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线和角

合集下载

2.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 第1课时 对顶角、余角和补角

2.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 第1课时 对顶角、余角和补角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对顶角、余角和补角1.能识别对顶角,并掌握它的性质.2.理解补角和余角的概念及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角度计算.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38~39,完成下列问题.(一)知识探究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两种.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若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则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对顶角相等.3.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二)自学反馈1.下列图形中,表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D )2.由∠1+∠2=90°,∠1+∠3=90°,得∠2=∠3,其依据是同角的余角相等.活动1小组讨论例如图1,打台球时,选择适当的方向用白球击打红球,反弹的红球会直接入袋,此时∠1=∠2.图1 图2将图1简化为图2,ON与DC相交所成的∠DON和∠CON都等于90°,且∠1=∠2.在图2中:(1)有哪些角互为补角?有哪些角互为余角?(2)∠3与∠4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AOC与∠BO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解:(1)互为补角的有∠1与∠AOC,∠1与∠B OD,∠2与∠BOD,∠2与∠AOC,∠DON与∠CON等.互为余角的有∠1与∠3,∠1与∠4,∠2与∠4,∠2与∠3.(2)∠3与∠4相等.因为∠3=90°-∠1,∠4=90°-∠2,且∠1=∠2,所以∠3=∠4.(3)∠AOC=∠BOD.因为∠AOC=180°-∠1,∠BOD=180°-∠2,且∠2=∠1,所以∠AOC=∠BOD.结论归纳: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活动2跟踪训练1.已知∠α和∠β是对顶角,若∠α=30°,则∠β的度数为( A )A.30°B.60°C.70°D.150°2.下列四个角中,最有可能与70°角互补的是( D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 .两个互余的角都是锐角B .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本身C .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不可能都是锐角D .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不可能都是钝角4.若一个角的余角是这个角的2倍,则这个角的度数为30°.5.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D,∠BOC =80°,求∠BOD 和∠AOE 的度数.解:由平角的定义,得∠BOD=180°-∠BOC=180°-80°=100°.由对顶角相等,得∠AOD=∠BOC=80°.因为OE 平分∠AOD ,所以∠AOE=12∠AOD=40°. 活动3 课堂小结学生试述: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高中数学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优秀课件

高中数学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优秀课件
本节首先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倾斜角 斜率
已知直线 l 经过点 P ,直线 l 的位置能够确定吗?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过一点 可以作无数条直线 l 1 ,l 2 ,l 3 ,…
y
l3
l4
l2
P
l1
O
x
这些直线区别在那里呢?
它们的倾斜程度不同
怎样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呢?
怎样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呢?
k:0
y
0
P
0
O
x
: 2
k 随 的增大而增大
k:0 k(,)
1、完成下面的表格1,并分析直线的倾斜角不同时, 直线的斜率取值是否也不同,在此根底上总结斜率的意义。 表1:

0 30 45 60 90 120 135 150
3
k
0
3
1
3 不存在 3
1
3 3
0
0
2、根据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思考当倾斜角在[0,180〕 内变化时,斜率k如何变化?
1, 1 ,2及 3 的直线 l 1 ,l 2 ,l 3 及 l 4 。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直线的倾斜角 直线的斜率
定义 它们之间的关系 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作业:教材P86 练习 1,2,3。
0
2
2
2
[0 , ) 不存在
(,0)
K随x增大 不存在
而增大
K随x 增大 而增大
思考
我们在几何的学习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那么直线上不重合的两点直线的斜率能确定吗?
已知给定两点 P1( x1 , y1 ),P2( x2 , y2 ),x1 x 2 ,

2022年青岛版小学数学《 认识线段、射线和角》说课稿

2022年青岛版小学数学《 认识线段、射线和角》说课稿

2.1 认识线段、射线和角《线段、直线和角的认识》教材内容包括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

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和直角的根底上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根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认识三角形等图形的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根底。

学生学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时,已会直观描述它们的特点。

本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掌握角的概念。

〔2〕学情分析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学习比拟积极但还不够稳定,知识和思维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操作口述能力比拟强。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提倡的三维目标教学,我给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拟、猜测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学习形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射线,知道射线、直线和线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解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5〕教法、学法在教法上,我注重学生对形状的直观感受,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采用设疑诱导法、启发式谈话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经历过程获得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方面,我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在组内合作交流,互相可以得到启发,共同理清思路,运用这种方法,便于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精神。

总之,在这节课中,我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对顶角、余角和补角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对顶角、余角和补角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对顶角、余角和补角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1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是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对顶角、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对顶角、余角和补角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后续的几何知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本案例旨在通过实际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对顶角、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本案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对顶角、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定义和性质;
2.分配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3.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反思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经验和教训;
2.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成果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2.强调对顶角、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掌握解题的关键和方法;
3.通过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小组合作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提高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品牌
2.1 线和角
知识提纲:
(一)线:线段、直线、射线
1.线段: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
2.直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3.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二)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锐角:小于90度的角;
2.直角:等于90度的角;
3.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
4.平角:等于180度的角;
5.周角:等于360度的角。
要点:
1.直线、射线和线段:直线、射线是无限延长的,不能度量;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可以度量。
2.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3.角: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大
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与两边张开的长短无关。
4.平行线的画法: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先固定好三角板,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用直尺紧
靠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板;再沿一条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5.角的画法:比如画一个30度的角。先画一条射线OA,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O重合,零刻度
线和射线重合;在量角器30度的地方画一个点 B;拿去量角器,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点O)为端点,
通过刚画的B用直尺再画出射线OB。30度的角就画出来了。
2 中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品牌

2.1课后小测试
一、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两条直线相交,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 )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3.钝角大于90度,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 ( )
4.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 ( )
5.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 ( )
6.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75度的角。 ( )
7.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比钝角大。 ( )
8.射线没有端点。 ( )
9.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
10.平角是一条直线。 ( )
11.经过两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 ( )
12.角的两条边画得越短,这个角就越小。 ( )
13.两条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是直角,那么其他三个角也是直角。 ( )
二、填空:
1.钟面上3时,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 )度;钟面上9时,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 )角;
从9时到9时45分,分针旋转( )度。
2.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 )条垂线,这些垂线段的长度( )。
3.( )个周角=( )个平角=4个直角

4.直角度数的31,等于平角度数的,等于周角度数的。

5.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的度数是另一个锐角度数的一半,那么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度和
( )度。
6.一个60度的角用5倍放大镜看是( )度。
7.如右图,∠1=( )°,∠2=( )°。

1

30°
2
3 中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品牌

三、选择:
1.一条( )长1.5米。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2.钟面上如果分钟旋转半周,那么时针旋转( )°。
A.15 B.30 C.180
3.小于平角的角是( )。
A.钝角 B.直角 C.无法确定
4.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
A.可以画无数条 B.只能画一条 C.只能画两条
5.锐角的每条边是( )。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四、动手操作:
(1)分别画一个120°和48°的角。 (2)画出点A、点B到小河的最短路线。
·B

小河
·A
(3)画出下列各图形的一条高,并标出相应的底。(4)过A点作直线a的垂线和直线c的平行线。
a

b
c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