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篇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篇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1 一、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大学生应该首先从自身做起,积极在课外汲取传统文化知识,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等资源,增加自身传统文化底蕴;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统文化不应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更应该在应用中继承与发扬。
大学生们可以按照兴趣爱好,多学习掌握传统技能,比如空竹、风筝、汉服等;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统文化目前大多只限于知识分子们所喜爱,大学生们应积极宣传传统文化的精华,吸引更多的各阶层人士及外国友人,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四、在继承中发扬,在创新中传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之更实用、更贴近生活,才能更为百姓所接受。
大学生可以利用科技创新,将中药、印染等传统与医学制剂、电子印刷相结合,从而获得文化继承与经济创收的双赢。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2 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又称美育,它与德育、智育、体育一起构成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相比较而言,审美教育是一种超越性、综合性教育。
它强调的是陶冶,是主体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让人体验美好,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体验崇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作为一个传承5000多年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和许多成功的审美教育范例。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养浩然正气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种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由内心集义所生(集义,犹言积善,指事情皆合于义。
见《孟子公孙丑上》朱熹注),不待外求。
后人把浩然之气理解为一种最高的正气和节操,爱国主义正是这种正气和节操的集中体现。
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公主岭市范家屯一中尹贵山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
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
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表现方面一、崇尚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立志报国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气节。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
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使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并升华成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现了岳飞的“精忠报国”、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
二、主张建立和谐协调的社会人伦关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
主张“义以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义”是指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利”是指个人利益。
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
这是一种植根于社会文化的群体精神,进而扩展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
这种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
四、提倡身体力行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
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
它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人类社会道德关系的具有科学性的优秀的遗产。
论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应有态度和重大意义。

论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应有态度和重大意义。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一项永恒的使命,其目的乃
是增添新一代国民的法制意识、建立一个人人尊重良知、尊重金科玉
律的社会,也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和求实向善的长河。
继承和弘
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要拿捏好利令智,把道德渊源中的方能
博大精深推崇为时代的典范;要坚持三自的原则,努力把仁义礼智信
维护起来;要奉行穷其志,胸有宽广、行事慷慨、把天下父母的儿女
当做一家之人的伦理准则;要奉劝严守做人的底线,做出对社会有意
义的可贵事实;要将传统美德和君子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培养有爱心、有礼貌、有担当的国民,才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
要内容。
对此,我们应持虔诚的态度,全面准确领会其精神,铸就永恒的
价值观,为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类的共同进步而尽力奉献。
继承和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既是维护传统文化的保卫,也是为了弘
扬社会公德,延续睦邻友爱、友善互助、和谐共处的情怀;它是我们
集体认知的书写,是创造更加光明美好未来的基石。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于我们走向社会主义文明
社会,建设积极健康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有重大意义,
至此,我们应当以最大的胸怀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以实际行动和积极态度,进行表率,传递正能量,并将此高度的道德
品质传承给我们的后代以起。
论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应有态度和重大意义

论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应有态度和重大意义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基石。
道德传统久经沧桑历史的刻印,是中华文明沉淀的精髓。
回顾
我们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程,始终有一颗真灵之心,这便是传统道德
美德行为规范在众多社会学理论中贯穿、熠熠生辉,像极了明灯泛照。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它教育我们树
立高尚的追求和理想,推动我们以坚韧不拔的自强奋斗精神,在艰辛
斗争中屹立不倒。
它督促我们要有利于国家、民族的高崇行为,奋力
书写灿烂的未来,续写中华文明的万世风范。
正是这一道德传统激发了人们敢于创新的精神,成就了青史留名
的中华文明伟业,更是伴随着我们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的关键动力。
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用它暗
示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对国家繁荣富强的心愿。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 种高层次的需要(智)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 物,是因为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 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 需要就是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对理想人格的追 求。要实现这种追求,就应当明智。智,也做知, 即理智、智慧。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2.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3.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 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内涵 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 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
孝: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遵守 的礼俗。孝,一是指善事父母;二是对 已去世父母、先祖的追孝。孝是儒家伦 理道德的根本,是维系家族内部人际关 系秩序的伦理准则,几千年来,中国人 把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人区别于禽兽 的标志。
孔子和晏婴之间的对话
郭巨埋儿 鳝鱼的故事 日本古代习俗抛弃老人 心理测试 60岁退休男子、有没有一根电话线可以连接到天堂?大四女生打工攒下毕业旅行的钱 带着妈妈穷游东南亚36天玩转10个城市 只花15000元 总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天堂午餐》 六分钟,可能改变你一生.mp4 [道德观察]爱的蹦极(2009.12.29).mp4
•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我不能坐,一坐下 就会睡着。” • 面对纷繁的国事和别人无法代劳的难事, 周总理事必躬亲。1974年上半年,他的癌 症已开始扩散, • 但是据办公记录统计,仍有半数以上的日 子工作时间在18小时以上。
2.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忠、孝)
• 孔子: “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雍也》 •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上》 亲亲 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1)亲亲:对亲人的爱,核心是孝。 (2)仁民 (3)爱物
《思修》第四章第二节

请大家准备2-3分钟的演讲稿,本次活 动以现场抽签的方式进行,凡积极参 与者都有5-10分的课堂加分。
两个饥饿的中国人从主持那里得到 一个面包的恩赐,二话不说,两人对半 分着吃。 两个饥饿的美国人从主持那里得到 一个面包的恩赐,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 “反正两个 人分着吃都吃不饱,不如我 们打个赌,谁赢了谁就享用这个面包”。 文化传统的差异—— 中国人:重视结果的公平。 美国人:更重视机会的公平。
分粥事宜
历史虚无主 义思潮
认为中国的传 统道德从整体 上讲在今天已 经失去了价值 和意义,必须 从整体上予以 全盘否定。
分析:如何认识这些错误思想?
• 首先,要充分认识这些思想产生的根源。 • 其次,要充分认清这些错误思想的本质。 • 第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一些 道德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3.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
值得借鉴的西方道德传统
课堂小结:一个国家或民族的 • 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礼仪 文化发展和道德道德文明成果 • 经济伦理中的合理成分 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 人道主义思想的合理内核 观点、方法,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课堂实践:课堂演讲 (题目三选一) 1、诚信乃做人之本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在我心中 3、这样的爱国行为令我感动
提示
在文化传统上,中国人似乎倾向 于采用第3种方式,中国人相信 德性的力量; 西方人则倡导第5种分粥方法 西方人相信,每个人都是自私的, 只有制度才可以体现公正。
中西方传统道德比较
中国 • 中国人重整体 • 中国人重义 • 中国人重协调 • 中国人重内省 西方 • 西方人重个体 • 西方人重利 • 西方人重进取 • 西方人重外律
孔子是最早推行和强调“仁”的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孟子说 “仁者爱人”。 韩愈说:“博爱之谓仁。” 朱熹说,仁是“爱之理,心之德”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内容有哪些

再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中华优良道德传统分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中国革命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己的民族性。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
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条件。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是一块永不磨蚀的“胎记”。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公私之辩证”是中国传统道德发展演化的一条主线。
“公义胜私欲”是道德的根本要求,“公”是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
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利”,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爱人要从爱旁边的人做起,从爱亲人做起,即孝悌是人之本(孝道),并把这样的爱推广到他人,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道),能将心比心(恕道)。
立足于自己,承认人的差异,主张“合而不同”,“和为贵”,讲求和睦相处,强调社会和谐,“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天、地、人即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他们相互 作用,相互依赖,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任何 人为的打破这种和谐的行为都是愚蠢和必然受到 惩罚的行为。 • 早在两千多年孔子就教导弟子“子钓而不纲,弋 不射宿” 为了保护自然的生产力,维护宇宙整体 系统的平衡,孔子只主张钓鱼而反对网鱼,只主 张射取在空中飞翔的鸟,而反对取在树上或地上 止息的鸟。 • 这对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启发性意义。至 于当今世界局部地区还存在的“多事之秋”的此 起彼伏的战争状态,更是人类自相残杀打破宇宙 总体和谐的无情不义之举。《论语》早就告诉我 们“礼之用,和为贵”,因此对整个人类、自然、 宇宙怀有普遍之爱才是仁爱的最高境界和智慧的 处世哲学。
• 理解孝道要全面,切记孝道并不仅仅指赡养,“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女 对父母不仅要赡养,更为重要的是敬爱,“养而不敬”如养 犬马,父母怎能感受到人情的温暖和天伦之乐呢?又何谈子女 对父母的爱呢?子女要时时考虑、体谅父母,所谓“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女要关心、照顾 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女对父母的照顾 要有耐心、毫无怨言,“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 。而且子女对父母的孝道还要执着、坚定“事 父母,能竭其力”,“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否 则“林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凉将是人生最 大的遗憾和痛苦。特别是现代社会因学习、工作等诸多原因 离家者难以计数,难怪一曲《常回家看看》一夜红及大江南 北。由此可见,“孝”蕴含的是人类天赐的父母与子女之间 的深厚情缘:爱。
• 《论语》或者说儒家的仁爱起始于家庭内部,但并未圈定、 停滞在家庭私人领域,而是超越家庭了家庭的界限。仁爱 还包括对他人、社会、国家的爱。具体表现在对他人的 “信”和对国家的“忠”。 • 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必然要与他人交往,为了与他 人建立良好关系,人要爱他人,尊重他人,而"信"则是爱他人 尊重他人的基本表现.《论语》主张"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言如其人,言行一致,引申为诚实, 信义.不说谎,不背叛.“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子贡问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 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 信不立。” 足以见得“信”的重要性。中国人极为重视 “信”,在商业交往中信用甚至优先于法律和合同。与人 交往不讲“信”,就是不尊重人、不关爱人,自然也得不 到他人的爱和尊重,失于信,失于爱。因此要“言必行, 行必果。”。当代社会更是把诚信提到了特殊重要的位置。
论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应有态度和重大意义

论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应有态度
和重大意义
论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一项重要而极具意义的任务,它不但涉及个人修养,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中国的现代化正在进程中,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优良道德传统都面临着新的考验。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我们的民族传统,尤其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之得以在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环境中获得更广泛的传播。
首先,重要的是要提出正确的态度。
当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时,要坚决否定西方文化思想的误区,特别是西方思想宣扬的“自由”、“平等”等价值观。
在传播过程中,要强调民族道德价值观的优势,让人们意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和传统的价值。
其次要开展有关的活动,以便更多的人能够直接感受和体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发挥社会实践作用。
可以在学校中通过各种方式实施道德教育,让学生熟悉优良道德传统,使之成为一种日常行为习惯。
此外,还可以通过科普讲座等形式,让当代人更为熟悉古代优良文化,拓宽大家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认识和了解。
最后,广大民众要自觉践行民族传统道德,既要学习古典文化中的精神,又要弘扬新时代的道德精神。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会到优良道德传统的精髓,才能真正把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也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
只有真正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激发起社会的活力,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和作用,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那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进步,道德的发展也必然要与时俱进。
因此,加强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本节课主要有三个问题:唐朝经学家孔颖达说:“中国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一也。
”如果说,在古代汉语中,“中国”更多地属于一个地域的概念,“华夏”则更倾向于代表一个文化共同体,而维系这个共同体并引导它繁荣、进步的价值基础,是“礼”和“义”。
两千多年来,“礼仪之邦”(又叫“礼义之邦”)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圣君贤相所崇慕和追求的社会理想,同时,也是经由他们长期努力和奋斗而为中国赢得的誉称。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道德资源十分丰厚,举世无匹,它对人类所作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
但是,晚清以来,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传统解体,我们越来越少地承继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代表今天文明程度的诸多礼仪,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基本上都处于失序状态。
尤其是近些年来,大学生中的道德沦丧现象极其严重,上演了一幕幕令我们痛心的惨案。
请看下面的案例:导入:药家鑫案件2010年10月20日22时30分许,药家鑫驾驶陕A419N0号红色雪弗兰小轿车从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返回市区途中,将前方在非机动车道上骑电动车同方向行驶的被害人张妙撞倒。
药家鑫恐张妙记住车牌号找其麻烦,即持尖刀在张妙胸、腹、背等处捅刺数刀,将张妙杀死。
逃跑途中又撞伤二人。
23日,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
2011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复旦大学投毒案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
该案件发生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中,犯罪嫌疑人为被害人室友林森浩,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 N-二甲基亚硝胺。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值班医生“偷菜门”
如果2009年最流行的网游是什么,答案一定是开 心农场;如果问开心网上最吃香的游戏是什么, 必定是“偷菜”。没想到一个简单的网络游戏, 却牵扯出一桩人命官司。人们在指责医生丧失职 业道德的同时,也把矛头指向了开心农场。现实 生活中“偷菜丧志”行为不绝于耳,也引发了家 长对于孩子教育的担忧。细想来,人们之所以热 衷“偷菜”,正是由于网络上的“偷”可以不用 承担法律责任,满足了人们对“不劳而获”的向 往。这,恐怕不仅仅是玩物丧志那么简单,更让 人嗅出一丝道德的隐忧。
中华民族道德之精华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 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 取义者也
•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 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
• 父义,母慈,兄友,弟悌, 子孝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乐群贵和,德恰乡里
•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 恶之心,非人也
• 任何一个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生 存和发展, 都必须“ 反思” 自己、认识 自己, 了解自己的本位文化和优秀传统, 并使之发扬光大&了解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并 预见未来。尤其是中华民族这样有悠久历 史、灿烂文化的民族, 更兼处于以高科技 为主的现代社会, 面临现代化建设的繁重 任务, 对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理性审视 就显得尤为重要。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弘扬美德传承国学重孝道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 长、泽被春秋、影响深远,它是中华民族的 宝贵遗产,几千年来,它哺育着炎黄子孙, 激励着所有奋发有为者,造就了千千万万中 华民族的脊梁,为人类的进步与文明做出过 巨大的贡献
中国传统道德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 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 体现,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 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
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摘要】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道德精神,即要树立天下为公的思想观念,为社会民族国家的奉献精神,推崇仁爱思想和人际和谐的原则,提倡高尚人际价值,强调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应尽的道德责任,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作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重视高尚思想道德修养的践行,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中华民族素以文明古国、道德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在长达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经过历代思想家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探索。
形成了丰富灿烂的道德文化,它对于铸造中国人特有的道德品质和民族精神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学习外来一切先进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道德精神。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归纳如下: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
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
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高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
如教材中大禹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已任,为国为民无私精神的体现。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对中国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的继承和发扬,是对世界道德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意义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和佛教有关心性的理论,相互影响,相互吸引,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一般说来,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这些思想精华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整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思想意识。
所谓整体,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就是指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
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诗经》中,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主张人要日夜为公家办事。
《书经〃周官》中,也提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要求,主张人要从事政治公职,应当以公正、公平,灭除自己的私欲,这样老百姓就可以信任而归附了。
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家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强调国家、民族的利益,强调一种为整体而尽忠、献身的精神。
宋代的范仲淹提出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认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去丹心照汗青‛;清代思想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颜元力求‚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
所有这些,都是强调的整体意识,强调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献身的精神。
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对群体的关系上,儒家传统伦理认为在‚义‛和‚利‛、即道德原则和个人私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以义为上‛,‚先义后利‛,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
一般来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所说的‚义‛,主要是整体利益的原则,而‚利‛则主要是指个人的私利。
提倡‚先义后利‛和反对‚见利忘义‛的思想,不仅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发生着有益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我国现实的道德水平,也有积极作用。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PPT-30)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信念 道德行为
花钱买道德分
据5月14日《青年时报》报道:浙江临安金 盾职业高中有这样的校规:每学期,每个 学生的道德总分为100分,及格分为60分。 若有违规行为,学校就按《学生综合加扣 分细则》扣分。如果不够60分,学生只能 花钱买分,价格是每分20元。 该校校长 赵有道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样做 是为了帮助行为不良的学生更快地改正不 良行为。”
人向狗下跪?
——关注弱势群体
2004年10月11日黑龙江省大庆市发生一起 狗主人威逼人力三轮车夫向小狗下跪磕头事件, 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不满。无独有偶,11月16日 凌晨,相同的一幕又在安徽合肥市街头上演:一 位出租车司机迫于狗主人的威胁殴打,在瑟瑟寒 风中向被撞伤的小狗下跪,直到警察赶到现场才 起身。不过,两件事情也有不同,前一事件的狗 主人因“公然侮辱他人”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 留15天,而合肥市一派出所的处理结果却是:向 狗下跪的司机赔偿狗主人1000元。 问题:剖析狗主人心态!
道德修养
增强修养意识 1、充分认识道德修养的现实意义 2、加强理论学习,奠定修养基础
One never loses anything by politeness.
蔡元培:“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 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 施于人类也。
1933年因自己的思想被迫流亡国外的德国 诗人布莱希特在他的《一个不需要特别道 德的国家》中这样写道: “一个在那里不会受到压迫的国家,不需要 特别的对自由的热爱。不感到非正义,人 们不会去发展特别的正义感。”
理 论 要 点
返回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求。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4、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己的民族性。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方法:
1、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新世纪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坚持传统美德教育与环境育人结合起来。
3、学校将传统美德教育与制度育人结合起来。
将传统美德教育与活动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4、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立志振兴中华。
5、勤学好问,追求真理。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是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2.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直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 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 己及人”,关心他人。
孔子: 人” 。 ——《论语》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上》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 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 “恭敬之心,礼也” 。 — 《孟子· 离娄下》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记· 冠义》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 季氏》 “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 —《左传· 昭公 七年》 “ 事思敬”,“不居功”,“择善而从” —《尚 书· 毕命》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诚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 道德的根本;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 品格。 “养心莫善于诚” — 《荀子· 不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 为政》 “民无信不立。” —《论语· 颜渊》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学而》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论语· 学而》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
“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 “见利思义”的重义精神 “威武不屈”的人格精神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仁者爱人”的仁爱精神 “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精神 “勤劳俭朴”的勤俭精神 “尚中贵和”的和合精神 “执法不阿”的清廉精神
美国流行的 “五条基本道德原则”
生命价值原则 善良原则 公正原则 诚实原则 个人自由原则
请看两个小故事
头戴帽子,身穿裙子,三 个女孩在海边玩耍,她们 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和日 本。一阵海风吹来,中国 女孩两手去抓裙子;美国 女孩两手去抓帽子;日本 女孩一手去抓裙子,一手 去抓帽子。
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
族优良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并润泽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失的精神内涵。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就必须先理解和认识它们。
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应该从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中学习、借鉴和总结出更多的精神财富,以求丰富自己的内心,使自身在精神上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例如,中华民族一直有“谦虚谨慎”的传统美德,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习这一传统美德,做一个谦逊的人,为人低调,不虚伪,不炫耀自己的成就,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把自己的想法和行为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为他人着想,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立足当前,重视实践,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融入到学习、工作中去,以实际行动展示出自己的民族优良传统美德;以坚韧的意志和毅力,勇于迎接挑战,以自己的。
论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论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
大意义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道德传统,而后人对它的继承和弘扬,是为了维护民族根源,使优良道德得以发扬光大,从而使我们更好地融入世界文明,以及民族向前发展。
首先,维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
历史的发展在不断的变迁,一些原始的传统也随之消逝,这就要求我们把历史中国优秀的文化保护好,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得以延续,这就要求我们去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
其次,维护传统道德准则。
优良道德直指生活本质,来指引正确的行为准则,这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成为指引人们生活的宝贵财富,能够引导我们从道德角度认识世界,为了优良道德能够得到发扬光大,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最后,让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文化核心和历史精髓,它不只是作为赛文物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得到认识和应用,只有优良传统得以发扬光大,才能够使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美好,为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我们保护民族根源、增强民族文
化理念,以谋求民族繁荣昌盛的精神传承。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
传统是一个大功能,它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们必须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并践行优良的传统道德,以把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使我们的文化更加博大精深,使我们成为现代人,实现更大的发展。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首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所谓“中华”古人作何解释吗?《唐律疏议》云:“中华者,中国也。
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
”短短31一字,有实质意义的“王教”,“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这近一半字几乎都与道德有关,所以礼仪之邦是我们国家自古的美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道德文化遗产。
针对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以下三个问题: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意义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意义第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传统似江河之水,又似生命之流,它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
虽然其中也有落后保守的成分,但其精华部分,往往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挑战、开拓前进的内在精神动力。
英国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在人类历史上有26个文化形态,只有中华的文化传承下来,从来没有中断,埃及是个文明古国,但是它在历史上历经劫难,公元前320年因为马其顿亚历三大的入侵,它的文化希腊化了,公元20年因为凯撒的入侵,并入罗马的版图,它的文化又罗马化了,公元70年阿拉伯的移入建立阿拉伯国家,从此伊斯兰化了,那么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也是因为日尔曼人的入侵而沉睡了千年,到了14、16世纪的时候才有了文艺的复兴。
相对这些国家我们中国虽然也有战乱、暴政,在历史上曾经经历1000年的战乱,其中还有像焚书坑儒的暴政。
据水利部统计,从206年到1949年发生了1000多次大水灾,一片汪洋,生灵待际,发生过1000多次大旱灾,赤地千里,期间还经历过多次北方民族的军事征服,近现代更是经受了史无前例的殖民侵略,但每一次我们的民族和文化都能不屈更生,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中蕴含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开放兼容、厚德载物、与时俱进、人文日新这些优良的传统,这是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 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 一个—民—族—需—要—传—统—(—摘—录—)—————————————
对于中国的传统农民,应该残存着这样的记忆。有一次一个乞丐路过我 们村,我姥姥连忙回到家里,让我趴在窗台下面,不要动,她自己也躲在 了外面看不到的地方。那个乞丐隔着院子,在院门外面喊,喊了几声,不 见人应,就走了。我姥姥这才让我直起身来。可能读者会觉得我们的行为 十分古怪。我姥姥解释说:“要是让他看见,就不好意思不给了。”回溯 起来,这应该是我们那个村子很常见的行为。乐善好施不仅是美德,甚至 是道德底线。遇到乞丐行乞,村子里最穷的人也会设法施一碗米。如果不 想施舍,躲藏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而这种窍门,其实也是羞与人言的。我 想,如果我不小心被乞丐看见,我姥姥绝对没有勇气继续躲下去,她会在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帮助同学了解中华民族优
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正确对待中华民族
道德传统,自觉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本节学习思考: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 方面?弘扬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 生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
政》) • “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第五,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 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 人的一切精神需要种最高尚的需要就是 道德需要
• 《礼记.中庸》强调“博学之、慎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 ”,要求人们通过勤奋
学习,学以成德,学以成性,“变化气 质”
(一)孝敬父母
百事孝为先!孝敬父母,这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 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道 德规范。孝是对子女而言的,慈是对父母而言的。父 慈子孝是传统亲子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
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 ,以仁孝闻于天下,侍奉 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 母亲所服的汤药,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在位24年, 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 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 景之治”。
她内心的道德感的逼迫下,在自己的尊严感的驱动下,舍出一碗好米来。
• 儿童读经运动
• 法国挂牌孔子学院
民间儿童读经运动与孔子学院海外行动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
明、端午节、中秋节、重阳 节等,与家庭团圆、尊宗敬 祖、纪念先贤等相关……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
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荀子:“仁者自爱”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和为贵”
第三、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 “虚以处己,礼以待人” •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 “不居功”不“自矜”“自
伐”“自是”
第四、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 “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
汉文帝
卖身葬父:董永,传为东汉时人,少年丧母。其后父亲亡故, 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 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 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 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 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孩子的生日, 就是母亲的 难日!
父亲节(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美国伦理道德、尊敬父母不但有行动, 而且有节日。美国的杜德夫人,幼年丧 母,由父亲抚育成人。她为感谢父亲的 抚育之恩,于1910年向教会提议每年的 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1972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 会决议,标志其真正成为全国性的节日。 父亲节时,父亲在世,子女佩带一朵红 玫瑰花,父亲不在世,佩带一朵白玫瑰 花。
• 第六,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 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 自己的能动作用。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论语-学而》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续]
除以上所列外,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还有许 多,如:
孝敬父母、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 勤劳节俭、尊老爱幼、尊师敬业、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
需求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
第一、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 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 识和奉献精神 。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尚书》)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贾谊《治安策》)
第二、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孔子: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045-1105), 北宋分宁[今江西 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 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 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桂林榕湖
黄庭坚系舟处
母亲节、父亲节
美国母亲节:美国妇女安娜·贾维丝在母亲逝世第 二周,发起创立母亲节。很快得到各洲的支持。1914 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正式宣布,每年5月第二周的星 期天为母亲节。美国人在母亲节,一般是母亲在佩戴 一朵黄色康乃馨花。母亲去世戴白色康乃馨花。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理
论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
要
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点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式个人健康成长
的重要条件。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 1.强调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究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