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必然趋势_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_杨叔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的必然趋势:

杨叔子

摘要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的必然趋势;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前者主要为后者导向,后者主要为前者奠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两者同源、共生、互通、互补、不可分割,对其形而下的基层与形而上的顶层而言,则完全一致,而在知识这一中层,两

者互异,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的交融,在人生追求、知识、思维、方法、相互关系与身

心健康诸方面,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学习、思考与实践三方面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两者的

交融,以实现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科学人文文化教育

一、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的必然趋势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是江泽民%&&!年’月在一次讲话中的精辟论述。国力竞争之所以激烈,就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而知识经济之所以初见端倪,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归根结底,当今时代发展的关键就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深刻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众所周知,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与技术之源,技术的重大进展直接来自基础科学的进展,亦即来自科学文化的进展。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赐福于民,也可造祸于民,问题在于人如何去认识、去把握。二、三百年来,科技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社会问题与精神问题以及科技本身发展问题。而且,科技发展的速度正越来越快,科技成果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美国未来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年出版的《高科技・高思维——

—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一著中,忧虑此事。他在"###年此著的中文版序中明确指出:科技“给人们送来神奇的创新,然而也带来了具有潜在毁灭性的后果。”怎么办?他坚定认为要作人性思索,要呼吁人性。而人性、责任感,也正是%&&&年(月“世界科学大会”所给出的最主要的信息。奈斯比特呼吁:“我们是谁?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什么样的人?至少有三点:一是要有高度的人性,会高度地对社会负责;二是要有高度的灵性,能高智力地预知与控制科技成果的后效;三是要有高度的人性与灵性,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以更高的科技手段去制止坏人利用高科技去干坏事,化解其危险的后果。重要的是,这就需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需要人性与灵性的交融来实现。显然,这正是时代的必然趋势。

二、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

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有人特有的人性,人还有人特有的灵性,更有人性与灵性交融而升华成的精神境界,及其由此而产生的巨大能力。人性的开发与培育,主要靠人文教育;灵性的开发与培育,既要靠科学教育,也要靠人文教育。教育主要是文化教育,科学教育主要是科学文化教育,人文教育主要是人文文化教育。质言之,教育主要是要用文化开发人的大脑,开发进化了’##万年而具有极大潜能的人脑,而且主要用人文文化开发人脑固有的人性与灵性,主要用科学文化开发固有的灵性,不开发,愚昧、无知,似“人”实非人;而错误开发,则可导致异化人性,扼杀灵性,摧毁潜能。

科学文化是关于客观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与规律的,主要是求真,简而言之,主要就是“是什么”。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一切违背客观实际及其本质与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

!

规律的认识与活动,必然失败。然而,科学文化本身不能保证科技发展的方向正确,能造福于人,有利于社会,而引导这一发展方向的是人文文化。人文文化是关于精神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主要是求善,简而言之,主要就是“应该是什么”。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一切危害人与社会的认识与活动,必须制止与消除。然而,人文文化本身也不能保证其发展的基础正确,能造福于人,有利于社会,保证这一基础正确的是科学文化。此即,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为人文奠基;善为真导向,真为善奠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主要关系即如此。

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教育,首先是教如何做人,是要开发人性,要有高度责任感。荀子讲得对:“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正因为如此,人文文化至少严重关系到如下七个方面:第一,民族的存亡。民族主要是人文文化的概念,而非种族“基因”的概念。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如说是至今唯一幸存的古老的文明实体。罗素讲了一个事实:只有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了人类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风风雨雨,不仅没有消灭,也从未中断,而且还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表明:中华民族文化蕴含有深刻的、普适的、永恒的哲理,以这个文化作为民族脊梁骨的民族精神是无穷活力的源泉,以这个精神凝聚起来的中华民族具有不可压倒、不能战胜的强大生命力。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所作的报告中深刻地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的,爱国主义正是中华文化哲理中整体思想在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集中体现,国重于家,家重于己,格、致、正、诚、修,为的是齐、治、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然,这也蕴涵着“协和万邦”,“四海兄弟”人际关系。这支持着中华民族顽强地走过五千多年的风雨征程。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谓中国特色,主要是“背靠五千年,坚持三面向”,“五千年”就是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自古迄今的五千多年。可以说,民族的人文文化,即民族文化,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存亡。

第二,国家的强弱。国家强弱取决于综合国力。江泽民讲过,这主要包含三个因素: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民族凝聚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民族凝聚力。“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族凝聚力是人和,其核心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无此,就无民族凝聚力。

第三,社会的进退。社会的进步是全面的进步,既包括物质文明方面的进步,又包括精神文明方面的进步。一个社会没有物质文明的进步,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野蛮、愚昧、落后;没有精神文明的进步,没有人文文化的发展,就是卑鄙、无耻、下流;但是,如果有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而没有精神文明、人文文化,就是大灾难!

第四,人格的高低。人格是度量人性、情感、做人的尺子。一个人的品质或思想素质,可分为三个层次:最基础的是人格,中层是法纪观念,顶层是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绝对是第一位的,统领一切;方向一错,全盘皆错。但是,基础是人格。没有人格,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遵纪守法,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人格,就丧失了人应有的一切。人性贵于灵性,情感重于智力,做人先于做事。这对青少年,特别是对少儿,尤为重要。“幼而学,长而行”;苗不好,成什么材?!才高德缺的人是社会的大灾星。固然,做人往往通过做事来体现;但是,做事更要做人来引导,来保证。成材未必成人,成人大可成材。应深知:人格的影响是巨大的,人文文化基本决定着一个人的人格,文艺起着重大的作用。

第五,涵养的深浅。一个人的涵养,主要指人文文化的涵养。李岚清"##"年&月在一次讲话中强调指出:可以断言,一个人要成就伟大的事业,没有足够的人文底蕴是肯定不行的。人文涵养,包括言行的文野、度量的大小、见识的高低、待人的厚薄等等;它为事业奠基。苏轼有两文写得深刻,《贾谊论》与《留侯论》,前者论贾谊,后者论张良,两人都很有才华,贾谊失败了,张良成功了;因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张良则志大量大,才足识足,“有过人之节”。如此事例,不胜枚举。

第六,思维的智愚。美国斯佩里研究人的大脑,’!%"年获诺贝尔奖金。他发现左脑功能主要同科技活动有关,同严密的逻辑思维有关;右脑功能主要同文艺活动有关,同开放的形象思维、直觉、灵感、顿悟有关,其记忆量是左脑的一百万倍。因此,主要应开发右脑,而文艺主要是开发右脑。日本春山茂雄认为,左脑是个人脑,右脑是祖先脑,人类大脑进化五百万年的精华都在右脑,人的重大决策几乎全由右脑最后做出。因此,要有高超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强大的创造力,一定要重视人文文化,重视右脑。右脑是原创性创新的源泉。但两脑相互联系,用其一废其二,不仅其二废,其一也不会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