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历年高考题(含答案)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生物进化历年高考题汇编
1.(2012广东卷)6 、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 , 未见明显异常 ,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还可能发生变异
B 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C 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 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2.(2012江苏卷)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 .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 .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3.(2012海南卷)23.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4.(2013北京卷)4. 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

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

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

由此无法推断出
A .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 .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 .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5.(2013天津卷)4.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B. 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C. 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 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6.(2013四川卷)5.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 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
抗花叶病的植株X ,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 .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C .植株X 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 .放射性60Co 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7.(2014江苏卷)8.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
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
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
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
8.(2014北京卷)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9.(2016北京卷)3. 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 区和T 区。

20世纪90年代初,F 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 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 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 区的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 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 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 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10.(2016江苏卷)12.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 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 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 基因pen 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C 基因pen 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 野生型昆虫和pen 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11.(2017•江苏卷.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12.(2011年江苏卷)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13.(2010全国卷一)4.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14.(08山东)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

王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15.(08江苏生物)11.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16.(08广东生物)23.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部分遗传多样性B.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
C.落粒性突变的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不利
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17.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具有很强的抗药性18.(2005全国卷)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C.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D.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一对雌雄个体的迁徙行为
19.(2003全国卷)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
A 生物进化的原因
B 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C 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 生物不定向变异的原因20.(10天津卷)24.(10分)
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
(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_____、不发生_____、不发生______、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补充:基因频率计算
1.在欧洲人中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5万分之一,患者无生育能力,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和正常的儿子。

后因丈夫车祸死亡,该妇女又与一个没任何血缘关系的男子婚配,则这位妇女再婚后再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A.1/4
B. 1/250000
C.1/1000
D.1/50000
2.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

那么他们所生小孩患病的概率是
A.1/88 B.1/22 C.7/2200 D.3/800
3.若某果蝇种群中,XB的基因频率为90%,X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bXb、Xb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是()
A、1%、2%
B、0.5%、5%
C、10%、10%
D、5%、0.5%
4..某个海岛上,每1万俱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设男女性别比为1:1)
A.1000
B.900人
C.800人
D.700人
5.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Aa占50%,aa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自由交配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多少?若自交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多少?
2---生物进化历年高考题汇编答案
1---10 DDDBD ABCAC 11---19 ACBBC AD BBD
13.一般来说,某一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其基因频率也往往比较大。

如果显性
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隐性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的话,那么A基因的基因频率在持续选择的条件
下,就会逐渐降低至0,自然就有可能出现i A>i a、i A=i a和i A<i a的情形。

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与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

20.解析:(1) a基因的频率=0.3+0.4×1/2=0.5 (2)要保证遗传平衡,种群必须足够大,且不发生基因
突变,不发生选择,没有迁入与迁出。

随机交配的群体,子代aa基因型频率= a基因频率的平方=0.52(3)自交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3+0.4×1/4=0.4,Aa的基因型频率=0.4×1/2=0.2,aa的基因型频率=0.3+0.4×1/4=0.4。

没有选择,子代的基因型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答案:(1)0.5(1分)
(2)足够大基因突变(或突变)选择0.25不会(每空1分,共5分)
(3)0.40.20.4会(每空1分,共4分)
基因频率计算题解析:
1。

解析:由aa=1/250000,得a=1/500。

由题干可知该妇女的基因型为Aa,她提供a配子的概率为1/2,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男子提供a配子的概率为1/500,所以他们生出一个有病孩子aa的概率是:1/2×1/500=1/1000。

2. 解:大的人群可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由aa=1%,得a= 1/10,A= 9/10,因此在人群中AA=81%,Aa=2×1/10×9/10=18%,aa=1%。

妻子的基因型是Aa,只有丈夫的基因型为Aa才可能生出患病的孩子,由于丈夫是正常的,所以基因型为:AA或Aa,在正常人群中Aa的概率是:
Aa=18%/(18%+81%)=2/11, 那么生出患病的孩子aa的概率是:2/11(为Aa基因型的概率)× 1/4(生出aa基因型个体的概率)=1/22。

选B注意:该题与上一题的不同之处是:例1中的一个没任何血缘关系的男子,可能有病也可能正常,其基因型是AA,Aa,aa,所以用a=1/500来计算,而该题是正常的男子,其基因型是AA,Aa,所以用Aa占正常人的比率来计算
3.解析:在雌性中由Xb=10%,得XbXb=( Xb)2=( 10% )2=1%,这是在雌性中的概率,那么在整个种群中的概率是0.5%,在雄性中由Xb=10%,得XbY=10%,这是在雄性中的概率,那么在整个种群中的概率是5%,答案是B。

4. 解析:由XbY= 500/5000=1/10,得Xb=1/10 XB=1-1/10=9/10
那么,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2×1/10×9/10=18%,这是在雌性中的概率。

由总共10000人, 男女比例为1:1,得女性5000人,所以女性携带者数目为5000×18%=900人.
5.解析: 子代中AA与Aa自由交配可用遗传平衡来解题,由AA=25%,Aa=50%,得基因频率:A=2/3、a=1/3,则后代中aa=a2=1/9
自交一代后基因型aa的频率:(1/4×50%)/75%=1/6
注意:自由交配与自交不同,自由交配可用遗传平衡来解题,自交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