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变换器阻尼输入滤波器的设计

合集下载

buck型dc-dc变换器中保护电路的设计

buck型dc-dc变换器中保护电路的设计

buck型dc-dc变换器中保护电路的设计Buck型DC-DC变换器是一种常见的降压型电源转换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在进行Buck型DC-DC变换器的设计过程中,保护电路的设计非常重要,可以保护变换器及其他电路不受损坏,保证电源系统的正常运行。

保护电路主要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保护。

在输入端,保护电路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止输入电压过高或过低、瞬时过流和输入短路等情况对变换器产生不利影响。

一般情况下,设计输入端的保护电路主要包括过压保护、欠压保护和输入限流等功能。

首先,过压保护是为了防止输入电压超过变换器的额定输入电压范围,对于Buck 型DC-DC变换器来说,一般输入电压范围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可以通过过压保护电路检测输入电压,并在超过设定阈值时触发保护措施,例如通过断开输入电源或者切断输入端的电流流通路径等方式。

其次,欠压保护是为了防止输入电压过低而影响Buck型DC-DC变换器的正常工作。

一般来说,欠压保护可以通过监测输入电压并在低于设定阈值时触发保护措施,如停止输出电流或关闭整个变换器等方式。

最后,输入限流是为了防止输入电流瞬时过高而损坏Buck型DC-DC变换器。

输入限流电路主要通过设置合适的电流检测电阻和比较器等元件来实现,当输入电流超过预设阈值时,可以通过控制开关管或采取其他措施限制输入电流值。

在输出端,保护电路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止输出端负载短路、过载和过压等情况对Buck型DC-DC变换器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保护被供电电路不受损坏。

首先,负载短路保护是为了防止输出端负载短路时产生大电流对Buck型DC-DC 变换器和被供电电路造成损坏。

负载短路保护电路主要包括电流检测电阻、比较器和限流电路等元件,当输出电流超过设定阈值时,保护电路会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限制电流或断开输出电源等。

其次,过载保护是为了防止输出端负载电流过大而超过Buck型DC-DC变换器的额定输出能力,导致器件及电路故障。

buck电路的阻抗变换

buck电路的阻抗变换

buck电路的阻抗变换Buck电路是一种常见的降压转换器,广泛应用于电源管理系统中。

在设计和分析Buck电路时,了解阻抗变换对电路性能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Buck电路的阻抗变换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变换来分析电路。

1. Buck电路简介Buck电路是一种DC-DC转换器,用于将高输入电压转换为较低的输出电压。

它由功率开关、电感和输出电容组成。

根据电感和开关的工作状态,Buck电路可以实现电流连续和不连续两种模式。

2. 阻抗变换原理阻抗变换是指通过改变电路元件的参数来改变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

在Buck电路中,常用的阻抗变换方法有:2.1 变换电感值:通过改变电感的数值,可以调节电路的谐振频率和输出电压范围。

2.2 变换负载电阻:改变负载电阻的数值可以调节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2.3 变换开关频率:通过改变开关频率,可以调节电路的效率和输出电压波动。

3. 阻抗变换在Buck电路中的应用3.1 变换电感值:当需要调节Buck电路的输出电压时,可以通过改变电感的数值来实现。

增大电感值可以降低输出电压,减小电感值则可以提高输出电压。

3.2 变换负载电阻:负载电阻对Buck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有较大影响。

通过改变负载电阻的数值,可以调节输出电压和电流到所需的数值。

3.3 变换开关频率:开关频率决定了Buck电路的工作速度和效率。

较高的开关频率可以提高电路的响应速度和效率,但也可能增加开关损耗。

通过调节开关频率,可以在输出电压和效率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4. 阻抗变换的分析方法在分析Buck电路中的阻抗变换时,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频域分析。

通过将电路转换为复数形式,可以用相量和极坐标的形式来表示电路元件的阻抗。

在频域中,可以通过计算阻抗间的复数运算来得到电路的传输函数和频率响应。

5. 案例研究:变换电感值对Buck电路的影响以一个常见的Buck电路为例,假设电感的数值从L1变为L2,其他参数保持不变。

通过频域分析,可以计算出电路的新传输函数和频率响应。

BUCK变换器设计

BUCK变换器设计

BUCK变换器设计一、引言BUCK(降压)变换器是一种常见的开环降压电源设计,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BUCK变换器的设计原理和步骤。

二、BUCK变换器的基本原理1.输入电压通过一个开关管和一个电感器连接到输出电压。

开关管通过开关周期性地打开和关闭来调整输出电压。

2.当开关打开时,电流通过电感器,能量存储在电感器磁场中。

3.当开关关闭时,电感器上的磁场坍缩,通过一个二极管将存储的能量传递到输出负载电路中。

4.通过调整开关管的开关周期和占空比,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

三、BUCK变换器的设计步骤下面是设计BUCK变换器的基本步骤:1.确定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范围。

根据应用的需求,确定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合适范围。

输入电压通常由电源提供,而输出电压则由负载需求决定。

2.选择合适的开关器件。

根据输入电压和输出电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开关管和二极管,以确保电流和功率的可靠传输。

3.计算开关周期和占空比。

根据输入输出电压的比例以及工作频率,计算出合适的开关周期和占空比。

这两个参数直接影响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效率。

4.计算电感器和输出电容。

根据预设的开关周期和占空比,计算出合适的电感器和输出电容值。

电感器和输出电容可以提供电流平滑和稳定输出电压的功能。

5.设计反馈电路。

设计一个反馈电路来控制开关管的工作,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调节。

常见的反馈电路包括PID控制器和比例控制器。

6.进行验证和测试。

在实际应用中,进行验证和测试以确保设计的BUCK变换器满足要求。

四、BUCK变换器的特点和应用1.高效率。

BUCK变换器通过周期性开关操作和能量传递来实现电流和功率的可靠转换,使得效率比传统的线性稳压器更高。

2.范围广。

BUCK变换器可以适应不同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需求,可以应用于多种电子设备和系统。

3.体积小。

由于BUCK变换器的高效转换机制,可以采用较小的电感器和电容器,从而实现体积小巧的设计。

BUCK变换器设计

BUCK变换器设计

BUCK变换器设计报告一、BUCK变换器原理降压变换器(Buck Converter)就是将直流输入电压变换成相对低的平均直流输出电压。

它的特点是输出电压比输入的电压低,但输出电流比输入电流高。

它主要用于直流稳压电源。

二、BUCK主电路参数计算及器件选择1、BUCK变换器的设计方法利用MATLAB和PSPICE对设计电路进行设计,根据设计指标选取合适的主电路及主电路元件参数,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变换器开环性能的仿真,再选取合适的闭环控制器进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比较开环闭环仿真模型的超调量、调节时间等,选取性能优良的模型进行电路搭建。

2、主电路的设计指标输入电压:标称直流48V,范围43~53V输出电压:直流24V,5A输出电压纹波:100mV电流纹波:0.25A开关频率:250kHz相位裕量:60°幅值裕量:10dB3、BUCK 主电路主电路的相关参数:开关周期:T S =s f 1=4×10-6s占空比:当输入电压为43V 时,D max =0.55814当输入电压为53V 时,D min =0.45283输出电压:V O =24V 输出电流I O =5A纹波电流:Δi L =0.25A纹波电压:ΔV L =100mV电感量计算:由Δi L =2Lv -V o max -in DT S 得: L=L o max -in i 2v -V ΔD min T S=25.022453⨯-×0.4528×4×10-6=1.05×10-4H 电容量计算:由ΔV L =Ci L 8ΔT S 得: C=L L V 8i ΔΔT S =1.0825.0⨯×4×10-6=1.25×10-6F 而实际中,考虑到能量存储以及输入和负载变化的影响,C 的取值一般要大于该计算值,故取值为120μF 。

实际中,电解电容一般都具有等效串联电阻,因此在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此电阻的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Buck_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仿真

Buck_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仿真

Buck_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仿真Buck-Boost变换器是一种可以在同一电路内同时实现升压和降压的变换器。

这种变换器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主要用于对电压进行放大和缩小,以达到正确的电压水平。

它总是能够将输入电压提高到所需的输出电压。

在本文中,将介绍Buck-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其功能仿真工作。

Buck-Boost变换器的主要部件包括电感器,可变阻器,开关,振荡器和控制器。

电感器的设计是为了提供电流,形成负反馈环。

可变阻器的设计可以改变电路的过载,从而实现电流的调整。

开关的设计是为了实现升压和降压,允许电感器和可变阻器之间的能量交换。

振荡器的设计是为了控制电路内部的电流,以保证开关的实时响应。

通过控制器,可以实现输入和输出电压之间的转换,从而达到预期的电压水平。

为了对Buck-Boost变换器进行仿真,先进行输入,输出和负载之间的建模。

输入模型包括输入电压和要求的输出电压,其中输入电压可以在建模中任意调整。

负载建模通常是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的组合。

输出模型则定义了电路的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水平。

接下来,可以对电感器和可变阻器进行建模。

由于电感器是一个电流源,故其建模需要考虑电流大小和电压偏移。

可变阻器建模则需要考虑其阻值和电压偏移。

最后,可以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探究Buck-Boost变换器的性能。

可以仿真该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压以及电流,从而分析改变输入电压对系统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分析负载的影响,比如负载变大时电路的输出能力会怎样受到影响。

这些仿真结果都能为设计者提供宝贵的启发,为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奠定基础。

Buck-Boost变化器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电路,可以改变输入电压并生成预期的输出电压水平。

本文介绍了其设计原理和仿真过程,为设计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未来的研究将会探究更多的变换器类型,继续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功效。

BUCK变换器设计报告

BUCK变换器设计报告

BUCK变换器设计报告一、BUCK主电路参数计算及器件选择1、BUCK变换器设计方法利用计算机设计BUCK变换器,首先要选取合适的仿真软件。

本文采用MATLAB和PSIM设计软件进行BUCK变换器的综合设计。

在选取好设计软件之后,先根据设计指标选取合适的主电路及主电路元件参数,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变换器开环性能的仿真。

如果开环仿真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再考虑选取合适的闭环控制器进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

设计好闭环控制器后,对其进行闭环函数的仿真,选取超调小、调节时间快的闭环控制器搭建模型进行电路仿真。

2、主电路的设计BUCK变换器设计指标输入电压:标称直流电压48 V,范围:43 V~53 V ;输出电压:直流24 V ;输出电流:直流5 A ;输出电压纹波:100 mV ;输出电流纹波:0.25A ;开关频率:250 kHz ;相位裕量:60;幅值裕量:10 dB 。

设计要求计算主回路电感和电容值;开关器件选用MOSFET,计算其电压和电流定额;设计控制器结构和参数;画出整个电路,给出仿真结果。

根据设计指标,采用BUCK电路作为主电路,使用MOSFET元件作为开关元件,这是因为MOSFET的开关速度快,工作频率高,可以满足250khz的开关频率,此外,MOSFET与其他开关器件最显著的不同,是MOSFET具有正温度系数,热稳定性好,可以并联使用,其他开关器件不具有此特性。

(1)BUCK电路的主电路的拓扑图:(2)主电路的基本参数计算:开关周期:Ts=1/f s=4∗10−6s=0.5占空比(不考虑器件管压降):D=v0v in=0.5581V in=43V时,Dmax=v0v inV in=53V时,Dmin=v0=0.4528v in输出电压:V o=24V;输出电流:Io=0.25A;额定负载:R=V o÷Io=4.8Ω纹波电流:△I=0.25A;纹波电压:△V=100mV电感量理论值计算:由:,得:,电容量理论值计算:由:,得考虑到能量储存以及伏在变化的影响,要留有一定的裕度,故取C=120uF.由于电解电容一般都具有等效串联电阻R esr,因此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此电阻的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Buck-Boost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Buck-Boost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1 概述直流-直流变流电路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包括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和间接直流变流电路。

其中,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又叫斩波电路,它包括降压斩波电路(Buck Chopper)、升压斩波电路(Boost Chopper)、升降压斩波电路(Buck/Boost)、Cuk斩波电路、Sepic斩波电路和Zeta斩波电路共六种基本斩波电路。

Buck/Boost升降压斩波电路同时具有Buck斩波电路和Boost斩波电路的特点,能对直流电直接进行降压或者升压变换,应用广泛。

本文将对Buck/Boost升降压斩波电路进行详细的分析。

RVDRVDRVD 2 主电路拓扑和控制方式2.1 Buck/Boost 主电路的构成Buck/Boost 变换器的主电路与Buck 或Boost 变换器所用元器件相同,也由开关管、二极管、电感、电容等构成,如图1所示。

与Buck 和Boost 不同的是电感L 在中间,不在输出端也不在输入端,且输出电压极性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

开关管也采用PWM 控制方式。

Buck/Boost 变换器也由电感电流连续和断续两种工作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求电流不断续,即电流连续,当电路中电感值足够大时,就能使得电路工作在电流连续的状态下。

因此为了分析方便,现假设电感足够大,则在一个周期内电流连续。

图2-1 Buck/Boost 主电路结构图电流连续时有两个开关模态,即V 导通时的模态1,等效电路见图2(a );V 关断时的模态2,等效电路见图2(b )。

(a )V 导通(b )V 关断,VD 续流图2-2 Buck/Boost 不同模态等效电路ttttt2.2 电感电流连续时的工作原理及基本关系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时的工作主要波形见图2-3。

图2-3电感电流连续时的主要波形为了方便分析,假设电感、电容的值足够大,并且忽略电感的寄生电容。

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时,Buck/Boost 变换器有V 导通和V 关断两种工作模态。

buck电路的阻抗变换

buck电路的阻抗变换

buck电路的阻抗变换Buck电路是一种常见的降压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在设计和分析Buck电路时,我们常常需要考虑电路的阻抗变换,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Buck电路的阻抗变换方法及其影响。

Buck电路的基本原理Buck电路是一种降压电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开关管的开关操作,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较低的输出电压。

具体来说,当开关管导通时,电感储能并存储电流,当开关管截止时,电感释放能量并将存储的电流传递到负载上。

通过周期性的开关操作,Buck电路可以实现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降压转换。

阻抗变换方法在设计Buck电路时,我们常常需要将电路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进行变换,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以下将介绍常见的几种阻抗变换方法。

1. 输入阻抗变换输入阻抗决定了Buck电路对输入电源的负载情况。

常见的输入阻抗变换方法包括电感和电容的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感可以提高输入阻抗,减少对电源的负载,而并联电容则可以降低输入阻抗,增加对电源的负载。

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我们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输入阻抗变换方法。

2. 输出阻抗变换输出阻抗决定了Buck电路对负载的适应能力。

常见的输出阻抗变换方法包括采用反馈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

通过引入反馈电路,可以调节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精度,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而输出滤波电路则可以滤除输出电压中的高频噪声,提高输出电压的纹波性能。

阻抗变换的影响阻抗变换的选择将直接影响Buck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一个合理选择的阻抗变换方法可以提高电路的工作效率和输出质量,而一个不当的选择则可能导致电路的不稳定和噪声干扰。

因此,在设计Buck电路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阻抗变换的影响,并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

同时,阻抗变换也会对电路的频率响应和功率特性产生影响。

选择适当的阻抗变换方法可以改变电路的动态响应特性,实现更好的稳定性和调节性能。

此外,阻抗变换还能控制电路的输出功率范围,使其适应不同的负载要求。

buck电路滤波电容计算

buck电路滤波电容计算

buck电路滤波电容计算摘要:1. Buck电路简介2.滤波电容的作用与选择原则3.滤波电容计算方法4.计算实例与分析5.总结与建议正文:近年来,Buck电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能够实现直流-直流转换,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

在Buck电路中,滤波电容起到存储能量、平滑输出电压波动的作用,对于提高整个电路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Buck电路滤波电容的计算方法,以指导读者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滤波电容。

一、Buck电路简介Buck电路,又称降压型直流-直流变换器,主要由功率开关、电感、电容和负载组成。

在工作过程中,功率开关根据控制信号切换导通与截止,使电感上的电流发生变化,从而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

Buck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输出电压纹波小等优点。

二、滤波电容的作用与选择原则1.作用:滤波电容的主要作用是平滑输出电压波动,减小纹波。

在Buck 电路中,滤波电容与电感共同组成LC滤波器,有效抑制开关动作引起的电压波动。

2.选择原则:在选择滤波电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容量:根据输出电压、负载电流等参数选择合适的容量,以确保滤波电容有足够的能量存储能力。

(2)电压:滤波电容的额定电压应大于电路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以防止击穿。

(3)材质:选用具有良好容稳定性、低损耗、高介电常数的电容材料。

(4)封装: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封装尺寸,以满足散热、安装等要求。

三、滤波电容计算方法滤波电容的计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电容值和电容电压。

1.电容值计算:根据滤波电容的作用,可得到以下公式:C = Io * (Vout - Vino) / (2 * Vino * fsw)其中,C为滤波电容,Io为负载电流,Vout为输出电压,Vino为输入电压,fsw为开关频率。

2.电容电压计算:滤波电容的电压应大于电路的最大电压应力,可按下式计算:Vc = 1.5 * Vout + 0.5 * Vino四、计算实例与分析假设某Buck电路的输出电压为5V,负载电流为10A,开关频率为100kHz,输入电压范围为8V-12V。

电力电子的课程设计--BUCK变换器的设计

电力电子的课程设计--BUCK变换器的设计

目录一、设计要求 (2)二、设计方案 (2)三、电路的设计 (3)四、主电路参数计算和元器件选择 (4)1、IGBT (4)2、二极管 (4)3、电感 (4)4、电容 (5)五、各模块所选器件说明 (5)1、变压器EI86 (5)2、误差放大器UC3842 (5)3、脉宽调制器SG3525 (6)4、驱动器MC34152 (7)5、三端正稳压器7815 (8)六、电气原理总图及元器件明细表 (8)七、课程设计心得 (10)八、参考资料 (10)汽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BUCK变换器的设计一、设计要求设计一稳压直流电源,输入为交流220V/50HZ,输出为直流15V的直流稳压电源,如下图1所示,其中DC-DC变换时主要采用BUCK变换器,变换器主器件采用IGBT,控制方式采用PWM控制。

图1 总电路原理框图二、设计方案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个部分组成,其原理框图如2所示。

图2 直流稳压电源原理框图三、电路的设计GabcVi 0WMV Gd图3 Buck 变换器电路及相关波形Buck 变换器主要包括:开关元件M1,二极管D1,电感L1,电容C1和反馈环路。

而一般的反馈环路由四部分组成:采样网络,误差放大器(Error Amplifier ,E/A ),脉宽调制器(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 )和驱动电路。

为了便于对Buck 变换器基本工作原理的分析,我们首先作以下几点合理的假设: a 、开关元件M1和二极管D1都是理想元件。

它们可以快速的导通和关断,且导通时压降为零,关断时漏电流为零;b 、电容和电感同样是理想元件。

电感工作在线性区而未饱和时,寄生电阻等于零。

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 ,ESR )和等效串联电感(Equivalent Seriesinductance ,ESL )等于零;c 、输出电压中的纹波电压和输出电压相比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buck变换器介绍_buck变换器设计

buck变换器介绍_buck变换器设计

buck变换器介绍_buck变换器设计本文为大家带来buck变换器设计介绍。

buck变换器总电路原理此次设计主要是针对BUCK变换器的主电路进行设计,所选择的全控型器件为P-MOSFET。

查阅相关资料,可以使用以脉宽调制器SG3525芯片为主的控制电路来产生PWM控制信号,从而来控制P-MOSFET的通断。

然后通过设计以IR2110为主芯片的驱动电路对P-MOSFET进行驱动,电路需要使用两个输出电压恒定为15V的电源来驱动两个芯片工作。

同时采用电压闭环,将输出电压进行分压处理后将其反馈给控制端,由输出电压与载波信号比较产生PWM信号,达到负反馈稳定控制的目的,得到电路的原理框图1所示。

下图2所示为BUCK型DC/DC变换器的基本结构,此电路主要由虚线框内的全控性开关管T和续流二极管D以及输出滤波电路LC构成。

对开关管T进行周期性的通、断控制,便能将直流电源的输入电压Vs变换成为电压V o输出给负载。

主芯片介绍考虑到IR2110它兼有光耦隔离和电磁隔离,且电路芯片体积小,集成度高,响应快,驱动能力强,内设欠压封锁,而且其成本低,易于调试,并设有外部保护封锁端口等的优点,在此次设计中采用IR2110作为主驱动芯片。

IR2110内部功能由三部分组成:逻辑输入;电平平移及输出保护。

如上所述IR2110的特点,可以为装置的设计带来许多方便。

尤其是高端悬浮自举电源的设计,可以大大减少驱动电源的数目,即一组电源即可实现对上下端的控制。

其内部电路图如图3所示。

主芯片外围电路设计虽然IR2110的主要优点是一组电源即可实现对上下端的控制,但遗憾的是在此次BUCK变换电路的设计中只用到了一个开关管,故没有充分体现出IR2110的优点。

考虑到设计方便,选取12脚作为输入端,1脚作为输出端,将2脚接到P-MOSFET开关管的S极,这样便可以使IR2110正常驱动开关管了。

buck-boost变换器设计

buck-boost变换器设计

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课题名称Buck-Boost变化器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3 年6 月28 日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课题Buck-Boost变换器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审批任务书下达日期2013年6 月17 日任务完成日期2013 年6 月28 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3)2.1 电路的总设计思路 (3)2.2 电路设计总框图 (3)第三章主电路设计 (5)3.1 Buck-Boost主电路的分析 (5)3.1.1 主电路原理分析 (5)3.1.2 主电路运行状态分析 (6)3.2 主电路参数的选择 (8)3.2.1 占空比α (8)3.2.2 电感L (9)3.2.3 电容C (10)第四章控制电路设计 (12)4.1 主控制芯片的详细说明 (12)4.1.1 SG3525 简介 (12)4.1.2 SG3525内部结构和工作特性 (12)4.2 控制单元电路设计 (16)4.3 检测及控制保护电路设计 (16)4.4 驱动电路设计 (17)4.5 Matalab的建模和参数设置 (18)总结 (22)参考文献 (24)附录1 (25)附录2 (26)附录3 (27)第一章概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之后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变流电路原理的基础知识,独立完成查找资料、选择方案、设计电路、撰写报告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变流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运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配合变流电路理论教学,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技术技能设计,课程设计对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设计能够使学生巩固、加深对变流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电路基本理论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BUCK变换器设计

BUCK变换器设计

BUCK变换器设计设计一个BUCK变换器是一个开环控制系统,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输出电流、效率等。

首先,确定输入电压范围。

输入电压范围决定了变换器的工作范围。

根据应用需求和电源供应情况,确定输入电压的最小和最大值,通常以直流输入为主。

其次,确定输出电压。

输出电压是设计BUCK变换器的一个重要参数,需要根据应用需求来确定。

通常,在确定输出电压的同时,还需要考虑负载电流和稳定性等因素。

接下来,确定输出电流。

根据应用需求,确定BUCK变换器的输出电流。

输出电流通常是由负载电流和效率等因素决定的。

然后,计算电感和电容值。

根据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等参数,计算电感和电容的数值。

电感的选择需要考虑电流涟漪和功率损耗等因素,电容的选择需要考虑稳压性能和输出纹波等因素。

接着,设计PWM控制电路。

PWM(脉宽调制)控制电路是BUCK变换器的核心部分,它通过调节开关器件的导通时间来控制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PWM控制电路通常由比较器、电压反馈电路、误差放大器等元件组成。

最后,评估和优化设计。

通过仿真和实验,对设计的BUCK变换器进行评估和优化。

评估主要包括效率、输出纹波、稳压性能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对设计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设计要求。

在设计BUCK变换器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问题,如电磁干扰、开关损耗、温升等。

在选择元件和调整参数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问题,以确保设计的BUCK变换器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此外,还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和电气标准,以确保设计的BUCK变换器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设计BUCK变换器需要考虑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等参数,通过计算电感和电容值,设计PWM控制电路,并进行评估和优化。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电磁干扰、开关损耗、温升等问题,并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和电气标准。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设计出稳定可靠的BUCK变换器。

Buck变换器的环路设计(修改)

Buck变换器的环路设计(修改)

Buck 变换器的环路设计1.功率级传递函数R1L 1utQ1buck 变换器功率级电路示意图其传递函数为1)(1121+⋅⋅++⋅⋅+⋅⋅=s C R ESR s C L s C ESR V V out out out i o 分子为一阶微分环节,有一个零点,其转折频率为outzero C ESR f ⋅=π21分母为二阶积分环节, 其阻尼系数12L C R out=ζ,其中ESR R R +=1当1>ζ时,系统为过阻尼状态,有两个不同的极点。

当1=ζ时,系统为临界阻尼状态,有两个相同的极点。

当1<ζ时,系统为欠阻尼状态,有两个共轭的复数极点。

在DCDC 变换器中,为了获得较高的效率,会尽可能的减小R 的值,所以通常系统都是处在欠阻尼状态。

102103104105-40-2020102103104105-200-150-100-50典型的buck 变换器功率级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

参数:Cout=100uF ,L1=2.2uH ,ESR=1m Ω,R1=10m Ω在功率级的传函中,有一个由ESR 和Cout 构成的零点。

当ESR 比较小时,幅频曲线在转折频率后会以-40db/dec 衰减,相频曲线也会由0deg 急剧的下降为-180deg 。

在控制回路的环路补偿中就必须增加额外的相位超前补偿,否则不能满足要求的相位裕度。

当ESR 较大时,由ESR 和Cout 组成的零点会抵消到一个极点,控制回路中不需要额外的相位超前补偿,就能满足要求的相位裕度。

下图为ESR=100m Ω(其余参数相同)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

可以看出,其相位最低降到-100deg ,尚有80deg 的相位裕度。

102103104105-30-20-10010102103104105-100-80-60-40-202. PWM 控制级传递函数在电压反馈系统中,PWM 控制器采用固定的三角波与反馈回来的电压比较,控制占空比。

Buck_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仿真

Buck_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仿真

1 概述直流-直流变流电路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包括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和间接直流变流电路。

其中,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又叫斩波电路,它包括降压斩波电路(Buck Chopper)、升压斩波电路(Boost Chopper)、升降压斩波电路(Buck/Boost)、Cuk斩波电路、Sepic斩波电路和Zeta斩波电路共六种基本斩波电路。

Buck/Boost升降压斩波电路同时具有Buck斩波电路和Boost斩波电路的特点,能对直流电直接进行降压或者升压变换,应用广泛。

本文将对Buck/Boost升降压斩波电路进行详细的分析。

RVDRVDRVD2 主电路拓扑和控制方式Buck/Boost 主电路的构成Buck/Boost 变换器的主电路与Buck 或Boost 变换器所用元器件相同,也由开关管、二极管、电感、电容等构成,如图1所示。

与Buck 和Boost 不同的是电感L 在中间,不在输出端也不在输入端,且输出电压极性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

开关管也采用PWM 控制方式。

Buck/Boost 变换器也由电感电流连续和断续两种工作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求电流不断续,即电流连续,当电路中电感值足够大时,就能使得电路工作在电流连续的状态下。

因此为了分析方便,现假设电感足够大,则在一个周期内电流连续。

图2-1 Buck/Boost 主电路结构图电流连续时有两个开关模态,即V 导通时的模态1,等效电路见图2(a );V 关断时的模态2,等效电路见图2(b )。

(a )V 导通(b)V关断,VD续流图2-2 Buck/Boost不同模态等效电路ttttt电感电流连续时的工作原理及基本关系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时的工作主要波形见图2-3。

图2-3电感电流连续时的主要波形为了方便分析,假设电感、电容的值足够大,并且忽略电感的寄生电容。

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时,Buck/Boost 变换器有V 导通和V 关断两种工作模态。

BUCK变换器的研究与设计

BUCK变换器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当今消费市场中,便携式电子产品所占比重较大,这种产品要求电池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时间长。

高效、低压开关DC-DC转换器,通过提高电源转换效率及改进控制技术,达到了所需要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直流—直流交变器(DC-DC Converter)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包括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和间接直流变流电路。

直接直流变流电路为称斩波电路,他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一般是指直接电变为另一直流电。

这种情况下输入与输出之间不隔离。

间接直流变流电路是在直流变流电路中增加了交流环节,在交流环节中通常采用变压器实现输入输出间的隔离,因此也称直-交-直电路。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采用直接直流变流电路,由直流稳压电路、BUCK斩波电路以及控制电路三个部分完成BUCK变换器的研究与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题目:BUCK变换器的研究与设计初始条件:输入电压:20~30V,输出电压:0-15V,输出负载电流:0.1~1A,工作频率:30KHz,采用降压斩波主电路。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 直流供电电源设计。

2. 降压斩波主电路设计(包括电路结构形式,全控型器件的选择)并讨论主电路的工作原理。

3.脉宽调制电路(如SG3525集成PWM控制器)及驱动电路设计。

4. 分析PWM控制原理及波形。

5.提供电路图纸至少一张。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严格按统一格式打印,资料齐全,坚决杜绝抄袭,雷同现象。

应画出单元电路图和整体电路原理图,给出系统参数计算过程,图纸、元器件符号及文字符号符合国家标准。

时间安排:2011.1.14~2011.1.15 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方案2011.1.16~2011.1.17 系统设计2011.1.18~2011.1.19 撰写课程设计论文及答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引言 (4)第一章设计要求与方案 (2)1.1 设计要求 (2)1.2 方案确定 (3)第二章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3)2.1 设计要求 (3)2.2 直流稳压电源原理描述 (4)2.3 设计步骤及电路元件选择 (5)第三章Buck变换器设计 (5)3.1 Buck变换器基本工作原理 (9)3.2 Buck变换器工作模态分析 (9)3.3 Buck变换器参数设计 (11)第四章控制电路设计 (13)4.1控制电路原理 (13)4.2电路设计 (14)4.3 PWM控制原理与波形.................................................................. .. (15)第五章课程设计总结 (17)参考文献 (18)附图 (19)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电子设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BUCK变换器设计

BUCK变换器设计

BUCK变换器设计Operation Principle:The operation principle of a Buck converter is based on the switching of a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usually a MOSFET) at a high frequency to control the output voltage. When the MOSFET is turned on, current flows through an inductor and charges the inductor with energy. When the MOSFET is turned off, theinductor discharges its energy to the output capacitor, generating a lower output voltage. By adjusting the duty cycleof the switching signal, the output voltage can be regulated to the desired level.1. Input voltage source: provides the higher input voltage that needs to be converted to a lower output voltage.2. MOSFET: switches the current flow through the inductor by turning on and off.3. Diode: allows the current to flow in one direction only and prevents reverse voltage across the MOSFET.4. Inductor: stores energy when the MOSFET is turned on and releases energy when the MOSFET is turned off, helping to regulate the output voltage.5. Capacitor: smoothens the output voltage by filtering out high-frequency noise and ripple.Design Considerations:When designing a Buck converter, several factors nee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to ensure its proper operation and efficiency. Some of the key considerations include:1. Input voltage range: determine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input voltage levels that the converter needs to handle.2. Output voltage: define the desired output voltage level and adjust the duty cycle of the switching signal to regulate it.4. Switching frequency: choose a suitable switchingfrequency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and efficiency considerations.Efficiency:The efficiency of a Buck converter is determined by thepower losses that occur during the conversion process. These losse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main types:1. Switching losses: occur when the MOSFET switches on and off, causing energy dissipation in the form of heat. Minimizing the switching losses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high-speed andlow-resistance MOSFETs.3. Magnetic losses: occur in the inductor due to core losses and hysteresis, which can be minimized by choosing high-quality magnetic materials and proper inductor design.。

Buck变换器阻尼输入滤波器的设计

Buck变换器阻尼输入滤波器的设计
压器一次侧为
由式 ( 可知,当输人滤波器满足如下不 ) 2 等式时,‘‘,将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 ) (
() 5
不等式 ( 限制了输人滤波器的最大输出阻 ) 5 抗,为输人滤波器的设计提供了实用准则。
今奋 4 =格= 。二 3 =* 瓷 得=
了 . 、 2 忆 、



. 产

.9
需要输人滤波器 ,在这种情况下 ,滤波器 的阻尼 特性能够避免变换器控制系统的性能下降。
具有阻尼特性的输人滤波器的体积和费用可 能会大大的增加。因此 ,许多设计阻尼滤波器的
有效方法已经被提出 ,〕 医 ,。本文主要应用。 r 7 t x a emnt o m90 简称 E T l eth r [’ e e e ,]( E )对 Bc 变换器 u k
频率为
f =一- -二 二二 , 一 -二二 二 ( 3) 1

( 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 ) b
2 二了LC fr 根据给定数据,输人滤波器的谐
图 3 uk B c 变换器
振 频率为f二 0H。 : 4 : 滤波器的特征
对于输人端口,变换器表现为额定功率负载阁。
输人端 口等效电阻为负。如果滤波器不具有阻尼 特性 ,负电阻与 LC输人滤波器相连可能会引起 一 变换器及其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使输入滤波 器的稳定性问题更加复杂。文献 〔 〕提 出由占 1 空比控制的变换器输人滤波器的设计准则。本文
c () (, 51( 。 。 :二 c ():: ) ‘ ‘ 。一 )
乙N、 j= 杏万 万不 1 一 占 ,.  ̄。
‘ et ts 、西产 n 吐
,,、 ,: ). :( , ・5 。
(0 1)
由图 4 可以得到 b

Buck 变换器输入/输出滤波相关问题研究

Buck 变换器输入/输出滤波相关问题研究

Buck 变换器输入/输出滤波相关问题研究陈鸣;李舒然;陈方林【摘要】论述了中大功率 Buck 变换中,输入电容滤波的电流纹波计算问题和输出的 LC 滤波器存在的谐振电压问题。

在输入电容方面,通过仿真、计算推导了纹波电流的较为确切的公式,指出其最大纹波电流发生之处;通过结合 Buck 实验电路的 LC 滤波器的各项参数,如电感的等效电阻,以及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等,对实验出现的谐振电压问题的进行理论分析,同时进行 Matlab 仿真,观察其输出响应,并通过加入阻尼的方法进行消除震荡,此法简单效果明显,通过软件仿真和实验进行了验证。

%The calculation of ripple current in input capacitor and the resonant voltage of output LC filter in high power buck converter is described.In regard to input capacitor,an accurate formula of calculat-ing ripple current is derived through simulation and deduction,and the maximum ripple current point is stated.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resonant voltage problem occurring in experiments is conducted using certain parameters in a LC filter model,such as inductor equivalent resistance and capacitor ESR.Also a Matlab simulation is conducted to observe its output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nd a damper is added to e-liminate resonance.This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5页(P75-79)【关键词】Buck电路;输入电容;LC滤波器;Matlab仿真;谐振电压【作者】陈鸣;李舒然;陈方林【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广东省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06;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广东省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8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464在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发展过程中,Buck和Boost电路是组成变换器两种最的拓扑结构,其他电路拓扑等都可以由Buck或Boost两种基本拓扑结构转换而来[1-2],因而Buck变换是开关电源应用中最为基础的电路拓扑结构,其实际应用更是极其普通。

有损LC滤波器Buck变换器级联系统有源阻尼控制研究

有损LC滤波器Buck变换器级联系统有源阻尼控制研究

有损LC滤波器Buck变换器级联系统有源阻尼控制研究有损LC滤波器Buck变换器级联系统有源阻尼控制研究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交直流混合系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在这些系统中,Buck变换器是一种常用的输出电压调节器。

然而,由于其在输出电压调节过程中存在的输出电流波动和谐波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进其性能。

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损LC滤波器Buck变换器级联系统有源阻尼控制的研究方法。

1. 引言Buck变换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源转换器,其核心是开关元件和能量存储元件。

其基本原理是将输入电源的电压转换为所需的输出电压。

然而,由于其输出电流连续性不强,容易产生输出电流谐波,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2. 问题分析在Buck变换器中,有损LC滤波器被广泛应用来减少输出电流谐波。

然而,传统的有损LC滤波器无法实现对输出电流的主动控制,导致系统的动态响应较慢,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3. 系统设计为了改进Buck变换器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源阻尼控制方法。

该方法在有损LC滤波器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高频开关,可以实时调节输出电流波形和谐波分量。

4. 系统仿真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系统仿真实验。

通过对比传统的有损LC滤波器和有源阻尼控制系统的输出电流波形和谐波分量,可以明显看出有源阻尼控制系统的性能更好。

5. 结果分析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有源阻尼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输出电流谐波分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输出精度。

此外,该方法对于系统的动态响应和过载保护能力也有一定的改善。

6.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我们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实验系统。

通过实际的测试数据,验证了有源阻尼控制系统在减小输出电流谐波、提高系统性能方面的优势。

7. 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损LC滤波器Buck变换器级联系统有源阻尼控制的研究方法。

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势。

有源阻尼控制可以显著改善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输出精度,在交直流混合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