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教案

合集下载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的主题是“家乡新变化”。

针对学生的生活环境,以“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为教材内容,通过鼓励学生切身感受家乡变化,增强学生的感念,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变革,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语言目标•能听懂老师讲述关于家乡新变化的句子,并进行理解•能正确使用“发生”、“改变”等词汇描述自己家乡的变化•能进行口语交流,表达自己对家乡变化的感受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变革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感•通过感性认识,启迪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个人经验和感受的启发和引导,从而培养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3. 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法治概念•掌握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比如通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家乡的变化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静心领悟故事内容,理解家乡发生的新变化•学生能正确运用“发生”、“改变”等词汇来描述自己家乡的变化2. 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家乡的变化•学生能够展现自己对家乡变革的感性认识四、教学策略•通过互动展示、自由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整个授课的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以讲解、呈现多元化的形式呈现所引导的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气质五、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利用教师展示授课时韩寒的访谈,并让学生谈论家乡的变化•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的家乡,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2. 情境设计•展示一组自己的老家、家乡建筑、物产等照片,以引导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展示照片引导,让学生找出自己家乡的变化,比如建筑的变化、工业医疗都市的发展等方面3. 具体实践•以学生所在城市为例讲解当地的某个法规,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讨论这个法规将会对家乡的未来带来哪些好处和影响4. 总结整理•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家乡变化的感受,并让整个班级对其感受以及分析进行讨论六、教学评估1. 形成性评估•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对家乡变化的感受,并通过口语交流进行对话式的互动作业2. 总评及反馈•通过布置一些家庭作业或者小型课程作业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教材讲解内容的掌握程度•结合学习情况和考核结果,给出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地掌握所学课程内容。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四单元《家乡新变化》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四单元《家乡新变化》部编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家乡变化的原因和参与家乡建设的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乡变化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地调查: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次实地调查。调查家乡的变化,了解背后的原因。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特色等。家乡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详细解释概念)。了解家乡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关心。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家乡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堂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同时,我也将继续关注家乡的变化,将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入课堂,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认识家乡,热爱家乡。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感;
5.学习参与家乡建设、保护家乡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6.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变化,增强实践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感;
2.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地调查和小组讨论,发现家乡的变化及其原因;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四单元《家乡新变化》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家乡新变化》为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乡新变化》是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6课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教材内容丰富,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图片、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家乡的变化,他们可能没有太多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图片、故事等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并从中体会到家乡的发展和进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家乡的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发展和进步。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家乡的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发展和进步。

2.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和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变化。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变化的看法和感受。

3.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和记录家乡的变化,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准备家乡的自然风光、建筑、交通等方面的图片。

2.故事:收集一些关于家乡变化的感人故事。

3.讨论话题:制定一些与家乡变化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建筑、交通等方面的特点。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家乡有哪些变化?”让学生初步感受家乡的变化。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家乡变化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家乡的发展和进步。

故事结束后,提问学生:“故事中讲述了家乡哪些变化?你们觉得这些变化对家乡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家乡的变化。

统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6课《家乡新变化》精美教案

统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6课《家乡新变化》精美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家乡新变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世纪90年代重庆,图为石板坡长江大桥。

20世纪八十年代航拍渝中半岛图,可谓是渝中半岛的首张航拍图,最前端的朝天门码头一直以来都是重庆的地标之一。

朝天门开放了重庆人的世界,重庆人的生活成就了朝天门的繁荣。

每一个重庆人心中,都有着属于自己对朝天门的印记。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家乡新变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第十六课《家乡新变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本道德与法治二年级第十六课《家乡新变化》第二课时教学设
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
回味学习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家乡南宁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新变化,感受到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对家乡的未来有美好的憧憬,树立初步的公民意识,并能通过家乡的变化感受的祖国的变化和强大,将十九大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6. 家乡新变化
城市建设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通过出示学校以前和现在的一组照片,激发学生发现变化的兴趣,让学生在学校现状与照片里的学校的强烈对比中,感受到学校的变化。接着,通过学生熟悉的学校变化引出探究家乡变化,引发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进修铺垫,取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主题探究
(一)走进家乡,体会变化。
1.从课本入手,引导学生观察书中图片,教师相机归纳从不同角度观察家乡的变化。
4.学生观看视频。
5.生谈感受。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围绕一个方面进行探究,给予了所有学生展示自己调查成果的平台,并注重小组合作,即共同完成“家乡的变化”剪贴报制作。借助剪贴报将课堂延伸至课外,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其他小组制作的剪贴报丰富自己对家乡变化的了解,实现经验互补;另一方面也由本班级的学习延伸至学生下课后的自主学习。最后老师播放南宁发展变化宣传片,把学生们搜集的相关材料进行統整,再现了家乡南宁的巨大变化,提升学生居住在南宁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三、总结全课,深化主题。
总结全课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家乡在变,家乡的人也在变。而这些变化反映了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凸显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作为未来家乡的建设者,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努力学习,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共同创造家乡幸福美好的未来!
学生聆听
版本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6.家乡新变化》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家乡情怀。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建设等方面的变化。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家乡的变化可能关注不多。

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直观的图片和实物更容易产生兴趣。

此外,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深厚的感情,愿意分享和交流关于家乡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建设等方面的变化。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变化。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分享和交流关于家乡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意识。

3.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相关的教学卡片和道具。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建设等方面的变化。

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家乡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教学卡片和道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的变化。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介绍家乡的变化。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家乡的变化,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内化所学知识,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了解家乡的新变化与发展,了解家乡的重要性。

2)能够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及其与家乡的联系。

3)能够理解在家乡生活时需要遵守的规则。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人民的感情。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2)拓展学生的国家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二、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家乡变化的视频,让学生们先了解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重点(10分钟)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描述家乡变化,让学生们能够列举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地区的新发展。

3.学习任务(15分钟)以小组方式,让学生分组探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然后回答如下问题:1)你所了解的家乡有哪些变化和发展?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发展家乡?3)我们要如何为家乡做贡献?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与全班讨论交流。

4.学习扩展(15分钟)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与发展家乡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了解到,知识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基础,而发展家乡是我们的责任。

带领学生发现家乡问题并解决家乡问题,例如发现乱扔垃圾、交通拥堵等问题。

让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5.活动设计(15分钟)请学生们在课后,到家乡的周围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家乡存在的问题并且记录下来。

包括乱扔垃圾、道路不平等等。

这个活动需要进行一周以上的实地考察。

6.教学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并鼓励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关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 掌握关于家乡新变化的基本情况,感受科技的带来的变化。

体会家乡的自然风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关注家乡、了解家乡的意识。

(3) 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情感态度:(1) 培养学生的爱家、爱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生活环境,维护自己的家乡干净、整洁、美丽的意识。

(3) 让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和对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体会新的科技、新的设施和新的变化。

2.难点: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变化对家乡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2. 设备:幻灯片、绿植、图片、音像资料。

3. 学生资源:一些相应的小品文字资料。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2. 引导发现法。

3. 组织合作学习法。

4. 讨论法。

5. 课堂演讲法五、教学过程1. 教师导入(10分钟)通过PPT呈现家乡的照片,并以感叹为开端,穿插家乡的相关地理、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

2. 了解家乡的情况(10分钟)分组活动:每组一小块卡纸,让学生们逐个说出自己所说的让家乡变化的事情,然后贴在学校的大海报上,集中到班里共同交流,让同学们了解个人对于家乡变化的感受。

3. 了解新变化(15分钟)通过幻灯片介绍,把家乡的变化分成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以便学生对不同方面的变化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提高学生观察和归纳的技能,并引导学生在这些变化中找到不同的主题和相应的价值观。

4. 经典名言的背诵(10分钟)通过电子课件播放有关家乡变化的名人名言,引导学生在背诵中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变化,并启发学生爱家、爱乡的情感。

5. 简单事件剖析活动(15分钟)以智慧大闸蟹为例子,从技术、环境等方面展开讨论,在家乡的景色中抓住变化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在环境保护方面承担的角色。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乡新变化》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乡新变化》教案

16、家乡新变化教课目的:1、认识家乡的变化,关怀家乡的发展变化。

2、经过检查活动,培育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3、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骄傲,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梦想。

教课要点:让学生经过社会检查,认识家乡的变化,关怀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课难点:经过检查活动,培育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教课方法:议论法、研究式教课法教课准备:1.经过网络或其余门路,收集一些对于家乡变化方面的资料。

教课过程:导入新课(给同学们展现两张图片“天津旧貌”)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两幅图片展现的是什么地方吗?学生:(略)老师:这两幅图片展现的是天津从前的样子,大家是否是有点不相信呢?学生:(略)老师:我们再赏识几幅今天天津城市的新貌图片。

(让大家欣赏图片“天津城市新貌”、“天津夜景”和“天津的交通”。

)老师:大家是否是感觉天津的变化很大呀?学生:(略)老师:天津在变,我们的家乡也在变,课前我们大家对当地某些明显变化做了社会检查,大家都是如何检查的呢?都调查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呢?我们大家下边分小组进行一下沟通。

(过渡)讲解新课一、社会检查沟通(板书)(同学们分组对社会检查进行沟通。

)老师:同学们,大家方才沟通了一下家乡变化的社会检查状况,大家都是如何检查的呢?学生:(略)老师:同学们有的向爸爸妈妈等尊长咨询的,有的是经过网络、图书资料等检查来的,有的同学经过走访一些居委会等机构得来了等等,看来同学们的检查方式还挺多的。

大家都检查了哪些方面呢?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同学们检查的还挺宽泛,波及了住宅、生活环境、精神相貌、菜市场、穿着、家庭经济收入、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变化,那大家对自己检查的结果最大的感觉是什么呢?学生:(略)老师: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能够感觉到我们的家乡正在飞快发展,发生着排山倒海的变化,让我们一同来关怀我们家乡的变化吧!(过渡)二、家乡的变化(板书)老师:我们翻开课本第三十六页,仔细看一看图中都展现我们家乡哪些方面的变化呢?而后说一说。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家乡新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关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家乡新变化》,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启发学生关注社会变化,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奉献精神。

二、教学内容《家乡新变化》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心与热爱。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家乡照片、家乡地图、家乡发展的相关资料。

2.白板、黑板、粉笔/白板笔。

3.学生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照片和家乡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向学生提问:“你们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多少?家乡有什么变化?”2. 学习新课•第一步: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对家乡发展的认识。

教师设计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家乡的发展变化,并向全班汇报。

•第二步:通过多媒体展示家乡的变化,并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改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三步:教师讲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对学生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发展的想法和建议。

3. 拓展延伸教师通过课外视频、故事等形式,提供更多关于家乡的发展变化的资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关心。

4.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家乡对每个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乡建设。

5.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调查家乡的发展变化,并写一篇小短文描述家乡的变化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心与热爱。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家乡新变化》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爱家乡情怀,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激发学生为家乡的未来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对周围的事物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但他们对于家乡的变化可能了解不多,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家乡的变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发展。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激发学生为家乡的未来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变化。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

2.情感教学法: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家乡情怀。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变化。

六. 教学准备1.图片:收集家乡的风景、建筑、人物等图片。

2.视频:制作家乡变化的短视频。

3.故事:准备与家乡变化相关的故事。

4.调查表:制作家乡变化调查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风景、建筑、人物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家乡的美。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家乡变化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

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变化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分发调查表,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

调查结束后,各组汇报调查结果,分享家乡的变化。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变化的看法,以及如何为家乡的未来努力奋斗。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我们应该如何珍惜这些变化?6.小结(5分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家乡的变化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鼓励学生为家乡的未来努力奋斗。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长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同学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化;难点:激发同学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和图片资料,了解家乡变化的情况;2.希沃课件的制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活动一:感受家乡新变化1.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视频看完后)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我,什么在变化?(交通、道路)2.其实,家乡的变化远不止这些,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到第26页,认真看一看图中都给我们展示了家乡哪些方面的变化呢?然后说一说。

(用要求的展示语表述)3.师:看来,我们的家乡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街道改头换面;休闲锻炼人人爱;郊区荒地旧貌换新颜;祭祖方式现代化、环保化等等。

活动二:家乡变化大搜索1.师: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事物也在变化着呢?课前同学们都已分小组对家乡的变化展开了调查,哪一组先来分享下?2.根据表格,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师:同学们调查的还挺广泛,涉及了衣食住行乐等方面的变化。

(板书:衣食住行乐)中间穿插询问:你是怎样调查得来这些信息的?(有向爸爸妈妈等长辈询问的,有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调查来的,有通过走访一些机构得来的)看来同学们的调查方式还挺多的。

活动三:“家乡变化”大展示1.过渡:刚才大家交流的很好,看来家乡的变化可真不少!下面就请你们将做好的“家乡变化”剪贴报展示出来,并介绍给大家吧!2.小组展示并介绍。

3.小游戏(变化大考验)——你们透过调查,已经了解到周边很多的变化,老师这里有一个大考验,想要考一考大家,谁想来挑战一下?(真聪明)活动四:家乡变化辩一辩1.师:通过同学们展示搜集的资料,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家乡变化得巨大,给生活带来了便利。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背景本教案适用于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的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对家乡的观察、感受和思考,领略家乡的新变化,培养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新变化。

•培养爱家乡的情感。

•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内容1.家乡的新变化2.对家乡的感受和思考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新变化,从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让他们思考和观察家乡的变化。

教学方法1.图片、视频展示法。

2.联想法。

3.问题导向法。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家乡,引入本课学习内容;2.让学生看一组图片,了解家乡的新变化;3.听一段旁白关于家乡新变化的介绍。

步骤二:学习(20分钟)1.展示家乡新变化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聆听旁白,并观察图片;2.让学生描述图片和感受,初步认识家乡变化。

步骤三:拓展(10分钟)1.引导学生对家乡新变化进行联想,思考家乡为什么发生变化;2.让学生以问题形式思考:家乡变化后带来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如何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步骤四:巩固(15分钟)1.让学生写一篇《我爱家乡》的小短文,回顾学习的内容;2.调查家长同学对家乡的看法和态度。

步骤五:归纳(5分钟)1.总结和归纳家乡的新变化;2.引导学生再次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注意事项1.教学时要按照学生认知的顺序展开,以简单和易于理解为标准;2.虚实结合,用目睹和感触的方式激发情感体验;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悦地学习。

4.课后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我家乡的变化》,练习写作和思考的能力。

总结本课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并培养强烈的家乡责任心和自我进步的意识。

通过现实生活的案例和教学方式的应用,激发小学生对家乡热爱的情感,让学生从小就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为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做出积极的贡献。

小学社会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教案

小学社会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教案

小学社会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新变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 研究使用图表和图片,提升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家乡新变化的感知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 研究使用图表和图片,提升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家乡新变化的感知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第一课时:了解家乡新变化1. 利用图片和短文介绍家乡的新变化,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 使用图片展示家乡的新建筑、交通工具等变化。

- 通过短文介绍家乡的发展历程和变化情况。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新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 学生分成小组,自由讨论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

3. 汇总小组讨论的结果,展示学生对家乡新变化的总结和认识。

第二课时:图表展示家乡新变化1. 研究使用图表展示家乡新变化的信息。

- 介绍常见的图表形式,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 示例展示家乡人口增长、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变化。

2. 分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制作图表展示家乡新变化。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方面的变化进行制作。

- 鼓励学生运用丰富的图表元素和色彩来展示数据。

3. 小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互相研究和反思改进。

-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图表,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

- 鼓励学生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积极的反馈和交流。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程度。

2. 检查学生制作的图表,评价他们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3. 收集学生的思考和观察记录,评估他们对家乡新变化的感知和理解程度。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采访和访谈了解更多家乡新变化的背后故事。

2.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新建筑、公共设施等,加深对变化的切身体验。

3. 带领学生开展相关调研活动,深入研究家乡新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难点: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一)教学材料《家乡新变化》故事内容。

(二)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问:“你们家乡有没有发生过变化?变化有哪些?”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变化。

2.讲故事(10分钟)请学生仔细阅读《家乡新变化》故事内容,并进行讲解。

3.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家乡的变化,并探讨发生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4.思考问题(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回答以下问题:•家乡发生的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和文化?5.表演(20分钟)请学生组织表演,展示在生活中怎么样保护环境和文化。

6.总结(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及收获。

四、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及回答问题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2.设计一张测验来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五、教学反思1.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生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2.分组讨论和思考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思考和交流;3.表演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保护环境和文化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和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4.在评估和反思中发现,个别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问题上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6.家乡新变化》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化,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自己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化。

此外,学生可能对城市化进程有一定的好奇心,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家乡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了解家乡的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变化的观察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家乡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实地考察所需的交通工具和装备。

4.小组讨论所需的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乡新变化》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乡新变化》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乡新变化》优秀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乡新变化》是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家乡的变化,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和进步。

教材以生动的图片和文字展示了家乡的变化,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家乡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乡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家乡的变化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家乡的变化。

同时,学生对于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变化,知道家乡的发展和进步。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乡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家乡的变化,知道家乡的发展和进步。

2.难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乡自豪感。

五. 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家乡的变化。

2.对比法: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和进步。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准备黑板和粉笔。

3.准备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5分钟的时间,向学生介绍家乡的变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利用图片和文字资料,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变化。

让学生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了解家乡的发展和进步。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家乡责任感。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第16课家乡新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
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长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同学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化;
难点:激发同学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和图片资料,了解家乡变化的情况;
2.希沃课件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感受家乡新变化
1.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视频看完后)
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我,什么在变化?(交通、道路)
2.其实,家乡的变化远不止这些,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到第26页,认真看一看图中都给我们展示了家乡哪些方面的变化呢?然后说一说。

(用要求的展示语表述)
3.师:看来,我们的家乡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街道改头换面;休闲锻炼人人爱;郊区荒地旧貌换新颜;祭祖方式现代化、环保化等等。

活动二:家乡变化大搜索
1.师: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事物也在变化着呢?课前同学们都已分小组对家乡的变化展开了调查,哪一组先来分享下?
2.根据表格,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师:同学们调查的还挺广泛,涉及了衣食住行乐等方面的变化。

(板书:衣食住行乐)
中间穿插询问:你是怎样调查得来这些信息的?(有向爸爸妈妈等长辈询问的,有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调查来的,有通过走访一些机构得来的)看来同学们的调查方式还挺多的。

活动三:“家乡变化”大展示
1.过渡:刚才大家交流的很好,看来家乡的变化可真不少!下面就请你们将做好的“家乡变化”剪贴报展示出来,并介绍给大家吧!
2.小组展示并介绍。

3.小游戏(变化大考验)——你们透过调查,已经了解到周边很多的变化,老师这里有一个大考验,想要考一考大家,谁想来挑战一下?(真聪明)
活动四:家乡变化辩一辩
1.师:通过同学们展示搜集的资料,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家乡变化得巨大,给生活带来了便利。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说“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

汽车多了,空气差了;楼房多了,绿地少了......”(课件出示)
2.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我们来辩论一下。

3.出示辩题:家乡发展带来的变化好不好?
正方: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反方:不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烦恼。

4.学生辩论
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精彩的辩论,我们知道,家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便利,叫人欣喜;同时我们也看到,家乡在变化过程中也给我们造成一些不利的因素,叫人忧虑。

那怎样才能把这些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资源,使我们的家乡更加完美呢?(生回答)没错,这个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努力!
三、总结
师: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美丽的家乡合肥,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衣食住行上都有了飞速发展。

我们通过比较小时候和现在的家乡面貌就能体会到
家乡的这种蓬勃发展,家乡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劳动前辈,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用所学回报家乡!(板书: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