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学实验要求

合集下载

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中枢活动的基本特征实验目的:了解中枢活动的基本特征,分析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的关系实验用物:蟾蜍、手术器械、万能支台、肌夹、秒表、滤纸片、0.5%H2SO4实验步骤(实验内容):1、制备脊髓蛙。

2、反射时的测定3、反射弧分析①感受器作用②周围神经作用③中枢作用实验结果:1、皮肤感受器反射时为3.20秒(三次的平均值)。

2、剥去皮肤后无反射发生。

3、剪断坐骨神经后无反射发生。

4、破坏脊髓后无反射发生。

由以上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此反射的感受器存在于皮肤上。

2、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反射才会发生。

只要反射弧五个环节中的任一个环节被破坏,反射弧都不会发生。

实验报告(2)实验名称: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作实验目的:学习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实验用物:蟾蜍、手术器械、探针、玻璃分针、培养皿、任氏液等实验步骤(实验内容):1、破坏脑、脊髓2、剪断脊柱、去除前肢及内脏3、剥离皮肤4、分离左右后肢5、游离坐骨神经、分离腓肠肌得标本实验结果:制作一个机能良好的神经肌肉标本,见图。

实验报告(3)实验名称:肌肉的收缩特征实验目的:观察刺激与肌肉收缩的关系实验用物: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手术器械、万能支台、肌槽、记纹鼓、蛙板、刺激器、任氏液实验步骤(实验内容):1、连接实验装置2、固定肌肉标本3、观察实验项目实验结果:1、测定阈值为18/32V、最适刺激为24/32V。

(手动鼓、外触发、手动单次)2、描记收缩曲线(电动鼓、外触发、手动单次、最适刺激强度)1次/S 2次/S 4次/S 8次/S(单收缩)(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实验报告(4)实验名称:血型的测定实验目的:1、学习用标准血清检查ABO血型的方法2、观察红细胞的凝集现象3、了解血型鉴定在输血治疗中的意义。

实验用物:人血、A型和B型标准血清、刺血针、玻片、玻璃棒、滴管、酒精、生理盐水、棉球等。

实验步骤(实验内容):1、取两滴生理盐水各滴在玻片的两端。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实验原理: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包括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功能、调节和相互关系等方面。

本实验主要涉及人体骨骼、肌肉、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实验仪器:解剖刀、手术剪、手术钳、手术锤、手术锯、手术针、手术线、显微镜、心电图仪、血压计、呼吸计、消化酶试剂等。

实验步骤:
1. 骨骼系统实验:取一具人体骨骼模型,观察骨骼结构,了解骨骼的组成、形态和功能。

2. 肌肉系统实验:取一具人体肌肉模型,观察肌肉结构,了解肌肉的组成、形态和功能。

3. 心血管系统实验:使用心电图仪测量心电图,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了解血压的变化规律。

4. 呼吸系统实验:使用呼吸计测量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了解呼吸的调节机制。

5. 消化系统实验:使用消化酶试剂测定消化酶的活性,了解消化的过程和机制。

6. 泌尿系统实验: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和透明度,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了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实验结论: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
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临床医学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生理学实验方法与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操作【目的要求】1、了解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2、了解生理学常用实验器械,熟悉并掌握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使用。

3、学习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的写作。

【实验内容】一、生理学实验方法1、实验动物的选择2、常用动物的捕捉方法3、常用动物的麻醉方法(1)常用的麻醉剂(2)常用麻醉给药途径4、用动物的固定方法5、常用手术的基本操作二、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操作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是配置在微机上的4通道生物信号采集、放大、显示、记录与处理系统。

它具有记录仪+示波器+放大器+剌激器+心电图仪等传统的实验仪器的全部功能。

可记录动作电位、神经放电、肌电、脑电、心电、慢速电信号、压力、张力、呼吸、温度以及液滴计数等信号。

可输出电压、电流用于刺激。

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微型计算机。

2.BL-420生物信号采集、放大、A/D转换及刺激输出等多功能硬卡和前面板。

3.BL-420生物信号显示与处理软件。

实验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与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目的要求】学习两栖类的毁髓方法;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实验原理】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但其离体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

在生理实验中常用蟾蜍或蛙的离体组织或器官作为实验标本。

如用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兴奋性、兴奋过程、刺激的一些规律及骨骼肌收缩特点等。

因此,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生理实验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材料与器械】蟾蜍或蛙、任氏液、蛙类手术器械(普通剪刀、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金属探针)、玻璃分针、蛙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小烧杯、锌铜弓等。

【实验步骤】1、破坏脑和脊髓(双毁髓)取蟾蜍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勿用手搓)。

左手握住蟾蜍,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以头颅后缘稍稍拱起为宜)。

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图2-1)。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中文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s for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适用专业:药学、药物制剂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实验开课时间:第三学期总学时:24总学分:1二、课程简介(字数控制在250以内)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是药学及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

在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逐步掌握解剖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过程和要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具有严谨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三、相关课程的衔接预修课程(编号):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并修课程(编号):四、教学的目的、要求与方法(一)教学目的:通过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蛙类、小鼠、家兔等实验动物的实验操作,及家兔的麻醉、解剖、气管插管、动脉插管等的制作方法;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生理机能仪的使用及软件操作等。

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整理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通过这个过程的锻炼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从事科学实验的基本素质。

(三)教学方法: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以幻灯片、实物标本、图片、教学软件与视频等配合教学,从简单操作入手,逐步掌握各项实验技能。

五、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基本组织的观察(4学时)实验内容与要求:掌握显微镜的使用,绘图的基本要要领,有代表性的四大基本组织的肉眼、低倍镜、高倍镜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

实验二运动系统(骨标本/模型)的观察(2学时)实验内容与要求:观察并掌握人体全身骨骼的组成及特点,人体骨架模型中上肢骨、下肢骨、躯干骨及颅骨的组成及名称。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掌握骨骼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3. 理解神经系统在运动系统中的作用。

4. 培养观察、分析、记录和总结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人体解剖实验室四、实验对象人体骨骼系统、骨骼肌、神经系统五、实验器材1. 解剖显微镜2. 骨骼标本3. 骨骼肌标本4. 神经系统标本5. 实验记录本六、实验步骤1. 骨骼系统观察- 观察骨骼标本,辨认骨的形态、结构,如长骨、短骨、扁骨等。

- 观察骨的关节面、关节囊、韧带等结构。

- 分析骨骼系统在运动、支持、保护等方面的功能。

2. 骨骼肌观察- 观察骨骼肌标本,辨认肌肉的形态、结构,如横纹、肌腱、血管等。

- 观察肌肉的起止点、跨关节等特征。

- 分析骨骼肌在运动、支持、保护等方面的功能。

3. 神经系统观察- 观察神经系统标本,辨认神经的形态、结构,如神经纤维、神经节、神经丛等。

- 观察神经的分布、走向等特征。

- 分析神经系统在运动、感觉、调节等方面的功能。

4. 综合分析- 分析骨骼系统、骨骼肌、神经系统的相互关系,如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运动。

- 分析人体解剖生理学在医学、体育、健身等方面的应用。

七、实验结果1. 骨骼系统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具有支持、保护、运动等功能。

2. 骨骼肌由肌纤维、肌腱、血管等组成,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

3. 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节等组成,具有感觉、运动、调节等功能。

4. 骨骼系统、骨骼肌、神经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运动、感觉、调节等功能。

八、实验讨论1. 骨骼系统、骨骼肌、神经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2.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医学、体育、健身等领域的基础学科,对提高人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分析、记录和总结,提高实验技能。

九、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人体解剖生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骨骼系统、骨骼肌、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医学生和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实验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深入了解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们在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骨骼系统在骨骼系统实验中,我们使用X射线和断层扫描技术观察了人体骨骼的结构。

通过观察骨骼的形态和密度,我们可以判断骨骼的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骨骼肌肉的力学实验,研究了骨骼与肌肉之间的运动关系。

实验二: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技术,观察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我们还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和血液成分等指标,了解了循环系统的健康状况。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心肌细胞的离体实验,研究了心脏的电生理特性。

实验三: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肺功能仪和呼吸道模型等设备,研究了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测量肺活量、呼吸频率和气体成分等指标,我们可以了解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实验,研究了呼吸系统的生化过程。

实验四: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胃镜和肠道模型等设备,观察了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观察胃黏膜和肠道黏膜的状况,我们可以判断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消化酶的活性实验,研究了消化系统的生化过程。

实验五: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脑电图和神经电生理仪等设备,观察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观察脑电活动和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我们可以了解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神经递质的实验,研究了神经系统的生化过程。

通过以上一系列实验,我们对人体解剖生理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们了解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这些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人体的理解,也为我们今后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实践和应用的学科。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人体基本组织的观察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人体基本组织的观察

(2)致密结缔组织 主要构成肌腱和腱膜。大 量密集的胶原纤维顺着受 力的方向平行排列成束, 基质和细胞很少,位于纤 维之间。细胞成分主要是 腱细胞,它是一种形态特 殊的成纤维细胞,胞体伸 出多个薄翼状突起插入纤 维束之间,胞核扁椭圆形, 着色深。
(3)网状组织 网状组织分布在整个淋巴结中, 构成支架。低倍镜下,选择髓 质 中染色浅淡处观察,此处为 髓质淋巴窦(髓窦),因窦腔 中细胞成分较少,便于 观察网 状组织。高倍镜下,可见网状 细胞为多突起的细胞,胞质嗜 酸性红染,相 邻的网状细胞的 突起彼此相连成网。网状细胞 的核大而明亮,核仁明显。网 状细 胞围成的网眼着色深,胞质少, 不易 看见。网状纤维细小,紧贴着 网状细胞的突起行走
(2)心肌
低倍镜下,心肌纤维走向无一定规 则,空白或淡染处为心肌纤维束间 隙,每束心肌纤维又含许多条肌纤 维。选择心肌纤维的纵断面,高倍 镜下可见心肌细胞互相平行排列, 但有分叉,彼此吻合成网,细胞境 界不如骨骼肌纤维清楚;心肌纤维 的直径比骨骼肌纤维小,有横纹, 但不如骨骼肌纤维明显;细胞核单 个,卵圆形,染色浅,位于中央; 胞质丰富,显色较淡,特别是核周 围胞质更浅淡,此处有时还可见脂 褐素颗粒;心肌纤维端端连接处, 常可以见到深染的带状结构,如同 一较粗的横纹,此即为闰盘,闰盘 是心肌纤维的特有结构。心肌纤维 的横断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小 块,有的有圆形染色浅淡的细胞核, 有的无核,横断面的中央常染色较 浅。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上皮组织的观察 (1)单层扁平上皮 表面观:细胞呈多边形,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垂直观:细胞扁平,中央有核处较厚,其余部分胞质很薄 分布: 1)衬贴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内皮(endothelium) 2)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内表面:间皮(mesothelium) 3)分布于肺泡和肾小囊壁层等

ijw《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ijw《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207021 学时:34 学分:1 开课对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英文译名:Experimentation of Anatomy and Physiology一、教学任务和目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与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课程相配套,主要学习在人体及动物体上进行实际实验的方法技术。

包括解剖和生理二方面的内容,组织、解剖是基础,生理是重点。

通过对动物或者人体实验研究方法的学习,学习一些经典实验和利用现代先进仪器所进行的新实验方法技术,熟悉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学习使用解剖生理学实验仪器,培养手术操作技能,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获得解剖生理学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工作的态度;观察记录生理学现象,验证经典和基本的生理学规律,巩固和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原理;学会基本的解剖方法;分离神经和肌肉的方法;学会使用微机记录生理现象的技术;学会一些基本的生理操作技术,如插管术、动物静脉麻醉的基本方法、离体器官灌流方法等。

同时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进一步培养写作实验报告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为36学时。

实验一 1.解剖生理学实验介绍2.基本组织(示教观察)3.神经肌肉标本制备目的要求:了解生理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通过对四种基本组织一些代表性永久片的观察,比较不同组织结构特点;比较三种肌组织的结构特点。

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和双毁髓的方法。

初步掌握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实验内容:1.介绍实验室规定、注意事项、安全等。

2.介绍解剖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目的要求、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

3.介绍常用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4.观察组织永久片。

5.单毁髓和双毁髓。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书电子版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书电子版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书(供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使用)中药学教学部重庆邮电学院生物信息学院2004年01月前言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是规范和考查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的主要依据。

通过实验课来了解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技术操作和了解生理学知识获得的方法,验证和巩固生理学的基本理论。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通过实验还要求逐步培养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指导是在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开设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完成的,充分结合实验室现有的实验设备条件和建设规划,实验性质涵盖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三种类型。

对所开实验项目的具体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结果及报告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可满足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及生物技术等专业对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本实验指导由闫光凡、陈玉英老师共同编写完成。

由于初次编写,经验不足,加之时间仓促,故难免存在错误或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以便修正和进一步完善。

生物信息学院中药学教学部闫光凡陈玉英编著2004年01月目录绪言 1附一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 2附二生理实验中任氏液及台氏液的配制 5附三解剖生理学实验常用器械及使用方法 6附四生理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10 第一节生物信号特性及处理技术10 第二节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15 第三节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16 实验一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20 实验二基本组织22 实验三坐骨神经腓肠肌的制备24 实验四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27 实验五神经的干动作电位29 实验六运动系统模型及标本观察30 实验七循环系统(一)-脉搏、心音听诊和血压测定34实验八循环系统(二)-解剖及模型观察36 实验九神经系统模型观察38 实验十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结构及模型观察41 实验十一感觉器官(眼、耳的结构等)43 实验十二泌尿生殖系统结构及模型观察45 实验十三肺功能的测定47 实验十四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49 实验十五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52 实验十六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54 实验十七影响尿生成的因素55 实验十八ABO血型鉴定及系统模型的观察56绪言一、生理学实验的目的通过实验课来了解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技术操作和了解生理学知识获得的方法,验证和巩固生理学的基本理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代码:04145395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实验类别:专业基础总课时数: 36 学分:1学分一、实验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解剖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获得解剖生理学知识的科学方法,以及验证和巩固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理论。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运用物理学、电子学、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实验类型指验证、演示、设计、综合等)三、教学说明1.实验条件、环境要求。

实验室的面积为能容纳30人同时做实验,通风换气设备良好。

学生用显微镜45台(5台备用),教师用显微镜1台;实体显微镜22台(2台备用);解剖器43套,其中教师用1套,备用2套,解剖用具各种规格型号齐全;解剖镜22台(2台备用);放大镜45台(5台备用);蜡盘42个(2个备用);解剖剪(各种规格型号)各45把;离心机1台;水浴锅2台;人体各种组织的装片(每种装片20个),实验中用到的一些仪器和常用的仪器、基本设备都有。

2.实验教学方式、方法。

实验开课前作出总的工作计划和安排,每次实验课前教师安排下一次的实验内容并收缴上一次的实验报告单。

要求学生在已学理论知识和掌握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查阅有关资料,写出实验设计报告,论证报告的科学性、新颖性与可行性,锻炼学生发现问题与科研设计的思维方法。

在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验课堂上教师重点讲解实验可能遇到的难点和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主要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3.实验报告或实验结果要求。

实验报告需要书写实验题目、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原理,简要描述实验步骤,如果有些方法、步骤与实验指导书上的不一致,要尽量写详细一些,以备以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是实验报告的重点内容,实验过程中所观察或记录的生理指标都应如实、正确地在实验结果中记述或说明。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标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标

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生命活动的过程、机制、意义及人体内外环境改变对其影响,从而认识和掌握生命活动的规律,为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康复和保健、延长人类寿命以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因此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基本、必需、够用”和实用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及技能,为后续功基础课程、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药学工作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设置《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内容的合理内容。

教学内容可分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

要以药学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根本,满足三个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力求体现药学职业教育特色。

同时,坚持“三基”“五性”的原则,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为主线,适度阐述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机制以及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体现药学专业基础课程服从于药学专业课程,服务于药学临床实践的理念,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中、高级药学专业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关注《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学习过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性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师生互动。

以模块教学取代传统教学,通过理论讲授、课堂练习、案例讨论、实验实践等手段完成教学目标。

3.体现《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现代文化氛围,要反映当代《人体解剖生理学》方面的新进展、新知识、新理念4.注重《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进程中新科学、新技术的使用。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整合、网络、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实施《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有效的学习评价方法。

人体解剖作业指导书

人体解剖作业指导书

人体解剖作业指导书一、前言人体解剖作为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基础课程,对于学习人体结构及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体解剖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准确的解剖实践,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目的1. 掌握人体解剖的基本理论知识。

2. 学习人体各系统及器官的解剖位置、结构和功能。

3. 培养观察、描述、比较、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实验器材1. 解剖刀及剃须刀片。

2. 剪刀、镊子、手术针等。

3. 解剖孔镜、解剖剪等。

4. 实验手套、实验台。

5. 人体解剖图册、标本等。

四、实验步骤1. 开始实验前,准备好所需器材,并确保实验区域的整洁。

2. 采用递进式解剖方法,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解剖切割。

3. 根据实验要求选取相应的器官或系统,按照解剖学书籍或指导资料的要求进行解剖操作。

4. 在解剖过程中,注意保持标本或人体的完整性,避免损坏或丢失重要结构。

5. 在解剖完成后,对所做的实验进行总结,并整理实验数据和笔记。

五、实验内容以下是人体解剖实验的一些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充:1. 骨骼系统解剖研究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包括人体的骨骼骨架、骨骼关节等。

2. 肌肉系统解剖探索肌肉系统的构成和作用,包括主要肌肉群、肌腱和肌肉的起止点等。

3. 循环系统解剖分析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心脏、血管、血液等相关结构。

4. 呼吸系统解剖研究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呼吸器官、呼吸肌群和气道等。

5. 消化系统解剖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包括消化器官、消化腺体和消化道等。

6. 泌尿系统解剖探索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肾脏、尿管、膀胱和尿道等。

7. 生殖系统解剖研究生殖系统的组成和生殖器官的结构,包括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8. 神经系统解剖分析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解剖。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期间,必须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佩戴实验手套,注意个人卫生。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共38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共38页

实验总结: 随意抽查2个学生,讲述一个模型或标本
实验报告:
绘图:中A组织结构图、心脏前面观图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犁骨

鼻骨

泪骨








腭 骨

下鼻甲

舌 骨
3) 颅前面观
4) 颅侧面观
(1)乳突 (2)颧弓 (3)颞窝 (4)外耳门(5)颞下窝 (6)翼点
颞窝 颞下窝
外耳门
乳突 颧 弓
5、四肢骨及 其连结
6、 骨骼肌
实验总结:
随意抽查2个学生,讲述一个模型或标本
实验报告:
绘肱骨、股骨前面观图 P38T2
实验三 循环系统实验
目的要求
观察心的位置、外形、结构。了解心与大 血管之间的联系。
观察全身主要动脉和静脉的分布状况。 观察大A、中A 、中V组织结构。 观察、了解淋巴系统 材料用具:
显微镜、模型、标本、切片、实物
实验步骤
1、组织切片显微观察
大A切片(肺动脉、主动脉)
中A切片
中V切片
1)脑颅骨
不成对的(4块)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 对的(2对)有颞骨和顶骨。




额骨
顶 骨
蝶 骨
颞 骨
枕 骨
眶上裂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三叉神经压迹 内耳门 舌下神经管内口 枕骨大孔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简介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简介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规范进行实验操作,表现出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占总评成绩的30%。
课堂互动与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深度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 分,占总评成绩的10%。
期末考试形式及内容
考试形式
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食等。
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指 导书,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
事项。
01
02
03
使用实验仪器和设备时,必 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
安全。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 验现场,将废弃物品放入指
定容器内。
04
05
如遇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 实验,并按照实验室安全应
急程序进行处理。
03
实验项目与操作方法
骨骼系统解剖实验
04
实验数据分析与解读
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
实验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 项数据,包括实验对象的 生理指标、实验操作过程 中的变化等。
数据分类与整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 解读。
数据质量控制
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排除异常值和误 差。
数据统计分析与可视化呈现
描述性统计分析
实验仪器与设备介绍
01
02
03
04
显微镜
用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微观结 构。
生理信号采集系统
用于记录和分析人体各种生理 信号,如心电、脑电等。
离心机
用于分离血液、组织液等生物 样本中的不同成分。
其他常用实验器材
如移液器、天平、pH计等, 满足实验的基本需求。
实验室安全规范
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饮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实验一神经干动作电位测定及兴奋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方法并按要求制备出完整的蟾蜍坐骨神经标本2、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不应期及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内容:1、坐骨神经标本制备2、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测定3、坐骨神经干兴奋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1、实验材料:蟾蜍或蛙、蛙类手术器械一套(包括探针、粗剪、手术剪、眼科剪、镊子、玻璃分针)、蛙板、滴管、培养皿、烧杯、棉线、棉球、滤纸片。

2、实验试剂:任氏液3、实验仪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打印机、、神经标本屏蔽盒四、实验要求1、学会用细胞外电刺激诱发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方法;掌握生物电记录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熟悉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操作;2、要求学生了解科研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要求学生能独立操作每一个实验步骤,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原理,培养学生熟练操作。

五、实验原理:可兴奋组织如神经纤维在受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电位将发生一系列短暂的变化。

由安静状态下的膜外正膜内负的静息电位变为兴奋状态下的膜外负膜内正的去极化状态。

因此,在膜外兴奋区相对于未兴奋区来说电位为负。

这种电位差所产生的局部电流又引起邻近未兴奋区的去极化,使兴奋沿细胞膜传向整个细胞,而原来的兴奋区的膜电位又恢复到膜外正膜内负的静息水平。

这种可传播的、短暂的膜电位变化称之为动作电位。

可兴奋组织在一次兴奋之后,其兴奋性要经历一个规律的时相变化,依次是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然后才恢复到正常的兴奋性水平。

六、实验方法:一)、实验步骤和观察指标1、仪器装置准备好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及相关电极。

2、制备蟾蜍坐骨神经标本(3)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用左手在背部捏住脊柱尾端,让头与内脏自然下垂,右手持粗剪刀在骶髂关节水平以上1cm处剪断脊柱,剪除全部下垂的头及内脏,保留后肢,腰背部脊柱。

[精品]蚕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

[精品]蚕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

《蚕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实验目的与要求蚕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是本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环节。

蚕体解剖生理学实验的目的,不仅在于加深和巩固对讲课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蚕体解剖生理学的实验技术,进一步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好蚕桑技术专业课以及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打下基础。

为使实验顺利进行,提高实际效果,特提出以下要求:一、实验前要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师讲解时必须注意听讲。

三、领到实验材料和仪器后,立即进行检查,如有遗缺或差错应及时向有关教师提出。

四、示范标本不得随便移动。

如需变动位置或观察部位,应征得教师的同意。

五、每次实验不得迟到早退,有事外出必须请假。

实验时要保持安静,不得高声谈笑,不要到处走动,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六、实验中要坚持严肃性、严格性和严密性,按照实验步骤,依次操作。

须据实记录,并认真分析研究。

实验报告要求数据确实,绘图准确。

七、实验观察如不能当日结束,必须在指定时间内观察完毕。

八、注意节约水,电、药物及其他实验材料。

仪器、用具、药物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未经教师许可,实验材料,药物、仪器,用后不得携出室外。

仪器损坏要及时登记,酌情赔偿。

九、实验完毕后,要整理桌面,清洗仪器及用具,打扫实验室,保持室内整洁卫生。

实验一外部形态的观察一、目的要求:1、了解卵的外形2、能识别各种卵3、了解蚕的外部形态4、掌握口器各部及触角的构造二、材料:1、越年卵及不良卵2、5令浸渍材料蚕3、口器各部、胸、腹、足标本片4、雌、雄蛹,雌、雄蛾三、用具:解剖镜,显微镜、解剖器、烧杯(500m1)、二重皿、吸管、载玻片、乙醚。

四、观察内容:(一) 观察卵的形状、卵涡、卵色、卵纹、卵孔、气孔以及越年卵和不良卵卵呈扁平椭圆形,一端稍尖,一端略大,在尖的一端生有卵孔。

卵壳无色透明或带淡黄色,表面布满五角形或六角形卵纹。

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实验对象:小白鼠
实验时间:2小时
实验目的:
1. 了解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

2. 掌握呼吸系统功能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呼吸系统是由口鼻、喉、气管、支气管、肺等组成,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系统之一。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1. 用饲料和水养护小白鼠,使其适应环境,消除紧张情绪。

2. 取出小白鼠,在手掌心仔细观察其呼吸和动作情况,记录下来。

3. 用麻醉剂将小白鼠麻醉,然后用刀片切口,剖开其腹部,观察其肺、心脏等内部结构,记录下来。

4. 用突破法切断小白鼠的神经,观察其呼吸的变化。

5. 将小白鼠置于氧气含量高的环境中吸氧,观察其呼吸的变化。

实验结果:
1. 小白鼠呼吸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左右,平稳有力。

2. 小白鼠的肺叶由左右两个主要肺叶组成,肺内有大量肺小叶。

3. 剖开小白鼠腹部后发现,肺与心脏之间有隔膜,隔膜向上凸出,与心脏形成较大距离。

4. 突破小白鼠神经后,发现其呼吸不规律,有时快有时慢,时快时慢,呼吸深度也不一致。

1. 小白鼠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稳定有力。

4. 神经是调控呼吸的重要因素。

5. 高氧环境可以刺激呼吸增强。

实验意义:
本实验通过对小白鼠的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加深了我们对呼吸系统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呼吸系统提供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执弓式这是一种常用的执刀方法,动作范围广而灵活,用于腹部、颈部或股部的皮肤切口。
(2)执笔式此法用力轻柔而操作精巧,用于切割短小而精确的切口,如解剖神经、血管,作腹膜小切口等。
(3)握持式常用于切割范围较广、用力较大的切口,如切开较长的皮肤、截肢等。
(4)反挑式此法多使用刀口向弯曲面的手术刀片,常用于向上挑开组织,以免损伤深部组织。
2.动物的麻醉
在慢性实验或急性在体实验中,施行手术之前必须将动物麻醉。麻醉可使动物在手术或实验过程中减少疼痛,保持安静,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麻醉剂的种类繁多,作用原理不尽相凤除了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以外,还会引起其他生理机能的变化,因此,在应用时需根据动物的种类以及实验或手术的性质慎重加以选择。麻醉必须适度,过深或过浅均会给手术或实验带来不良影响。麻醉的深浅可从呼吸、某些反射的消失、肌肉的紧张程度和瞳孔的大小加以判断。人们常用刺激角膜以观察角膜反射、夹捏后肢股部肌肉等简易方法了解动物的麻醉深度。·适度的麻醉状态是呼吸深慢而平稳,角膜反射与运动反应消失,肌肉松弛。
一、手术器械及其用途
(一)常用手术器械
根据生理学实验的需要,常用手术器械包括手术刀、手术剪、金冠剪、手术镊、眼科剪、蛙类毁髓针、玻璃分针等。
1.手术刀
主要用于切开皮肤或脏器。常用手术刀为刀柄和刀片组合式,也有刀柄和刀片相连的。根据手术的部位与性质,可以选用大小、形状不同的手术刀片。常用的执刀方法有4种:
乙醚对呼吸道有刺激黏液分泌的作用,为防止呼吸道堵塞,可用硫酸阿托品皮下或肌肉注射。乙醚麻醉有易于掌握、比较安全和作用时间短等优点,但麻醉后也容易苏醒,需要专人管理麻醉,以防过早苏醒或麻醉过量。
3,咬骨钳
主要用于咬切骨组织,如打开颅腔或骨髓腔等。咬骨钳有剪刀式和小蝶式及双关节咬骨钳,前者适用于剪开骨片,后者适用于咬断骨组织。
4.颅骨钻
颅骨钻有多种类型。主要用于开颅时钻孔。
5,缝针用于缝合各种组织。缝针有圆针和三棱针两种,又有直型和弯型之别,而且其大小不一。圆针多用于缝合软组织,三棱针用于穿皮固定缝合,弯针用于缝合深部组织。
生理学实验课的目的与要求
一、生理学实验课的重要性
从1628年英国医生威廉·哈维(WillianHarvcy)的《心血运动论》一书的问世开始,生理学便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生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基础上的学科,生理学实验是生理学理论知识的依据与来源。因此,生理学的创立和发展离不开生理学实验。生理学实验课的重要性在于学习生理学的实验方法及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了了和科学素养。本课程是医学和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其他专业学生,选学生理学实验课,将对个人科学素养的提高十分有益。
按教师要求妥善处理实验动物,不可自行处理。尤其不能将未处死的动物(尤其鼠类)随手丢弃。实验后,关闭水源、电源,经教师允许方可离开实验室。
整理实验记录,按教师要求书写实验报告并及时交给教师批阅。
教师应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如发现不合要求的应指明问题,退回重写。
三、实验报告的撰写
书写实验报告是生理学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之一,师生都应认真对待,以便为日后撰写科研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写好实验报告,现将其格式和内容要求简述如下:
(1)常用麻醉剂的种类及用法麻醉剂可分为局部麻醉剂和全身麻醉剂两种。局部麻醉剂0.5%~1.0%盐酸普鲁卡因或2%盐酸可卡因用作皮肤或黏膜表面麻醉。在生理学实验中,多采用全身麻醉剂,如挥发性的乙醚,氟烷和非挥发性的巴比妥类、氨基甲酸乙酯等,以下分别加以介绍。
乙醚(ether)是一种呼吸性麻醉剂,适用于各种实验动物。在用乙醚麻醉猫、兔或鼠类时,可将动物放在特发挥作用。在麻醉狗时,可用特制的麻醉口罩套在动物嘴上,慢慢将乙醚滴在口罩上进行麻醉。
动物种类的选择需根据实验内容而定,使其解剖和生理特点适合于预定实验的要求。如研究主动脉神经传人冲动的作用时,常选用兔作为实验对象,因为兔的主动脉神经在颈部自成一束,与迷走神经伴行,易于寻找和分离;观察心脏传导组织的电活动时,常选用狗的浦肯野氏纤维及兔的窦房结作为实验材料,因为狗的浦肯野氏纤维在心室内较为粗大,很容易解剖分离。在生理学的研究中,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中,合理地选择实验动物,常常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但并非越是高等动物越好。在选择实验动物时,应根据实验需要,因地制宜地加以考虑。
学生应认真听教师讲课,按教师要求进行各项实验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生理现象,并对引起生理现象的原因、意义进行分析和思考。
实验用器材、物品要摆放整齐,便于操作。注意保持实验桌面的清洁卫生,随时清除污物。实验桌上不得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爱护仪器和实验动物,注意节约实验材料。不经教师许可,不得动用他人或他组的仪器用品,公用物品在使用完后应放回原处,以免影响他人使用。
(5)分析讨论分析讨论是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并判断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相符合。如果出现矛盾,应分析其中的原因。讨论是实验报告的核心部分,必须独立完成。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思考和文字表达能力。报告不应盲目抄袭书本,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但应注意使用专业术语)。提倡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与认识,以及需深入探索的课题。
(3)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应按教师的要求写。一般常规实验不必写,而自行设计的实验必须写明实验方法。
(4)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实验报告的重要部分,实验过程中所观察或记录的生理指标,都应如实、正确地在实验结果中剪贴、记述或说明。如果要求用描记图表示,则需要将原始记录进行合理的剪贴、加工,并在图的下方写明图号、图名、图注及必要的文字说明。不得将记录原封不动地附在报告上。如果记录需要用表格形式表示,其两端是开放而不封口的。表号、表名写在表的上方。凡是定量测量资料,均应以正确的单位和数值准确地写在报告上。有些实验结果需要作统计学处理,求出均值、标准差以及显著性检验(具体方法参见附录3)。为了便于说明和比较,有些实验结果可以列表或绘图表示(具体方法参见附录4)。
学生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设计原理、简要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还应复习与本实验有关的理论部分,以提高实验的目的性和主动性,达到进一步巩固有关理论知识的效果。
(2)实验中教师传授知识要耐心细致,对学生负责。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生理学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一定要教会,一丝不苟,逐步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与综合素质。同时鼓励学生与指导教师自由交换意见,注意引导学生丰富想像力、增强探索与创新意识。
生理学实验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一般可分为离体实验法和在体实验法两类。离体实验法是将要研究的器官或组织从活的或刚处死的动物体上取出,置于接近正常生理条件的人工环境中,以观察、研究其生理功能。如离体心脏灌流、离体肠段活动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等实验。在体实验法又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种。急性在体实验法是动物在麻醉或毁坏脑(或脊髓)的状态下,用手术的方法暴露某一器官,便于观察、研究其机能及变化规律。如在体心脏活动的观察、肾脏泌尿机能的研究等。急性实验法只能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观察研究,而且实验后动物不能存活。慢性实验法是在特定条件下,以完整而清醒的动物为对象的实验方法,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地反复观察动物的某一生理机能。此法常需要先在动物体上施行某种无菌外科手术,如胃肠道瘘管术,或在机体的一定部位埋藏电极、切除某一器官等,须待动物恢复健康后方可进行实验。这种实验花费时间较长,动物需要特殊的护理,在基础生理学实验中较少安排。
金冠剪尖端粗短,易于着力,可用于剪开皮肤、内脏、肌肉、骨骼及绳线等。持剪姿势同一般手术剪。
5.毁髓针
专门用来毁坏蛙类脑和脊髓的器械。分为针柄和针部,持针姿势一般采用执笔式。
6.玻璃分针
专用于分离神经与血管的工具。尖端圆滑,直头或弯头,分离时不易损伤神经与血管。玻璃分针尖端容易碰断,使用时要小心,如尖端破碎时会损伤组织,不可再使用。持玻璃分针的姿势同执笔式。
3、手术镊
主要用于夹持或牵拉切口处的皮肤或肌肉组织。眼科镊用于夹持细软组织。手术镊有圆头、尖头两种,又有直头和弯头、有齿和无齿之别,而且长短不一,大小不等,可根据手术需要选用。通常,有齿镊主要用于夹持较坚韧或较厚的组织,如皮肤、筋膜、肌腱等;无齿镊主要用于夹持较细软的组织,如血管、黏膜等。
4.金冠剪
(6)结论结论是从实验结果和讨论中归纳出来,有高度概括性的结语,也是实验所验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简要总结。结论的文字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写好结论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
活体解剖技术
生理学实验是以活的动物或人体作为观察对象和实验材料。在动物实验中,活体解剖技术对生理学实验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着重于学习、掌握这些操作技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哺乳类动物用手术器械
主要作用是分离组织和止血,不同类型的止血钳又有不同的用途。执止血钳的姿势均与执剪刀的姿势相同。常用止血钳有以下3种:
(1)直止血钳分长短两种类型,又有有齿和无齿之别。无齿止血钳主要用以夹住浅层出血点,以便止血,也可用于浅部的组织分离。有齿止血钳主要用于强韧组织的止血,提起皮肤等。
1.格式
生理学实验报告
姓名专业组别日期室温
2.内容要求
(1)实验题目实验题目应与实验报告的内容一致。一次实验课可能完成多个实验,但教师只要求写一两个实验的报告,有的实验要求学生自行命名。这就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实验题目应与报告内容相符,题目的文字要简而明、概括性强。
(2)目的要求目的要求应与实验题目密切相关,不写与之无关的内容。文字力求简练。
二、生理学实验课的目的要求
1.目的
使学生逐步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了解生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而掌握获取生理学知识的技能,提高对实验中各种生理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素养与科研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