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应用.2doc

合集下载

2022年福建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福建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福建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G+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和______;前者的双糖单位是由一个______通过______与另一个______相连构成,这一双糖单位易被______水解,而导致细菌细胞壁“散架”而死亡。

2、艾滋病全名为______,其病原体称为______,英文简写为______。

3、具有循环光合磷酸化的生物,都是属于______生物真细菌中的 ______细菌,它们都是______菌,分类上被放在______菌目(Rhodospirillales)中。

特点是进行______光合作用,即不能利用______作为还原______时的氢供体,而能利用______态无机物______, ______或______作还原CO2的氢供体。

4、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______和______等,无机氮源有______和______等。

为节约成本,工厂中常用______等作为有机氮源。

5、在真核微生物细胞质内存在着沉降系数为______S的核糖体,它是由______S和______S两个小亚基组成,而其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则存在着______S核糖体,它是由______S和______S两个小亚基组成。

6、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______的同时也带来______。

7、常用的活菌计数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8、清水中营养物浓度很低,所以清水中的微生物具有许多共同特征来适应环境,比如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9、微生物的自发突变一般有三个主要原因: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

10、免疫T细胞分为许多亚群,能协助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辅助T细胞是______,TS细胞叫______细胞,TM细胞又称______细胞。

2024年学校生物教师工作计划例文(4篇)

2024年学校生物教师工作计划例文(4篇)

2024年学校生物教师工作计划例文一、教学宗旨与目标(一)学生应全面掌握细胞学、生物新陈代谢、生殖与发育、生命活动调节、遗传与变异等生物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并深入理解其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二)通过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培养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学生需了解高倍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并掌握其操作技能,以完成基本的生物实验。

(四)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选择原则(一)依据学生未来学习和社会需求,精心筛选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生物的结构与生理知识。

结构知识是理解生理知识的基础,而生理知识则是阐释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生殖等核心概念的关键。

因此,必须重视两者的平衡与侧重点。

(二)在选择生物学基础知识时,务必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1. 理论知识应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相连。

生物学是农业、畜牧业和医学等领域实践的理论基础,学生应了解生物与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学会利用和改良有益生物,同时防控有害生物。

2. 理论知识还应与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相结合。

鉴于我国地域辽阔,生物种类繁多,选择的教学材料应既具有典型性,又能在各地常见,以便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并了解这些生物的生活习性。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和探究能力,提升其实践、自主学习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具体教学实施要求1.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并及时撰写教案。

2. 认真、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3. 及时布置并收取、批改、发放学生作业。

4. 按时下班为学生提供辅导。

5. 精心设计每次课前小测的题目,及时进行测试并批改。

6. 在安排月考或期中、期末考试时,认真命制测试题。

7. 每节课后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作为新教师,应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提升教学水平,明确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积极听课并吸收他人的教学经验。

四、学生学习要求1. 认真听讲,积极做笔记。

2024年高二下期生物教学计划例文(三篇)

2024年高二下期生物教学计划例文(三篇)

2024年高二下期生物教学计划例文一、学生情况分析与教学理念我国教育秉承优良传统,本学年的生物教学在巩固已有成果的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倡导主动学习,强化实践环节。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深化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对未来学习路径有更深入的思考;在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提升;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及创新意识等方面有新的进步。

本教学计划旨在为学生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发展以及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材内容解析本学期生物课程涵盖生物的生殖与发育、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传染病与免疫、药物使用与急救、自我认知与健康促进等内容,共六个章节,较之上学期,章节数量有所减少,探究实验数量相应减少,但增加了观察与思考环节,以及科学、社会、技术等相关栏目,从而增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宽了知识视野。

三、教学目的1. 在知识传授的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培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开展教材中提出的各类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生物的生殖与发育,提高对生物保护的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 引导学生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

4. 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具体实施措施1. 深入学习相关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基于传统教育优势,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创新性。

2. 探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并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模式。

3.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4. 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技术,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精心备课,设计教案,撰写教学反思。

5.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运用生动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引导,强化教学效果。

6. 为探究性学习创造情境,提供图文资料、数据,展示生物标本、模型、生态环境,从学生生活经验中提出探究性问题,或从社会热点中引入生物学问题。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解析形考任务1(正确答案已附题目之后)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8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题目1完成满分8.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1.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

2.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手段;科学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蒸汽机的使用未标记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题目2完成满分20.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1.科学2.技术3.电力革命4.新技术革命1.科学: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分析、研究事物的一个探索过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2.技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技能。

高新技术: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类产业和产品的统称,是指对一国经济、国防有重大影响和较大社会意义,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

3.电力革命:指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新的电能(代替了蒸汽动力)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变革。

4.新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的新技术革命,可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它是在20世纪自然科学理论最新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

未标记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三、简答题(17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题目3完成满分17.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科学发展的外部原因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不断进步,内部原因是由于新发现的事实与旧有的理论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已有的各种观点、理论之间的矛盾。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二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原子的范围是_10-10_m。

2.原子核的范围是10-14m。

3.夸克的的范围10-20m。

4.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原子核衰变、原子核聚变、原子核聚变。

5.在原子能三种释放形式中,其中利用最多是核裂变?6.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链式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设施。

7.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8.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DNA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9.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

10.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氨酸。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原子核是原子中非常小的核心部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与正电荷。

2.核能是由原子核的变化释放出的能量。

3.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9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人们需要的材料4.超导材料是能产生电阻趋近于零现象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

5.细胞全能性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6.基因工程又称为重组DNA技术,是按着人们的科研或生产需要,在分子水平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DNA片段),在体外切割,拼接形成重组DNA,然后将重组DNA与载载体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再将其引入到没有该DNA的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生产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产品或创造出生物的新性状,并使之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说明了什么?答: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E=(△m)c式中的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

光的速度为c=3×10km/s,是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物体的能量每增加△E,相应的惯性质量也必定增加△m=△E/c;反之,每减少△m的质量,就意味着释放出△E=(△m)c的巨大能量。

2022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第一个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学者是______,被称为微生物学研究的先驱者,而法国学者______和德国学者______则是微生物生理学和病原菌学研究的开创者。

2、借周生鞭毛进行运动的细菌有______和______等,借端生鞭毛运动的细菌有______和______等,而借侧生鞭毛运动的细菌则有______等。

3、通常情况下,菌种可保藏在______℃和______℃的低温下。

4、常用的消毒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构成。

6、朊病毒与真病毒有巨大差别,例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7、汞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包括3个方面______,______和______。

8、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称为______,例如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9、Calvin循环可分______、______和______3个阶段。

10、干扰素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功能。

二、判断题11、微生态制剂是一类根据微生态理论制成的有益菌制剂,可以不含活菌。

()12、微生物有极广的碳源谱,它不论对整个微生物界整体或对个别微生物种来说,都是一致的。

()13、丙酮丁醇发酵是在好气条件下进行的,该菌是一种梭状芽胞杆菌。

()14、碱基排列顺序差异越小,它们之间亲缘关系就越近,反之亦然。

()15、在生物界中,m-DAP(二氨基庚氨酸)是一种只存在于G-细菌肽聚糖肽尾中的特殊氨基酸。

()16、真核生物的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核糖体和微体等,都是由膜包围着的。

()17、微生物在发酵罐内培养过程中,发生了培养基逐渐变酸而妨碍其代谢产物累积的现象,这时最好的措施就是不断地从外界加入NaOH或Na2CO3溶液去中和它。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2〕植物组织培养在培养基中的组织块被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从而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个体。
〔3〕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
〔a〕在短时间产生大批植物;〔b〕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
1.植物的有性生殖:一般是指由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传粉:植物开花后,雄蕊花药中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3、转基因生物:含有非自身改变作物的营养成分。
〔3〕可以生产某些药物。
二、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
1、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水平上有方案地改造细胞的遗传物质,培训人类所需要的生物新品种的技术。
2、克隆:是Clone的译音,意为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无性生殖,克隆技术即无性生殖技术。
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方式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
3、出芽生殖的有:酵母菌、水螅等;营养生殖的有:马铃薯、景天等;分裂生殖的有:细菌,蓝菌,变形虫,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孢子生殖的有:根霉、青霉等。
4、植物的无性生殖
原因:由微生物引起的
2、发酵技术的应用
〔1〕酿酒、做面包、馒头—酵母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2)水果有酒味—酵母菌产生酒精
(3)果酒变酸—醋酸菌产生醋酸
〔4〕制酸奶、泡菜—乳酸菌产生乳酸
〔5〕制酱油、腐乳—霉菌
〔6〕制醋—醋酸菌
〔7〕利用发酵技术生产抗生素
3、酿制酒酿中需要注意的问题:①清洗器具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3、应用:〔1〕快速培育优良品种
〔2〕挽救濒危动物
(3)防治疾病,延长寿命。

《现代林业生物技术》课程大纲2

《现代林业生物技术》课程大纲2

《现代林业生物技术》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现代林业生物技术(英文):Modern Forestry Biotechnology课程编号:14371097课程学分:1.5课程总学时:24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它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利用生物体或其体系或它们的衍生物来制造人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兴的、综合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及生化工程等五项新技术。

这五项技术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其中以基因工程为核心。

本课程涉及诸多内容,而学时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根据专业具体情况和培养目标,酌情选择授课章节。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它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利用生物体或其体系或它们的衍生物来制造人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兴的、综合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及生化工程等五项新技术。

这五项技术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其中以基因工程为核心。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70年代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的。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带动了现代发酵工程、现代酶工程、现代细胞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的发展,促进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产生以及生物芯片、组织工程等新技术的兴起,形成了现代生物技术的体系。

本课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二个环节。

课堂教学主要讲透基本理论,力求反映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动态。

实验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学科,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技术的概貌、基本内含和主要应用。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讲授生物技术的概念,生物技术所涉及学科内容,介绍生物技术发展简史,现代生物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4年七年级上册的生物教学计划(五篇)

2024年七年级上册的生物教学计划(五篇)

2024年七年级上册的生物教学计划一、学生现状分析七年级学生作为新生群体,刚踏入初中校门,普遍缺乏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

这一现状虽为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挑战,但同时也为其积极学习态度的激发提供了契机。

面对多学科并进的学习环境,多数学生在学习方法与应对策略上显得较为不适应,甚至出现迷茫与焦虑情绪,导致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厌学现象较为普遍,整体学习成绩偏低。

也存在部分学生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展现出强劲的学习动力,使得学生间的差异显著且明显。

二、教育教学目标概述1. 增进学生对人类与生物圈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珍视,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2. 激发学生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兴趣,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4. 使学生初步掌握生物圈中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基础知识。

5. 传授人体结构功能、生理及卫生保健知识,促进学生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发展。

6. 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及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三、教育教学策略与实施1. 加强演示实验教学,确保学生实验活动的顺利开展,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灵活运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3. 在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及实验操作等方面追求规范、准确与熟练,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针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特提出以下要求:(1)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常用实验工具与仪器,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

(2)鼓励学生收集并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四、教学规划与展望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思考与提问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施探究性学习方案。

2. 打破课堂界限,灵活安排调查、访问、参观等课外实践活动,确保活动的有效落实,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与交流分享。

2024年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样本(4篇)

2024年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样本(4篇)

2024年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样本一、教学理念为确保初三学生在生物学领域的学习成效,切实提升其科学素养,本教学计划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

目标在于激发尽可能多的学生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并鼓励他们进行探究式学习。

同时,本计划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操作、观察分析及实验探究的能力。

为此,特制定本学期初三生物教学计划,以指导生物学教学活动。

二、学生情况分析九年级学生在初一和初二阶段已接受两年半的生物学教育,对初中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然而,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加之今年由三所中学合并而来,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不熟悉,导致学生对教师的适应能力较差。

成绩分析显示,该年级学生普遍成绩不佳,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频繁,学习态度消极,不认真做笔记。

多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缺乏基本了解,对学习方法掌握不足。

班级人数较多,学生基础状况不佳,对后续教学工作构成挑战。

因此,未来教学中需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鼓励学生,保持其学习的积极性,以学好生物学课程。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涵盖《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及《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分为三章十二节,第一章探讨植物、昆虫、两栖类和鸟类的生殖与发育,重点分析各类生物生殖的特点。

第二章共五节,介绍基因相关知识,重点在于通过实验展示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作用,难点在于学生对微观基因概念的理解。

第三章共三节,重点研究生命进化的成因,通过详实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难点在于学生对古代生物知识的了解不足。

第二单元内容相对简单,旨在通过复习巩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培养其爱护生物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本计划将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杜朗口中学的教学经验。

鉴于学生基础较弱,教学中将先让学生预习课本,对知识有初步了解后,再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有目的的探究活动进行教学。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结合学习与练习,确保学生能够堂堂清、周周清,巩固所学知识。

2024年八年级生物老师的工作计划(七篇)

2024年八年级生物老师的工作计划(七篇)

2024年八年级生物老师的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及指导思想在秉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我们致力于进一步关注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

通过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实践环节,旨在使每位学生都能深化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对未来学习方向的深刻思考;促进学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并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及创新意识等维度上实现显著提升。

此举旨在为学生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发展及持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生物的生殖与发育、遗传与变异、进化历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物技术在社会进步中的贡献等多个方面。

整体教学框架分为三单元,共八章节,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生物学知识体系。

三、教学目标1. 在传授知识的我们尤为注重对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培育,以及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2. 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深刻理解生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从而培养其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意识。

3. 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 融入唯物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科学精神。

四、具体措施1. 深化教育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2. 组织并优化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强化分工合作与交流分享,提升学习质量。

3. 积极学习并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技术,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精心设计教案与教学反思。

4. 持续探索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重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5. 为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如提供图文信息、生物标本、模型及生活环境等素材,或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探究性问题,或引入社会关注的生物学热点问题等。

6.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语言及加强情感教育等手段,精心诱导学生深入学习;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与方法,以达成课程目标。

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

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

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摘要:自从科技诞生以来,它无不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本文论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分别从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科学技术对人类精神文明以及对人们生活方式三个方面的影响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革命性力量。

关键词:科学技术生产力精神文明生活方式前言恩格斯曾经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力量更显示出雷霆之势,对社会的物质生产、思想文化和社会变革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科技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力量和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重要手段,推动着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使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成为各国最为关注的基本问题。

现代科技还推动着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组织管理方式的变革。

在科技力量的突出作用下,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化由个别国家、地区逐渐推向全球范围。

而社会经济发展反过来又不断改善着科技进步的条件。

一科学技术推动物质生产的进步物质文明的发展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则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

人类文明发展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而正是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才缔造了今天的文明世界。

在近代科学技术产生以前,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是非常缓慢的。

我们所指的科学,一般是指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近代实验科学,以及经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科学技术革命而被不断赋予更多社会含义的现代科学。

十五世纪中叶后,科学的出现,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并成为生产力,这是资本主义区别与以往历史时代的一个特征,也是科学技术逐渐走上人类发展历史舞台中心的一个重要标志。

“短短100年的时间里,资本主义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往任何时代创造的生产力的总和还多”。

恩格斯指出:“自从蒸汽机和新的工具机把旧的工场手工业变成大工业以后,在资产阶级领导下造成的生产力,就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前所未有的规模发展起来了。

微生物与人体健康论文(2)

微生物与人体健康论文(2)

微生物与人体健康论文(2)故用好微生物也会为人类利用,更是为人类的事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 与人类互利共生的微生物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

微生物种类繁多。

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微生物约有10万种,有人估计目前已知的种只占地球上实际存在的微生物总数的20%,微生物很可能是地球上物种最多的一类。

不过这些细菌在人类的长期进化中已经成为人体的一部分,它们中大多数是中性的,对人体没什么不好的影响,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对人体有益和不可缺的。

对人体有害的细菌无论在种类还是在数量上,都不是很多或不占主流,因此全世界大多数人才能在这个庞大的生命体系中维持正常的繁衍。

2 能危害到人类的微生物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

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

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

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

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三、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很多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藻类都可以引起疾病。

从流感、某些癌症到艾滋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微生物引起疾病的致病过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微生物在我们的体表或体内生长,引起感染而致病;另一种是在我们的体外生长,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引起疾病。

众所周知,肝炎、艾滋病等病的广泛流行对于人类群体本身的存在构成了潜在威胁,特别是近年来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SARS等的发作给人们带来的心理阴影绝不亚于911带给美国人的阴影。

2024年七年级生物教师上学期工作计划(五篇)

2024年七年级生物教师上学期工作计划(五篇)

2024年七年级生物教师上学期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学生需掌握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应初步具备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并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需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提升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学生应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教材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核心的知识体系,设计了一系列化、多样化且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培养其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

教材删除了部分需死记硬背的内容,转而注重知识点的灵活应用,增强了与时代科技的结合,反映了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方面,由于刚步入初中,面对复杂多样的学科,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感到不适应,甚至出现迷茫的情况,导致学习兴趣不高,采取应付学习的态度。

也有部分学生能迅速适应新环境,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展现出强烈的学习劲头。

因此,学生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

三、教学措施和方法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教师在备课时需合理控制知识的难易程度,以适应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保持灵活性和应变能力,既要确保基础差的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又要为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提供发展提升的空间。

教师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发现并解答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共____课时)第一章周围的生物 ____课时第二章探索生命 ____课时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____课时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 ____课时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 ____课时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____课时2024年七年级生物教师上学期工作计划(二)一、教学指导思想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我们致力于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并增加实践环节。

微生物试题库及答案大总结

微生物试题库及答案大总结

第一章习题绪论一、填空题1、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2、1347年的一场由2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的同时也来来。

引起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1/3的人(约3、2003 年 SARS 在我国一些地区迅速蔓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严重地被打乱,这是因为SARS有很强的传染性,它是由一种新型的所引起。

4、微生物包括:病毒、朊病毒);具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具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5、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__ ___商人__ ___。

6、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是___ 的 ____,他对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主要集中体现_____、____和__ ___。

7、公元6世纪(北魏时期),我国贾思勰的巨著“曲、酿酒、制酱和酿醋等工艺。

”详细地记载了制8、被称为细菌学奠基者是__ __国的_____ ____,他也对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主要集中体现_______和__ ____。

9、20世纪中后期,由于微生物学的、等技术的渗透和应用的拓宽及发展,动、植物细胞也可以像微生物一样在平板或三角瓶中分离、培养和在发酵罐中进行生产。

10、目前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的 3 大类微生物主要是、及。

二、选择题1、当今,一种新的瘟疫正在全球蔓延,它是由病毒引起的()。

(1)鼠疫(2)天花(3)艾滋病(AIDS)(4)霍乱2、微生物在整个生物界的分类地位,无论是五界系统,还是三域(domain)系统,微生物都占据了()的“席位”。

(1)少数(2)非常少数(3)不太多(4)绝大多数3、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它又可分为()的分支学科。

(1)几个不同(2)少数有差别(3)许多不同(4)4个不同4、公元9世纪到10世纪我国已发明()。

生物药学论文综述(2)

生物药学论文综述(2)

生物药学论文综述(2)生物药学论文篇3浅谈生物制药技术摘要:现代生物制药技术是一项与制药产业结合极为密切的高新技术,不断为医药行业提供新产品、新剂型,为制药界开创一条崭新之路,正在改变生物制药业的面貌,为解决人类医药难题提供最有希望的途径。

文章分析了几项生物制药技术,并对生物制药的展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一、生物制药技术简介1。

基因工程技术:激素和许多活性因子是调节人体生理代谢与机能的重要物质,其活性强,临床疗效明显,但这些物质自然界甚为稀少,从人体及动物中提取难度大,来源有限,无法满足临床需要,而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却为临床提供了这类廉价、高效的药品。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激素类药物,一般从动物中提取,其资源缺乏,价格昂贵,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人或动物胰岛素合成基因分离后移植到微生物细胞中,并实现基因表达,这样用基因工程手段得到基因重组微生物被称为基因工程菌,利用基因工程菌在200L发酵灌中产生10克胰岛素相当于450千克胰脏中提取的产量。

人生长激素(简称HGH)是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由191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类激素,分子量为22000D。

以前,人生长激素只能从人脑垂体前叶中分离纯化,应用深受限制,而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动物细胞工艺可得到,并且与人生长激素相同,临床用于治疗垂体前叶HGH分泌障碍引起的侏儒症,促进烧伤及骨折等创伤性组织的恢复,也用于改善老年性肾萎缩的症状及治疗胃溃疡。

2. 酶及细胞固定化技术:微生物转化及酶催化工艺早已在制药工业中广泛应用。

酶与固定化技术结合弥补酶的不足,在制药界取得显著发展,如用大肠杆菌酞化酶生产6一APA、犁头霉素生产氢化可的松、乳酸菌转化蔗糖制备右旋糖醉等。

原西德BeohringerNannhein公司在青霉素酞化酶固定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他们用聚丙酞胺凝胶包埋法制成微型小球状固定化酶已投人生产,其表面活性为100一150U/g,1kg固定化酶可生产500kg6一APA,能连续反应300次,他们用第二代工程菌的固定化酶转化率达到85%一90%,反应次数达900次,有人用固定化后活力可维持100天以上,固定化细胞、特别微生物细胞在抗生素、激素、氨基酸等药物的合成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学习任务单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学习任务单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生物技术发展带来的主要伦理问题。

2、思考生物技术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探讨应对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的原则和策略。

二、学习内容(一)生物技术概述1、生物技术的定义和范畴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来生产有用的物质或改进制程、改良生物的特性,以降低成本及创新物种的科学技术。

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等。

2、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的发酵技术到现代的基因编辑技术,生物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回顾生物技术的重要里程碑,如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等。

3、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生物技术在农业、医疗、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转基因作物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基因治疗为一些绝症带来了新的希望;生物制药生产出了高效的药物等。

(二)生物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1、基因编辑与人类生殖(1)基因编辑婴儿的伦理争议探讨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类胚胎基因以避免遗传疾病或创造“完美婴儿”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如对人类基因库的潜在影响、个体自主性和社会公平性等。

(2)生殖技术中的伦理抉择包括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如胚胎的地位、多胎妊娠的风险、生育权利与义务等。

2、人类克隆(1)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的区别解释治疗性克隆用于治疗疾病和器官移植,而生殖性克隆旨在复制人类个体。

(2)生殖性克隆的伦理挑战分析生殖性克隆可能导致的人类尊严受损、社会关系混乱、心理和生理风险等问题。

3、生物技术与动物权利(1)动物实验的伦理考量讨论在生物技术研究中使用动物实验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如何减少动物的痛苦和保护动物的福利。

(2)转基因动物的伦理问题关注转基因动物对生态环境、动物自身福利以及食品安全的潜在影响。

4、生物技术与环境(1)转基因作物的环境风险研究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如基因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生物技术概论考试复习题

生物技术概论考试复习题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是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2、基因组DNA文库:将某一种基因DNA用适当的限制酶切断后,与载体DNA重组,再全部转化宿主细胞,得到含全部基因组DNA的种群,称为基因组DNA文库。

3、蛋白质工程是指: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在目标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上引入突变,从而改变目标蛋白的空间结构,最终达到改善其功能的目的。

4、基因工程:在体外将外源基因进行切割并与一定的载体连接,构成重组DNA分子并导入相应受体细胞,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表达,使目的基因大量扩增或得到相应基因的表达产物或进行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简单概括,就是将外源目的基因与载体重组后再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5、发酵工程:是发酵原理与工程学的结合,是研究由生物细胞(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参与的工艺过程的原理和科学,是研究利用生物材料生产有用物质,服务于人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6、基因和基因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片段称为基因(gene)。

一个生物体的全部DNA序列称为基因组(genome)5、载体:把一个有用的目的DNA片段通过重组DNA技术,送进受体细胞中去进行繁殖或表达的工具称为载体。

6、cDNA文库:即由mRNA经过反转录成cDNA,然后来构建文库,构建的文库不包含内含子。

7、转化:外源DNA导入宿主细胞的过程称之为转化。

8、重叠基因:一个基因序列中,含有另一基因的部分或全部序列。

9、基因组文库:把某种生物基因组的全部遗传信息通过载体贮存在一个受体菌克隆子群体中,这个群体即为这种生物的基因组文库。

10、细胞工程:以生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学原理,按照预定目标,改变生物性状,生产生物产品,为人类生产或生活服务的科学。

医学技术与现代医疗服务(2篇)

医学技术与现代医疗服务(2篇)

医学技术与现代医疗服务(2篇) 第一篇:医学技术革新对现代医疗服务的影响一、引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医疗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从诊断到治疗,从预防到康复,医学技术都在不断地突破与创新。

本文将重点探讨医学技术革新对现代医疗服务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的福祉。

二、医学技术发展概况1. 诊断技术的革新(1)影像学技术:如X光、CT、MRI、超声等,使医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人体内部结构,为诊断疾病提供了有力支持。

(2)分子诊断技术:如基因检测、核酸检测等,使医生能够从基因层面诊断疾病,实现个体化医疗。

(3)生物标志物检测: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中的生物标志物,为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依据。

2. 治疗技术的革新(1)微创手术:如腹腔镜、胸腔镜、内镜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2)介入治疗:如心脏介入、肿瘤介入等,通过导管等微创手段,实现对疾病的治疗。

(3)靶向治疗:针对疾病的具体分子靶点,实现精准治疗,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

(4)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癌细胞等异常细胞,治疗肿瘤等疾病。

3. 康复技术的革新(1)康复机器人: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果。

(2)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医学技术革新对现代医疗服务的影响1. 提高诊断准确性医学技术的革新使得疾病的诊断更加准确,从而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例如,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使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成为可能,有助于实现早期干预。

2. 优化治疗方案医学技术的革新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这不仅提高了疗效,还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

3. 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医学技术的发展,如远程医疗、智能化医疗设备等,使得医疗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患者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降低看病成本。

4. 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医学技术的革新使医疗服务更加透明、可及,患者对医疗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孙永振
班级:电气12-7班
学号:311208001622 完成日期:2014.4.16
生物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发展
现代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总称。

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不仅在农作物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工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在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和民间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

应用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项高新技术。

被视为是21世纪人类彻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所以世界各国都将生物技术确定为增强国力和经济实力的关键技术之一。

我国也十分重视生物技术,并组织力量追踪和攻关。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又称DNA重组技术,是指根据人们的意愿进行基因改造,产生人们所期望的产物或创造出具有新的遗传特征的生物类型,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

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如苏芸金芽孢杆菌 (Bt)晶体毒蛋白基因被转入棉花、玉米、烟草、番茄、马铃薯、水稻等多种作物,并取得了良好的抗虫效果。

利用鼠类有关促进角蛋白形成的基因获得了经遗传改良的绵羊,羊毛产量大大提高。

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改造生物遗
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细胞产品或新生物体的一门科学技术。

植物体细胞杂交则可以将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并培育成新的植物体。

袁隆平运用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了具有远缘杂种优势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可达1600斤。

细胞融合可以将动物细胞融合形成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用于病原检测和疾病治疗以及食品安全领域。

酶工程
酶工程是具有的生物催化功能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一门科学技术。

主要应用于食品、轻工、化工、能源以及医药工业中。

早期的酶工程技术主要是从动物、植物微生物材料中提取的,并将其应用于化工、食品和医药等工业领域。

但大多数酶不能耐受高温、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稳定性较差。

通过酶的固定可以克服这些不足。

固定化酶正在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轻工业中主要用于洗涤剂制造(加酶洗衣粉等)、毛皮加工、牙膏和化妆品的生产、废水废物处理和饲料加工等。

在医药工业方面,用于临床的各类酶类产品不断增加。

溶菌酶作为一种存在于人体正常体液及组织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它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的功效。

酶作为检测试剂可以快速、灵敏、准确地测定体内某些代谢产物。

另外,在全世界能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利用微生物菌体或酶制剂生产生物燃料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例如,利用农
作物秸秆生产酒精、沼气等燃料,在石油资源的开发中利用微生物采油。

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来生产各种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

以前发酵技术主要用于酿酒、制酱、制奶酪等生产。

现代发酵技术是在20世纪 40年代随着抗生素工业的兴起而得到迅速发展的。

不但用于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生产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维生素和蛋白等。

目前,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主要在医药卫生、农林畜牧、轻工、食品、化工、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如生物医药:利用基因工程开发的DNA分子探针来检测疾病,单克隆抗体,利用发酵工程制造药物如青霉素。

生物农业:转基因食品等。

生物能源:人工模拟光合作用、生物电池等。

生物计算机。

与此相关的还有生物传感器、生物电路、分子马达等。

基础理论的研究:DNA剪切、细胞融合、PCR、色谱、核磁共振、质谱、电泳、层析柱等技术都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除此之外,生物技术还将会在环境治理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社会,由于人类活动自身造成的各种污染(包括工业废水、废气、各种废弃物、有毒化学物质、声、光、电磁和放射
性物质等)对环境生态的破坏,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

治理环境污染,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质量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努力的长期任务。

考虑我国目前治理环境污染的迫切问题:如煤燃烧造成空气污染;工业废水污染水源和农田;不可降解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化学农药残毒对人和禽畜的危害等问题。

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把环境生物技术的重点放在:用工程微生物处理原煤脱硫的工业化工艺;无污染、能大量生产的生物能源的开拓性研究;高效、多抗转基因微生物农药的研制;生物来源的可降解的透明膜材料等。

并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总之,生物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将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促使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形成,将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生物技术是现实生产力,也是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潜在生产力;因此,生物技术必将成为21 世纪高新技术的核心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