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DNF及NT
大鼠脊髓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
3 Hatten M. In Vitro neurite extension by granule neurons is dependent upon astroglica-derive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Dev Biol, 1988, 125∶280-289.
附表 各组间含bFGF细胞数及阳性
细胞灰度比较
组别 阳性细胞数 细胞灰度 P值
正常组 6.3±0.6 125.9±7.3 <0.01
伤后2天组 10.8±0.5 88.0±4.8 <0.01
伤后5天组 13.5±0.7 74.8±6.2 <0.01
伤后12天组 16.0±1.4 67.2±5.8 <0.01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和取材方法:Wister大鼠24只,体重180~220g,雌雄不限,随机分成四组:正常组、伤后2天组、5天组、12天组,每组6只。损伤组大鼠以1%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麻醉,暴露T8脊髓,以锐刀片横行切叮瞥杉顾韬岫仙硕锬P汀:各组物于取材日期重新麻醉,以1%多聚甲醛灌流固定,分别取出损伤上、下距断端0.4~0.7cm两段脊髓,液氮速 冻后连续冰冻切片(20μm),以备HE及免疫组化染色。
2.bFGF在正常脊髓中的分布及其在SCI后的变化:bFGF定位于灰质中星形细胞核和一些灰质神经元胞浆中。脊髓损伤后含bFGF的星形细胞比正常时明显增多,而且着色明显加深。含bFGF的细胞数及阳性细胞灰度各组间比较如附表。从表看出,表达bFGF的细胞在SCI后明显增多(P<0.01),并随伤后时间的延长进行性增多(P<0.01),灰度值逐渐减小也就是说阳性细胞bFGF的含量随伤后时间的延长进行性增高。
《2024年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AADC细胞产生5-HT的相关研究》范文
《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AADC细胞产生5-HT的相关研究》篇一一、引言大鼠模型是研究脊髓损伤(SCI)的理想对象,因其在生理学、神经科学以及病理学上与人类有很高的相似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人员已认识到,脊髓损伤后神经递质系统的变化对损伤的恢复和神经功能的重建具有重要影响。
其中,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细胞和其产物5-羟色胺(5-HT)在脊髓损伤后的恢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AADC细胞产生5-HT的相关研究。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手段诱导脊髓损伤模型。
首先通过影像学技术观察并记录脊髓损伤部位和程度。
之后在多个时间点(如伤后即刻、伤后1天、3天、7天、14天等)进行取样,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AADC细胞进行定位和计数,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技术测定5-HT的含量。
三、实验结果(一)AADC细胞的分布与变化在正常大鼠脊髓中,AADC细胞主要分布在灰质和白质交界处。
在脊髓损伤后,AADC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伤后即刻,AADC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随着时间推移,AADC细胞的数量逐渐恢复,但始终未能达到正常水平。
此外,AADC细胞的分布也发生了改变,部分AADC细胞向损伤区域迁移。
(二)5-HT的含量变化在脊髓损伤后,5-HT的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伤后即刻,5-HT的含量显著降低,这可能是由于AADC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或其合成过程受阻。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5-HT的含量逐渐恢复并达到正常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恢复过程中,部分大鼠的5-HT含量始终低于正常水平。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大鼠脊髓损伤后AADC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5-HT的含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与神经递质系统的重塑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密切相关。
在脊髓损伤后,AADC细胞可能通过调整其分布和数量来适应新的环境,从而维持神经递质的平衡。
《2024年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AADC细胞产生5-HT的相关研究》范文
《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AADC细胞产生5-HT的相关研究》篇一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AADC(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细胞产生5-HT(5-羟色胺)的变化情况,以及其可能涉及的生理和病理机制。
研究采用不同时间点观察AADC细胞的表达及5-HT含量的变化,以探索大鼠脊髓损伤后恢复过程的生物学特征,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一、引言脊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修复机制。
其中,AADC细胞及其产生的神经递质5-HT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AADC细胞产生5-HT的变化情况,对于理解脊髓损伤的恢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与模型本实验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建立脊髓损伤模型。
2. 实验方法(1)模型建立:采用标准的大鼠脊髓夹伤模型进行实验。
(2)时间点设置:分别在损伤后1天、3天、7天、14天、28天进行观察和取样。
(3)AADC细胞及5-HT检测:采用免疫组化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时间点AADC细胞的表达及5-HT含量。
三、结果1. AADC细胞表达变化在脊髓损伤后,AADC细胞的表达量在早期(1-3天)出现明显下降,随后逐渐恢复,至28天时接近正常水平。
2. 5-HT含量变化与AADC细胞表达变化相似,5-HT含量在损伤后也出现明显下降,随后逐渐上升,至28天时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
3. 相关性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发现,AADC细胞的表达与5-HT含量在脊髓损伤后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表明AADC细胞在产生5-HT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大鼠脊髓损伤后AADC细胞的表达及5-HT含量均出现明显变化,且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这表明AADC 细胞在脊髓损伤后的恢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丙戊酸对面神经切断伤后面运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丙戊酸对面神经切断伤后面运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周围性面瘫(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由病毒感染、创伤、压迫、手术等多种因素引起,其中外伤是导致面神经损伤(facial nerve injury)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面部表情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非语言交往手段,面瘫的出现对患者的正常交流造成影响,不仅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学习以及工作,严重者甚至损害患者心理健康。
关于面神经损伤后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已经证实,面神经损伤后不仅面神经纤维本身出现退行性改变,中枢端的神经元胞体也会发生凋亡,这主要是由轴突逆行性变性引发的程序性凋亡反应引起的,进而影响面神经运动功能恢复。
尽管相继发现大量信号通路、基因与神经再生、修复相关,但其具体分子机制并不十分清楚。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神经吻合、神经移植、神经导管等技术恢复神经的完整性,还可局部给予营养神经、促进神经纤维再生及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如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干细胞、电刺激治疗等;虽然这些神经因子与组织工程等治疗性研究被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中,但目前并无客观可靠的临床及实验数据支持。
因此,阐明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与修复的病理生理机制,进一步探讨如何促进神经纤维再生及减少神经元胞体死亡成为治疗面神经损伤的重要研究方向。
但由于以上这些治疗方法仅仅针对受损神经纤维局部进行修复,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位于中枢的神经元胞体,而且这些因子多属于大分子多肽类物质,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受损神经元,且如果长时间大剂量全身用药,往往可能引起明显的毒副作用。
因此,寻找一种能快速穿透血脑屏障、直接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纤维再生的小分子药物已成为近年来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
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广谱抗癫痫、抗惊厥药物,属小分子短链脂肪酸,能够迅速透过大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元,已在临床应用40余年,其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证实。
GDNF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及变化规律
G D NF在 大 鼠急性 脊髓 损 伤 中的表达 及 变化 规律
周 成福 , 南 鹏 , 马晓茹。
( 1 . 佳木 斯 大 学 附属 第 一 医院 骨 外科 , 黑龙江 佳木斯 1 5 4 0 0 3 ; 2 . 佳木 斯 大学 基 础 医学 院 , 黑龙江 佳木斯 1 5 4 0 0 7 )
抽 & 无 N 血 g 后 N 注  ̄ 入 ) e ,  ̄ 给 予 橐 霉 素 o 单 肢 鋈 墅 : 坠 光 学 显 微 镜 1 0 O 倍 视 野 下 可 见 正 常 组 免 疫 组 化 切 片 可 见 背 部 去 除 毛 , 常 规 术 妻 , 尊 菌 脊 髓 后 角 组 织 中 G D N F 阳 性 灰 度 值 颜 色 浅 阳 性 率 低, 假 手 术
、
. .
。 ’
.
。
HEI LONGJ I ANG ME DI C I NE AND PHARM ACY Au g . 2 0 1 3 , Vo 1 . 3 6 No . 4
・1 O 7・
度 值 明 显 变 化且 阳性 率 达 到 最 高 值 , 1 2 h 、 2 4 h 、 4 8 h 、 有 所 改变 脊 髓 进行 自我 修 复 。 这 一 变 化 规 律 可 以作 为 临 床 诊 断 脊 髓 损 GD NF 的表 达 呈 现 下 降 趋 势 , 7 2 h几 乎 接 近 对 照 组 。 可 见 脊 伤提 供 帮 组 和 指 导 。 见表1 。 髓 损 伤 后 GD NF的 变 化 2 h脊髓 立 即启 动 应 急 措 施 保 护 损 伤 表1 各 组 大 鼠 不 同 时 间点 GD NF的 灰 度值 ( 士 s )
具 有 显 著性 差 异 ( 尸< 0 . 0 5 ) 。
BDNF基因修饰的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及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脑 源性神经 营养 因子 ( D F 基因修饰的神经 干细胞 ( S — D F 移植 对脊髓损伤 ( C ) BN) N CB N ) S I 的 可行性及效果 。方法 将 10只 S I 2 C 大鼠随机分 为四组各 3 0只 , 假手术组( hm组 ) Sa 仅做椎板 切开术 , 伤后 3d损
te3d a e S I o p w sg e L n r l ai yi rsia ij t n teN C go pw s i n5 I e s e — h f r C u a i n5 o l eb t pn l n ci , h S ru a v Lc l s p n t g r v ma s n na e o ge x lu
伤 组 ( C 组 ) 髓 内注 射 生 理 盐 水 溶 液 5 I , S SI 脊 lN C组 髓 内注 射 移 植 细 胞 密 度 为 2x1 的 N C 悬 液 5 I , S — x / 0 Ss lN C x
BN D F组髓 内注射 N CB N S —D F悬 液 5 l 。采 用免 疫 组织 化 法检 测 1 3 7 1 、8 d脊 髓 组织 B N 、 经 丝蛋 白 、 、 、4 2 D F神 ( F0 ) N 20 表达 ; 行为学评分法判断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N CB N S — D F组 B N D F水平 明显 高于其他三组 , 且 随着 时间延长而增高 ( 0 0 P< . 5或 0 0 ) N CB N . 1 ; S —D F组 N 20水平 、 F0 运动功 能评分 明显高于 S I 、 S C 组 N C组 , 低于
山东 医药 2 1 0 2年第 5 2卷第 1 5期
BN D F基 因修 饰 的 N C 移 植 对 大 鼠脊髓 损 伤 后 Ss 轴 突再 生 及 后 肢运 动功 能 的影 响
脊髓损伤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后BDNFmRNA、GDNFmRNA及PLPmRNA的表达
E p eso fBDNF,GDNF a d P PmRNA fl wi gB CsTrn pa tt n i t t pn lC r nu y LILe , x rsin o n L ol n MS a s lnai n Raswih S ia o d Ij r o 0 i
维普资讯
中 国康 复 ・2 0 0 7年 l O月 ・ 损 伤 大 鼠骨髓 基 质 细胞 移 植 后 ・ 础 基 研究・
B DNF mRNA、GDNF mRNA 及 P P L mRNA 的表 达
李 雷 吕刚 王 欢 高 红 , , ,
*
【 键词】 脊髓损伤 ; 关 骨髓 基质 细胞 ; 植 ; 经 营 养 因 子 ; 鞘 前 脂 蛋 白 移 神 髓
【 图 分 类 号 】 R 9 R 8 . 【 献标 识 码】 A 中 4 ; 632 文 【 文章 编 号】 1 0 0 1 2 0 ) 50 9 — 3 0 12 0 ( 0 7 0 —2 5 0
L Ga g.WANG u n ,t 1 De a t n f Orh pa d c ,Th eo d Af iitd H opi l h n e ia i n H a e . a p rme t to e is o eS c n f l e s t ,C iaM d c lUn a a
( 中国 医科 大 学附属 第二 医院 a 骨二科 , . . b 骨科 ,. e 小儿先 天畸 形 实验 室, 阳 1 0 0 ) 沈 1 0 4
【 要 】 目的 : 究 骨 髓 基 质 细 胞 ( MS s 移 植 对 大 鼠脊 髓 损 伤 ( C ) 脑 源 性 神 经 营 养 因子 ( D F)胶 质 细 胞 摘 研 B C) S I后 B N 、 源性 神 经 营 养 因子 ( D )髓 鞘 前 脂 蛋 白 ( I ) 因 表 达 的 影 响 , 讨 B C 促 进 S I 复 的 机 制 。方 法 : i a 大 G NF 、 P 基 P 探 MS s C修 Wsr t 鼠4 2只 , 机 分 为 移 植 组 ( 随 A组 ) 对 照 组 ( 和 B组 ) 1 各 8只 , 成 S I 型 , 培 养 的 B C 注 入 移 植 组 损 伤 的 脊 髓 内 ; 制 C模 将 MS s
《2024年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AADC细胞产生5-HT的相关研究》范文
《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AADC细胞产生5-HT的相关研究》篇一一、引言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其康复过程复杂且充满挑战。
近年来,关于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再生与修复的研究日益增多,其中,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细胞在5-羟色胺(5-HT)合成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篇研究主要探讨了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脊髓内AADC细胞与5-HT 之间的关系。
我们通过这一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脊髓损伤的修复机制,并为未来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及分组实验采用成年SD大鼠,共分为三组:对照组(无损伤)、模型组(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治疗组(脊髓损伤后接受药物治疗)。
(二)脊髓损伤模型建立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
(三)样本采集与处理分别在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如:1天、3天、7天、14天、28天等)取材,利用免疫荧光、免疫组化等技术进行检测。
(四)检测指标与方法检测指标包括AADC细胞活性、5-HT含量等。
采用Western Blot、荧光定量PCR等方法进行检测。
三、结果(一)AADC细胞活性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脊髓损伤后,AADC细胞的活性在早期(如1-3天内)出现明显下降,随后逐渐恢复。
在对照组中,AADC细胞的活性保持稳定。
(二)5-HT含量变化与AADC细胞活性变化相似,脊髓损伤后,5-HT含量在早期出现明显下降,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恢复。
在对照组中,5-HT含量保持稳定。
(三)AADC细胞与5-HT的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AADC细胞活性与5-HT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即AADC细胞活性越高,5-HT含量也越高;反之亦然。
这表明AADC细胞在5-HT的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四、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在脊髓损伤后,AADC细胞的活性及5-HT 含量均出现明显变化。
这一现象可能与神经元再生与修复过程有关。
AADC细胞在5-HT的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5-HT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对神经元再生与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神经干细胞、丙戊酸联合应用对成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中 图分 类 号 :R6 12 5 . 文 献 标 识 码 :A
NC S s和 V A联合 应用对成 鼠脊髓损 P
c o i n VPA + NSCsg o p wa e trtan ta fohe wo go s Fi rc nn ci n b t e heho ts na od l sng i u sb te h h to t rt up . be o e to ewe n t s pi lc r r r a d rns a t d ts u n VP + NS o p wa r n p e d d mo e o del . The i e fee to y ilg n ta pln e is e i A Cs g u s mo e a d s r a e r r ry r nd x o lc rph soo y
D pn opt ,hr la dcl nvr t,h nqn 4 04 ,hn ) aigH si lT i Mit Meia U i sy C ogig 0 0 2 C ia a d ir y ei
A s a t Obet e T bev ee et o erl t el( S s n apo c ( P o er— bt c : r jci oosret f c f ua s m cl N C )advlri ai V A)nt v h f s n e s c d h e p ia e ia cr jr d l r s Meh d S as eedv e t trego p ad my tei u a f r pn l odi u i a uta . r t s ny n t to s D rt w r id di o he ru srno l: h n r i n jy
大鼠脊髓损伤后bFGF_EGF海绵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及修复作用
・专题・大鼠脊髓损伤后bFGF、EGF海绵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及修复作用刘海1,洪涛2,王忠诚1,安沂华1,崔勇1[摘要]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 GF)、表皮生长因子(EGF)海绵植入损伤脊髓对脊髓损伤后内源性干细胞的诱导修复作用。
方法采用脊髓半横断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将46只大鼠分为对照组(n=6,不损伤脊髓)、模型组(n=20)和实验组(n=20,造模后应用bF GF、EGF海绵治疗),对3组动物进行行为学评分、电生理、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测。
结果实验组动物经bF2 GF、EGF海绵治疗后,运动功能高于模型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数量多于模型组(P<0.05)。
结论bF GF、EGF海绵干预可促进脊髓损伤动物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改善受损的脊髓功能。
[关键词]脊髓损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海绵;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大鼠I nduction and R epair of bFG F and EG F Sponge to E ndogenous N eural Stem Cells after H alf Cut2off of Spine Cord in R ats L IU H ai, HO N G Tao,W A N G Zhong2cheng,et al.B ei j ing Tian T an Hos pital,the Ca pital Medical Universit y,B ei j ing10005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duction and repair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 GF)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sponge to 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 after acute spinal cord half cut2off in rats.Methods The differences of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injured group and intervention treatment group.R esult2 s There are remark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jured group and intervention treatment group.Conclusion bF GF and EGF sponge can enhance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neural stem cells in the test animal.K ey w ords:spinal cord injury;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 GF)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sponge;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rat[中图分类号]R6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9771(2007)0620501203[本文著录格式] 刘海,洪涛,王忠诚,等.大鼠脊髓损伤后bF GF、EGF海绵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及修复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6):501—503.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损伤,目前尚无根本有效的治疗方法。
丙戊酸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Bcl-2表达的影响
性 损 伤 中 阻止 神 经 细 胞 凋 亡 的 作 用 。 方
法 : sa Witr大 鼠 5 只 随 机 分 为 生 理 盐 水 0
4 % )待 动物 清 醒 后 , 斜 坡 法测 定 5 , 行
神经功 能。V A组 伤 后 3 P 0分 钟 首 次按 3 mg g尾 静 脉 注 射 V A, 2小 时 后 0 /k P 1 2 0 g k 腹 腔 内注 射 , 日 1次 , 7 0m /g 每 共
裂。伤后 3天 , 基底 层增 厚 、 重叠 、 穿孔 , V C内质网 、 粒体 及核 空泡化 , 胞器 E 线 细 数 目减少 , P V A组 各 时 间点 核周 间 隙增 宽核 固缩 , 细胞 器 数 目减 少 均 较 N S组
轻。
用平钻头 , 当下 肢 出现轻微 跳 动时 , 出 取 钻 头 , 直 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O m、 距 0 5 m 平 头 金 用 .m 螺 .m
窭 墼
C Hf NESE C O M M UN IY D 0 C T S T 0
丙 戊 酸对 大 鼠急 性 脊髓 损伤 后 血 管 内皮 细胞 B l 2表 达 的 影 响 c一
消毒 , 铺无菌手术 巾单 , 正 中纵切 口, 取 约
侯纪 寿 朱 小 娟 15 m, 除 T 突 , 椎 板 正 中 先 用 .c 咬 ,棘 在 28 m 的钻 头 , 至 椎 板 内 层 皮 质 时 改 .m 钻 7 05 3 00甘 肃 兰 州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摘 要 目的 : 察 丙 戊 酸 ( P 对 大 鼠 观 V A)
属螺钉攻 丝 后 , 入 同型 号 的塑 料 螺 钉 旋
免疫组化染色结 果 : S组 与 V A组 N P 在伤后 6小 时 , 髓 灰质 出现 B l 脊 c 一2阳 性 表达的 V C, E 伤后 1天 , c 一 B l 2阳性 表 达的 V C增加 , 出现大 量 B 1 E 3天 C —2阳 性 表达的 V C, 后 5天 B l E 伤 c 一2阳性表 达的 V C逐渐减少 , E 7天时脊髓 灰质 内仍 有一 定数 量 的 B l c 一2阳性 表达 的 V C。 E 两组脊髓灰 质中 B l 2阳性表达 的 V C c一 E 数 目随时问延 长逐渐 增加 , 约在伤后 3天
脊髓压迫性损伤大鼠海马和脊髓内BDNF的表达变化
脊髓压迫性损伤大鼠海马和脊髓内BDNF的表达变化黄思琴;张安宁;孙善全;王娟【摘要】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脊髓压迫性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方法用自行设计的方法制作脊髓压迫模型,免疫荧光检测BDNF在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和上下行轴突的表达;WB检测BDNF在大鼠海马及脊髓的表达.结果随着时间延长,受损部位的BDNF+-GFAP荧光强度逐渐增强;BDNF+-Tuj1荧光强度逐渐减弱;受损部位相邻上下段的BDNF+-NF200比受损部位的明显增强.海马和脊髓受损中心相邻的上、下段的BDNF蛋白表达在损伤后1d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P<0.05);而脊髓受损中心的BDNF蛋白表达逐渐下降(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BDNF的表达下调,随伤后时间呈一定规律变化,是引起受损部位神经元表达下降的原因之一.%Objective To observe changes of BDNF expression in hippocampus and spinal cord of rats after com-pression-induced spinal cord injury .Methods The CSCI model was established with a institution-made device . BDNF in astrocyte, neuron, antegrade and retrograde axon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The expression changes of BDNF in hippocampus , lesion centre , the superior segment and the inferior segment which were adjacent to the lesion centre were also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methods .Results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BDNF+-GFAP in lesion centre was increased , while BDNF+-Tuj1 was decreased with time after CSCI .BDNF+-NF200 in superior and inferior segment of lesion was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BDNF in hippocampus , the supe-rior segment and the inferior segment close to the lesion centre reached its peak on the 1st day and then decreased after CSCI(P<0.05).The expressionof BDNF in lesion centre decreased gradually (P<0.05).Conclusions De-creasing level of BDNF is regular and may lead to neuronal reduction with compressing time going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7(037)012【总页数】5页(P1681-1685)【关键词】脊髓压迫性损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作者】黄思琴;张安宁;孙善全;王娟【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科学平台,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科学平台,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内科,重庆4021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26.64脊髓压迫性损伤(compression-induced spinal cord injury, CSCI)是临床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脊髓受损后出现缺血、缺氧、水肿、神经元缺失和轴突变性等一系列病理变化[1],其中神经元缺失和轴突变性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2]。
丙戊酸钠联合甲强龙对大鼠脊髓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丙戊酸钠联合甲强龙对大鼠脊髓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摘要:目的:评价丙戊酸钠联合甲强龙在大鼠脊髓损伤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丙戊酸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
在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后,采用不同治疗方案,评估各组大鼠的运动神经功能、病理学变化及自由基水平。
结果:丙戊酸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大鼠运动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快于模型组,丙戊酸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自由基水平显著降低,病理学变化也有所改善。
结论:丙戊酸钠联合甲强龙对大鼠脊髓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对自由基生成和凋亡途径的干预有关。
关键词:丙戊酸钠;甲强龙;脊髓损伤;自由基;凋亡Introduction:脊髓损伤是导致肢体运动障碍及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严重疾病。
现有的治疗手段并不能完全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
研究发现,自由基产生和凋亡是导致脊髓损伤加重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机制。
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干预自由基和凋亡途径,对于脊髓损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Methods:本研究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丙戊酸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
采用Allen's方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组在腹腔注射丙戊酸钠和甲强龙。
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 (BBB)评分法和Beam Walking测试法评估大鼠运动神经功能。
通过肌电图和组织学病理学检查大鼠脊髓损伤的程度,以及对自由基水平的测定,评估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
Results:丙戊酸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大鼠运动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快于模型组,其BBB评分和Beam Walking测试的成绩均高于模型组。
丙戊酸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自由基水平显著降低,而模型组的自由基水平则较高。
在病理学方面,丙戊酸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较轻,而模型组脊髓组织则有显著的坏死和破坏。
Conclusion:本研究结果表明,丙戊酸钠联合甲强龙对大鼠脊髓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丙戊酸治疗脊髓损伤潜在机制的研究进展
•综达•丙戊酸治疗脊髓损伤潜在机制的研究进展谢志杰吴建跃*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创伤,通常会给患者带来 巨大的经济负担和永久性残疾。
SCI的病理生理包括原发性 损伤和继发性损伤。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 主要先天免疫细胞,在神经炎症中起重要作用[1]。
然而小胶 质细胞的过度活化会导致促炎因子的过度产生,例如环氧合 酶 2 (COX-2 ),白介素 1p(IL-1 |3 ),白介素 6 (IL-6 )和 白介素受体(IL-4R和IL-2Ra)—;当这些促炎因子过表达 时,其倾向于激活可能导致细胞凋亡的转录因子,例如NF-k B。
相关研究已经证实,NF-kB和STATs的转录活性与其赖 氨酸乙酰化密切相关,而赖氨酸乙酰化受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HATs)和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ACs)间的平衡调节[3]。
通过恢复组蛋白乙酰化的平衡,调节转录功能障碍和上调神 经营养基因,HDAC抑制剂(HDACis)被认为是治疗神经系 统疾病的一种有前途的干预措施[4]。
本文探讨丙戊酸(VPA)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潜在的分子机制,并对其治疗脊髓损 伤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1丙戊酸概述VPA是衍生自天然戊酸的支链短链脂肪酸。
丙戊酸的主 要用途是作为抗癫痫药,以及用于偏头痛,双相情感障碍,情绪和焦虑症等。
丙戊酸以多种方式显示其药理作用,例如 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GABA ( 7氨基丁酸)水平,阻断电压门控离子通道以及抑制组蛋白脱乙酰基酶。
近年来,丙戊酸被证明是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AC)的抑制剂,尤其 是HDAC1以及其他HDAC。
对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的抑制作用 可能会增强调节细胞凋亡及抗肿瘤作用的基因的表达[5]。
因而其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和抑制神经元凋亡来发挥神经 保护作用[6]。
大部分药物在血液中分布,并存在于细胞外液的快速交 换过程。
同时药物也可在脑脊液(CSF)和大脑总分布。
CSF 中丙戊酸盐的浓度与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接近。
神经干细胞、丙戊酸联合应用对成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一)
神经干细胞、丙戊酸联合应用对成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一)作者:王莉伍亚民刘媛南国新曾琳【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s)和丙戊酸(VPA)联合应用对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的修复作用。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NSCs移植组和NSCs+VPA治疗组。
采用半切脊髓损伤模型,损伤后进行病理染色和神经诱发电位检测。
结果NSCs+VPA治疗组损伤处空洞闭合情况优于其余两组,移植物和宿主脊髓建立的纤维联系较其余两组多,排列有序。
NSCs+VPA 治疗组诱发电位各项指标匀优于其余两组,8周时最显著,其中以运动诱发电位(MEP)的优化最明显。
结论NSCs和VPA联合应用对成鼠脊髓损伤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干细胞丙戊酸创伤修复脊髓损伤后由于受损的神经元无法再生,而胶质细胞大量增生,严重阻碍了脊髓功能的恢复。
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移植成为当前治疗脊髓损伤的热点,然而大量的研究报道,NSCs移植到体内主要分化神经胶质细胞,仍然不能较好地修复损伤脊髓。
本实验通过治疗癫痫常用药丙戊酸(valproicacid,VPA)和NSCs移植联合应用,拟为解决脊髓损伤修复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材料与方法1NSCs的培养与鉴定取体重为220~250g的E13~15天SD孕鼠(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动物中心提供)1只,1%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消毒皮肤,打开腹腔,取出胎鼠置于冰台上。
用眼科剪剪开头皮和骨,取出大脑皮层放入装有无钙平衡盐溶液()的瓶中,再用眼科剪反复切割组织,缓慢吹打后,用细胞筛过滤制成单细胞悬液。
以1000r/min离心5分钟,弃上清,加入神经元基础培养基(NB)培养液(内含N2添加剂,20ng/m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100μg/ml胰岛素,以上皆为Gibco产品),置入37℃、5%CO2培养箱培养,每6~7天传代1次。
应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化单标检测试剂盒(博士德,武汉)结合巢蛋白(Nestin)抗体(Pharmigen)来检测神经干细胞中的Nestin 抗原。
米诺环素对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脊髓BDNF和NT-3表达的影响
米诺环素对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脊髓BDNF和NT-3表达的影响段冰玉;周厚纶;任航空【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年(卷),期】2013(022)005【摘要】目的观察腹腔注射米诺环素对改良Allen's法造成的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脊髓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的影响,探讨米诺环素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54只,改良Allen's 法造成不完全脊髓损伤,根据实验需要可以分为3组,空白组,只打开脊柱椎板,不损伤;治疗组,大鼠脊髓损伤,并腹腔注射米诺环素;损伤组,大鼠脊髓损伤,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的后肢能力Basso-Beattie-Bresnahan评分,并于不同时段(3d、7d,14d)取大鼠脊髓T8-9段采用逆转录PCR,以及免疫化学组织染色法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的表达.结果米诺环素能够明显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的功能,逆转录PCR和脊髓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AB都能证实米诺环素治疗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显著增多.结论米诺环素在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的机制还应与其上调了大鼠体内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有关.【总页数】5页(P406-410)【作者】段冰玉;周厚纶;任航空【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解剖学系,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解剖学系,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解剖学系,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812【相关文献】1.人脐带沃顿胶干细胞对急性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及脊髓组织中 TNF-α和 BDNF 表达的影响 [J], 渠瑞娜;关方霞;马珊珊;田毅;姚宁;崔渊博;张文进;韩康;宋及时;杨波2.IN-1以及联合NT-3对大鼠脊髓损伤后NF表达变化的影响及意义 [J], 曾啸雄;王卫国3.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内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 [J], 贺晓玉4.丙戊酸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DNF及NT-3表达的影响 [J], 李新枝5.不同强度减重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脊髓组织中TrkB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对运动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 [J], 安力彬; 刘长红; 赵博伦; 周晓华; 李文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丙戊酸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丙戊酸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李新枝;聂政【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26)004【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组)、损伤组(SCI组)和丙戊酸保护组(VPA组).采用改良的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于损伤后第6、24、48、72小时取材.利用BBB评分标准进行不同时段的行为学评分,通过TUNEL法、免疫组化法等观察各组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HSP70表达的变化.结果:VPA组的BBB评分与SCI组相比,在损伤后第48小时和第72小时显著增高(P<0.01).SCI组和VPA组均出现大量神经细胞凋亡和HSP70阳性表达,VPA组各时间点凋亡指数均明显低于SCI组(P<0.05),而HSP70表达VPA组均明显高于SCI组(P<0.05).结论:丙戊酸通过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和诱导HSP70表达,对脊髓损伤起到保护作用.【总页数】4页(P347-350)【作者】李新枝;聂政【作者单位】成都医学院解剖与组胚教研室,成都,610083;成都医学院解剖与组胚教研室,成都,6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2【相关文献】1.丙戊酸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Bcl-2表达的影响 [J], 侯纪寿;朱小娟2.黄芩茎叶黄酮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HMGB1/TLR4/NF-κB 信号通路的影响 [J], 梅盛前;肖捷;李放;余海平3.丙戊酸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DNF及NT-3表达的影响 [J], 李新枝4.丙戊酸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Bcl-2表达的影响 [J], 侯纪寿;朱小娟5.甲氨蝶呤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PTEN/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J], 周坤; 宋雪锋; 高雯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7.22丙戊酸诱发大鼠自闭症神经毒理机制
T7.22 丙戊酸诱发大鼠自闭症神经毒理机制洪玲娟,田 允,王 欢,蒋 权,王成坤,廖美华,楼宜嘉,韩 峰(浙江大学药理毒理与生化药学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 摘要:目的 探讨丙戊酸诱发大鼠自闭症的分子毒理机制。
方法 大鼠怀孕12.5d时,实验组按600mg·kg-1给予腹腔注射丙戊酸0.25ml/100g(240g·L-1溶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5ml/100g)。
注射的孕鼠产下的幼鼠即为自闭症模型组。
出生后当日,记为生后第1天(PND1)。
Westernblot法检测PSD大鼠海马中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和CaMKⅡ突触前底物(突触蛋白Ⅰ)50与突触后底物(GluR1)磷酸化水平变化,同时还检测了细胞膜表面褪黑激素受体1(MTR1)蛋白量的变化。
小鼠脑神经瘤细胞Neuro 2α用丙戊酸0.5mmol·L-1处理24h后检测细胞膜表面MTR1内吞变化,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了MTR1在丙戊酸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内吞的变化。
结果 丙戊酸诱导的自闭症大鼠模型脑海马中磷酸化CaMKⅡ(Thr286)水平显著下降,并且CaMKⅡ突触前底物突触蛋白Ⅰ(Ser603)与突触后底物GluR1(Ser831)磷酸化水平也有相应变化。
提示CaMKⅡ/突触蛋白Ⅰ/GluR1磷酸化水平可能与自闭症的病理过程相关。
MTR1在脑内神经元细胞膜上表达量增加。
丙戊酸处理Neuro 2α细胞实验中发现24h后可逆转由褪黑素(100nmol·L-1)诱导的神经元MTR1内吞,表现为膜上MTR1表达量增加,内吞受体减少。
提示丙戊酸可能通过干预褪黑素/MTR1介导的神经元信号转导,最终诱发了一系列自闭症关联的神经生物化学及功能改变。
结论 丙戊酸可以干预褪黑素/MTR1介导的神经元信号转导,可能与自闭症病理过程中CaMKⅡ/突触蛋白Ⅰ/GluR1磷酸化水平稳态失衡相关联。
丙戊酸对神经干细胞修复损伤脊髓功能的影响
丙戊酸对神经干细胞修复损伤脊髓功能的影响王莉;南国新;刘媛;伍亚民;龙在云【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09(015)008【摘要】目的观察丙戊酸(VPA)对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修复成鼠损伤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VPA治疗组、NSCs治疗组和NSCs+VPA治疗组.在T10节段造成半切脊髓损伤,于损伤后第2、4、8周进行BBB评分和神经诱发电位检测,在8周时用核黄和DIL进行示踪检查.结果NSCs+VPA治疗组核黄和DIL标记的神经元数量多于其他3组;NSCs+VPA治疗组BBB评分和诱发电位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余3组,其中以运动诱发电位峰潜伏期的优化最明显.结论 VPA能促进NSCs移植对成鼠损伤脊髓功能的修复作用.【总页数】5页(P711-714,封3)【作者】王莉;南国新;刘媛;伍亚民;龙在云【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三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三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三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三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三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40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2【相关文献】1.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 [J], 李伟;江其生2.神经干细胞移植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 [J], 李成仁;李巍;蔡文琴;陈德英;苏炳银3.神经干细胞修复创伤性脑损伤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J], 陈佳树; 宋灏哲; 陈天; 谢川平; 赵格晶娃; 李力卓4.NOV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对损伤大鼠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 [J], 李成仁;李巍;蔡文琴;苏炳银;陈德英5.Flavopiridol局部缓释给药促进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戊酸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DNF及NT
[摘要]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对脊髓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素3(NT-3)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损伤组(SCI组)和丙戊酸保护组(VPA组)。
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VPA组术后即刻及其后每12 h皮下注射VPA 300 mg/kg;C组和SCI组在相应时间点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于伤后24、48、72 h和1周取材。
利用BBB评分标准进行不同时段的行为学评分。
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损伤后BDNF及NT-3表达的变化。
结果BBB评分显示,C 组运动功能未受影响,VPA组的BBB评分均高于SCI组,在伤后48、72 h和1周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脊髓损伤;丙戊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素3 [中图分类号] R651.2 [文献标识码] A [":.gerenzongjie.co" ="" class="">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7(c)-0023-03 Effects of valproic acid on the expression of BDNF and NT-3 in rats after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LI Xinzhi Department of Anatomy and Histo-Embryology,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Sichuang Province, Chengdu 61008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valproic acid (VPA) on the expression of BDNF and NT-3 in rats after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Methods 60 adult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control group (C group), spinal cord injury group (SCI group) and VPA treatment group (VPA group). Spinal cord injury model was made by modified Allen technique. VPA (300 mg/kg) was administrated in rats through subcutaneous injection immediately after injury and repeated per 12h after injury, while C group and SCI group were received
the same dose of normal saline injection at the same time point. The rats were killed at 24, ":.48yuan.co" ="" class="">48, 72 h and 1 week after injury. The behavior scores were evaluated with BBB scale at each time point after injury. The expression of BDNF and NT-3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method. Results The BBB score indicated that motor function in the C group was normal, and the scores of the VP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CI group at 48, 72 h and 1 week after injury,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Spinal cord injury; Valproic acid;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Neurotrophin-3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由于神经元无法再生以及继发性损伤,造成":.jx669.coupdate/" ="" class="">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迄今为止尚无切实有效的治疗":.xujingtz.co" ="" class="">方法。
近年来研究表明,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具有多方面的神经营养效应和神经保护作用[1],而有关VPA对SCI的影响及机制的报道很少。
研究证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具有阻止神经元死亡和促进轴突再生的双重作用[2]。
本研究通过探讨VPA对大鼠SCI后BDNF和NT-3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SCI提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