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考试题型及知识点复习共16页
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8522d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a.png)
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1. 什么是统计学?答: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数学,它涉及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展示和预测。
2.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有什么区别?答:描述统计学关注于数据的总结和描述,而推断统计学则使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
3. 列举三种常见的概率分布。
答: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
4. 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答:中心极限定理表明,当样本量足够大时,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将趋近于正态分布。
5. 什么是置信区间?答:置信区间是一个区间估计,它给出了总体参数的一个可能范围,并且该范围有一定的置信水平。
6. 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
答: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根据样本数据来判断一个关于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
7. 什么是相关系数?答: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的统计量。
8. 什么是回归分析?答: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9. 什么是方差分析?答:方差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比较三个或更多组数据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10. 什么是标准差?答:标准差是衡量数据分散程度的一个指标,它是方差的平方根。
11. 什么是均值?答:均值是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它是所有数据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的数量。
12. 什么是中位数?答: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值,当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时,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13. 什么是众数?答: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14. 什么是样本?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15. 什么是总体?答:总体是指研究中所有可能的个体的集合。
16. 什么是抽样误差?答: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导致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17. 什么是系统误差?答: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或实验设计中的偏差导致的误差,它会导致测量结果持续地偏离真实值。
18. 什么是数据的正态性?答:数据的正态性指的是数据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即呈现出对称的钟形曲线。
统计学基础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93ed40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b.png)
统计学基础复习资料《统计学基础》复习内容第⼀章统计总论1.统计⼀词的三种含义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3.统计学的研究⽅法4.统计学的⼏个基本概念: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标志表现、变异与变量、统计指标概念、特点及分类。
5.国家统计的职能第⼆章统计调查1.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基本要求2.统计调查的种类3.统计调查⽅案的构成内容4.统计调查⽅法: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第三章统计整理1.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法2.统计分组的概念、种类3.统计分组的关键4.统计分组的⽅法:品质分组⽅法、变量分组的⽅法5.分配数列的概念、构成及编制⽅法变量数列的编制基本步骤为:第⼀步:将原始资料按数值⼤⼩依次排列。
第⼆步:确定变量的类型和分组⽅法(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分组)。
第三步:确定组数和组距。
当组数确定后,组距可计算得到:组距= 全距÷组数全距= 最⼤变量值-最⼩变量值。
第四步:确定组限。
(第⼀组的下限要⼩于或等于最⼩变量值,最后⼀组的上限要⼤于最⼤变量值。
)第五步:汇总出各组的单位数(注意:不同⽅法确定的组限在汇总单位数时的区别),计算频率,并编制统计表。
间断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时,按照“上下限均包括在本组内”的原则汇总。
重叠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时,按照“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汇总。
因为有了“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实际⼯作中,对于离散型变量也经常采⽤重叠式确定组限的⽅法。
6.统计表的结构和种类第四章综合指标1.总量指标的概念、种类和计量单位2.相对指标的概念、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的种类。
相对指标包括:结构相对指标、⽐例相对指标⽐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平均指标的概念、作⽤和种类。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4.变异指标的概念、作⽤和种类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第五章抽样估计1.抽样推断的概念、特点、和内容。
2.有关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样本容量、样本个数3.抽样误差的⼀般概念及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d6f4295702768e9950e73818.png)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各章节复习知识点归纳(考试复习资料精华版-根据历年考试重点以及老师画的重点原创整理)第一章总论重点在“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考点一:掌握以下四组概念(含义及举例)——肯定考一个名词解释!①总体、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②标志、标志值及分类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分类:Ⅰ按性质不同a.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一般用文字表现。
(有些品质标志虽然以数量表现,但实质表现产品质量差异。
例如产品质量的具体表现未“一等、二等、三等”。
)b.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只能用数值来表现。
Ⅱ按变异情况可变标志:当一个标志在各个总体单位表现不尽相同时称为可变标志不变标志:……都相同……不变标志。
标志值:标志的具体表现。
③变量、变量值变量:指数量标志。
变量值:指数量标志值,具有客观存在性。
④指标的含义及分类(统计)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简称指标。
a.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不同:数量指标(绝对数,绝对指标,总量指标),质量指标(相对数或平均数,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b.按其作用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c.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试点指标和时期指标d.计量单位的特点: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②标志既有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也有反映总体单位品质特征;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③凡是统计指标都具有综合的性质,而标志一般不具有。
联系:①许多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得;②指标与数量标志可随统计研究目的而改变;课后习题: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标志值就是标志表现。
第二章统计调查考点一:统计报表的分类①填报内容和实施范围:国家、部门和地方统计报表②调查范围:全面、非全面③报送周期长短: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④填报单位:基层、综合报表考点二:“普查”的含义普查:是普遍调查的简称。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学生版)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03e5f908a1284ac9504317.png)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学生版)统计学复习提纲一、期末考卷题型1. 单项选择题;2. 多项选择题;3. 简答题4. 计算题二、知识点复习1. 统计学分类、指标、变量、参数、统计量等概念,以及各种统计图形;2.统计数据的相关内容,以及测量数据分布的测度的描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公式。
3. 调查的各种方式; 4. 组距数列的相关概念。
5. 置信区间的相关概念,以及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区间估计;6. 估计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时的样本容量的计算公式;7. 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假设检验;8. 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相关知识;9. 一元、二元回归模型的EXCEL操作结果的解释以及模型的建立和检验;10. 时间序列的各种分类;平均速度等指标、移动平均法的概念等;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和季节指数的计算; 11.统计指数的相关概念,制作综合指数要点和原则,综合指数、平均指数的计算。
1统计学计算题复习一.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和三者之间的关系1.算术平均数。
也叫均值,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是集中趋势的最主要测度值。
主要适用于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但不适用于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
2.众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用Mo表示。
主要用于测度定类数据的集中趋势。
组距式数列确定众数,是先根据出现次数确定众数所在组,然后利用下列公式计算众数的近似值:M?L?0f?f?1?i (f?f?1)?(f?f?1) 3.中位数。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用Me表示。
主要用于测度定序数据的集中趋势。
分组数据计算中位数时,先根据公式N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然后用下列公式计算2N?Sm?1中位数的近似值: M?L?2?i efm4.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的关系 x?Me?Mo,数据是对称分布; x<Me<Mo,数据是左偏分布; x>Me>Mo,数据是右偏分布。
例题1:某地区有下列资料:人均月收入400以下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900以上合计要求计算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完整版)统计学复习资料
![(完整版)统计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128c15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78.png)
(完整版)统计学复习资料2018本学期《统计学》期末考试说明满分100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必须同时达到50分以上才可以及格,期末考核内容涉及了教材的每一章,第6章是推断统计基础,不做单独考核内容,本次考核侧重对统计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在一些简单计算的基础上,侧重考核学生对统计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整体来看,计算量不大,但不带记忆功能的计算器还是必备神器(考试期间不要随意传送计算器哦),最后,祝愿大家顺利过关期末考试题型: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四、简答题(第一题8分,第二题10分,共18分)五、应用题(即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六、选做题(任选一题,不重复计分,12分)应用题考核内容:1.数据特征指标的计算和应用;2.时间序列分析指标的计算;3.均值或成数的参数估计;4. 均值或成数的假设检验.选做题(二选一)考核内容:1.统计指数的因素分析(两因素);2.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应用(不考公式)特别强调:选做题部分,一定要根据自己所学,二选一作答,如果写了两题的答案,只针对第一题给分,第二题不重复计分,请各位同学注意!《统计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总论本章知识体系如下:一、单选题1.为了了解X市的人均居住面积,统计总体是( A)A.X市所有的住户B.X市每一个住户C.X市下辖的所有区、县D.X市所有的住房2.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B )A. 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B.该市国有工业企业全部生产设备C. 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D. 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3.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
A. 工人年龄B. 工人性别C. 工人体重D. 工人身高5.语种属于( A )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6.居民住房状况调查中,属于定序尺度测量的是( C )A.居住区域B.居住面积数大小C.是否满意D.有几套住房7.学生的智商等级是( B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8. 为了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B )A.技工等级B.固定资产净值C.经济类型D.工业企业数量9.下列的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C )A.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B.企业增加值C.人均销售收入D. GDP10.已知5名同学的某课程考试成绩,其平均成绩为80分,则( A )A.这是5个变量值的平均数B.这是5个指标的平均数C.这是5个变量的平均数D.这是5个指标值的平均数二、多选题1.为了确定失业率,我国统计部门调查了10000个家庭,(AB )A.总体是我国全部劳动力人口B.样本是10000个家庭中的全部劳动力人口C.总体是我国全部人口D.样本是10000个家庭中的全部人口E.样本是10000个家庭2.要了解浙江省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ABD )A.浙江省全部成年人口是研究的统计总体B.浙江省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浙江省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E.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3.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CE)A.工资总额B.商业网点密度C.商品库存量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E.进出口总额4.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 )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D.产品单位成本E.经济增长速度5.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BC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三、判断题1、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的前提。
统计学期末复习要点
![统计学期末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501131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2.png)
统计学期末复习要点一、复习重点1、理解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2、熟悉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的图表描述,常用图表3、熟练掌握加权算术平均数、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的计算方法理解样本均值、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及中心极限定理4、理解点估计的三个评价标准,区间估计的置信水平的概念5、熟练掌握总体均值与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方法6、理解影响样本容量大小因素(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允许误差),是怎样影响的?7、理解假设检验的原理、步骤及两类错误8、熟练掌握总体均值、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9、理解方差分析的概念、原理及基本步骤14、熟悉选择拟合时间序列趋势模型的分析方法、理解一元线性、抛物线、指数曲线趋势模型15、理解加权综合指数与加权平均指数的概念及计算16、理解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概念及计算17、理解指数体系的概念及作用,熟练掌握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方法18、理解CPI指数及其经济意义,CPI指数与购买力指数的关系二、思考题1、解释洛伦茨曲线及其用途。
2、怎么理解均值在统计学中的地位?3、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4、简述综合指数的基本编制原理。
5、写出大样本条件下总体均值左侧检验的基本步骤。
6、写出小样本条件下总体方差未知时正态总体均值左侧检验的基本步骤。
7、简述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允许误差的关系。
8、在假设检验中第Ⅰ类错误和第Ⅱ类错误分别指什么,并说明它们发生的概率大小之间的关系。
9、分别列出小样本情形下一个总体(总体方差未知)均值的左侧、右侧及双侧检验的假设形式和拒绝域?10、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11、解释方差分析中总误差平方和、水平项误差平方和、误差项平方和三者含义及其关系?12、在对实际的时间序列拟合其长期趋势方程,通常可采用哪些分析方法?13、为什么平均发展速度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注意哪些问题14、简述移动平均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5、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16、在简单回归模型Yi某i中,对的假定有哪些?17、解释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大学统计学考试重点(考试必备)
![大学统计学考试重点(考试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b6ebde81581b6bd97f19ea8f.png)
大学统计学考试重点(考试必备)第一章统计总论1.统计三种不同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总体性、数量性、具体性、社会性)2.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总的成果,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
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总结,统计学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对统计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最初是以社会现象为其研究对象的。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这个客体独立存在于人们的主管意识之外。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通过这些数量关系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4.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界限),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5.统计学的性质: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方法论科学。
.6.统计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统计推断法7.统计的基本任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8.统计的基本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9.统计的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资料的提供和管理。
10.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所构成的整体。
(客观性、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11.总体单位(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简称单位。
1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13.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六要素:指标名称、计算方法、计量单位、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具体数值)14.区别与联系:说明的对象不同。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表示方法不同。
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联系,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时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有些统计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一定条件下变换干系。
统计学考试题型及知识点复习
![统计学考试题型及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1375d5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a.png)
统计学考试题型及知识点复习在学习统计学的过程中,了解考试题型以及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统计学常见的考试题型,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统计学考试题型1、选择题选择题通常是对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和原理的考查。
题目会给出几个选项,要求考生从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例如:“以下哪个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A 方差 B 标准差 C 均值 D 极差”。
做选择题时,需要对知识点有清晰的理解,能够准确判断每个选项的对错。
2、填空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对具体数值、公式中的参数或者关键概念的准确记忆。
比如:“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为_____。
”这就要求我们对公式和重要概念的细节有扎实的掌握。
3、简答题简答题往往要求考生对某个统计学概念、原理或方法进行简要的阐述。
例如:“请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回答此类问题,要条理清晰,语言简洁,突出重点。
4、计算题计算题是统计学考试中的重要部分,通常涉及数据的处理、统计量的计算以及统计方法的应用。
比如:“给定一组数据:12,15,18,20,22,计算其均值和标准差。
”在做计算题时,一定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并且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解答。
5、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通常会给出一个实际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这需要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比如:“某工厂生产了一批零件,随机抽取 100 个进行检测,发现其中有 5 个不合格。
请根据此数据估计该批零件的不合格率,并给出置信区间。
”二、知识点复习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数据的来源:包括普查、抽样调查等,要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数据的整理:包括分组、制表、绘图等,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整理方法。
2、数据的描述性统计(1)集中趋势的度量:均值、中位数、众数,要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和特点,以及在不同数据分布情况下的适用性。
(2)离散程度的度量:方差、标准差、极差、四分位差,明白如何计算以及它们所反映的数据特征。
统计学试题库
![统计学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6a2e46a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2.png)
统计学试题库《统计学》试题库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归纳推断法。
3、统计数据工作可以分割为统计数据设计、数据搜集、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
6、气门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数据指标称作变量,变量的具体内容数值称作变量值。
7、变量按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线性变量;变量按性质的相同分后,可以分成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备的统计数据指标应当包含统计数据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11、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数据研究目的和任务的更改,原来的总体变为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适当地变为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f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展开观测调查。
t3、统计学就是对统计数据课堂教学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归纳。
t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t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f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后,这就是统计数据指标值。
f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赢得的各种数据。
f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c47db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1.png)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统计学的知识点非常丰富。
以下是统计学各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1.数据收集与描述-数据类型: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数据收集方式:问卷调查、观察、实验-描述统计:中心趋势(均值、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范围、方差、标准差)、数据分布(直方图、条形图、饼图)2.概率论基础-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事件与事件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和统计概型-条件概率与独立性-伯努利试验与二项分布3.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与其分布律-连续型随机变量与其概率密度函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常见分布4.多个随机变量的分布-边缘分布与条件分布-两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的分布5.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与其性质-方差与标准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矩、协方差矩阵与相关系数矩阵6.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辛钦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切比雪夫不等式与伯努利不等式7.统计推断基础-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置信区间与置信水平-假设检验:原假设与备择假设、显著性水平、拒绝域-类型Ⅰ错误和类型Ⅱ错误-样本容量与统计检验的效应大小8.单样本与双样本推断-单个总体均值的推断:正态总体与非正态总体-单个总体比例的推断-两个总体均值的推断:独立样本与配对样本-两个总体比例的推断9.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拟合优度、剩余平方和、变量选择10.非参数统计方法-指标: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符号检验- 分布:符号检验、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这些是统计学各个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的一个概述。
每个章节都拥有更加详细和复杂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复习中深入理解并进行练习。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25ebdb7960590c69ec37678.png)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一.单项选择(20 X 2=40)单选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不用死记概念,要理解其内涵,灵活应用!第一章.绪论统计的定义: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
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研究如何收集(如调查与试验)、分析(回归分析)、表述数据(图与表),并通过数据得出基本结论。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①数量性。
统计数据是客观事物量的反映。
②总体性。
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
③变异性。
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并不是事先可以预知的。
统计的分类:统计可分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核算统计、理论统计、应用统计描述统计:汇总的表、图和数值。
包括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推断统计:用样本数据对总体性质进行估计,检验核算统计:对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过程及各类总量进行描述和分析总体: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
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是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单位可以是人、物、机构等实物单位,也可以是一种现象或活动等非实物单位。
样本:由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
样本容量:样本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标志(变量):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标志的分类:①品质标志: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
品质标志的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
②数量标志: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
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来表现几种常用的统计软件:SAS SPSS MINITAB STATISTICA Excel思考题:1、在调查某高校学生的学习状况时,总体是(C )A该校全部学生B该校每个学生C该校全部学生的学习情况D被随机抽取进行数据采集的全部学生2. 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A )。
A.每一个人B.每一户C.每个省的人口D.全国总人口第二章.数据数据:所收集、分析、汇总表述和解释的事实及数字,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征,是客观事实;不仅仅局限于数字范畴,包括非数字形式的其他信息。
统计学复习资料
![统计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0ec4ec010661ed9ac51f3bc.png)
一:名解
1.小概率原理
2.抽样误差
3.第一类错误/第二类错误
4.检验效能
5.四分位间距
6.变异系数
7.均属的标准误
8.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9.相关系数
10.最小二乘法原理
11.回归系数
二:填空
1.每种检验方法的应用条件
2.统计学的描述指标
3.百分位数的计算公式
4.卡方检验的条件及对应公式
5.实验设计三要素,三原那么
6.相关分析,秩和检验的应用条件
三:单项选择
统计图表〔选择什么图表〕
统计学方法比拟〔即选择哪种最好〕
四:简答
1.频数分布表制作过程
2.医学参考值范围制定及注意
3.应用相对数的考前须知
4.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之间的关系
5.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的根本思想
6.方差分析的根本思想
7.
五:分析
1.
2.t检验与方差分析〔同上〕
六:计算
一共两题,不考方差分析,只写公式不要计算,题目不难。
《统计学》复习资料精选全文完整版
![《统计学》复习资料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48e59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0c.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统计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则个体是(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3.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 )。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4.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组内的差异性和组间的同质性B.组内的同质性和组间的差异性C.组内的差异性和组间的差异性D.组内的同质性和组间的同质性5.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A.所有的百货商店B.每一个百货商店C.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D.每一位工作人员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7.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8.在总量指标中,其数值受时期长短影响的指标是()A.实物指标B.价值指标C.时期指标D.时点指标9.计划规定单位产品成本应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3%,则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 A.97.94% B.8% C.2% D.102.11%10.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 )。
A.质量指标B.总量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11.采用加权算术平均计算时,当各组的权数都增加1倍时,平均数( ) A.不变 B.增加1倍C.是原来的一半D.无法判断12.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 106:100,这是( )。
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 13.在出生婴儿中,男婴比重53%,女婴比重47%,这两个指标是( ) A.比例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数 C.结构相对数D.比较相对数14.序时平均数中的“首尾折半法”适用于计算( ) A.时期数列的资料B.间隔相等的间断的时点数列的资料C.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的资料D.由两个时期数列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资料15.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A.只能是总量指标B.只能是相对指标C.只能是平均指标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16.已知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5%、8%、6%和10%,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计算方法() A. 105%×108%×106%×110%B.(105%×108%×106%×110%)-100%C.(5%×8%×6%×10%)-100%D.5%+8%+6%+10%17.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 ) A.报告期 B.计划期 C.基期D.任一时期18.按综合指数变形的要求,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形式编制质量指标总指数时,其权数应该是( )A.11pq B.01p q C.10p q D.00p q19.设p 为商品价格,q 为销售量,则指数∑∑010qp qp 的实际意义是综合反映( )A.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B.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C.商品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D.商品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20.某企业的产值,2013年比2012年增长21%,其原因是() A.产品价格上升9%,产量增长了12% B.产品价格上升10%,产量增长了11% C.产品价格上升10.5%,产量增长了10.5% D.产品价格上升了10%,产量增长了10%21.某省教育主管部门要了解所属高校教学设备的使用状况,则统计研究的总体单位是() A.该省每一所高校B.该省全部高校的全部设备C.该省每一所高校的每一台设备D.该省每一所高校的每一台教学设备22.次数分布中的频数愈大,该组的标志值对总体平均水平所起的作用() A.愈大B.愈小C.可能大,也可能小D.无法确定23.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之间的关系是() A.成正比 B.成反比 C.不确定D.无关24.下列关于标志变异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现象总体的一般水平 B.反映现象总体的集中程度C.反映现象总体的联系程度D.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差异程度25.是非标志的标准差为() A.1-p B.pq C.)p 1(p -D.p (1-p)2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 A.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B.环比发展速度之积 C.环比增长速度之和 D.环比增长速度之积 27.1011q p q p ∑-∑表明() A.由于销售量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B.由于价格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 C.由于价格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D.由于销售量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28.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 A.采用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B.采用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C.采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D.采用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29.若两数列平均水平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离散程度时,应采用()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30.累计增长量等于()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C.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D.逐期增长量之差31.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和利润额( )A.均是连续型变量B.均是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32.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对一批产品质量进行抽检B.对工业设备的普查C.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典型调查D.调查几大彩电厂商,借此了解全国彩电的生产情况33.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将总体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分成( )A.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D.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34.在出生婴儿中,男婴比重53%,女婴比重47%,这两个指标是( )A.比例相对数B.强度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比较相对数35.在下列平均数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A.中位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36.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A.增长速度=增长量/报告期水平B.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水平C.增长速度=增长量/平均水平D.增长速度=增长量/最末水平37.根据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是( )A.固定构成指数B.可变构成指数C.加权调和平均指数D.加权算术平均指数38.抽样调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随机原则B.准确性原则C.系统原则D.及时性原则39.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40.某企业2003年比2002年产量增长了10%,产值增长了20%,则产品的价格提高了( ) A.10% B.30% C.100% D.9.09% 二、多项选择题1. 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A.统计报表B.普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 2.时期指标的特点有( )A.只能间断计数B.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C.具有可加性D.不具有可加性E.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 3.已知各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便能计算出()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增长速度C.平均增长量D.平均发展水平E.定基发展速度4.对某商店某时期商品销售额变动情况分析,其指数体系包括 ( ) A.销售量指数 B.销售价格指数 C.总平均价格指数 D.销售额指数 E.个体指数5.受两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 6.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是( ) A.0)X X (=-∑B.)X X (-∑f=0C.)X X (-∑为最小D.2)X X (-∑为最小E.2)X X (-∑f 为最小7.关于趋势直线方程,bt a yˆt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a 是t 等于零时的趋势值 B.b 是趋势线在y 轴上的截距 C.b 是趋势线的斜率D.b表示时间t变动一个单位时,趋势值t yˆ平均变动的数量E.当b前面是负号时,说明y t与t是负相关8.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有()A.普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典型调查E.重点调查9.用综合指数形式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所能够反映的是()A.价格的总体变动情况B.销售额的总体变动情况C.销售量的总体变动情况D.价格水平固定时的销售额变动情况E.销售量水平固定时的销售额变动情况10.时期数列的特点是()A.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B.指标数值不能直接相加C.指标数值通过连续登记加总取得D.指标数值只能间断计量E.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三、简答题1.简述统计的三种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的分类情况 3.变量及变量类型的判断 4.参数和统计量的判断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一节统计数据的搜集
1.统计数据的分类及每种数据类型的判断
2.统计数据搜集的种类
3.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普查
谢谢
择假设及拒绝域) 4.总体平均数检验和总体成数检验(会计算)
第七章 方差分析
第一节 引言 1.方差分析定义 2.方差分析思想和原理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会利用方差分析基本关系式填节 相关分析 1.相关分析可从哪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2.相关系数的特点 第二节 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 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估计(两种公式
统计学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共20 分)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5小题,共10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共10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 共2小题,共10分 )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小题,共50分)
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统计学研究对象及研究对象的特点 1.统计学定义 2.统计学研究对象及特点 3.会判断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方法
第五节 分布形态的描述
分布的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的性质
第五章 统计抽样
第二节抽样分布 1.抽样及抽样分布含义 2.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下的抽样分布平均误差 第三节正态分布 1. 关于抽样分布的定理(中心极限定理) 2.几个与抽样有关的概率分布 3.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4.样本成数(比例)的抽样分布
统计报表
抽样调查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并要会判断每种调查方法。
4.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方式
概率抽样方式的种类及每种方式的判断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整理 1.统计分组种类 2.分类型数据的整理 3.顺序型数据的整理 4.数值型数据的整理
(1)组距分组方法 (2)等距分组步骤 (3)向上累计频数和向下累计频数的计算 (4)组中值的
计算
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显示 统计图 ➢ 直方图 ➢ 折线图 ➢ 茎叶图
第四章统计描述
第一节 总体规模的描述 总量指标的分类:按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和时间
状况不同分类情况 第二节对比关系的描述 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 结构相对指标 ➢ 比例相对指标 ➢ 比较相对指标 ➢ 强度相对指标 ➢ 动态相对指标
第三节集中趋势的描述
1.位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四分位数 (未分组 数据的会计算)
2.数值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 均数 (分组和未分组的都要会计算)
3.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的关系 第四节离散程度的描述
离散程度测度值: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极差、 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分组和未 分组的都要会计算)
第六章 统计推断
第一节 统计推断及其特点 1.统计推断的基本方法 2.统计推断的误差通常分为哪两类 第二节参数估计 1.参数估计方法有哪两种? 2.评价估计量优良性的标准 3.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总体均值的区
间估计和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 (会计算)
4.样本容量的确定(重复抽样下样本容量的确定) 第三节 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基本概念、原理与步骤 2.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 3.假设检验中的双侧检验、单侧检验(原假设、备
都要会算)、经济意义检验 2.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的应用(点预测)
第九章 统计指数
第一节统计指数的分类
1.统计指数的概念 2.统计指数的分类,对每类能够判断或举例说明。
第二节 综合指数 1.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第四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两因素分析)
第十章 时间序列分析
第一节 时间序列概述 1.时间数列概念 2.时间数列种类,并会判断或举例 ➢ 绝对数(总量指标)数列: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 相对数数列 ➢ 平均数数列 第二节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发展水平、增长水平、平均增长水平(平均增长量) 第三节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 1.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分定基和环比) 2.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水平法计算) 3.利用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预测未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