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年月日)
数学-《年、月、日》数学教案设计
数学-《年、月、日》數學教案設計标题:数学教案设计 - 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和实践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年、月、日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年的概念: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通常我们使用365天来计算一年的长度。
2. 月的概念: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
通常我们使用30天或31天来计算一个月的长度。
3. 日的概念: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
通常我们使用24小时来计算一天的长度。
4. 闰年的概念:为了调整因地球公转周期并非整数天而导致的日期偏差,每四年会增加一个闰日,这就是闰年。
但每个世纪(即100年)不包含能被400整除的年份是平年。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些关于时间的故事或者问一些有关时间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讲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以及闰年的判断方法。
3. 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份年历,以加深他们对年、月、日的理解。
4. 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2. 自己设计一个闰年的算法,用编程语言实现。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附录: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如关于时间的科普文章、历史故事等,供学生课外阅读,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三年级数学《年月日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三年级数学《年、月、日》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课题的意义:学习和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探索学习时间单位及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也有助于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感受,便于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课题介绍:本课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情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1. 知识与技能1)知识目标:认识年、月、日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年、月、日的时间概念。
2)技能目标: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能正确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
3)在探索年、月、日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计算全年的天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2.过程与方法1)导入情境,进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开国大典和申奥成功的画面,提问:“你们知道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发生在什么时候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2)探究交流,构建新知:A认识年历B认识大月、小月C教学平年、闰年3)实践应用,反馈提高:通过练习、比赛、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营造了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4)总结回顾,拓展延伸: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谈谈自己在本课学习中的成功之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学生感兴趣的开国大典和申奥成功这一资源入手,动态地呈现出具有重大意义的两个时间,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成功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2)采用多媒体演示年月日的来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学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年、月、日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辨认和使用年、月、日的表达方式;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解决与年、月、日相关的问题;4.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与同伴一起分析问题和思考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和使用年、月、日的表达方式;2.学生能够解决与年、月、日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和正确运用年、月、日的概念;2.学生能够解决复杂的与年、月、日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片或黑板,用于呈现教学内容;2.准备一些常见的年、月、日相关的问题,用于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问题或播放相关视频来激发学生对年、月、日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相关问题,例如:“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你知道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吗?”等。
Step 2:引入年份(15分钟)1.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展示年份的表示方法,例如:“今年是2024年,那么下一年是什么?”、“上一年又是什么?”等。
2.教师让学生观察一些年份的变化规律,引导他们观察并总结出年份的特点。
Step 3:引入月份(20分钟)1.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展示月份的表示方法,例如:“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是由几号开始的?”等。
2.教师让学生观察一些月份的变化规律,引导他们观察并总结出月份的特点。
3.教师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月份的概念,例如:“如果现在是1月,那么下个月是几月?”等。
Step 4:引入日期(20分钟)1.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展示日期的表示方法,例如:“每个月有几天?”、“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是几号?”等。
2.教师让学生观察一些日期的变化规律,引导他们观察并总结出日期的特点。
3.教师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日期的概念,例如:“如果今天是10月10日,那么明天是几号?”等。
Step 5:综合应用(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你们组织一个春游活动,预计在3月20日举行,你们需要提前安排什么事情?”、“你们的课外活动记录本上有一项任务是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你们需要注意哪些信息?”等。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年、月、日 年、月、日-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年、月、日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使学生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1. 年、月、日的基本概念。
2.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 如何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课本、教学课件。
2. 时钟、日历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时钟、日历等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一个星期有多少天?二、新课(15分钟)1. 讲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确年、月、日的定义。
2. 讲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3.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
四、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2. 强调年、月、日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课后作业:1. 完成《同步练习》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家中的日历,记录下一个月的日期,了解每个月的天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观察、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中的“练习”环节。
这个环节不仅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而且是教师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发现和解决学生问题的重要时机。
以下是对“练习”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3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
3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年、月、日的基础知识,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能够通过看二月的天数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 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通过观察比较,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和探究能力与合作创新的意识。
3.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掌握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联系实际感受年、月、日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并通过德育渗透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以及珍惜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
三、教学过程1. 德育渗透,引入新知- 通过谜语导入渗透学生珍惜时间,并分享珍惜时间的具体方法,复习旧知识切入本节课的主题,并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内容,激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
- 展示优秀预习作业,让学生懂得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
2. 分层探究,获取新知- 研究大月和小月,让学生按照要求梳理年月日的知识,并分享发现。
- 通过观察比较,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和探究能力。
3. 课堂总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以巩固所学知识。
4. 布置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通过与家人交流,了解家人的生日和重要纪念日,并制作一份年历,标注出这些日期。
通过这个作业,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增进与家人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五、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年历卡、日历六、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下册数教案-《年月日》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年月日》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
2. 认识不同年份的月份天数分布。
3. 计算日期间隔。
4. 闰年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闰年的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月份天数分布的理解,日期间隔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日历,说出年、月、日的概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二)探究年、月、日的关系1. 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年、月、日的关系。
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3. 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年、月、日的关系。
(三)闰年的判断方法1. 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闰年的判断方法。
2. 教师讲解: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3. 学生练习,巩固闰年的判断方法。
(四)日期间隔的计算1. 教师讲解日期间隔的计算方法。
2. 学生练习,掌握日期间隔的计算。
(五)课堂小结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师强调闰年的判断方法和日期间隔的计算。
(六)课后作业1. 巩固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
2. 练习闰年的判断方法和日期间隔的计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熟练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观察、分析、概括,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自主探究、实例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年、月、日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和日期间隔的计算。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主题研究性学习
小学数学主题研究性学习方案张文杰张文杰研究课题名称: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说明:由于研究性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的,因此模版只是提供了一个供大家思考的框架模型,辅助教师们在真正组织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做到思路清晰明确。
只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间,逐步丰富和完善方案,最终才能形成真正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
终才能形成真正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
单位:单位: 设计日期: 2013年9月所属年级:所属年级: 三年级三年级指导教师:全体学生全体学生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给学生收的这种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模式中,学生的棱角被磨平,个性被抑制,缺失独立思考的精神和问题意识,变得越来越“本分”,越来越循规蹈矩。
考的精神和问题意识,变得越来越“本分”,越来越循规蹈矩。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将学生至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改变学生知识单纯的从书本学习知识的传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真正把教育的重心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上。
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上。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纬目标阐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纬目标阐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 1. 帮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帮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帮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 2.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性学习打基础。
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性学习打基础。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与意义: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
展开以小组分组形式进行的主题型探究学习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初步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能力及发现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身边事探究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初步了解和体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意识和动脑、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全的现代人格。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共同进步,也知道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首先,主体教育论认为:教育要培养主体性的人。
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其主体性的品质与能力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三个方面。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进教室转变为带着问题走向老师。
通过双向互动,体现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主体性。
其次,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发现学习就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再者,施布尔的探究学习理论,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通过激疑、质疑活动的引起,解疑活动的展开,使学生在复试人类知识的发现过程中,获得创造力的提升。
三、实施的过程1、方案设计:(1)、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决策理论指导下构建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的程序框架,设计教学方法,落实小学数学自主创新学习研究活动的工程。
(2)、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探究(主要是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活动准备:活动前:教师先让学生做好活动的充分准备注意培养小干部,在活动中帮助教师组织活动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年、月、日(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年、月、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及关系。
2. 计算年份、月份、日期。
3. 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
4. 月份天数的记忆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及关系,计算年份、月份、日期。
2. 教学难点: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月份天数的记忆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时分秒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提出问题:我们学习了时分秒,那么时间还有什么单位呢?引出年、月、日的概念。
2. 探究年、月、日的关系(1)让学生观察年历,了解年、月、日的关系。
(2)讲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及关系,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关系。
3. 学习计算年份、月份、日期(1)引导学生运用年、月、日的关系进行计算。
(2)讲解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年份、月份、日期的方法。
4. 学习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1)讲解闰年、平年的定义及判断方法。
(2)让学生通过实例练习,掌握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
5. 学习月份天数的记忆方法(1)讲解月份天数的记忆方法。
(2)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月份天数的记忆方法。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及关系。
2. 学生能运用年、月、日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判断闰年、平年,掌握月份天数的记忆方法。
4. 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例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例文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全部教学的核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
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利于学员掌控教学整体思路,便于学员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小学一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202X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小学一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202X例文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弄清里程表中的信息与形成路程之间的关系。
2.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有关里程表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从里程表中获取与行车路程有关的信息。
教学难点:解决有关里程表中的问题。
教学进程:一、复习导入【探究展现】想一想,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淘气根据题意画了一个图,你看懂了吗?与同伴说一说。
二、达标训练学生通过独学、对学小展现完成任务。
学生通过独学、对学小展现完成。
教师在巡查中发觉共性问题,通过大展现完成,教师适当点拨。
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表现中意吗?你觉得这节课哪个组表现得最棒?学生通过独学、对学小展现完成。
教师在巡查中发觉共性问题,通过大展现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小学一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202X例文2教学内容:8、7、6加几教材分析:20之内的进位加法是20之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运算的基础,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队今后运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本节课的内容是在9加几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各种算法如“点数”,“接着数”,“凑十”都已经有了比较,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学生能用“凑十”进行运算。
教学评析:一、情境入课,初探8加几算法师:星期天上午,小朋友们到公园去玩,先来了8个小朋友,又来了3个,一共要买几张门票呢?生:13张。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1:数出来的。
生2:从8接着往后数5个,就知道了。
生3:8+5算出的。
师:先来了8个,又来了5个,可以用加法8+5来算,(板书:8+5)那怎样进行运算呢?能用小圆片摆摆,说说吗?学生操作师:谁先来?生:从5个里拿出2个给8,就有10了,加起来就是13了。
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课题
名称:
设计者姓名所在学校仪阳中学所教年级六年级研究学科数学
联系电话电子邮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21世纪的数学教学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学习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而进入六年级后,学生突然感觉数学越来越难了,也越来越枯燥,为了让学生能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就设计这个课题。
2、课题的意义:
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多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善于从数学的角度,。
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3)开设数学拓展课程,如数学竞赛、数学阅读等,拓展学生数学视野,提高数学素养。
2.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
(2)实施分组教学,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资源、数学软件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目标定位
1.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其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数学建模等能力。
2.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其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4.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其面对复杂情境的适应能力。
三、实施原则
1.合法合规:遵循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确保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合规性。
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第1篇
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研究性学习在基础教育阶段日益受到重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分支,研究性学习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案旨在制定一份合法合规的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2.学科融合: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兴趣和特长,促进个性发展。
4.实践探究: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具体措施
1.课程设置
(1)开展数学课题研究,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二、目标定位
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究欲望,培养研究性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基础数学能力的重要阶段,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下面是一个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供参考。
一、总体目标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具体目标1.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质疑意识,学会发现问题;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学会分析问题;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5.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6.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提出新的解决方法。
三、具体方案1.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数学竞赛和挑战活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激发他们的质疑意识,引导他们观察、思考;3.开展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系列的数学研究任务;4.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5.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团队精神,共同解决数学难题;6.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和讨论;7.提供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和学习材料,供学生自主选择和研究;8.导入数学思维导图和信息技术工具,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研究结果;9.组织学生参观数学实验室或数学博物馆,开拓他们的数学视野;10.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数学分析方法。
四、预期成果通过研究性学习方案的实施,预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学生的数学兴趣明显提高,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2.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质疑意识显著提升,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3.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所提高,能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4.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研究任务;5.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有所提升,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6.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能够独立思考和提出新的解决方法;7.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有所提高,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分析方法。
年月日教学设计简案
教学设计简案: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掌握年月日的读写方法,能正确表达日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对时间的重视和安排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年月日的读写方法和表达日期的能力。
难点:读写日期时的月份和日期格式。
三、教学内容:1.年月日的读写方法。
2.表达日期的基本规则。
3.年月日的分类和归纳。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并向学生提问:“你知道这些事件发生的具体日期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日期,并给出正确的回答。
3.教师出示包含日期的图片或文章,让学生尝试读写日期。
步骤二:知识讲解与学习1.教师向学生讲解年月日的读写方法,并和学生一起读写几个例子。
2.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年份、月份和日期的读写方法。
如:2024年10月1日(读作:二零一九年十月一日)。
3.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巩固学生学习的内容,如操场上组织学生排成日期的形状、利用卡片进行年月日的拼接等。
4.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检查和纠正年月日的读写方法。
步骤三:表达日期的规则讲解与练习1.教师向学生讲解表达日期的基本规则,比如“年”用数字表达,后面跟“年”字,“月”和“日”均用数字表达,没有后缀字。
2.教师通过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表达日期的规则。
3.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练习和纠正表达日期的能力。
步骤四:年月日的分类和归纳1.教师通过图片或文本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日期,如生日、节日、纪念日等。
2.学生观察并分类这些日期,并向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归纳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日期的分类规则,并和学生一起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五、教学评价标准:1.学生能准确读写年月日。
2.学生能根据规则正确表达日期。
3.学生能将日期进行分类和归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 年月日-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年月日 - 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进行时间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时间管理意识。
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如何运用年月日进行时间计算。
3.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阶段:导入(5分钟)1.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日期知识。
2. 引入年月日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阶段:讲解(15分钟)1. 详细讲解年月日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年是由12个月组成的,而月是由28-31天组成的。
2.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年月日进行时间计算,如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计算某个月份的天数等。
第三阶段:练习(15分钟)1.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计算。
2. 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年月日概念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第四阶段:讨论(5分钟)1.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
2. 引导学生讨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评估学生对年月日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和考试,评估学生运用年月日进行时间计算的能力。
3. 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管理情况,评估学生对时间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让学生明白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在上述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步骤”部分,特别是“练习”和“讨论”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时间管理意识的重要环节。
练习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800字)在练习环节,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数学_年月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小课题研究课题确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和四季交替已经熟悉,而且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因此关于年、月、日的概念学生是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
本单元正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时、分、秒”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所以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进行小组研究性学习。
课题布置与指导:首先,面向全体学生布置了解有关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并让学生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
第二,学生对年、月、日基本知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兴趣使有相同或者相似兴趣的学生组成一组,进行小组探究。
第三,教师跟进指导研究,使研究不停留在表面,能深入探讨。
第四,小组成员汇报研究情况。
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二月及其相关知识;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3.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大月、小月、二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教学难点:平年、闰年的判定。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节日或者特别的日子吗?预设1:我知道正月初一是春节。
预设2:我知道5月1日是劳动节,10月1日是国庆节。
预设3:我的生日是3月13日。
……同学们知道的节日真不少,可这里的节日有些是我们的农历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等,有些节日是公历节日,比如:劳动节、国庆节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公历中的年、月、日。
二、小组汇报课下同学们通过合作研究已经对年、月、日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就请我们的兴趣研究小组的成员给我们汇报一下他们的研究成果。
有请第一研究小组的成员上台,大家欢迎!第一小组主要研究年、月、日,你知道什么?学生提问。
预设1:为什么2月的天数有变化,而其他的月天数没有变化呢?预设2:为什么各个月份的天数不一样呢?预设3: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呢?非常感谢一组同学的精彩汇报,我们用掌声表示感谢。
[四年级数学]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1、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制订出小组研究方案,预定成果。
2、全班组织一次《经验交流会》,每个小组总结和分享各自在形成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小组合作的经验、策略等。
1、设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提供指引。
2、设计“合理安排时间”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4)、学会本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资料(网络下载、参阅电子图书、查阅书籍报刊杂志、调查访问等),并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分析、整理、归纳。
(2)、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能写出调查报告。
六、资源准备
根据研究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1、教材、书籍报刊、数学学习网站、学校阅览室等出现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的范例。
2、准备“田忌赛马”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电脑室、多媒体教室。
3、调查记录表、各种评价表、反馈表。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从生活学习中或从网上、各种书籍上搜集到有关合理安排时间的材料。
3、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数字游戏、排队接开水等活动,体会最优方案பைடு நூலகம்得出最初合理安排时间数据。
4、最后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总结归纳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撰写研究报告。
1、给学生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2、班上模拟多个情景(安排时间、排队、卸货、炒菜等),让学生写出解决的方法,小组交流、汇总;
方式
(1)你是否一直对参与的主题活动感兴趣。
年月日教学设计范文
题目:年月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年、月、日的概念及其读法;了解农历与公历的区别;学会阅读和写作日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游戏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时间的重视和合理利用的观念;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锻炼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年:了解年的概念及读法,认识公历年份。
2.月:认识常见的月份,掌握月的读法。
3.日:认识日的概念及读法,了解闰年与平年的区别。
4.农历与公历:对比两者的区别,认识中国传统节日与公历特殊日子。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不同时期的日历,引导学生回忆不同时期的重要事件,如入学第一天、生日、新年等。
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新知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年、月、日的概念,并教授其读法。
通过指读、分组朗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练习与巩固(20分钟)(1)游戏互动:教师组织“年月日接龙”游戏,每位学生接龙说出一个年份,要求下一个同学继续接龙说出与上一个数字相邻的年份,直到说错或重复。
(2)小组竞赛: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闰年与平年”知识竞赛。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快速回答问题,答对加分。
题目可以包括:“如果明年是闰年,那么今年是哪一年?”等。
4.拓展延伸(20分钟)5.总结反思(15分钟)总结所学内容,让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节日,包括日期、节日的来历和庆祝方式等。
四、教学评价1.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检查教学效果与实施情况。
2.学生自评:要求学生自评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学习效果。
回答问题,积极发言,与小组成员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及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提供反馈。
五、教学资源准备1.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箱等。
2.图片或卡片:展示年、月、日的图片或卡片。
《年月日》数学教案设计
《年月日》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年月日》數學教案設計
一、课程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关于年、月、日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年、月、日的定义和关系
2. 公历和农历的区别
3. 闰年的计算规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谈他们对年、月、日的理解,然后引入今天的学习主题。
(二)讲解新课:
1. 年、月、日的定义和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图示或者实物模型,直观地展示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等知识。
同时,解释闰年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公历与农历的区别。
2. 公历和农历的区别:通过比较公历和农历的不同,让学生了解两种历法的特点,并学会如何区分它们。
3. 闰年的计算规则:以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的规则为基准,讲解闰年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自行判断一个年份是否为闰年。
(三)课堂活动:
设计一些关于年月日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例如:“今年是不是闰年?为什么?”、“哪个月份有30天?”等等。
(四)课后作业:
布置一些关于年月日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在课堂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以及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此评估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年月日》數學教案設計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年、月、日数学教案设计
年、月、日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年、月、日數學教案設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年、月、日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年、月、日的定义及其关系
2. 闰年的计算规则
3. 日历的制作与使用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主题
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年、月、日”的概念,如:“我们今天是几月几日?一年有多少天?每个月有多少天?”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步骤二:讲解知识
教师通过PPT或者板书的形式,详细解释年、月、日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重点讲解闰年的计算规则。
步骤三:实践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并制作一份自己的日历。
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算出每个月的天数,以及闰年的处理方式。
步骤四:成果展示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步骤五:总结评价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四、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来评估他们是否掌握了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反思本次课程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下次教学时进行改进。
以上就是关于“年、月、日數學教案設計”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研究课题名称年、月、日
研究者姓名三年级全体学生所在学校增城市新塘镇唐溪小学
所教年级三年级研究学科数学
联系电话电子邮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课题的意义:
学习和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探索学习时间单位及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也有助于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感受,便于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课题介绍
本课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情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认识年、月、日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年、月、日的时间概念。
2)技能目标: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能正确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
3)在探索年、月、日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计算全年的天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开国大典和申奥成功的画面,提问:“你们知道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发生在什么时候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2)探究交流,构建新知:A认识年历B认识大月、小月C教学平年、闰年
3)实践应用,反馈提高:通过练习、比赛、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营造了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4)总结回顾,拓展延伸: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谈谈自己在本课学习中的
成功之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学生感兴趣的开国大典和申奥成功这一资源入手,动态地呈现出具有重大意义的两个时间,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成功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2采用多媒体演示年月日的来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让学生观察年历,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发现创造,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谈收获、谈感想,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及要点知识进行梳理,利于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络。
通过学生自我评价能够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4.思维导向图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
1、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等时间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学生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2、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
维,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强,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研究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内容:
1. 通过用左拳记忆法和记大月的儿歌,轻松地帮助学生记住每个月的天数,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活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慧智岛闯关的练习遵循了学生爱动、爱玩、爱挑战的特点,不仅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也培养了他们大胆探索的精神。
3.“你还想研究哪些关于时间的知识?”通过学生上网查找,把知识向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4.每人写一篇有关“年、月、日”为题数学小作文。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研究的最终成果将以报告或PPT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调查问卷、手抄报、多媒体播放以及学生小作文集等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展现。
六、资源准备
教师准备资源:课件、教材、网络、与课题有关的图片等。
日历和纸张。
提供一些数学学习网站给学生收集关于年、月、日的图片和片段;给学生开放学校图书馆。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图片资料、纸、笔、日历等。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
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1、认真听取《研1、给学生做一2周
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究性学习》主题讲座,
预习相关材料,做好
准备。
2、通过网络、书
籍、报刊等渠道收集
有关的知识,初步确
定研究课题。
个关于《研究性学
习》主题讲座》,
介绍参加研究性学
习的方法。
2、给学生提供
相关资源,及时了
解学生的选题情
况。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
选择课题
小组交流,全班
讨论,引导学生选择
出具有可行性的研究
课题。
指导老师提示
研究内容,最终选
定课题:年、月、
日,请学校批阅。
3周成立课
题组
1、学生根据
选题形成若干小组,
选出小组长。
2、各学习小
组学习评价量表。
1、指导老
师对成立小组介绍
原则、技巧等,以
及帮助学生建立学
习小组等,明确分
工。
2、设计小
组学习评价量表。
形成小组实
施方案
1、各小组经过分工制
定研究计划,制定研
究方案,预定成果。
2、全班组织一次《经
验交流会》,每个小
组总结,并交流经验。
1、设计研究方
案模板。
2、印发学习进
度表
3、为学生提供
充足的研究资源、
条件和环境。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多渠道收集最
优选择方案的相关资
料。
2、通过网络、班
级讨论等交流想法,
分享经验。
3、开展实践活
动,通过观察台历、
儿歌、游戏等活动,
过程指导:
1、给予学生研
究方法的使用指
导。
2、给学生提供
充足的研究资源、
条件和环境,当学
生在研究收集资料
过程中遇到困难
时,教师给予适当
2周
体会最优方案。
4、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总结归纳,填写好评价表,活动记录表。
的点拨和协助。
3、定期上班级或班级论坛了解每个小组的研究进度和成果,对学生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协助学生提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4、鼓励辅导后进生,确保全部成员顺利完成学习方案。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总结反思: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本部分教学中,教师层层设疑、环环相扣,学生始终处于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特别是整百年是否为闰年的判断更是学生数学智慧的一次提升,同时插入平年闰年的课外知识,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更加完善。
改进意见:
学生在整个研究学习过程中能得到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交流与合作方面,能更懂得欣赏同伴。
但由于初次设计评价量表,可能评价量表不够全面,需把评价设计得更全面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