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机械效率(二)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机械效率的应用——初中物理教案

机械效率的应用——初中物理教案

机械效率的应用——初中物理教案一、引言机械效率是机械能转换中损失的能量与总能量之比。

意义在于刻画了机械设备转动损失的大小,它反映了机械能的利用程度。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机械设备,了解和应用机械效率,是我们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就介绍机械效率的应用,并设计了一套初中物理教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科学素养。

二、应用场景1、自行车上的骑行更省力自行车的骑行需要消耗人体的能量,而能量的消耗与骑行时的机械效率密切相关。

对于同样的力,如果骑行时的机械效率越高,消耗的能量就越小,骑行就会更加省力。

在自行车骑行中,要注意调整档位和均匀配合踏板的速度,以提高机械效率,达到更省力的骑行效果。

2、钓鱼的鱼钩设计更合理钓鱼的鱼钩大小和形状不同,也会影响机械效率的高低。

鱼钩大小适合的话,可以让鱼儿不容易就逃跑。

鱼钩也可以用方形钩,它很容易的刺进鱼嘴,也能拽住鱼身。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减少钓鱼不成的情况和浪费降低了打鱼的时间。

3、电动家具的研发电动家具是绑定了电机或电驱动系统的家具,可以让人类在进行生活时发挥更大的能力。

电动家具的设计与制造涉及多个学科,其中物理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比如说,电动沙发上采用电子手柄控制位置调整、跑步机上采用电驱动加速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实现离不开物理学中相关的理论支持。

三、初中物理教案针对机械效率的应用,设计以下初中物理教案:1.目标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2.内容(1)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机械效率=输出功÷输入功;(2)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摩擦、气阻、弹性形变等。

介绍摩擦的类型和如何减少摩擦;(3)应用案例的分析和探究。

结合自行车、钓鱼、电动家具等场景,分析和探讨机械效率的应用。

3.实验方案(1)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摩擦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实验中,选择滚子轮、滑动轮、轮胎形状不同、表面不同的木块,用细绳来托举,利用天秤来测量作用在木块上的重力以及木块被拉动时所消耗的重力;(2)设想一种实用家具,设计其电驱动系统。

八年级物理全册 10.5机械效率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 10.5机械效率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10.5机械效率(4)会利用公式η=W有/W总进行有关计算.(5)知道提升物体时,有用功与总功的计算方法,会计算机械效率。

(6)会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并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实验。

(三)自学指导:(15min)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①用机械做功间接完成任务为什么要多做功?②这部分功对完成任务有用吗?不做行吗?③揭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④例举:举生活中从井中提水的例子请找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我们把叫机械效率公式:2、讨论:η的取值X围-------总小于1机械效率的强化:出示一些常见的机械的机械效率做为了解,知道使用任何机械,机械效率都小于1探究讨论: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1)、(2)、(3)、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实验验证。

(四)、当堂检测:(15min)1.对完成工作任务无用而又必须做的功叫做______,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做_____。

2.如图1所示,物重40N,滑轮重10N,用力F匀速向上提起重物时,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绳重和摩擦不计)3.如图2是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除了图中器材外,还需要________和________;除钩码重外,还要测出的数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应_______,钩码应________上升;将图中钩码减少一个,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

4.如图3所示,物体A的质量是100kg,在力F的作用下物体以0.5m/s 媒体展示(滑轮组提升物体的情景)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完成实验验证快速完成当堂检测,小组之间讨论并质疑。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

若A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物重的1/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5s内拉力的有用功是______J,拉力F是______N。

(g取10N/kg)5.用图4所示的滑轮组甲和乙,提起同样重的物体时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乙,则可判定η甲______η乙;如果用乙滑轮组第一次提起重G1的重物,机械效率为η1,第二次提起重为G2的重物(G1> G2),机械效率为η2,则可判定η1______η2。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以及如何计算机械效率。

2.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和应用。

3.能够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机械效率。

教学重点:1.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如何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1.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和应用。

2.掌握实验测量和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和材料:滑轮、弹簧秤、块状物体、测量尺、线规等。

2.实验操作步骤和记录表。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教师给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功率表的读数远大于我们实际使用的功率,比如家用电器的功率?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

Step 2:概念解释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机械效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指的是机械设备(如滑轮、机器)从输入能量向输出能量转换的比例,也就是实际输出功率与理论输出功率之间的比值。

Step 3:计算方法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公式展示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机械效率=实际输出功率/理论输出功率×100%。

并解释理论输出功率和实际输出功率的概念。

Step 4:机械效率的意义和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机械效率的意义和应用。

与机械效率有关的问题可以是:机械效率越高意味着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考虑机械效率?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来得出结论。

Step 5:实验测量机械效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机械效率。

实验装置可以是一个简化的滑轮系统,学生通过测量负荷物体的高度、时间和施加力的大小来计算机械效率。

Step 6: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机械效率,并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

可以讨论实验误差、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等。

Step 7:总结和评价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对机械效率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并展示学生提出的好问题。

Step 8:拓展学习学生可以继续探究机械效率和功率之间的关系,机械效率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等。

Step 9: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验报告。

Step 10: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复习和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和功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和功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和功率教案一、引言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关于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输出功与输入功的比值,而功率则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二、知识点概述1. 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将输入的功转变为输出的功的效率。

通常用η表示,其计算公式为:η = 机械输出功 / 机械输入功 * 100%2. 功率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用P表示。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 = 做功 / 时间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什么是功和能量,并和机械效率以及功率进行引导。

2. 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比较机械设备输入和输出的功,引导学生认识机械效率是如何定量表示的,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3. 实验-测量机械效率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使用弹簧测力计、木块、滑轮等实验器材进行机械效率的实验测量,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步骤、数据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4. 讲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功率是如何表示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功率的计算方法。

5. 实例分析-计算功率提供一系列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给定条件下的功率,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6. 实验-测量功率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使用测量器具和小型发电机等实验器材进行功率的实验测量,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步骤、数据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7. 总结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引导,对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进行再强调,并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关联,加深学生对于机械效率和功率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

2. 能够计算机械效率和功率。

3. 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加深对机械效率和功率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和评估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滑轮、测量器具、小型发电机等。

2. 课堂练习,包括理论计算和实验操作的评估。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2.2-3 滑轮 机械效率 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2.2-3 滑轮 机械效率 课件

新知探究 斜面的特点
光滑的斜面
沿斜面向上的推力:
F= —Gl h—
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新知探究
典例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使用轮轴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盘山公路实际上就是一个斜面 C.动力作用在轮轴的轮上,轮的半径就是动力臂 D.使用轮轴一定省力
轮轴不一定省力,关键看动力 作用在轮上还是轴上
他的目的是: 把沙子运上三楼
• 对沙子做功 对人们有用必须做的功
• 对空桶做功 • 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有用功 并不需要做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额外功
3 自主学习
1. 有用功(W有):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必须做的功。
2. 额外功(W额):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并非我们所需 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 总功(W总):动力所做的所有功。 即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公式(1): W总 = W有 + W额
第12章 第2节
滑轮
学习目标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通过实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能根据需要 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对滑轮组的学习,掌握安装滑轮组的方法,并能根 据安装情况分析拉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安装滑轮组的方法及根据情况分析滑轮组拉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A.省力,不改变施力方向 B.不省力,改变施力方向 C.既省力,也改变施力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方向
新知探究 典例3 如图所示,小明用重为4N的定滑轮匀速提升物体,小明所用拉 力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则物体的重力为( C )
A.4N C.10N
B.6N D.14N
新知探究

九年级物理上册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版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2

九年级物理上册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版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2

第八页,共十六页。
课堂(kètáng) 演练
2.
(1)实验中应____匀__速__竖_拉直(动shù(lāzhdòí)nɡ)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缓缓上升. (2)表格中①处应为____6_6_._7_;根据图11-3-21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
②处应为____N.
2.4
(3)比较第1、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重物越重,机
模拟演练
1.某小组(xiǎozǔ)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
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
(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A、
B、C多个,要研究其与B因素的关
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 而改变____因素,从而进行研B究.
(2)下列是同学提出的两个(liǎnɡ ɡè)
猜想:
猜想一: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 法有关;
4.如图11-3-24所示,小芳同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
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她首先测出小车重, 然后(ránhòu)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小车,调节斜面倾斜角θ的大小并多次测量, 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2021/12/12
1
3.6 81%
(1)请你替小芳在上表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据.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仍然用原滑轮组,保持装置不变,依次改变动滑轮上挂钩码的个数,
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②处应为____N.。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11-3-23所示的三个滑轮组,并将所 测实验数据填入下表:。斜面倾角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机械效率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η=W有用/W总进行有关计算,知道机械效率小于1。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探究物理学的有关知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2)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学生分析学生在前一节的学习中已对“功”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也体会到“效率”的问题,为这节教学的开展和知识的理解奠定一定的基础。

重点难点1、重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概念教学和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探究;2、难点:在实例中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确定,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方法W=F·S二、新课教学1、思考:有什么办法可以将建筑工地上的一堆沙子运上三楼?通过比较三种做法哪些是有用的功,哪些是没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引出机械的三种功,并总结出三种功之间的关系。

引入机械效率。

2、有用功的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W有=Gh3、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W额=W总—W有任何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作用,相对运动的零件间又存在磨擦,所以使用任何机械,不仅要作有用功,还不得不作,不可避免的要做额外功,这时动力所做的总功等于有用功加额外功。

4、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W总=FS5、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之比。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例如总功是500J,有用功是400J,机械效率就是400J/500J=0.8=80%。

《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4篇

《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4篇

《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4篇《机械效率》教学设计篇一1、有用功:2、额外功:3、总功:4、机械效率:①定义:②表达式:③理解、强调:练习题分析,作图,说明,草稿等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机械效率篇二如何实施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机械效率”是人教社根据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而修订的初中物理第一册最后一章第三节内容。

它是学生在对“力”、“力和运动”、“功和功的原理”等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上比较综合的一节,且有所扩展,涉及到一定量的计算,在实际中有重要的应用,在社会生活中也有相应的体现。

因而,本节内容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因学生缺乏对“机械”的感性认识而又有一定的抽象性,《大纲》也提出了“理解”的较高的教学要求。

由于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其本质缺乏认识,“功的原理”可以说既简单又复杂,学生也并不一定真正理解,所以学生在学习“机械效率”时也必然有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对几种“功”的表现形式、实质意义及相互关系的理解有相应的困难。

学生们虽然对物理的学习也有近一年的时间,有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理解能力,但他们抽象的理性思维能力仍然较低,对事物的认识仍主要借助于感性认识,需要靠教师的有效引导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通过理性认识的建立和知识的获得,获得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智能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要突出“以学生为本”,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的定位就不应仅仅停留在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提高上,要定位在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通过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领悟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和过程方法,感悟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体现和应用,从而产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人与人团结合作、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情感态度。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相互关系,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能正确认识几种功的表现形式,能利用机械效率解决有关问题。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在引入时利用了飞机起飞的视频,并让学生思考起
飞的原因,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其积极
性。在探究结论的过程中,通过先猜想,再分组探究,
并展示交流、分析论证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最
后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加以巩固。在学习理论
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情感教育,同时培
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整体状
可能回答:流动性。 提问:有流动性,就会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什么 呢? 可能回答:压强。 (二)、对影响流体压强大小因素的探究 1、先引导学生探究流体压强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提问:那流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是我们 今天这节课主要研究的问题。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流 体压强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猜想有困难,老师稍稍提示一 下。 (师演示吹纸条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与流速的关 系) 提问:看来流体压强可能与流速有关,到底有什么 样的关系呢 2、再引导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流体压强和流 速的具体关系 讲述:下面我们分为四组进行实验,其中每张桌子 上的器材都是是一样的,都有:两个乒乓球,两支筷子, 一个吸管,两个细线和透明胶条,两章同样大小的纸, 一个漏斗和一个乒乓球,两个小纸船,一盆水,一个注 射器,铁架台。
讲述:请你们想办法,按照下面的思路设计你们的 实验,思路是你选取哪些器材?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 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改变的?改变的实验条件引起 研究对象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接下来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深入小组成为合作者。 3、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讲述:按照上述的实验思路,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 生可能回答(第一组):我们所选用的实验器材是 两个乒乓球,两个细线和透明胶条,实验中需要改变的 条件是空气的流速,我们是通过用嘴直接吃气的方式改 变的,具体是这样做的,用透明胶条把两条细线沾在乒 乓球上,用两跟细线吊着两个乒乓球使他们在同一高度 并且有一段距离,用嘴向球的中间吹气,看到的现象是 两个球向中间靠拢,可以证明空气流动越快,压强越小。 讲述:放多媒体课件,分析此实验。(请您参看课 件) 生可能回答(第二组):我们实验所选用的器材是 两张完全相同白纸,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流体也就 是空气的流速,我们是通过向两纸间直接吹气的方式改 变的,具体是这样做的,让两张纸自然下垂,向两纸之 间吹气,看到的现象是,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这说明了 空气流动越快,压强越小。

初中初三物理上册《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三物理上册《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教案、教学设计
b.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数据分析等科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总结。
c.鼓励学生将所学技能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针对思维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与能量守恒定律之间的关系。
b.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深入探讨机械效率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讲授新知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机械效率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例如,探讨自行车行驶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机械效率,或分析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等。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验数据、图片和实例进行分析。我会在旁边观察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指导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深入和有效。
4.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教育学生尊重事实,遵循科学规律。
3.引导学生认识到提高机械效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能、环保的意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章的课后习题,重点关注以下题型:
a.机械效率的定义及计际情境,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设计一项实验,旨在提高某一简单机械系统的效率。实验要求如下:
a.利用生动的实例引入机械效率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b.通过图示、公式推导和实例计算,让学生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c.介绍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途径,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物理《机械效率》教案范文

物理《机械效率》教案范文

本文将介绍一篇关于物理《机械效率》教案范文。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学习如何计算机械效率,并了解机械效率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并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2.了解机械效率的应用;3.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机械效率问题。

二、教学内容1.机械效率的概念机械效率定义为机械输出功率和机械输入功率的比值:η = Pout / Pin其中,Pout表示机械输出功率,单位是瓦特(W),Pin表示机械输入功率,单位是瓦特(W)。

2.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1)用机械输出功率除以机械输入功率,得到机械效率的数值;(2)用机械输出功率除以机械输入功率的百分数,得到机械效率的百分数。

3.机械效率的应用机械效率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维护中。

例如,汽车引擎、水泵、电动机等机械设备的效率都需要考虑。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会考虑机械效率的大小来决定设备的优化和维护方案。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授课、案例分析、讨论等。

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授课我们将在课堂上为学生介绍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同时分析机械效率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2.案例分析我们将提供一些实际的机械效率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3.讨论我们将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讨论与机械效率相关的问题,并总结出讨论结果,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为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和应用,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估:1.测试我们将组织一次机械效率测试,测试包含多道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测试内容和难度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

2.课后作业我们将布置机械效率的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计算、案例分析和应用实践来深化学习,同时加强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方案为确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案:1.引入在引入部分,我们将通过生动的例子来向学生介绍机械效率的概念,并且阐述机械效率的重要性和应用。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2.掌握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3.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4.能够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2.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课件、幻灯片等教学工具;2.实验材料:包括不同形式的机械,如滑轮、斜面、螺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导入引入机械工作及机械功等概念,让学生回顾并了解机械效率的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什么是机械效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解释机械效率的定义。

机械效率表示机械能输出所占的比例,也可以理解为工作输出所占的比例。

公式:机械效率=机械能输出/机械能输入×100%2.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和公式推导,教授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讲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包括减小摩擦损耗、减小空气阻力、改进机械结构等。

三、实验演示(30分钟)1.安排一场小型实验演示,展示机械效率的实际应用。

2.提供不同形式的机械,如滑轮、斜面、螺旋等,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实验演示。

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四、案例分析(20分钟)1.分发案例分析题目,让学生完成相关计算和问题分析。

2.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巩固和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设计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示机械效率的实际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工具和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优秀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优秀1【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及三者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并能计算简单机械的效率。

3、培养学生对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认识;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难点: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教学仪器】电脑教学平台一套,滑轮组、铁架台、弹簧秤、刻度尺、相同木块和细线各20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师:我们学校旁有一座私人住宅正在建造中,现在需把100N重的砂子运到6m高的楼上。

在投影仪上映出下图:引导学生先观察图片,一分钟后,教师: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呢?学生:第三种方法最省力。

教师:如果从功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会怎样呢?首先,让学生一起分析,这三种工作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把重100牛的沙子从地面运到三楼,这是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同学们计算一下,单纯完成此任务,需要做多少功呢?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板书:W1=G沙·h=600J第三种方式,人做的功是多少呢?3)W2=G总·h=690J第二种方式,人做的功是多少呢?2)W2=G总·h=780J第一种方式,人做的功是多少呢?1)W2=G总·h=3120J(此处学生遇到了困难,这也是安排上面计算顺序的目的。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最新7篇)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最新7篇)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最新7篇)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篇一八年级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明确机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

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知道使用机械就要做额外功。

2.通过实验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由“有用功和额外功”“机械效率”两部分构成,机械效率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教学中要通过实例分析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使学生真正认识机械效率的含义。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中要组织学生经历测量的全过程,如让学生经历组装实验装置、测量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他们的实践体验。

重点: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

难点: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三、教学策略以“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为背景,提出问题:动力对绳子做功等于动滑轮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吗?让学生猜测并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经过数据分析后发现,动力对绳子做的功总是大于动滑轮提升物体做的功。

进一步分析讨论,引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效率的概念。

通过理解、运用机械效率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提高机械效率的两种方法:减小额外功和增加有用功。

在讨论了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的问题之后,把效率问题延伸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使学生明白只有提高学习效率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动滑轮、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等。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家在三楼。

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

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图1如图1所示的三种方法供参考:第1种是人直接提着沙子上楼;第2种是把沙子放进桶里,人通过动滑轮把沙子拉上楼;第3种是把沙子放进质量较小的`袋子里,人通过动滑轮把沙子拉上楼。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机械效率》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机械效率》教学课件
若物体的重力与滑轮的重力之比G物:G滑轮=9:1,忽略
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该机械的机械效率为( D )
A.10%
B.45%
C.80%
D.90%
4. 用一个动滑轮在5s内将一重为200N的物体向上提起3m,
拉力为150N,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拉力的功率
有多大?
解析:由公式W有=Gh
=


率η
木板
较缓
1.5
0.058
0.5
0.3
0.087
0.15
58.0%
木板
较陡
1.5
0.075
0.6
0.3
0.1135
0.18
62.9%
木板

1.5
0.086
0.65
0.3
0.1298
0.195
66.6%
棉布

1.5
0.086
1.0
0.3
0.1298
0.30
43.4%
毛巾

1.5
0.086
1.18
0.3
项任务,也会涉及效率问题,这
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机械效率。
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思考:不使用机械直接提升物体做的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时做
的功相同吗?
实验探究: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
实验步骤:①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
计将钩码缓慢地提升一定的高度,所做
的功为:W1=G.h。将数据填入表格。
②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和一个动
实验记录表
滑轮组
钩码重 钩码上升 有用
/N
高度/m
功/J
弹簧测力 绳子自由端移 总功 机械

初中物理 机械效率 课件

初中物理 机械效率 课件

总功即拉力做的功:
W总 = FS绳
F’
h
η=
W有用
————
=
G物 h
—————
G
W总
FS绳
例题、 如图,用滑轮组将重力为600牛的物体匀速提 升2米,人用的拉力为 250 牛,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6 米。 问:(1) 有用功是多少?
(2) 总功是多少? (3)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解:
(1) W有用 =G物h = 600N×2m= 12(020)JW总= Fs绳 = 250N×6m =1500J
学习目标
1.会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 3.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阅读课本87页认识有用功、额外功、 总 功 1.有用功: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并非人们需要但有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
思考:
1、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
(3)
η=
——W—有—用 W总
=
—— 1125—0000—JJ ×100%
=
80%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 60%,它表示什么意思?
物理意义:
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 值是60% (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60%,另外额外功 占40%)
有用功所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中的机械效率
明确目的:
将重物匀速提升 h
s绳
有用功即克服重力做的功:
W有用 = F’ h = G h
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提水所做的功是 有用功;提桶所做的功是
。额外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将_增__大__(选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11
讨论: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
22
械效率?
机械效率及计算
例一:甲机械的机械效率比乙机械的机械效率 高,表明 ( D ) A.甲的有用功比乙的有用功多 B.做相同的总功,甲的有用功比乙的有用功少 C.甲的总功比乙的总功少 D.做相同的总功,甲的有用功比乙的有用功多
3、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需要用到的器材有 哪些?
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滑轮组、 铁架台、细绳等
实验步骤
1、测出钩码的重力G,并记录表中
2、如图,把滑轮组和刻度尺安装好,从刻度尺读 出钩码和弹簧测力计 的位置
3、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G匀速上升,读出 弹簧测力计所示拉力F的值 ,从刻度尺读出钩码 升高的距离h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记录 数据在表格中。
本课小结
测量原理: η = W有 = Gh
W总 Fs
G ---- 物体的重力 h ---- 物体升高的高度
F ----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s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实验器材: 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 滑轮组、铁架台等
③使用不同的滑轮组做功时,提升相同的物 体,其有用功相等,动滑轮个数越多,则额 外功越多,总功越大,则机械效率越低。
实验结论:(抢答) 1、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机 械效率 不同 ,动滑轮多的做的 额外功多, 机械效率 (低填高或低)
2、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机械 效率不同,重物越重做的 有用 功多,机 械效率 高 (填高或低)。
3、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机械效率的高低 与动滑轮重力 、 摩பைடு நூலகம்力、以及
提升物体的重力 有关。
例.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每个钩码重1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匀__速____拉动弹簧测
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___1_.2___N。若
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15cm,该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为__8_3_._3_%___。
4、算出总功、有用功和机械效率
(a)
(b)
(c)
实验记录表
滑轮组 (a)
钩码重 /N
钩码上 有用功 弹簧测
升高度 /J
力计示
/m
数/N
绳子自 由端移 动距离
/m
总功/J
机械效 率
(b) (c)
交流讨论
1、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要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钩码
2、(a)、(b)两个装置,挂的钩码数量相同时,机 械效率有什么不同?
B、拉力大小为100N
F
C、拉力大小为120N
D、拉力做的功为100J
2、小晗从学校一楼打水匀速 走上三楼.每层楼的高度为 4m.水和桶的总重为l0N.上三 楼 后 又 水 平 匀 速 走 100m 到 达 班 级.那么小晗在这个过程中对水 桶做功为 _8_0__ J。
3、某人用100N的力,沿竖直方 向将杠杆动力臂的端点压下2米,杠 杆的另一端把320N的重物举高0.5 米,则他做的有用功是 160 J,杠杆 的机械效率是 80%.
例二:用10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 60N的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3.5m, 拉力做的功为______J,35重力对小 车做的功是 _____J。0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
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 匀速移动了5m,物体所受地面的摩
擦力大小为20N,则( D )
A、重力做的功是500J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
四、机械效率 第二课时
讨论:
1、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原理是什么?
测量原理: η = W有 = Gh
W总 Fs
2、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有哪些?
G ---- 物体的重力 h ---- 物体升高的高度 F ----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s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动滑轮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3、 (b)、(c)为同一装置,挂的钩码数量不同时, 它的机械效率有什么变化?出现机械效率高低 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钩码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钩码 质量和动滑轮个数
结论:①任何一个机械的机械效率都不是固 定的。
②使用相同的滑轮组做功时,其额外功是相 同的,提升不同的物体时,物体越重,做的 有用功越多,则机械效率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