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自来水发展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自来水发展历程

1949年解放后,杭州市供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主要从历史上的以江(溪、河)水、井水和塘水为主要水源的分散式供水向以江道为取水口的集中式供水方式转变。自来水厂的发展历程在很大程度上与不断增加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工业以及日益增强的用水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1950年代末开始,自来水厂的建设加快,到1970年代,杭州地区各县城区都已建有自来水厂。杭州主城区自来水厂(除祥符水厂外)和钱塘江流域各县(市、区)城区水厂原水,分别取自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及新安江水库。

一、杭州主城区

1949年5月解放后,政府接受自来水厂,成立地方公营杭州自来水厂;1951年更名地方国营杭州自来水厂;1958年,祥符桥分厂建成;1968年,南区分厂(即南星桥水厂)建成。1970年,北区水厂建成。至1975年底,用水普及率由解放初期的22. 8%提高到90%。1978年,杭州市自来水厂改名为杭州自来水公司。同年,北区水厂因水质问题关闭。1996年,九溪水厂建成。目前,杭州市主城区有清泰水厂、祥符水厂、南星桥水厂、赤山埠水厂、九溪水厂。除祥符水厂原水水源取自东苕溪外,其余四大水厂原水水源均取自于钱塘江。

清泰水厂位于清泰门外的贴沙河边。民国17年筹建,民国19年(1930)动工,次年建成供水。水厂原水取自清泰门外的贴沙河。1949年解放后,清泰门水厂陆续改建和扩建。到2009年,该水厂最高日制水量达到了24.1万吨。相应地,清泰水厂的原水由最初的贴沙河河水变成了钱塘江江水。原水经由南星桥水厂取水栗房渠道流入贴沙河,再进入到清泰水厂一级泵房吸水井中,当碰到咸潮的时候,则利用珊湖沙水库中贮存的淡水,经水库泵房提升后通过沿江渠道经白塔岭泵房增压消毒后送入白中渠道流入贴沙河。主要负担城东地区、下沙的供水。

南星桥水厂位于钱塘江北岸,复兴大桥上游约50米处,原名南区分厂,1968年建成投产,设计日供水量为3万吨。供水范围为南星桥、复兴地区、钱江新城、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清泰水厂。南星桥水厂原水取自钱塘江,当遇到咸潮的时候,则从珊瑚沙水库贮存的淡水取水。

赤山埠水厂位于西湖区赤山埠。日设计供水能力15万吨,供水范围主要为西湖区。原水取自钱塘江,通过白塔岭泵站取水增压,经隧洞送入水厂,当遇到咸潮的时候,则取珊瑚沙水库贮存的淡水取水,经沿江渠道至白塔岭泵站增压后送入水厂。负责西湖区块的供水。一期工程,1978年动工,1980年建成供水,日供水能力7.5万吨;二期工程,1982年动工,1983年建成供水,日供水能力7.5万吨。

九溪水厂位于钱塘江畔的珊瑚沙,同九溪风景区相邻,于1996年、1998年、1999年分三期建成投产,设计日供水能力60万吨。水厂原水取自钱塘江,由珊瑚沙取水泵站取水,通过输水隧道送到苗圃泵站增压消毒后,送入城市供水管道网。负责转塘、闲林、城西一带的供水。

二、萧山城区

1949年解放后,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增多,用水量增大。同时,城区的河水、井水,因受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污染,不堪饮用。1959年,开始建造自来水厂(即萧山第一自来水厂),原水取自湘湖;1987年兴建萧山第二自来水厂;原水取自湘湖;1995年兴建萧山第三自来水厂,选择受咸潮机率较小的闻堰三江口(富春江、浦阳江汇合后的钱塘江)作为水源地。1999年,第一、第二自来水厂原水改取闻堰三江口江水,从而改变从湘湖取水的历史,湘湖作为备用水源。

萧山第一自来水厂在西山二坞,以湘湖为水源。设计日供水能力2万吨,1961年底开始简易供水。嗣后逐步扩建。至1984年,日供水量4.5万吨。除供城区范围内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外,还解决了近郊西兴、城北、裘江、长山、新街5个乡(镇)、30多个单位(村)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嗣后,又经1986年扩建、1995年扩建,至1999年日供水能力增加到10万吨。1999年,原水改取闻堰三江口江水,原第一自来水厂泵房取消。

萧山第二自来水厂在西兴镇杜湖村。水源选择在湘湖村下孙草庵塘,主要利用钱塘江引潮和在闻堰镇小烁山建造大中型排灌站翻钱塘江水。1987年开始兴建,一期工程1989年10月梭工通水;二期工程1993年动工并建成;1994年进行第三期应急工程建设,1995年建成,生产规模达到日产水15万吨。1999年,改取闻堰三江口江水,原第二自来水厂取水泵房留作备用。该水厂建设的缓解了城区用水紧张状态,改善了萧山城北地区农村饮用水和工业用水,为萧山实施“西水东调”战略奠定了基础。从此,钱塘江水开始成为萧山城区居民饮用水源。

萧山第三自来水厂在西山东南侧,选择受咸潮机率较小的闻堰三江口作为水源地。1995年12月动工兴建,一期工程于1997年10月试通水,日供水量10万吨;二期日供水量20万吨,2002年动工,2003年建成通水。该水厂的建成,保障了萧山高峰供水需要,解决萧山东东片部分地区低压供水现状,并为萧山南片部分乡镇的自来水并网创造条件。

三、富阳城区

1959年,县政府拨款在城北镬子山建造净水厂,取水口选在大浦闹,1960年开始供水,日供水量1000吨。1966年,在城东花坞口观井塘开凿取水点,日供水量达到5000吨。1980年,重建富阳自来水厂,厂址城西放马沙,历时两年建

成,日供水量1万吨;1987年,扩建,日供水量4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90. 8%以上。1993年,再扩建,设计日供水能力4.5万吨,1995年建成投产,原水取自于富春江。1995年,成立富阳第二自来水厂,一期设计日供水能力10万吨,原水也取自富春江,2002年投入运行。1999年,为解决富阳城区周边地区吃水难问题,提高供水普及率,推动城乡一体化,开始向东洲、春江、受绛、鹿山沿线农村地区供水。2001年,富阳自来水厂与富阳第二自来水厂合并,更名为富阳自来水总厂,水厂的供水范围包括富春、东洲、鹿山、春江4个街道以及大源镇、高桥镇、受绛镇和新登镇周边地区,供水区域面积60平方公里。

四、桐庐城区

1973年,在富春江边动工兴建自来水厂,1976年10月1日建成投产,日供水能力2500吨。1985年扩建,日产水1万吨。1991年,扩建改造,在原取水口上游1. 7公里处建造一级取水栗房,老厂区扩建2万吨/日净水工程。1992年,江南分厂动工建设,厂址位于富春江大桥上游,于1994年建成供水,日供水能力1万吨。2004年,桐庐新水厂工程动工建设,厂址选择在桐君街道范家边自然村江边,原水取自富春江,2006年供水。至2005,县城自来水日供水能力4万吨,用水普及率为98%。

五、建德城区

1969年新安江自来水厂建成,原水取自蓄水量2000立方米的麻园水库,并在新安江沧滩渡口上下游各300米处建设两座简易的泵房取水补充。县城除了汪家、朱家掉、紫金滩、岭后4个生活区由单位自行供水外,其他地区的饮用水主要依靠新安江自来水厂供水。1979年,县政府决定将水厂迀建芹坑玛口,原水取自新安江,1980年10月试产供水;1982年日供水能力1万吨。1983年,日供水能力1.5万吨。1987年,水厂扩建,日供水能力5万吨,供水范围以白沙镇以北的建成区为主。2001年,开始筹建日供水量达20万吨的新水厂(一期日供水能力10万吨),该水厂建成后可向寿昌、梅城、乾潭及沿线村镇供水,可望彻底解决供水区块20万居民的用水问题。2005年,水厂最大日供水量大3.67万吨。2009年12月底,水厂日供水能力8万吨的扩建工程梭工。

六、淳安城区

1961年,在县城西南方兴建一座日供水量达3000吨的自来水厂,1962年建成供水,原水取自新安江水库(千岛湖)。1979年后,水源渐受污染,于1980年专门开辟水源保护区域,增加滤水设施。至1985年,水厂日供水量7000吨,用水普及率达到85%,供水人口 1.7万人。2005年,千岛湖自来水厂建成,水厂原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