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人教版地理《日本》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单元,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亚洲的地理知识,对亚洲的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认识相对较浅,对日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掌握日本的地理特点、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日本的发展模式,认识到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学生对日本经济发展特点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日本的经济发展案例,使学生理解日本的发展模式。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亚洲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在学习亚洲地理时,学习了哪些国家?现在请大家来介绍一下日本的地理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如岛国、海岸线曲折等。

初中地理日本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日本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日本优秀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2)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

(3)了解日本的经济、工业、农业、渔业等现代化程度。

(4)通过读图,掌握日本的主要海港、工业区和地震、火山分布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通过对比图表,了解日本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

(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日本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国际视野,增强对邻国日本的了解。

(2)学习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的经验,提高自身的防震意识。

(3)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

(3)日本的经济、工业、农业、渔业等现代化程度。

(4)日本的主要海港、工业区和地震、火山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1)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的综合理解。

(2)日本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和解读。

(3)日本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借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激发学生对日本这个邻国的兴趣。

2. 新课教学(1)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

(2)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多山地、丘陵,沿海平原狭窄;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资源贫乏,煤、石油等主要依赖进口。

(3)日本的经济、工业、农业、渔业等现代化程度:经济发达,工业以加工贸易为主,农业和渔业也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

(4)日本的主要海港、工业区和地震、火山分布情况:东京、大阪、名古屋等主要工业区和沿海港口城市;多地震、火山,如富士山、樱岛火山等。

3. 案例分析以日本地震和火山为例,探讨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7.1 日本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3)

7.1 日本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3)

第一节日本教案一、导新课创设情景展图赏图新课伊始,银幕上出现一组图片,有富士山、樱花、新干线列车、海鲜产品等等,请学生猜一猜图片中介绍的是哪个国家?引出课题《日本印象》,使同学们对日本有一个初步印象。

进而在一位学生的主持下,出示日本地形图;将日本的面积、领土组成、地理位置等基础知识编成有趣的抢答题,让同学们尝试通过读图,解决一些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新教材中尝试要求学生通过读图活动,了解日本的一些基本自然地理特征,激发学生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话印象自主探究各抒己见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又是我国的近邻,两国之间有悠久的经济、文化交流历史。

对于日本,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

因此,课前要求全班分为七组,每组六人,各小组再选择一个同学们最熟悉或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学习。

各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先独立思考,充分利用课本,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在此基础上、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开展合作与协商,运用计算机网络查询资料,整理并制作成Powerepoint展示作品。

课堂上,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展示、交流成果。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也体现了转变学习方式,先学后教的策略。

第一组──《访日见闻》朱同学:在前不久的国庆长假,我随中福会少儿代表团访问了日本,那里到处可见整洁的街道,绿树成荫,山清水秀。

在垃圾分类处理厂,我了解了如何利用分类处理使可利用的废物回收再利用的过程。

这些都体现日本人民良好的环保素质。

访问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系列高科技产品,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产品?新奇的产品引发了同学们的兴趣,课上课下的互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增强了对日本人重环保、重科技的印象。

第二组──《和服》刘同学: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追溯和服的历史,其中也体现了中国服饰风格。

和服种类很多,不仅有男女和服之分,未婚、已婚之分,而且有便服和礼服之分。

尤其是女性和服色彩艳丽,式样美观,腰部还配有漂亮的宽幅带子,简直就是一种工艺品。

初中人教版地理日本教案

初中人教版地理日本教案

初中人教版地理日本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类型及特点。

2. 了解日本的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

3. 认识日本的工业分布、经济特点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类型及特点。

2. 日本的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

3. 日本的工业分布、经济特点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类型及特点。

2. 日本的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课件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日本富士山、樱花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

2. 提问:你们对日本有什么了解?引发学生思考。

二、自主学习1. 请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类型及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类型及特点。

2. 讲解日本的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

3. 讲解日本的工业分布、经济特点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四、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日本的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

2. 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类型及特点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绘制日本地图,标注主要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

2. 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日本的文章,内容可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类型及特点、工业分布、经济特点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类型及特点,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工业分布、经济特点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日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章节的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认识可能仅限于一些表面的事物,如动漫、美食等,对于日本的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日本。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2.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人文地理特征。

3.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人文地理特征。

3.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日本。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日本的地理特征。

2.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去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3.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关于日本的案例,用于分析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3.提前让学生预习本章节的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对日本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让学生对日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日本。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总结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加深对日本地理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初中地理 日本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 日本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日本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

2.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教学重点】1.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气候特点。

2. 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防震措施。

【教学难点】1. 学生自己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

2. 掌握学习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图片导入:播放关于日本的图片,如富士山、樱花、穿着和服的日本女人、丰田汽车的标志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个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位于我国东方,是我国的邻邦——日本。

你对日本了解多少呢?二、新课教学1. 地理位置:引导学生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 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属于哪一大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2) 日本的纬度范围是多少?2. 领土组成: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说出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3. 气候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气候特点,如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4. 经济发展:介绍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如经济发达、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等。

5. 防震措施:让学生了解日本的防震措施,如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地震预警系统等。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地图,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让学生思考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4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4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4,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大部分学生可能只知道一些基本的印象,如富士山、樱花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地理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地理知识。

2.难点:日本的地形特点、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掌握日本的地理知识。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日本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4。

2.课件:日本的地图、图片、案例等资料。

3.学具: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日本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

提问:“请大家来说说对日本的了解。

”学生回答后,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日本的自然环境、地形特点、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资料。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简要讲解相关知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日本的地理特征,每组选择一个特点进行展示。

其他组的学生和老师进行评价,共同总结日本的地理特征。

4.巩固(10分钟)针对日本的地理特征,设计一些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2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2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geography "Japan" in PEP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2篇前言: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2、篇章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研究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2.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二)展示目标学生集体诵读学习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自主学习1.日本的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②纬度位置③海陆位置2.日本的领土范围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3.日本的地形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③日本最大的平原是什么?4.日本的气候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5.日本的资源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四)合作探究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

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堂总结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日本单元七学科地理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内容明白日本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

2.了解日本经济的特点,并学会用分析法说明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通过对日本经济地理的学习,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

4.了解日本东西兼容的文化特点,并了解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教学重点日本经济的特点,并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教学步骤过程与方法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提出问题: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很多工业产品出口国外,不少产品也进入我国的市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日本的产品?学生回答预设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日本经济和文化的有关知识。

通过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步骤过程与方法设计意图与研学活动: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经过短暂的休息,一郎继续为大家介绍日本经济和文化的相关内容。

研学内容(一):日本的经济特点指导学生读图,1.分析日本的经济特点.2.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研学成果:1.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2.研学内容(二):日本工业的分布1.读日本工业分布图,找出日本主要的工业区(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及主要工业城市(东京、神户、大阪、横滨、名古屋、北九州),总结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

2.分析日本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研学成果:1.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2.通过研学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对日本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小组展示,培养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及合作的精神。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研学内容(三):日本经济的发展方向阅读材料,日本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分析日本在经济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日本主要在哪些地区投资建厂。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案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案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案1 教学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首都。

2.根据地图,了解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的地形特点。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4.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

5.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结构分析《日本》一节是教材中介绍的第一个国家。

因此,教材首先通过一些地图、景观图和活动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一般方法,如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条件要从位置、地形等自然要素入手,可以用比较法(如活动2日本与英国的地理环境比较)找出特点,也可以用综合法,用若干个主题概括出一个国家的突出特征(如日本是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岛国的特征)。

除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外,教材中还渗透着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例如基本的读图、用图能力,地理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针对日本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突出的地理问题,联系我国的国情分析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形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良好学风。

从教材内容来看,由“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标题内容是有着内在的联系的。

日本的岛国国情,促使其走加工贸易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经济的对外开放,必然对其科学、文化、艺术、思想意识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形成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成为本节教材内容的主线,也是本节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指导思想。

内容点析1.教材在第一部分中首先概括介绍了日本的位置、范围和领土组成,并且通过图7.1“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和图7.2“日本的地形”,示意出日本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使学生了解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可从地理位置和范围入手。

教材中又通过活动2,将日本和英国位置、范围做对比,让学生找出两国的地理环境差异,理解位置、范围,甚至领土形状对国家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深刻影响。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主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本节内容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认识相对有限,对日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日本的各个方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了解日本的经济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尊重和理解日本的文化、习俗,树立全球观念,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特点。

2.难点:日本的经济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以日本的经济特点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

2.设计好课堂练习题和家庭作业。

3.准备好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的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等。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2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2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2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掌握日本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了解日本的文化特色,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和一些国家的基本情况,对于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对于日本的文化特色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展。

三. 教学目标1.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了解日本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

3.掌握日本的文化特色。

4.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

2.难点:日本的文化特色。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使学生深入了解日本。

3.文化体验法:通过介绍日本的文化特色,让学生感受日本的文化魅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的相关地图和图片。

2.准备日本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的案例材料。

3.准备日本文化特色的介绍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亚洲的地理位置,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日本。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呈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日本。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根据地图和图片,回答有关日本地理位置和特点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

5.拓展(10分钟)介绍日本的文化特色,让学生感受日本的文化魅力。

可以结合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有关日本地理特点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日本》 教学设计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日本》 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张湾区实验中学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教材设计能使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教材先对日本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二、学情分析:农村学生视野相对狭窄,但对日本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只是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对这节课应该存有较大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2)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使学生能够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3)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图片、查找文字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处理资料,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环保意识,初步建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四、教学处理针对学生学情特点、课标要求和学校现有资源,我决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综合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的优势,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集成一体,利用其容量大、密度高、交互性强等优点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

为丰富学生视野,深入挖掘教材,广泛吸取教学经验,将有关日本气候、农业、渔业、交通运输业等内容作为课外阅读纳入课堂。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室。

2.师生共同收集与日本相关的图片(城市、文化、风光)和资料。

3.调查商店电器柜,统计日本出口的家用电器、商标品牌、日本汽车品牌。

4.彩笔,空白纸条5.学生准备《浪漫樱花》舞蹈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屏幕显示富士山图(带樱花),配上日本动画片《灌蓝高手》歌曲,用于课前营造气氛,创设视听环境。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屏幕出示世界地图,指向日本,提问:大家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语言导入:日本是和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居,和我国一样位于亚洲东部即东亚地区,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日本的一些地理知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一课,主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日本的发展历程。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亚洲地区国家地理特征的继续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亚洲地区的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地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日本的发展历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地理位置的记忆。

2.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理解。

3.日本人文地理特征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2.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日本的发展历程为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准备关于日本发展历程的案例资料。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深入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日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认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是关于东亚地区的一个国家——日本的学习。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日本的概况,提高对东亚地区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周边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日本这一国家,学生可能只知道一些皮毛,如富士山、樱花等,对于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日本,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地图等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一邻近国家的认识,增进学生对东亚地区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日本的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日本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等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的相关资料、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准备好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地形、气候等资料,让学生对日本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有关日本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日本经济、文化的了解,加深对日本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日本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1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1日本》是关于亚洲东部国家日本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文化地理等内容的学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工业、农业、主要城市以及日本与中国的关系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日本的地理特点和风土人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亚洲其他国家的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学习基础。

然而,对于日本这一国家,大部分学生可能只知道一些基本的常识,对于其地理特点和风土人情了解不多。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和图片,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工业、农业、主要城市等地理特征;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图表和图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增进学生对日本地理、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工业、农业、主要城市等地理特征;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和图片,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日本的地理特点;2.案例分析法:以日本的主要城市为例,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日本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2.图片、图表等相关教学素材;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工业、农业、主要城市等地理特征,让学生对日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初中人教版日本教案

初中人教版日本教案

初中人教版日本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

3. 知道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了解其成因。

4. 分析日本自然环境的优势和劣势。

教学重点:解释日本气候、河流、火山地震等问题的成因。

教学难点:理解日本四面环海是一个岛国。

教学准备:课件、地图、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日本的国旗图片,简要介绍日本国旗的来历。

2. 引导学生找出日本的相对位置:亚洲东部和太平洋西北部。

3. 让学生找出日本周围的主要海洋和海峡、濑户内海。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学生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及成因。

三、课堂讲解1.讲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解释其四面环海是一个岛国的原因。

2.讲解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强调其多火山地震的特点。

3.分析日本自然环境的优势和劣势。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日本自然环境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五、巩固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解答疑问。

六、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点以及自然环境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但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确保课堂内容充分讲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教案5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教案5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教案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方面。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亚洲地区国家地理特征的进一步了解,通过学习日本,使学生掌握亚洲地区国家的地理差异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初步掌握了亚洲地区的地理特征,对国家地理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日本这一国家,学生可能存在对日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的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2.培养学生对日本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3.提高学生对亚洲地区国家地理差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2.难点:对日本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日本的地理特点。

2.使用案例分析法,对日本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进行详细讲解。

3.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日本与其他亚洲地区国家的地理差异。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的相关地图、图片和案例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3.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引导学生对日本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呈现(10分钟)详细讲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让学生对日本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针对日本的地理特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如:日本为什么地震频繁?日本的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日本的文化特色有哪些?4.巩固(5分钟)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加深学生对日本地理特点的认识。

5.拓展(5分钟)比较日本与其他亚洲地区国家的地理差异,让学生了解亚洲地区的多样性。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借助地图,准确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能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地震与火山的原因,能说出常用的防震措施。

2.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认识一个国家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并且初步尝试运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其他国家。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能够利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2.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和能力。

【难点】学生自己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掌握学习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

课件播放关于日本的图片:富士山、樱花、穿着和服的日本女人、丰田汽车的标志等图片。

并解说:这是一个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并且位于我国东方,是我国的邻邦——日本。

提问你对日本了解多少呢?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1.读图7.1日本在世界的位置,思考下列问题。

(1)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日本属于哪一大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2)说出日本的纬度范围。

【学生活动】(1)太平洋、东海、黄海、日本海。

亚洲,东部(2)大致位于北纬30°到北纬45°之间。

【教师总结】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北部,亚洲东部,这是从海陆位置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大致在北纬30°到北纬45°之间,这是从纬度位置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

2.小组合作,读图7.2日本的地形,探究下列问题:(1)找出日本的四大岛;(2)观察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这对日本的哪些方面有利?(3)在图上指出重要的城市名称,并分析城市分布在沿海的原因。

【学生活动】合作讨论问题。

【教师总结】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组成,日本的海岸线曲折,有利于发展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业和对外经济联系;日本大部分地形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分布着狭窄的平原,因此许多大城市都分布在沿海平原。

3.播放日本富士山的宣传视频,2011年3月日本发生地震及引发的海啸视频;展示图7.7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及图7.8传统民居;图7.9防震演习。

《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案例题目:《日本》教学设计方案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

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日本》这一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学习日本,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一般方法,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从教材内容来看,由“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标题内容是有着内在的联系。

日本的国情——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对他的经济以及文化有着一定的影响。

学习者特征分析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学会学习一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认识日本,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地形及气候的特征。

教学难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综合法、启发式引导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播放多媒体【百度视频1】/s?f=0&n=1&word=%B6%DF%C0%B2a%C3%CE【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进而想到了哪个国家?(日本)【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个我们既陌生又熟悉的国家——日本,他与我国为什么要用“一衣带水”来形容呢?它的自然环境,经济以及文化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与我共同走进日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日本教学目的1.了解日本的位置特点及其对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掌握日本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

了解日本工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原因,掌握日本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2.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来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

3.通过对日本经济特征的分析,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关心经济问题,乐于分析经济现象的经济意识;同时进一步认识科学文化知识及学习外国经验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加深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日本自然条件和经济特征。

教学方法谈话法和讲述法结合。

教学用具《亚洲地形图》、《日本地形图》、日本景观图片。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一节我们已经从自然、经济等方面认识了东亚的一般特征,但是东亚各地又有明显的差异,囚此,我们还要学习东亚的国家地理。

[提问]除我国以外,东亚的其他三国,哪个国家在世界各国中更具有突出的特点?有哪些特点?(是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

学习时同学们要注意从哪几方面分析和如何进行分析。

学习新教材第二节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日本(板书)[提问]从黑板题目看,说明了日本的哪些方面的特征?(位置、领土、人口等方面)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基本情况,也正是从这些最基本的特点开始学习的。

一、位置、领土、人口(板书)[读图]指导学生根据《日本地图》,说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特点。

(地处中纬度地区,东亚的东部边缘,东临太平洋;是由若干个岛屿组成的一个岛国,领土大致沿南北方向延伸。

)并指导学生利用比例尺,在东亚的政区图上量算北京至东京的直线距离。

使学生在了解日本的位置范围的基础上,了解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

[提问]根据《世界人口分布图》或者东亚四国人口统计表,说明日本人口有什么特点?(人口稠密,平均密度为300人/平方千米,是四国中最高的。

)[小结导入]日本是地处中纬,亚洲东部边缘,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岛国。

这种位置特点对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有什么影响呢?[读图]读《日本地形图》,并指导学生认识日本地形的特点。

(多山地丘陵,平原少,地形崎岖,海岸曲折,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没高的山峰是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教师讲授]日卜厂仅多山,而且多火山,特别是活火山,日本领士占全球内也面积四百分之一,而活火山占世界活火山的十分之一。

[看富士山图]指定学生朗读图下的说明,并帮助学生分析富士火山的景观特点及其成因。

(圆锥形——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温泉——地下热能的表现,积雪——海拔高,山下植物繁茂——气候温湿、土壤肥沃。

)二、自然条件(板书)1.多山的地形[提问]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指导学生分析“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日本所在的位置——亚洲东部边缘,正处在亚欧和太平洋二大板块的交界处。

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隆起成山,而且地壳很不稳定,使日本多火山地震。

据测量日本正在向我国沿海靠近。

)[提问]多山的地形给日本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了什么影响?(提示学生可从资源及其利用方面考虑。

日本缺少许多重要的自然资源,尤其矿产资源贫乏,如煤、石油等。

但多硫磺矿,宜林地区广,国士三分之二为森林覆盖,河流短小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多山的地形使得日本海岸更加曲折,形成许多优良港湾。

)[教师讲授]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地形状况与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那么日本的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又有什么影响呢?[读图]指导学生读东亚一、七月气压和风向图,从日本在图中的位置分析日本的气候特点。

(日本在北回归线以北,属于温带,又处于季风区内,具有季风气候的特点,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如四季的分配,冬夏季的气温及降水情况,但也有很大差异。

)[提问]从其海陆位置及领土组成看,日本与我国东部相比气候有什么差异?(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因此在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

)[教师讲解]就日本全国来说,受纬度影响南北气候有一定差异,而多山的地形也会使日本的气候相对复杂化,不仅表现在山地与平原地区气候有所不同,东西方向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但总的说日本是属于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国家。

2.海洋性季风气候(板书)复习巩固[提问]我们今天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地理特征的?(位置、领土、人口等基本概况及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地理特征)[提问]从上述几个方面看,日本有哪些突出的特征?(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多山且多火山,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

)[教师归纳]日本是一个四多(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多、优良港湾多)、三少(国土少、平原少、矿产少)、一海(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岛国。

布置作业预习第120——124页课文,思考上述日本的基本地理特征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第二课时复习提问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有哪些突出特点?引入新课教师归纳特点。

这些特点对日本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现在就来分析这一问题。

学习新教材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板书)[教师讲解] 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其实力仅次于美国,而且有很多工业部门已超过美国,很多工业品占据了国际市场。

从我们身边你可以看到很多日本的产品。

[提问] 你能说出几种代表性的产品吗?(电器、食品、汽车等方面。

)[读图导入] 读课本第121页插图。

日本的汽车制造闻名遐迩,我们所见到过的丰田、尼桑等小汽车都是很著名的。

除此之外,其它工业还包括电子工业、钢铁、造船、纺织、化学等工业。

日本依靠什么使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

[读图表,回答问题] 指导学生读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及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表,并说明①日本主要缺乏哪些工业原料和燃料?(多种矿石、棉花、木材等原料,石油、煤、天然气等燃料。

)②它们多从哪些地方进口?(从西亚进口石油,从大洋洲、南美洲等地进口多种金属矿等。

)[教师总结] 日本国土狭小,原料、能源严重不足,国内市场有限,这些都是不利条件。

但是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因而能迅速地提高生产水平。

再加上日本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进口原料、出口产品。

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和产品输出国。

[读课文]指定学生朗读第121页第二段“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提问]想一想,当地有输出到日本或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吗?[读图]从《日本地图》中找出主要对外贸易港:神户、横滨、大阪等。

1.现代化的工业①发展条件②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教师讲解]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工业技术先进,部门齐全,主要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

[提问]读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说明,日本有哪些主要工业区?(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

)[展示景观图]简单介绍四大工业城市,着重介绍日本首都——东京。

[提问]日本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临海可利用海上交通的便利,以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

此外还有社会及其它方面的原因,以后在高中地理再讲。

)日本不仅工业发达,而且农业也非常发达。

2.现代化的农业①技术先进,产量高[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23页“渔业发达农业单产高”,由学生归纳出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表现。

(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进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以及发达的渔业,拥有庞大的船队,占世界第一位的捕鱼量等。

)[导入]那么日本人民是怎样在有限的土地、有限的资源上,建立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呢?可以说日本人民在利用本国资源上水平是相当高的,我们看一下日本农业的分布状况就可略知一二。

②农业部门的分布[读图]根据日本工农业分布图说出主要农业部门的分布地区。

(水稻——平原,林业——山区,茶桑及果树——丘陵)。

[提问]为什么日本的渔业发达?(以现代化工业做基础,拥有庞大的捕捞船队,日本是个岛国。

有广阔的海域及优良港湾,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

)[看图]读“日本群岛附近洋流的分布”图,说说北海道附近成为著名渔场的原因。

(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区。

)[提问]为什么日本要以小型农业为主,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呢?(国土狭小,耕地有限,但劳动力资源丰富。

)[教师讲解]由此可见,日本正是利用了自己发达的科学技术资源,充分开发了各类土地资源,才在地狭人稠的岛国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小结]我们从日本工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可知,一个国家要想发展经济其资源丰富与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否对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而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又取决于该国家科学技术的水平。

日本正是利用了自己这一优势,才在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上建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这一点正是我们今天四化建设中所要借鉴的,也是我们学习日本地理的重要目的之一。

日本从历史上就重视吸收外来文化。

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从古代中国水稻、铁器的传入,到近代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这一切对日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日本的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四、文化特点[指导阅读]读课文“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一段思考:日本文化有什么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又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

表现可从古代、近代、文化艺术、饮食等几个方面归纳。

)总结全节[提问]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学习日本地理特征的?(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知道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首先要了解该国所在地理位置、领土和人口等基本特征,之后再进一步了解它们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这是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经常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