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导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3a7ef7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0.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算法分析能力。
3. 熟悉计算机编程语言,能够编写简单的计算程序。
二、实验内容1. 计算导论基础知识2. 算法设计与分析3. 计算机编程实现三、实验步骤1. 计算导论基础知识(1)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如计算机系统组成、信息处理过程、数据结构等。
(2)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数据类型。
2. 算法设计与分析(1)学习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如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等。
(2)掌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方法。
(3)针对实际问题,设计合适的算法,并进行优化。
3. 计算机编程实现(1)选择一种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C++等)进行编程。
(2)根据实验要求,编写计算程序,实现算法。
(3)调试程序,确保程序正确运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计算导论基础知识(1)掌握了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如计算机系统组成、信息处理过程、数据结构等。
(2)了解了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数据类型。
2. 算法设计与分析(1)学会了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等算法设计方法。
(2)能够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3)针对实际问题,设计并实现了高效的算法。
3. 计算机编程实现(1)掌握了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数据类型。
(2)能够编写简单的计算程序,实现算法。
(3)通过调试程序,确保程序正确运行。
五、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计算机科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在算法设计与分析方面,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合适的算法,并分析算法的效率。
3. 在编程实现方面,我提高了自己的编程能力,学会了如何将算法转化为程序,并通过调试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4. 本次实验让我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才能真正掌握。
六、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后续实验打下坚实基础。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325f8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4.png)
题目一:探讨计算机学科从业人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计算机学科从业人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计算机了解和研究的深入,进而产生了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设计病毒软件侵害其他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社会的现象。
直到目前为止,大学计算机仍然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计算机专业知识丰富的人才也备受北大公司的青睐。
然而,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缺乏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导致有些拥有尖端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为谋取个人利益,做出了一些有悖道德和法律的事情,让拥有计算机的普通用户惶惶不安。
因此,一个企业或机构的信息安全与否,与这个单位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和员工的职业责任和道德素质有直接关系。
所以,加强计算机从业人员的责任和道德教育、规范准则教育有重要关系,是保护信息安全、促进计算机领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重要,因此培养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良好道德修养的高素质人才迫在眉睫。
此下,我认为,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基本的道德规则和特殊的职业责任。
其中,基本的道德规则包括:1.为社会和人类的美好生活做出贡献;2.恪守公正无私并在行为上无歧视;3.敬重包括版权和专利权;4.做种其他人的隐私,保守机密;特殊的职业责任包括:1.努力在职业工作的程序与产品中实现最高的质量、效益和高度的尊严;2.获得和保持职业技能;3.了解和尊重现有的与职业工作有关的法律;4.接受和提出恰当的职业评价;5.对计算机系统和他们包括可能引起的危机等方面做出综合的理解和彻底的评估;6.重视合同、协议和指定的责任;计算机工作人员的职业责任就是要有过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在做好预防各种病毒的入侵,黑客的攻击,加大对计算机理论的,软件理论,计算机复制性理论和计算机复杂性理论的开发和研究,使计算机科学与计数这门学科得到长足发展。
另外,计算机技术人员同样要处处为公共利益照相,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尊重他人隐私,保护国家及公司的机密,用自己的只是为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c0071327d3240c8547ef29.png)
课内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班级:学号:学生姓名:任课教师:2016年9月12日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1 熟悉计算机环境及输入法练习实验目的(1)熟悉机房环境(2) 了解计算机的外部组成(3) 掌握开、关机的正确方法(4)通过练习培养正确的打字姿势与指法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1) 进入机房,熟悉机房环境,然后对号入座,查看主电源开关的位置。
(2) 观察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之间的连接情况,了解计算机的外部组成。
(3) 打开显示器开关,检查显示器电源指示灯是否已亮,若电源指示灯已亮,则表示显示器已经通电,否则,打开主电源开关。
(4) 按下主机电源开关,给主机加电。
(5) 等待数秒后,即可出现Windows 7桌面,表示启动成功。
注意,如果是网络化机房,启动后会出现登录界面,此时根据机房管理员或老师的要求输入账号及密码,并确认即可。
(6) 金山打字通软件主界面如图所示,如果计算机上没有安装该软件,需要自行下载并安装。
实验结论在上课的时候我对导论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只是知道与计算机有关,通过课上老师的讲解,我初步了解了这是一个什么课程,而且老师讲解了输入法的使用,并且用相应的软件联系,通过练习我的打字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也学会了怎样安装输入法。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2 Windows操作(1) 熟悉Windows 7的工作桌面。
(2) 掌握Windows 7的桌面元素的操作。
实验目的(3) 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1) 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 7桌面,观察桌面元素。
(2) 在桌面的空白位置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查看】/【大图标】命令,观察桌面元素的变化。
(3) 重复刚才的操作,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查看】/【中等图标】命令,再次观察桌面元素的变化。
(4) 继续重复刚才的操作,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查看】/【小图标】命令,观察桌面元素的变化。
(5) 在桌面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查看】/【自动排列图标】命令,取消该命令前面的“对勾”符号。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16f5b5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c.png)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报告《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中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
实验内容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算法设计、数据结构、编程语言等方面,通过实验的完成,学生可以加深对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理解,并提升相关知识和技能。
引言:计算机科学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入门课程,其实验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内容、目的、过程及结果。
实验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实验: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原理,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并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 算法设计实验:学习算法的设计与分析方法,掌握常见的算法设计技巧,并通过编程实现相关算法。
3. 数据结构实验:学习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等,通过实验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 编程语言实验:学习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C、Java、Python等,通过实验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应用。
实验目的:通过完成以上实验内容,学生可以加深对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理解,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
实验过程: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实验内容,并记录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计算机科学知识的理解,并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的完成,学生可以掌握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结果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对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有更深入的理解。
结论:通过实验的完成,学生可以加深对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理解,并提升相关知识和技能。
实验报告的撰写也是对实验过程的总结和反思,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提升。
希望通过本实验报告的撰写,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内容。
计算机导论实习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8c1b8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5.png)
计算机导论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工作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导论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领域及应用前景。
通过本次实习,我希望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内容(1)计算机硬件组成: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如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并熟悉它们的功能和性能。
(2)计算机操作系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常用操作,如Windows、Linux等。
(3)编程基础: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如C语言、Python等。
(4)数据库管理: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
(5)计算机网络: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如TCP/IP协议、局域网、广域网等。
2. 实习过程(1)实习初期,我首先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组成,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际操作,对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操作,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操作系统使用的熟练度。
(3)编程基础方面,我学习了C语言和Python语言的基本语法,通过编写程序,掌握了编程的基本技巧。
(4)在数据库管理方面,我了解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学习了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5)最后,我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了网络协议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和应用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计算机导论实习使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辅相成,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应对实际问题。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修改版]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e280d14b35eefdc9d33322.png)
第一篇:《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配置及优化综合实验所用仪器材料:计算机一台套,虚拟机软件一套,常用操作系统安装软件,优化软件一套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 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 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 安装WINDOWS 7 操作系统;6. 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 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 WINDOWS 7 的基本操作;9. 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实验报告二实验名称:应用软件综合实验所用仪器材料:计算机一台套,应用软件若干一、实验目的1、掌握安装WINDOWS应用软件的基本方法;2、掌握OFFICE软件的安装及基本应用;3、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方法。
二、实验内容1. OFFICE软件的安装;2. Word 2010 的基本操作;3. Excel 2010 制表及常用函数的使用;4. Powerpoint 2010的简单应用;5. 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及使用。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实验报告三实验名称:网络应用综合实验所用仪器材料:能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一台套一、实验目的1、熟悉上网浏览、检索、下载网络资源的基本方法;2、掌握E-mail的申请及应用;3、了解网络配置与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4、掌握WINDOWS共享目录的使用与简单局域网的组建方法;5、了解简单的网络命令和使用方法。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共3篇)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f0a23fbd64783e09122b6d.png)
篇一: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1)xx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项目名称操作系统与工具软件学院专业无指导教师报告人学号实验时间提交时间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windows或linux的基本操作;2.掌握文件管理、磁盘管理以及控制面板设置;3.熟悉汉字输入法以及金山打字软件的使用;4.了解windows注册表管理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5.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验内容与方法1.了解windows的启动和关闭,桌面的组成,窗口的组成和操作,鼠标及其操作,菜单与对话框,应用程序的切换,任务栏和?开始?菜单。
2.了解?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懂得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会磁盘清理,格式化磁盘,会备份和系统还原以及虚拟内存的设置和控制面板的鼠标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桌面背景及屏幕保护的设置、会安装与卸载应用程序、多用户环境的设置、文件夹共享的设置、汉字输入法的设置。
3.了解安装汉字输入法,添加或删除汉字输入法,输入法的选择,输入法的快捷键设置以及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和了解金山打字软件的启动及其窗口,打字教程,英文打字,拼音打字,速度测试,个人管理。
4.了解注册表基本结构,使用注册表,备份与还原注册表信息和会使用压缩软件、adobe acrobat、虚拟光驱。
电子图书浏览与制作工具。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一.1.windows的启动与关闭⑴windows的启动连接计算机的电源,打开电源,安装了windows的计算机就会自动启动,计算机将显示欢迎的界面,之后将看到windows的桌面。
⑵windows的关闭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在其中选择?关闭计算机?,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单击选择?关闭?,系统将关闭。
2.桌面的组成:桌面上摆放了一些经常用到的或特别重要的文件夹和工具图标,使用鼠标双击想使用的应用程序即可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
3.窗口的组成窗口的基本操作有打开与关闭窗口、调整窗口大小、移动窗口等操作步骤。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7375d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f.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3. 熟悉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4.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对计算机科学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1. 计算机硬件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实验内容:观察并识别计算机硬件设备,如CPU、内存、硬盘、显卡等;(3)实验步骤:①观察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外观;②了解各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③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2. 计算机软件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实验内容:了解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等;(3)实验步骤:①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②学习一种操作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方法;③了解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区别和特点。
3. 计算机系统组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实验内容: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的基本知识,如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3)实验步骤:①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②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③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计算机系统各部件之间的协作关系。
4. 计算机网络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实验内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如TCP/IP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等;(3)实验步骤:①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②学习TCP/IP协议的基本原理;③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设备的使用。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1. 计算机硬件实验:通过观察和识别计算机硬件设备,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掌握了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2. 计算机软件实验:通过学习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掌握了操作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方法,了解了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区别和特点。
3. 计算机系统组成实验:通过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了计算机系统各部件之间的协作关系。
4. 计算机网络实验: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了TCP/IP协议的基本原理,了解了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设备的使用。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bbc99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4.png)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进行计算机导论实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设备和材料:1. 计算机硬件:个人电脑、显示器、键盘、鼠标等;2. 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浏览器、文本编辑器等;3. 实验文档、实验数据。
实验过程与结果:在本次计算机导论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实验项目,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网络连接的配置以及应用软件的使用。
实验项目一: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根据实验指导书的步骤,我们完成了计算机硬件的组装。
首先,我们准备好所有所需的硬件组件,包括主机箱、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并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安装和连接。
经过认真操作和仔细检查,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计算机硬件的组装。
实验项目二: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在这个实验项目中,我们选择了一款常用的操作系统进行安装。
首先,我们将操作系统安装盘插入光驱,并按照提示完成了操作系统的安装。
然后,我们对操作系统进行了基本的配置,包括语言设置、时区设置、用户帐号创建等。
最后,我们还安装了必要的驱动程序,以确保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行。
实验项目三:网络连接的配置为了能够连接互联网和其他设备,我们需要进行网络连接的配置。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种适合我们实验环境的网络连接方式,如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
然后,我们按照指导书中的步骤进行了网络连接的设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最后,我们进行了网络连接的测试,确保能够正常访问互联网和其他设备。
实验项目四:应用软件的使用在这个实验项目中,我们选择了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进行使用和操作。
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文本编辑器编写文档、使用图像编辑工具进行图片处理、使用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使用邮件客户端进行邮件发送与接收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我们对这些应用软件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计算机导论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d2f98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1.png)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目录1. 引言1. 背景介绍2. 问题陈述2. 计算机导论实验概述1. 实验目的2. 实验内容3. 实验流程3. 实验结果分析1. 数据收集2. 数据处理3. 结果展示4. 实验总结与启示1. 实验收获2. 反思与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计算机领域的学习过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问题陈述本实验旨在通过计算机导论实验来探索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学习并应用相关理论和技术,提升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计算机导论实验概述2.1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理解计算机导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2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概念的学习、计算机组成部分的介绍以及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2.3 实验流程- 阅读实验指导书-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 进行实验操作- 记录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数据3. 实验结果分析3.1 数据收集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将获得大量关于计算机导论实验的数据,包括观察结果、实验记录等。
3.2 数据处理将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和推理。
3.3 结果展示通过图表、文字等形式展示实验结果,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数据分析的过程和结论。
4. 实验总结与启示4.1 实验收获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对计算机导论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实践操作的能力和数据分析的技巧。
4.2 反思与展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同时,也要展望未来,继续学习计算机导论等相关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ae71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d.png)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涉及的领域广泛,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是日益增长。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对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有所了解。
通过实践探索计算机导论的课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和相关实践。
本实验报告将重点介绍我所参与的计算机导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背景:计算机导论实验是为了让我们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内部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并且学习如何进行基本的编程和数据处理。
实验过程:1. 计算机硬件认识在实验课上,我们首先学习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功能。
通过观察和实践,我们了解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主要硬件组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我们还通过拆解一台废弃的计算机,亲自触摸和感受了硬件设备,加深了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
2. 操作系统体验在实验课程的下一个环节,我们学习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通过安装和使用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Linux,我们体验了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文件管理和软件运行的过程。
我们还学习了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界面的操作,并掌握了一些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的技巧。
3. 编程基础练习在实验的后续环节,我们开始接触编程。
通过学习基本的编程语言,如C和Python,我们掌握了基本的编程概念和语法。
我们编写了一些简单的程序,如计算器、猜数字游戏等,来加深对编程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编写代码、调试程序并理解程序的运行原理。
实验结果:通过参与计算机导论实验,我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我对计算机硬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前,我只是使用计算机,对于计算机内部的运作原理并不了解。
通过实验和操作,我学会了拆解和组装计算机,认识了各种硬件设备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这为我将来在维修和升级计算机方面提供了基础。
其次,我在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面有了更多的经验。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0508a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0.png)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1. 引言计算机导论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本实验报告将对我在计算机导论实验中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2. 实验目的计算机导论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内容本次计算机导论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如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等,并能够正确安装和拆卸这些硬件设备。
-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学生需要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版本、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硬盘、安装驱动程序等。
- 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学生需要学习常见的办公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的使用,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幻灯片制作软件、网页浏览器等。
4. 实验步骤本次实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并学习如何正确安装和拆卸硬件设备。
- 步骤二: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版本,并进行系统安装和配置。
- 步骤三:学习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幻灯片制作软件。
- 步骤四:学习如何使用网页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和搜索。
5.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成功安装了操作系统,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幻灯片制作软件。
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网页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和搜索。
6. 实验心得通过参加计算机导论实验,我对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践操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7. 结论计算机导论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通过本次实验,我成功安装了操作系统,并学习了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标准写法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标准写法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32dde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9.png)
(标准写法)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2011~2012第一学期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一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一、实验目的1.掌握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等操作。
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步骤。
3.熟悉VMware虚拟机软件的使用二、实验内容1.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环境作为后继实验平台。
(1)双击桌面“MicrosoftVirtualPC”图标,打开VirtualPC虚拟机软件。
(2)在VirtualPC菜单中选择“文件”—>“新建虚拟机向导”,进入“欢迎使用新建虚拟机向导”对话框,点击下一步,选择“新建一台虚拟机”,指定虚拟机的名称和位置,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_P”,使用推荐(或更改分配)内存大小,选择新建虚拟硬盘,指定名称和位置,创建完成。
(3)运行虚拟机,在“CD(C)”菜单中载入ISO映像,指定一个有效的Windows_P安装盘的镜像文件。
2.在新建虚拟机中,使用PartitionMagic分区软件对硬盘进行合理的分区操作。
(1)启动新建的Windows_P虚拟机平台。
(2)选择光盘启动菜单中的“PQ8-图形分区软件”选项,进入PartitionMagic分区软件。
(3)将硬盘分为:主分区,在扩展分区中建立两个逻辑驱动器。
具体步骤如下:①、先选定主磁盘C盘,选取FAT32格式进行格式化,再分配总存储空间的一半约30G给C②再建立两个逻辑分割磁D盘和E盘,将余下的储存空间合理分配后再用FAT32格式进行格③单击执行命令,执行上述操作。
(结果如图)3.安装Windows_P系统:(1)重新启动Windows_P虚拟机平台后,选择光盘启动菜单中的“WIN_PSP3精简安装版”选项,进入Windows_P系统安装过程。
(2)具体安装过程如下:①“WIN_PSP3精简安装版”选项,按下ENTER键,进入Windows_P系统安装过程,②等待约39分钟,让系统进行文件读取及安装;③安装完毕后,重启这台虚拟机即可。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模板(实验1)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模板(实验1)](https://img.taocdn.com/s3/m/70db44e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d.png)
《计算机导论》课程实验报告实验1:Linux 操作系统使用姓名赵恒院系软件学院学号1103710611 任课教师战德臣、聂兰顺指导教师雷君林实验地点B8402 实验时间2010-10-17 实验课表现出勤、表现得分10% 实验报告得分40% 实验总分操作结果得分50% 实验目的:1.掌握Linux 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
2.熟悉Linux 操作系统的使用。
实验内容:1.在Linux 操作系统上实践以下方面的常用命令(参照讲义):•(1) Linux 安装•(2) Linux 基本命令•(3) Linux 文件系统•(4) 管理用户和组•(5) 文件和目录属性/权限•(6) 文本编辑•(7) 文件内容查询•(8) 备份与压缩•(9) 软件包管理•(10) Shell 编程实验要求:(学生的预习情况)(10分)得分:通过提前预习书本了解到Linux 系统和它的特点,以及现在应用在什么领域,了解到怎样安装Linux 系统,预习了Linux 系统的一些基本命令,为实验课做好准备。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的?(10分)得分:问题1:输入who-q who-q时显示时显示bash: who-q: command not found原因在于原因在于who who who和和-q -q之间少了空格,加上空格后,显示:之间少了空格,加上空格后,显示:hit hit问题2:使用more 命令查看已存在的文件hello 时,输入more more hello,hello,没有显示文件内容,原因在于没有输入正确的路径,输入/home/hit/hello 后成功显示文章内容得分:分) 得分:本次实验的体会(结论)(10分)本次实验初次接触了Linux系统,并输入了一些基本命令,在学长的帮助下,解决了一些不懂的问题,初步了解了Linux命令的规则。
本次实验虽然出现较多问题,但总体上还是成功的完成了实验任务和目的。
功的完成了实验任务和目的。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4d86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d.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让我们对计算机导论的知识有更直观的了解和理解,并且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常用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1.计算机硬件结构2.操作系统3.常用软件的使用三、实验过程1.计算机硬件结构首先,我们通过实物展示了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并且老师还详细讲解了每个硬件的功能和作用,让我们对计算机的硬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操作系统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老师首先讲解了什么是操作系统及其作用,然后我们进行了操作系统的安装实验。
通过该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安装操作系统以及系统的初始化设置。
3.常用软件的使用在最后的实验中,老师介绍了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音乐播放软件等。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进行文件编辑、图片处理和音乐播放。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计算机导论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这对我的日常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对一些软件的使用只是简单地了解了一下,还需要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实践和掌握。
其次,我们在实验中遇到了一些操作系统安装的问题,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细致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导论的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会越来越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总之,这次实验让我对计算机导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加了我的操作技能。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导论的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d2f66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9.png)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一、引言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作为该课程的一部分,实验环节起到了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作用。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计算机导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网络通信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实践。
三、实验过程1. 实验一:计算机硬件组成在实验一中,我们通过拆解一台计算机来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我们分别拆下了机箱、主板、CPU、内存、硬盘等硬件部件,并进行了标记和记录。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验二:操作系统实验二主要是对操作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我们首先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然后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操作,如安装操作系统、配置系统环境、管理文件和程序等。
通过这些实践,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功能。
3. 实验三:网络通信实验三主要是学习和实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我们首先学习了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和通信原理,然后进行了一系列网络实践操作,如配置网络连接、测试网络连通性、进行网络通信等。
通过这些实践,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获得了以下实验结果:1. 计算机硬件组成: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对计算机内部的各个硬件部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操作系统:我们学习和实践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能够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管理。
3. 网络通信:我们学习和实践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能够进行网络的配置、测试和通信。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计算机导论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和网络通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实践。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巩固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操作系统配置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和网络通信中的一些困难。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报告三模板(班级%20姓名%20学号)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报告三模板(班级%20姓名%20学号)](https://img.taocdn.com/s3/m/ce35a47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01.png)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报告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实验题目一位ALU的设计与模拟实验目的:利用与门、或门、非门, 设计一位ALU, 用VPL编程模拟;理解ALU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由基本活动(服务)组合成复合活动(服务)。
(1)实验要求:(2)利用与门、或门、非门搭建一位ALU;(3)带进位输入和进位输出实验步骤与内容: (可加附页)1.每一个ALU的算术逻辑结构原理图可知, 每一位的运算都需要一个全加器(add)和函数加法器(fun)组成。
其中控制输入端为F3、F2、F1, 输入端为An、Bn, 输出端为Cn、Sn。
下级进位端Cn-1, Xn、Yn为函数发生器输出端, 同时也是全加器的输入端。
2.接下来我们来处理全加器。
全加器的逻辑表达式为Sn=Xn⊕Yn⊕Cn-1Cn=Xn*Yn+(Xn+Yn)Cn-1电路图如图2所示图2 全加器(add)电路图封装后的器件如图3所示图3 add封装后器件图3. 函数发生器设计过思路因为全加器的输入端口是Xn、Yn、Cn-1, 而全加器的逻辑表达式是Sn=Xn(Yn(Cn-1Cn=Xn*Yn+(Xn+Yn)Cn-1所以我们可已将An、Bn与Xn、Yn相对应, 这样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
由题目要求(表一)可以观、观察出如下规律当F3出现时, An的值为1;当F2出现时Bn为1, 而F2为0时Bn’为1;当F1为1时(除F3F2F1=1)C0=(F3F2F1)’*F1+C0;考虑带有控制端g的情况后C0=( (F3F2F1)’*F1+C0 )*g’+g*C0;在将所有的超前进位端与(F3F2F1)’相与, 这样就确保了在进行异或操作时没有进位。
函数发生器的电路图如图四所示:图四: 函数发生器(fun)电路图封装后的器件图如图五所示:图五: fun器件图连接好ALU电路图后进行封装即可。
注意: 报告长度不限于模板表格大小, 可以随意扩展。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3篇)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4c439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1.png)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3篇)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通用3篇)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篇1实验名称:应用软件综合实验所用仪器材料:计算机一台套,应用软件若干一、实验目的1、掌握安装WINDOWS应用软件的基本方法;2、掌握OFFICE软件的安装及基本应用;3、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方法。
二、实验内容1.OFFICE软件的安装;2.Word20__的基本操作;3.E_cel20__制表及常用函数的使用;4.Powerpoint20__的简单应用;5.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及使用。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篇2一、实验名称:Cisco 系列路由器配置基础二、实验目的:(1)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操作系统软件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的应用;(2)理解Cisco 系列路由器(5种)基本配置方法;(3)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用户命令状态,特权命令状态,全局设置状态,局部设置状态,设置对话状态;(4)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常用命令:任务命令,显示命令,拷贝命令,网络命令,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相关(全局,局部,…….)参数配置方法;三、实验环境:Cisco 2600 Series Routers,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使用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进行。
路由器基本配置方法:一般来说,可以用5种方式来设置路由器,其中包括Console 口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 AU_口接MODEM,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相连;通过以太网上的TFTP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上的TELNET程序;通过以太网上的SNMP网管工作站。
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上述第一种方式进行。
(1)命令状态1)router路由器处于普通用户命令状态。
计算机导论实验实训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575e5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9.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编辑软件的使用、互联网应用和网页制作基础等内容,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和高级功能。
二、实验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1)启动和退出Windows操作系统;(2)熟悉Windows桌面环境,掌握“回收站”、“任务栏”、“帮助菜单”的使用;(3)掌握Windows窗口、菜单以及对话框的操作;(4)掌握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5)掌握文件与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复制等基本操作;(6)掌握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删除、移动与退出,快捷方式的创建与删除;(7)掌握Windows系统的设置,了解Windows附件的使用。
2. Word文字处理软件(1)创建、保存和关闭文档;(2)输入和编辑文本内容;(3)设置字体、字号、颜色、行距等格式;(4)插入图片、表格、页眉页脚等元素;(5)排版文档,设置页边距、页眉页脚、页码等;(6)打印文档。
3. 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1)创建、保存和关闭工作簿;(2)输入和编辑数据;(3)设置单元格格式,如字体、字号、颜色、边框等;(4)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处理;(5)插入图表、图形等元素;(6)数据排序、筛选和汇总;(7)打印工作簿。
4. PowerPoint演示文稿编辑软件(1)创建、保存和关闭演示文稿;(2)添加幻灯片,设置幻灯片版式;(3)编辑幻灯片内容,如文本、图片、图表等;(4)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和切换效果;(5)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如从头开始、从当前幻灯片开始等;(6)打印演示文稿。
5. 互联网应用和网页制作基础(1)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站,获取信息;(2)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3)了解网页制作的基本知识,如HTML、CSS等;(4)使用网页制作工具(如Dreamweaver)创建简单的网页;(5)上传网页至服务器,实现网页发布。
计算机导论实验
![计算机导论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b85601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0.png)
四、实验原理:编程要点:1.变量:任何变量在被引用前必须存在并被赋值,变量的类型由最初的赋值语句所给的数据决定。
2.表达式:可以是任何计算单个值的简单或复杂公式是值(无论是常量或变量)和运算符的组合。
3.选择控制:当程序执行时,如果决策的结果是“Yes”(True),则执行左侧分支。
如果结果是“No”(False),则执行右侧分支。
注意选择控制语句的两个路径之一可能是空的,或包含多条语句。
选择控制结构在英语环境中被称为“if-then”结构。
Statement 1DecisionStatement 2a Statement 2bStatement 34.决策表达式:决策表达式是一组值(常量或变量)和关系运算符的结合,期望得到YES/NO这样的结果。
关系运算符(=、/ =、<、<=、>、> =),必须针对两个相同的数据类型值比较。
5.循环(loop)控制语句允许重复执行一个或多个语句,直到某些条件变为真值(True)。
循环控制结构在英语环境中被称为“while”结构。
6.计数循环:初始化,测试,执行,和修改)表示可以用来检查一个循环计数器变量使用是否正确的基本过程。
五、实验目的:1.通过本次实践内容,对程序设计有一个简单的认识,熟悉RAPTOR的运行环境。
2.掌握RAPTOR基本符号/语句、变量赋值、数据类型和算法注释等基础概念。
3. 通过本次实践内容,对程序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顺序、分支和循环三种结构,体现在自己动手编写的小程序中。
4.通过本次实践,掌握选择控制语句if-then,循环语句while和do-while 的使用和break和continue的功能,并能熟练的进行应用。
六、实验内容:学会流程控制语句下面的问题进行代码编写:1.输入任意三个数存入变量a、b、c中,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打印输出。
2.设计校园歌手大赛计分程序,假设有10评委按10分制打分(7, 8, 9, 9, 10,8, 7, 6, 7, 8),计算每位选手扣除一个最高分、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显示计分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实验项目名称 Office软件简单运用班级与班级代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实验室名称(或课室) SS1-305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任课教师王志坚学号:姓名:实验日期: 2013 年 11 月 27 日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姓名实验报告成绩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实验一 WORD文档的常用编辑与排版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的编辑方法。
2、掌握字符和段落的格式化。
3、掌握样式的使用。
4、掌握分栏格式的设置。
一、实验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
2、Word2002或以上版本。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1、打开“《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文档2、将标题居中。
点击菜单“格式”→“段落”,对齐方式选择居中,然后点击【确定】。
(或点击工具条中的【居中】按钮)3、将标题设成二号黑体、加单线下划线、色字。
点击菜单“格式”→“字体”,中文字体选择黑体,字号选择二号,字体颜色选择红色,下划线线型选择单线,然后点击【确定】。
4、格式设置:将第四段设置成:宋体、五号、居中、红色字;整段左缩进1厘米、右缩进1厘米、段前距6磅、段后距3磅、1.5倍行距。
选中第七段,第一步:点击菜单“格式”→“字体”,打开“字体”对话框,将中文字体设成宋体,字号设成五号,字体颜色生成红色,然后单击【确定】;第二步:单击菜单“格式”→“段落”,打开“段落”对话框,将对齐方式设成居中,缩进左1厘米、右1厘米,间距段前6磅、段后3磅,行距设成1.5倍行距,然后单击【确定】。
5、将全文的“一”字设置成三号斜体、加波浪线、蓝色字。
在“编辑”→“替换”对话框中,点击【高级】按钮,先将插入点定位在“查找内容”文本框,输入“壶”字;然后将插入点定位在“替换为”文本框中,单击【格式】按钮后选择“字体”命令,在“字体”对话框中按要求进行设置,设置好后,点击【确定】,然后点击【全部替换】即可。
6、存盘并退出系统。
实验二、Excel工作表基本操作及格式设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Excel工作簿的建立、保存、打开。
2、掌握各类数据的输入方法。
3、掌握Excel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包括命名、复制、移动、插入、删除。
4、掌握工作表的格式化设置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软件:1、硬件设备:Pentium Ⅳ以上微型计算机。
2、软件设备:Windows XP、Excel 2002或以上版本。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建立如图所示的职工工资表,并以“职工工资表.XLS”为文件名保存。
2、工作表的重命名。
将鼠标指针指向“sheet1”工作表,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输入工作表新名称“工资表”。
3、工作表的删除。
将鼠标指针指向“sheet2”工作表,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
4、工作表的插入。
将鼠标指针指向“sheet3”工作表,单击鼠标右键,图8-3 工作表重命名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将在“sheet3”工作表前插入一个新的工作表。
5、工作表的复制。
将鼠标指针指向“工资表”工作表,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在“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对话框中选中“建立副本”复选框,并选择复制到的位置,单击【确定】按钮。
6、输入序列数据(1)、在“工资表”工作表的区域A3:A22内顺序输入职工编号(文字型):“00001、00002、00003、……”。
(2)、在“sheet3”工作表中用填充句柄法在区域A1:J1单元格中顺序填入“甲、乙、丙、丁、……”。
(3)、在“sheet3”工作表中用填充句柄法在区域A2:J2单元格中顺序填入数值型数据:“19、17、15、……1”。
(4)、在“sheet3”工作表中用“编辑/填充/序列”法在区域A3:J3单元格中顺序填入数值型数据:“1、3、5、7、……19”。
(5)、在“sheet3”工作表中用“编辑/填充/序列”的方法在区域A4:J4产生按年递增的序列“1990/1/1、1991/1/1、1992/1/1、……”。
(6)、在“sheet3”工作表中,将区域A1:J4自动套用名为“三维效果2”的格式。
步骤:(1)、产生文字型序列。
在“工资表”工作表的A3单元格中输入“’00001”,拖动A3单元格句柄到A22单元格。
(2)、用填充句柄产生自定义序列。
在“sheet3”工作表A1单元格中输入“甲”,拖动A1单元格句柄到J1单元格。
(3)、用填充句柄产生等差数列。
在“sheet3”工作表A2、B2单元格中分别输入“19”、“17”,选择区域A2:B2,拖动此区域的句柄到J2单元格。
(4)、用填充菜单产生等差数列。
在“sheet3”工作表A3单元格中输入“1”,选择区域A3:J3,单击“编辑”→“填充”→“序列”,步长值设置为“2”,单击【确定】按钮。
(5)、用填充菜单产生日期序列。
在“sheet3”工作表A4单元格中输入日期型数据“1990/1/1”,选择区域A4:J4,单击“编辑”→“填充”→“序列”,日期单位选择“年”,单击【确定】按钮。
(6)、自动套用格式。
在“sheet3”工作表中,选择区域A1:J4,单击“格式”→“自动套用格式”,选择“三维效果2”显示格式。
实验结果实验三 WPS电子演示文稿一、实验目的:1、掌握新建演示文稿的主要方法。
2、掌握编辑幻灯片的操作,特别是母版和模板的使用方法。
3、掌握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方式。
4、掌握放映幻灯片的各种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软件:1、一台安装了PowerPoint的计算机,配置了软盘驱动器。
2、准备好用于存储演示文稿文件的软盘。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新建演示文稿操作步骤:①启动PowerPoint:“开始”菜单→“所有程序”→“WPS演示”,出现如图1-1所示的PowerPoint文档窗口。
(自动新建一张“标题”版式的幻灯片)②在普通视图下,在第1张幻灯片中输入如下内容:●输入标题:“广东财经大学介绍”。
●输入副标题:“――姓名”。
(如――蔡伟城)③将演示文稿以“教师节贺卡.ppt”为文件名保存。
2、改变演示文稿的外观和丰富幻灯片的内容(1)给演示文稿应用设计模板操作要求:给“广东财经大学介绍.ppt”演示文稿应用“绿色清新”设计模板。
操作步骤:①打开演示文稿“广东财经大学介绍.ppt”。
②执行菜单命令:“格式”→“幻灯片设计”,在应用设计模板中选择“绿色清新”设计模板(2)编辑幻灯片操作要求:插入一张“空白”版式幻灯片,并添加文本框和文本。
操作步骤:①插入第二张幻灯片,选择“空白”版式。
在幻灯片中间适当位置插入一文本框,输入文字。
3、在幻灯片中插入多媒体内容(1)添加艺术字操作步骤:①选定第三张幻灯片。
②执行菜单命令:“插入”→“新幻灯片”,在“应用幻灯片版式”对话框中选择“空白”版式项。
③执行菜单命令:“插入”→“图片”→“艺术字”,艺术字格式为:样式为第二排第四列,艺术字为“谢谢观看!,字体:80磅、加粗、倾斜,适当调整字符形状。
(2)插入图片操作步骤:①选定第三张幻灯片。
②执行菜单命令:“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图片文件“学校.jpg”③拖动图片到左上角,并适当调整图片大小。
4、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设计操作要求:给演示文稿“广东财经大学介绍.ppt”中的各对象设置演示动画效果。
(1)对单独一张幻灯片内的各种对象同时设置演示动画效果。
操作步骤:①选中第一张幻灯片并执行“幻灯片放映→动画方案”。
②在“幻灯片设计”对话框中选择“典雅”动画效果。
③观看刚才预设的动画效果。
(2)对单独一张幻灯片内的标题、文本及各种对象逐个设置演示动画效果。
操作步骤:①选中第一张幻灯片,执行“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
②选定左上角图片,执行“添加效果”→“进入”→“滑翔”,速度为中速。
③选定文本框,执行“添加效果”→“进入”→“颜色打字机”,速度为“慢速”,张开方向为“外”,开始属性为“之后”。
④观看刚才预设的动画效果。
(3)在幻灯片中添加背景音乐。
操作步骤:①选中第一张幻灯片并执行“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菜单命令,选择文件“夏日风铃.mp3”。
②选择“自动播放”。
③通过“重新排序”按钮将其排到最前。
④对“声音”对象的详细设置通过其“效果选项”进行设置⑤设置要求如图所示。
⑥观看刚才预设的动画效果。
⑦保存退出WPS演示应用程序。
5、演示完稿的放映(1)放映幻灯片。
操作步骤:①打开演示文稿“广东财经大学介绍.ppt”。
②执行“幻灯片放映 观看放映”菜单命令,则从第一张幻灯片开始,逐张幻灯片放映。
每单击一次,幻灯片就放映下一个对象或下一张幻灯片。
按【Esc】键(或右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结束反映”命令)可终止放映。
③单击右下角的“播放”按钮,则放映当前幻灯片。
④单击右下角的“幻灯片放映”按钮,则从当前的幻灯片开始,逐张幻灯片放映。
(2)设置放映方式PowerPoint有三种幻灯片放映方式:演讲者放映(全屏幕)、观众自行浏览(窗口)、在展台浏览(全屏幕)。
操作步骤:①执行“幻灯片放映”→“设置放映方式”菜单命令,则出现如图所示的“设置放映方式”对话框。
②选择“演讲者放映”选项,单击【确定】按钮,放映幻灯片。
③按上述方法继续选择“观众自行浏览”选项、“在展台浏览”选项,并放映幻灯片,查看放映效果有什么变化。
6、退出保存执行“文件”→“保存”菜单命令,保存演示文稿,退出WPS演示。
*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由于实验手册是按照2003版编的,但我的电脑都是2013版的,在各种版面和格式上都有很大不同。
解决办法:一个小小的操作都要自己多次摸索找到不同版本相对应的东西,在实在找不到的情况下多次通过了网络进行搜索或者看最新版的教程。
实验心得:在今天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一个不会用计算机的人可以说是一个文盲。
但会用计算机并不是说你会用来打游戏用来聊天,而是指你会操作使用各种计算机软件甚至利用计算机编出软件。
而在各种计算机软件中,Office软件更是基本中的基本。
可以说这是一个要想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所以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学好它们。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实验之后,虽然我不能说熟练地懂得这三中软件的操作,但可以说最基本的使用是没问题了。
在实验过程中,我不但学会了对着三种软件的使用,更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计算机这门专业的乐趣。
发现了这些软件之美,我看到了它们的神奇之处。
通过对这些实验的操作,我发现原来一个这么平凡的软件可以做出这么不平凡的东西。
这激发了我对它们的学习兴趣,不仅仅是Office文件,更包括了各种办公软件和平面设计软件。
也通过了这些实验,我了解到自己的能力真的很不足,还有很多东西等着我去学。
总之通过这些实验,我学习到了这几种软件的操作,增强了自己的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