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l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ppt课件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 比例是否正确:
1.
20 :5 = 1 :4 (错)
2.
1 2
:1 3
= 6 :4
(对)
3.
0.6 :0.2 = 3 :1 44
(对)
4.
6 :10 = 9 :15 (对)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2.4︰1.6 60︰40
外项
内项
= 2.4
60
1.6
40
内项
外项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6∶9 和 9∶12
比例的意义: 因为: 6 ∶ 9 = 2
3 9∶12 = 3
4 2 ≠3 34
比例的基本性质: 因为: 6 × 12 = 72
9 × 9 = 81
72 ≠ 81
所以: 6∶9 和 9∶12
所以: 6∶9 和 9∶12
不能组成比例。
不能组成比例。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1.
20 :5 = 1 :4 (错)
2.
1 2
:1 3
= 6 :4
(对)
3.
0.6 :0.2 = 3 :1 44
(对)
4.
6 :10 = 9 :15 (对)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2.4︰1.6 60︰40
外项
内项
= 2.4
60
1.6
40
内项
外项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6∶9 和 9∶12
比例的意义: 因为: 6 ∶ 9 = 2
3 9∶12 = 3
4 2 ≠3 34
比例的基本性质: 因为: 6 × 12 = 72
9 × 9 = 81
72 ≠ 81
所以: 6∶9 和 9∶12
所以: 6∶9 和 9∶12
不能组成比例。
不能组成比例。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复习 :
1、什么是比例?
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答:比值相等的两个比
自学课本16页、思考、并小 组讨论:
1、在3∶6= 2∶4这个比例中内项和外项分别 是什么?
2、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有什么关 系?
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 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确:(1)6 :3 = 8 :5
(错)
(2)0.2 :2.5 = 4 :50 (对)
11
(3)2:3 = 2 : 3
(错)
(4)1.2 :0.6 = 10:5
(对)
2、判断
(1)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
个内项的积,差是0.
(√)
(2)18:30和3:5可以组成比例。 (√)
(3)如果4Ⅹ=3Y,(X和Y均不为0),
那么4:X=3:Y.
(×)
(4)因为3×10=5×6,所以3:5=10:6
(×)
填空:
1、在比例5 : 6=1.5 : 1.8里,外项是(5 )和
(1.8) ,内项是( 6 )和(1.6 )。
2、已知
x
3
=
y
5
,
所以5 x=(3y )
3、若3 x=5 y,则 x : y=( 5 ) : ( 3 )
内项
外项
做一做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 = 10 ∶6
内项 外项
11
∶=
6 ∶4
23
6 ∶10 = 9 ∶15
内项 外项
0.6 ∶0.2 = 3 ∶ 1 44
1、什么是比例?
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答:比值相等的两个比
自学课本16页、思考、并小 组讨论:
1、在3∶6= 2∶4这个比例中内项和外项分别 是什么?
2、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有什么关 系?
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 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确:(1)6 :3 = 8 :5
(错)
(2)0.2 :2.5 = 4 :50 (对)
11
(3)2:3 = 2 : 3
(错)
(4)1.2 :0.6 = 10:5
(对)
2、判断
(1)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
个内项的积,差是0.
(√)
(2)18:30和3:5可以组成比例。 (√)
(3)如果4Ⅹ=3Y,(X和Y均不为0),
那么4:X=3:Y.
(×)
(4)因为3×10=5×6,所以3:5=10:6
(×)
填空:
1、在比例5 : 6=1.5 : 1.8里,外项是(5 )和
(1.8) ,内项是( 6 )和(1.6 )。
2、已知
x
3
=
y
5
,
所以5 x=(3y )
3、若3 x=5 y,则 x : y=( 5 ) : ( 3 )
内项
外项
做一做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 = 10 ∶6
内项 外项
11
∶=
6 ∶4
23
6 ∶10 = 9 ∶15
内项 外项
0.6 ∶0.2 = 3 ∶ 1 44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 (共21张PPT)

(3) 0.2 :2.5 = 4 :50 ( √ )
(4) 1.2 :0.6 = 10 :5 ( √ )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六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比例的 基本性 质 -人教版 (共21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六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比例的 基本性 质 -人教版 (共21张PPT)
一、复习 1、什么叫做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六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比例的 基本性 质 -人教版 (共21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六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比例的 基本性 质 -人教版 (共21张PPT)
2.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 C )与 3 : 5 能组成比例。
A. 10:6
B.
1 3
:
1 5
C. 30 : 50
(2)( B )与 5 : 8 能组成比例。
A.
1 5
:
1 8
B. 10:16 C. 3 : 5
(3) 4 : 5 与( B ) 能组5
B.
例1 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
内向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1)2.4:1.6=60:40
2.4×40= 96 1.6×60 =96
(2)3 9
5 15
3×15 = 45 5 × 9 = 45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 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课件PPT1人教版

试一试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 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组成比例,把 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3.6 : 1.8 和 0.5 : 0.25
(1.8)×( 0.5 )=(0.9 ) (3.6)×(0.25)=(0.9 )
3.6 : 1.8 = 0.5 : 0.25
试一试
0.5 5
=02.2
0.5×2 =( 5 )×(0.2)
明确学习目标:
1、掌握什么是比例的项、内项 和外项。
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会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来自 复习1、什么叫做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判断下面的比,哪些能组成比 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3:5 0.4 :0.2 2 :8
3 : 6 = 2 :4
内项 外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 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 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 例的内项。
你能说出其他三个比例的内 5小时运完,甲和乙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工作效率的比是( )
11、有两个比,比值都是2/3 ,第一个比的后项与 第二个比的前项都是6,把这两个比组成比例。
比例 内项 外项
规律
3:6=2:4 6,2 如果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8︰25=40︰125
3,4
6×2=3×4
(3)在12 、8 、16 这三个数中添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 )、( )或( )。
2:4=3:6 4,3 5四个数组成比例(
)
8、X:Y=3:4,Y:Z=6:5,X:Y:Z=( )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12和8,两个比的比值是3/4,写出这个比例( )
人教版《比例的基本性质》(完美版)PPT课件3

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存在这样的特点呢?
探究新知 ——2.比例的基本性质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特点, 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特点说岀来?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怎样 的呢?
探究新知 ——2.比例的基本性质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巩固练习
1. 教材第41页“做一做”。 2. 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2题。 3. 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4题。 4. 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5题。
课堂小结
•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课后作业
1. 填一填。 (1) 如果 a : b = c : d,那么( ) × ( ) = ( ) × ( ) 。 (b、d都不为零) (2)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5和a,则两个外项的积是( )。
两个探外究项新的知积—等—于1.两个内项的积号。 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相等。以前我们是通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会4 应用4 比: 3例和的1基2 :本9 性质正1确: 判5 和断过两0. 个计比能算否组它成比们例。的比值来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的。学过比
今天将学习一种更快捷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6(2=) A6×0B: 4=0C。×D
教我材们第 已4经3认页识练了习比八例第,2题说。一说什么叫比例?
今教天材将 第学43习页一练种习更八快第捷5题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4×材40第= 4916页,“两做个一内做项”。的积是1.
例如:2.4 例6 =的60外:项40,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探究新知 ——2.比例的基本性质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特点, 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特点说岀来?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怎样 的呢?
探究新知 ——2.比例的基本性质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巩固练习
1. 教材第41页“做一做”。 2. 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2题。 3. 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4题。 4. 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5题。
课堂小结
•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课后作业
1. 填一填。 (1) 如果 a : b = c : d,那么( ) × ( ) = ( ) × ( ) 。 (b、d都不为零) (2)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5和a,则两个外项的积是( )。
两个探外究项新的知积—等—于1.两个内项的积号。 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相等。以前我们是通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会4 应用4 比: 3例和的1基2 :本9 性质正1确: 判5 和断过两0. 个计比能算否组它成比们例。的比值来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的。学过比
今天将学习一种更快捷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6(2=) A6×0B: 4=0C。×D
教我材们第 已4经3认页识练了习比八例第,2题说。一说什么叫比例?
今教天材将 第学43习页一练种习更八快第捷5题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4×材40第= 4916页,“两做个一内做项”。的积是1.
例如:2.4 例6 =的60外:项40,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新人教版)(共23张PPT)

24: 6 = 8 :2
6、运用比例的根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 例。
0.2∶2.5 和 4∶50
因为 0.2 × 50 = 10
2.5 × 4 = 10
10 = 10
所以 0.2∶2.5 和 4∶50 能组成比例。
1.2∶3
4
和
4 5
∶5
因为 1.2 × 5 = 6
3 4
4
×5
3 =5
1 2
×
4
=
2
1
内项积:3 × 6 = 2
31
0.6 ∶0.2= 4 ∶4
外项积:0.6 ×14 = 0.15
3
内项积: 0.2 ×4 = 0.15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如:
3 9, 5 15
3×15=5×9。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
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这个规律叫做比例的根本 性质。
验证:是不是其他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观察组成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并探究它 们的关系。同学们小组内交流。
32 : 320 = 1 : 10
内项 外项
外项积是: 32×10 内项积是: 320× 1
32 ×10= 320× 1
组成比例的两个 内项的积和两个 外项的积相等Leabharlann 验证其他的比例有没有这个规律.
11
2 ∶3 = 6 ∶4
外项积:
外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 项。
2.4:1.6=60:40
内项
外项
上面的比例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2.4 1.6
=
60 40
2.4和40仍然是外项,1.6和60仍然是内项。
6、运用比例的根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 例。
0.2∶2.5 和 4∶50
因为 0.2 × 50 = 10
2.5 × 4 = 10
10 = 10
所以 0.2∶2.5 和 4∶50 能组成比例。
1.2∶3
4
和
4 5
∶5
因为 1.2 × 5 = 6
3 4
4
×5
3 =5
1 2
×
4
=
2
1
内项积:3 × 6 = 2
31
0.6 ∶0.2= 4 ∶4
外项积:0.6 ×14 = 0.15
3
内项积: 0.2 ×4 = 0.15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如:
3 9, 5 15
3×15=5×9。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
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这个规律叫做比例的根本 性质。
验证:是不是其他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观察组成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并探究它 们的关系。同学们小组内交流。
32 : 320 = 1 : 10
内项 外项
外项积是: 32×10 内项积是: 320× 1
32 ×10= 320× 1
组成比例的两个 内项的积和两个 外项的积相等Leabharlann 验证其他的比例有没有这个规律.
11
2 ∶3 = 6 ∶4
外项积:
外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 项。
2.4:1.6=60:40
内项
外项
上面的比例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2.4 1.6
=
60 40
2.4和40仍然是外项,1.6和60仍然是内项。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共19页ppt)

86 (3)2 : 20和0.6 : 30
5
(1)615 90 1010 100 不能组成比例
(2)1 8 1 1 6 1 能组成比例 130 12 20 0.6 12 能组成比例 5
2 : 20 0.6 : 30 5
•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 有哪些收获呢?
巩固练习
1.我会填。
(1)已知A∶B=2∶14 ,那么A×(14 )=B× (2 )。 (2)在5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5,其中一
3 个内项是 ,则另一个内项是( 3 )。
2.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1,那么
•
5.通过观察整理、分析推理、模拟实 验等方 法研究 日食的 成因和 变化过 程,以 及研究 、发现 日食过 程中的 更多信 息。并 能根据 实验发 现,用 模型或 图示解 释各类 日食的 成因和 更多的 现象。
•
6.能够有依据地进行推理与联想,大 胆表达 对日食 现象的 更多看 法。进 而产生 继续研 究关于 日食和 月食更 多现象 的兴趣 。
随堂练习
1.已知24×3=8×9,根据比例的基本 性质,你能写出比例吗?你能写几个?
24∶8=9∶3 24∶9=8∶3
3∶8=9∶24 3∶9=8∶24
8∶24=3∶9 8∶3=24∶9 9∶24=3∶8 9∶3=24∶8
2.小红说的对吗?
1分=60秒 54∶45=1.2 72∶60=1.2
两个比的比值相同,说明心跳的速度 没有变,所以小红说的对。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 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比值不变。
5
(1)615 90 1010 100 不能组成比例
(2)1 8 1 1 6 1 能组成比例 130 12 20 0.6 12 能组成比例 5
2 : 20 0.6 : 30 5
•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 有哪些收获呢?
巩固练习
1.我会填。
(1)已知A∶B=2∶14 ,那么A×(14 )=B× (2 )。 (2)在5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5,其中一
3 个内项是 ,则另一个内项是( 3 )。
2.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1,那么
•
5.通过观察整理、分析推理、模拟实 验等方 法研究 日食的 成因和 变化过 程,以 及研究 、发现 日食过 程中的 更多信 息。并 能根据 实验发 现,用 模型或 图示解 释各类 日食的 成因和 更多的 现象。
•
6.能够有依据地进行推理与联想,大 胆表达 对日食 现象的 更多看 法。进 而产生 继续研 究关于 日食和 月食更 多现象 的兴趣 。
随堂练习
1.已知24×3=8×9,根据比例的基本 性质,你能写出比例吗?你能写几个?
24∶8=9∶3 24∶9=8∶3
3∶8=9∶24 3∶9=8∶24
8∶24=3∶9 8∶3=24∶9 9∶24=3∶8 9∶3=24∶8
2.小红说的对吗?
1分=60秒 54∶45=1.2 72∶60=1.2
两个比的比值相同,说明心跳的速度 没有变,所以小红说的对。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 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人教新课标

不能组成比例
(3) 1 : 1和5 : 1 25 84
可以组成比例
可以组成比例
(4)7.5:1.3和 5.7:3.1
不能组成比例
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
5.已知24×3=8×9.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你 能写出比例吗?你能写出几个?
24 :8=9 :3 3 : 8 =9 : 24 8 : 24=3 : 9 9 : 24=3 : 8
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41页 1. 什么叫做比例的项?
什么叫做比例的外项? 什么叫做比例的内项?
2.比例的组成和比的组成有什么不同?
学习新知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4:1.6=60:40
内项 外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2.4:1.6=60:40
内项 外项
如果把上面的比例写成分数形式: 2 . 4 6 0 1.6 40
2.4和40仍然是外项,1.6和60仍然是内项 。
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 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1) 2.4:1.6=60:40
2.4×40=96 1.6×60=96
(2) 3 9 5 15
3×15= 45
(1)6:3和8:5 (2)0.2:2.5和4:50
不能组成比例
可以组成比例
(3) 1 : 1 和1 : 1 36 24
可以组成比例
(4)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5和4:5 5
不能组成比例
4.应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 哪组中的两个比 可以组成比例.
(1)6:9和9:12 (2)1.4:2和28: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比例的基本性质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 积。这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11/23/2020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l 人教版2014 (共9张PPT)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l 人教版2014 (共9张PPT)
随堂练习
(1)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8,
其中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是( 9)。
(2)如果5a=3b,那么,a
b
=((35)) ,
b a
=((53))
(3)a︰8=9︰b,那么a×b=( 72)
11/23/2020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l 人教版2014 (共9张PPT)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l 人教版2014 (共9张PPT)
谢谢
11/23/2020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l 人教版2014 (共9张PPT)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l 人教版2014 (共9张PPT)
2.4︰1.6 = 60︰40
若是写成这种形式
= 2.4
60 交叉相乘
1.6
40
外项依然是2.4×40=96 内项依然是1.6×60=96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l 人教版2014 (共9张PPT)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l 人教版2014 (共9张PPT)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l 人教版2014 (共9张PPT)
= 2.4 ︰ 1.6
60 ︰40
内项 外项
外项积是: 2.4 × 40 = 96 内项积是: 1.6 × 60=96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 的积。这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P23/2020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l 人教版2014 (共9张PPT)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l 人教版2014 (共9张PPT)
比例的基本性质
= 2.4 ︰1.6
60 ︰ 40
内项
外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 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 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l 人教版2014 (共9张PPT)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l 人教版2014 (共9张PPT)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l 人教版2014 (共9张PPT)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l 人教版2014 (共9张PPT)
复习
1、什么叫做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判断两个比组成比例的标准? 比值是否相等。
1、判断下列哪组可以组成比例:
(1)6 :3 = 8 ∶ 1 (不可以)
(2)0.2 :2.5 = 4∶50 (可以)
(3)2∶3 = 1∶1 (不可以)
23
(4)1.2 :0.6 =10 :5 (可以)
11/23/2020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l 人教版2014 (共9张PPT)
《比例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l 人教版2014 (共9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