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认识克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认识克》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认识克》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认识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认识克》,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1千克=1000克,并能够进行质量的简单换算。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质量单位的概念,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质量单位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质量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质量单位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对1千克=1000克的认识和换算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建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通过实物操作、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质量换算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1千克=1000克,并进行简单的质量换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小组合作等途径,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1千克=1000克,并进行简单的质量换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质量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质量单位克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1千克=1000克的关系。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质量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质量单位换算的方法。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质量单位克的概念、1千克=1000克的关系等。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克》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克》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克》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克》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单元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质量单位“克”,能够运用“克”作为单位进行简单的质量计量。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和认识质量单位,培养学生的计量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对计量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质量单位“克”的概念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掌握“克”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1克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克”作为单位进行简单的质量计量。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克”的概念,能够运用“克”进行简单的质量计量。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运用“克”进行质量计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克”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物品,如水果、蔬菜、文具等,用于实践活动。

2.准备一些质量单位为“克”的标签,如1克、2克等。

3.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苹果、书包等,让学生猜一猜它们的重量,引出质量单位“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质量单位“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1克的意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1克的重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准备好的物品和质量标签,进行质量的计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质量计量的题目,检查学生对“克”的掌握程度。

教师及时进行反馈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一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会用到质量单位“克”?让学生举例说明。

三年级上数学- 认识克_苏教版-课件PPT(20张)

三年级上数学- 认识克_苏教版-课件PPT(20张)
2比3记作2:3; 3比2记作3:2
两个同类的数量是: 小军走了15分,小伟走了20分
用天平称 出1克黄 豆。
感受一下,这是1克的重量。 小组交流,1克大豆拿在手上 什么感觉。
2分硬币拿在手上有什么感觉?
物品的重量除了用千克作单位,还可以用什么单位? 小组交流,1克大豆拿在手上什么感觉。
1个2分硬币约重一克 感受一下,这是1克的重量。
大约重一克的物品有 : 感受羽毛重量和一把尺子的重量
牛奶与果汁的杯数是3比2。 一袋食盐重500克,两袋食盐重( )克,正好是( )千克。 讨论:你知道那些物品的重量用克为单位?为什么不为单位千克作这些货物的单位吗? 大约重一克的物品有 : 小组交流,1克大豆拿在手上什么感觉。 我们知道质量单位——千克,谁能说一说,一千克的物品在手里有什么感觉? 2分硬币拿在手上有什么感觉? 我们知道质量单位——千克,谁能说一说,一千克的物品在手里有什么感觉? 物品的重量除了用千克作单位,还可以用什么单位? 小组交流,1克大豆拿在手上什么感觉。 一袋食盐重500克,两袋食盐重( )克,正好是( )千克。 一袋食盐重500克,两袋食盐重( )克,正好是( )千克。 物品的重量除了用千克作单位,还可以用什么单位? 讨论:你知道那些物品的重量用克为单位?为什么不为单位千克作这些货物的单位吗? Nhomakorabea克的认识
复习 问题:
我们知道质量单位——千克, 谁能说一说,一千克的物品在 手里有什么感觉?
物品的重量 除了用千克 作单位,还 可以用什么
单位?
讨论:你知道那些 物品的重量用克为 单位?为什么不为单 位千克作这些货物 的单位吗?
认识天平 谁来说一说使用天 平方法吗?
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说成: 果汁与牛奶的杯数是2比3; 牛奶与果汁的杯数是3比2。

克、千克、吨的认识

克、千克、吨的认识
生:
(4)拎一拎
师:请同学们想办法任意称出几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拎一拎。
学生有的把几个小组的盐都收集起来拎一拎,有的把书包称一称再拎一拎……
(5)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以克和千克为单位说一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质量。
(学生回答省略)
(评: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创设机会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发现数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就在你的身边。)
生:一个苹果约重150(克),一箱苹果约重10(千克)。
师:“克”、“千克”这些质量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知道了一个苹果的重量用“克”做单位,一箱苹果的重量用“千克”做单位。这些苹果都是用大卡车运来的,大卡车能装很多很多的苹果,一辆大卡车能装多重苹果呢?就要用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吨”做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吨”。(板书:吨的认识
早晨,我从2千米高的床上起来,用18分米的牙刷刷牙,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厘米高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克的书包上学去了。
学生一边读着一边笑,读到最后笑的前仰后合。
师:同学们为什么笑?
生:他的单位全用错了。一般的床哪有2千米高,还有牙刷、餐桌、牛奶鸡蛋、书包……
师:同学们今后再用到单位的时候应怎么做?
(5)、猜一猜:
师:同学们不要称,猜一猜几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1克?几粒大米的质量大约是1克?猜完之后再称一称看对不对?
学生分组活动
交流汇报
生:我们组8粒黄豆。
生:我们组10粒黄豆是1克。
师:为什么有的小组8粒黄豆是1克,有的组10粒黄豆是1克?
生:黄豆的大小不一样……
生:……
3、认识千克
(1)教师介绍
师:刚才有的组的同学称的物品合在一起的质量达到1000多克甚至2000多克,在记录的时候是不是要写很多数,如果不注意还有可能写错,是不是不方便?怎么办呢?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认识克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认识克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认识克︳西师大版教学目标
1.认识克和克制的概念,理解克的意义。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区分并理解克和克制的概念。

2.运用克和克制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教材和教辅。

2.教学工具:黑板、彩笔等。

3.课前准备:制定教学计划、备课。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新课。

2.设计导入新课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好奇心与探究心态。

2. 认识克和克制的概念
1.讲解克和克制的概念。

2.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克制的重要性以及克的含义。

3. 认识克的方式
1.引导学生思考认识克的方式,并让其就克对生活的重要性进行思考。

2.分组讨论,了解不同克的体现。

4. 实践演习
1.设计相关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2.考虑到学生不同的能力,设计不同的练习形式,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等。

5. 总结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2.讲解深化认识物质积累形成规律的意义。

教学反思
1.通过合理引入,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2.设计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关注不同学生的认知差异,同时进行个别辅助。

三年级数学小报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小报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小报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和吨是我们常用的重量单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接触到这些单位。

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例子和实践来认识克、千克和吨的概念,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克(g)这个单位。

克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基本单位,它是国际通用的重量单位。

我们生活中的小物件通常使用克来表示,比如一根铅笔大约有10克,一本书的重量大约是500克。

在学校的实验室里,我们使用的试剂、实验器材往往也是以克为单位来称量。

接下来,我们认识一下千克(kg)这个单位。

千克是1000克的重量单位,它是表示较大物体的质量常用单位。

大一些的物品,比如一辆自行车、一辆汽车甚至是我们的体重,都可以使用千克来表示。

我们可以使用秤或称重机来测量物体的重量,一般来说,家用的称重机可以测量的重量范围是几百克到几十千克,通过它们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千克的概念。

最后,我们来认识一下吨(t)这个单位。

吨是千克的进一步放大,它表示更大物体的质量。

一般来说,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是不需要用吨来称量的,因为它们的质量并不会达到吨级。

但是,对于大型货物的重量,比如一辆卡车上的货物、一艘船的载重量等,我们就会使用吨来表示。

吨通常是卡车司机、水运公司等运输行业使用的单位。

了解了克、千克和吨的概念后,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巩固我们的认识。

比如,老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同学们观察和比较它们的重量,然后使用天平或称重机来测量它们的质量。

同学们可以亲自操作称重机,通过称量不同物体来体验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游戏来加深对克、千克和吨的认识。

比如,老师可以将一些不同重量的物品放在一起,让同学们估计它们的重量,并用手拿出一个可以承受的物品。

然后,同学们可以依次称量每个物品,看看自己的估计是否准确。

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克、千克和吨的概念,并培养对重量的感觉和判断能力。

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实践,我们相信三年级的同学们可以对克、千克和吨有更深入的认识。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克》教案及教学反思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克》教案及教学反思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克”的概念;2.能准确读写“克”字;3.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引导学生看图片,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一副秤。

”老师接着问:“秤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用来称物品的重量。

”老师再问:“我们经常用什么来称重量?”学生回答:“千克、克等。

”老师继续问:“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学生回答:“认识克。

”2.讲解老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24页上的图1,让学生了解“克”是物品的重量单位之一。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克”的汉字和拼音,让学生跟读。

学生们跟着老师说出“克”的简单换算,比如:“1克等于1000毫克。

”“1000克等于1千克。

”等等。

3.练习老师出示一些物品的图片,请学生估算它们的重量,并用克、毫克、千克等重量单位来表达。

比如:“一只小鸡蛋有多少克?”“一支铅笔有多少毫克?”等等。

4.拓展老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些常见的物品,用秤称量它们的重量,并用克、毫克、千克等重量单位来表达。

然后每组从中选择几个重量最大的物品进行对比,看哪一组的物品重量最大,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克”的实际应用。

5.反思本节课让学生了解了“克”的概念及其应用,培养了学生的计算和交流能力。

不过,本节课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让学生了解其他的重量单位,比如“吨”、“斤”等。

同时,老师应当注重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帮助学生掌握“克”的概念和应用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计算和交流能力。

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并不喜欢数学,对于理解“克”的概念和换算规律还需要适当的引导。

因此,我在教学中增加了一些情景引导和交流互动的环节,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克”的概念和应用,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2《认识克》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2《认识克》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2《认识克》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克》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质量单位“克”,能够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克的概念,掌握克与千克、克与克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但对于质量单位“克”的概念和换算关系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克的概念,逐步掌握克与千克、克与克的换算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质量单位“克”的概念,了解克与千克、克与克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和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质量单位“克”的概念,了解克与千克、克与克的换算关系。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克的概念和换算关系进行实际的质量和重量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克的概念。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任务驱动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实物,如水果、蔬菜等,用于展示和操作。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练习题和计算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如苹果、书本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它们的质量和重量。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认识质量单位“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克的概念和克与千克、克与克的换算关系。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克的特点和换算规则。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实际的质量和重量计算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计算。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克、千克的认识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克、千克的认识

1个苹果重 (200 )g
5本数学书重 ( 900 )g
2 认识千克。
500克+500克=1000克 1千克=1000克
两袋盐一共 重多少呢?
指针指着1,表示 两袋盐重1千克。
1千克=1000克
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也叫 公斤)作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
你能在秤上找到2kg,3kg,4kg和5kg的刻度吗?
4.可以装几袋?
每袋装1000克。
6kg米
1000克 = 1千克 6÷1=6(袋)
答:可以装6袋。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千克
1千克=1000克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一 克、千克、吨
第1课时 克、千克的认识课堂导入Fra bibliotek500克
净含量
10千克
克和千你克能都获是得计哪量物些品数轻学重信的息单?位。
探究新知
如何才能准确知道物品有多重?
它们有什 么区别呢?
1 认识克。
1克有多重? 称一称
这是1克糖。
掂一掂
把1枚1角的硬币平放在手心掂一掂,感受1克有多重。
(2)先将8个苹果、3个萝卜分别装在两个袋子里, 掂一掂有多重,再称一称。
掂一掂,称一称。
我掂了掂香蕉 大约重1千克。
这些橘子大 约重1千克。
香蕉重980克。
填一填
5000g=( 5 )kg
3kg=( 3000 )g
想:1000g=1kg
想:1kg=1000g
5000g是( 5 )个1000g 3kg是( 3 )个1000g
一枚1角硬币 约重1克。
1克重的物品 好轻哟!
议一议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2.2认识克、千克与克的换算(共17张PPT)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2.2认识克、千克与克的换算(共17张PPT)
一袋盐重500克, 2袋盐重多少克?
一袋盐重500克, 2袋盐就是2个500克,也就是1000克,即2×500=1000(克)。
照样子称一称,你能发现什么?
1千克=1000克
2袋盐是1000克,也是1千克。
课堂练习
下面的物体各有多重?
的水果各重多少克?
重150克
面粉、冬瓜、爸爸都是比较重的,应该填千克,鸭蛋、皮球、巧克力都是比较轻的,应该填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是比较轻的质量单位;
2.1千克=1000克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
认识克、千克与克的换算
课前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千克和克
课堂练习
课前导入
先称一称,再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这袋食品重不足1千克。
净含量是135克。
探究新知
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 表示。称比较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小型电子秤称量。
称2分硬币时显示1.1g,我们可以说这枚硬币大约重1克。
比1克轻
比1克重
比1克轻
用手掂一掂下面的物品,估计比1克重还是比1克轻。
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
答:空杯重200克,而空杯和水一共重350克,所以水的重量为350-200=150(克)。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在电子秤上称出5克盐,看看有多少。
1袋面粉重25_____ 1个冬瓜约重10_____ 1个鸭蛋约60_____ 1个皮球约重50_____爸爸体重约70______ 1块巧克力约重10_____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2单元 千克和克 认识克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2单元 千克和克  认识克

(5)一棵白菜大约重( )。 A.2克 B .2千B 克 C.20千克
9.一杯牛奶,连杯重325克,明明喝了一半牛奶后, 剩下的牛奶连杯重225克,一杯牛奶有多重?空杯 子有多重?
325-225=100(克) 100×2=200(克) 325-200=125(克) 答:一杯牛奶重200克,空杯子重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克。
2 千克和克
第2课时 认识克
SJ 三年级上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知识点 1 认识克
1.填空。 称较轻的物品时,常用( 克 )作单位,用字母( g )表示。
2.估计它们分别有多重,用线连一连。
知识点 2 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
3.一袋饼干重200克,5袋饼干重多少克?照样子称 一称,你能发现什么?
千克
7.连一连。
8.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下面的动物,体重最轻的是( C )。
A.鹅
B.鸡
C.鸽子
(2)5000克的棉花和5千克的铁相比,( )。
A.一样重 B.棉花重 C.铁A 重
(3) 大约重( A )。 A.2克 B.2千克 C.50克
(4) 大约重( )。 A.30千克B B.3千克 C.3克
2千克=2000克 4×500=2000(克) 4×4=16(元) 答:王奶奶买2千克鸡蛋花了16元。
提升点 强化千克、克的质量概念
6.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鸡蛋约重60( 克 )。
(2)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这样的食盐重1( )。
(3)一支牙膏约重120( )。
千克

三年级上册《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克、千克、吨的认识》

800毫米=( 8 )厘米
看看谁最爱动脑筋
在( )里填上“〈 ”、“ 〉”和“
4米( 〉 )1500毫米 910克(〈 )1千克
因为4米=4000毫米 因为1千克=1000克 4000毫米〉1500毫米 910克〈1000克
3吨( 〉)405千克
因为3吨=3000千克 3000千克〉405千克
5时( = )300分 因为5时=300分
吨的认识
知识目标: 1、 认识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
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重难点: 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难点:进行吨与千克间的换算。
知识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
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大约 重 150吨,它的肾大约重1吨。
1吨有多重?
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 “t”表示。 例:1袋大米约重10千克,
100袋大米约重1000千克,即1吨。
4、质量单位换算: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师生齐读: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克、千克、吨 表示物体的重量,实际上就是物体 的质量。
克、千克、吨是表示物体 质量的单位。
第一单元知识结构
> 4米 40厘米 > 10千克 1000克 < 2200g 3kg = 700cm 70dm
> 2吨 1800千克 = 2千克 2000克 > 7000吨 7000千克 > 8500米 8千米 > 4吨 3900千克 > 9000米 8千米 = 6000kg 6t < 500g 5kg
第一单元知识总结
2.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千克→克,在用“千克 ”作单位的数的后面添上3个0,再把单位改成 “克”就行。克→千克,去掉用“克”作单位 的数的末尾的3个0,再把单位改成“千克”就 行。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多重-千克、克的认识》知识要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多重-千克、克的认识》知识要点
3.会用符号表示千克和克的关系:1kg=1000g


1.估计物体质量
2.选择合适单位来表示物体质量
3.物体质量单位换算
4.会用kg、g表示千克和克。
5.会用千克和克的关系:1kg=1000g
1.看:物体质量用千克或克表示
2.说:单位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
3.写:nkg=mg物体重量
联系生活实际合理选择物体质量,千克或克。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多重-千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


1.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2.掌握1千克等于1000克
3.体会物体有多重
4.会用kg、g表示千克和克。
5.会用1kg=1000g
1.看:情境图(实物或实例)
2.说:物体质量
3.想:用克或千克作单位的原因
1.轻的物体选克做单位,稍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


用一个熟悉的物体质量估计一个新物体的质量
1.先估计物体质量
2.用称等工具验证物体质量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估和计换算
2.快速进行克与千克的换算
3.用kg、g表示千克和克。


1.用字母表示 kg 、 g
2.用字母表示:1kg=1000g
1.看:估计物体质量
2.说:选择千克或克做单位的原因
3.写:用数字和物体单位千克或克表示物体质量
4.用:kg、g表示千克和克。
1.千克换算为克就是多3个 0
2.克换算为千克就是少3个 0

《认识克》(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克》(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克的概念;2.学会读写克的符号“千克”;3.能够用万、千、百、十、个等单位来描述克的数量;4.通过实际操作和情景模拟,认识不同质量的物品与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掌握克的概念及符号;2.能够使用万、千、百、十、个等单位来描述克的数量。

三、教学难点1.能够通过实际比较和比较题,掌握克的数量大小关系;2.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前准备1.教师:教案、计量杯、食品、小球等物品;2.学生:克的概念及符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新知识呢?(板书“克”字)请看这个字,它代表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质量单位”、“重量”的意思)是的,克表示的是物体的重量或重量的单位。

请听一下它的发音、“千克”的发音是什么。

2. 讲解新知识教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千克”这个词,它是由“千”和“克”两个字组成的,表达的意思是“一千克”。

请大家仔细看一下百分之一千克的材料,这就是千克的重量单位。

再看一下百分之一万克的物品和多少个一千克的物品相当。

3. 实践操作教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些实践操作。

请大家看一下这个计量杯,里面有多少克的物品?请使用自己的手指在杯子上移动,直到杯子里有 500 克的物品,再倒入 500 克的物品。

请大家观察,现在我们一共有多少克的物品。

请问 1 克是多少?请问 100 克是多少?然后,教师将食品、小球等物品交给学生,让他们分别按照 100 克、200 克、300 克、400 克、500 克的重量计量。

4. 实际应用教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些实际应用。

假设你拿到了一袋苹果,要将它分给你的三个朋友。

请你将每个人得到的苹果数目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人物数量小明小红小南总计苹果数请大家注意,苹果的重量不一样,所以得到的苹果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

你们都掌握了克的概念和符号,可以使用万、千、百、十、个等单位来描述克的数量,因此,你们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认识克》教案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认识克》教案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认识克》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认识克》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1千克=1000克,并能够运用克作为质量单位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让学生感受质量单位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计量意识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质量单位千克,对于质量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对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克作为质量单位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培养学生运用克作为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量意识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质量单位克,理解1千克=1000克。

2.运用克作为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让学生感受质量单位克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克作为质量单位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实物(如水果、蔬菜等)。

3.称重工具(如电子秤、天平等)。

4.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一些生活情境,如购物、做饭等,引导学生关注质量单位。

让学生谈谈对质量单位的认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1千克=1000克。

同时,让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哪些场合会用到克作为质量单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称重工具测量实物,并记录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克作为质量单位进行计量,并核对数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克作为质量单位进行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克》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克》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克》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质量单位“克”,能够正确使用克作为单位进行质量的计量。

通过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克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计量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长度、面积等基本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质量单位方面,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操作、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克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质量单位“克”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克作为单位进行质量的计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质量单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计量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质量单位“克”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克作为单位进行质量的计量。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并掌握克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克进行质量的计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克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实物,如水果、糖果等,用于教学演示。

2.学具:准备一些小称量工具,如电子秤、天平等,供学生实际操作。

3.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引发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关注。

例如,教师展示一些水果和糖果,让学生猜测它们的重量,从而引出质量单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质量单位“克”,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了解1克的重量。

同时,教师解释在生活中为什么需要使用质量单位,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的重要性。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克》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克》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克》这一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1千克=1000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质量换算。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质量单位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够进行简单的质量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够进行简单的质量换算。

2.教学难点: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学习单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质量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质量单位克,让学生初步认识克,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感受1千克=1000克的关系。

3.课堂讲解:讲解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例题,让学生进行换算练习。

4.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天平称量物品,并记录数据,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交流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质量单位克的认识,以及对千克和克之间换算关系的理解。

7.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质量单位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克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克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克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克的认识》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质量单位“克”,能够准确地称量和估算物体的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克的概念,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质量问题与克单位联系起来。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于质量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可能对于克的准确概念和运用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他们熟悉的事物来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克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克的概念,能够用克作为单位来称量和估算物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克的概念,能够用克作为单位来称量和估算物体的质量。

2.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称量工具,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称量工具、质量单位卡片、实物等。

2.学具:学生自带称量工具(如电子秤)、记录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怎么知道商品的质量的呢?”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教师总结引入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克,理解克的概念。

如展示一颗苹果,让学生猜测它的质量,并用克作为单位来表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称量工具(如电子秤)来称量实物,并记录质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不当之处。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质量问题,让学生运用克单位进行解答。

如“妈妈买了200克的苹果,你帮妈妈算一下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思考后,分享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克》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克》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克》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认识克》这篇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重量,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理解克作为质量单位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克的重量,为后续的千克等单位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克,知道克是质量的一个单位。

-能够用克作为单位来表示一些物品的质量。

-学会使用天平来称量物品的质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直观感知、实际操作等方法,形成对克单位的初步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克的概念,理解克作为质量单位的意义。

-学会使用天平进行简单的称量。

2. 教学难点:-学生对克这个抽象概念的直观感知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但对于质量单位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直观感知和实际操作,通过具体的物品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对克单位的直观认识。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具辅助教学。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受克的重量。

-采用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来完成任务。

2. 教学策略:-情境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克的概念。

-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克的概念和应用。

-及时反馈,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比如询问学生平时购买食物时是否注意过包装上的重量标注,如“500克”等。

接着提问:“你们知道‘克’是什么吗?它代表了多少重量呢?”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2. 新课讲解a. 概念介绍:向学生解释“克”是重量的一个单位,常用于衡量较轻的物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00克=( 3 )千克 9000克=( 9 )千克
7千克=( 7000 )克
想想做做
5.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成年人每 天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为宜。在电 子称上称出5克盐,看看有多少。
想想做做
6.
200克 350克 (1)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 350-200=150(克) 答:杯子里的水重150克。
1角的硬币重:3.2g。
新知讲解 2
先用小型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 看看大约各重多少克?再分别掂一掂。
1元的硬币重:6.1g。
新知讲解 2
小组合作,称出10克黄豆,数数有多 少粒?
想一想,1克黄豆大约有几粒?掂一掂。
试一试
秤一秤数学书大约有多少克?再秤一秤 你的文具盒大约有多少克,分别用手掂 一掂。
新知讲解 3
千克和克
一袋盐重500克,2袋盐呢?
500+500=1000(克)

0
1千克
1000克=1千克
想想做做
1.您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
70克
90克
想想做做
2.下面的水果各重多少克?
150克
1250克
想想做做
3.用手掂一掂下面的物品,估计比1克 重还是比1克轻。
想想做做
4. 2千克=( 2000 )克
想想做做
6.
(2)照样子称一杯水,算算杯子里的 水有多少克。
认 识 克新ຫໍສະໝຸດ 讲解 2秤一秤,你发现了什么?

0
这袋食品重不足1千克。
新知讲解 2
认识克 秤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新知讲解 2
先用小型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 看看大约各重多少克?再分别掂一掂。
2分的硬币重:1.1g。
新知讲解 2
先用小型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 看看大约各重多少克?再分别掂一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