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专题生态系统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5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测)
2022年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之测案【新课标版生物】专题15 生态系统与环境爱护总分 90分时间 40分钟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6×6=36分)1.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2℃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
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答案】A【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生物多样性是指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D.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答案】C【解析】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使其它物种的生存阻力减小,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A正确;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生态系统包括群落和无机环境,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爱护的意义和措施。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B.生态系统能量流淌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C.植物叶、芽及细胞中特殊物质等可感受物理信息,物理信息只来源于生物D.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A项正确;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B项正确;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C项错误;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D项正确。
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7课时2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课件
解析 互利共生指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由题 意可知,蜜獾与响蜜 的种间关系不是互利共生,A错误;捕食食物链中只包含 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所以图中由捕食关系 构成的食物链有2条,即植物→蚱蜢→蟾蜍→黑曼巴蛇→蜜獾,植物→蚱蜢→蟾 蜍→蜜獾,B错误;若黑曼巴蛇大量死亡,则蜜獾大量捕食蟾蜍,蟾蜍数量减少, 从而使蚱蜢数量增加,C错误;蟾蜍、蚱蜢为消费者,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 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
错误的是( C )
A.太阳能通过甲输入生态系统 B.参与构成食物链的成分有甲和乙 C.碳元素在乙与丙之间以CO2形式传递 D.丙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解析 由题图分析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非生物 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输入生态系统,A正确;参与构成 食物链的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即甲和乙,B正确;碳元素在乙(消费者)和丙 (分解者)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错误;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 细菌和真菌等,D正确。
(2) 要 研 究 湖 区 该 种 水 鸟 的 生 态 位 , 需 要 研 究 的 方 面 有 _________栖__息__地__、__食__物__、__与__其__他__物__种__的__关__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3点即可)。该生态系统中水鸟等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 意义是___有__利__于__每__种__生__物__之__间__充__分__利__用__环__境__资__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一些水鸟离开湖区前往周边稻田,取食稻田中收割后散落的稻谷, 羽毛艳丽的水鸟引来一些游客观赏。从保护鸟类的角度来看,游客在观赏水鸟 时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避__免__干__扰__水__鸟__在__稻__田__中__的__觅__食__行__为_____ (答出1点即可)。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54张)
2.(2020·山东等级考)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 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 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 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 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食物网复杂程度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相对值)
常规农业
C [土壤中的小型动物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如一些植物害 虫,分解者如蚯蚓等,A错误;实现物质循环至少具备生产者和分解者,由 题干信息可知,泥浆生物反应器中只加入了分解者,因此不能实现物质循 环,B错误;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息可知,加入的菌种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污染物获取 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属于分解者,C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由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由题意可知,泥浆生物反应 器中只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错误。]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及作用 物理 行为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生物种群的繁衍 生物的种间关系
4.明确碳循环的来源和去路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__合__作__用__或化__能__合__成__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二、研透教材
1.易误辨明
(1)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C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 能相对稳定的能力,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既存在于生物群落与 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B错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 大小取决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 强,C正确;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但其恢复力 稳定性低于草原生态系统,D错误。]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九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课件
(2)杂食性鱼类以昆虫为食,二者存在捕食关系;昆 虫、杂食性鱼类同时以水草为食,又存在竞争关系。杂食 性鱼类、底栖动物、滤食性鱼类以生产者(水草、浮游植 物)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同时,它们又以初级消费者 (底栖动物、浮游生物)为食,所以又属于次级消费者。
(3)水草腐烂后,与其存在竞争关系的浮游生物数量首 先增加。
2.能量流动的去向、关系式及特点
(1)去向。 ①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流入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无该去向); ③流入分解者; ④暂时未被利用(定时分析考虑)。
(2)关系式。 ①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一个营养级的粪便量不 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中 “流入分解者”的一部分。 ②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量。 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量 +下一营养级同化量+暂时未被利用的能量=同化量-呼 吸量。 (3)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的种类,还需考虑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如氧气、温度
和水分等。
(3)植物根细胞对无机盐离子如NO
-
3
的吸收是通过主
动运输完成的。
答案:(1)有机物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
解成无机物 (2)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引进的分解者生物
的种类,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 (3)主动
热点1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 但都是自养型生物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 养级 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 和厌氧型两类 D.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都是直接联系的,消费者 可有可无
②通过色、声、磁、温度等传递——物理信息 ③通过化学物质(或气体)传递——化学信息 (2)速记信息传递功能。 ①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②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 ③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7 考点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讲义(通用版)
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1.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解读3.环境污染的成因及后果归纳4.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5.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2021·湖南,4)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形曲线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C.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D.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 B解析早期食草动物进入草原生态系统,由于空间、资源充足,又不受其他生物的制约,所以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的增长大致呈“J”形曲线,A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而图中a点的纵坐标对应的数量为该食草动物的最大数量,所以环境容纳量应小于a点的纵坐标值,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食草动物过多会导致植物数量的下降,食草动物数量的下降又会导致植物数量的增多,属于典型的负反馈调节,C正确;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过度放牧使得草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致使草原退化,会降低其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
2.(2021·北京,15)随着改革实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对我国所有地区、各个领域的长期要求,生态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以下所列不属于生态保护措施的是()A.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计划B.出台地方性控制吸烟法规C.试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D.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答案 B思维延伸——判断与填充(1)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输入和散失(2015·全国Ⅱ,4)(×)(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经典高考题)(×) (3)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遗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2016·江苏,20)(√) (4)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生态系统
Part Three
生态系统的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 化学能
消费者:通过摄食生产者或其他消费者 获取能量
分解者:通过分解有机物质获取能量
能量传递: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沿着食物 链和食物网传递
能量转化: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通过光合 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等过程转化
能量损失: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过程中 会有一定损失,如热能散失、呼吸作用等
氮循环: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氮元素,动物通过食物链吸收植物中的氮元素,死亡后氮 元素回归土壤,形成循环。
碳循环和氮循环的关系:碳循环和氮循环是生态系统中两个重要的物质循环,它们相互影响, 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碳循环和氮循环的重要性:碳循环和氮循环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 意义,同时也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物质循环的过程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 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
分解者:通过分解有机物,释放能 量,将物质转化为无机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消费者:通过捕食和寄生等方式获 取能量,维持自身生存和繁殖
物质循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 者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维 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监测:对生态系统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如气候变化、物种入侵等
感谢观看
汇报人:
Part Six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能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 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 专题二 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
3.信息传递的“三种类型”与“三类功能” (1)巧辨信息种类 ①通过行为(肢体语言)传递——__行__为___信息 ②通过色、声、磁、温度等传递——__物__理__信息 ③通过化学物质(或气体)传递——__化__学___信息 (2)速记信息传递功能 ①对“个体”——强调__生__命__活__动___所必需 ②对“种群”——强调“_种__群__繁__衍___”所必需 ③对“生态系统”——强调“调整_种__间__关__系_”及“_维__持__生_态__系__统__稳__定_”。
1.巧辨碳循环模式图中的成分 (1)常考图示:
1.巧辨碳循环模式图中的成分 (1)常考图示:
(2)突破方法:
①先据双向箭头“
”确定“大气中CO2库”与“生产者”。
②再根据两者中有“1”个指入箭头的为“生产者”(如甲中A,乙
中①,丙中E),有1个指出箭头的为“大气中CO2库”(如甲中B, 乙中④,丙中A)。
1.(2016·全国课标卷Ⅲ,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 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答案 (1)减少实验误差(或增加实验的精确性) (2)浮游动物 (3)竞争 (4)营养结构(食物网或食物链) 物质转化效率和能 量流动 (5)①
本考点属于高考热点,考查内容涉及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等,考查题型多样,内容丰富, 近年高考依据情境信息自行构建食物网及能量分流模型考查更多。 对本考点的考查常常渗透种群及群落相关内容。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整合训练(十四)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
整合训练(十四)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全员必做题1.[2022·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和五华县高三一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
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B.引进的芦苇、香蒲在与藻类竞争光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涉及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D.放养的植食性鱼类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2.[2022·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一模]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农牧业生产的现象描述和规律总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地虽瘠薄,常加粪沃,皆可化为良田”描述的是通过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B.“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描述的是农田中狗尾草的生长现象,狗尾草等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C.“毋覆巢,毋杀胎夭飞鸟,毋麝卵”描述了对动物资源利用时,应避免捕杀幼年个体,这样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提高出生率D.“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描述了农业生产应避免虫害,体现了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3.[2022·广东省汕尾市高三期末调研]生态农庄是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新兴农业模式,如图是某农庄生态系统结构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农庄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包括太阳能和饲料中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C.该生态农庄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据图分析,蚯蚓从粪便中获得的能量属于鸡和牛的同化量4.[2022·山东省济宁市高三模拟](不定项选择)净初级生产量(NP)指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GP)和生产者呼吸消耗有机物量(R)的差值。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
知识点2 生态系统的功能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碳循环失调(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或植被破坏 (2)影响:导致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直接以沼气池为中心的现代生态农业,利用了____________原
理物,质循极环大再地生 提高了________。 能量利用率
天敌
出现频率,种植密度, 植株高度,种间关系
1.实现物质循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2.减少肥水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养殖成本。
重金属污染物被水葫芦吸收后沿食物链累积 到食物链顶端,危害人体健康
1.减少生态足迹:节约用水用电,低碳出行,提倡素食,垃圾 分裂回收(生态足迹和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有关)
2.加大环境承载力:加大农,林,牧,渔等产业科技的投入,提高 生产力,提高产量
3.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 富营养化,酸雨1.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知识点2 生态系统的功能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碳循环的过程:
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
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碳在无机环境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碳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
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
①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联系: ②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
其小便记路
行为信息 蜜蜂的跳舞,孔雀开屏
作用
个体水平:生命活动的正常 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能力训练十四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判断题1.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 )2.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有动物、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 )3.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 )4.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 )6.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 )7.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需要不断补充。
( )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其他生物。
( )9.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 )10.所有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 )11.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 )12.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进行。
( )13.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不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 )14.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 )15.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农作物,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 )16.富营养化水体出现“水华”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 )17.输入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可能是太阳能,也可能是现成有机物中的能量,如人工鱼塘、工厂排出的有机废物。
( )18.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选择题1.(2019某某某某质检)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湖泊污染。
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二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一、生态系统(一)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二)空间范围:有大有小,其中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三)组成关系(四)功能: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统一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成分(一)非生物的物质(水分、空气、无机盐等)和能量(阳光、热能等),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二)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及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基石),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三)消费者: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物。
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此外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
(四)分解者:为异养型生物,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腐食性的动物(如蚯蚓、蜣螂)。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是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
(五)各成分相互关系(如图)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一)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生产者是食物链的开始,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条食物链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
3、对食物链的分析(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最末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为多种动物,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
(2)在食物链中,当某种生物大量增加时,一般会导致作为其食物的上一营养级数量减少,作为其天敌的下一营养级数量增多。
(3)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使它们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
这种制约可能来自于种间,也可能来自于种内。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考点2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学案
考点2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正误判断(1)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的生长(√)(3)所有的生产者都是植物,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提示硝化细菌是生产者,不是植物,蚯蚓、秃鹫是动物,属于分解者,只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才是分解者。
(4)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的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提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两部分,营养结构为食物链和食物网。
(5)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属于第四营养级(√)(6)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提示缺少非生物环境.2.生态系统功能的正误判断(1)生态系统的生产量有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2)用字母表示总初级生产量与净初级生产量之间的关系:GP=NP +R(√)(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提示也可来自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
(4)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提示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减少生态系统的能量消耗。
(5)由于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产者再固定,且食物链中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6)兔吃草后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是兔同化量的一部分(×)提示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3.生物圈与生态环境的正误判断(1)人口增长过快,不但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2)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3)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川融化(×)提示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臭氧层被破坏.(4)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5)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提示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微生物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减少。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生态专题题型分类课件
使棉花固定的能量尽可能保留在棉花植株
问法4:措施建议和机理
[2022 湖北] 如图为生态系统
结构的一般模型,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3)如果图中生产者是农作物
棉花,为了提高棉花产量,
从物质或能量的角度分析,
针对⑦的调控措施及理由分
别是_____________。
① 合理密植,改善通风,满足光合作用对CO2需求,减少无氧呼吸消耗;
营养物质
______________最丰富。
不换培养液
3)曲线d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组酵母菌
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种群增长逐渐变慢,其限制因素有
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
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达25年的研究,有以下发现:食物链顶端的虎鲸种群数量最少,从能量
流动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的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而虎鲸营养级最高,获得能量最少,所以种群数量少
问法3:长句原因分析题
常常是分析原因,回答时要突出涉及的课本知识点,
有时候需要结合情境或者题目图表层层递进作答。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选择题1. 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A 、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 、一个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 、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2. 下列四项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u鱼类种群擁度。
仮类种蒂密摩CD当一种生物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生物时, ()阳此匚H. 0 、等A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B .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C .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 3条D .如果螳螂减少,黄雀数量也将减少4. 下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则同化量各占一半,俊类种群密度平均增K址鱼类种群廃度■- -O.平均堆氏址平均瞄杞肚平均堆氏磺A. 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 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 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 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5. 同一生态系统中,竞争最激烈的是()A .蛙和昆虫B .狼与兔C .狮子和斑马D .野兔与田鼠6. 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8.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某种细菌对植物树叶的分解作用,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等份,实验过程保持树叶湿润。
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下表所示。
哪种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序号实验处理甲乙万案一无菌条件自然条件万案二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自然条件万案三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先火菌,然后接种某种细菌,最后置于适宜条件下A. 方案一B.方案二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7.生产者细胞中的叶绿体中可生成ATP,同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细胞中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也能形成ATP。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20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同化量的分析(习题精练含答案详解)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同化量的分析》专题复习练习1.(2018海南卷·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
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答案】D【分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直接以植物等生产者为食的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动物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上是呼吸作用,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详解】A、当鲫鱼以藻类为食时,是初级消费者,当鲫鱼以水蚤为食时,是次级消费者,A项正确;B、依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鳜鱼的营养级比鲢鱼高,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获得的能量少于鲢鱼,所以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B项正确;C、通气增加水体溶解氧,有利于水体中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促进残骸分解为无机物,C项正确;D、依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第一营养级的藻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第三营养级的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项错误。
2.(2018海南卷,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答案】D【分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
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第2讲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
第2讲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聚焦新课标:2.2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2.3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2.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依据生态学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基础自查明晰考位纵引横连————建网络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答案填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边角扫描————全面清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
(选择性必修2 P50正文)( )2.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选择性必修2 P52图3-4)(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选择性必修2 P54正文)( ) 4.每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就是从上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
(选择性必修2 P55图3-5)( )5.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选择性必修2 P58正文)( )6.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选择性必修2 P63正文)( )7.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形式进行。
(选择性必修2 P61“思考·讨论”)() 8.碳循环中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导致了温室效应现象的出现。
(选择性必修2 P63“与社会的联系”)()9.生物富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顶端。
(选择性必修2 P64正文)( )10.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
(选择性必修2 P69正文)( ) 1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选择性必修2 P73正文)( )1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选择性必修2 P75正文)( )13.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根据下列南极食物网图回答: 假设Hale Waihona Puke 于某种原因大鱼全部死亡,磷虾的数量如何
变化?
功能
能量去向分析
吸收 初级消费者
摄 入 量
初消 级化 消 费
同化 的
总能量
者 食物
残渣 未同化量
(粪便)
通过呼吸 作用以 热能 散失
用于该营养级生物的
生长、发育 、繁殖等;
储存于生物体内
遗体残骸 下一营养级
分解者
关于能量流动计算规律总结
功能2:物质循环碳循环图解
功能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5、作用 (1)个体: 生命活动的正,常离进不行开 信息的作用。 (2)种群: 生物种群,的离繁不衍开信 息的传递。 (3)群落和生态系统: 能 调节生物的种,间以关维系持 生态系。统的稳定
1、范围 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2、种类 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2.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
在食物网中:
1.在能量分配比例未知时的计算:
选最短食物链
知低营养级,求高营养级获能量最多按×20%计算
选最长食物链
获能量最少按×10%计算
知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需最多能量按选÷最1长0%食计物算链
选最短食物链
需最少能量按÷20%计算
例 如图所示,该食物网中,若人的体重增加1 kg,最少消耗水藻 25 kg,最多消耗水藻 kg。 100 000
难点:利用“拼图法”巧解能量流动
若W1表示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根据图示可知在一
定时间内,W1能量去向有 A1、B1、C1、D1
。
即W1= A1+B1+ C1+D1。
其中D1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B1表示 现存在生物体内 。
从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 D1/W。1
由此可以看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来源 可来自于无机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
4、方向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判断
某一生态系统在彻底破坏之前,受到外界干扰, 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恢复的过程,应视为抵抗 力稳定性,如河流轻度污染的净化;
若遭到彻底破坏,则其恢复过程应为恢复力稳 定性,如火灾后草原的恢复等。
辨析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细菌都是分解者
错: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特殊的消 费者。
2.动物都是消费者
错: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 者。
3.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错: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
生产者包含绿色植物
4.植物都是生产者 错: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在食物链中:
1.正推类型:
ABC D
若A总重1000KG体重,至少(或最多)能使D增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至少按最小效率(10%)计算 最多按最大效率(20%)计算
2.逆推类型:
ABCD
若D增重10KG,至少(或最多)消耗A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至少按最大效率(20%)计算 最多按最小效率(10%)计算
考点二: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判断
A 为生产者;B 为消费者;C 为分解 者;D 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A 为消费者; B 为分解者;C 为非 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 为生产者
A 为生产者;B 为消费者;C 为分解 者;D 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食物链(网)中种群数量变化的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