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
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

矿工井下避灾的线路和方法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
因此,每个矿工和下井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本人工作环境的特点,认识和掌握常见灾害事故的规律,了解事故发生前的预兆,通过学习牢记各种事故的避灾要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自主保安意识和抗灾能力。
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1.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1)积极抢救。
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2)安全撤离。
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预防灾害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用品和器具;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照料好伤员和年老体弱的同志;遇有溜煤眼、积水区、垮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3)妥善避灾。
如无法撤退(通路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妥善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
2.在灾区避灾的行动准则(1)选择适宜的避灾地点。
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好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也可利用工作地点的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用现场的材料修建临时避难硐室。
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及处置措施

三、决策要点 3、必须做出的决定并下达的命令 (1)撤出灾区和井下所有人员。 (2)切断灾区电源(局部通风机电源视情 况而定)。 (3)立即通知矿山救援队。 (4)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灾情。 (5)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依据应急预案 制定完善的现场救援方案。
三、决策要点 (6)根据现场情况保证主要通风机和空气 压缩机正常运转。 (7)保证升降人员的井筒正常提升。 (8)清点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 (9)按照救援方案布置救援队抢救遇险人 员,侦察灾情、扑灭火灾、恢复通风系统,防 止再次爆炸。 (10)准备救援物资,维护好事故现场秩序, 做好抢险伤员准备工作。
员感觉到附近空气流动静止,出现颤动现象,耳膜
有震动,一般被认为是瓦斯爆炸燃烧波即将到来,
应立即卧倒,待燃烧波传过,进行自救。井下人员
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时,要沉着、冷静,采取措施进 行自救。具体的方法是:要迅速按规定闭气佩戴好 自救器,(若无自救器,要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湿 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背向空气
一、瓦斯爆炸灾害
瓦斯在煤体或围岩中是以游离状态和吸附 状态存在的。游离状态也称为自由状态,这种 瓦斯以自由气体状态存在于煤体或围岩的裂缝、 孔隙之中,其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储存空间的 体积、压力和温度。吸附状态又称结合状态, 其特点是瓦斯与煤或某些岩石结合成一体,不 再以自由气态形式存在。
一、瓦斯爆炸灾害 按其结合形式不同又分为吸附及吸收两种。吸 附状态是由于固体粒子与气体分子之间分子吸 引力的作用,使气体分子在固体粒子表面上紧 密附着一个薄层;吸收状态是气体分子已进入 煤分子团的内部。这几种状态的瓦斯都处于不 断变化的动平衡之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 化。当压力、温度变化时,游离瓦斯转化为吸 着瓦斯称为吸附,吸附瓦斯转化为游离瓦斯称 解吸。
瓦斯、煤尘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瓦斯、煤尘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是为了应对煤矿等相关行业发生瓦斯、煤尘事故而制定的一套行动指南。
该预案旨在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展开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和事故损失控制等应急处置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该预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预案的范围和适用对象:明确适用范围,例如煤矿、煤化工厂等,以及适用对象,例如矿山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
2. 预案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预案的具体任务,例如事故救援、人员疏散等。
3. 预案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人:明确预案组织体系和各个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预案的有效执行和协调。
4. 预案的应急流程和处置措施:详细描述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流程和各个环节的具体处置措施,包括事故报告、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事故损失控制等。
5. 预案的人员培训和演练:规定预案的人员培训和演练内容、频率和方法,以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熟悉应急预案并掌握应对瓦斯、煤尘事故的技能和知识。
6. 预案的评估和改进:规定对预案的定期评估和改进,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应急需要和技术发展。
瓦斯、煤尘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矿山、煤化工等行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可以提高事故应对的效率和水平,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及救援工作要点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及救援工作要点一、事故特点(一)瓦斯爆炸事故特点瓦斯爆炸一般发生在煤矿井下釆掘工作面,多发生在釆煤工作面回风隅角、采煤机四周、掘进工作面迎头以及巷道冒落处。
矿井釆空区或者盲巷由于封闭不准时、不严密、漏风严峻而导致煤炭自燃,当瓦斯达到爆炸浓度时,也可能发生瓦斯爆炸。
依据爆炸强度、影响范围和爆炸次数,可分为局部瓦斯爆炸、大范围瓦斯爆炸和连续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对遇险人员的主要危害是高温灼烧、高压冲击和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窒息。
爆炸会破坏巷道和通风构筑物,引起矿井、釆区风流紊乱,导致高温有毒有害气体进入进风区域而扩大爆炸影响范围。
爆炸还可能引发火灾和二次或多次爆炸。
瓦斯爆炸后可能消失的二次或多次爆炸,是对救援人员安全的最大的威逼。
1.局部瓦斯爆炸事故(1)仅发生在局部区域的瓦斯积聚点,参加爆炸的瓦斯量较少,爆炸后产生的击波、爆炸火焰以及有毒有害气体对矿井影响较小,矿井通风系统未打破坏或破坏不严峻。
(2)人员在200-300 m以内受冲击波和爆炸火焰损害比较严峻,300m外损害不严峻。
当巷道拐弯多时,冲击波和爆炸火焰的威逼降低很快,人员伤轻或无损害。
(3)一般状况下,爆炸对巷道支护的破坏不大。
但假如巷道支护质量差、煤岩松软、顶板破裂,也会产生煤岩垮落和冒顶,甚至造成巷道或工作面堵塞埋人的状况。
(4)采煤工作面发生爆炸,在爆炸点四周的人员,主要受冲击波和爆炸火焰的损害;在回风侧的人员,主要受有毒有害气体的损害;在冲击波和爆炸火焰波及不到的进风侧,人员无损害。
(5)掘进工作面发生爆炸,通风设备、设施被破坏,巷道里的人员除受冲击波和爆炸火焰的损害外,受有毒有害气体的中毒危害也很严峻。
2.大范围瓦斯爆炸事故(1)参加爆炸的瓦斯量大,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爆炸火焰及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影响到采区、阶段、一翼甚至整个矿井。
矿井通风系统遭到破坏甚至严峻破坏,恢复通风比较困难。
(2)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爆炸火焰对人体损害及对矿井各种设备、设施的破坏很严峻。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为了应急救援可能发生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做到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应急处理事故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和设备损失,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特制定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矿各采掘工作面可能发生的瓦斯爆炸、煤尘爆炸或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救援,补充完善矿综合应急预案。
1.1危险源概况分析矿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021年瓦斯鉴定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46.33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7.28m3∕t01976年11月13日曾出现过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开采煤层具有爆炸危险性,因此矿有瓦斯爆炸、煤尘爆炸或瓦斯、煤尘爆炸的风险。
1.2事故可能发生的范围(1)回采工作面较易发生瓦斯爆炸的地点是工作面的上隅角,因为瓦斯的相对密度小较空气轻,易于上浮,且回采工作面风流达不到上隅角,采空区与工作面的瓦斯易于在此处积聚;工作面上出口附近的煤帮在应力集中的作用下,变得比较疏松,容易受爆破引起瓦斯爆炸。
(2)回采工作面较易发生煤尘爆炸的地点是:采煤机破煤处、在刮板输送机处、皮带转载机机头处等地点,因为上述地点粉尘飞扬容易造成煤尘超限,达到煤尘爆炸的条件。
(3)掘进工作面较易发生瓦斯爆炸的地点是高瓦斯工作面、通风质量差的独头掘进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出现冒顶的区域等可能积存瓦斯的地点。
(4)掘进工作面较易发生煤尘爆炸的地点是:掘进机破煤处、皮带转载点等地点,因为上述地点粉尘飞扬容易造成煤尘超限,达到煤尘爆炸的条件。
1.3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可能发生时间(1)采煤工作面在采煤机切割时,打眼放炮时,采煤工作面打措施孔时,瓦斯或煤尘浓度超限时等,出现点燃瓦斯所需的最低温度时等均可能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2)掘进工作面在掘进机切割时,打眼放炮时,掘进工作面打措施孔时,瓦斯或煤尘浓度超限时等,出现点燃瓦斯所需的最低温度时等均可能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煤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煤尘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煤矿生产过程中随着煤、岩石被破碎而产生的煤、岩石和其他物质的细微颗粒总称为煤矿粉尘,其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 10%时,普通称之为煤尘。
煤矿生产的主要环节如采煤、掘进、运输、提升、地面煤泥干燥车间的几乎所有作业工序都不同程度地产生煤尘。
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会发生剧烈氧化反应,伴有高温和压力上升,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这就是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时会产生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机械设备和巷道的破坏,强大的冲击波会造成风流逆转,通风系统紊乱,可能引其他地点连续爆炸。
采掘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时将影响本采区内,当引起连续爆炸时将扩大影响范围,直至影响整个矿井。
进风井附近发生煤尘事故时将影响其回风流中的所有工作地点,反风不及时将影响整个矿井。
故煤尘爆炸事故普通为重大或者特殊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地面煤泥干燥车间发生煤尘爆炸将对地面元煤运输系统、洗选厂等建造、设备等造成严重危害。
根据煤尘爆炸的特点,煤尘易沉积及浮游煤尘易超标的地点最容易发生爆炸,容易积聚煤尘地点普通如下:⑴矿井:主皮带运输巷皮带头及皮带尾、总回风巷、皮带运输转载点等。
⑵采区:回风巷、采区皮带头及皮带尾,采区皮带运输转载点、矿车运输装卸点等。
⑶机采工作面:机组截割煤、刮板运输机转载点、破碎机、迁移支架、回风顺槽等。
⑷炮掘巷道:放炮落煤、转载点、矿车装卸点等。
引燃、引爆煤尘热源:各类明火、失爆电气设备、磨擦火花、静电火花、撞击火花、明炮、糊炮等。
爆炸事故季节性不明显,普通年末和节假日较多。
爆炸前,事故地点浮游煤尘浓度一定达到爆炸界限,并且有引爆火源,爆炸时,普通都会有强大的爆炸声和连续的空气震动,产生很强的高温气浪。
矿井调度室为发出预警通报的责任单位,当调度室接到井下 (或者地面) 煤尘爆炸事故的汇报后,要即将启动应急措施(根据灾害程度启动相应响应等级) :即将撤出灾区人员和住手灾区供电→按矿井应急预案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即将向新泰市煤炭局调度室汇报→召请矿山救护大队→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派救护队员进入灾区侦察、救人→指挥部根据灾区路况制定救灾方案→救护队现场救灾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三篇)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矿井发生灾害时,作为矿工应当掌握自救与互救的技巧和方法,以最大程度地确保自己和同伴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关于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的一些措施和注意事项:一、自救措施:1. 保持冷静:遇到矿井灾害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不能恐慌,否则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动。
2. 快速撤离:在发生矿井灾害后,尽快逃离灾区,争取寻找到一个安全的位置。
3. 判断通风情况:在矿井遇到火灾或爆炸等灾害时,应该迅速判断通风情况,选择与灾害源相对立的方向逃生,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4. 使用自救器具:在逃生过程中,可以使用自救器具,如呼吸面罩等,保护呼吸道免受有毒气体的侵害。
5. 尽量保持补给:如果遇到了长时间被困的情况,应该尽量保持自己的体力和精神状态,储备足够的水和食物来维持生命。
二、互救措施:1. 相互帮助:在遇到矿井灾害时,应该积极相互帮助,互相照顾,特别是对于伤员和弱势人群,应该更加关注和帮助。
2. 组织自救小组:可以按照自愿原则,组织自救小组,共同寻找安全的地方,进行相互救助和合作。
3. 合理利用资源:在被困地点的人员应该合理利用自身资源,如合理分配水、食物等,共同维持生存。
4. 协作逃生:当撤离矿井时,应该保持团结和协作,共同制定逃生计划,并互相激励和支持,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平安逃生。
在灾害发生前,应该经常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自己的应急能力和自救意识。
同时,矿井管理部门也应该提供必要的自救器具和应急设备,以提供有效的保护和救援措施。
总之,在矿井发生灾害时,自救与互救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正确的应急判断和行动,与同伴的互相救助,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风险,并增加生存的机会。
因此,矿工应当在平时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以确保自己和同伴在矿井发生灾害时能够及时自救并互救。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二)矿井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其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是其他工作场所所无法比拟的。
矿井火灾、瓦斯事故或煤尘爆炸避灾路线原则

矿井火灾、瓦斯事故或煤尘爆炸避灾路线原则
井下发生火灾、瓦斯或煤尘爆炸时,要立即通知附近的工作人员迅速撤离灾区,撤出时必须戴上隔离式自救器,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导致人员窒息或中毒。
当火灾点发生在回采工作面时,位于回采工作面回风侧靠近火灾点区域的人员,如果火势较小,可以跨越火区时,人员尽快跨越火区,进入新鲜风流巷道,迎着新鲜风流撤出矿井;
如果火势较大,不能跨越火区时,人员尽快由最近距离撤到新鲜风流巷道,迎着新鲜风流撤出矿井;巷道堵塞不能撤出时,应尽快进入就近的避险场所等待救援。
位于回采工作面进风侧时,人员迎着新鲜风流撤出矿井;巷道堵塞不能撤出时,应尽快进入就近的避险场所等待救援。
当火灾点发生在掘进工作面时,人员尽快由最近距离撤到新鲜风流巷道,迎着新鲜风流撤出矿井;火势较大,不能撤离时,应尽快进入就近的避险场所等待救援。
)和井下发生瓦斯及煤尘爆炸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CO、CO
2
温度很高的气流或火焰。
这时,要迅速背着空气震动的方向,脸朝下,卧倒在沟里或者用湿毛巾堵住嘴和鼻子,还要用衣服等物掩盖住身体,使身体的暴露部分尽量减少。
事故发生后,首先要积极进行自救,戴好自救器,根据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里规定的避灾安全路线,尽快撤离灾区。
两人以上要编组同行,相互帮助,由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
行进中要注意通风情况,要迎着进风的方向走。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规范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保障企业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有效地控制和处理煤矿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煤矿企业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包括瓦斯爆炸事故、透水事故、矿井火灾事故、煤尘爆炸事故、冒顶片帮事故、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等。
1.4应急预案体系煤矿企业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臵方案。
其中,专项预案主要有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重大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重大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重大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重大瓦斯突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等。
1.5应急工作原则煤矿事故救援应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生产矿井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的作用,会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协同应对,将日常管理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主要包括煤矿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煤矿的设计能力和设计产量,矿井的开拓方式、通风方式、反风方式、提升方式、供电方式、落煤方式、支护方式、顶板处理方法,矿井的瓦斯等级、煤层自燃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最大综合排水量以及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等。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是煤矿五大致灾因素,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矿井均为重大危险源:(1)高瓦斯矿井。
(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3)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5)煤层自燃发火期≤6个月的矿井。
煤矿井下20类事故类型现场处置措施

煤矿井下20类事故类型现场处置措施煤矿井下是一个危险的工作环境,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故类型。
下面将介绍20类煤矿井下事故以及现场处置措施。
1.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常见的事故类型之一。
一旦发生,立即停止作业,疏散人员。
关闭进风口和出风口,切断电源,防止火花引发爆炸。
同时,启动排瓦斯系统,将瓦斯排出矿井,确保井下瓦斯浓度降低到安全范围。
2. 煤与岩层冒顶事故煤与岩层冒顶是煤矿井下常见的事故之一。
一旦发生,立即停止作业,疏散人员。
紧急通知井下救援队伍,进行紧急救援。
同时,启动顶板支护系统,加强对冒顶区域的支护,防止继续崩塌。
3. 瓦斯爆炸事故瓦斯爆炸是煤矿井下最严重的事故之一。
一旦发生,立即停止作业,疏散人员。
关闭进风口和出风口,切断电源,防止火花引发二次爆炸。
同时,启动排瓦斯系统,将瓦斯排出矿井,确保井下瓦斯浓度降低到安全范围。
进行伤员救治和事故调查。
4. 煤尘爆炸事故煤尘爆炸是煤矿井下常见的事故之一。
一旦发生,立即停止作业,疏散人员。
关闭进风口和出风口,切断电源,防止火花引发二次爆炸。
同时,启动除尘系统,清除井下的煤尘,确保井下煤尘浓度降低到安全范围。
进行伤员救治和事故调查。
5. 矿井坍塌事故矿井坍塌是煤矿井下常见的事故之一。
一旦发生,立即停止作业,疏散人员。
紧急通知井下救援队伍,进行紧急救援。
同时,启动顶板支护系统,加强对坍塌区域的支护,防止继续崩塌。
6. 井下火灾事故井下火灾是煤矿井下常见的事故之一。
一旦发生,立即停止作业,疏散人员。
关闭进风口和出风口,切断电源,防止火势扩大。
同时,使用灭火器具进行初期灭火,通风系统排烟,确保井下火势得到控制。
7. 输送机事故输送机事故是煤矿井下常见的事故之一。
一旦发生,立即停止输送机的运行,切断电源。
疏散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检查输送机的故障原因,修复故障设备,确保输送机的正常运行。
8. 井下电气事故井下电气事故是煤矿井下常见的事故之一。
一旦发生,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电火花引发爆炸。
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为了应急处置可能发生的(瓦斯)煤尘爆炸重特大事故,确保在事故发生时,干部职工能够做到准时、快速、高效、有序地应急处理事故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削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瓦斯)煤尘具有遇火源发生燃烧和爆炸的特性,因此在肯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瓦斯爆炸或煤尘爆炸事故。
当矿井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后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矿井井巷和设备、设施受到严峻破,造成困苦性后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在矿井通风系统未遭到严峻破的状况下,原则上保持现有通风系统,保证主要通风机的正常运转。
(2)准时切断灾区及其影响范围内的电源,消退火源,防止再次爆炸。
(3)清点井下人员,掌握入井人数。
(4)救援指挥部应依据事故地点、波及范围,通风、瓦斯状况,巷道内有无明火、水淹等状况,快速打算是否实行全矿井或局部反风措施。
(5)实行一切有效措施,准时救助灾区和可能影响区域内的遇险人员,尽量避开或削减人员伤亡。
(6)处理事故时,在保证平安的前提下,应在灾区四周的新奇风流中选择平安地点设立井下急救站。
(7)在确认无再次爆炸危急时,准时修复被破的巷道和通风设施,以恢复正常通风。
(8)井下现场救援地点要安设有通往指挥部和灾区的电话,备有必要的装备和抢救器材,并由专人常常检查事故地点风流和气体变化状况。
(9)抢救队员除佩带氧气呼吸器外,必需携带肯定数量的隔离式或压缩氧自救器,发觉被困人员后,首先将其抢救脱险。
发觉火源应马上扑灭,防止再次爆炸。
(10)当有爆炸危急时,必需马上将可能受威逼的现场救援人员全部撤到平安地点,并实行措施,排解爆炸危急性,防止因连锁爆炸而导致事故的扩大。
3组织机构及职责3.1指挥机构及职责3.1.1成立(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作为应急处置事故的最高决策机构。
总指挥长:董事长副总指挥长:总经理副指挥长:生产经理总工程师机电经理平安经理副总工程师通风助理成员:总经理助理调度指挥中心通风部机电部技术部平安部等部门负责人、矿井帮助抢救队队长及卫生所所长等。
矿山救护论文-浅谈煤矿常见灾害及救援处理措施

浅谈煤矿常见灾害及救援处理措施单位:姓名:班级:浅谈煤矿常见灾害及救援处理措施摘要:在新的形势下,作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矿山救护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简要论述了煤矿常见的几种灾害事故以及相应的救援处理措施。
关键词:灾害事故、灾害预防、处理措施引言: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矿井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矿井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先进设备、工艺与技术得到应用,矿井开拓开采方式发生了本质性改变,矿井安全生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煤矿企业经营状况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因此矿山救护工作在矿井安全生产过程中始终占有及其重要地位。
一、煤矿常见灾害事故及其特征我国煤矿常见的重大灾变事故的类型有:三爆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煤尘爆炸事故、和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矿井火灾事故、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矿井突水事故、冒顶和冲击地压事故。
其中前三类灾害尤为突出。
由于自然条件、生产环境和管理效能不尽相同,各个矿井,甚至在同一矿井的不同时期,事故发生的原因也也不同。
即使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因主客观条件不同,其发生原因和发展过程各有其独特性,造成后果也不尽相同,而所有重大事故都具有共同的特征。
1、突发性重大灾害事故往往是突然发生的。
它对人们的心理冲击最为严重,最容易使指挥者措手不及、难以冷静、理智的考虑问题,难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救灾措施,在抢救初期容易出现失误,造成事故损失扩大。
2、灾难性重大事故往往造成多人伤亡或时井下人员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若指挥决策失误或救灾措施不得力,往往酿成重大恶性事故。
处理过程中获悉已有人员伤亡或意识到有众多人员受到威胁时,更增加了指挥者的心理慌乱程度,容易再次决策失误。
3、破坏性重大灾害事故往往是矿井生产系统遭到破坏,它不但使生产中断,井巷工程和生产设备损坏,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同时,给抢险救灾也增加了难度,特别是通风系统的破坏,使有毒气体再大范围内扩散,会造成更多人员的伤亡。
矿井发生灾害避灾方法

(五)、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1、采煤工作面冒顶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当发现工作地点有即将发生冒顶的征兆,以难以采取措施
防止采煤工作面顶板冒落时,最好的避灾措施是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 点。 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到木垛处避灾 。从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的实际情况 来看,顶板沿煤壁冒落是很少见的。因此,当发生冒顶来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 遇险都应靠煤帮贴身站立避灾,但要注意煤壁片帮伤人。另外,冒顶时将支柱压 断或推倒,但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压垮或推倒质量合格的木垛。因此,如遇险者 所在位置靠近木垛时,可撤至木垛处避灾。 遇险后立即发生呼救信号。冒顶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砸伤,掩埋或隔堵。冒落基 本稳定后,遇险者应立即采用呼叫、敲打等方法,发出有规律、不间断的呼救信 号,以便救护人员和撤出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遇险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冒顶后被煤矸、物料等埋压的人同,不要 惊惶失措,在条件不允许时切忌采用猛烈挣扎的办法脱险,以免造成事故扩大。 被冒顶隔堵的人员,应在遇险地点有组织地维护好自身安全,构筑脱险通道,配 合外部的营救工作中,为提前脱险创造良好条件。
(三)、矿井发生火灾事故时的自救 与互救一
(1)首先要尽最大的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 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 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 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 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2)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 狂奔乱跑。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 撤退。
(三)、安全撤离
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条件,或可能危 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 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 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 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 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 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和器具;遇有 溜煤眼、积水区、垮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 明情况,谨慎通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
(1)处理爆炸事故的要求
——迅速抢救遇险伤员,找出被困在灾区人员,再运出遇难者遗体。
——查清确无残留火源,可逐段恢复通风,排除烟雾与有毒气体,使灾区转变为非灾区。
如有火源,应在安全条件下灭火。
——抢救人员时,如遇巷道堵塞,应分配另一个救护小队去清理。
短时间不能清理,应另找通路,或打钻孔供风并与灾区人员联系。
——扑灭因爆炸产生的火灾,应按灭火行动要求进行工作。
如发生连续爆炸,应在消除爆炸危险后再进入灾区。
(2)处理爆炸事故的方法
——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后的爆源区及其回风流中都有大量一氧化碳有毒气体,因此没有佩带呼吸器的人员禁止进入危险区。
首先到达事故矿井的救护小队应对灾区进行侦查,进入前,应切断灾区电源,注意检查灾区内CH4,CO,CO2,O2浓度和温度与通风设施分布地点现状。
对幸存者应立即抢救或给佩带自救器或面罩式呼吸器安全地救出灾区,在侦察与救人时,发现火源应立即扑灭。
——救护队侦察时,如灾区范围大,伤亡人员多,应首先用自救器引导一部分能行动的伤员到安全地点(亦可用风幛隔断成临时避灾区,以压风管供风)。
——处理采煤工作面的爆炸事故,应有两个小队分别从回风巷、进风巷进入工作面抢救遇险人员,在侦察中遇到冒顶引起堵塞时,应迅速退出,找寻其他通道进入灾区。
穿过支架破坏地区,要架好临时支架,保证退路安全。
通过支架不好,断梁折柱巷道时,不要
攀拉支架,一个个顺序通过。
——为了抢救人员,排除爆炸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如确无火源,应尽快恢复通风。
如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集中在回风流区域人员,在保证撤出进风流人员后,进行局部反风或区域反风。
——当爆炸发生在远距离掘进区域或较长的独头盲洞,又有寄存器气体浓度大、支架损坏严重,且知遇难人员已牺牲时,不许强行进入灾区,要在恢复通风、维修支架后,方可搬运遇难人员。
——爆炸引起火灾、或爆炸后仍有火源时,应同时救人灭火,并有专人检测瓦斯情况,发现危险应立即撤出。
如遇连续爆炸,只有在掌握爆炸间隙的情况下,在最短间隙时间内,进入灾区救人。
进入时,专人检查瓦斯,如达2%并在迅速上升时,立即退出灾区。
如已知灾区无人或人已牺牲,此时严禁进入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