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港澳台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Word版)——大纲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Word版)——大纲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 A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 .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 C .海市蜃楼现象 D .日光照射在肥皂泡上出现彩色条纹 15.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B .空调机在制冷过程中,从室内吸收的热量少于向室外放出的热量C .科技的进步可以使内燃机成为单一热源的热机D .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将使自然界得能量不断减少,形成能源危机16.放射性元素氡(22286Rn )经α衰变成为钋21884Po ,半衰期为3.8天;但勘测表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后,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22286Rn 的矿石,其原因是( )A .目前地壳中的22286Rn 主要来自于其它放射元素的衰变B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壳中元素22286Rn 的含量足够高C .当衰变产物21884Po 积累到一定量以后,21884Po 的增加会减慢22286Rn 的衰变进程D .22286Rn 主要存在于地球深处的矿石中,温度和压力改变了它的半衰期17.纸面内两个半径均为R 的圆相切于O 点,两圆形区域内分别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随时间变化。

一长为2R 的导体杆OA 绕过O 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顺时针匀速旋转,角速度为ω,t =0时,OA 恰好位于两圆的公切线上,如图所示。

若选取从O 指向A 的电动势为正,下列描述导体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18.“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 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

精编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精编功和能及解析

精编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精编功和能及解析

20(2013全国卷大纲版).如图,一固定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为的小物块自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若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此过程中,物块的()A.动能损失了2gH B.动能损失了gH.机械能损失了gH D.机械能损失了½gH答案:A5【2013江苏高考】水平面上,一白球与一静止的灰球碰撞,两球质量相等碰撞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据此可推断,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的(A) 30%(B)50%() 70%(D)90%答案:A9【2013江苏高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 点(图中未标出) 物块的质量为,AB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 点拉至A 点,拉力做的功为W 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 经O 点到达B 点时速度为零 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上述过程中(A)物块在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12W mga μ-(B)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32W mga μ-()经O 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W mga μ-(D)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答案:B19【2013广东高考】.如图7,游乐场中,从高处A 到水面B 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

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A 处自由滑向B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B .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相等 .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 D .甲比乙先到达B 处 答案:BD35【2013广东高考】.如图18,两块相同平板P 1、P 2至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 P 2的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左端A 与弹簧的自由端B 相距L 物体P 置于P 1的最右端,质量为2且可以看作质点 P 1与P 以共同速度v 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P 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P 1与P 2粘连在一起,P 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停在A 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港澳台全国联考试题:物理-直线运动选择题3-10(含答案)北京博飞

港澳台全国联考试题:物理-直线运动选择题3-10(含答案)北京博飞

A.只有当 v A v B 时,才有 v t v s B.只有当 v A v B 时,才有 v t v s
2 2
C.无论 v A 与 v B 关系如何, 总有 v t v s
2 2
D.无论 v A 与 v B 关系如何 ,总有 v t v s
2 2
9.水平传输装置如图所示,在载物台左端给物块一个初速度。当它通过如图方向转动的传输带所用时间 t1。 当皮带轮改为与图示相反的方向传输时,通过传输带的时间为 t2。当皮带轮不转动时,通过传输带的时间为 t3,则:
A.经过 2.5s 的时间,甲、乙两物体相遇,相遇时它们相对坐标原点的位移相同 B.经过 5s 的时间,乙物体到达甲物体的出发点 C.经过 5s 的时间,甲物体到达乙物体的出发点 D.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16.一物体以 6m/S 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 2s 后物体仍向上滑,速度大小为 1m/s。 现增大木板的倾角,物体仍以 6m/S 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 2s 后物体已向下滑动,速度大小为 1m/s。 若选择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 a1 、a2 分别表示加速度,用 V1、V2 分别表示 2S 末的速度,以下表示正确 的是 ( ) 2 A.a1=-2.5m/s ,V1=1m/s B.a2=-2.5m/s2,V2=-1m/s C.a1=-3.5m/s2,V1=1m/s D.a2=-3.5m/s2,V2=-1m/s 17.如图,物体从 A 运动到 C,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北京博飞教育中心
3
网址:
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培训学校
A.甲质点在 0 ~ t1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质点在 0~t2 时间内平均速度 B.甲质点在 0 ~ t1 时间内的加速度与乙质点在 t2~t3 时间的加速度相同 C.在 0 ~ t3 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 D.在 t3 时刻,甲、乙两质点都回到了出发点 15.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2000-2015年港澳台联考物理真题_A4_

2000-2015年港澳台联考物理真题_A4_

绝密★启用前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物 理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某放射性元素样品在9天内衰变后剩下1/4 ,其半衰期是【 】 (A)6天 (B)4.5天 (C)3天 (D)1.5天2.一物体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它的实像。

若用不透光的圆形纸将透镜中心部分遮盖住,则在光屏上的实像【 】 (A)中间部分消失 (B)变小(C)消失 (D)仍完整,大小不变,但变暗了3.若取向上为速度v 的正方向,以抛出时刻为计时零点,即t =0,则竖直上抛运动的v-t 图线 为【 】4.一束黄光由空气射入水中,与空气中相比,它在水中的【 】 (A)波长变长,频率变小 (B)波长变长,频率不变 (C)波长变短,频率变大 (D)波长变短,频率不变 5.下列关于α、β、γ射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α粒子很容易使气体电离 (B)β射线粒子就是电子(C)γ射线粒子就是中子 (D)γ射线经常伴随着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6.位于A 、B 两点的大小相同的金属小球,当分别带+q 和-2q 的电荷时,它们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力是吸引力,大小为F ,若将两球接触后再分开,并放回到A 、B 两点,则此时两球间的相互作用力是【 】(A)吸引力,大小等于F/8 (B)吸引力,大小等于F/4题号一 二 总分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分数(C)排斥力,大小等于F/8 (D)排斥力,大小等于F/47.一静止的炸弹炸成两块,都沿着水平方向飞出,其中一块的速度为v 1,另一块的速度为v 2,9.变阻器的总电阻R AB =30Ω,电源电动势ε=12V,内阻很小可不计,现有一个标有“6V,1.8W”的小电珠L ,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电珠正好正常发光。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版)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6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A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 .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C .海市蜃楼现象D .日光照射在肥皂泡上出现彩色条纹2.(6分)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B .空调机在制冷过程中,从室内吸收的热量少于向室外放出的热量C .科技的进步可以使内燃机成为单一热源的热机D .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将使自然界得能量不断减少,形成能源危机3.(6分)放射性元素氡()经α衰变成为钋,半衰期为3.8天;但勘测表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后,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矿石,其原因是()A .目前地壳中的主要来自于其它放射元素的衰变B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足够高C .当衰变产物积累到一定量以后,的增加会减慢的衰变进程D .主要存在于地球深处的矿石中,温度和压力改变了它的半衰期4.(6分)纸面内两个半径均为R 的圆相切于O 点,两圆形区域内分别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随时间变化.一长为2R 的导体杆OA 绕过O 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顺时针匀速旋转,角速度为ω,t=0时,OA 恰好位于两圆的公切线上,如图所示.若选取从O 指向A 的电动势为正,下列描述导体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 .B.C .D.5.(6分)“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N•m 2/kg 2,月球的半径为1.74×103km .利用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约为()A .8.1×1010kgB .7.4×1013kgC .5.4×1019kgD .7.4×1022kg6.(6分)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间隔2s ,它们运动的图象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

【纯Word版解析】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广东A卷)3

【纯Word版解析】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广东A卷)3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讲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某航母跑道长200m ,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2/m s ,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 s 。

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A .5m/sB .10m/sC .15m/sD .20m/s答案:B解:由2202t v v as -=得:2205026200v -=⨯⨯,解之得010(/)v m s =,所以选B14.如图3所示,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 和2M 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B .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小C .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D .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大答案:A解: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即2Mm F GR =,向心加速度22MmGFM R a G mm R ===,由于G 、R 相同,M M <甲乙,所以a a <甲乙,选A 。

由222()Mm G mR R T π=T ⇒=T T >甲乙;22Mm G mR R ωω=⇒ωω<甲乙;22Mm v G m v R R =⇒=v v <甲乙。

2013年港澳台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3年港澳台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物 理 试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原子核经历了2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与原来相比,衰变后原子核的A. 质子数减少4,中子数减少4B. 质子数增加2,中子数减少10C. 质子数减少10,中子数增加2D. 质子数减少4,中子数增加22. 以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q>0)的粒子, 在匀强磁场中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做圆周运动。

用B 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用T 、R 、v 分别表示粒子运动的周期、轨道半径运动速度的大小。

若只知道q 、 m 、B ,则A .能求得v B. 能求得T C. 能求得R D. 不能求得v 、T 、R 中的任何一个量3. 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其中震动质元a 、b 相距7.0m 。

在t =0 时刻,a 位于波峰处,b 位于平衡位置;在t = 1.0s 时,a 位于波谷处,b 又位于平衡位置处。

则 A. 波一定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波的周期一定是2.0s C. 波长一定是28m D. 波速可能是14.0m/s4. 已知氢原子能级公式为2n AE n=-,其中。

n =1, 2, 3 ......称为量子数,A 为已知常量。

现有一群属于量子数为n 的能级的氢原子,当它们向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最长波长为λmax ,最短波长为λmin 则当处于量子数为n -1的能级的氢原子向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最短波长应为 A .max min λλ-B.max minλλ+C.max min maxminλλλλ- D.max min maxminλλλλ+5. 一根玻璃棒的两端而与棒的轴线垂直。

一细束单色红光和一细束单色绿光沿棒的轴线方向从一端而射入棒内,用t l 和 t 2分别表示红光和绿光穿过择所用的时间,λ1和λ2和凡分别表示红光和绿光在棒中传播时的波长,则 A. 1212,t t λλ<< B. 1212,t t λλ<> C.1212,t t λλ>> D.1212,t t λλ><6. 一人站在称量体重的秤(弹簧秤)上,有人问:“此人一方面受地球的引力,同时也受太阳的引力,这样秤上的示数将是怎样的?”设地球上各点到太阳的距离都可视为相等。

2013年台湾省物理高考卷

2013年台湾省物理高考卷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02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試題物理考科第 1 頁 102年指考 共 7 頁 物理考科- 1 -第壹部分:選擇題(占80分)1. 下列的現象或應用,何者的主因是波的繞射性質造成的? (A) 琴弦振動產生駐波 (B) 波浪進入淺水區波速變慢 (C) 以X 射線拍攝胸腔照片 (D) 以X 射線觀察晶體結構(E) 陰極射線實驗中螢幕的亮點位置會隨外加磁場改變2. 一彈性繩上的小振幅週期波由左向右方傳播,某一瞬間其振動位移y 與位置x 的關係如圖1所示,繩上質點P 恰在x 軸上,則質點P 在這一瞬間的運動方向最接近下列何者?(A) ↑ (向上) (B) ↓ (向下) (C) ← (向左) (D) → (向右)(E) 沒有確定的方向,因其速度為零3. 某樂器以開管空氣柱原理發聲,若其基音頻率為390 Hz ,則其對應的空氣柱長度約為幾公分?假設已知音速為340 m/s 。

(A) 44 cm(B) 58 cm(C) 66 cm(D) 80 cm(E) 88 cm4. 下列關於體積固定之密閉容器內理想氣體的性質敘述,何者正確? (A) 壓力和分子平均動量的平方成正比 (B) 壓力和所有氣體分子之移動動能的和成正比 (C) 溫度升高時,每一個氣體分子的動能都會增加 (D) 溫度下降時,密閉容器內理想氣體的壓力升高(E) 氣體分子和容器壁的碰撞是否為彈性碰撞,並不會影響壓力的量值5. 密閉汽缸內定量理想氣體原來的壓力為2大氣壓,當汽缸的體積被活塞從103m 壓縮至53m ,同時把汽缸內氣體的溫度從313o C 降溫至20o C ,則熱平衡後汽缸內氣體的壓力最接近下列何者? (A) 8大氣壓(B) 4大氣壓(C) 2大氣壓(D) 1大氣壓(E) 0.25大氣壓yxP圖1102年指考 第 2 頁 物理考科共 7 頁- 2 -d dn 1n 2圖26. 雷射光以一入射角θ自空氣入射雙層薄膜再進入空氣,其中各層薄膜厚度皆為d 而折射率各為n 1及 n 2,光路徑如圖2所示。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a 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A.B.C.D.2.(6分)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由此可求出()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倾角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3.(6分)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

t=0时导线框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

下列v ﹣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A.B.C.D.4.(6分)空间有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磁场方向垂直横截面。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率v0沿横截面的某直径射入磁场,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离入射方向60°.不计重力,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B.C.D.5.(6分)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b和c分别位于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b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c带负电。

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A.B.C.D.6.(6分)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3年港澳台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解析版

2013年港澳台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解析版

2013年港澳台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解析版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中的地理试题如下:1.根据发生在2011年2月22日XXX切特奇的6.3级地震,造成地震的两个板块是哪两个?A。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B。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C。

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D。

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2.当地时间为2011年2月22日,北京时间是几点?A。

4时51分B。

8时51分C。

16时51分D。

20时51分3.根据遥感图像,2005年夏季世界第一大岛的一部分因冰川融化与本岛分离,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岛,叫做什么?A。

加拿大B。

美国C。

俄罗斯D。

丹麦4.有人认为,“升温岛”主要是由人类活动的原因而诞生的。

按照此观点,下列人类活动有助于“升温岛”诞生的是哪一项?A。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B。

过度开发海洋资源C。

迅速发展的城市化D。

过分干预水循环5.在以下四条河流中,哪一条在春季易发洪涝灾害?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6.造就台湾野柳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是哪一项?A。

海浪B。

流水C。

风力D。

冰川7.在图1中的四个阶段中,哪一阶段人均寿命最高?A。

①阶段B。

②阶段C。

③阶段D。

④阶段8.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图示的哪一阶段?A。

①阶段B。

②阶段C。

③阶段D。

④阶段9.主要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农业类型是哪一项?A。

种植园农业B。

商品谷物农业C。

水稻种植业D。

地中海农业10.20世纪80年代,境外资本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兴建的工业企业主要属于哪一项?A。

资源密集型工业B。

劳动密集型工业C。

资金密集型工业D。

技术密集型工业11.人类排放到环境中导致大气臭氧层变薄的物质是哪一项?A。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B。

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C。

氟氯烃化合物D。

粉尘12.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哪一海区?A。

热带海区B。

副热带海区C。

副极地海区D。

极地海区13.在以下河流中,哪一条干流下游的水能资源最丰富?A。

201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新课标一)含答案word版

201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新课标一)含答案word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具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15.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q>O)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A.kB. kC. kD.k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写极板接触)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则从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A.打到下极板上B.在下极板处返回C.在距上极板处返回D.在距上极板d处返回17.如图.在水平面(纸面)内有三报相同的均匀金属棒ab、ac和MN,其中ab、ac在a点接触,构成“V”字型导轨。

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磁场。

用力使MN向右匀速运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运动中MN始终与∠bac的平分线垂直且和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下列关于回路中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18.如图,半径为R的圆死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q>0)。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答案与解析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答案与解析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3.(6分)(2014•鼓楼区校级模拟)放射性元素氡()经α衰变成为钋,半衰期为3.8天;但勘测表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后,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矿石,其原因是()主要来自于其它放射元素的衰变的含量足够高当衰变产物积累到一定量以后,的增加会减慢.主要存在于地球深处的矿石中,温度和压力改变了它的半衰期)经,半衰期为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比较短,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的矿石,主要来自其它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故4.(6分)(2015春•青阳县校级月考)纸面内两个半径均为R的圆相切于O点,两圆形区域内分别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随时间变化.一长为2R的导体杆OA绕过O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顺时针匀速旋转,角速度为ω,t=0时,OA恰好位于两圆的公切线上,如图所示.若选取从O指向A的电动势为正,下列描述导体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D 分析大小变化即可做出选择.5.(6分)(2014秋•浦东新区校级期中)“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2236.(6分)(2015•上海模拟)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间隔2s,它们运动的图象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时,甲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为×的位移为7.(6分)(2014春•鞍山期末)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此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损失了=maf=f8.(6分)(2014•徐汇区二模)在学校运动场上50m直跑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了由同一信号发生器带动的两个相同的扬声器.两个扬声器连续发出波长为5m的声波.一同学从该跑道的中点出发,向某一段点缓慢行进10m.在此过程中,他听到扬声器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72分)9.(6分)(2015春•吉林校级期末)如图所示,E为直流电源,G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圆柱形电极,P是木板,C、D为两个探针,S为开关.现用上述实验器材进行“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1)木板P上有白纸、导电纸和复写纸,最上面的应该是导电纸;(2)用实线代表导线将实验器材正确连接.10.(12分)(2015•资阳模拟)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 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 kB=mgR;(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 kC=;(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回答下列问题:(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通过多次实验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ⅱ)已知实验测得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接缝B处不平滑.(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gtmv;mv mvmgL=)))11.(15分)(2015•孝感模拟)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轨道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s.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s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已知每根轨道的长度为25.0m,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m,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1)客车运行的速度大小;(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12.(19分)(2014秋•滕州市校级期中)一电荷量为q(q>0)、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的作用下,在t=0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场强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不计重力,求在t=0到t=T的时间间隔内.(1)粒子位移的大小和方向;(2)粒子沿初始电场反方向运动的时间.、~、~、)所示,其中时的位移为,t=t=内沿初始电场反方向运动,.和方向沿初始电场正方向;~、~、~、则有、=t=13.(20分)如图所示,虚线OL与y轴的夹角为θ=60°,在此角范围内有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左侧平行于x轴射入磁场,入射点为M.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粒子离开磁场后的运动轨迹与x轴交于P点(图中未画出),且=R.不计重力.求M点到O点的距离和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时,运动的轨迹如图,则)点的距离)或.。

答案--2013港澳台联考物理真题

答案--2013港澳台联考物理真题

1 1 1 u v f
及u
f ,有 v f (即成虚像,像距大小为 f) 2
令 L 表示像的大小,则由放大率公式有:
L f u f l 2
得 L=2f 2013 年全国联考真题参考答案
1
17.详细解答: 气体在状态 B 和状态 A 压强相等,即:pB=pA 气体从状态 B 到状态 C 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由查理定律: 由此 pC=1.0×105pa 气体从状态 A 到状态 B 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 气体对外做功为:W=pA(VB-VA)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U +W 得△U=8.0×102J 18.详细解答: 设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Tmax,绳长为 L,绳的质量为 m,人的质量为 M 当人以最大加速度 a 上攀时,由整体法,有: Tmax-(M+m)g=Ma 设人到达窗口时,速度为 v,由运动学公式,有: v2=2as 联立以上各式,有: v=10m/s 19.详细解答: 由图 2 可知,磁通量的变化周期 T=9.0s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在 t=0s 到 t=1s:E1=6×10-2V i1=
E5 =6×10-3A R
设电流的有效值为 I,则在一个周期内,由有效值定义,有:
I 2 RT i12 Rt1 i32 Rt3 i52 Rt5
代入数据,有:
I 2 3A
2013 年全国联考真题参考答案
2
pC TC pB TB
VB TB VA TA
E1 =6×10-3A R
在 t=1s 到 t=3s:E2=0 i2=0 在 t=3s 到 t=7s:E3=3×10-2V i3=
E3 =3×10-3A R
在 t=7s 到 t=8s:E4=0 i4=0 在 t=8s 到 t=9s:E5=6×10-2V i5=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如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1324213093298164526255824366119249716006482104A.物体具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2.(6分)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A.B.C.D.3.(6分)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则从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A.打到下极板上B.在下极板处返回C.在距上极板处返回D.在距上极板处返回4.(6分)如图,在水平面(纸面)内有三根相同的均匀金属棒ab、ac和MN,其中ab、ac在a点接触,构成“V”字型导轨。

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磁场。

用力使MN向右匀速运动,从a位置开始计时,运动中MN始终与∠bac的平分线垂直且和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下列关于回路中电流i与时间t 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A.B.C.D.5.(6分)如图,半径为R的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2013年港澳台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3年港澳台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髙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的水稻种植最早见于____A.河姆渡文化B.半坡文化C.大汉口文化D.龙山文化2. “昭君出塞”发生在____A.战国时期B. 西汉时期C.三国时期D.隋唐时期3. 1421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其迁都的主要原因是____A.承续元朝大统B.永乐帝在北京的根基巩固C.北京的漕运畅通粮食供应便利D.摆脱建文帝复辟势力对南京的威胁4.“通州烽火逼。

仓皇幸热河.密云惟豆麦.宫禁满兵戈。

“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据图I清军建立江南、江北大营给太平天国经济上达成的主要困难是____图IA.失去了对外的经济联系B.军事工业生产陷于瘫痪C.商业贸易严重受阻D.隔断了天京与粮食主产区之间的通道6. 20世纪初.天津的小学、中学、师范学堂、医学堂、农学堂、巡警学堂和军事学堂发展迅速。

这一时期天津近代教育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_____A.通商口岸的开辟B.便捷的海陆交通的影响c.清末新政的推动0.近代工业发展的促进7.西餐厅最早通过传教士献艺款客和使节进贡方式传入.到清末民初.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以经营西公为主的“番菜馆”、“面包房”和咖啡店,不少中国食店也增设了西餐。

这反映了当时_____A.西方文化成为部分城市居民迫求的时尚B.西方文化为城市民众普追接受C.西餐改变了普通民众的饮食结构D.西餐成为通商口岸民众的重要生活内容8.1928年10月公布的《中国国民党训政纲领》规定.“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政.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行之”。

它反映出国民党_____A.强化了对旧家行政权力的控制B.加强了对政党权利的约束C.力图实现党政权利的相互制约D.效仿欧美实行民主政治9.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后,在广大农村地区强行推行集家并村政策,建立“集团部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物 理 试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原子核经历了2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与原来相比,衰变后原子核的A. 质子数减少4,中子数减少4B. 质子数增加2,中子数减少10C. 质子数减少10,中子数增加2D. 质子数减少4,中子数增加22. 以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q>0)的粒子, 在匀强磁场中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做圆周运动。

用B 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用T 、R 、v 分别表示粒子运动的周期、轨道半径运动速度的大小。

若只知道q 、 m 、B ,则A .能求得v B. 能求得T C. 能求得R D. 不能求得v 、T 、R 中的任何一个量3. 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其中震动质元a 、b 相距7.0m 。

在t =0 时刻,a 位于波峰处,b 位于平衡位置;在t = 1.0s 时,a 位于波谷处,b 又位于平衡位置处。

则 A. 波一定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波的周期一定是2.0s C. 波长一定是28m D. 波速可能是14.0m/s4. 已知氢原子能级公式为2n AE n=-,其中。

n =1, 2, 3 ......称为量子数,A 为已知常量。

现有一群属于量子数为n 的能级的氢原子,当它们向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最长波长为λmax ,最短波长为λmin 则当处于量子数为n -1的能级的氢原子向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最短波长应为 A .max min λλ-B.max minλλ+C.max min maxminλλλλ- D.max min maxminλλλλ+5. 一根玻璃棒的两端而与棒的轴线垂直。

一细束单色红光和一细束单色绿光沿棒的轴线方向从一端而射入棒内,用t l 和 t 2分别表示红光和绿光穿过择所用的时间,λ1和λ2和凡分别表示红光和绿光在棒中传播时的波长,则 A. 1212,t t λλ<< B. 1212,t t λλ<> C.1212,t t λλ>> D.1212,t t λλ><6. 一人站在称量体重的秤(弹簧秤)上,有人问:“此人一方面受地球的引力,同时也受太阳的引力,这样秤上的示数将是怎样的?”设地球上各点到太阳的距离都可视为相等。

下列回答中正确的是 A. 白天示数小,晚上示数变大 B. 白天示数大,晚上示数变小7. 如图,a, b为两带电量均为Q(Q > 0)的点电荷,图中虚线Ox是a、b连线的中垂线。

Ox上并无限靠近O 点,在电场力作用下,它将开始沿Ox方向运动。

设想将它的整个路程分为无穷多个相等的小段,在每一小段内电场力所做的功的大小用△W表示,则从开始到运动至很远的过程中A. △W一直在减小B. △W一直在增大C. △W不变D. △W先增大后减小8. 图中纵坐标P为气体的压强,横坐标T为热力学温度,a、b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所经历的一过程。

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放热,体积咸小B. 气体放热,体积不变C. 气体吸热,内能减少D. 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气体放出的热量9如图,在固定粗糙斜而上有两物块a、b,开始时a和b都静止在斜面上.现给a一初速度V0使之上滑,井与b发生碰撞,碰后a、b粘在一起向上运动,运动一段距离后停在斜面上。

经过这一整个过程后,a动能的减少量A.等于a和b重力势能的增加量B.等于a和b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与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C.等于a和b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与a和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D.大于a和b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与a和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10. 图1为一轻软线下挂一质点a, 图2为一轻细杆下连一质点b,线和杆的长度相等,两者都可绕各自的固定轴在竖直而内运动。

开始时a, b都静止。

现分别给a和b一沿水平方向最小的初速度V a和V b ,使它们刚能绕各自的固定轴做圆周运动,则A. V a =V bB. V a < V bC. V a > V bD. 因为a, b的质量未知,故不能判断a和b的大小关系11. 图1中A, B是很大的平行导体板,在两板间加上图2所示的周期性矩形电压,其周期T和电压U0都已知(在t =0时,A的电势高于B的电势)。

在非常靠近A板处放置一带正电的小球,不计重力,已知当t =0时释放小球,经电压变化一周期后小球刚好到达B板(但不与B碰)且速度为0. 若在t =14T 时释放小球,则再经过一周期,小球A. 仍刚好运动到B板处,且速度为0B. 将与B发生碰撞C. 运动到A, B问的中点处,且速度为0D. 回到A板处,且速度为012. 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 b与电池连接。

现将一上表而与a的面积相等、厚度小于a、b之问距离的金属板c插入a, b之间(但不与a, b接触),c的表面与a平行。

则达到静电平衡后A. a板上的电量增大,c的上表面与a之间的电场强度增大B. a板上的电量增大,c的上表面与a之间的电场强度减小C. a板上的电量减小,c的上表面与a之间的电场强度增大D. a板上的电量减小,c的上表而与a之问的电场强度减小13. 两辆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前车速度为v0 ,后车的速度为2v0在t =0时刻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

己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距离为S,若要两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碰,则两车在t =0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A. 2SB.3SC. 5SD. 7S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14. (6分) 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全一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所此示数为________mm15. (18分) 金属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变化范围不是很大时、大部分金属的电阻R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可表示为R=R0 [1+a(T—T0)]式中T0=273.13K , R0为T= T0时的电阻. a称为电阻的温度系数, 它是温度增加1k时所增加的电阻与T0时的电阻R0的比值.今测得某电阻在不同温度T时的电阻R如下:试利用上述数据和所给的方格纸求出该电阻的R0和a , 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74 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6 分)一薄凸透镜的焦距为 f ,在其主光轴上距透镜为 2f 处有一发光的细短杆。

杆与主光轴垂直,杆长为l 。

求此杆对凸透镜成的像(包括位置、虚像和像的大小)。

17. (18分)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等压过程变为状态B,从B经等容过程变为状态C。

已知状态A的压强为P A=3.0 x 105Pa(1)求气体在状态C时的压强。

(2)若气体从状态A变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2.0 x 103J,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

18. (20分)一质量为10kg的绳,长25m,其上端系于高楼窗口的钩子上,下端悬离地面。

一质量为70kg 的人从地面握住绳的下端从静止开始沿绳匀加速上攀。

.己知钩只能承受940N的拉力,问人到达窗口的速度不能超过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19. (20分)图1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0Ω,有阴影的区域中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纸而垂直,通过此区域的磁通量Φ随时间t周期性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

求通过电阻R的电流的有效值。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髙等学校 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 物 理 参 考 答 案1. B2. B3. D4. C5. B6. C7. D8. B9. D 10. C 11.D 12. A 13. D14. 6.125 (6分 , 6.124-6.126均可给分)15. 以R 为纵坐标,T-To 为横坐标,作图得一直线。

从直线上取相距较远的两点A 、B ,A 点的坐标为(21.8 , 33.00),B 点的坐标为(62.0 , 38.59), 直线的斜率38.5933.000.139/62.021.8m K -==Ω-截距 ()b R m T To =--=38.59-0.139×62.0=30.0Ω 因 R o a=mb=Ro R o=30.0Ω 得a=4.63mRo=⨯10-3K -1评分参考:本题18分。

作图得一直线给4分(要求纵、横坐标比例合适.坐标起点选择得当,图纸充分利用等)。

从所得直线求出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各4分.求出R o 和a 各3分。

16. 凸透镜的成像公式是111u v f+= ①, 其中u 为物距, v 为像距。

将u=2f 代入,可得 v = -f ②令L 表示像的大小,则有2L ff l= ③ 即得 L=2l ④17. (1) 气体在状态B 时的压强与在状态A 时的压强相等,即 P B = P A ① 气体从状态B 到状态C 的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律C C BBP T PT= ②联立①②式,代入题给数据得 Pc = 1.0 ×105Pa ③(2) 气体从状态A 变到状态B 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根据盖一吕萨克定律B B AAV T VT= ④气体对外力做功为 W=P A (V B 一V A ) ⑤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Q U W =+ ⑥式中Q 为气体吸收的热量, U 为气体内能的增加 联立④⑤⑥式,代入题给数据得(评分说明:①②③各2分 ④⑤⑥⑦各3分)18. 由图2可知,磁通量Φ变化的周期T = 9.0s ①在t=0到t=1s 时间内,Φ随时间增大,变化率为6×10-2W b /s 。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故在 t 1 =1s 时间内回路中的感应电流311610A REi -==⨯ ③在t=1s 到t=3s 时间内,Φ不随时间变化,回路中的感应电流20i= ④在t=3s 到t=7s 时间内,Φ随时间变小,变化率为-3×10-2W b /s ,负号表示感应电流反向, 在 t 3 =4s 时间内的感应电流33310A i -=⨯ ⑤在t=7s 到t=8s 时间内,Φ不随时间变化,感应电流40i= ⑥在t=8s 到t=9s 时间内,Φ随时间大,在 t 5 =1s 时间内感应电流35610A i -=⨯ ⑦设电流的有效值为I ,则在一个周期内有⑧解得I = ⑨ 代入数据得310I A -= ⑩评分参考:本题20分。

分析推理过程正确的给10分,求得⑧式或⑨式给5分,得到⑩式再给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