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寓言形象的教学策略
寓言的教学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
寓言的教学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寓言是一种适用于教育和娱乐的文学类型,经常与道德或社会思想相关。
寓言通常包括人物或动物角色,有时还包括物体或自然动作,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道德和社交态度的机会。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寓言教学的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
教学价值寓言教学活动是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学生讲述或展示寓言的故事,他们可以获得有价值的经验和智慧,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传递道德和社交价值观。
寓言可以帮助学生成长为一种积极和成熟的个体,而非成为社会的消极和无用的成员。
寓言是一种利于学习语言和语法知识的文学类型。
寓言对于语言学习者提供了具体的自然语境,并且它们的语言既有社会价值,又有情感寓意,这些语言特征与课堂中的学习方式相一致。
教学策略1) 察觉概念:在讲述寓言故事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尝试寻找故事中隐含的道德、价值观和理念,让他们进一步思考和理解。
例如,通过让学生想象故事中的角色可能会面临的难题,以及解决难题的不同方法,来支持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2) 制定问题:教师可以在讲述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制作关于隐含道德、价值观和理念的问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思考和讨论中来,提高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水平。
3) 角色扮演:通过寓言故事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亲身体验故事情节。
例如,学生可扮演故事中的某个角色,与其他同样扮演角色的学生进行互动对话,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语言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提高。
总之,寓言故事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学习途径,以便更好地理解道德、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寓言的教学策略变化可以丰富课程教学的多样性,以满足多种类型的学生的需求,最终促进教育的发展。
寓言的教学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
寓言的教学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摘要】寓言是一种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文学形式,常被用于教学中。
本文将探讨寓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教学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
同时还将分析寓言在培养学生思想觉悟和在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寓言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结论部分将总结寓言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展望寓言在教学中的发展前景,并探讨寓言教学的启示。
寓言是一种传统而又富有创造力的教学方式,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
通过深入探讨寓言,可以促进教育的创新发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寓言、教学价值、语言特色、教学策略、思想觉悟、教育意义、发展前景、启示1. 引言1.1 寓言的定义寓言是一种以虚构故事的形式传达道德、品德或哲理教训的文学体裁。
在寓言中,通常使用动物或其他生物角色来表现人类的特征和行为,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传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寓言的目的不仅在娱乐,更重要的是在启迪读者的智慧和品德,让人们通过故事中的虚拟世界,反思和感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1.2 寓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寓言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寓言的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归纳总结、推理论证,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寓言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各种寓言,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和词汇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寓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教师可以通过寓言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和学习,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品德的人才。
2. 正文2.1 寓言的教学价值寓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和理解寓言,学生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寓言中常常存在着巧妙的逻辑推理和悬念设置,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正确分析问题、做出合理推断。
寓言的教学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
寓言的教学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寓言是一种以富有想象力的语言特色和富有审美的修辞风格展开为特色的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体验。
在教学中,寓言有着独特的教学价值,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情感,成为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寓言的教学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
一、寓言的教学价值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引导学生的情感3.教育学生的思维寓言的教学往往需要学生通过理解寓言中的隐喻与象征,了解其深层含义。
通过寓言的教学,学生可以学会以寓言的思维方式去认识、理解、分析和挖掘事物,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启蒙之旅。
二、寓言的语言特色1.形象生动寓言中的形象生动,描述细腻,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
这些生动的形象,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富有寓意寓言的语言特色之一是富有寓意。
在寓言中,往往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隐含着丰富的哲理和道理,这种寓意不仅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问题。
3.语言简练寓言语言简练,富有情感,表达深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语言特色使得寓言成为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手段。
1.以寓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寓言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去体验、理解和表达情感。
通过寓言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寓言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从而加深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
3.以寓言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寓言的教学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用寓言来描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寓言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寓言教学策略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寓言教学策略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含义和教育意义:选择寓言故事:选择适合年龄和理解能力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通常以动物为主角,通过动物之间的互动来传达一种道德或智慧的教育主题。
阅读寓言故事:首先,教师可以朗读寓言故事,引导学生注意故事中的动物角色和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或挑战。
然后,教师可以再次朗读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
探讨故事情节:与学生一起探讨故事中的情节,了解每个角色所代表的含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选择了这些特定的动物角色,并与学生分享一些背景信息。
深入分析寓意: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故事中的寓意和教育主题。
例如,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思考主题是什么,以及这个故事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价值观或道德准则。
制作角色卡片或插图:鼓励学生通过制作角色卡片或绘制寓言故事的插图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学生可以在卡片上写下角色的特征和他们的寓意,并在课堂上展示和分享。
创作自己的寓言故事: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创作自己的寓言故事。
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动物作为主角,并通过故事来传达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
联系现实生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寓言故事中的教育主题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
通过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际情况,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所传达的教育意义,并将其应用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
通过这些寓言教学策略,学生可以通过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深入了解道德观念和智慧的含义。
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创作自己的寓言故事,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所以,寓言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有益的一种教学方法。
寓言的教学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
寓言的教学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寓言是一种以故事形式呈现的文学作品,通过动物或虚构角色的形象,讲述了一个或多个寓意深远的故事。
寓言在教学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其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如下:语言特色:1. 符号化语言:寓言中的动物和虚构角色代表着人类的特点和行为,通过化身为动物,能够简化和抽象出人类的生活和行为,使故事更具有普遍性和可亲性。
2. 简洁性:寓言的篇幅较短,语言简洁明了,能够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复杂的思想,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 比喻和隐喻:寓言通过比喻和隐喻手法,将抽象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转化为具体的物象,让学生通过比喻情境理解抽象的概念,达到深入的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1. 启发思考:寓言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有趣的角色形象,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推理出故事背后的教义和寓意。
2. 培养情感教育:寓言往往通过具体的情感故事,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道德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3. 提倡群体合作:寓言中的动物和虚构角色通常代表着不同的特点和行为,贯穿整个故事的主题往往是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寓言故事,引导学生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4. 视觉辅助教具: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动画或幻灯片等视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通过图像化的表达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
5.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置身于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让学生亲身体会寓言中的教义和寓意。
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内涵。
6.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优秀的寓言故事制作成动画、影片或音频等形式,以增加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和注意力。
寓言教学策略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培养阅读寓言故事的习惯。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寓意深刻、语言简练、形象生动。
2. 寓言故事的作用: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引导道德观念。
3. 典型寓言故事:《狼和小羊》、《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等。
三、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寓言故事中的场景、角色,让学生直观感受故事内容。
(2)通过角色扮演、故事接龙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理解寓意(1)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分析故事发生的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寓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1)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2)设计趣味活动,如寓言故事竞赛、寓言故事创作等,提高学生的兴趣。
4. 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1)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角色的情感,培养同理心。
(2)结合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反思自身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 拓展课外阅读,丰富知识储备(1)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寓言故事书籍,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2)组织学生参加阅读分享会,交流阅读心得,提高阅读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程度、对寓意的把握能力。
3. 课外阅读:关注学生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相信寓言故事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升素养。
寓言的教学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
寓言的教学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寓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常常以动物、植物或其他非人类的角色来表现人类社会中的道德故事。
寓言的教学价值在于它能够通过简单的故事和角色表现来传递深刻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对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寓言的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寓言进行教育。
一、寓言的语言特色1. 简洁明了:寓言的故事情节通常比较简单,语言简练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适合孩子们的接受范围。
2. 善于比喻:寓言常常运用比喻的手法,通过将人类的行为或品质转化为动物或其他非人类的形象来表现,使道德观念更加形象化和生动化。
3. 具有启发性:寓言不仅是一种故事形式,更是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文学作品。
它能够引导读者从故事中领悟到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发人深省。
二、寓言的教学策略1. 教学内容选择:在选择寓言故事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确保故事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相适应。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结合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辅助教学,通过生动的形式讲解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启发式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寓言故事中的道德意义,使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4.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来创设寓言故事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道德选择和决策的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
5. 作业布置:在教学结束后,可以布置一些与寓言故事相关的作业,如写作、绘画等,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道德价值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寓言的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解和细致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道德素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道德观念的力量,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
寓言故事这种简单而生动的形式,将在教学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轻轻唤醒儿童理性——浅谈寓言教学的策略
学 生 的 理 性精 神
从小 学 中高年级 学生 的思维 特点 看 . 他 们 情 感 丰 富 . 长 于形 象 思 维 , 理 性 思 擅 而
理 的 关 系 , 要 情 感 丰 富 . 须 缘 情 既 又
把 肉 吃 完 了 。 ” 有 的 说 : 乌 鸦 吃 还 “ 完 肉 后 . 故 意 气 狐 狸 说 : 狐 狸 大 ‘ 哥 , 真 香 啊 . 窝 里 还 有 , 爬 上 肉 我 你
来拿 吧 !’ 狸 气得 直吹胡 子 。” 狐 如此 种 种 . 示 了学 生 丰 富 的想 显
和 你 家 周 围 的环 境 ?又 如 开 展 问路 、
购 物 、 客等 课 外 实 践 活 动 , 导 他 做 引 们 把 自 己参 加活 动 的所 见 、 想 讲 给 所
阅历 等 限 制 . 学 习 口语 交 际 的 过 程 在 中一 定 会 出 现 不 少 这 样 或 那 样 的 问 题 . 就需 要 我 们 教 师 给 予 及 时 的 鼓 这 励 和 指 点 . 他 们 对 口语 交 际 自始 至 使
一
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 分 . 事本 身是身体 . 故
给 人 的 教 育 好 比 灵 魂 这 一 文 体 特 点决 定 了寓 言 教 学 应 在 引 导 学 生 感 知 形 象 、受 到 情 感 熏 陶 的 同 时 渗 透 理 性 教 育 .适 度 培 养
、
感 知 形 象 。 文 入 理 披
P. . S h o T a t 0R s a c i f  ̄ c o l e c ̄ e e r ma n h
小学 教学 揖宄
语 文/ 海 撷 英 教
维 处 于 萌 芽 时 期 ,正 期 待 着 教 育 的轻 轻 唤 醒 。课 改 以来 , 文教 学 中 的情 感 因 素得 到 语 凸 显 , 与 此 同 时 . 生 理 性 精 神 的培 养 并 而 学
寓言教学策略
寓言教学策略
寓言教学策略是一种通过寓意故事和比喻来传授知识、价值观和道德原则的教学方法。
它利用寓言作为教学工具,将抽象的概念和理念以生动的故事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理解和学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寓言教学策略:
1. 寓言故事:使用具有明确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例如阿斯伯格的《格林童话》或伊索寓言等,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冲突和价值观。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寓言故事中的角色,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来理解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内容,并提供机会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角色的行为和后果。
3. 分析比喻:通过分析和解读比喻,引导学生从中获取隐含的知识和价值观。
比喻可以是书面文本、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形式的材料。
4. 创作寓言: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寓言故事,让他们运用自己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传递特定的知识和价值观。
5. 探究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寓言教学材料中的情节和人物来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寓言教学策略可以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中应用,包括文学、道德教育、社会科学等。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概念和道德原则,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寓言故事教学策略和方法
寓言故事教学策略和方法寓言故事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教育形式,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启示作用,可以用来教育学生道德、智慧、勇气等方面的问题。
在教育教学中,寓言故事教学策略和方法被广泛采用,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和策略。
1.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寓言故事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策略。
通过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他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角色扮演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故事中,增强对故事的感知和理解。
2. 解释和讨论:在寓言故事教学中,解释和讨论是非常重要的策略。
通过让学生解释寓言故事的情节和人物,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意义和内涵,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情境。
讨论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思考故事中的启示和教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 联系现实:寓言故事通常都包含了一些与现实相关的寓意和教训。
在寓言故事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联系现实,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教训。
例如,让学生思考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决策是否符合现实,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是否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等。
4. 创造交互式故事:在寓言故事教学中,可以通过创造交互式故事,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创作的方式,创作自己的寓言故事,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分析寓言结构:寓言故事通常都有一些固定的结构模式和情节发展。
在寓言故事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寓言结构,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意义和内涵。
例如,分析故事中的主题、角色、情节、对话等,更好地掌握寓言故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寓言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教学形式,通过角色扮演、解释和讨论、联系现实、创造交互式故事和分析寓言结构等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和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寓言故事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寓言故事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寓言故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道德品质。
以下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寓言故事的教学策略:
1.深入理解寓言故事:教师可以先通过简单的语言解释寓言的定义,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寓
言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寓意等方面深入理解寓言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故事情节、
分析寓言内涵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讲解寓言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
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练习写作寓言故事:通过学习寓言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寓言故事的创作,让学
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具有寓言特点的故事,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5.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寓言故事通常都包含了一定的道德寓意,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寓言
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内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教育的营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6.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寓言故事的情节和主题,设计一些情境教学活动,让
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寓言故事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接受寓言故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寓言的教学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
寓言的教学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寓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以故事来传达道德、品德、哲理等教育意义。
它通常以动物、植物或其他非人物为主角,通过它们发生的故事来表达人类社会中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寓言的教学价值在于它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阅读中获取道德修养、智慧和人生哲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和道德素养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从寓言的教学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寓言的教学价值1. 传达道德观念寓言通过对动物或其他非人物的善恶行为的描述来揭示人类社会中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例如《狐狸和乌鸦》告诉我们不要轻信他人的奉承,要有自己的判断力;《狼和小羊》让人们明白凶狠的人会编造谎言来害人。
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在愉快的阅读中获得道德教育。
2. 培养智慧寓言中的角色通常是动物或其他非人物,它们的形象和故事情节简单明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理解。
通过寓言故事的阅读,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自己的智慧,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 启发人生哲理寓言故事多以幽默的语言为载体,通过对生活中真实的情境和人物进行夸张和概括,传达出深刻的哲理和见解。
学生通过寓言的阅读,可以在快乐中获取人生的智慧和感悟,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珍惜友情、尊敬师长等。
二、寓言的语言特色1. 规范易懂的语言寓言故事的语言通常规范易懂,不论是对年龄较小的学生,还是对语言能力较低的学生来说,都比较容易理解。
这样的语言特色使得寓言故事适合于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阅读。
2. 生动形象的描写寓言故事中的角色隐喻了人类的性格或行为特点,通过对它们的生动描写和夸张刻画,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领悟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和哲理,这也是寓言故事的语言特色之一。
3. 隐喻丰富的表达寓言故事中的隐喻表达十分丰富,这也是其语言特色之一。
通过对动物或其他非人物的描述和行为的隐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并领悟到其中所隐藏的道德观念和哲理。
1. 阅读课堂教学策略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寓言故事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阅读理解。
浅析小学语文寓言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寓言的有效教学策略作者:黄伯龙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6期【摘要】寓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也是深受孩子欢迎的故事形式。
本文从寓言的文体特点和教学策略两方面展开论述,从结合教学实例、人物聚焦、复述文本、激活语言、联结生活等方面阐述构建阅读教学语用型课堂的寓言教学策略。
要将学生更好地引进寓言故事,领略寓言故事的美,感悟寓言故事的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言教学有效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076-02一、寓言的文体特点1.寓言是什么?俄国作家说,寓言是理性的诗歌;中国作家说,寓言就是比喻的最高境界。
莱辛深刻指出,故事性是寓言最基本的要素,故事情节是寓言的外衣。
寓言的故事性把它和比喻、格言、诗歌区分开来。
因此,寓言故事就有角色和情节。
如《伊索寓言》中《北风和太阳》的故事,《叶公好龙》中的叶公、《楚王好细腰》中的楚王,又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等等,写的都是平常人平常事,生发出的各种好笑而寓意深刻的故事。
2.寓言是有寓意的。
寓言和一般童话、神话、小说、诗歌、戏剧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故事之外另有喻义,借故事阐述道理、教训,并且喻义深刻。
3.寓言篇幅短小,结构简单,质朴凝练,语言简洁扼要,道理却又深刻丰富,具有生动形象性,丰厚哲理性。
以小见大的精炼性,是寓言又一重要特征。
二、寓言的教学策略寓言,顾名思义是寓意于言,它是把道理寄托在故事里的一种文体。
寓言是一种比较难教的文体,难就难在如何对孩子讲清楚其中蕴涵的道理。
但是,寓言又是一种十分生动有趣的文体,趣味就在于呈现出的故事。
首先,一篇深刻的寓言必然会有一个通俗、简单、精彩故事。
故事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结构紧凑,极富表现力。
所以,引领学生走进寓言故事,抓住人物形象,恰当把握故事情节,弄清故事来龙去脉,那么,这篇寓言故事的学习就成功了一半。
童话寓言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童话寓言作为一种富有想象力和教育意义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童话寓言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文将从童话寓言教学的意义、实践策略和案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童话寓言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童话寓言故事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表现手法,通过阅读和创作童话寓言,学生可以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个奇幻的世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童话寓言故事中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学生在阅读和创作过程中,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童话寓言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通过讲述和创作童话寓言,学生可以了解和领悟这些道德观念,从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4.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童话寓言故事往往具有曲折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局,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童话寓言实践教学的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与童话寓言故事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讲述《灰姑娘》时,可以让学生扮演灰姑娘、王子等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2.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在讲述童话寓言故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讲述《狼和小羊》时,可以让学生讨论狼为什么要欺负小羊,以及小羊是如何应对的。
3.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童话寓言故事进行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讲述《白雪公主》后,可以让学生创作一个以白雪公主为主角的新故事。
4.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童话寓言教学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分享和成长。
例如,在讲述《小红帽》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小红帽、狼、奶奶等角色,共同完成故事情节的讲述。
试谈小学语文寓言类文体教学策略
试谈小学语文寓言类文体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寓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借助小故事可以向学生传递大道理,所以一直都是课堂教学的一大重点。
目前来看,小学语文的寓言教学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较尖锐的问题,例如较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并未体现出寓言类文体的体裁特色,淡化了寓言的特点,学生往往无法有效感知到寓言故事的趣味性,影响到寓言教学的成效。
鉴于此,教师要把握好寓言类文体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善于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让寓言故事可以直观、有趣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本文探究了小学语文寓言类文体教学策略,现作如下的总结和综述。
一、小学语文寓言类文体教学策略小学语文的寓言类文体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方案,基于寓言故事的特点,创设学生所喜欢的学习氛围,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感知寓言的内涵。
详细言之,寓言类文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善于挖掘寓言教学价值教师要坚持立足于寓言故事的特点,挖掘出寓言教学价值,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翔实可行的寓言教学方案。
从挖掘寓言教学价值的角度而言,教师可以重点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要抓住寓言故事中的寓言特色,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
小学部编版教材中所编排的寓言故事均具有语言优美的特性,所使用的语言简洁精练、幽默风趣,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中,《陶罐和铁罐》便是语言风格轻松幽默的寓言故事,学生通过阅读语言文字和感知对话描写的特色,对两个罐子的性格特点可以有深刻的理解。
所以,在寓言类文体的教学中,教师要非常重视寓言语言的把控,带领学生仔细品读,感知语言表达的魅力,以求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
第二,在阅读寓言故事的过程中提炼寓意,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思辨。
小学部编版教材中所编排的寓言故事均有情节简单的特性,且内容相对来说容易掌握,所以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寓言故事的寓意剖析上,让学生大胆地推理和提炼寓意。
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不局限于寓言故事的文字和内容,而是尝试聚焦于故事内核,这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发展抽象思维。
探究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创新策略
探究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创新策略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的内容精短,表现力极强,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发育有着巨大的影响。
寓言故事的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内容之一,学生对寓言故事很感兴趣,可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1]。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寓言故事的教学,让学生在寓言故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寓言故事教学前准备(一)教师做好教学设计不管教师教什么科目的知识,课前的准备对于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进行寓言故事教学前,要先设计好课堂教学的目标,寓言故事的内容虽然简短,但是所包含的知识很多。
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的时候,教师要多角度对内容进行分析,把教学重点放在内容思想上。
寓言故事是告诉人们故事内蕴含的哲学道理,是给学生传授正确的人生价值观[2]。
《乌鸦喝水》的寓言故事是告诉学生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坚持不懈终会达到自己的目标,教师在进行寓言故事教学时不能因为故事内容较短就进行简单的讲述,而是要把故事内含的道理讲给学生。
(二)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学生只有做好课前预习,才可以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跟上教师的进度,同时也要做好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这样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前,学生可以先提前把故事内容熟读,梳理出故事思路,明白故事想表达的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二、寓言故事的多种教学方法(一)运用“演”,增强记忆小学阶段的学生玩心是比较强的,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神到学习上面。
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到知识。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不会把课堂交给学生的,认为这样没有好的课堂秩序。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学习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故事内容“演”出来,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故事的印象[3]。
例如,在学习《守株待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故事里的人物找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进行故事的表演练习。
寓言教学的方法及策略
寓言教学的方法及策略江苏省常熟市唐市中心小学 郁 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把重心放在教学语言文字运用上面。
换句话说,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应努力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在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才能真正贯彻落实课标精神。
一、正视现在1.忽视寓言的背景纵观现今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寓言,大多选自《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以及我国古代典籍《战国策》《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这些故事的背景资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知识库。
如果将这些寓言背景知识和信息资料用于小学寓言教学中,适时、恰当地介绍寓言的相关背景,可有效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其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2.忽视寓言的整体性寓言故事虽然短小,但是情节之间联系性很强,在实际的教学中,常常有教师忽视寓言的整体性。
分层分段的教学虽然厘清了层次,但是也使寓言变得分崩离析。
试想,如果整堂语文课自始至终都围绕着“梳理故事情节、揭示故事寓意”这两方面来教学,其余都是一些简单的一问一答和朗读,那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3.忽视寓言的工具性语文课堂教授的寓言故事,都是经过专家们精挑细选的,就不再仅仅是讲故事、说道理而已了,它们本身已经被赋予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意义。
寓言中往往包含着生动的人物形象,如果能利用寓言的特点,让孩子尽情地读、演,那他们对寓言的寓意一定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而传统的教学却偏重于理解单纯的寓意,这对发展孩子的语用能力是有阻碍作用的。
二、展望未来自古以来,中外不少学者对寓言这一文体存在较大争议。
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
”他对于小学生学习寓言是持反对态度的,他认为寓言中有“坏心术”;中国老一辈文化作家钱钟书在《读〈伊索寓言〉》一文中说:“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会处处碰壁上当。
”学术界虽然存在着诸多争议,但在现今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寓言是普遍存在的。
寓言故事的教学策略
寓言故事的教学策略
嘿,咱来说说寓言故事的教学策略哈!
寓言故事,那可是个宝啊!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孩子们想象和智慧的大门。
那怎么教好寓言故事呢?
首先得让孩子们爱上寓言故事呀!咱可以把寓言故事讲得绘声绘色的,就像在演一场精彩的小话剧。
比如说,讲的时候,咱就把狐狸那狡猾的模样和老虎那傻乎乎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孩子们仿佛能看到那场景,这多有意思呀!这不比干巴巴地念课文强多啦?
然后呢,要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寓言故事背后的道理。
可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哦,那多没趣呀!得让他们自己去琢磨,就像寻宝一样。
比如说,可以问问孩子们,为啥丢了羊才去补牢呀?如果早点补会怎样呢?这样孩子们就能深刻理解及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啦。
还有哦,让孩子们自己来讲寓言故事也是个很棒的办法!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讲出来。
说不定他们还能创造出一些新的情节呢,那多好玩呀!就像给寓言故事穿上了一件新衣服。
再说说角色扮演吧,这可是孩子们超级喜欢的。
让他们分别扮演寓言故事里的角色,那场面,肯定热闹非凡。
他们能更深入地体会角色的心理和情感,这比光听老师讲可深刻多啦!
咱还可以把寓言故事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呀!比如说,就可以问问孩子们,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急于求成的事情呀?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的意义,也能把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去。
哎呀,教寓言故事真的有好多好多方法呢!只要我们用心去想,用心去做,就能让孩子们在寓言故事的世界里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总之呢,寓言故事的教学不能死板,要灵活多样,要让孩子们觉得好玩、有趣,这样他们才会真正喜欢上寓言故事,才能从中学到知识和道理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寓言教学培养形象感知能力的几点策略
寓言教学培养形象感知能力的几点策略寓言是一种通俗易懂的文学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寓言中运用的人物形象和场景描写,能够培养读者的形象感知能力,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寓言,采取以下几点策略,帮助学生培养形象感知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讲述寓言时,可以先引发学生对寓言题材的兴趣,让他们想要了解寓言的故事情节。
例如,可以先展示寓言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让学生感受他们的外在特征和个性特点。
或者,可以让学生猜测故事的结局,引发他们对寓言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更容易进入寓言故事的情境,从而培养形象感知能力。
二、形象化描述,激发学生联想在讲述寓言故事时,教师应将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形象化地描述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其形态和气质。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引发学生的联想,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故事的寓意。
例如,在讲解《乌鸦和狐狸》故事时,教师可以描述狐狸的美丽和智慧,让学生对狐狸的形象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并引发学生对狐狸的故事行为进行深思。
又例如,在讲解《城里的老鼠和乡下的老鼠》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城市和乡村生活环境的形象描述,引发学生对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联想,更深刻地领悟到寓言的内在寓意。
三、引导思考,促进交流教师在讲述寓言故事时,应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交流讨论,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寓言故事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在寓言中看到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并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认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他们的形象对故事的寓意起了什么作用?这种引导思考和交流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形象感知能力。
四、多角度分析,拓展视野教师在讲述寓言故事时,不仅可以从一个角度进行分析,还可以多角度进行分析,拓展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讲解寓言故事之后,教师可以从文学、历史、伦理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和探讨寓言的意义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寓言形象的教学策略
作者:青丽梅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8年第01期
[摘要]寓言和童话一样,是深受学生喜欢的文学体裁之一。
教学寓言,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感悟寓意,而是要让学生理解分析形象,在形象中感悟寓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寓言的语言、情节,运用对比的方法理解寓言形象,掌握学习寓言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寓言形象;教学策略;语言;情节;对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1-0023-01
寓言是一种通过具体的形象来阐明一个深刻道理的一种文体。
它和童话一样,属于故事类文本,是深受学生喜欢的文学体裁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认为寓言的价值在于它的寓意,因此把文本塑造的形象简单地理解为寓意的比喻体,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这样,不仅导致学生只获得一个枯燥的、抽象的道理,无法真正领会寓言的寓意,更导致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厌烦情绪,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寓言的形象分析,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通过语言感悟形象
谭达先生在《中国民间寓言研究》中指出:“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叙述和描写时,很少用烦冗松散之笔;语言非常准确、精练、生动,在一篇故事中有的语言还具有特殊的幽默感、风趣性和寓意性。
”因此,对寓言的教学,我们应当像教学其他记叙文一样,抓住文本中有特点的语言进行赏析,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形象,感受寓言所塑造的形象特点。
寓言的语言一般具有形象性、精辟性的特点。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纪昌学射》一文有这样一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教学时,我们应通过想象、补充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纪昌是怎样“每天”“聚精会神”“盯”着虱子,在头脑中放电影,获得纪昌刻苦练习的画面感,体会纪昌专心、坚持的认真态度。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悟到寓言形象的特点。
在教学中,只有抓住形象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寓言形象的意义所在,才会对寓言的形象有深刻的认识,也才能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
二、通过情节感悟形象
寓言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基本都有完整的情节。
在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在这过程中,学生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对人物的语言、思想、行为,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进行思考内化,从而与寓言形象产生思想的共鸣,深入体会形象的意义。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扁鹊治病》一文时,我们应引导学生抓住故事发展的过程体会作者塑造的扁鹊形象。
首先,引导学生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有一天”“过了十天”“十来天后”“又过了十几天”“五六天后”,理解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故事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根据时间点来理清故事的发展过程,看看在这过程中扁鹊和蔡桓公各自说些什么。
这里,既要让学生体会扁鹊的病理分析过程,更要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蔡桓公的心理变化:无所谓讽刺—很不高兴—非常不高兴—疼痛病死。
这样,使生体会到故事发展的两条线索——扁鹊是主线,蔡桓公是暗线,它们共同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把整个故事叙述清楚。
这样,学生就能对整个寓言故事形成完整而清晰的印象,对扁鹊精深的医理和蔡桓公讳疾忌医产生深刻的认识,获得了思想的启迪。
抓住故事情节理解体会寓言形象是教学寓言类文本的重要方法。
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寓言的思想含义,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通过对比感悟形象
翻开人教版语文教材,我们发现教材编者都把两则寓言放在一起,组成一篇课文——《寓言两则》,二年级下册是《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三年级下册是《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四年级下册是《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
这些寓言故事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引领学生理解、内化、传承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
因此,教学时,我们不仅要认真解读教材,更要细心体会揣摩编者的意图,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形象。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寓言故事,体会故事形象,提高教学效益。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的《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时,我们可引导学生抓住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首先,情节对比。
两则寓言都按照看到现象—采取行动—结果事与愿违的过程来写,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其次,人物描写对比。
两则寓言都通过人物的心理、行动来表现思想。
教学时,如果能抓住这些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感受,就能使学生深入认识两个农夫的思想,理解寓意的深刻内涵。
对比感悟形象,不仅使学生对形象特点的认识更深刻,而且能使他们的思维开阔,学会学习。
总之,在寓言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寓言形象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寓言的深刻内涵,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责编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