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章节满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应章节第一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

题目数6

总分数20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 部分

总题数:6

1

【单选题】(3分)

学习本课《<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的出发点是()。

C.

从“辞章”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D.

从“考据”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A.

从“训诂”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B.

从“义理”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2

【单选题】(3分)

老子是()学派创始人。

C.

法家

A.

儒家

B.

墨家

D.

道家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3

【单选题】(3分)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其”指代的都是()。

A.

C.

D.

B.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4

【多选题】(4分)

借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的话来概括说明《道德经》的价值,就是:“辨其()以立修己治人之(),察其()以善精义入神之()。”

D.

A.

大意

C.

微言

B.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4分

【多选题】(4分)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启示我们看问题要有一种()()()()的思维方法。

A.

辩证对立

B.

辩证统一

C.

对立统一

D.

一分为二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4分

6

【单选题】(3分)

下面几段话的观点正确的是()。

C.

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

B.

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什么都做

A.

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

正确

对应章节第二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

题目数7

总分数23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23

第1 部分

总题数:7

1

【单选题】(3分)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不勤”的意思是()。

C.

没有穷尽

B.

不勤奋

A.

不能穷尽

D.

无边无际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2

【单选题】(3分)

“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意思是()。

A.

常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

C.

常使人民没有知觉、没有理想

B.

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

D.

常使人民必须执成见、多生贪欲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3

【单选题】(3分)

“湛兮,似或存。”中的“湛”的指的是()。

C.

高深

B.

幽深

A.

清澈

D.

深远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4

【多选题】(4分)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一种()和()的处世之道。

D.

以退为进

A.

先人后己

B.

毫无私心

C.

舍己为人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4分

5

【单选题】(3分)

下面与“持盈保泰”含义近似的是()

C.

适可而止

B.

知足曰富

A.

知足常乐

D.

恒一不变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6

【单选题】(3分)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见”解释正确的是()。

B.

表现

A.

看见

C.

再现

D.

同“现”,显露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7

【多选题】(4分)

从言语之道来看,明代殷谐的《海青击鹄图》赋予我们的生活哲理是()()()。

A.

弱能胜强

C.

守口如瓶

B.

慎言慎行

D.

沉默是金

正确

对应章节第三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

题目数5

总分数17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17

第1 部分

总题数:5

1

【单选题】(3分)

老子《道德经》用“上善若水”来说明老子所说的“道”,运用的是()的说理方法。

C.

近取诸物

D.

道法自然

B.

远取诸身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