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作文教案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8538e6a45177232e60a238.png)
第七课一种景物目标:学习景物描写的文章,学习第一种景物描写的方法。
一、课前检测。
1、检查读课外书的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同学并奖励奖花。
2、检查复习谚语的情况,并鼓励学生把谚语运用到作文中去。
3、抽查背诵《小学语文经典诵读》。
二、讲评作文。
三、学习新课。
写景要鲜明,让人一看到文章,脑海里就浮现出美丽的景色来。
因此,写景要有顺序,如果东一句,西一句,那么呈现出来的画面就乱了。
写景的文章有哪几类呢,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呢?1、例文。
读一读想一想文章是怎么写的?多变的云早晨,我坐在草地上,无意间抬头仰望天空……哇!我差一点叫出声来。
天空中的云真好玩,一层层,一堆堆,一团团,白白的,后面还衬着蔚蓝的天空,就显得更洁白如玉了。
我呆呆地望着天空中飘浮着的白云,它变化多端,姿态万千。
有的像凶猛的老虎,愤怒地看着我,吓得我连大气也不敢出;有的像可爱的小白兔,惹得我恨不得飞上天去摸摸它那毛茸茸的毛;有的像一只只白熊在追逐游戏;有的像一条条白丝带,飘在晴朗的天空中……一会儿,老虎、小白兔、白熊、丝带……都堆聚在一起,天空就像大海,那成堆成堆,重重叠叠的白云犹如波涛汹涌的波浪一般,拥挤着,翻滚着。
挤着挤着,一些云渐渐地又分离开来,变成了一个个“海中小岛”。
突然,天色愈来愈暗。
一会儿,天空中乌云密布,这些乌云像魔鬼一样张牙舞爪,仿佛要猛扑下来似的。
我吓得赶紧逃回家。
没过一会儿,天空便下起了倾盆大雨。
夏日里的天就是这样说变就变。
小结:写一种景物的色彩、形状、变化等。
漓江的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欣赏桂林的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桂林的水真美啊!小结:从水的3个方面来写,写出水的3个特点。
这两篇文章中只写了一种景物,从景物的颜色、形状、气味、静态、动态的变化等着手写,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59888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b.png)
第一章: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1.1 景物描写的定义1.2 景物描写的作用1.3 景物描写的分类1.4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第二章:观察与体验2.1 观察的重要性2.2 观察的方法和技巧2.3 体验的重要性2.4 体验的方法和技巧第三章:景物描写的基本要素3.1 自然环境3.2 人文环境3.3 时间和季节3.4 声音和气味第四章:景物描写的基本结构4.1 开头部分4.2 中间部分4.3 结尾部分4.4 过渡和衔接第五章:景物描写的手法和修辞5.2 景物描写的修辞手法5.3 景物描写的手法和修辞的运用技巧第六章:景物描写的语言表达6.1 景物描写的词汇选择6.2 景物描写的句子构建6.3 景物描写的语言风格6.4 景物描写的语言表达技巧第七章:静态景物描写7.1 静态景物描写的特点7.2 静态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7.3 静态景物描写的实例分析7.4 学生练习和反馈第八章:动态景物描写8.1 动态景物描写的特点8.2 动态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8.3 动态景物描写的实例分析8.4 学生练习和反馈第九章:景物描写的创新与拓展9.1 景物描写的创新方法9.2 景物描写的拓展技巧9.3 景物描写的创新与拓展实例分析9.4 学生练习和反馈第十章:景物描写的评价与修改10.1 景物描写的评价标准10.2 景物描写的修改方法10.3 景物描写的评价与修改实例分析10.4 学生练习和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难点解析:景物描写的分类是理解景物描写的基础,包括自然景观、城市景观、室内景观等。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二、观察与体验难点解析:观察的方法和技巧是进行景物描写的前提,包括宏观观察、微观观察、比较观察等。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丰富描写内容。
三、景物描写的基本要素难点解析:时间和季节对景物描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生需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季节描绘出景物的变化,增加描写的表现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669bb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d.png)
定景换点:在一个固定的地点,从不同的角度描绘景物。
定点换景:在一个固定的地点,描绘不同时间的景物。
运用修辞手法描绘景物: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比喻:通过比喻,将景物与人物、事物等联系起来,使景物形象生动。 拟人:通过拟人,将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和性格,使景物具有生命力。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对自然景观进行描写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自然景观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使描写更加生动
学生完成描写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点评与总结: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收 获
学生练习展示:展示学生的描写景物作文,让学生互相学习、借鉴。
基本方法:观察、 想象、描绘、抒 情
修辞手法:比喻、 拟人、夸张、排 比等
示例分析:通过 具体的例子,让 学生理解如何运 用基本方法和修 辞手法进行景物 描写
实践练习:让学 生在实际写作中 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景物描写的 练习
课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处自己熟悉的自然景观,运用 所学方法进行描写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观,找出其特点和特点之间的联系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
学生反思: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总结收获: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包括描写景物的方法、技巧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05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和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 比、夸张
06
作业布置
写一篇描写景物的短文,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描绘
内容:描写春天的校园,包括 花草树木、鸟儿、阳光等元素
初中景物描写教案
![初中景物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139e1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3.png)
初中景物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捕捉景物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将景物描写得生动、具体,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景物描写的实践训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物,引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景物描写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明白景物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教师讲解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观察角度、词语选择、句式运用等,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景物描写。
3. 实践训练:教师给出一个景物描写的话题,如“校园一角”,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4. 展示和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表扬学生的优点,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学会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提高景物描写的能力。
4. 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在景物描写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八年级上册作文描写景物教案篇1
![八年级上册作文描写景物教案篇1](https://img.taocdn.com/s3/m/7e98c7b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1.png)
八年级上册作文描写景物教案篇1教学目标:1.提高朗读能力,在读准字音的同时要能读出感情;2.了解由抑到扬的写作手法以及培养由事物引发哲思的能力;3.体会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活着的情感,树立对动物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难点:由抑到扬的写作手法的掌握难点: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法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蝉的成语,比赛说出找到的成语) 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
比喻人见闻不广。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
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
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功薄蝉翼: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
形容功劳很小。
常用作谦词。
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
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
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
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
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
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
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蝉喘雷干:蝉:昆虫名,知了;干:空。
蝉喘息,雷声净。
形容酷热干旱。
(同学们喜不喜欢蝉?那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篇关于蝉的文章,看看作者笔下的蝉是不是和成语当中的蝉感觉一样。
)二、初步感知,读熟《蝉》1.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注意结合预习,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对文章进行正音训练,积累生字词。
2.读过课文,你们觉得蝉还烦不烦?你们还喜不喜欢蝉?三、整体感知,了解“蝉”“蝉之烦”1.作者为什么说蝉的叫声是“烦人的聒聒”? (蝉鸣得早,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追问:因为蝉打扰了我们人类,就觉得它烦,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安排讨论) “蝉之恕”1.我们知道,作者最终宽恕蝉“烦人的聒聒”,从文章当中我们可以找到哪些作者宽恕的原因?(预设答案:病蝉可怜、小小的却响彻夏天、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好好的过活90天)2.“我”和朋友进行了第一次“对话”,请找出来,说说这次对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我”认为仅仅是一个夏天的时间却是蝉的一辈子,通过用17年和一夏三个月的时间对举,说明人类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衡量蝉,以我们自己的好恶去苛责蝉。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4f800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2.png)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景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 景物描写的练习与指导4. 优秀景物描写作文赏析5. 学生作文实践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景物描写的概念与作用(第1-2课时)1.1 讲解景物描写的定义和特点1.2 分析景物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 景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第3-4课时)2.1 直观描写:颜色、形状、声音等2.2 抽象描写:氛围、情感、象征等2.3 动态描写:变化、发展、运动等2.4 静态描写:稳定、静谧、宁静等3. 景物描写的练习与指导(第5-6课时)3.1 户外观察练习: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公园等场所的景物,并进行描绘3.2 创作练习:以某一景物为主题,进行景物描写的创作4. 优秀景物描写作文赏析(第7课时)4.1 选取优秀的景物描写作文进行赏析4.2 分析作文中的优点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借鉴5. 学生作文实践与评价(第8-9课时)5.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景物描写的作文创作5.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创作。
3. 学生的作文在表达方式和创新能力上有所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景物描写的概念、方法和技巧等。
2. 优秀作文素材:用于分析和借鉴的优秀景物描写作文。
3. 学生作文样本:用于评价和指导学生的作文。
4. 教学视频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景物。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景物描写游戏: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轮流描述一个景物,其他组成员猜猜是哪个景物。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景物描写。
2. 景物描写接力赛: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篇景物描写的作文。
写景作文教案实用9篇
![写景作文教案实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21300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6e.png)
写景作文教案实用9篇写景作文教案 1导学目标:一、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导学重点: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导学难点: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预习案:、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二、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下面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景物名称、景物所在位置、景物的主要特点。
)导学流程:一、教师谈话,导入本次习作的内容。
(2分钟)同学们,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
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2分钟)三、检查预习情况。
(10分钟)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1)了解景物的静态与动态特点的不同写法。
(2)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3)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2、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准备: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三、明确要求,小组交流。
(20分钟)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__题。
3、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4、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__。
5、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
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
写景描写教案
![写景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5488c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5.png)
写景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景物描写的重要性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2. 掌握一些常用的写景描写手法与技巧;3. 运用所学知识,撰写出生动、精彩的写景描写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概念讲解:写景描写的定义与特点;2. 手法讲解:运用五官、运用色彩、运用比喻等;3. 示例分析:选取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写景描写段落进行分析;4. 练习演练:学生尝试撰写自己的写景描写作品。
三、教学过程1. 概念讲解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对自然、人物、环境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展示作者的感受和表达情感。
好的景物描写能够使读者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 手法讲解(1)运用五官:通过对景物的形状、大小、声音、气味等进行描写,使读者能够通过感官来感受到景物的存在。
例如:"远处的青山犹如巨人躺卧在地,散发着清新的松木香气。
"(2)运用色彩:通过对景物的色彩、光线的描述,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整个场景的氛围和色彩变化。
例如:"夕阳染红了整片天空,金黄的阳光洒满了大地,一片和煦的暖意弥漫在空气中。
"(3)运用比喻:通过将景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来增强描写效果,使读者更容易形象地理解。
例如:"夜空中的星星犹如点点银河,闪烁着冷艳的光芒。
"3. 示例分析选择几个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写景描写段落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描写技巧。
例如,选取《红楼梦》中的描写江南春天的段落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对细节、色彩和比喻的运用来表达景物之美。
4. 练习演练教师提供一幅美丽的自然景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以此为素材,尝试撰写一段生动、精彩的写景描写作品。
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描写手法与技巧,表达自己对图片的感受与想象。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 课堂讨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观点进行评价;2. 作业评价:对学生撰写的写景描写作品进行评分,评价其描写效果及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7ee64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9.png)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定义和作用。
2. 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景物描写的注意事项。
4. 优秀景物描写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5. 学生实践和点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生实践和点评。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景物描写的定义、作用、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法:展示优秀景物描写作品,分析其优点和特点。
3. 实践法: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4. 互动法:学生之间分享景物描写的心得和经验,相互学习、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印象深刻的景物,激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景物描写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方法。
3. 示范讲解:展示优秀景物描写作品,分析其优点和特点。
4. 学生实践: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点评与总结: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总结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景物描写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互动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学生实践环节,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景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想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景物描写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学生能够在作文中运用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学生的景物描写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水平。
七、教学准备:1. 准备优秀景物描写作品,用于示范和欣赏。
2. 准备景物描写练习纸,供学生实践使用。
3. 准备景物描写相关资料,供学生查阅和学习。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12cab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b.png)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景物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
4.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3. 景物描写的注意事项4. 景物描写的练习与修改5. 优秀景物描写作品的欣赏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景物描写的概念、作用和基本方法。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景物描写中的问题并进行修改。
4. 欣赏法:欣赏和分析优秀景物描写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
2. 讲解:讲解景物描写的概念、作用和基本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
4. 讨论:分组讨论景物描写中的问题并进行修改。
5. 展示:选取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进行展示和欣赏。
6. 总结:对本节课的景物描写知识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景物描写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
2.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景物描写作品,给出建议和意见。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景物描写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描写方法、词语运用和修辞手法等方面。
七、课后作业1. 景物描写练习:选择一个熟悉的场景,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
2. 优秀作品欣赏:找出一篇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分析其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
八、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看看他们对景物描写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aa20e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2.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案三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案一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作文基础较差,知识积淀不够,语感不强,书面表达欠缺,作文平铺直叙。
七年级第一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是写景的经典美文,本单元的写作活动为“走进四季,我心中的美景”,据此我决定从景物描写入手布置一次作文:家乡的秋天。
我知道,初学写景作文,学生会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或是心中有景却无法表达。
农村学生少有机会游览名山大川,但却置身于绿色的自然环境中,山水树木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了。
如果指导得法,一定会比平时有所超越。
设计说明:《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新意的表达。
”本课题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感观,让他们耳听、手动、心想。
结合季节环境,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汲取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艺术营养,学会借鉴、模仿、创新,学以至用。
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表达感情。
以读促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感受,一定能触发他们的灵感和激情。
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写景的方法,能运用多种感观和修辞手法描写景物。
2、通过写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抓住景物特征和多种修辞方法写景。
课前准备:观察校园秋景和家乡秋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氛围,体会古人对不同景物的描绘,学习和积累古诗写景的名句)1、多媒体出示下列几句古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孤舟衰笠翁,独钓寒江雪。
提问:以上几句古诗各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2、导入:在作家眼里,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魅力,冬有冬的神奇。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笔写下了精美的篇章,他们的创意、笔法都值得我们玩味揣摩、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5e4e4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4.png)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养成观察的习惯,学习从多方面观察景物,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尝试在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学重难点1尝试运用多种手法,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4.尝试在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自然中,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魅力,冬有冬的神奇。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笔写下了精美的篇章,他们的创意、笔法都值得我们玩味揣摩,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二、教学开展1探究活动一赏读推敲学写景。
(1)妙用修辞,增添景物魅力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突出景物的个性特征,增添景物感染力。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春雨“细”“密”的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抓住景物的特点,是生动细致描绘景物的前提。
(2)学会观察,抓住景物特征通过形状、色彩、声音等,运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写出景物的个性神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朱自清《春》用视觉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调动多种感官,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立体感很强的画面。
(3)讲究顺序,写出景物层次常用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早一晚,春一夏一秋一冬)、空间顺序(远一近,上一下,中间一四周)、观赏顺序(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仰视,俯视,远观,近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06c01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9.png)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写作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景物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3. 景物描写的实践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景物描写表达情感和氛围。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景物描写范文。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描写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讲解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阐述其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3. 景物描写的技巧和方法:介绍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方法、描绘顺序等。
4. 景物描写的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景物描写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优秀范文赏析:分享优秀的景物描写范文,让学生感受景物描写的美妙。
6. 学生作品展示:挑选几篇学生的景物描写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学习和进步。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景物描写,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表现和作品质量,评价学生对景物描写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持续参与写作活动。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景物描写在其他类型的作文中,如人物描写、事件描写等。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兴趣和热爱。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选取一个熟悉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和技巧。
八、作业反馈与评价:1. 教师在课后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评价和建议。
2. 对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表扬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九、课程回顾与总结:1. 在课程的阶段,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不断尝试和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2b451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7.png)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景物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
4.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景物描写的练习和修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景物,激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重要性。
3. 示范:老师进行景物描写的示范,让学生感受景物描写的魅力。
4. 练习: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的练习,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 修改:学生根据老师的点评进行修改,提高景物描写的质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景物描写的练习作品。
2. 学生对景物描写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3. 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提高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景物描写的范文。
2. 景物描写的相关书籍和资料。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4.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景物描写接龙游戏: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景物描写的接龙,每个学生写一句话,要求句子中包含对景物的描述。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锻炼景物描写的技巧,并激发创意思维。
2. 户外观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写。
学生可以带上笔记本和画笔,将观察到的景物画下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描述。
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策略:1. 示范引导:老师通过自己的示范,展示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实践。
2.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景物描写的任务。
3. 反馈与评价:老师对学生的景物描写作品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八、教学延伸:1. 景物描写竞赛:组织一个景物描写的竞赛,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景物描写的题目。
部编版《习作:_____即景》教学设计、教案(共3篇)
![部编版《习作:_____即景》教学设计、教案(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cae3550c22590103029d65.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_即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出具体变化。
2.让学生掌握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3.学会描述景物的形态、色彩、大小及动态变化,展开联想,以优美的语言写出景物的神韵来。
【教学重点】明确立足点,明确景物的方位和写景的顺序。
【教学难点】明确中心,突出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景有情。
【教学策略】1.抓住特点,仔细观察。
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抓住它们的特点,才能把景象写得真实,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所以同学们在确定好描写对象之后,一定要认真观察,切实把握景物的特点。
2.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
在写作时,一般来讲,如果写一种自然现象,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写,如写“观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
如果写一处自然景观,可按空间顺序来写,如“窗外即景”,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
3.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
为了把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写得具体生动,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
在联想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出的景物深深地感染读者,给人美好的感受。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抓住景物特点和变化来写出具体变化。
2.帮助学生掌握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同学们,又是一年春始时,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步入了春的怀抱中。
北方的春脚步虽然迟缓一点,但却怎么也阻挡不了春的消息,想必细心的同学一定早就捕捉到了星星点点的春的影子了。
2.看得出同学已是迫不及待地想汇报自己眼睛里的美景的气息了,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3.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做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4.过渡。
自己的心中既然承载了这么多的美好,我们是不是要把它们表达出来呢?那么就让我们大胆地来“我手写我心。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谈话中让学生认识到:用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记录下最美的风景,将是一件快乐的事。
小学课文写景教案模板(共7篇)
![小学课文写景教案模板(共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9a5c2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4.png)
小学课文写景教案模板(共7篇)第1篇:小学语文写景课文说课稿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参赛选手,我是来自梅厂镇张大庄小学的王君。
我说课的题目是()的第()可时,我说课的流程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预设反思,九大方面。
一、教材简析《》是一篇(体裁)的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表达了()的情感。
“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这篇课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______,课文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感情,给人很深的启迪。
/这篇课文按_____顺序,围绕____,向我们展现了_____、_____、_____等几个场面(情景),赞扬了_____的精神。
表达了_____的感情。
(歌颂了_____)。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感受(),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好句。
;三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简析三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积累语言的方法。
因此在本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景、悟情、悟得。
我们的孩子大多来自于农村,出外见识较少,信息发达的互联网更是陌生,对于()缺乏实际感受,对()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也是学习难点。
三、教学目标针对这样的学情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了解();品味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美;观看录象及图片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看、读、想感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岛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
对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以及丰富的海域产品的认识。
初中写景写作教案模板
![初中写景写作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5ee556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1.png)
初中写景写作教案模板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景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1. 写景的意义和作用。
2. 写景的技巧和方法。
3. 优秀写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写景的意义和作用。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景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讲解写景的技巧和方法(15分钟)1. 视觉描写: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进行描写。
2. 听觉描写:描述景物发出的声音,如鸟鸣、水流等。
3. 嗅觉描写:描绘景物的气味,如花香、泥土香等。
4. 触觉描写:描述景物的触感,如柔软、粗糙等。
5. 动静结合:合理安排静态和动态的景物描写,使画面更加生动。
6.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顺序组织材料,使文章层次清晰。
7. 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请学生运用所学技巧,描写一个熟悉的景物。
2. 学生互相交流,提出修改意见。
四、优秀作品欣赏和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优秀写景作品。
2. 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写景技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二、写作指导(10分钟)1. 教师提出写作要求:以“美丽的校园”为主题,运用所学写景技巧,写一篇作文。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文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四、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文的质量。
3. 学生对写景技巧的掌握程度。
作文教学之景物描写说课稿
![作文教学之景物描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a730b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9.png)
作文教学之景物描写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我们将围绕作文教学中的景物描写展开讲解。
在写作中,描写景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品中的环境氛围。
通过学习景物描写,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景物描写的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和感受;–提高学生对自然和人文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了解景物描写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
四、说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物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2. 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景物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
解释景物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3. 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25分钟)•通过示范和分析优秀作文中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描写的细节,如色彩、形状、大小、纹理等;•带领学生学习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运用五感进行描写,如通过观察、嗅闻、听觉等感官来描绘景物。
4. 情感培养(10分钟)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自然和人文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5. 练习和巩固(15分钟)通过给学生发放一些景物描写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的描写方法和技巧。
六、说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图片展示、示范分析、讨论分享和练习等。
根据以上内容和步骤,预计本节课的学时分配如下:•导入环节:5分钟•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10分钟•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25分钟•情感培养:10分钟•练习和巩固:15分钟七、说教学过程详细的教学过程将在实际教学中展开,包括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描写、练习实践等多个环节,确保学生对景物描写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轮回无穷,周而复始。
大自然有它的语言和规律。
每个季节有它的滋味和魅力。
看,春姑娘散花的轻盈,夏少年注目的火热,秋少女掷叶的羞涩,冬孩子胖手的指挥,时时刻刻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也常常牵动着我们的情思,那么我们怎样用文字将生活之景很好地展现在文章中呢?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进行景物描写。
首先,明确本节课的三个学习要点,(1)了解什么是描写。
(2)探讨景物描写的方法。
(3)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进行景物描写的训练。
(1)了解什么是描写。
一.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景物描写又叫环境描写。
景物描写通常是指对季节时令的变化或大地山川、日月星空、风云雨雪等自然景物的描写。
同学们在习作中经常要描写景物,有的片断练习要写景物;春游、秋游等各种游记要写景物;有的命题习作也要求描写景物。
但有的同学在平时的习作中,遇到景物描写时,往往一写到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百花齐放,鸟语花香”;一写到鲜花总是“张开了笑脸,风一吹,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散发着阵阵清香”。
要么就是说空话,什么“这里的景色多美啊!”“眼前的美景太迷人啦!”其实,北方的三月,还看不到绿色,有的花儿并不飘香,眼前的景色到底有多美,多迷人,别人还是不知道。
二.探讨景物描写的方法。
那么,如何写好景物呢?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这里我就想在这方面作一些针对性的指导。
使同学们能掌握抓景物特点,写好景物的基本方法。
(一)、抓景物特点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苏屠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秋: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冬: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同学们,地各有貌,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
因此,我们要仔细观察景物,抓住特点写具体,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请看以下片断,想想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的。
1.“夏日的中午,万里碧空上飘着朵朵白云。
这些白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着银色的浪花,像层峦叠嶂的远山,有时在一片银灰色的大云层上,又飘浮着一朵朵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云朵儿,就像岛屿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
”这个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白云的形状、大小进行描写的。
2.请同学们再读以下几个片断,看看这几位作者又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的?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火烧云的色彩绚丽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从而反映了火烧云的美。
②“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驼鸟走来走去。
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
”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栎树、羚羊、驼鸟、小河、鲜花的数量进行描写的。
③“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杆。
甲虫‘嗡嗡’地叫。
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
”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青蛙、啄木鸟、甲虫发出的声响进行描写,反映了小音乐家扬科对音乐的喜爱。
3.写景除了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这些方面进行描写外,还可以从那些方面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呢?还可抓住景物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
例如:①“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
这棵大榕树好像在把它全部生命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描写作者抓住了大榕树枝繁叶茂中所表现出的神韵进行描写,使我们感觉到她充满了生命力。
②以上描写“火烧云”的片断。
作者是抓住了火烧云短时间里色彩变化多、快的特点,反映了火烧云的美、奇。
③“清晨,江面上格外平静,碧波荡漾,银光闪烁,海鸥在江面上展翅飞翔。
此时,我总爱伫立在江堤上向北眺望吴淞口,那一望无际的江面,水天相连。
一陈清风拂来,猛吸一口新鲜空气,顿时令人心旷神怡。
江堤边的树林里,鸟儿清脆的叫声此起彼伏。
一群老人在堤岸边散步,打太极拳……当阳光撒满江面的时候,江面开始沸腾了。
你看,那大小船只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机帆船的马达声、大轮船的汽笛声,江浪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支雄壮的交响乐。
“呜“的一声汽笛。
一艘万吨轮由远而近,所到之处涌起两排巨浪,呈八字形,像两条白龙朝两面三刀岸滚来,浪花扑打在江边的岩石滩上,溅起一簇簇白花……傍晚,夕阳把江面映得通红。
此时,我和小伙伴们总爱到江边的岩石堆上捉螃蜞。
一个傍晚可捉二、三十只。
晚上,沸腾的江面恢复了宁静。
这时,停*在码头上的万吨巨轮灯火辉煌,和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把船边的江水也映红了。
江风阵阵,迎面袭来,驱散了夏日的暑意。
”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江面从早到晚的变化,写出了江面特有的美景。
④我们的教室和操场中间,有一条甬道,甬道两旁是两排齐刷刷的梧桐树。
春风给它满枝叶苞,点点鹅黄,片片嫩绿。
夏日,一张绎叶就是一个绿色的巴掌,托着一轮骄阳。
一棵树就是一把漂亮的遮阳伞,树下清风习习。
梧桐美在秋天。
每天中秋过后,几场秋雨。
几阵秋风,把那叶子染成锈红色。
此时,蓝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高空,秋阳淡光,梧桐白白的躯干,红红的树冠,显得分外娴静、妖娆,优雅、庄重。
走在这甬道上,置身在画图中,沉浸在恬适的氛围里。
不必可惜,西北风一夜刮尽树叶,那遍地铺金,不正象征这金色的丰收季节吗?冬天,梧桐粗壮的树干,光秃的枝桠,倔强地挺立在那里,顶严寒,斗风雪。
看到它,缩颈袖手的人会挺起胸来,凝视它的身影,会油然而生敬意。
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梧桐树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反映了作者对校园梧桐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总结抓景物特点,写好景物的几种方法:同学们,以上这些片断告诉我们,要写好景物,可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神韵、变化等这些方面进行描写。
这样就可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
当然,并不是在写每样景物时,都要运用以上这些描写方法,应根据所写景物的特征,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而且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
但不能像列清单一样地把所有景物都写下来,要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
(二).还须注意描写景物也要按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写。
有的按景物的远近写;有的按方位写;有的按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写,等等。
在作文中,我们观察和描写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怎样才能有顺序地写景呢?1、定点写景。
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观察、描绘景物的方法叫定点写景法。
1.按照空间顺序,一观察点的转移为线索写景。
如: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南眺望,整个广场尽收眼底。
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广场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
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这段描写从中央写到南端,再写到两侧。
有如:站在湖边,我静静地看着:湖面很平静,水清澈见底,湖水由浅到深,银白、浅蓝、墨绿,界限非常清楚。
天山的白云和两侧的山峰,清晰地倒映在水里,把天、山、湖融为一体。
在这平静的湖水中,惟一活动的是鸭子。
一群白鸭边游边叫,一会儿张开翅膀扑打水面,溅起无数的水花,一会儿用脚掌在水中拨动,荡起一圈圈波纹。
这段描写从湖面到天山的白云,再到两侧的山峰,最后回到湖面上的鸭子,按空间顺序由近到远、由远到近地把湖面周围的景色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2.按照时间顺序,写出景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特点。
如:多美的雪花呀!开始零零落落,又小,又厚,又柔,又轻,就像那高贵的白天鹅轻轻抖动翅膀,一片片小小的羽毛,飘飘悠悠地落下来。
接着,小雪变大了,变得密密麻麻,像谁用力摇动天上的玉树琼花,那洁白无瑕的花瓣纷纷飞下来。
后来,雪越下越大,小雪花们在半空中你拉我扯,你抱住我,我拥紧你,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无数扯碎了的棉花球从天空翻滚而下……这个例子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写出了开始下小雪花、小雪花变大、雪越下越大的美景。
2、移步写景。
就是不固定立足点与观察点,而是一边走一边看,依次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一文,作者首先“登上台阶”,看到了庄严的国徽、12根大理石;接着“进了大门”,参观了中央大厅;穿过大厅,又“走进大礼堂”,详细介绍大礼堂;从大礼堂出来,又“上楼参观北面的宴会厅”;最后“又参观了好几个会议厅”。
(三)运用修辞手法,它包括比喻、拟人、对比等,可以把景物描绘得更形象;加修饰语,即在你所描写的景物前加上一些表性质、颜色、状态的词,把景物写活。
例1:①天上的云,形态富于变化。
②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例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的。
(1)这段话里,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春花图”。
在描写桃花、杏花、梨花以及遍地野花时,作者是多种修辞方法来突出其特点例3:白天,塘面几乎是一片绿,在阳光下泛着绿光,在微风中漾着绿浪。
又点缀着许多粉红色的荷苞和荷花,娇嫩而洁净的荷花颤动着,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
由此可见,描写景物时应该填加修饰语,运用修辞。
(四)要说的是:不管写什么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写景,要写真景物,寓真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好的景物描写应该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赋景物以人的感情,或喜,或悲,或爱,或憎,或乐,或愁,景中有情,情景俱出。
景物描写,怎样才能做到情景交融呢?1.要赋景物以人的感情。
不能为写景而写景,景中要有情,情随景而出。
如《春》,作者写“春草图”,抒发了对春的生机的赞许之情。
2.情与景要和谐统一。
心中有怎样的情,笔下就有怎样的景,情和景应该是统一的。
如:“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向家中走去。
一路上景色真美:野鸭在溪水中漫游,羊子在草地上蹦跳┅┅”文中的情与景显然是不协调的。
3.要充分展开联想。
由眼前的景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物,既扩大景的内容又自然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如《春》中的“春花图”写桃、李、杏争芳吐艳,联想到秋天果实累累,开拓了更美的意境,抒发了对春光的喜爱之情[参考题目]观察春天的景物,写一篇文章,记下所观察的景物和当时的感受。
题目自拟,但标题中必须含“春”字。
写春的片断1.“沙沙沙------”春雨来了,像花针,如牛毛,似细丝------春雨如春姑娘的使者,随着她一同来到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