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知识点-+典型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吸收NO中的用该装置制备少量白色的答案:D解析:A.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故能用水除去一氧化氮中的二氧化氮,A项正确;B.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铝,能是品红溶液褪色,并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做到尾气处理,B 项正确;C.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打开C利用氢气排除装置中的氧气,然后关闭C,利用氢气将硫酸亚铁溶液压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 C项正确;D.硫酸没有挥发性,不能在空气中看到白烟,D项错误。
故选D。
2、碘仿(CHI3)是一种外用消毒剂。
某实验小组通过电解KI和丙酮(CH3COCH3)来制备碘仿。
制得的粗碘仿中含少量石墨粉,分离提纯碘仿的操作中,下列仪器没有用到的是已知几种物质的部分性质如表所示:A.B.C.D.答案:B解析:碘仿熔点是123℃,在常温下是固体,不溶于水,用过滤法分离分离提纯碘仿,过滤用到的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不需要坩埚,故选B。
3、部分含氮物质的分类与其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推断不合理的是A.a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保存食品B.液态b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C.b→a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D.b→d是工业生产硝酸的基础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c为-3价的碱,即NH3•H2O,b为-3价的氢化物,即NH3,a为N2,d为+2价的氧化物,即NO,e为+4价的氧化物,即NO2,f为+5价的含氧酸,即HNO3。
A. a为N2,含有N≡N键,键能很大,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保存食品,故A正确;B. b为NH3,液氨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故B正确;C.b→a的过程属于氮的化合物转为氮气,不属于氮的固定,氮的固定是指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故C 错误;D . b 为NH 3,d 为NO ,氨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基础,故D 正确; 故选C 。
高中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归纳
(每日一练)高中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
用NaHSO3还原法制备保险粉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1说明酸性:H2SO3>H2CO3B.反应2中消耗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反应2最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D.反应1结束后,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NaHSO3是否被氧化答案:B解析:由题给流程可知,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和二氧化碳,亚硫酸氢钠溶液与锌粉反应生成连二亚硫酸钠和氢氧化锌,连二亚硫酸钠溶液结晶脱水得到连二亚硫酸钠。
A.由分析可知,反应1为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和二氧化碳,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A正确;B.由分析可知,反应2为亚硫酸氢钠溶液与锌粉反应生成连二亚硫酸钠和氢氧化锌,反应中亚硫酸氢钠为反应的氧化剂,锌为还原剂,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B 错误;C .由题意可知,连二亚硫酸钠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则制备连二亚硫酸钠时,反应2最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故C 正确;D .亚硫酸氢钠溶液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若亚硫酸氢钠溶液被氧化,加入酸化氯化钡溶液会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则反应1结束后,可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检验亚硫酸氢钠是否被氧化,故D 正确;故选B 。
2、下列选项中,不能鉴别CO 2和SO 2的试剂是A .硝酸钡溶液B .澄清石灰水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 .溴水答案:B解析:A .SO 2可以使硝酸钡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而变浑浊,而CO 2不与硝酸钡溶液反应,A 项正确;B .CO 2和SO 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 2与澄清石灰水产生碳酸钙变浑浊,SO 2与澄清石灰水产生亚硫酸钙的微溶物变浑浊,B 项错误;C .SO 2具有还原性可以使强氧化性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而CO 2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 项正确;D .SO 2具有还原性可以使具有氧化性的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而CO 2不反应,D 项正确;答案选B 。
齐齐哈尔市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是氮氧化物(NO x)储存还原的工作原理:NO x的储存过程与还原过程在不同时刻是交替进行的。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还原”过程中,Ba(NO3)2转化为BaOB.在储存还原过程中,Pt作催化剂C.在储存还原过程中,参加反应的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若还原性气体为H2,则参加反应的H2与生成的N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2.新教材实验,如图所示,在注射器里吸入20mLNO(标况),然后吸入5mL水。
若再吸入30mL空气(标况,O2占15计算),夹住弹簧夹,让内外大气压相同,观察。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观察到注射器内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最后变成无色B.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缓缓向右移动C.最终剩余气体体积约为36mLD.所得硝酸溶液的浓度约为0.07mol/L3.下列表述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表述Ⅰ表述ⅡA SO2具有漂白性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 SiO2具有弱氧化性工业上利用SiO2与焦炭制备粗硅C NH3是电解质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H2S气体D.D 4.可用于检验SO24的试剂是A.稀硝酸B.NaOH C.BaCl2D.KNO3 5.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甲 乙 丙 丁A .上下移动装置甲中的铜丝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B .装置乙可用于收集SO 2气体C .将试管中的液体倒入装置丙中稀释,观察颜色可确定CuSO 4的生成D .利用装置丁将硫酸铜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可析出42CuSO 5H O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NaHCO 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O 23-+2H +=CO 2↑+H 2OB .SO 2通入少量NaClO 溶液中:SO 2+ClO -+H 2O=SO 24-+Cl -+2H +C .FeO 与稀硝酸反应:2H ++FeO=Fe 2++H 2OD .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HCO 3-+OH -=CO 23-+H 2O7.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 、CO 2、NO 2、NH 3、O 2、N 2中的几种,将100mL 甲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 .NH 3、NO 、O 2B .NH 3、NO 、CO 2C .NH 3、NO 2、CO 2D .NO 、CO 2、N 28.硅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科学家也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
(人教版)东莞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CO 2、NO 2以及SO 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B .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臭氧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C .为防止压缩饼干类食品受潮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铁粉D .黄河入海口沙洲的形成与用卤水点豆腐都体现了胶体聚沉的性质2.将3.84g 铜粉与一定质量浓硝酸反应,当铜完全溶解时,收集到NO 、NO 2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下),则所消耗酸的物质的量是A .0.1molB .0.11molC .0.16molD .0.22mol3.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甲 乙 丙 丁 A .上下移动装置甲中的铜丝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B .装置乙可用于收集SO 2气体C .将试管中的液体倒入装置丙中稀释,观察颜色可确定CuSO 4的生成D .利用装置丁将硫酸铜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可析出42CuSO 5H O ⋅4.下列溶液里离子检验的结论正确的是A .加入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23CO -B .加入盐酸使之酸化,再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24SO -C .加入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一定含有Cl -D .加入Na 2CO 3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a 2+5.下列提纯物质方法正确的是( )A .用氯水除去FeCl 2溶液中的少量FeCl 3B .用加热法除去NaCl 固体中的少量NH 4ClC .用BaCl 2溶液除去HNO 3溶液中的少量H 2SO 4D .用NaOH 溶液除去铝粉中的少量铁粉6.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验证浓H2SO4的脱水性、强氧化性制备少量O2,其优点是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证明非金属性强弱:N>C>Si配制10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A.A B.B C.C D.D7.运输化学药品浓硫酸的车辆,应该张贴的标志为( )A.B.C.D.8.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以NH4Cl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H2、NO等气体9.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表述正确的是A.铜丝溶于浓硝酸生成绿色溶液:3Cu+8H++2NO-3=3Cu2++2NO↑+4H2OB.将FeO溶于稀硝酸:FeO+2H+=Fe2++H2OC.金属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D.在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出现浑浊:Al3++3OH-=Al(OH)3↓10.含氮化合物在水体中过多蓄积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需将其从水体中除去,该过程称为脱氮.常用的脱氮方法有吹脱法和折点氯化法.吹脱法:调节水体pH至8左右,然后持续向水中吹入大量空气.折点氯化法:调节水体pH 至6左右,向水中加入适量NaClO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含氨和铵盐的水体中存在平衡:43232NH OH NH H O NH H O +-+⋅+B .吹脱法的原理是通过鼓气降低3NH 浓度,从而降低水中32NH H O ⋅与4NH +的含量C .折点氯化法除4NH +的原理为:+-+4222NH +3ClO =N +3Cl +3H O+2H -↑D .吹脱法无法对含-2NO 的水体脱氮,但折点氯化法可以对含-2NO 的水体脱氮 二、填空题11.利用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用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A.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了强氧化性和酸性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答案】D【解析】【详解】A.铜与浓硫酸反应中,硫元素部分化合价降低,部分化合价不变,浓硫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故A正确;B.SO2具有漂白性,可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故B正确;C.SO2有毒,对环境有污染,但能溶于NaOH溶液,则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防污染环境,故C正确;D.①中反应后为浓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应将①中混合物加入水中,观察溶液显蓝色,确认有CuSO4生成,故D错误;故答案为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碳酸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明矾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D.高压钠灯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答案】D【详解】A.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晶体硅可用于制造晶体管及太阳能电池,A错误;B.碳酸氢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而碳酸钠溶液碱性强,对人会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因此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错误;C.明矾具有净水作用但无强氧化性,因此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但不能对水进行消毒杀菌,C错误;D.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穿透力强,因此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3.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对应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均为白色沉淀,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有镁离子,可能有铝离子,故A错误;B.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的硫氰化铁,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证明有铁离子,故B正确;C.氯化银、碳酸钡、亚硫酸钡和硫酸钡均为白色沉淀,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可能有银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故C错误;D.取样,用铂丝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证明有钾离子,故D错误;故选B。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经典题(3)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NH 3两个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 3易溶于水B .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 3易挥发C .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 3是碱性气体D .两个实验均表现了NH 3是还原性气体2.下列做法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A .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 3)B .用小苏打(NaHCO 3)焙制糕点C .用大量SO 2漂白银耳D .用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对餐具进行杀菌消毒3.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甲 乙 丙 丁 A .上下移动装置甲中的铜丝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B .装置乙可用于收集SO 2气体C .将试管中的液体倒入装置丙中稀释,观察颜色可确定CuSO 4的生成D .利用装置丁将硫酸铜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可析出42CuSO 5H O ⋅4.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1.0 mol·L -1的KNO 3溶液:H +、Fe 2+、Cl -、SO 24- B .1.0 mol·L -1的FeCl 2溶液:NO 3-、Na +、K +、ClO - C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 +、Cl -、SO 24-、Fe 3+D .酸性溶液中:NO 3-、SO 24-、Fe 3+、Mg 2+5.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4NH +、Cl -、Mg 2+、Ba 2+、23CO -、24SO -,现取三份100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K+不一定存在B.Cl-可能存在CO-C.100mL溶液中含0.01mol23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6.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正确的是COA.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CO2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2-3SOB.某溶液中依次加入BaCl2和盐酸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2-4C.某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Ca2+D.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Cu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沙子或是CCl4灭火NH+:取试样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蓝色B.检验某溶液含有4NH+石蕊试纸检验变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4C.生石灰常常放入在包装袋内,为防止食品氧化变质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NaOH固体溶解后未恢复到室温就定容,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8.用如图装置探究Cl2和NO2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
高中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每日一练)高中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
用NaHSO3还原法制备保险粉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1说明酸性:H2SO3>H2CO3B.反应2中消耗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反应2最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D.反应1结束后,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NaHSO3是否被氧化答案:B解析:由题给流程可知,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和二氧化碳,亚硫酸氢钠溶液与锌粉反应生成连二亚硫酸钠和氢氧化锌,连二亚硫酸钠溶液结晶脱水得到连二亚硫酸钠。
A.由分析可知,反应1为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和二氧化碳,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A正确;B.由分析可知,反应2为亚硫酸氢钠溶液与锌粉反应生成连二亚硫酸钠和氢氧化锌,反应中亚硫酸氢钠为反应的氧化剂,锌为还原剂,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B错误;C.由题意可知,连二亚硫酸钠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则制备连二亚硫酸钠时,反应2最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故C正确;D.亚硫酸氢钠溶液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若亚硫酸氢钠溶液被氧化,加入酸化氯化钡溶液会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则反应1结束后,可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检验亚硫酸氢钠是否被氧化,故D正确;故选B。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SO2尾气处理可用澄清石灰水替代NaOH溶液B.SO2通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褪去,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C.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D.向某溶液中先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答案:D解析:A.石灰水的浓度较小,且亚硫酸钙为难溶物,因此用澄清的石灰水吸收尾气,不如氢氧化钠吸收的彻底、完全,吸收效果较差,故A错误;B.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与漂白性无关,故B错误;C.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则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但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溶液不褪色,故C错误;D.先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可排除银离子等干扰,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故D正确;故选:D。
江阴市夏港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含答案)
一、选择题1.某小组同学进行铜与浓硫酸反应时,发现有黑色物质产生。
该小组同学猜测,黑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O 、Cu 2S 和CuS 。
针对产生的黑色物质,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探究,获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硫酸浓度/(mol·L -1) 黑色物质出现的温度/℃ 黑色物质消失的温度/℃ 15约150 约236 16约140 约250 18约120 不消失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 .硫酸浓度越大,黑色物质越易出现、越难消失B .黑色物质消失过程中伴随大量H 2S 生成C .硫酸浓度为16 mol·L -1时,若先升温至250℃以上,再将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可以避免黑色物质产生D .若取黑色物质洗涤、干燥后,加稀硫酸,固体质量不变,说明黑色物质中不含CuO2.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B .氨碱工业中可以用氨气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泄漏C .工业上制备硝酸是利用NH 3和O 2反应生成NO ,进一步转化为NO 2及HNO 3D .为提高作物的养分,可以是将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如K 2CO 3)混合使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 .0.1 mol 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 AB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C .1 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 .120 g NaHSO 4和KHSO 3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N A4.以海绵铜(含有少量CuO 杂质的海绵状的铜)为原料生产CuCl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CuCl 难溶于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溶液,易水解、氧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解”过程中可用浓盐酸代替硫酸B .“溶解”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 ++2-3NO =Cu 2++2NO 2↑+2H 2OC .“反应”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 2++2Cl -+2-3SO +H 2O=2CuCl↓+2-4SO +2H + D .“烘干”过程可用坩埚在空气中进行5.硅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科学家也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
北京市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的SO3的分子数目为N AB.标准状况下,11.2LNO和11.2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N AC.足量的Cu与2mol浓硫酸H2SO4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SO2分子数目为2N AD.1molCu与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得到NO气体分子数目为23N A2.下列做法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A.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3)B.用小苏打(NaHCO3)焙制糕点C.用大量SO2漂白银耳D.用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对餐具进行杀菌消毒3.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24-B.1.0 mol·L-1的FeCl2溶液:NO3-、Na+、K+、ClO-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Cl-、SO24-、Fe3+D.酸性溶液中:NO3-、SO24-、Fe3+、Mg2+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O23-+2H+=CO2↑+H2OB.SO2通入少量NaClO溶液中:SO2+ClO-+H2O=SO24-+Cl-+2H+C.FeO与稀硝酸反应:2H++FeO=Fe2++H2OD.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HCO3-+OH-=CO23-+H2O5.运输化学药品浓硫酸的车辆,应该张贴的标志为( )A.B.C.D.6.下列有关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在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证明其中含有CO2-3B.要证明某烧碱溶液中可能含有Cl-,应先加稀盐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其中含有Cl-C.焰色反应时,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可以推测肯定含钠元素,可能含钾元素D.在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其中含有SO2-47.(NH 4)2SO 4是一种常见的化肥,某工厂用石膏、NH 3、H 2O 、CO 2制备(NH 4)2SO 4的为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入的X 、Y 气体分别为CO 2和NH 3B .操作1为过滤,操作2为蒸馏C .步骤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 4+2NH 3+CO 2+H 2O=CaCO 3↓+2+4NH +2-4SOD .通入的CO 2应过量,且工艺流程中CO 2可循环利用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硫酸、NaCl 溶液是实验室常见的强电解质B .二氧化氮经加压凝成无色液体为物理变化C .“华为麒麟980”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 .“火树银花”的烟花利用了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9.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 4+、Ba 2+、Mg 2+、H +、OH -、Cl -、CO 23-、SO 24-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mol·L -1乙溶液中c (H +)>0.1mol·L -1;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 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淀生成。
《好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经典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氮的固定是指A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氨肥B .大豆的根瘤菌将含氮的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C .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D .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氨肥2.下列除杂方案不正确的是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Cu Fe 过量的稀硫酸 过滤 BSO 2(g) HCl(g) 足量的饱和Na 2SO 3溶液、浓硫酸 洗气 CCl 2(g) HCl(g)、H 2O(g) 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洗气 D CO 2(g) HCl(g) 足量的饱和NaHCO 3溶液、浓硫酸洗气A .AB .BC .CD .D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CO 2、NO 2以及SO 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B .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臭氧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C .为防止压缩饼干类食品受潮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铁粉D .黄河入海口沙洲的形成与用卤水点豆腐都体现了胶体聚沉的性质4.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甲 乙 丙 丁 A .上下移动装置甲中的铜丝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B .装置乙可用于收集SO 2气体C .将试管中的液体倒入装置丙中稀释,观察颜色可确定CuSO 4的生成D .利用装置丁将硫酸铜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可析出42CuSO 5H O5.以海绵铜(含有少量CuO 杂质的海绵状的铜)为原料生产CuCl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CuCl 难溶于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溶液,易水解、氧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解”过程中可用浓盐酸代替硫酸B .“溶解”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 ++2-3NO =Cu 2++2NO 2↑+2H 2OC .“反应”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 2++2Cl -+2-3SO +H 2O=2CuCl↓+2-4SO +2H + D .“烘干”过程可用坩埚在空气中进行6.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B .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 气体,并防止倒吸C .以NH 4Cl 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 3D .装置④b 口进气可收集H 2、NO 等气体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二氧化硫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作漂白剂B .硅胶具有弱酸性,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 .硝酸能发生酯化反应,可用于制造硝化甘油D .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于制坩埚熔化烧碱固体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向浓氨水中滴入AgNO 3溶液制取银氨溶液B .水玻璃浸泡过的木材,既耐腐蚀又不易着火C .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超纯硅可用以制造计算机芯片9.含氮化合物在水体中过多蓄积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需将其从水体中除去,该过程称为脱氮.常用的脱氮方法有吹脱法和折点氯化法.吹脱法:调节水体pH 至8左右,然后持续向水中吹入大量空气.折点氯化法:调节水体pH 至6左右,向水中加入适量NaClO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含氨和铵盐的水体中存在平衡:43232NH OH NH H O NH H O +-+⋅+B .吹脱法的原理是通过鼓气降低3NH 浓度,从而降低水中32NH H O ⋅与4NH +的含量C .折点氯化法除4NH +的原理为:+-+4222NH +3ClO =N +3Cl +3H O+2H -↑D .吹脱法无法对含-2NO 的水体脱氮,但折点氯化法可以对含-2NO 的水体脱氮10.某废催化剂主要成分有SiO 2、ZnO 、ZnS 和CuS 。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经典练习题
一、选择题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 +、K +、Mg 2+、Fe 2+、4NH +、Cl -、Br -、23CO -、24SO -、23SO -中的若干种离子。
取该溶液做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某同学设计并完成如图实验: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A .该溶液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Na +,不存在K +B .实验①后溶液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Fe 2+C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a +、Cl -、Br -、23CO -、24SO -D .检测原溶液中是否含有4NH +,可取少量的原溶液,滴加足量的NaOH 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2.下列表述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表述Ⅰ 表述ⅡA SO 2具有漂白性 SO 2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B SiO 2具有弱氧化性 工业上利用SiO 2与焦炭制备粗硅C NH 3是电解质 NH 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可用来干燥H 2S 气体D .D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 的SO 3的分子数目为N AB .标准状况下,11.2LNO 和11.2LO 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N AC .足量的Cu 与2mol 浓硫酸H 2SO 4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SO 2分子数目为2N AD .1molCu 与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得到NO 气体分子数目为23N A4.下列做法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A .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 3)B .用小苏打(NaHCO 3)焙制糕点C .用大量SO 2漂白银耳D .用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对餐具进行杀菌消毒5.反应后下列溶液颜色变化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向稀硫酸中加入CuO 固体后,溶液变蓝:22CuO 2H Cu H O +++=+B .向溴水中通入过量的SO 2后,溶液由橙黄色变为无色:222242H O SO Br 2Br SO 4H --+++=++C .向FeCl 3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后,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33Fe 3SCN Fe(SCN)+-+D .向硫酸锰溶液中滴加K 2S 2O 8溶液后,溶液变为紫红色:22228244Mn S O 4H O MnO 2SO 8H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H 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O 2B .H 2O 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 2粉末生成H 2和O 2C .FeS 2在沸腾炉中与O 2反应生成Fe 3O 4D .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得FeCl 37.用如图装置探究Cl 2和NO 2在NaOH 溶液中的反应。
(人教版)沈阳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某小组同学进行铜与浓硫酸反应时,发现有黑色物质产生。
该小组同学猜测,黑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O、Cu2S和CuS。
针对产生的黑色物质,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探究,获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A.硫酸浓度越大,黑色物质越易出现、越难消失B.黑色物质消失过程中伴随大量H2S生成C.硫酸浓度为16 mol·L-1时,若先升温至250℃以上,再将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可以避免黑色物质产生D.若取黑色物质洗涤、干燥后,加稀硫酸,固体质量不变,说明黑色物质中不含CuO 2.某集气瓶中的气体呈红棕色,加入足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得橙色溶液,气体颜色消失。
再拿走玻璃片后,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则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混合气体中的A.N2、NO2、Br2B.NO2、NO、N2C.NO2、NO、O2D.N2、O2、Br23.下列各组物质,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A.A B.B C.C D.D4.近年来在中国汽车的销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 、NO 和N 2B .反应中NO 为氧化剂,N 2为氧化产物C .NO 和O 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D .催化转化总反应为222催化剂2NO+O +4CO 4CO +N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H 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O 2B .H 2O 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 2粉末生成H 2和O 2C .FeS 2在沸腾炉中与O 2反应生成Fe 3O 4D .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得FeCl 3 6.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一氧化氮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一氧化碳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B .浓硝酸与铜反应或与碳反应,均体现浓硝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C .所有的铵盐都能与烧碱共热生成氨气D .常温下铝和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因此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 7.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制CO 2 快速制备氨气 干燥HCl 气体 验证SO 2漂白性 ABCDA .AB .BC .CD .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沙子或是CCl 4灭火B .检验某溶液含有4NH +:取试样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加热,用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检验变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4NH +C .生石灰常常放入在包装袋内,为防止食品氧化变质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时,NaOH 固体溶解后未恢复到室温就定容,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9.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饱和NaCl 溶液32NH CO −−−−→、NaHCO 3(s)Δ−−→Na 2CO 3(s)B .Al NaOH(aq)−−−−→A1(OH)3Δ−−→Al 2O 3C .FeS 2−−−→煅烧SO 22H O−−−→H 2SO 4D .NH 32O Δ−−−−→催化剂,NO2H O−−−→HNO 310.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现象相符合且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现象结论A 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 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变热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 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蔗糖变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向盛有Cu 片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再加入3NaNO 固体Cu 片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变蓝3NaNO 是催化剂D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浓NaOH 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原溶液中含有4NH +A .AB .BC .CD .D二、填空题11.硫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图1是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示意图。
(必考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经典题
一、选择题1.新教材实验,如图所示,在注射器里吸入20mLNO(标况),然后吸入5mL 水。
若再吸入30mL 空气(标况,O 2占15计算),夹住弹簧夹,让内外大气压相同,观察。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可观察到注射器内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最后变成无色B .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缓缓向右移动C .最终剩余气体体积约为36mLD .所得硝酸溶液的浓度约为0.07mol/L2.含有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中,通入(或加入)过量的某种物质后各离子仍能大量存在的是 选项溶液中的离子 通入(或加入)过量的某种物质 AH +、Ba 2+、Fe 3+、-3NO 通入SO 2气体 B2-3CO 、Na +、Br -、2-4SO 通入CO 2气体 CFe 3+、Na +、2-4SO 、Cl - 通入NH 3气体 D Ca 2+、Cl -、K +、-3NO 通入CO 2气体A .AB .BC .CD .D3.无色的混合气体甲。
可能含有NO 、CO 2、 NO 2、NH 3、N 2中的某几种。
将100mL 气体经过如下图的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
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 .NH 3、NO 2、N 2B .NH 3、NO 2、CO 2C .NH 3、NO 、CO 2D .NO 、CO 2、N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等物质的量Cl 2和SO 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褪色更快B .标准状况下,1 mol Na 2O 2和22.4LSO 2反应生成Na 2SO 4,转移电子数目为N AC .Na 2O 2、Cl 2、SO 2依次属于电解质、单质、非电解质D .在Na 2O 2中阴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目相等5.下列除杂方案不正确的是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Cu Fe 过量的稀硫酸 过滤 BSO 2(g) HCl(g) 足量的饱和Na 2SO 3溶液、浓硫酸 洗气 CCl 2(g) HCl(g)、H 2O(g) 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洗气 D CO 2(g) HCl(g) 足量的饱和NaHCO 3溶液、浓硫酸洗气A .AB .BC .CD .D6.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 叙述Ⅰ叙述Ⅱ A常温下,碳可与浓硝酸剧烈反应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BSiO 2可与氢氟酸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SiO 2是两性氧化物 C新制的氯水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白 氯水具有漂白性 DSO 2可使滴加酚酞的NaOH 溶液褪色 SO 2具有漂白性 A .A B .B C .C D .D7.近年来在中国汽车的销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贵阳市十八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新教材中,浓硝酸和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用NaOH 来吸收尾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铜丝与浓硝酸反应只能产生NO 2气体B .铜丝与浓硝酸可看到红棕色的气体和绿色溶液的生成C .铜丝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但能被NaOH 溶液吸收D .铜丝与少量的稀硝酸结束后,再加稀硫酸,伸入铜丝也不能产生气体2.当我们查看葡萄酒标签上的成分信息时,常发现其成分中含有少量SO 2。
下列关于SO 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SO 2属于非法添加剂,不该添加到葡萄酒中B .SO 2具有还原性,少量的SO 2可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C .SO 2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D .SO 2可以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体现了它的漂白性3.以海绵铜(含有少量CuO 杂质的海绵状的铜)为原料生产CuCl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CuCl 难溶于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溶液,易水解、氧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解”过程中可用浓盐酸代替硫酸B .“溶解”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 ++2-3NO =Cu 2++2NO 2↑+2H 2OC .“反应”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 2++2Cl -+2-3SO +H 2O=2CuCl↓+2-4SO +2H + D .“烘干”过程可用坩埚在空气中进行4.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一氧化氮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一氧化碳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B .浓硝酸与铜反应或与碳反应,均体现浓硝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C .所有的铵盐都能与烧碱共热生成氨气D.常温下铝和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因此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5.氮化铝(AlN) 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
某学习小组为测定m g氮化铝(仅含有Al2O3杂质)样品中AlN的纯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已知:AlN+NaOH+H2O=NaAlO2+ NH3↑A.读数时量气装置两侧液面一定要保持相平B.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装置中的X可以是NH4Cl溶液C.完全反应后,测得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V mL,则氮化铝的纯度为41V22400m×100%D.如果撤去导管a,测得样品的纯度偏高6.用如图装置探究Cl2和NO2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典型题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典型题一、选择题1.某稀硫酸和稀硝酸混合溶液100 mL,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加入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H2s。
4 浓度为4 moi/!.B.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C.原混合酸中NCh-浓度为0.2 mol/LD. AB 段反应为:Fe + 2Fe3+=3Fe2+【答案】C【分析】由图象可知,由于铁过量,OA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 t +2H2O, AB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 BC段发生反应为Fe+2H+=Fe2++H2 t .最终消耗Fe为22.4g,此时溶液中溶质为FeSCU,则n ( FeSO4) =n (Fe),由硫酸根守恒n (H2SO4) =n ( FeSO4), 根据OA段离子方程式计算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再根据c=£计算c(H2soQ、c(NO1 0【详解】A、反应消耗22.4g铁,也就是22.4g+56g/mol=0.4mol,所有的铁都在硫酸亚铁中,根据硫酸根守恒,所以每份含硫酸0.4mol,所以硫酸的浓度是4moi/L, A正确;B、硝酸全部被还原,没有显酸性的硝酸,因为溶液中有硫酸根,并且铁单质全部转化为亚铁离子,所以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04, B正确:C、0A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个+2也0,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所以n (NOU) =n (Fe)=0.2mol, NO3-浓度为2moi/L, C 错误;D、由图象可知,由于铁过量,0A段发生反应为:Fe+NCh-+4H+=Fe3++NO个+2氏0, AB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 BC 段发生反应为:Fe+2H+=Fe2++H2^, D 正确。
答案选Co【点晴】该题难度较大,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图象分析各段发生的反应,注意与铁的反应中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
山西太原市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经典题
一、选择题1.如图是氮氧化物(NO x)储存还原的工作原理:NO x的储存过程与还原过程在不同时刻是交替进行的。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还原”过程中,Ba(NO3)2转化为BaOB.在储存还原过程中,Pt作催化剂C.在储存还原过程中,参加反应的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若还原性气体为H2,则参加反应的H2与生成的N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2.下列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1mol·L-1NaOH溶液时,将溶解后的NaOH溶液立即注入容量瓶B.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将剩余的钠再放回原试剂瓶C.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D.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SO含有2-43.下列除杂方案不正确的是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 Cu Fe过量的稀硫酸过滤B SO2(g)HCl(g)足量的饱和Na2SO3溶液、浓硫酸洗气C Cl2(g)HCl(g)、H2O(g)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洗气D CO2(g)HCl(g)足量的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洗气A.A B.B C.C D.D4.下列关于N、S的化合物的性质解释错误的是A.HNO3需避光保存,是因为HNO3见光易分解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有漂白性C.NH4HCO3化肥需密封储存,是因为NH4HCO3分解D.浓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5.下列化合物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A.FeCl2B.NO2C.CuS D.SO26.下列物质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A .氢氧化钠B .氯化钠C .浓盐酸D .浓硫酸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H 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O 2B .H 2O 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 2粉末生成H 2和O 2C .FeS 2在沸腾炉中与O 2反应生成Fe 3O 4D .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得FeCl 38.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侯德榜制碱原理,按下面设计的方案制备碳酸氢钠。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知识点-+典型题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典型题一、选择题1.某溶液X中仅可能含有K+、Na+、Fe2+、Fe3+、NH4+、SO42-、SO32-、CO32-、I-、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同。
现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X中可能有Fe3+、Na+B.取样溶液Z,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沉淀,可推出X中一定存在SO42-、SO32-中的某一种C.该溶液可能由是硫酸亚铁、碘化钾和氯化铵溶于水后得到的D.如果气体Y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答案】C【分析】由题给实验现象可知,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氯水和四氯化碳后,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I-,一定不含Fe3+;向上层一份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时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向另一份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X中一定含有Fe2+,一定不含有SO32-和CO32-;有气体生成,说明溶液中一定有NH4+;溶液Z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火焰,此时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火焰为紫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K+,由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同,结合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含有SO42-和Cl-,综上可知,溶液X中一定含有K+、Fe2+、NH4+、I-、SO42-和Cl-,一定不含有Fe3+、SO32-、CO32-和Na+。
【详解】A项、溶液X中一定没有Fe3+、Na+,故A错误;B项、因溶液X中一定含有Fe2+,一定不含有SO32-,若取样溶液Z,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沉淀,可推出X中一定存在SO42-,故B错误;C项、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X可能由是等物质的量的硫酸亚铁、碘化钾和氯化铵溶于水后得到的,故C正确;D项、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根据实验现象和离子共存是解答的突破口,由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同,结合电荷守恒是判断的关键所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及练习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及练习题一、选择题1.无机物X、Y、Z、M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部分反应中的H、O已略去)。
X、Y、Z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X是氢氧化钠,则M不一定为CO2B.若Y具有两性,则M的溶液只可能显碱性C.若Z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则X一定是H2SD.若M是用途最广的金属,加热蒸干Y的溶液一定能得到Y【答案】A【解析】【详解】A、若X是氢氧化钠,则M不一定为CO2,M为能形成多元酸的酸性氧化物,如:SO2,故A正确;B. 若Y具有两性,则M的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故B错误;C. 若Z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则X也可以是Na2SO3,Y为NaHSO3,Z为SO2,M为HCl,故C错误;D. 若M是用途最广的金属,Y为亚铁盐,因为亚铁离子水解,所以加热蒸干Y的溶液不能得到Y,故D错误;故答案选A。
2.下列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择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被提纯的物质加入试剂分离方法A NaBr溶液(NaI)氯水、四氯化碳萃取、分液B NaHCO3溶液(Na2CO3)石灰水过滤C SO2(HCl)饱和食盐水洗气D MgCl2溶液(CaCl2)石灰水过滤、加盐酸溶解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NaBr溶液(NaI)中加入氯水,不仅除掉了I-,也除掉了Br-,最后所得溶液为NaCl,A不正确;B.NaHCO3溶液(Na2CO3)中加入石灰水,NaHCO3、Na2CO3都转化为CaCO3沉淀,最后得不到NaHCO3溶液,B不正确;C.SO2(HCl)中加入饱和食盐水,HCl溶解于溶液,SO2也会有大量溶解,C不正确;D.MgCl2溶液(CaCl2)中加入石灰水,虽然MgCl2转化为Mg(OH)2沉淀,但加入盐酸后,又会生成MgCl2,D正确;故选D。
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Na2CO3中滴入水,形成十水合碳酸钠,放热,取少许两种物质,加入几滴水,插入温度计,温度升高的是Na2CO3,故A错误;B.将2mL水滴入盛有1g过氧化钠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氧气产生,故B正确;C.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说明含Fe3+,不能证明含有Fe2+,故C错误;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SO24-时,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是BaSO4,不能说明含有SO24-,故D错误;答案选B。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D【详解】①氯化铵分解产生NH3和HCl,气体在试管口降温后又化合生成NH4Cl甚至会堵塞,试管发生危险,所以方案①错误;②浓氨水遇到氧化钙后,溶液中的水与CaO反应生成Ca(OH)2而消耗,反应同时放热使混合物温度升高,得到的Ca(OH)2可以降低NH3在水中的溶解度,这些都会促使氨水挥发生成氨气,因此方案②正确;③2NH4Cl+Ca(OH)2CaCl2+2NH3↑+2H2O,但是制备装置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到试管中使试管炸裂,因此方案③错误;④浓氨水受热分解生成氨气,通过碱石灰吸收水蒸气后可以得到氨气,方案④正确。
综上所述,不能制取氨气的是①③,应当选D。
【点睛】与②相似,利用NaOH固体或碱石灰也可以制备NH3。
2.已知:稀硝酸能与SO2或亚硝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SO2+2HNO3+H2O=3H2SO4+2NO。
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BaSO4的是( )A.Fe(NO3)2溶液→通入SO2+过量盐酸→加BaCl2溶液→白色沉淀B.Ba(NO3)2溶液→加过量盐酸→加Na2SO3溶液→白色沉淀C.无色溶液→加稀HNO3→加BaCl2溶液→白色沉淀D .无色溶液→加过量盐酸→无色溶液→加BaCl 2溶液→白色溶液 【答案】C 【详解】A .硝酸亚铁中有硝酸根离子存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就相当于硝酸存在,通入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与水生成亚硫酸,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加氯化钡最终生成BaSO 4沉淀,A 不符合题意;B .硝酸钡溶液中有硝酸根离子存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就相当于硝酸存在,加入亚硫酸钠,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所以一定是硫酸钡白色沉淀,B 不符合题意;C .无色溶液加入稀硝酸,加入氯化钡,Ag +可能干扰,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 或BaSO 4,C 符合题意;D .无色溶液,加盐酸无沉淀,就排除了亚硫酸钡和氯化银,因为亚硫酸钡会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再加氯化钡有生成沉淀,所以一定是硫酸钡白色沉淀,D 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
高一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知识点-+典型题
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5mol,溶液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 =0.05mol,参加反应是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18.5-0.05=1.8mol,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设生成xmol二氧化硫,ymol氢气,则有x+y=1.5 2x+y=1.8,解x=0.3,y=1.2;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2n(Zn)=2n(SO2)+2n(H2)=2×0.3+2×1.2,所以n(Zn)=1.5mol,
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B.气体A中SO2与H2的体积之比为4︰1
C.反应中共消耗97.5g Zn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
【答案】B
【分析】
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5mol,溶液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 =0.05mol,参加反应是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18.5-0.05=1.8mol,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设生成xmol二氧化硫,ymol氢气,则有x+y=1.5 2x+y=1.8,解x=0.3,y=1.2;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2n(Zn)=2n(SO2)+2n(H2)=2×0.3+2×1.2,所以n(Zn)=1.5mol,据以上分析解答。
D.钾密度大于煤油,可以保存在煤油中,故D正确;
所以答案:D。
【点睛】
注意点:F2氧化性特别强,所以单质在水溶液中先和水发生反;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不能继续反应;碘单质氧化性弱,成碘化亚铜。
2.下列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择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
序号
被提纯的物质
加入试剂
分离方法
A
NaBr溶液(NaI)
A、由以上分析可知气体为二氧化硫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正确,不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
试题分析:n(Cu)=51.2g÷64g/mol=0.8mol,由于Cu是+2价的金属,所以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n(e-)=0.8mol×2=1.6mol;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硝酸变为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由于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 m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两种盐溶液,在Na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与硝酸中N的化合价相同,所以产生NaNO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就是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n(NaNO2)×2=1.6mol,n(NaNO2)=0.8mol.根据元素守恒可知n(NaOH)= n(NaNO2)+ n(NaNO3)= 0.8mol+0.2mol=1mol,所以c(NaOH)=1mol÷0.5L=2mol/L,选项是A。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反应的实质,即能知道根据离子方程式求解。典型错误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求解,因为参加反应的硝酸中,有一部分(四分之三)硝酸根没有参加反应只有四分之一的硝酸根被还原为NO。
2.工业上获得下列物质不是以海水或海洋资源为主要原料的是( )
①Fe②Mg③Na④NaOH⑤I2⑥Cu⑦Si
【详解】
A.二氧化硅和金属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硅,还原产物为硅,镁和硅反应可生成Mg2Si,故A正确;
B.流程中H2、HCl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则可循环使用,故B错误;
C.“氧化”、“分离”与“热解”的过程均需要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可防止SiHCl3水解而损失、氢气爆炸,故C正确;
D.由流程可知,通入氯化氢在200~300℃下反应生成SiH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3HCl SiHCl3+H2,故D正确;
故选B。
5.将51.2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 m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两种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NaOH的浓度为
A.2mol/LB.1.8mol/LC.2.4 mol/LD.3.6 mol/L
故选C。
4.现今手机等电子产品产业蓬勃发展,推动了高纯硅的生产与应用。工业上用“西门子法”。以硅石(SiO2)为原料制备冶金级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SiHCl3室温下为易挥发、易水解的无色液体。
A.“还原”过程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该反应的主要还原产物为Si
B.为最大程度节约成本,上述生产工艺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只有H2
综合以上分析,①⑥⑦不是以海水或海洋资源为主要原料获得,故选A。
3.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如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X
Y
Z
A
NaNLeabharlann OHNaHCO3B
Cu
CuSO4
Cu(OH)2
C
Al2O3
AlO2-
Al(OH)3
D
Si
SiO2
H2SiO3
A.AB.BC.CD.D
【答案】C
【详解】
A.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但碳酸氢钠不能直接生成金属钠,故A错误;
C.为防止SiHCl3水解而损失、氢气爆炸,“氧化”、“分离”与“热解”的过程均需要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D.“氧化”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3HC1 SiHCl3+H2
【答案】B
【分析】
二氧化硅和金属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硅,加入稀硫酸除去氧化镁,过滤得到硅,通入氯化氢在200~300℃下反应生成SiHCl3,与最后与氢气反应生成Si。
A.①⑥⑦B.①②⑦C.⑤⑥⑦D.①④⑥
【答案】A
【详解】
①Fe是用CO还原铁矿石制得;
②Mg是先从海水中分离出MgCl2,然后熔融电解获得;
③Na是先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然后熔融电解获得;
④NaOH是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
⑤I2是从海藻类植物中提取的;
⑥Cu是采用高温氧化铜矿石的方法获得;
⑦Si是在高温条件下,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获得;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计算。
7.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D.气体X中含0.3 mol NO2、0.1 mol NO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铁和铜组成的合金中加入过量的硝酸溶液,合金完全溶解,生成Cu(NO3)2和Fe(NO3)3,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Cu(OH)2和Fe(OH)3的混合物,设合金中有xmol Fe、ymol Cu, ,所以x=0.1mol,y=0.15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0.1mol Fe、0.15mol Cu共失去0.6mol电子,所以生成的气体不可能是0.3 mol NO、0.1 mol NO2,故C错误。
6.在15.2g铁和铜组成的合金中加入过量的硝酸溶液,合金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X,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25.4g沉淀。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合金中含0.1mol Fe、0.15mol Cu
B.25.4g沉淀为Cu(OH)2和Fe(OH)3的混合物
C.气体X中含0.3 mol NO、0.1 mol NO2
B.铜能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但氢氧化铜不能直接生成金属铜,故B错误;
C.氧化铝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根,偏铝酸根在溶液中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沉淀受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铝,故C正确;
D.硅在高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故D错误;
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知识点-+典型题
一、选择题
1.铜跟1mol/L的硝酸溶液反应,若C(NO3-)下降了0.2mol/L,则C(H+)下降
A.0.2mol/LB.0.8mol/LC.0.6mol/LD.0.4mol/L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NO3-+8H+=3Cu2++2NO↑+4H2O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根和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8,所以当c(NO3-)下降了0.2mol/L,则c(H+)下降0.8mol/L,B正确,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