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学习要求: 1.了解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客观条件,掌握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主要矛盾和 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 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2.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掌握新民主主 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3.深刻认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和三 大法宝,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主要的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独立,反对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实现人民解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本主义
签订 《南 京条 约》
清 廷 上 谕
蒋
孔 宋
陈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 年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 年 他在《 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总路线内容。) 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总路线内容。)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继续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前后,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 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前后 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 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的新经验,继续发展了新 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的新经验 继续发展了新 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 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 1. 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军 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 事理论; 事理论; 2.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总路线; 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总路线; 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总路线 3.关于政策策略理论的新发展; 关于政策策略理论的新发展; 关于政策策略理论的新发展 4关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思想; 关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思想; 关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思想 5.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封建主义:中国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导致了—— 、封建主义:中国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导致了 第一、封建主义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 第一、封建主义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障碍 第二、 第二、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 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之间的关系: 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之间的关系:帝国主义是封建 地主阶级的靠山, 地主阶级的靠山,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 基础 3、官僚资本主义: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导致了 、官僚资本主义: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 ——第一、是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第一、 第一 第二、 第二、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从总体上说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 从总体上说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但是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本主义。但是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 页 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第63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形成的时代背景) (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 1、近代中国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近代中国的性质: 半殖民地: 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使中国丧失完整的主权和 政治上的完全独立的地位 半封建:封建制度的根基依旧保持; 半封建:封建制度的根基依旧保持;民族资本先天不足 不能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和中国经济的主导形式; 不能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和中国经济的主导形式;中 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是社会主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 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 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 范畴,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 范畴,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 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 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建立无产阶级的各革命阶级的联 合政权。 合政权。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目标是消灭资 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毛概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结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路线基本纲领革命道路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近代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演变过程5个关键点:《天津条约》(进一步加深)《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北京条约》--------《辛丑条约》(完全沦为)《马关条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仍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仍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总结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六大特点:第一,半封建第二,半资本主义第三,半独立第四,半殖民地第五,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是主要矛盾(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社会性质决定社会矛盾决定革命任务决定社会性质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发生了新的变化,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1919年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近代中国革命包括:P书上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条件6:社会条件:中国人民斗争(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壮大和工人运动发展(自在阶级——自为阶级)思想和文化条件:新文化运动思想武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转折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实现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目的
主要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 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 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 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 人民代 表大会制
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毛泽东在1947年12月所作的《目 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 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 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 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 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 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保护民族工商业。”——毛泽东 选集第4卷
帝国主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工人阶级——领导阶级 2、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农民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 小商人 手工业者 自由职业者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1)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 题,也是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它是 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标志第二,中国革命 的形势发展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身上,无产阶 级自身的特点和优点决定能够担当领导并完成 民主革命的任务。 (2)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通过其政党来实现的,它 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3)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率领被 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 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毛邓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邓三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目的: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重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指导意义难点: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一)近代中国的国情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什么时候结束?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什么?中国封建社会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考何为半殖民地?何为半封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毛泽东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以1840 年鸦片战争为标志 ,近代中国社会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有别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在中国经济生活中仍占有明显的优势(2)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了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3)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第一、政治上: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国情与革命)1.近代中国的最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产生的影响:(1)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
使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和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地位。
(2)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3.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原因: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4.中国没有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1)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保持着,并占优势(2)中国民族资本有先天的不足,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占了很大部分,工业的比重不高,它所经营的主要是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技术和设备等方面,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5.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由社会性质决定)(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6.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由社会性质与矛盾决定)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
7.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8.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9.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十月革命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了一个新的变化。
10.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1.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本章学习的重点1、正确理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及其意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历史经验。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大众的革命。
首先,这种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其次,它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称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中国革命在性质上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2、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经济上的软弱性和政治上的妥协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3、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特点决定着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胜利。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次错误的主要代表人陈独秀李立三王明瞿秋白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921年党的一大没有认清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由于当时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等,缺乏明确的认识,因而笼统地提出要领导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任务和奋斗目标。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线的形成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指出: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第二步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1923年党的三大提出与国民党合作以建立广泛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将如何处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的国情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 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作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集中代表的国民党所领导的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就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第三章 新民主义革命理论(概论课)
传教士正在向上海徐家汇一带的孩子们传教
辨析:
“侵华有功论”
毛泽东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
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
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
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历史任务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2)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实践
革命统一战线 (1921年7月—1927年)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927年—1937年7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1945年)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在 西安发动西安事变
•中共派叶剑英、秦邦宪、 周恩来组成代表团到西安调 停。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教学目标:
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
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
论的形成、基本内容晶,是中国革命 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 果。
教学重点: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其内容;
◆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 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 ◆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内 容及其重要地位。
3、中国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
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领 导,就必然不能胜利。 ——毛泽东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 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步: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 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 义社会
中国的红色 政权为什么 能够存在 毛泽东
毛概-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3.成熟阶段——1936年以后
代表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实践论》、《矛盾论》 《战争和战略问题》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人〉发刊词》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正 式宣布:“从1927年到现在 ,我们 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 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 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 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 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 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
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正确的政策
主 观 条 件
(3)“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 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工农武装割据
为以 主武 要装 形斗 式争
为以 中土 心地 内革 容命
以 设根 为据 依地 托建
三者结合
(4)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意义
1.指明了夺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唯一正
确的途径,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2、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内容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 路的必要性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 路的可能性
(3)“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 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4)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意义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 路的必要性
第一,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第二,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决定的。中国反 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 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 下的农民战争。 第三,这是由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布局决定的。
总指挥叶挺
领导人张太雷
副总指挥叶剑英
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1928—1935)
1930年,中国 共产党创建的 农村革命根据 地十几个,军 队10万人, 1934年红军发 展到30万人, 革命根据地人 口达到1000万 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单项选择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共一大的召开【答案】C.【解析】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因此,正确答案是C。
选项A,辛亥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
选项B,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选项D,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党成立之前的五四运动已经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毛泽东认为,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是认清A.中国的国情B.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C.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D.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答案】A【解析】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中国共产党要在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里领导人民革命并取得胜利,就必须认清这一基本国情,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
因此,正确答案是A。
选项B,是近代中国国情的一部分。
选项C,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选项D,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
3.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答案】C.【解析】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因此,正确答案是C。
选项A、B、D,这些矛盾在近代中国也是存在的,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这些矛盾并非主要矛盾。
4.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A.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B.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C.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D.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与封建经济各占一半【答案】C.【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而且也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
在近代中国这个政治、经济、文化都极 其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 行革命,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进行一场什么 性质的革命?如何进行革命?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理论,正确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基本 问题,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案例讨论:
• ( 1 )中国是怎样由封建社会变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 ( 2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是什么?
•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 本特点
•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 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 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 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 基础。
• 第二,《南京条约》的签订和实施,加 速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 开始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逐步沦 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场所和原料 产地。 • 第三,它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灾难 性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巨额赔款和鸦片 大量输入所产生的银荒,使清政府的财 政危机日益严重,中国人民所受到的毒 害和负担更加沉重。
新民主主义思想基本成熟
• 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 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 • • • •
•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 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 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 会的主要矛盾。当然还有别 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 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 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3、辛亥革命
• • • • • 背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新丑条约》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提出“三民主义”。 过程:1911年10月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1912年元旦建立中华民国,孙中山任临时总统,并颁布资 产阶级宪法《临时约法》。 • 但由于国民党妥协分子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压迫, 孙中山被迫让位,把权力交给了代表旧势力的北洋军阀袁 世凯。袁上台后——称帝——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军阀混战。
•
签订《辛丑条约》。
一批不平等条约
•
•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当时社会 的特点进行了科学分析: 第一,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 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 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 第二,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 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 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官僚买办资本结合,在中国的社会经 济生活中占着明显的优势。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 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的力量很软弱,没 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 革命的任务: • • 近代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 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
• 所以,中国近代革命必须两面作战,既是反 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民 主革命,成为民族和民主革命的统一体。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 资产阶级革命,它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 2、戊戌变法(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 • • • • • 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定,资产阶 级改良派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 方式:通过实施“新政”,对封建制度进行自上而下 的改革 目标:以“救亡图存”为口号,效仿西方资本主义制 度,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要想实现民族独立 和国家富强的目标,依靠封建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是根本不可能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在中国根本行 不通。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本章重点
1、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 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正确认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在创立这一理论的过程 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3、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史上的重要 的地位。
两种错误观点的错误实质: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 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 民主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主要是指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无产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 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 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 政。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民主集 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的革命性: 一方面,就其消灭买办性、封建性,摧 毁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基础而言,具有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对 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剥夺大 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 的性质
3、保护民族工商业 民族工商业是民族资产阶级所有的 企业。
中国最大民族
工商业者—无 锡荣氏兄弟的 故居
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提出后,由 于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准备不 充分,致使这些基本思想不能完全落实 到实践中去,特别是对怎样实现无产阶 级领导权这个核心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 重视,致使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2.新民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中国共 产党成立到土地革命前半期初步形成。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刻投身于中 国革命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 成了不同的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经验, 从而指导了中国革命。
毛概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The End!
Thanks!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
• 统一战线 • 武装斗争 • 党的建设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反思
• 1、必须建设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这个党必须善于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正 确的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个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不谋个人私立,密切联系群众,勇于批评与自我批 评,敢于和善于领导人民向敌人作坚决的斗争。 • 2、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势,建设一支由共产党 领导的强大的人民军队,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路 线。 • 3、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在共产党领导下 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 阶级的领导权。 • 4、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主要依靠中国 各族人民自身的力量夺取胜利,同时也要争取各国革命力 量的援助。 • 历史证明,这些宝贵经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 义建设事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见翻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成条件
• 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 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 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 中国环境: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 建性质的社会。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 的舞台,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式的发 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 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 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 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 命的开始。
高中历史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目的: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指导意义难点: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课时:2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毛泽东同志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一切革命问题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一般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个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为了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和发展,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阻碍中国的自主发展,防止出现一个摆脱它们控制以至与它们竞争的新型资本主义国家。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这两大历史任务是相互关联着的,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才能为完成后一个任务创造条件。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马克思
恩格斯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马克 思恩格斯他们通过对俄国原始 土地公有制的农村公社的研究, 突破了他们原先根据西欧社会 发展提出的“五种社会形态 说”,提出了关于俄国等经济 文化落后国家可能在“国际交 往”的作用下,通过吸收资本 主义社会创造的发达工业生产 力和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 夫丁峡谷”、走非资本主义社 会发展道路的设想。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国 情况依据
(一)新民主主义来源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和”跨越论”
马克思恩格斯所持的是民主革命与 社会主义革命革命阶段论与不断革命论 辩证统一的思想。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 ,他们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是无 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无产阶级必 须积极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帮助资 产阶级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 ,无产阶级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要同 农民联盟,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 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
(1)关于革命的对象和任务 帝国主义 封建地主阶级 官僚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是反帝反封建,推翻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 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长征到陕北后的毛泽东
(2)关于革命的动力和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首先,近代中国是一 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中国 革命在性质上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其次, 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经济上的软弱性和政治上的妥协性,不 可能领导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再次,由于 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特点决定着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在无 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胜利。 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决定参加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的 广泛性。革命的动力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 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占人口80%的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是不可缺少的 同盟军。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 法宝,三个主要法宝。”
农村革命根据地 示意图
2、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内容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2)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 (3)“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 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 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南昌起义 指挥部一江西
大旅社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毛泽东等人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并进行了理论论述。
2、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农村为工作重心,以 根据地为依托,以政权为杠杆,以土地革命为基本 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夺取全国胜利 的道路。
2、武装斗争
(2)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有 根据地的农民战争(实质) 第一,农民是武装斗争最广大最深厚的力 量源泉 第二,农民深受三重压迫,是无产阶级最 可靠的同盟者 第三,农村是反动统治相对薄弱的地方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
3、党的建设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是由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 ❖ 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条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近代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领导阶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家我威信904744126有红包哦,看投向)1、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C )A、《<共产党人>发刊词》B、《论政策》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属于( B )A、资产阶级革命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D、完全独立的革命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B )A、民族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小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4、中共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的会议是(D )A、党的一大B、党的二大C、党的三大D、党的四大5、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 )A、无产阶级的领导B、人民大众的参与C、反帝D、反封建6、关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问题的正确观点是( D )A、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B、“毕其功于一役”C、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一回事D、“二次革命”论7、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完整提出,是在(A )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土地革命时期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 )A、武装斗争B、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C、政权建设D、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D )A、建立资产阶级专政B、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建立社会主义的共和国10、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C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1、1930年1月,毛泽东写的进一步从理论上概括农村包围城市问题的著名通信是( C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2、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 C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B、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C、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武装斗争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二、多项选择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BCD )A、民族资产阶级B、帝国主义C、买办资产阶级D、封建主义E、小手工业者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是(ABCDE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个体经济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3、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党内存在的错误倾向有( AB )A、“二次革命”论B、“毕其功于一役”C、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D、二者的性质不同E、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4、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BC )A、二者的性质一样B、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C、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前途D、互为因果,互相促进E、二者可并驾齐驱,同步进行5、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BCE )A、推翻资产阶级专政B、推翻帝国主义C、推翻封建主义D、建设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共和国E、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6、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 ABD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发展生产,繁荣经济D、保护民族工商业E、公私兼顾,劳资两利7、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有(BCD )A、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B、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革命性极强C、高度集中D、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E、大公无私,具有组织性、纪律性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指( ABCD )A、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受封建主义的束缚B、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C、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E、进步、革命与反动、落后9、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ACE )A、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B、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D、以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E、祉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10、中国共产党人从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的极端重要的问题有(ABD )A、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B、农民问题C、统一战线必要性问题D、武装斗争问题E、党的建设问题11、从1936年12月至1939年12月,毛泽东发表的进一步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文章是(ABCDE )A、《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B、《论新阶段》C、《战争和战略问题》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E、《<共产党人>发刊词》12、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有(BC E )A、土地革命B、统一战线C、武装斗争D、事实求是E、党的建设三、论述题1、无产阶级为什么会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答:(1)历史证明,中国资产阶级不能担当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中国革命客观上要求有新的领导阶级。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曾经领导民主革命r耳义得了推翻封建帝制的伟人成就,但是,由于它自身的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不可能领导中国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到无产阶级的肩上。
(2)生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叶,国无产阶级,不仅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一般特点,而且还有其特殊的优点;第一,它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革命精神。
中国没有欧洲那样的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除少数工贼外,整个阶级都是革命的;第二,它同农民阶级有天然的联系,有利于结成工农联盟;第三,它集中在火城市和工矿企业部门,便于组织;第四,它一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是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
2、如何理解中国革命为两步走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在这个问题上的教训是什么?答:(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途本应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不能担当这个革命的领导责任,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就失去了进入资本主义的内在条件。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中国革命的性质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而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前途也就不会是资本主义社会,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的两个不可分割又有机联系的阶段。
(4)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上,党内曾经有两种错误倾向:第一,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割裂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在联系,认为在两者之间应有个资本主义阶段;第二,王明的“毕其功于一役”,不承认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这两种错误都违背中国革命的规律,给革命造成极大的损失。
3、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答: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深刻分析了半殖地行封建中国社会的特点,总结了井冈山和各地的斗争经验,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条件。
”这就是: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一基本国情,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由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红色政权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由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而农民又是革命的主力军,这又使红色政权获得了深厚的阶级基础;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和互相间的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这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有着广泛的回旋余地。
第二,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
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国民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即湘、鄂、赣、粤等地区。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个客观条件。
国民革命失败后,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盾一个也没有解决,全国革命形势是继续向前发展的,因此也必将推动红色政权的持续发展。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主观条件。
如果只有赤卫队没有正式红军,便不能对付反动派,便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
那么,中国又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呢?这是由以下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第一,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因此,战争就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的斗争形式,军队就成为主要的组织形式。
第二,由于异常强大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乡村是反革命统治的薄弱环节。
因此,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乡村,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为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成为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第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足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战争。
因此,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组织和武装农民,开展土地革命。
总之,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红色能够长期存在与发展;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来夺取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
4、试述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之间的关系。
答:(1)从总的关系看,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统一战线,赴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建设,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斗。
只有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正确地领导全部中国革命。
(2)从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的关系看,只有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独立性和领导权,实行各项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的理论。
(3)从党的建设与武装斗争的关系上看,只有加强党的建设,党能在极端的白色恐怖下,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动摇,高举武装斗争大旗,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