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四十七课》读后感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 (2)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是一本介绍中华文化的书籍,全书由福建师范大学的陈嘉映与林文峰合著,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本书不仅涵盖了中华文化的众多方面,也蕴含着诸多思考和启发。
作为读者,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始于小时候,那时候我们学校有一个中华文化课。
那个老师很善于讲故事,通过讲述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传奇故事和少数民族文化等来激发我们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而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文化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在本书中,作者以点带面、因果推理等方式来传达中华文化的价值和精髓。
通过对诗词、书画、哲学、历史、文艺、音乐等方面的讲解,让我更好地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内涵。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于一些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时,在读书之前,我对于中华文化的一些传统礼仪和风俗,只是停留在了表层的认知,而在读书之后,我才发现这些传统礼仪和风俗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系统地了解中华文化的方式。
它既可以作为一本入门书来了解中国文化,也可以作为一本进阶书来深入探究中华文化的内涵。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本书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也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通过阅读本书,我也思考到了一些创新的想法。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来普及中华文化,并且将中华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文化和时代同步前行,推动中华文化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应对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创新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开发出更多中华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助推中华文化的走出去,真正让世界认识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总之,通过阅读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我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也思考到了一些创新的想法和观点。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传承中华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焕发出新的光彩。
北大授课读后感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读后感《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以历史发展为顺序,从中华文化最初的记忆——神话传说开始,历经了不同的朝代和时期,以余秋雨教授讲解,其学生讨论、发表观点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不同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为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让我们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读完《北大授课》后,我颇有感想。
首先是老子的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老子崇尚“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用即是大用”这些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争无争”,争取做到没有任何刻意的争取,顺应自然的发展,不去做过多的干涉。
老子的思想主张追求原始的美,不去刻意改变世间的自然之美——这是一种无与世争的态度,但这放到社会中,要求大多数人追求“无为”,显然不切实际,也是非常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
但我们也可以学习老子的学说积极的地方。
过度地追求或是强调某件事物的时候,就会偏离本意,甚至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
这就叫做“物极必反”。
譬如说,许多女生为了追求“美”,每天在自己的脸上涂抹,涂抹成虚假而又雷同的形象,这就是走向了不美。
因此,在追求某种事物的时候,我们要把握“度”,更加注重它的本质,同时也要应该留一些空间给它原始、自然的一面。
不过度张扬、也不要“无为”,不走两个极端,这才是真正能做好一件事应有的态度。
反对极端主义和单边主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思想成果“中庸之道”的核心。
事实证明,“中庸”在大多数时候能够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值得我们认真得领悟和学习。
《北大授课》向我们剖析了历代文化繁荣发展的各种因素。
综合各种因素,我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包容”。
包容,包含了宽容与接受,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其理解为:促进共同繁荣。
包容,不仅体现在领导者的包容,放宽文化交流的限制,也在于社会中的个体乐于文化的交流。
这一点,历史上许多时期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比如说,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的景象。
中庸第47课读后感
中庸第47课读后感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中庸的第47小节,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首先学习原文的含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这句就是说:因此君子既由内而外开发天赋德性,又由外而内勤学好问。
这里的“道”字是动词,是讲求努力的意思。
“致广大而尽精微”,就是既宽广博大又精细入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就是既高明至极又行于中道。
“温故而知新”,既温习过往知识又获得新鲜见解。
“敦厚以崇礼”,既为人厚道又崇奉礼节。
这段原文用极其优美而精准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君子的风采,呈现了道的博大精深。
既要有内心品德的修养,又要有外在知识的学习。
既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又要入于细微体会事物本质。
既要有高远的追求,又要落实在平凡的细节。
既要传承过去的经典,又要开拓未来新知。
既要为人朴实,又要坦然面对他人的礼节。
阳明先生教诲我们:夫道一而已,道同则心同,心同则学同。
原来背后的道只有一个,不必体现在大事还是小事上,都只有这一个道。
那么阳明先生所言的道究竟是什么呢?举一个小例子来初步体会道为何物?我们在中学课本上都学习过万有引力定律。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会自然产生引力,质量越大,相互的引力就越大。
例如我们和地球之间就产生了这样的引力,所以我们走出的每一步都需要克服地球的引力。
就算是宇航员进入太空之中,所谓的失重状态,是因为绕地球旋转的离心力与地球的引力大小相当给了我们一个暂时脱离引力的错觉,所以万有引力无处不在。
星球与星球之间的引力,灰尘与灰尘之间的引力,都没有逃离万有引力的定律。
因此可以说万有引力形成了一个场,没人逃得开。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的例子,我们可以初步体会道什么是“致广大而尽精微”,万有引力不仅能够影响庞大天体的运行轨迹,也能影响精微的细菌、微生物,从大到小,无处不在。
作为“极高明而道中庸”,往精细里挖掘,万有引力需要通过精密的仪器加以测量,而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们又依赖万有引力才能平稳的走在大地上。
观中华颂的读后感优质6篇
观中华颂的读后感优质6篇通过读后感,我们能够拓宽自己的思维,开阔视野,看待世界的角度也会因此而不同,读后感是对作品的再次品味和思考,让我们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观中华颂的读后感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观中华颂的读后感篇1寒假里,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其中的《曾子杀猪》一文令我感触很深。
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
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上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回来我就让你吃猪肉。
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
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
而曾子却坚定的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我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
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以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
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
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观中华颂的读后感篇2断断续续阅读余秋雨先生的《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一书,顺着先生的思维脉络,接受了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
打开书,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或悲壮、或辉煌,洋洋洒洒扑面而来;合上书,形如“百家争鸣”的问答犹在耳畔激荡。
秋雨先生双脚丈量丝绸古道,穿越历史文化的时空长河,亲眼目睹并感受过中亚文化、欧罗巴文化、两河流域文化、古埃及、古罗马等等人类文明的伟大遗迹,写下了《千年一叹》、《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文采斐然、微言大义的作品。
作为一名文化学者,他的文字,他的思想代表着主流价值观,深深影响着当今世界。
我喜爱传统文化,也热爱人类文明。
不论是在学生时代的课堂上,还是社会生活的文化场所,只要与诗书典故、断壁残垣、陶艺碑文、建筑桥梁有关,不管懂与不懂,都会予以关注,以现有的学识认识她,解读她。
通过博物馆、书本、历史资料了解过人类文明的缩影后,会为那些潜心记录历史、收藏古今者致敬。
北大授课47讲读书笔记
北大授课47讲读书笔记求《北大授课》读后感一种好自卑的感觉袭来,这本书里向我展示了太宏大的文化场面,这是一本目前为止,给我最大广度袭击的文化风暴。
由余秋雨老师制造。
好久前,也许是十多年前了吧,看过余秋雨写的《文化苦旅》,这在当时是一本畅销书,没能看完,对里面道士塔这篇文章有很深的印象,对余秋雨这个人倒是印象不深。
多年后,再一次看《文化苦旅》,感觉完全不一样,对余秋雨多了几分尊重与敬佩。
这本书还放在床边,看完后再写读后感。
这本《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是在看《文化苦旅》期间在图书馆偶然看到后挑来的一本书,一看就爱不释手,让我暂且抛下了《文化苦旅》这本书,花费近2周的时间读完。
我想自己是很有必要再根据书里关于中华文化的脉络,去更系统地选择一些书来读了。
也许,先把余秋雨的书集先浏览一遍吧。
全书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余秋雨答大陆和台湾学生问。
就是这些精彩的问答吸引到了我。
《文化苦旅》里余秋雨的文字很华丽,让我感觉他是不是有些做作,有些卖弄。
在这些现场问答中,余秋雨的妙语连珠,让我由衷地佩服羡慕惊叹。
同时,特别是大陆同学的问话,更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功底,文化上的老成,让我觉得中国人口众多,精英荟萃于顶级大学,厉害。
第二部分是余秋雨给北大的学生上课实录。
再一次惊叹于那些北大学子的文化素养,就一两个字可以形容。
牛,牛逼。
哈哈。
这本书余秋雨基本是沿历史脉络一路讲下来的。
但是主讲的方式并不是简单的按时间顺序以历史事件讲解,而是以各个时代的文化事件、文化流派,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开讲。
讲得有血有肉,生动有趣。
这么薄薄地一本书,将长长的中华文明脉络分明地展现在我面前,真是有吃了一顿大餐的感觉。
俗一点,也许可以用享用了一顿饕餮文化大餐来形容。
讲到先秦文明,孔老儒道,墨子、孟子等诸子百家;再讲佛教,讲佛教与中华传统儒道文化的融合;讲汉武帝攻击匈奴对中华文化保全的意义;讲唐诗,讲大唐盛世文化,讲龙门石窟,给唐代诗人排序;讲书法、绘画;讲宋词,宋代的经济发展,文官制度;讲元曲,明清文化,小说,清朝文字狱,对文化的禁锢。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精选9篇)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精选9篇)《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篇1历时三年读完了这本书,最终也没有买。
其实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三年前在尔雅书店初读,两个多小时没有感觉就过完了;两年前在理工大学图书馆又看到,读到屈原;昨天,还是在尔雅书店看完全书。
依稀记着每次阅读此书,都会不知不觉的流泪。
有同情、有感动、有激动、有说不出的感觉。
这种课堂氛围让我依稀见到稷下学宫的影子,但要有这种课堂,也只能是北大台达这样一流学府基础知识一定扎实的学生。
纵贯中国文化史,那些当仁不让的思想先师,那些拯救中华文明于危难之中的前辈。
都让我深深的对他们作揖。
读此书,才理解中华文明为什么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断层的文明,这句话被我们的课本说烂了,但是真正理解了,却又是那样的充满敬意。
曾经的辉煌,战乱,百家争鸣。
那些被忽略被重视的历史创造者,才构成了我们的今天。
儒墨道法、屈原、曹操、李杜、白刘、岳飞、陆秀夫、朱熹、曹雪芹……不仅仅是艺术,更是在用艺术构建这中华文明的精神脊梁。
中华文明无疑是优秀的,虽不完美。
但却是我之爱。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篇2古记载了中国五千年以来的悲与苦,蕴涵了五千年来中国人民的喜与乐,蕴含了中华五千年来宝贵的文化。
本书采用新颖的文字与精美的图画相结合的方式,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文字,还能够欣赏到栩栩如生的手绘图,以图解文,图文并茂,辅之以朗诵艺术家配乐朗诵,音,画,文三位一体,生动形象,带给读者丰富的人生感受和审美体验。
本书分为七个单元:投桃报李,高山流水,杨柳依依,东望故园,心怀天下,抚今追昔,冰清玉洁。
每一首诗就像一杯茶,难受时品其味为苦,愉快时品其味为甜。
假如你想喝上一杯好茶,就得尽情尽心,细细品尝。
古人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书读得越多,便越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我们沐浴着父母的恩泽而来,所以人的一生就是感恩的一生,当然友情是人世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之情自古以来就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故乡是海外游子永远的牵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的四十七课
01
第35章一 座默默无声 的高峰
02
第36章光 耀千古的三 百二十四个 字
03
第37章第 一个知名画 家
04
第38章因 谦恭而参与 伟大
05
第39章凉 州风范
06
第40章中 华文化为什 么会接纳佛 教
01
第41章文 明的制高点
02
第42章盛 唐是一种心 态
03
第43章诗 人排序
04
第44章顶 峰对弈
06
第46章多 记一个名字
05
第45章没 有人救他们
01
第47章夕 阳下的诗意
02
第48群疲惫的文 学大师
04
第50章九 十年的尘埃
06
第52章五 百年斯文所 寄
05
第51章文 化专制下的 沉闷
第54章太不容易了
第53章远方的目光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的四十七课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学生
评论家
闪
台北
胎记
第章
世界性
课
先生
文化 文学
字
中华文化
名字
高峰
诗人
千古
目光
默默无声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部课堂实录,初版后竟然立即畅销海峡两岸,成为马英九先生巡视台北书市时的首购之书,而参加 课程的各位学生,全都成为社会各界竞相招聘的对象——这就是本书创造的奇迹。文化史家潘之刚教授说:“此 为平生所见有高度、有裁断,又有趣味的中国文化史。环顾身旁,从中学生到老学者都爱不释手。”本书前半部 分,是北京大学学生、台湾大学学生与余秋雨先生之间迅如雷电的“闪问”、“闪答”,涉及当代社会大量艰涩 的话题。但一来一往之间,却显得那么干脆、痛快、幽默,充满了阅读愉悦,被评论家誉为“高速运动状态下撞 击出来的文化哲学”。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中华文化四十四堂课》内容简介:采用了一个新颖的形式来解读中华文化,即采用课堂讨论的为形式,再加上课后与学生间的“闪问”、“闪答”,使《中华文化四十四堂课:从北大到台大》精彩纷呈而明白晓畅。
对于中华文化史的讲述,《中华文化四十四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也不是按部就班地泛泛而谈,而是以点带面。
对于文明早期特别强烈的文化亮点,在余先生看来,它造化安顿了中华文化的时代精神魂魄,重点论述;而对于中期那些漫长的历史走廊,则快步走过。
这是余秋雨心中一本的一部中华文化史,也是一部充满强烈色彩感的一个系列中华文化史。
余先生以其饱学和情感,向儒者传递文化记忆,以人类四大古文明中保留最完整也最璀璨的中华文化,敲响世界文明之钟。
《中华文化四十四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一书繁体版2021年在台湾出版,在华语世界风行一时。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才书店的网友:借用书中的一句话总结:中国思维的一大弊病,就是喜欢凭着局部印象作的判断,自始至终缺少理智判断,而理性控制的宽容前提是宏观比较。
这本书很好也很可观的艺术总结和阐述了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说实话这也是我第一次觉得余秋雨真的是一位心存大爱而优秀品质又十分可爱的文化大师。
他的那些谆谆教导,就算让我听这个叛逆的摇滚少年听了,都会产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既然是课堂,那么内容就是师生之间的讨论。
余秋雨,自不必说了,跟他深入探讨的几个国内的学生,都是硕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或者研究生之类的,不论男女,大都才貌双全。
书首有录像和介绍。
而与其宜兰讨论文化课题的台湾的几名高材生,却仅仅有几行即席的介绍,照片也无的。
书还没看完,只看了前四章。
从讨论商朝开始,到老子、孔子,后面的还没看。
中华文化读后感
中华文化读后感中华文化读后感8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华文化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华文化读后感1“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叫中国”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总会热情澎湃,心中豪情油然而生。
自从读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后,我更加为祖国这条龙的精髓而自豪。
我们的眼睛里看着的是祖国伟大的身躯,我们嘴里吟唱着的是儒雅的诗词歌赋,我们的骨子里流淌着文化先人的血液,这些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华,更是祖国这条观闻世界上下五千年的龙的脊骨。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
秦始皇的兵马俑至今仍气宇轩昂地挺立着,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然拍打着千年的岸堤,孟姜女的哭声似乎还在长城底下凄婉悲恸,纤夫的号子似乎仍在耳边萦绕。
这其中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华、屈辱、悲愤,这些文化遗产烫贴了坎坷的心灵,将肃穆呈于世人。
可是,那些被人遗忘的文化呢?那呈长菱形的女书,是世界上唯一的妇女专用文字,可如今熟知的人却少之又少。
那曾风靡一时,奇特绚丽的皮影戏,如今也无人再知道戏艺人的“一口叙还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辉煌历史。
在我的记忆里的那些辉煌历史早已暗淡无华,甚至戏院也破旧不堪,仿佛一位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难道我们这些被称作“炎黄子孙”的人就要看着那宝贵的文化从岁月中逝去?不,我们不认可!丢了这些国粹,我们的祖国这条龙就如没有血肉般!庆幸的是在我们的身边,还存在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卫者。
还记得我们这儿的一位已到暮年的老人,他是我们这儿有名的皮影戏戏师。
每到一些重大的日子里,他总会搬出他珍藏的皮影戏舞台,重新上演一场叱咤风云的戏曲,用自身的行动来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并且不遗余力的把戏曲精华交给那些好学的年轻人。
可守护中华传统文化不仅需要像这位老先生一样的守护者,更需要新鲜的,迸发活力的血液!看,白发苍苍的老人亦能如此,我们作为新一代的莘莘学子,又怎么能袖手旁观!但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阅读《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一书之后就启发我探索到了很多答案。
中华文化读后感
中华文化读后感中华文化读后感1我在家里认真地阅读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一书,他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灿烂,因此我读的特别认真,感悟也很深刻。
文章讲述“文化血脉源远流长”,我认为要记住四个要点:一、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盘古开天到三皇五帝,再到中华民国,世事沧桑,历尽了数不胜数的悲凉与欢喜。
二、世代相传——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并持续至今的古老文化。
中华民族已经有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了,我们祖先所缔造的国家,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热爱自由、热爱和平的民族。
三、民族特色——中国特有,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
我们的祖先,经过原始社会后,首先在人烟稠密、物产丰富的黄河一带的中原大地,建立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多民族国家。
各族人民共同建造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其中,我最佩服的要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最典型的两个代表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城和秦兵马俑了。
四、博大精深——庞大浩瀚,内涵丰富。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总汇,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化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的文化悠久灿烂,种类繁多,什么棋琴书画、诗词歌赋等,还有什么《诗经》《老子》《孔子》《周易》等等。
我们中国人受着几千年文化的浸润,才有今天的开放腾飞,才会有遍布世界的华人成为当地的富人和社会精英,更有中国的奥运会一鸣惊人。
国学经典《诗经》对我的启迪有很多,它高超的艺术手法也给我们后人以许多启发。
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文化得以连续传承的文明古国,其文化底蕴无可比拟,其发展前景无可比拟!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也称华夏文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
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凝聚力,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都把自己的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把前途历史的命运看成是自己的崇高责任,并为此努力奋斗,无私奉献。
读《中华文化47堂课》有感
读《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有感工作之余,闲来无事,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浅谈一下个人的感悟。
一、余秋雨先生的思维层次和语言技巧确实很高,这种
思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独立”思维,即不屑
于装成“文化人”那样的商音羽调,也不附和当下
的功利思维。
简单的讲就是说话比较客观、独立。
二、讲到老子的无为而治,孔子的中庸之道、知天命,
讲得很生动,有点看小说的感觉;介绍屈原的篇幅
比较大,夹杂着对现代社会的批判;然后讲到了司
马迁,讲到了他对历史的贡献,讲到他朴素的文笔,
其中仍然有许多对现代社会官场生态的批判,这点
个人很认同。
三、这本书刚开始看觉得很无聊,提不起阅读兴趣,
渐渐地耐着性子看下去又觉得很深层,认可书中提
到的很多现代环境中的错误导向,但却又为自己的
无能为力感到惭愧。
四、后面还有部分没看完,从整本书来看,很多地方余
秋雨先生都在用当时的社会生态和现在的做对比,
提出了许多对现实的批判,但个别观点不认同,比
如他说到自己不用现代通讯工具、说到文章中不用
成语和形容词是不是有点太极端了?
五、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读中国文化47堂课有感
读《中国文化四十七堂课》有感和很多人一样,最初知道余秋雨都是通过他的《文化苦旅》,那时就想他真的到了那么多地方么,其路途艰难可想而知。
旅途固然苦涩,而他的文字,读后我内心也常有苦涩的感觉,总觉得那些字迹看似犀利却包含很多有些无奈。
这次偶然看了这本《中国文化四十七堂课》,这本书的初版叫《问学余秋雨》,按照作者的话来说就是“书中的主体内容,就是我在北大开设的课程,这是一部我心中的中华文化史”。
我现在只看了前面七课,但也有算有一些感悟,不吐不快,所以在这里就简单谈谈我的一些看法,权当是读书笔记吧。
看书之前先谈谈简介,这简介不知是谁写的,只记得里面有“以点带面”一词,当时看到我就笑了,这实在不是什么高明的词汇,称赞文章精悍和老师教学功力时都常用这一词。
我当时一笑也只是觉得俗气,其它并未在意,而书读了一部分后才恍然觉得这“以点带面”一词说的着实恰到好处。
细想不难发现,中国文化何其精神博大,哪怕其中一个时代、一个人,甚至一篇文章,出几本也讲不透彻的实在太多,用四十七堂课想讲个大概也实在是很难,而余先生选择突出一点带起整个时代无疑是明智的。
另外,该书的一个亮点就是“闪问”“闪答”这种课堂方式,使说书中的论点更多元化,读者的思维也相应跟着发散起来。
有人说“好的问题就是答案”,在这本书里我是体会到了,先生的提问有的放矢,每每都说道问题的矛盾所在,轻易便引发了学生和读者的心灵风暴。
这本书可说是以时间为顺序,大概是从商代开始讲起,明显侧重于早期。
“理由是,那个时期创建了中华文化的奠基元素,安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
相比之下,后来那些漫长的历史走廊,尽管故事多多,则不妨快步走过。
”先生从中国文化的童年时代开始讲甲骨文,又到少年时代讲诸子百家,一直往后,像长者给孩子们讲自己的发家史那样如数家珍,千年沧桑,娓娓道来。
同时,先生很重视文化的立体感,就像谈轴心时代,把同时期各个人类文明放到一个台面上来谈,如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而在讲甲骨文时提到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情况,又把文化嵌入到它特定的历史时期。
余秋雨先生的作品
作为余秋雨先生的忠实读者,这几年来,我几乎收集齐了他的所有作品。
由于余秋雨先生的作品持续畅销,因此市面上有众多版本的余秋雨作品。
这些作品之间关系复杂,既有纯粹的选集,又有收入部分新内容的选集,还有原版本的修订本。
在收集过程中,我对这些关系复杂的余秋雨作品也梳理出了一条比较清晰的脉络,故写此文,作为读者购书的参考。
第一辑学术四卷(1)原版本:《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2)修订本:《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
这四本学术专著是余秋雨先生早年的学术研究成果。
《戏剧理论史稿》于1983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戏剧审美心理学》于1985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奖;《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于1985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艺术创造工程》于1987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5年上海教育出版社曾拟出版“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并依次更名为《戏剧思想史》、《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但只出版了后三卷。
余秋雨书系第一版及第二版中,这四部学术专著依次更名为《世界经典戏剧学》、《观众心理美学》、《中国戏剧史》、《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但这两版书系只出版了四本,包括《观众心理美学》和《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另两本未出版。
在余秋雨书系的第三版和第四版中,这四部学术专著依次更名为《世界戏剧学》、《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学》。
第二辑散文六卷(1)原版本:《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2)修订本:《山居笔记》(新版)、《千年一叹》(新版)、《我等不到了》。
个人认为余秋雨先生庞杂的文学作品中,最有价值的便是这六本——《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
这六本文集可谓是余秋雨先生文学作品的枝干,其他作品都可以看做是从这六本文集生发出来的,因此每当别人问我面对众多版本的余秋雨作品该买哪些时,我总会推荐这六本。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中国文化课》读后感1在读《中国文化课》之前,上一次读的余秋雨先生的书还是上学时看的《文化苦旅》。
一拿到余先生的书就放不下来,迫不及待地把整本书的内容读完。
每次读完他的书,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思考都有不小的提升。
在《中国文化课》这本书中,余秋雨先生从文化定义、历史、大道、反思、文学、哲学、宗教等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梳理中华文化的悠悠文脉,让我们了解到中华文化如何走到今天,帮我们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世”。
中国一路走来,兴衰荣辱都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也离不开文化所赋予的力量。
作为一个读书人,首先要有自己文化的根,要了解我们几千年来灿烂的文化、光辉的历史足迹。
而这本书为你理清了脉络。
人生是一场博弈,通过对历史的借鉴学习,挖掘出我们内在的潜力,轻装上路,去传扬更多的中华文明。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
”值得我们骄傲的是中国文化不管在哪个领域基本都流传下来了,每一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辉煌的文化色彩,这是我们全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的瑰宝,我们作为华夏子孙有义务和责任将其进一步传承下去。
因此我们有理由有文化自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有这个自信。
为我们国家历经劫难却屹立不倒而感到骄傲,为我们国家屡创辉煌而心生自豪。
即使曾经颠沛流离、漂泊不定,只要中华文化仍在心间,便是一条指明归家之路的纽带,指向中华儿女灵魂的`归途。
记得前段时间,有句“此生无悔入华夏”在网上走红,而这句话在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在我随着文字而浸入一个个文化标志和巅峰人物的人生时,产生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我深深感受到中国文化经由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中国人因为中华文化而有了归家的“港湾”,也因为中华文化凝聚在一起,成为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战胜一次次磨难,从未被打倒。
而那些打不倒我们的,将使我们更加强大。
正如余秋雨老师写的那样,“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
余秋雨《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简介
余秋⾬《北⼤授课:中华⽂化四⼗七讲》简介余秋⾬《北⼤授课:中华⽂化四⼗七讲》简介 【余秋⾬《北⼤授课:中华⽂化四⼗七讲》内容简介】 余秋⾬先⽣曾⽤⼀年时间,为北⼤中⽂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讲授中华⽂化史,课程整理出版后在两岸⼤受欢迎。
2012年,这部中华⽂化史由余先⽣全新增订并题名为《北⼤授课》。
全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北⼤学⽣、台⼤学⽣与余秋⾬先⽣之间迅如雷电的“闪问”、“闪答”,涉及当代社会⼤量艰涩的话题。
⼀来⼀往之间,⼲脆、痛快、幽默,充满阅读愉悦,被评论家誉为“⾼速运动状态下撞击出来的⽂化哲学”。
后半部分,则为扎实的四⼗七堂⽂化史课程,书中保留课堂讨论的形式,将师⽣之间对中华⽂化的思考与对话原貌呈现,既可聆听中华⽂化的源远流脉,亦能在不同思维⽅式的精彩碰撞中感受中华⽂化绵延新⽣的魅⼒。
书中其他⼈名均是参与课程的学⽣。
这是⼀场回溯中华⽂化的激荡之旅,也是⼀场诚挚有趣的智慧对谈。
正如余秋⾬先⽣在⾃序中所说,⽂化可以滋润⽣命,⽣命也可以滋润⽂化。
中华⽂化的前途,就看有多少年轻⽽⼜美好的⽣命来滋润它。
●“⼀门好的课程,是⽣命与⽣命的碰撞。
”(余秋⾬) ●轰动海峡两岸、三年畅销百万册。
马x巡视台北书市⾸购之书。
余秋⾬⼼中唯⼀中华⽂化史定本。
全新增订,珍藏⾸选。
●⾛进北⼤,跟随余秋⾬,开始激荡⼈⼼的中华⽂化之旅。
最才思敏捷的课堂讨论,最诚恳的⽣命应答,最难以忘怀的47堂课。
愿你的⼼中也永远有这样⼀个教室,有所热爱、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余秋⾬《北⼤授课:中华⽂化四⼗七讲》节选】 第四课⽂明的胎记 余秋⾬:对于商代的⽂化记忆,我们只讲了甲⾻⽂的发现,就差不多花费了⼀个⽉。
⽂化是⼀件兜底的⼤事,表⾯上看起来温⽂尔雅,实际上“⼀脉之颤,⼗⽅震动”。
因此我要在⼀次唤醒范例上花费那么多时间。
现在我们可以⼀窥其中的内容了。
先要问⼀问⼤家:你们对商代有什么印象? 王牧笛:商代给我的印象是⼀个似神似⿁的朝代。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1000字).docx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手头上的这本书,是余秋雨的新书《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它成了我近期的枕边书。
自从在当当买的新书到手后,每晚临睡前,缓缓翻看几页,听余秋雨上一堂中华文化史,就慢慢养成了习惯。
已经上到了第39课《多记一个名字》,讲书法家颜真卿在书法之外的壮伟一生,他光耀千秋的文化人格。
颜真卿平叛安史之乱的艰苦卓绝和丰功伟绩,千古书法名帖《祭侄帖》淋漓墨迹、痛苦线条、倔犟笔触背后,哥哥颜杲卿和侄子颜季明全家三十几口全部被杀害的惨痛,痛斥叛将李希烈的凛然大义,竟读得我热血沸腾,也不能寐。
有几年没这么认真读余秋雨的书了,想起了读高中时,班里一本《文化苦旅》人人排队争看的日子。
作为余秋雨近年来唯一的新作,该书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尤其特别的是,以“闪问闪答”的方式来解释“文化”的内涵,既通俗易懂,又不失风趣,沿袭着余秋雨的睿智,将中华文化史融化在这四十七堂课里。
这四十七堂课给人们普及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也给人们展示了另外不同的思想角度。
北大台大骄子们的思想角度,余秋雨独特的思维视角,给我们展示的是不同于课堂、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文化领域的想法。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
一直很认同一种说法,一切的学问归根结底是人学。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益处是使我重新认识了一些人。
余先生写人,有几笔不可谓不精彩。
第一笔是老子与孔子。
书中老子和孔子接连写成的,先写老子,接着就写孔子,其中不乏比照。
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及其身后的儒家文化就一直被强化再强化,最后就浸染到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其核心观念“忠孝节义”几乎成为民族的负担,以致“五四”时期一度有“打倒孔家店”的狂潮,虽偏激,但并非没有道理。
然而余秋雨并不认为塑成雕像的孔子是真的孔子,孔子的形象被形式化、单一化了。
其实孔子的价值观是多元化的,就比如说他对于“忠”的定义,并非愚忠。
《论语》中有处涉及到孔子对于事二主的管仲的评价,基本还是肯定的。
中华文化读后感6篇
中华文化读后感6篇写读后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理清思路,这对提升语言组织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读后感中常常包含对书中角色的分析,这能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的人性和心理,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华文化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华文化读后感篇1清明放假三天,其实我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品读《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上。
每每品读,每每陶醉其间,真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在这本书中,我不仅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更在阅读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幸福的穿越:从诸子百家到四大发明;从四大名著到数学医药;从书法绘画到建筑艺术;从水利水电到飞天梦想…..每每穿越一次,都会越发被民族文化的智慧和民族精神的伟大所散发出的耀眼光芒深深吸引,忍不住一遍又一遍驻足惊叹。
在这本书中更令我刻骨难忘的无数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如:勤劳勇敢,为治理黄河隐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自强不息、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范仲淹;赤胆忠心、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抗击日寇、保卫国土的民族将领戚继光以及20年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
他们身上无一不彰显出伟大的民族精神,无不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少年茁壮成长。
每每想到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我都为之骄傲,为之自傲!是啊,它们正是我们民族的根,更是民族的魂之所在。
它们就如甘甜的乳汁滋养着我们的心灵,成为支撑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繁荣发展的精神力量。
所以,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们更应珍视这一瑰宝。
最后就让我们一起从现在开始,携手并肩,共同扛起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面伟大的旗帜,一起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共同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而不断努力吧!中华文化读后感篇2我无意中看到了一本书___《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好奇心驱使着我,翻开书本,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是它让我知道了文化成果的灿烂辉煌,也是它让我懂了文化血脉的源远流长。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到从诸子百家到四大发明;从四大名著到数学医学;从书法绘画到建筑水利。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最终五篇)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最终五篇〕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当我翻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这一本书时,中华五千年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便如滔滔江水一般涌如今我眼前,以下是“中华文化经典读后感”,希!【篇一: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精华莫过于国学;在岁月的长河中,国学是华夏沃土灿假设晨星的瑰宝。
为了使我们感受到国学的博大精深,学校给我们每位同学送了一份“礼物”——一本《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
六年级的《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主要收录了《新古文观止》和《古体诗词》中的名篇。
其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
《爱莲说》主要表达了作者无意于隐逸,也不贪图荣华富贵,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既抒发了感情,又挖苦了世态。
当我读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时,我可以感受到作者不赞同当一个用隐逸来逃避社会责任的隐士,也不赞同当一个贪图荣华富贵的世俗小人,作者只想当一个正直、清高的君子。
当我读到“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时,我可以感受到在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贪图荣华富贵,只有少数像周敦颐那样的人,“出淤泥而不染”,不阿世俗。
贪图荣华富贵的人,就是喜欢“牡丹”的人,他们为了名利,成了世俗之人。
而像周敦颐那样的人,即为“爱莲者”,他们为人洒脱,仙风道骨,多数都是思想家、理学家,他们为世俗者所不能理解,算是人群中的圣人,这多么可叹啊!《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中像《爱莲说》这样的名篇比比皆是,这些名篇潜移默化使人变得知书达理、仁慈聪明和乐观坚决。
《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当之无愧的经典阅读。
从品读学习中我知道了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
感谢《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因为有了它,让我的生活不再单调乏味,让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它真是一碗“心灵鸡汤”!【篇二: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原以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只合适小学生阅读,翻了几页后,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精选6篇)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精选6篇)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篇1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浓缩着民族的智慧。
中华文化其浩瀚的典籍记录了悠久的历史,铸就了中华民族知书达礼的品德,其传统伦理延续了几千年,奠定了中华的凝聚力和向心性。
其独特的思维方法影响了世世代代,构成了东方思维的模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及和—谐性,从而使中国成为了一个能包容多种文化及融合数十个民族组成的泱泱大国。
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的发端,其文化名人、文化典籍、伦理思想皆曾经对东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所以,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全人类的。
弘扬中华文化、中华精神,无疑对人类文明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这个漫长的暑假,同时也是最清闲、最轻松的暑假我重新拾起《》细细品读,感触良多。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
《弟子规》的首篇总序告诉我: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
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
百善孝为先。
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懂得孝顺,那么他便丧失做人的根本。
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懂得孝敬的人是不可能懂得如何善待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所以也就更谈不上回馈社会。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
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弟子规》是根据《》编写的。
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
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
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华文化读后感
中华文化读后感中华文化读后感(精选1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文化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华文化读后感1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我们中国的节日习俗吧,我们大家也都知道我国的节日特别多,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还有各个少数民族的节日,非常多,每个节日还有各自不同的习俗,要想知道这些习俗,必须要多读书哦!我们今天也从书里找一找吧。
今天我读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美好家园》这本书,我从书里知道了很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精髓,其中就包括许多的节日习俗,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先说春节吧,春节俗称“过年”,过年时,我们要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和倒“福”字、挂年画、守岁、放爆竹、拜年、春节食俗,这些都意味着新的一年到了,新的一年,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寿比南山。
清明节,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要扫墓,扫墓时要带吃的、纸钱等物品焚烧,这是一个祭祀先人的节日。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时的气氛。
端午节,为每年的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我们要悬菖蒲、挂白艾、驱五毒、挂钟馗像、龙舟竞渡、挂香袋和兰草汤沐浴、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做这些是为了赶走疾病,也可以辟邪。
这个节日也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的。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的中秋节,“一年夜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我们要吃月饼和赏月,这是个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节日。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
九月初九,九为阳数,因此叫重阳节。
要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茶,插茱萸和戴菊花。
用片糕搭在儿女头上,祝愿子女百事俱亮。
哇吧,有这么多节日,我终于了解了,我还体会到了每个节日的风俗习惯,太美好了!中华文化读后感2看完这本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长
------读《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有感
一开始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看这本书的,但是不得不感谢有这样一个任务,因为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静下心来看书真的是一种享受,因为忙忙碌碌近半年,这是上大学以后第一次认真看一本书,认真的尝试静下心来。
避开书本身的内容,我的感受有两点:首先,这本书提供了一种解读文化的方式,即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在课堂上与学生通过提问和答问的形式来阐释文化的要点,使书不那么枯燥;然后,不得不说北大的学生是真的牛,对于博大精深的各种文化总能解读一二,语言表达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思维很清晰,在言谈之中流露出一种文化人的气质,看到这些我只能掩面自羞然后在那一瞬燃起奋发图强的热情。
前面都是因为读书所产生的一些附加的感受,也算是一点点的成长吧,现在才是看完这本书以后真正的感受。
对于中国人来说,文化似乎是一个不太陌生的词汇,但是其实真正的对文化的本质我们的了解少之又少,关于它的起源,关于它的发展历程,关于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特色和亮点,真正可以说真的理解透彻的恐怕只有那些文学大师了吧,所以在看到第一章中,余秋雨将文化的起源比作是童年的歌声时,我就觉得可能跟着这本书我会和它一起成长了吧。
看完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章《童年的歌声》和第
七章《世界性的老子》。
在第一章中余秋雨先生提出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记忆,最好从哪里开始呢?”有人说应该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开始,因为中华文化是在诸子百家的背景下展开的;有人说应该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因为对于文化的记忆来自于生产生活,而物质是记忆的基础;还有人说美丽的神话传说才应该是文化的开端……余秋雨先生说文化的开端是一个文化被唤醒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充溢的是文化童年的歌声,而这歌声来自于甲骨文。
在这个有关于甲骨文的探索的故事中,我记得这样一段让人内心一热的话“牺牲的形态可能是悲壮的,比如像王懿荣;可能是窝囊的,比如像刘鹗;可能是无奈的,比如像王国维;也可能是怪诞的,比如像罗振玉。
这些中国现代学者的生命,成了一种祭坛前的供奉,而中华文化的童年歌声,却被大家听到了。
”或许就像第二章的标题一样,文明在冥冥之中是一种诅咒,它的神秘莫测就像是埃及金字塔前面的狮身人面像的微笑一样,神秘也让人敬畏,也正如同惠特曼所说的一样“文学的魅力是把昨天、今天和明天连在一起。
”至于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或许不是靠已经获得的结论,而是靠永远的悬念。
但是不得不说那些为了文化而献身的人是多么的伟大,他们用倒在血泊的巨响谱出一曲文化童年的歌声,唤醒了人们对于文化的记忆。
关于文化的记忆或许现在说的最多的就是先秦各种学派的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庄子等,但是余秋雨先生最最尊崇的
是老子,对于老子这个人物,先生提出了两个问题:“老子仅仅写了五千字,为什么就能成为诸子百家中极重要的一家?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地位低于孔子的老子,却享有很高的世界威望?”这两个问题也正呼应了这一课的标题“世界性的老子”。
看到这个问题后,我的第一反应便是因为老子的《道德经》中的“清净五为”以及他的“无为而治”这些思想,这个“无为”的思想境界应该是最高的哲学境界吧,所以他在中国和世界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余秋雨先生说:“我们暂且撇开内容不管,光在表述方式上,老子就展现了一种让人仰望的简约和神秘。
在生活中,寡言和简言是别具魅力的,这对思想家来说更是这样。
任何思想如果需要滔滔不绝地说,证明还处于论证阶段,而如果到了可以做结论的境界,就不会讲太多话了。
而且,也没有什么表情了。
请大家想一想,一种学说,能够简约、宏伟、神秘,它会多么吸引人。
就像在一群聪明人的唇枪舌战中,一个白髯老人出现了,只用男低音说几句大家仿佛听得懂又仿佛听不懂的话,这是一种多么震撼人心的情景。
”的确,就像是来两个互相了解的人,不需要多说什么,只是一个眼神就可以明白想说的是什么,一种成熟的思想说多了就是一种牺牲,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更需要通过那些似懂非懂给自己一些独立思考的机会。
时光不会老,而文化是一种时间的积淀,所以文化的发展会继续,它的成长过程不会停顿;而对于每个创造文化的人类来说,成长也是人应该用一生去完成的事情。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希望自己的感触和收获不仅仅只是所写的这么多,也许以后的生活依旧和之前的生活一样忙且盲,但是我想对自己说如果真的觉得那种忙且盲的生活让你得不到成长,那么就静下心来认真看会儿书吧,也许那些书你不一定完全懂,但是至少尝试一下让心静下来的感觉,或许,在那一瞬间也许你会顿悟,或许会比没有目的的忙碌收获更大,期待自己因为书的一段大学成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