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相国陈廷敬读后感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清相国陈廷敬读后感心得体会
近日,重读《大清相国》,再一次领略了前贤风清气正、夙夜在公的信仰之美。鉴古观今,在推进“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开展的当下,重温陈廷敬这样一个讲规矩,重实干,敢担当的清代贤相的故事,恰逢当时。
他是重实干、善作为、埋头苦干的“勤官”。陈廷敬说过,“与其言而不行,宁行而不言”。讲的就是要力戒形式主义的空谈,崇尚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众所周知,在清朝官场,大多崇尚明哲保身,当一个无所作为的庸官很容易,而当一个有所作为,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勤官”非常难,陈廷敬选择了后者。
他主持编撰了《康熙字典》;查办山东富伦粮食腐败案,平息民怨,稳定了粮食市场;办结宝泉局铜料亏空案,整顿金融秩序,救清朝于岌岌危难之中;提出制定严厉的制度预防腐败,一改当时官场上行贿受贿、营私舞弊的不良风气。实干兴邦,肯干、勤干才是好官,今天的党员干部,可以借鉴陈廷敬的埋头苦干、勤干的精神,把更多的心思、精力和时间放在抓落实、抓成效上,以实干的作风克服具体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他是讲规矩、守法纪、不贪不腐的“廉官”。陈廷敬一生崇尚“俭
以养德,为政清廉”,坚守做人做官的底线。对于下级给京官呈送的别敬、冰敬、炭敬等诸多名目,都婉言谢绝;对于弟弟想要升官而去送礼,他设法劝阻;到云南查办库银,云南巡抚王继文请陈廷敬到城里住宿,陈廷敬婉言拒绝;就连在督理钱法时,入“行”随俗受了一枚秦钱,也在离职时连同墙角捡到的一枚铜钱,一并奉还给了宝泉局,践行了当初指天立下的不受毫厘之私的誓言。
陈廷敬不但严于律己,还注意管住身边的人。在官居吏部尚书时,曾告诫家人:“有行为不端者、有送礼贿赂谋私者,不得放入。”他的弟弟犯案,以及他的亲家公贪污,他都没有利用皇帝对自己的信任而直接插手干预。正是因为他的清廉自守,才让其铁腕治腐显得底气十足,反腐败成效明显。身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更要树立规矩意识,做到清正廉洁,才能更有底气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他是敢担当、勇亮剑、为国为民的“正官”。陈廷敬说过:“不与人争高下,但与事辨真伪。”,他虽为人低调,但做事较真。从陈廷敬参贪官、举廉吏而从不计私利的处事原则可以看出,但凡对国家、对百姓有利的事情,他都以国家和天下苍生为重,敢担当、勇亮剑。
在山东巡抚富伦请求朝廷批准老百姓自愿把收成的十分之一捐赠给朝廷的时候,在康熙肯定山西阳曲百姓自愿捐建龙亭的时候,在康熙表彰云南巡抚王继文治理有方、按时上缴地方税赋的时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