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原理与应用-第三章-颜色混合原理与视觉理论
色彩设计的原理与应用
色彩设计的原理与应用一、引言色彩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设计、绘画、摄影等各个领域。
色彩的运用往往可以直接影响视觉传达的效果和观众的情感体验。
因此,色彩设计在现代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针对色彩设计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探讨。
二、色彩基础知识1. 基本色在色彩学中,有三种基本颜色,即红、黄、蓝。
它们是所有颜色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混合出其他所有颜色。
2. 互补色互补色是指色环上相对的两种颜色,如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
用两种互补色进行对比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3. 明度、色相和饱和度明度、色相和饱和度是描述色彩的三个基本参数。
明度是指颜色的亮度和暗度,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和浓度。
三、色彩设计原理1.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指两种或更多种互补色彼此对比产生的效果。
在色彩讲究对比的设计中,一种对比的颜色通常被用来突出另一种颜色。
2. 色彩三分法色彩三分法是一种用于设计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挑选三种不同互补色来完成一个平衡的设计。
这三种颜色应该在视觉上有一定的平衡,并且应该总体上具有一定的明度、饱和度和色相。
3. 色彩配合在色彩配合中,通常会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效果选择不同的色彩方案。
例如,渐变色、类比色、单色调等等。
通过选择不同的配色方案,可以使设计效果更加丰富多样。
四、色彩设计应用1. 广告设计在广告设计中,色彩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正确的色彩设计可以更好地突出广告的主题和宣传点,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吸引目标人群的注意力。
2. UI设计在UI设计中,色彩设计在整个界面设计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正确的色彩配合不仅可以提升UI界面的美感和视觉效果,同时也可以直接影响用户对整个界面的体验和满意度。
3. 建筑设计色彩设计在建筑设计中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通过正确的色彩选择和设计方案,可以使建筑更符合当地的环境气氛和设计风格,同时也可以使建筑更加个性化和独特。
色彩原理与应用-第三章-颜色混合原理与视觉理论
信息接收
信息加工
颜色感觉 红-绿 白-黑
红
绿 蓝
黄-蓝
阶段学说示意图
视细胞层
双极细胞层
神经节细胞层
谢
谢
3、阶段学说
阶段学说最早是由G.E.Muller(1930)及Judd (1949)所提出,他们认为长久以来一直在色彩视觉 理论(处于对立的状态的三色理论与对立理论,是可 以加以统一与相互配合的,并且对于人眼色彩视觉的 现象做了更为完整的解释与说明。
阶段学说理论: 视网膜上的锥体细胞是一个三色系统,而在视觉信息 向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的传导通路中则变成了四色机制。颜 色视觉过程的这种设想称为阶段学说。 颜色视觉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光线进入人眼视网膜时,三种独立的锥 体细胞中的感色物质会选择性在吸收不同波长光谱的辐射, 同时每一种锥体细胞根据光刺激量又可独自产生明度(黑 或白)与色彩(红、绿、蓝)的反应。在这一阶段中可应 用三原色理论及色光混合实验来解释视觉色彩的现象。 第二阶段中,在神经兴奋由锥体细胞向视神经细胞传 递的过程中,这三种反应重新组合,形成三对对立性的神 经反应,即红-绿、黄-蓝、黑-白反应。
B= M+C G= Y+C M+Y+C = K M+Y+C = K M+Y+C = K B+Y=K G+M=K
等式左右两边相加得:R+C=K
颜色吸收示意图
三、加色法与减色法的关系
◇加色法与减色法都是针对色光而言;加色法指的是色光相加
,减色法指的是色光被减弱。加色法与减色法又是迥然不同的两
二、色料减色法
1、色料三原色 如果选择黄色、品红色和青色这三种色料两者混合 或三者混合可以得到几乎所有的颜色,所以把黄(Y)、 品红(M)、青(C)这三种颜色叫做色料三原色。 2、色料减色法特点:
色彩原理与应用
色彩原理与应用一、光的颜色特性:1、颜色国家标准定义:色是光作用于人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2、光是一种能在人眼的视觉系统中引起明亮感觉的电磁辐射(大致10-14----数千千米)3、可见光(可见光谱):波长在380----780nm波长范围的那部分电磁辐射注:单位:nm(纳米),1nm=10-9m4、色散:白光被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紫色光折射系数最大,偏离最大;红色光折射系数最小,偏离最小)5、单色光(光谱色):只含有一种波长而不能再分解的光光色波长λ(nm)主波长(nm)红(red)630----780 700橙(orange)600----630 620黄(yellow)570----600 580绿(green)500----570 550青(cyan)470----500 500蓝(blue)420----470 470紫(purple)380----420 420注:光谱不受光强度变化的影响的要素:红(478nm)、绿(503nm)、572(nm)6、复色光: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注:人们大多见的都是复色光7、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光源中各个波长色光的辐射功率按波长的分布,即功率是波长的函数(1)类型:①线状光谱,如:宝石激光②带状光谱,如:紫外线③连续光谱,如:阳光、白炽灯④混合光谱:如:荧光灯(2)光谱功率分布的特性主要影响颜色8、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曲线:功率的函数的曲线注:不同光源具有不同的光谱功率分布曲线9、光源的颜色:取决于光谱分布中各单色光的相对比例,而不是它们的能量绝对值10、相对光谱功率分布:令光谱功率分布函数的最大值为1或100,将函数的其他值进行归一化,经过归化后的反光谱功率分布,记作:S(λ)11、光源的颜色特性:取决于不同波长单色光的能量比例,与光谱辐射能量的绝对值无关,绝对值的大小只反映光源发光强度的大小,只决定光源的亮、暗感觉,不会引起光源颜色感觉的变化注:可见光是一种能在人眼的视觉系统上引起明亮感觉的电辐射,也是人们感觉所有物体形态和颜色的唯一物质12、色觉三要素:(1)光线的照射(2)呈现颜色的物体(物体的透射)(3)功能正常的视觉器官及大脑二、物体的颜色特性:1、类型:(1)发光体(光源):能自行向外界辐射光能(2)非发光体:本身不辐射光能的物体2、发光体的颜色形成:由光源中不同的光谱成分共同决定的注:哪种光谱成分的比例大,则发光体的颜色就偏向于哪种光源3、非发光体的颜色形成:(1)光谱特性:物体的这种特性(2)类型:①消色物体:随着吸收比例的不同,物体在日光下将呈现从白色、各种灰色到黑色的一系列中性颜色物体②彩色物体:选择性吸收特性的物体4、非选择吸收(等比吸收):当白光照射到物体上时,该物体表面对白光中光谱各段的辐射能做等量吸收,而反射或透射光谱组成比例不会改变5、选择性吸收:当白光照射在物体上,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吸收率,对某些波长的光吸收多些,对另一些吸收少些注:经过选择性吸收以后,其反射或透射的光与入射光比较,不仅能量(光强)上有所减弱,光谱成分也发生了改变6、要点:(1)物体的光谱反射率是由物体的自身材料所决定的,不会随照明光源和观察条件而改变(2)具有相同光谱反射率的物体用不同的光源照明,因为不同光源所发光的光谱成分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刺激三、视觉的生理基础:1、眼球的构造:(1)屈光系统:①作用:将不同远近的物体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②器官(如左图)(2)感光系统:①过程:当眼睛注视外界物体时,由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及玻璃体折射,聚焦成像于人眼感光记录系统——视网膜上②视网膜的构成:(三层)a.最外层是锥体细胞(明视觉器官)和杆体细胞(暗视觉器官)b.中层为双极细胞,起桥梁作用c.最内层主要含有神经节细胞注:人眼是靠锥体细胞视觉和杆体细胞视觉转换来适应照度的变化2、暗视觉:杆体细胞的作用注:⑴暗视觉只能分辨出物体的形状和明暗⑵在这种条件下,对色光最敏感的波长为510nm⑶杆体细胞适合于10-2尼特以下条件工作3、明视觉:锥体细胞的作用(红光只对其起作用)注:明视觉能分辨出物体的细节与颜色4、视觉器官的两重功能:暗视觉和明视觉5、光谱光视效率:眼睛的灵敏度与波长的依赖关系四、颜色视觉理论:1、三色学说:(扬 赫姆霍尔兹提出)(1)内容:人的视神经只有感红、感绿、感蓝三种基本视神经,感受的峰值为680nm、540nm、430nm。
色彩三原色原理及色彩视觉知识
色彩三原色原理及色彩视觉知识色彩三原色原理及色彩视觉知识当人们看到色彩时,除了会受到其物理方面的影响之外,心理上也会产生对应的感受,这种感受很难用言语形容,一般称为色彩印象。
一、光的三原色人眼所见的各种色彩是因为光线有不同的波长所产生。
经过实验发现,人的眼球对红光,绿光与蓝光三种波长的光线感受特别强烈,只要适当调整这三种光线的强度.几乎就可以让人感受到自然界中所有的颜色。
三种波长的光线所对应的三种颜色,即红(red)、绿(green)、蓝(blue)被称为光的三原色(RGB)。
所有的彩色荧幕都具备产生上述三种基本光线的发光装置,因此计算机就依据R、G、B三个数值的大小来表示每种颜色。
RGB这三种颜色的组合,几乎形成所有的`颜色,每一种原色使用8位(bit)数据记录,就是28=256,而这也正是人们常听到的24位全彩:因为光线越加越亮,所以两两混合后可以得到更亮的中间色:黄(yellow)、青(cyan)、洋红(magenta),而将光的三原色等量相加,可以得到白色,如图所示。
当某一颜色完全不含另一颜色时,二者成为补色。
例如,黄色一定是由红、绿二色合成,完全不含蓝色,所以黄色被称为蓝色的补色;从图中可以看到,两个补色之间隔着白色相对,若将其相加也会得到白色。
二、印刷的三原色颜料的特征刚好和光线相反,颜料是吸收光线,而非增强光线,因此印刷的三原色(CMY)必须是可以吸收红、绿、蓝的颜色,也就是它们的补色:青(cyan)、洋红(magenta)与黄(yellow),以浓度O~100来表示。
因为黄色颜料会吸收蓝色光,青色颜料会吸收红色光,最后剩下的绿色光可以透过反射而得,从理论上说,将印刷三原色混合之后,应该可以吸收所有的红、绿、蓝光而得到黑色,如图所示,但实际上找不到光线吸收、反射特征都完美的颜料,导致结果呈现暗灰色或深褐色。
此外,这三种颜料也无法混合产生许多暗色系的色彩。
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印刷时会额外加入黑色(lack)颜料,以解决无法产生纯黑色的问题,也就有了CMYK色彩模式,K表示黑色。
第三章 色彩构成——色彩混合 PPT
中性混合
印刷网点放大图
课题训练
空间混合构成练习 目的:通过色彩的空间混合更 理性地分析认识色彩构成的一 些基本元素,掌握颜色的混合 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创造所 需的色彩效果。
参考图1
25
课题训练
空间混合构成练习 目的:通过色彩的空间混合更理 性地分析认识色彩构成的一些基 本元素,掌握颜色的混合规律, 并运用这些规律创造所需的色彩 效果。
第三章 色彩构成——色彩混合
色彩混合
3第 章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构成 与原色不同的彩色称为色彩混合。色彩混合有三 种类型:加色混合、减色混合、中性混合。加色 混合与减色混合是混合后再进入视觉的,而中性 混合则是在进入视觉之后才发生的混合。
色彩混合——大纲
3第 章
一、加色混合 二、减色混合 三、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
1,旋转混合
在圆形转盘上贴上两种或多种色纸.并使此圆盘快速 地旋转起来,即可产生色彩混合的现象.我们称它为旋转 混合。
中性混合
2,空间混合
空间混合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在一起.用不同的色相并置在一 起.按不同的色相明度与彩度组合成相应的色点面.通过一定的空间距离.在人的 视觉内产生的色彩空间幻觉感所达成的混合。这种混合与前两种混合的不同之处在 于颜色本身并没有真正混合.其混合必须借助一定的空间距离来完成。空间混合是 在人的视觉内完成的,所以也称视觉调和。这种靠视觉与空间距离造成的混合.能 给人带来一定光刺激量的增强。因此.用空间混合的方法达到的混合效果比用颜料 直接混合的效果明度显得要高.色彩显得丰富、生动.效果更响亮 、更闪耀.有 一种空间的流动感。如大红与翠绿直接相混合.产生深灰色.而用空间混合可获得 一种中灰色。大红与湖蓝颜料混合获得深灰紫色,而用空间混合则获得浅紫色。法 国后期印象派画家修拉的点彩风格,就是在色彩科学的启发下.以纯色小点并置的 空间混合手法来增加色彩的明度与刺激性.从而获得了一种新的视觉效果。现代印 刷技术中就大量地利用了空间混合的原理。许多精美的印刷平,如用高倍放大镜放 大观察.便看到布满了重叠或未重叠的彩色网点不同颜色的网点混合成了各种不同 的色调。彩色电视机也是利用这种混合的原理成像的。用不同色经纬交织的面料也 属空间混合,其远看有一种明度增强的混色效果,此效果能更好地反映出纺织品的 花纹与图案的色彩关系.
色彩构成第三章-色彩的视觉感知
同样明度的紫色放在黑底上, 感觉发亮;色味变浓,纯度变 高;
同样明度的灰色,放在白底 上,感觉更暗
两种明度有差异的色彩放置在一起, 在相互映衬下,明度越亮的色彩感觉就越 明亮,而明度越低则越暗淡。
室 内 色 彩 设 计 应 拉 开 明 度
3.纯度异化:
当无彩色的灰色与鲜艳的颜色并列放置时,灰色显得更灰,鲜艳显得 更鲜艳,在色彩设计中,我们为了色彩纯度能发挥高效的作用,图形中加 上一小部分的灰色以增加深度。
一、明暗适应
暗适应现象
从亮处走进暗室时, 开始什么也看不见, 经过相当时间后, 才开始恢复视觉。
暗适应大约需要5-10分钟
明适应现象
从暗处走向亮处, 在最初什么都看不清,
经几秒钟后, 视觉才恢复正常,
明适应需要0.2秒左右
第二节 视觉适应
二、远近适应
人眼相当于一架精密度很高的照相机,能自动调节焦距。
柱形成像元比较小, 但敏感,它们在夜间 或光线不良的情况下 发挥作用,它们更敏 感于物体的活动。
人眼的构造
第一节 色彩感觉形成的生理因素 色彩测试表现出人的生理机能对色彩感知的作用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第二节 视觉适应
第二节 视觉适应
视觉适应有三种现象
明
远
颜
暗
近
色
适
适
适
应
应
应
第二节 视觉适应
玻璃体液、视网膜、成像元等组成。
第一节 色彩感觉形成的生理因素
一、眼球
人眼是一个球体, 直径约为一英寸。 它长在一个多骨的、 不能弯曲的眼窝里, 只有表面露在外边。
眼球的大部分被一 层坚韧的白膜(巩膜) 所覆盖,通常人们 称之为眼白。
颜色混合原理
颜色混合原理颜色混合原理是指两种颜色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颜色或者颜色效果的现象。
如红色和黄色混合会产生橙色,蓝色和红色混合会产生紫色等。
颜色混合原理是色彩学的重要内容,对于绘画、设计和印刷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颜色混合原理的相关知识。
一、颜色基础颜色基础是理解颜色混合原理的基础。
通常我们将颜色分为三种基本颜色:红、蓝和黄。
这三种颜色不能由其它颜色混合而成,称之为原色。
在原色的基础上,通过调配、混合,可以产生出更多的颜色,如橙色、紫色和绿色等。
实际上,颜色并非只有三种,而是常见的颜色可以用这三种基本颜色来表达。
二、颜色混合原理1.加色混合原理加色混合原理是指以光为媒介,将不同颜色的光线叠加在一起,产生出不同的颜色或颜色效果。
常见的加色混合方式有RGB和CMYK两种。
RGB混合RGB混合是指将红(Red)、绿(Green)和蓝(Blue)三种颜色叠加在一起,从而产生出各种颜色的光线。
它是电子设备、计算机显示器和电视机等设备所采用的一种颜色混合方式。
在RGB模式下,混合出的颜色越多,颜色越鲜艳,越倾向于白色。
CMYK混合CMYK混合是指将青(Cyan)、品红( Magenta)、黄(Yellow)和黑(Black,即含量较高的K)四种颜色叠加在一起,从而产生出各种颜色的印刷效果。
它是印刷行业所采用的一种颜色混合方式。
在CMYK模式下,混合出的颜色越多,色彩越深,越倾向于黑色。
CMYK涉及到四种颜色的混合,需要掌握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才能混合出满意的印刷效果。
2.减色混合原理减色混合原理是指将颜色的基本元素逐渐减弱,直至最终呈现出另一种颜色。
在印刷行业中,我们使用的CMYK色彩模式,就是减色方案之一。
经过光学图像的处理,动物体中的所有颜色都是由RGB三种基本色彩分类组成的。
肉眼的晶体会吸收某些特定的颜色,消减光线中的某些颜色,因而论理应使用减色来表现动态图像或者视频。
三、颜色混合的影响因素1.颜色比例不同颜色混合的影响因素之一是颜色比例。
色彩管理与应用项目三+颜色混合规律
格拉斯曼定律
• 代替律 • 颜色外貌相同的光,不管它们的光谱组成是否一 样,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换言之,凡 是在视觉上相同的颜色都是等效的。由这一定律 导出颜色的代替律。
–A≡B C≡D –则 A + C ≡ B + D –A - C ≡ B - D – nA≡nB
38
格拉斯曼定律
• 亮度相加律 • 混合色的总亮度L等于组成混合色的各种色光亮度 的总和。若混合色的亮度为L,组成混合色的两种 颜色亮度分别为L1和L2,则L L1 L2。 • 亮度相加律仅适合色光相加的混合,不适用于色 料减色混合。不同色料混合后的结果使混合色明 度降低,即有更多的照明光被吸收。
32
Y B G R G R
M
B R
kground
33
色料基本十色
• 一次色(原色)
–Y、M、C, –R、G、B, 色料三原色 色光三原色
• 二次色(间色) • 三次色(复色)
–枣红色、橄榄绿、古铜色和黑色
34
项目三 颜色混合规律
任务三 颜色混合定律
35
颜色混合定律
色相 明度=明度1+明度2
青
红
蓝
品
9
色光混合规律
• 色光的互补色 • 凡是两种色光相加后呈现白色光时,这两种色光 为互补色光。
–R C W(红光 青光 白光) –G M W(绿光 品红光 白光) –B Y W(蓝紫光 黄光 白光)
10
色光混合规律
• 已知三原色光R、G、B的比例为2:1:2,判断混合 色是什么颜色? • 可先把其中的白色成分(W R G B)分出, 剩下等比例的R + B组成品红色光(M R B) ,由此确定R、G、B三原色光以2:1:2的比例混合 时形成浅品红色光。
最新第三章-色彩构成——色彩混合教学讲义PPT课件
参考图6
25
色彩推移
一、明度推移
明度推移是指一种色彩在纯度和色相 不变的同时,仅明暗发生逐渐变化造成 的色彩构成。
二、色相推移
色相推移是指色彩通过连续的逐渐变 化,从某一色相推移至另一色相。
三、纯度推移
纯度推移是指某一纯色向无彩 色系逐渐变化造成的色彩构成。
四、冷暖推移
冷色极限为蓝,暧色极限为红、 橙、黄等。可以选用中性色为中介色进 行推移构成,中介色也可以选用与冷暖 极限色同明度的中性灰色或金属色。
色 相 推 移
明 度 推 移
纯 度 推 移
TAHANKS
第三讲 产权
产权的含义 产权的形式 产权的特性 科斯定理 产权界定
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
35
产权的含义
产权是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加色混合
加色混合在摄 影和舞台照明设计 中比较常见.并且 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合理地使用加色混 合能够营造出理想 的环境气氛。
3
二、减色混合
减色混合
减色混合是指色料的混合,即物质 的.吸收性色彩的混合。它与加色混合相 反.混合后色彩在明度、彩度上较未混合的 任何一色均有所下降.混合的成分越多,色 彩就越暗越浊。减色混合分颜料混合和叠色 两种。
颜料三原色
减色混合
绿 当两种色彩混合产生出灰色时,这两种色彩互为补色关系。
减色混合
2,叠色
叠色指当透明物叠置时所得新色的方法。其特点是透明物每重 叠一次.透明度便下降一些.可透过的光量也会随之减少,所得新 色的明度同时也会降低。所得新色的色相介于相叠色之间.彩度也 会有所下降。双方色相差别越大.彩度下降就越多。但完全相同的 色彩相叠.所得新色的彩度有可能提高。
色彩混合的种类和空间混合的规律
色彩混合的种类和空间混合的规律第三章色彩混合规律我们通常所见到的颜色,大多是多种色彩的混合色。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互相混合而产生新色彩的方法、称之为色彩混合7彩图三原色一、色彩混合彩图4色彩混合主要有以下三种:加色混合、减色混合和中性混合。
1、加色混合(色光混合)1)用途加色混合多用于色光的混合。
2)加色混合的特点是混合的色彩愈多,色彩的明度愈高。
3)加色混合的三原色是朱红、翠绿、蓝紫。
4)加色混合的效果如下:朱红+翠绿=黄色;翠绿+蓝紫=蓝绿色;蓝紫+朱红=品红色。
这是色光的第一次间色。
如果用色光的三原色与它相邻的三间色相加,可得出色光的第二次间色。
如此类推,最终可得近似光谱的色彩。
色光混合当全色光混合后明度增加到最高呈自色光、所以加色混合也称为色光混合。
其特征是.混合后色光的明度增高。
加色法混合效果是由人的视觉感官协助完成的,因此它是一种视觉混合。
加色混合的结果是改变色相和明度、而纯度不变。
如果将色光的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还可得出更多的色光。
例如红光与蓝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分别得出品红、红紫、紫红色光:蓝光与绿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分别得出绿蓝、青、青绿等色光。
这种加色混合的方法、原理及其效果,对于设计工作都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日常见到的舞台灯光就是此原理的运用、把色光的三个基本色重叠、配置、变化、组合而成的。
2、减色混合减色混合:是指颜料或物体色的混合。
●颜料混合是以玫红、淡黄、湖蓝为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玫红+淡黄=大红●玫红+湖蓝=蓝紫●淡黄+湖蓝=翠绿●三原色混合则为黑。
减色混合的特点●定义三原色混合等于增加黑浊度故称之为减色混合。
●特点减色混合的特点刚好与加色混合性质相反、混合的色彩成分愈多、色彩明度愈低。
●实例精美的印刷图片,就是根据这种减色混合原理制作的。
印刷油墨的三原色分别是:玫红(M)、淡黄(Y)、孔雀蓝(C).加上黑色(K)、经过四次印刷成为全色图像。
3、中性混合中性混合包括色盘旋转混合与空间混合两种:色盘旋转混合是将色彩等面积地涂到色盘上,用马达带动旋转后、在人们的视觉中混合成一个新的色彩效果。
色彩学第三章(色彩的混合)
拓展视野和思路
多关注色彩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 趋势,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路,激发 创新灵感。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领 域的优秀案例和经验,为自己的学习 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仪器测量法原理及应用
80%
色度计原理
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将色彩转换 为电信号进行测量。
100%
色彩测量仪器
如分光光度计、色差计等,用于 测量色彩的各项参数。
80%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 出客观的色彩混合效果评估结果 。
心理物理学方法在评估中的应用
心理物理学方法
研究人类视觉系统对色彩的感 知和认知过程。
06
总结与展望
本章内容回顾与总结
色彩的混合原理
详细阐述了加色混合、减色混合以及空间混合等色彩混合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
色彩混合的实践应用
介绍了色彩混合在艺术设计、印刷、显示技术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以及不同混合方式对色彩效果的影响。
色彩混合的案例分析
通过多个具体案例,分析了色彩混合在创造丰富色彩效果、增强视觉 冲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品二
《海洋之梦》——这幅平面设计作品以蓝色为主色调,通过深浅不一的蓝色表现出海洋 的深邃和广阔。同时,作品中还运用了白色和黄色的点缀色,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清新、明 亮。
作品三
《秋日暖阳》——这幅室内设计作品运用了暖色调的色彩组合,以棕色、橙色和黄色为 主,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作品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光和人工光的结合 ,使得室内空间更加明亮、通透。
效果不佳。
与客户沟通
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 确保调色结果符合客户
要求和期望。
混合颜色的原理及应用
混合颜色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颜色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视觉感知元素,它们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而在设计和艺术领域,混合颜色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混合颜色可以创建新的颜色,拓宽了我们的视觉体验。
本文将介绍混合颜色的原理及其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混合颜色。
2. 混合颜色的原理2.1. 光的三原色混合颜色的原理基于光的三原色:红色、绿色和蓝色(RGB)。
这是一种加色混合的方式,通过不同比例的三种原色光混合可以产生新的颜色。
在光的三原色模型中,红色加绿色生成黄色,红色加蓝色生成洋红色,绿色加蓝色生成青色,而三种原色光的混合会产生纯白色光。
2.2. 颜料的三原色在颜料的混合中,三原色是青色、品红和黄色(CMY)。
这是一种减色混合的方式,颜料的混合是逐渐吸收光线的过程。
青色是品红和黄色的混合,品红是青色和黄色的混合,黄色是青色和品红的混合。
在这种混合中,三种颜料的混合能够吸收所有的光,呈现黑色。
2.3. 光的和颜料的混合在实际应用中,混合颜色往往是光和颜料的混合。
比如电视和计算机屏幕使用光的三原色混合,打印机使用颜料的三原色混合。
这种混合方式能够在不同的媒介上呈现出各种丰富的颜色。
3. 混合颜色的应用混合颜色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绘画和艺术在绘画和艺术中,混合颜色是非常重要的技术。
艺术家们可以通过混合各种颜色来创造出无限的颜色和效果。
混合颜色的技术和理论是绘画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3.2. 设计和视觉传达在设计领域,混合颜色广泛应用于图形设计、网页设计等方面。
设计师可以通过混合颜色来打造各种独特的配色方案,以更好地传达信息和引起观众的共鸣。
3.3. 印刷和出版在印刷和出版领域,混合颜色被广泛用于印刷品、杂志、书籍等的色彩设计。
通过合理的颜色混合,可以呈现出更丰富、更饱和的色彩效果,使作品更加吸引人。
3.4. 摄影和电影摄影和电影艺术也需要运用混合颜色的原理。
通过色彩的混合和调整,摄影师和电影导演可以塑造出影像的氛围和情感,给观众以更好的视觉体验。
艺术中的色彩理论与运用
艺术中的色彩理论与运用在艺术创作中,色彩是一种强大的表达手段。
色彩可以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引发对作品的思考和感受。
因此,对色彩理论的了解和运用对于艺术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色彩理论的基本原理1. 色轮:色彩理论的基础是色轮。
色轮是由彩色光谱从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圆盘。
艺术家可以利用色轮来选择和组合色彩。
2. 基本色彩:基本色彩是指不能通过其他色彩混合得到的色彩,包括红、黄、蓝三种。
它们是色彩理论中的基础。
3. 辅助色彩:辅助色彩是指通过两种基本色彩的混合得到的色彩,如绿、紫、橙等。
辅助色彩可以用来增强作品的对比度和表现力。
4.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通过运用不同的颜色以产生强烈的反差。
常见的色彩对比包括对比度、色相对比和亮度对比。
艺术家可以利用色彩对比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和产生视觉冲击。
二、色彩运用于艺术创作的方法1. 情感表达:色彩可以传达情感和意义。
例如,红色通常与热情和激情相关联,蓝色常与冷静和平静联系在一起。
艺术家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2. 空间感表现:色彩可以用于创造画面的深度和空间感。
温暖的色彩(如红色和黄色)可以使物体看起来更近,而冷色彩(如蓝色和紫色)则会使物体看起来更远。
3. 主题和氛围:艺术家可以通过运用特定的色彩来强调作品的主题和氛围。
例如,在描绘沉重和忧郁的主题时,艺术家可以运用暗淡的色彩,而在描绘欢快和活力的场景时,可以运用明亮的色彩。
4. 对比和平衡: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平衡,艺术家可以创造出视觉上的吸引力和和谐感。
对比色彩的使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而平衡的色彩运用则可以使作品更加稳定和舒适。
总结:色彩在艺术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它可以深深地影响作品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理论的了解和熟练运用,能够创作出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因此,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色彩的选择与搭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色彩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艺术家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创作技巧,以吸引观者的目光并传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色彩学第三章(色彩的混合)
色光混合——色光三原色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相互混合时,能 够获得另外一种色光的方法,人们称之 为色光加色法。 当三原色光蓝、绿、红相等量两两进行 混合时,可以分别得到亮度较高的青 (C)、品红(M)、黄(Y),当蓝、 绿、红三者等量相加时便得到了白色 (W),其颜色方程如下:B+G=C、 B+ R=M、G+R=Y、B+G+R=W。 在上面的各个颜色合成方程中,只要改 变其中任何一种原色光的比例便可得到 自然界中的一切颜色。 印刷上就是充分利用色光三原色的特性, 利用三种分别只能通过蓝、绿、红三色 光的滤色片以实现对原稿上所有颜色的 分解。
第二节
色料混合——色料减色混合
减色法混合即色料混合,也称第二混合。 1、色料的混合:是指从复色光中减去(吸收)一种或 几种单色光从而使色光逐渐减弱乃至消失。 减色法:从复色光中减去一种或几种单色光呈现 另一种颜色的减色方法。 2、色料呈色原理:减色法原理 各种彩色物体呈色原理同样是减色法原理,两种 以上色料混合调出新颜色也属于减色法原理。
2、色料调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料,用水油等连接 料放在容器中搅拌,得到新的颜色,这种混合方式称 为“色料调和”,简称“调色”。 A.原色:色料调和中的原色为Y.M.C,称为“一次色”。 B.间色:两种原色料相混合得到的颜色。 (1)等量混合 Y+M=R, M+C=B Y+C=G, (2)不等量混合 色相偏向比例大的原色
一、色料三原色的确定 a.只有吸收少、透过或反射光谱较宽波长范围的色料 才有希望作基本的原色料而调出多种颜色。 b.用Y、M、C三种色料两两混合可得R、G、B。 c.色料混合实验结果:以Y、M、C三种色料为基础,以 任意两色或三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调配出其他所 有颜色。 d.自然界中任何其余色料都无法混合出YMC三种颜色。
色彩探索绘与混合颜料
色彩探索绘与混合颜料色彩是绘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赋予作品生命力和情感表达。
混合颜料是实现色彩多样性和创造力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索色彩绘画的基本原理,并介绍混合颜料的技巧和应用。
一、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是由光的反射和吸收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人类的眼睛能够感知到一定范围的光波长,不同波长的光所呈现出的颜色也不同。
根据光的三原色理论,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可以通过混合来产生其他颜色。
在绘画中,色彩可以通过一些基本概念来描述。
色相指的是颜色的种类,如红、黄、蓝等。
饱和度表示颜色的纯度和鲜艳程度,越饱和的颜色色彩越纯净。
明度则表示颜色的亮度和暗度,明亮的颜色通常具有较高的明度。
二、颜料的基本类型颜料是绘画中常用的材料,可以提供给绘画作品所需的颜色。
常见的颜料可以分为水溶性和油性两类。
水溶性颜料主要用于水彩画等水性介质绘画。
它可以与水混合,通过调整水的添加量来控制颜色的浓淡和透明度。
油性颜料主要用于油画等油性介质绘画。
它通常是悬浮在油中的颜色颗粒,可以通过调整颜料的浓度和添加介质来控制其特性。
三、混合颜料的技巧与应用混合颜料是实现更丰富色彩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地混合颜料,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和视觉效果。
1.基本颜色混合基本颜色混合是绘画中最基本的技巧之一。
红、黄、蓝是三原色,它们的混合可以产生出其他颜色。
例如,红和黄的混合可以产生橙色,黄和蓝的混合可以产生绿色,蓝和红的混合可以产生紫色。
2.调整饱和度和明度通过混合颜料可以调整颜色的饱和度和明度。
如果想要得到更饱和的颜色,可以在原有颜料中添加一些同色系的高饱和度颜料。
而如果想要调整明度,可以添加黑色或白色来使颜色变暗或变亮。
3.创造新颜色混合颜料还可以创造出新颜色。
通过混合两种不同的颜色,可以得到中间色。
例如,蓝色和黄色的混合可以得到绿色,红色和黄色的混合可以得到橙色。
借助混合颜料的技巧,画家可以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色彩语言。
4.渐变效果混合颜料可以用来实现渐变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色(赫林)学说的视网膜视素 感光化学视素 白-黒 红-绿 黄-蓝 视网膜过程 破坏 建立 破坏 建立 破坏 建立 颜色感觉 白 黒 红 绿 黄 蓝
三对视素的代谢作用图
破坏
建立
a曲线是白-黑视素的代谢作用 b曲线是黄-蓝视素的代谢作用 c曲线是红-绿视素的代谢作用
对立学说可以解释的现象: ◇对立学说能很好地解释对立色。 ◇对立学说能很好地解释色盲。 ◇对立学说能很好地解释负后像现象现象。 ◇对立学说能很好地解释补色现象。 ◇对立学说能很好地解释光谱上存在众多的高纯度 的单波长色光的现象。 对立学说的不足: ◇对于红、绿、蓝三原色能够产生所有光谱色彩的 现象并无法得到满意的解释。
B= M+C G= Y+C M+Y+C = K M+Y+C = K M+Y+C = K B+Y=K G+M=K
等式左右两边相加得:R+C=K
颜色相减
白光
实际使用的三原色油墨的光谱反射和吸收示意图
三、加色法与减色法的关系
◇加色法与减色法都是针对色光而言;加色法指的是色光相加
,减色法指的是色光被减弱。加色法与减色法又是迥然不同的两
3、阶段学说
阶段学说最早是由G.E.Muller(1930)及Judd (1949)所提出,他们认为长久以来一直在色彩视觉 理论(处于对立的状态的三色理论与对立理论,是可 以加以统一与相互配合的,并且对于人眼色彩视觉的 现象做了更为完整的解释与说明。
阶段学说理论: 视网膜上的锥体细胞是一个三色系统,而在视觉信息 向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的传导通路中则变成了四色机制。颜 色视觉过程的这种设想称为阶段学说。 颜色视觉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光线进入人眼视网膜时,三种独立的锥 体细胞中的感色物质会选择性在吸收不同波长光谱的辐射, 同时每一种锥体细胞根据光刺激量又可独自产生明度(黑 或白)与色彩(红、绿、蓝)的反应。在这一阶段中可应 用三原色理论及色光混合实验来解释视觉色彩的现象。 第二阶段中,在神经兴奋由锥体细胞向视神经细胞传 递的过程中,这三种反应重新组合,形成三对对立性的神 经反应,即红-绿、黄-蓝、黑-白反应。
3.颜色外貌相同的光,不管它们的光谱组成是否一样, 在颜色混合中的效果相同。也就是说,凡是在视觉上感觉 相同的颜色都是等效的。由这一定律导出颜色的代替律: 代替律:两个相同的颜色各自与另外两个相同的颜色 相混合后颜色仍相同。用公式表示为 A≡B ,C≡D 则 A+C≡B+D,式中符号“≡”表示颜色外貌相同(匹配) 代替律表明,只要在感觉上颜色是相似的,便可以互 相代替,所得的视觉效果是同样的。 根据代替律,可以利用颜色混合方法来产生或代替各 种所需要的颜色。颜色混合的代替律是非常重要的定律, 现代色度学就是建立在这一定律基础上的。
中间色律:两个成分组成的混合色位于两色的连线上 ,如果一个成分连续变化,则混合色也发生连续变化; 两个颜色混合,其色调取决于两颜色的相对数量,其彩 度取决于两颜色的色调差异,差异大则彩度低,反之则 高。
补色律:如果两个颜色以适当的比例混合产生非彩色 ,则这两个颜色为互补色,而且两个互补色相互混合, 混合色的色调偏向于比例大的颜色
的混合称之为色料混合。
一、色光加色法
1、色光三原色 如果选择红、绿、蓝三种色光以不同比例进行混合, 几乎可以得到自然界中所有的色彩,我们可以称该红、 绿、蓝三种颜色为色光三原色。 2、选择红、绿、蓝三种颜色为色光三原色的原因: ◇色光是能够“分解”或“合成”的。 ◇视锥细胞包含感红、感绿和感蓝的三种视素。因 此选择“适当”的红、绿和蓝色光便可以匹配(模拟)出 自然界的各种颜色。
信息接收
信息加工
颜色感觉 红-绿 白-黑
红
绿 蓝
黄-蓝
阶段学说示意图
视细胞层
双极细胞层
神经节细胞层
谢
谢
种成色方法。 ◇加色法是色光混合成色的方法。色光混合后,不仅颜色与参 加混合的各色光不同,同时亮度也增加了; ◇减色法是色料混合成色的方法。色料混合后,不仅形成新的 颜色,同时亮度也降低了。 ◇加色法是指两种以上的色光同时刺激人的视神经而引起的色
效应;而减色法则是指从白光或其它复色光中减去某些色光而得
4.混合色的总亮度等于组成混合色的各种颜色光的 亮度之和,称为亮度相加定律。 亮度相加律:由几个颜色光组成的混合色的亮度, 是各种颜色光亮度的总和 注意:这一条仅适用于各种颜色光的相加混合过程。
五、颜色视觉理论
颜色视觉理论发展历程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两大类,
是从两种比较古老的理论发展而来的:杨—赫姆霍尔
兹的三色学说和赫林的“对立”颜色学说。两种学说 都能解释大量事实,但是都有不足之处: 杨—赫姆霍尔兹的三色学说:从颜色混合的物理 学规律出发。 赫林的四色“对立”颜色学说:从视觉现象出发 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为现代的阶段学说
1、三色学说
三色学说的原理: 托马斯•扬认为人的视网膜上只有三种视觉神经纤 维,分别是感神经纤维、感绿神经纤维、感蓝神经纤 维三种基本视觉纤维。当光刺激人的视觉器官时,感 红、感绿、感蓝纤维对不同波长光的感受是不相同的, 长波光对感红神经纤维的刺激最强烈,中间波长的光 对感绿神经纤维的作用显著,短波长的光最能引起感 蓝神经纤维的强烈兴奋。 赫姆霍尔兹对扬的学说进行了补充。他认为,视网 膜上存在三类不同的细胞,它们在光的刺激下产生兴 奋,并分别将这种兴奋值转换成各自视神经所固有的 特殊能量传送到大脑,在大脑中分别形成红感觉、绿 感觉、和蓝色感觉后,最终融合成综合的完整的色觉
到另一种色光刺激的色效应。 ◇从互补关系来看:有三对基本互补色:R与C;G与M;B与Y。 必须明确,在色光加色法中,互补色相加,得到白色;在色料减 色法中,互补色混合得到黑色。
加色法与减色法的对比关系
项目
三原色 成色 基本 规律 实 质 效 果 成色方式
色光加色法
R、G、B R+G = Y R+B = M G+B = C R+G+B = W 色光相加,光能量增大 明度增大 视觉器官外空间混合 静态混合 视觉器官内动态混合 补色光相加,愈加愈亮 彩色电视、显示器、测色 计
色彩原理与应用
马桃林
mtl1968@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
第三章 颜色混合规律和视 觉理论
加色法混色——由色光辐射能量的各光谱组成混合
得到的结果。把不同颜色的光的混合称之为色光混合。 减色法混色:——混合色为一种或几种染料(颜料) 分别吸收掉相应光谱成分后,改变了原来光谱分布所引 起的颜色感觉 。把颜料、染料、油漆、油墨、涂料等
3、色料减色法表达 如果三原色两者之间或三者之间等量混合,则有:
M+Y=R 白光—绿光—蓝光 = 红光
M+C=B
Y +C=G M+Y+C=K
白光—绿光—红光 = 蓝光
白光—蓝光—红光 = 绿光 白光—绿光—蓝光—红光= 黑
两种原色等量混合,最后呈色效果是两次减色的结果。 三原色等到量混合得到黑色。 因为 R=M+Y
3、色光加色法特点: ◇色光的相加(混合),所获得的第三种色光其亮度 增加。故称色光混合为加色法混合。 ◇三原色光中的任何一种色光都不能由其它两种原 色光混合得到。
4、色光加色表达: 红光+绿光=黄光(R+G=Y) 红光+蓝光=品红光(R+B=M) 绿光+蓝光=青光(G+B=C) 红光+绿光+蓝光=白光(R+G+B=W)
视网膜
感红神经 红感觉
大脑
感红细胞
感绿神经 感绿细胞 感蓝神经 感蓝细胞 蓝感觉 绿感觉
综合色觉
赫姆霍尔兹平行构造色觉三色模型
感红神经纤维
感绿神经纤维
感蓝神经纤维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图2-13 赫姆霍尔兹光谱基本感觉曲线
三色学说理论能很好地说明各种颜色混合现象,是现代 色度学的基础,颜色的定量描述与测量、现代的彩色印刷、 彩色摄影以及彩色电视技术都是建立在三色学说基础上的。 三色学说对有些颜色现象,如负后像和色盲不能很好解 释,无法用三色学说的缺少一至三种感色细胞的说法解释红 -绿色盲和黄-蓝色盲。而全色盲仍然具备明亮感觉。 三色学说可以解释的现象: ◇三色学说能够充分地解释颜色混合的现象。 ◇三色学说能很好地解释的负后像现象。 ◇三色学说也可以解释颜色对比效应。 三色学说的不足: ◇不能满意地解释色盲现象。 ◇三色学说还不能解释颜色为什么会存在补色。
颜色相加混合
颜色相加混合及原色范围
加色
5、色光的加色混合有三种形式 (1)不同色光在眼睛以外的空间混合,混合光 进入人眼
(2)不同颜色的光以很
快的频率顺序进入人眼,在
眼睛内部进行混合光点,看到的是小光点混合后的效果,相对于在视 网膜上的颜色混合
二、色料减色法
1、色料三原色 如果选择黄色、品红色和青色这三种色料两者混合 或三者混合可以得到几乎所有的颜色,所以把黄(Y)、 品红(M)、青(C)这三种颜色叫做色料三原色。 2、色料减色法特点:
从复合光中减去一种或几种单色光而得到另一种色光的效果, 称为色料减色法。 ◇两个颜色互为补色的色料混合时,适当调整比例可以得到黑 色料。 ◇色料的混合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混合色料亮度降低的过程。 ◇三原色料中的任何一种色料都不能由其它两种三原色料混合 得到。
2、四色学说(对立学说)
四色学说理论: 赫林提出了“对立色理论”学说。假设在视觉机构中的 感光细胞存在有上述三种对立视素,即红—绿视素、黄— 蓝视素、黑—白视素。 这三对视素的代谢作用包括建设 (同化)和破坏(异化)两种对立的过程。白光刺激时, 黑—白视素被破坏,引起神经冲动产生白色的感觉,而无 光刺激时,黑—白视素便重新建设起来,所以引起的神经 冲动产生黑色的感觉。对于红—绿视素,红光起破坏作用, 绿光起建设作用。对于黄—蓝视素,黄光起破坏作用,蓝 光起建设作用。因为各种颜色都有一定的亮度,也就是说 都含有白光的成分,所以每一种颜色不仅影响本身的视素 活动,而且也影响黑白视素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