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人文地理专题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人文地理专题测试题
涟源一中石振欢2005.3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下面甲、乙两幅图,回答l一3题:
1.以经济作物P1、P2为原料的工业分别是
A.橡胶工业、制糖工业B.造纸工业、医药工业C.纺织工业、纺织工业D.制糖工业、饮料工业2.当河流L1流入的海洋盐度达一年中最低时,下列现象有可能出现的是
A.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B.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昼长夜短
C.我国江南一带多伏旱天气D.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3.城市③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便利的交通条件B.雄厚的农业基础C.悠久的历史D.丰富的石油资源
读下图,回答4—5题:
4.如果图中黑点表示加油站,则影响该地理事物区位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数量B.车流量C.地价D.服务范围
5.距该地中心城市最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图中国道走向平直的主要原因是
A.尽可能联系较多的经济据点B.缩短线路长度,节省运营时间
C.降低筑路成本D.少占耕地
下图表示世界大城市比重的演变趋势示意图,据此回答第7—9题.
7.图示曲线可以反映大城市发展的演变规律是
A .大城市数量先增后降
B .大城市数量比重先增后降
C .大城市用地规模会不断扩大
D .大城市人口比重会持续上升 8.①阶段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A .沿海地区
B .热带气候区
C .矿产丰富地区
D .农业发达地区 9.③阶段大城市数量比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 .交通拥挤
C .居住紧张
D .社会治安混乱 读图4,回答10-11题
原料运费产品运费科技投入工资投入其他
产品成本比例
甲
乙
丙
100806040
200
10、在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条件的地区是
A 、闽南三角地带
B 、长江三角洲
C 、山东半岛
D 、辽东半岛 11.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是
A 、在广州建棉纺织厂
B 、在上海建钢铁厂
C 、在南京建石油化工厂
D 、在舟山建水产品加工厂 12.下图表示某地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场的需求变化
B 、科学技术的发
C 、交通运输的变化
D 、国家政策的变化
读“雷达”式统计图(图3),该图反映某国从1959年至1985年影响制造业生产的四要素(知识、资源、劳动力和资金)所占工业产值的份额,分析回答13—14题。
图4
其他
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 灌溉水源
小麦 小麦
蔬菜
蔬菜
优良品种
饲料加工 化肥、农药
大棚
其他
农用材料 科技 引进
① ② ③
④图5
13.1959年,资金、知识、资源、劳动四种因素在制造业中占总产值的份额依次是
A. 25% 10% 15% 50% B.30% 15% 5% 50%
C.25% 5% 20% 15% D.20% 25% 15% 50%
14.该国家位于
A.东非 B.西亚 C.西欧 D.南美
读我国局部图,回答15—18题。
15.A、D两城市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四川盆地、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三峡地区、江南丘陵 16.结合R区附近某地的局部图(小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
A.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B.自西向东流
C.自东向西流 D.可能东流也可能西流
17.由B城市到D城市走最近的铁路线必须经过①京广线②浙赣线③湘黔线④贵昆线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8.建设A城到C城的铁路线(虚线),其重要意义不包含
A.修建该铁路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喀斯特地形 B.促进本区内外联系
C.缓解区域交通压力 D.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下图为西方某国统计的交通工具运行目的比例示意图,读后回答19—20题:
19.图中两条曲线可能是
A.实线是上下班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B.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上下班交通
B.实线是货物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D.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货物交通
20.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大力发展私人汽车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c.限制汽车发展,鼓励自行车使用D.建设市内铁路网
图5,完成21—23题。
2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图 5
A .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 .不合理的灌溉
C .过度开采地下水
D .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22.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
A .煤炭
B .机械产品
C .棉花
D .粮食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23-24题:
甲产业
乙产业 丙产业
1990年主要生产省份
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
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2001年主要生产省份
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北京(39%)、 广东(26%) 上海(35%)、广东(28%)、
江苏(20%)
23.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 .原材料的供应
B .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 .交通的便利程度
D .市场的开放程度 24.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产业因生产条件在地区优势方面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B .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 .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 .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2003年2月,首钢集团宣布在大规模压缩减少北京厂区钢产量的同时,将在河北迁安投资建设一座年产量200万吨的炼钢厂。据此回答25题。
25.首钢集团大规模压缩减少北京厂区的钢产量,对北京环境的好处是
A .压缩企业用地规模,平抑北京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
B .降低生产耗水,彻底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矛盾
C .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推动北京地区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D .减少生产中的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地方财政税收
图11
a
b
c
////////////////////////////////////////// ――――――――――――――密――――――――――封――――――――――线―――――――――――――—
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