合便是典型的例子。

科学家们不仅需要靠逻辑思维来推导各种结论,同时需要激发灵感、开拓想象力。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摘要:一、引言二、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1.价值观的差异2.方法的冲突3.目标的矛盾三、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调1.相互尊重与理解2.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3.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四、医学领域的实例1.医学伦理与技术进步的冲突2.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理解3.医学人文关怀与科技创新的结合五、结论正文: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科技与人文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

本文试图从实际出发,探讨这一问题,并论述医学领域中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协调。

首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表现在价值观的差异、方法的冲突以及目标的矛盾。

在科技领域,追求真理、客观规律和效率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在人文领域,关注人的精神、价值和尊严则是最重要的。

这两种价值观的差异往往导致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冲突。

此外,科技发展所采用的方法论与人文研究的方法论也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强调实证、定量、逻辑推理,后者则注重描述、定性、历史分析。

这种方法上的冲突也影响了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协调。

再者,科技发展有时会导致某些人文目标的丧失,例如,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可能会忽视环境保护、公平正义等人文价值。

然而,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协调也是不可避免的。

科技与人文应该相互尊重与理解,科技发展应关注人的需求,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才能真正造福人类。

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科技与人文之间的相互理解,也有助于创新。

例如,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需要与医学伦理、人文关怀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在医学领域,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协调表现得尤为明显。

医学伦理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冲突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例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引发了广泛的伦理争议。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在尊重医学伦理的基础上,推动技术进步,使科技发展真正造福人类。

科技发展与人文传统的冲突与融合

科技发展与人文传统的冲突与融合

科技发展与人文传统的冲突与融合科技的迅猛发展引领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与人文传统相冲突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方面探讨科技发展与人文传统之间的冲突和融合。

首先,科技的发展在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传统的道德观念被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科技冲击,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常常让人难以接受和适应。

人们对于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护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然而,在科技发展的冲击下,许多人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价值观念,这就导致了人文传统与科技发展之间产生的冲突。

例如,在某些国家,传统价值观念对于同性婚姻等问题持保守观点,而科技给予了人们更多的开放交流平台。

这种矛盾往往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争议和冲突。

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传统的职业和手工艺逐渐消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转型。

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传统行业的工作岗位逐渐消失,这对于那些依赖传统职业维生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场重大的冲击。

然而,科技的发展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例如科技行业的迅猛发展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因此,科技发展与人文传统相互冲突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新的融合。

此外,科技对于教育和文化的传承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学习方式常常依赖于纸质书籍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子书籍和网络教育逐渐兴起。

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传统教育模式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冲突。

另一方面,科技也为文化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例如,数字化技术使得文物和古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播,这对于人文传统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科技发展与人文传统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互冲突,但在其他方面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融合。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科技发展给人文传统带来的影响,并积极探索科技与人文之间的融合之道。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简述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概念与关系二、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1.价值观的冲突2.方法论的冲突3.知识体系的冲突三、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调1.医学发展的需求2.社会伦理和法律的约束3.科技与人文的互动与融合四、结论: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共存与互促正文一、引言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它们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文化以理性、实证和客观为特点,关注对自然界的探索与利用;而人文文化则以感性、想象和主观为特点,关注人类精神世界的表达与传承。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这两种文化形态既存在冲突,也有协调。

本文将从医学这一特定领域,探讨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二、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1.价值观的冲突科学技术文化以客观、实用和效率为价值观,追求真理和实际应用。

而人文文化则强调情感、审美和人文关怀,关注个体的精神需求。

在医学领域,这两种价值观的冲突表现在医学实践中对患者需求的关注上。

2.方法论的冲突科学技术文化倡导实证主义,强调数据和实验,追求精确和可重复性。

而人文文化则倡导解释学,关注个体经验和情感,追求理解和意义。

在医学领域,这两种方法论的冲突体现在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如生物医学模式与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的差异。

3.知识体系的冲突科学技术文化关注的知识体系是科学知识,强调逻辑性、系统性和普遍性。

而人文文化关注的知识体系是文化知识,强调历史性、地域性和特殊性。

在医学领域,这两种知识体系的冲突体现在医学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上,如专业技能培养与人文素养教育的平衡。

三、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调1.医学发展的需求医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科学技术文化的推动。

同时,医学作为一门关乎人类生命健康的学科,也需要关注人文文化的价值。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摘要:一、引言1.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关系2.医学作为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结合的产物二、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1.价值观的差异2.方法论的对立3.应用领域的影响三、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调1.相互补充2.共同发展3.融合创新四、医学在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与协调中的作用1.医学中的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结合2.医学发展中的冲突与协调3.医学对于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关系的影响五、结论1.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协调是持续发展的过程2.医学作为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结合的典范,对于推动两者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文: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话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关注和依赖日益加深,而在这个过程中,人文文化的作用和价值也不容忽视。

医学作为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结合的产物,对于探讨两者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存在冲突。

在价值观方面,科学技术追求客观、理性和可量化的标准,而人文文化注重主观、感性和个性化的表达。

这种差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两者之间的冲突。

在方法论上,科学技术强调实证、逻辑和分析,而人文文化则注重想象、感悟和综合。

这种对立使得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在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上产生分歧。

此外,在应用领域上,科学技术通常关注实际问题和对策,而人文文化关注精神需求和文化传承。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两者在实际应用中产生冲突。

然而,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并非完全对立,它们也可以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人文文化的引导,以避免技术滥用和道德沦丧。

同时,人文文化也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以实现文化传承和价值传播。

此外,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创新,可以产生许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成果,如医学、环境科学等。

在医学领域,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结合尤为明显。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否能交融、如何交融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否能交融、如何交融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否能交融、如何交融?人文文化:在汉语中,人文旧指诗书礼乐等,与以自然为对象的那些文明文化现象相对应。

在西方,人文一词来源于拉丁词humanitas,强调是与人有关的人文现象或人文世界。

现在我们通常说的人文文化是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体认和追求的结晶,它关注对象是“人”,而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强烈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特征。

科学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科学成果与财富的总和,它大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规范、精神三个基本层次。

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科学文化的外层和硬件;科学的规范文化是科学文化的中介和软件部分,包括科学的伦理规范、科学的法律规范和科学的政治、组织规范;科学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指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

从伦理的角度来考察科学文化,主要是从精神文化的层次来考查。

正如20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学者斯诺,他在《两种文化》一书中指出:当今社会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长期以来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观念认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具有本质的区别,互不相干,互不融合,彼此之间是分离的。

但纵观人类文化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分离是人为的。

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如杨叔子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中指出的“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前者主要为后者导向,后者主要为前者奠基;文化蕴涵的四个方面的内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同源、共生、互通、不可分割。

”两者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

因而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是可以交融的。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是需要相互融合的这表现在:首先,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一样,都要求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即求真。

那么人文文化要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就必须一方面要有对未知世界孜孜不倦的探求,要求对理想事业的无畏献身,即要具有科学精神;另一方面,要使人们克服传统思维的随意性、模糊性,也必须将科学的思维方式纳入人文文化中。

浅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

浅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

浅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浅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摘要:由大学中科技文化教育和人文文化教育的不平衡这一主要现象出现,讲述了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概念、特点以及这两者各自的发展历史,最后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之中,我们应该在大学教学中同样重视人文文化教育而不是一味的强调科技文化教育。

关键词:教育、科技文化、人文文化、结合在大学教育中,科技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主流,而人文文化教育受到严重轻视,出现科技文化教育与人文文化教育相互对立的情形。

许多大学理工科专业占三分之二以上,在中国的青年学生中更是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这就势必导致学生的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严重脱节,许多理工科学生仅仅局限于本行业本专业的知识,连基本的人文素质都不具备,人文意识非常薄弱;而文科学生对科技文化则是一无所知,逻辑思维、动手能力极差,整体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针对在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被提了出来,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是内在身心潜能的发展,以及外在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其实质是打好基础、全面训练,使学生学到的东西得以内化为替在的能力和内在的品质与精神,而这种知识底蕴与身心素养正是人文精神的追求。

也就是说人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素质培养的基础性地位。

中国教育部顺应文理渗透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是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必须是以科学知识传授为内容的科学教育和以人文知识传授为内容的人文教育的统一。

科学技术不仅是系统化的理论和工艺,而且是一种角色、职业、产业、体制,一种社会活动。

在科学活动中形成了科学共同体以及科技文化,科技文化主要表现在科学共同体所认同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制度、科学活动方式等方面①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核心,包括追求真理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怀疑精神、破除迷信和不为教条束缚的精神、理性思维的精神、创新精神等;科学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科学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科学知识反映人类认识世界所达到的水平,其内容包括在各具体自然科学中,它是科学文化的基础;科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之一,科学活动属于知识生产,是研究性质的。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冲突辩论辩题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冲突辩论辩题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冲突辩论辩题正方,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并不一定存在冲突。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它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能会对人文精神造成一定的冲击。

但我认为,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并不一定存在冲突。

首先,科学技术可以为人文精神的传播和弘扬提供更多的途径和手段。

比如,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各种人文知识和文化信息,这有利于人文精神的传播和弘扬。

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人文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比如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文物的保护和研究。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以为人文精神的实践和创造提供更多的支持。

比如,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更好的呈现和表达,这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创造和实践。

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以为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条件。

比如,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这有利于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并不一定存在冲突,它们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反方,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冲突。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同时也对人文精神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忽视。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效率,而忽视了人文精神中的情感、思考和创造。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对人文精神产生消解和替代。

比如,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和手机来获取信息和娱乐,而忽视了传统的文学、艺术等形式,这可能会导致人文精神的衰退。

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能会对人文精神产生一定的压制。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人们更容易受到物质和功利的诱惑,而忽视了人文精神中的思想和情感,这可能会导致人文精神的沦丧。

因此,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冲突,我们需要在科技发展的同时,重视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在这个辩题中,我们可以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科学和艺术之间并没有对立,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当代两种文化冲突的意义论文

当代两种文化冲突的意义论文

当代两种文化冲突的意义论文关于《当代两种文化冲突的意义论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科学已经获得的辉煌胜利是以往任何一种知识体系都从未获得过的。

这些胜利也催生了唯科学主义的观点。

但是随着科学获得越来越大的权威,对这种权威的怀疑也逐渐产生了。

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的冲突,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科学;人文;唯科学主义;两种文化Science & Humanities: The Meaning of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Abstract: The glorious victories that science has already achieved has never been done by any other knowledge system before. These victories has also produced the viewpoints of Scientism. However, with the more and more authority science obtains, suspicions on this kind of authority begins to appear as well.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which are science and humanity, has great impact and significance.Key words: Science; humanities; Scientism; Two Cultures近几百年来,整个人类物质文明的大厦,都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身边的机械、电力、飞机、火车、电视、手机、电脑……,无不形成对现代科学最有力、最直观的证明。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摘要:一、引言1.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关系2.医学作为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结合的领域二、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1.价值观的差异2.方法论的不同3.应用场景的矛盾三、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调1.促进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相互理解2.注重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关怀3.发挥医学在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协调中的作用四、医学在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协调中的实践1.以人为本,关注病患需求2.跨学科合作,促进全面发展3.培养兼具科学技术与人文素养的医学人才五、结论1.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协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2.医学在促进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协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倡导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正文: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实际上,这两种文化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

以医学为例,医学既是科学技术的产物,也是人文文化的体现。

本文将结合实际,探讨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并论述医学在其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价值观的差异、方法论的不同以及应用场景的矛盾。

首先,科学技术文化追求客观、理性、精确,强调实证和逻辑推理;而人文文化则注重主观、感性、独特性,强调个体的价值和情感体验。

这两种价值观的差异可能导致在某些问题上产生分歧。

其次,科学技术文化侧重于实证研究、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等方法,而人文文化则更注重历史、哲学、文学等思辨性方法。

这使得两者在研究方法上难以达成一致。

最后,在应用场景上,科学技术文化倾向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等,而人文文化则关注人的精神性需求、文化传承、道德伦理等。

这可能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冲突。

然而,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并非不可调和。

在当今社会,人们已经意识到两种文化的互补性,开始寻求相互理解、促进协调发展的途径。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科技文化是物的文化,人文文化是精神文化;相对而言,科学文化的对象主要是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关注事实、规律和物质层面;而人文文化则以人性、终极关怀为其核心,关注价值观和善恶美丑。

科学文化的主体主要是科学家,以及广义的科技工作者;人文文化的主体主要是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广义的文艺工作者、人文学者。

英国学者斯诺指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间存在分歧与冲突,从事科学文化的人(如科学家)和从事人文文化的人(如文学家)之间存在冲突。

正如林德宏教授所指出的,在自然生存中,系统的科技文化尚未形成,人文文化占主导地位。

在技术生存中,科技文化成为极其强势的主导文化,人文文化受到“挤压”。

我们需要承认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差异,更要防止科学在生活世界、自然世界对人文的僭越所造成的的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间的冲突,用正确的人文理念指导我们的生活。

作为文化系统的一部分,技术文化的核心是技术理性,是追求发展的物的意义,有可能遮蔽人的意义。

从20世纪中叶开始,人类已逐渐进入高科技时代,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教育方式、管理方式、作战方式、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

技术的发展高速、强势,并渗透到文化的许多领域。

在这种背景下,技术理性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扩张,为西方文化的合理性奠定了基础,也使得人的意义被遮蔽。

要走出技术文化的困境,必须以先进的文化来引领科学技术文化,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经济社会健康全面发展服务。

当前得到广泛提倡的环境科学技术就是为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做出的努力,是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绿色文化的良性互动产物。

忽视人文文化的发展,任由技术理性异化人为技术的奴隶和物的奴隶,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近代自然科学是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诞生的。

但丁、薄伽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等这些人文主义的文学艺术大师所倡导的人文文化,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使自然科学从中世纪神学中解放出来,出现了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哈维等科学大师,宣告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共3篇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共3篇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共3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1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对于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和交融,人们的看法不同,但无疑的是,两者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表现在一些具体的方面。

科学文化追求的是真实、客观、可证实的事实和规律,而人文文化关注的则是人性、道德、情感、艺术等方面。

在科学与人文的发展过程中,的确发生过一些不同观点的冲突,比如科学家们因为技术上的进步而挑战了许多传统信仰,这也引发了一些文化上的分歧和矛盾。

但是,仔细审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并不是全面的,因为两者交融的方面也很多。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科学和人文文化的发展对彼此相互促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发展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人文文化的蓬勃发展。

其次,人文文化中的一些思想和精神也在推动科学的发展,譬如人道主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等,这些都是人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科学的发展也需要受这些价值观的约束,比如科学研究必须以人类的福祉为中心,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等等。

在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文化的交融变得越来越普遍。

人们已经认识到,科学和人文文化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两者的合理发展相辅相成,互相推动。

比如,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已经被纳入了科学研究的范畴,许多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艺术和文化的重要部分。

还有更多的学者和文化人士积极探索科学和人文文化的交融之处,并尝试把二者融合在一起。

对于我们来说,既要看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要看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交融。

我们应该提倡把两者结合起来,推动人文科学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保持和传承,维护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价值。

同时,我们也要更加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发扬,推进科技的创新和发展,让科学和人文文化共同推动人类进步。

综上所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和交融是一个双向的、复杂的过程。

浅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

浅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

浅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浅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摘要:由大学中科技文化教育和人文文化教育的不平衡这一主要现象出现,讲述了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概念、特点以及这两者各自的发展历史,最后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之中,我们应该在大学教学中同样重视人文文化教育而不是一味的强调科技文化教育。

关键词:教育、科技文化、人文文化、结合在大学教育中,科技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主流,而人文文化教育受到严重轻视,出现科技文化教育与人文文化教育相互对立的情形。

许多大学理工科专业占三分之二以上,在中国的青年学生中更是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这就势必导致学生的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严重脱节,许多理工科学生仅仅局限于本行业本专业的知识,连基本的人文素质都不具备,人文意识非常薄弱;而文科学生对科技文化则是一无所知,逻辑思维、动手能力极差,整体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针对在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被提了出来,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是内在身心潜能的发展,以及外在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其实质是打好基础、全面训练,使学生学到的东西得以内化为替在的能力和内在的品质与精神,而这种知识底蕴与身心素养正是人文精神的追求。

也就是说人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素质培养的基础性地位。

中国教育部顺应文理渗透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是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必须是以科学知识传授为内容的科学教育和以人文知识传授为内容的人文教育的统一。

科学技术不仅是系统化的理论和工艺,而且是一种角色、职业、产业、体制,一种社会活动。

在科学活动中形成了科学共同体以及科技文化,科技文化主要表现在科学共同体所认同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制度、科学活动方式等方面①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核心,包括追求真理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怀疑精神、破除迷信和不为教条束缚的精神、理性思维的精神、创新精神等;科学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科学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科学知识反映人类认识世界所达到的水平,其内容包括在各具体自然科学中,它是科学文化的基础;科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之一,科学活动属于知识生产,是研究性质的。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实用版】目录一、引言: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协调二、科学技术文化在医学领域的体现三、人文文化在医学领域的体现四、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医学领域的冲突五、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医学领域的协调六、结论:医学领域中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共存发展正文一、引言: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协调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和人文文化的传承在许多领域产生了冲突与协调。

科学技术文化以理性、实证和客观为核心,追求人类生活的便利与高效;而人文文化则关注人的精神世界,追求真善美,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在医学领域,这两种文化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有时产生冲突,有时互相协调。

二、科学技术文化在医学领域的体现科学技术文化在医学领域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知识的普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诊疗方法和药物,为病患带来福音。

同时,医学知识的普及让人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提高防病意识。

科学技术文化在医学领域的发展,使得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和防治能力逐步增强。

三、人文文化在医学领域的体现人文文化在医学领域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医学伦理和医患关系上。

医学伦理关注患者的权益和尊严,强调医生对患者的尊重和关爱。

在人文文化的熏陶下,医生不仅要追求医学技术的精湛,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此外,医患关系也是人文文化在医学领域的重要体现。

在医患关系中,医生要关注患者的需求,倾听患者的声音,以患者为中心,实现医疗服务的人性化。

四、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医学领域的冲突在医学领域,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在科学技术文化的影响下,医疗资源往往向高端医疗技术倾斜,导致基层医疗服务资源匮乏。

这违背了人文文化强调的公平、公正原则,使得医疗服务难以惠及全体民众。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论述医学与

结合实际谈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论述医学与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文化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文化与传统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日益显现。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这一冲突在医学领域的表现及其协调策略。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在医学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方面,科学技术文化强调实证、客观、精确,追求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另一方面,人文文化关注人的精神、情感和道德,强调医疗决策过程中的关怀和尊重。

这两种文化在价值观、方法论和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引发冲突。

以基因编辑技术为例,这项技术为人类带来了治愈遗传疾病的希望,但也引发了关于生命伦理、基因隐私和遗传资源分配等方面的争议。

这些争议反映出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在价值观和方法论上的冲突。

此外,在医疗决策过程中,科学技术文化往往侧重于依据医学证据进行判断,而忽视了患者及其家庭的人文关怀。

这种现象可能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冷漠和无助,进而引发医患关系紧张。

为解决医学领域的冲突,我们需要探讨冲突协调策略。

首先,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通过科普宣传,让公众更好地了解科学技术文化,从而降低因误解和恐慌而引发的冲突。

其次,倡导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科技工作者应关注技术创新对社会伦理和人文价值观的影响,并在实践中融入人文关怀。

最后,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科技应用。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科技应用在符合伦理和法律底线的前提下进行。

总之,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作业——
浅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我国著名的机械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过,“从表面上看,科学是求真,解决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问题;人文是求善,解决的是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

但从两者内在的关系来看,真为善奠基,善为真导向,两者不可分割。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左膀右臂,两者在浩瀚的文明发展史上相爱相杀,纠葛不止。

可以说世界范围内,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文文化的发展状况要远比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繁荣。

在那个长达几千年的时间跨度里,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受到了歧视和打压,被视作一种与固有人文、宗教精神格格不入的“异者”,是一种可怕的需要打压的冲突,是荒谬而又可笑的“外乡人”。

15世纪至17世纪时,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发现和发展了“日心说”,这个本可以让人类对宇宙星空的认识进一个大步的新发现,却因为与天主教所遵从的“地心说”相悖而得到罗马教廷的封杀和禁锢。

以至于,在《天体运行论》出版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日心说”极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支持者更是寥寥无几。

在中国古代,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一步步成为统治思想。

朝廷里一些迂腐的儒士片面理解儒家典籍中孔子对待技术的思想,将科学技术视为“艺成而下”的“小道”。

头脑灵光的年轻人都秉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鲜有人涉足民用工具或军事器械的革新创造。

有发明被采纳,无非也是因为辅助了人文文化的发展而得已延存,如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等。

从文艺复兴开始,科学技术逐渐赶上人文文化的发展步伐,两者开始有了一些新鲜而有趣的交融。

达芬奇的著名素描《维特鲁威人》就是一部科学与人文完美融合的经典之作。

达芬奇将生物学基础(形体和比例)和几何学知识(方形和圆形)都运用到这幅人体素描之中,使《维特鲁威人》在他的妙笔下既展现出精妙的比例又有了艺术的美感。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号召下,各级政府、大中专院校、研究所都将推动各自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定为最重要的工作。

一大批知识青年投身于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曾被长期冷落的科学技术终于在知识体系中翻身,成为先进和富强的代名词。

国家对科技的重视造就了科学技术文化的繁荣,也成就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年。

此时,已没有人再说科技使无关紧要的东西,更没有人用排斥的眼光看待它。

科技一跃成为了无比重要的一个工具,甚至一度超越“人文”在人们内心中的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发展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与国际社会接轨。

除了获得巨大的国际市场这一好处外,我们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竞争,而文化竞争就是一方面。

改革开放带给人民群众的实惠就是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这不能不说是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强国战略的硕果。

然而,这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文文化发展的滞后。

广大群众普遍拥有了充裕的物质条件,但却没有相对丰富的精神生活。

于是,外国的文化产品趁着国内市场的空缺而迅速涌入。

进口的文化产品带来的是西方文化,而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造成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和人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这两者的后果就是国人道德观念的沦丧与一系列有悖社会公德的违法活动的出现。

如食品生产中“毒豆芽”、“地沟油”、“激素奶”等有毒食品的层出不穷以及拐卖妇女儿童、建造“豆腐渣”工程、在景区乱写乱画等违法行为的屡禁不止。

面对如此多棘手的社会矛盾,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意识到,人文文化与科学技术文化一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两者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
看似是两面对立的墙,一为理性,一为感性。

无论是历史偏向感性导致的错误,抑或当代人注重理性忽略感性而带来的困扰,都使我们明白,两者固然不同,我们也该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自此,人文文化的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相应的人力物力也投入到了人文文化建设事业中来。

借此契机,人文文化如春天的桃花一般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恣意绽放,吐露芬芳,为科技的进步增添了许多灵动的元素。

同时,科技的创新也为人文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媒介。

举个简单例子,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繁衍而变得丰富多彩,从图画符号开始,逐渐衍生出篆、隶、楷、行、草等形式。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书法不仅作为汉字的载体而促进了知识传承和文化传播,它还作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个瑰宝在各国文明交流中独放异彩。

但是,科技让我们拥有了许多不需要纸笔就可以编辑和传送信息的工具,再加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无暇领略书法的刚柔之美,只得以呆板僵硬的印刷字体来承载我对于万千世界的种种想法。

此时书法在与印刷字的较量中因为书写速度的劣势而败下阵来。

但渐渐地,“千人一体”的印刷字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极度枯燥、乏味,我们迫切地想要找到曾经书法艺术带给我们的惊喜和舒畅的感觉。

于是,书法再一次回归到我们的创作过程中,它出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呈现出“和”的简约;也出现在上海世博会的会徽上,展示出“世”的活泼。

书法本身所具有的曼妙、生动的特性为科技创新注入了鲜活的血液,让科技发明具有了生命力。

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给予书法以更多展示空间。

回过头来我们才发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有任何一个时期出现过科学技术文化或人文文化独立存在的情况,有的只是因为当权者偏袒而造成的一种文化相比于另一种文化更具优势的发展状况。

一个文明能够经久不息、源远流长,除了有科学技术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冲突,必然少不了两者的协调。

我们正在竭力地让人文文化与科学技术文化完美而富有个性地交融。

北京奥运会开幕
式中重现的活字印刷术表演、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的数字化《清明上河图》,都是智慧的现代中国人将科技融入人文而创造出的伟大艺术。

我们只有辩证看待科技与人文的关系,让两者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用科学技术展现人文艺术之柔美,用人文艺术装点科学技术之高深,而非完全割裂、只重一方,才能创造长远留存且精彩纷呈的人类遗产。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