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六章第二节 维生素DKE
摄入不足
➢佝偻病 ➢软骨症
摄入过量
➢高钙血症、高钙尿 症 ➢高血压
•返回
2. 维生素E
来源:膳食摄入(植物油和绿叶蔬菜)
维生素E
生理作用:
过氧化自由基
多不饱和脂肪酸
链式反应
抗衰老、抗肿瘤、保护肝脏,促进受损细胞恢复
•返回
代谢 • 氧化作用
α-生育酚 过氧自由基α-生育酚醌(随尿排除);5,6-环氧 - α-生育酚醌;2,3环氧- α-生育酚醌
均加入2mmol/L乙酸铵及0.1%甲酸 • 梯度洗脱程序:0~4.5minA%为27%,
4.5min~6.2min为2%,6.2min后回到初始比例保 持至程序结束。
•返回
• 多反应监测模式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
✓ 在单反应监测(single reaction monitoring, SRM) 技术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返回
• 我国人体营养评价生化指标:25(OH)D2和 25(OH)D3
• 正常参考值 ➢ 我国:25(OH)D2、25(OH)D3分别为 36~150nmol/L, 50~100nmol/L
•返回
正常生理功能
➢促进钙、磷吸收 ➢促进骨细胞形成和 骨的钙化 ➢维持儿童及成人骨 骼健康 ➢减小自体免疫疾病、 肿瘤及心血管疾病。
联质谱法:
金标准
•返回
(一)高效液相色谱-二级质谱法测定血清中 25(OH)D3、25(OH)D2
➢ 原理:血清经甲醇沉淀母蛋离白子,进正行己二次烷裂萃解取,
产生子离子,根据子
25(OH)D3、25(OH)D2 ,离定高子量效碎分液片析相进行色定谱性分和离,四 级杆串联质谱检测,保留时间及特征离子对定 性,氘代内标法定量。
生物化学维生素总结
维生素总结一、脂溶性维生素1、维生素A名称:类视黄素、抗干眼病维生素、A1:视黄醇、A2:3-脱氢视黄醇活性形式: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功能:1、视黄醛与视蛋白结合发挥视觉功能2、调控细胞的生长与分化、抗癌3、抗氧化缺乏时病症:夜盲症、干眼病发病机理或治病原理:感受弱光的视杆细胞内,全反式视黄醇被异构成11-顺视黄醇,氧化成11-顺视黄醛。
此物作为光敏感视蛋白的辅基与之结合生成视紫红质。
视紫红质感光时,异构为全反式视黄醛,并引起视蛋白变构。
进而视蛋白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视觉冲动。
视紫红质分解,全反式视黄醛与视蛋白分离,构成视循环。
维生素A缺乏,视循环关键物质11-顺视黄醛不足,视紫红质少,对弱光敏感性降低,暗适应延长。
过量的影响:中毒,组织损伤。
症状:头痛、恶心、肝细胞损伤、高血脂、软组织钙化、高钙血症、皮肤干燥、脱屑、脱发2.维生素D名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本质就是类固醇衍生物)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功能:1、调节血钙水平,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影响骨组织钙代谢,维持血钙、磷的正常水平2、影响细胞的分化 (免疫细胞、胰岛B细胞、肿瘤细胞)缺乏时病症:儿童:佝偻病成人:软骨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量的影响:中毒。
表现:高钙血症、高钙尿症、高血压、软组织钙化备注:在体内可合成:皮下储有维生素D3原,紫外线照射下可变成维生素D33.维生素E名称:生育酚类化合物(生育酚、生育三烯酚)活性形式:生育酚功能:1、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保护细胞膜,维持其流动性2、调节基因表达(抗炎、维持正常免疫功能、抑制细胞增殖,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预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肿瘤与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3、提高血红素合成关键酶活性,促进血红素合成。
缺乏时病症:新生儿:轻度溶血性贫血一般不易缺乏。
重度损伤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脆性增加等溶血性贫血。
动物缺乏,生殖器发育受损,甚至不育备注:临床常用维生素E治疗先兆流产与习惯性流产4.维生素K名称:凝血维生素活性形式:2-甲基1,4-萘醌功能:1、维生素K具有促进凝血的作用, 就是许多γ-谷氨酰羧化酶的辅酶2、对骨代谢有重要作用,对减少动脉钙化有重要作用,大剂量可降低动脉硬化的危险性。
维生素的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维生素的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维生素(Vitamins)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质量极少,即使如此它们仍然是基本的营养成分,具有重要作用。
人类营养需要以及不良之处,都可以从维生素缺乏或是过多来确定。
它们有助于人体新陈代谢、保护免疫系统、促进器官的发育,也有帮助维持正常的健康状态。
维生素分为可溶性维生素和不可溶性维生素,可溶性维生素例如维生素C和B类维生素,它们在水溶液中很容易解离出来被吸收利用,但在消化系统中的中和反应使其被限制。
不可溶性维生素例如维生素E和A,它们能够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但在消化系统中,脂肪酶与它们的酯缩合作用可以使它们溶解,从而帮助蛋白质进入血液循环,且它们能够在血液循环中完全溶解。
维生素在生物化学中,最常用的是表示同一类维生素的统称,如B族维生素,其包含的维生素有:B1(烟酰胺)、B2(核黄素)、B3(尼克酸)、B6(吡哆醇)、B7(生物素)、B9(叶酸)、B12(氨基腺嘌呤)等等。
它们一般被用于促进新陈代谢,可抗氧化,同时也会影响蛋白质、脂质、糖类的代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六章第四节 维生素C
四、血浆中维生素C的测定
• 分光光度法:2,4-二硝基苯肼分光光度法 光度法样品前处理相对复杂,结果易受样 品基体干扰; 可测定脱氢抗坏血酸和总抗坏血酸;
• 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不能区分脱氢型和还 原性抗坏血酸,测总抗坏血酸。
•返回
(一)2,4-二硝基苯肼分光光度法法
1. 原理:血浆沉淀蛋白后,还原性抗坏血酸被 Cu2+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与 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的脎,经85% 硫酸脱水生成橘红色无水化合物,520nm比 色,外标法定量。测总抗坏血酸
•返回
O HO O O O OH
H2N
NH
+
O N+
O-
O N+
O-
脱氢型抗坏血酸 2,4-二硝基苯肼
橘红色化合物, A520
•返回
2.样品处理和测定
• 沉淀蛋白 2.0mL血浆中加入2.0mL硫脲还原剂和 偏磷酸混合溶液沉淀蛋白。
–硫脲:防止抗坏血酸氧化,保证测定准确进行。 –不加硫脲至少将有 4 0 %左右的还原性抗坏血酸自
• 悬液浓度确证 用流式细胞仪计数、确证淋巴细 胞的浓度和纯度,使纯度>95%,悬液分散在含 有10%亚磷酸(pH1.8)和2mmol/L的EDTA缓冲 液中
还原性抗坏血酸
脱氢抗坏血酸
二酮古洛糖酸
•返回
二、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
1. 来源:膳食摄入(蔬菜和水果)
2. 代谢
维生素C
小肠吸收
经血液循环分布各组 织,肾上腺、垂体、 脑、眼、中性粒细胞 和淋巴细胞中浓度高
超出组织储存阈 值,以原型或脱 氢形式随尿排出
组织代谢,2,3二 酮古洛糖酸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六章第三节 维生素B
铁氰化钾
•返回
2.样品处理和测定
• 酸水解和酶解 取尿样25mL,HCl酸化(确保 pH3),120℃酸解30min,乙酸钠调节pH4.5, 加蛋白酶45~50℃恒温过夜,水定容混匀过滤。
色荧光;
B3
烟酸或尼克酸 易溶于沸水或沸醇,不溶于三氯甲烷和碱
B7
生物素
微溶于水和乙醇,易溶于热水和稀碱
B9
叶酸
溶于水,对光热碱均不稳定
•返回
二、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 1. 维生素B1
来源:膳食摄入(粮谷、谷类、干果、绿叶菜、动 物内脏及蛋类)
•返回
肝脏代谢
维生素B1
能量代谢关键酶( α-酮戊二酸脱氢 酶和丙酮酸脱氢酶)的辅基,缺乏
第三节 维生素B
一、理化特性
维种生类 素B:其他一名族称 与体理内化物性质质 能量代谢相关的辅酶或辅
酶B1前体,硫没胺有素 共同结白构色结,晶包,括溶于维水生,微素溶B于1、乙醇B2、、三B氯3甲等烷,
耐酸,不耐碱(pH>5),在光和热条件下易
被氧化成脱氢硫胺素。
B2
核黄素
应无 稳色 定在针 ;遮状 微结 溶光晶 于保, 水存对 ,水酸,溶、不液热稳中易定在久;光贮对照碱下,发光黄不绿
•返回
三、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1. 尿样:收集口服维生素片后4h内排出的全部尿 液,加草酸调节pH3,4 ℃避光保存,不及时测 定需-20 ℃保存
2. 血样:静脉血肝素抗凝, -70 ℃冷冻保存 • 促使红细胞膜破碎,释放焦磷酸硫胺素 • 及时灭活红细胞内α-酮戊二酸脱氢酶和丙酮酸 脱氢酶,减少焦磷酸硫胺素的消耗。 • 灭活硫胺素磷酸激酶,减少硫胺素和单磷酸 硫胺素向焦磷酸硫胺素的转化
考研生物化学考点总结
考研生物化学考点总结考研生物化学考点总结第六章维生素化学维生素的分类及性质;各种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生理功能。
了解水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和缺乏病;了解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第七章酶化学酶的作用特点;酶的作用机理;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米氏方程的推导);酶的提纯与活力鉴定的基本方法;熟悉酶的国际分类和命名;了解抗体酶、核酶和固定化酶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了解酶的概念;掌握酶活性调节的`因素、酶的作用机制;了解酶的分离提纯基本方法;了解特殊酶,如溶菌酶、丝氨酸蛋白酶催化反应机制;掌握酶活力概念、米氏方程以及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第八章生物膜与细胞器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流体镶嵌模型”的要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显微结构差异和生物膜概念;细胞膜和细胞器的组分、结构和功能;膜脂和膜蛋白的特征和定位。
第九章糖代谢糖的代谢途径;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及主要途径;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及催化反应的关键酶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掌握磷酸戊糖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光合作用的概况;光呼吸和C4途径;理解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了解单糖、蔗糖和淀粉的形成过程。
第十章脂代谢脂肪代谢的概念、限速酶;甘油代谢;脂肪酸的氧化过程及其能量的计算;酮体的生成和利用;胆固醇合成的部位、原料及胆固醇的转化及排泄;血脂及血浆脂蛋白;理解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了解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掌握脂肪酸β-氧化过程及能量生成的计算。
第十一章蛋白质代谢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一般代谢途径;个别氨基酸的代谢途径;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分解;蛋白质代谢的调节及蛋白质代谢与糖、脂代谢间的相互关系。
第十二章核酸代谢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途径;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碱基的分解;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DNA复制的一般规律;DNA复制的基本过程;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比较;转录的基本概念;参与转录的酶及有关因;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RNA转录后加工的意义;mRNA、tRNA、rRNA的转录后加工过程;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病毒的生活周期;RNA的复制:单链RNA病毒的RNA复制,双链RNA病毒的RNA复制;RNA传递加工遗传信息;核酸代谢调节。
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笔记—维生素
维生素维生素(vitamin)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虽然机体对它们的需要量甚少(一个人每日需要量在μg或mg级),但由于它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者虽能合成但合成的量难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取。
虽然它们在体内既不是构成细胞组织的原料,也不是供能的物质,然而,它们在代谢调节、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等方面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人体如果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出现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病。
维生素前体:可转变成有活性的维生素,又称维他命原维生素的分类脂溶性维生素(fat-soluble vitamins)和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s)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功能:在生物体内能够直接作为辅酶或辅基,或者转变为辅酶或辅基,参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当水溶性维生素缺乏时,机体的代谢会出现障碍,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是生长和分裂旺盛的细胞和组织,如上皮细胞和血细胞。
不同的水溶性维生素的缺乏往往会有一些交叉的症状,如皮炎(dermatitis)、舌炎(glossitis)、口角炎(cheilitis)和腹泻(diarrhea)。
由于神经组织的活动非常依赖于持续的能量供应,尤其是来自糖氧化分解所释放出的能量,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缺乏水溶性维生素也会影响到神经系统的功能,主要症状有外周神经炎(peripheral neuropathy)、忧郁(depression)、精神错乱(mental confusion)和运动失调等。
脂溶性维生素1.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为了便于记忆,可将它们拼写成DAKE),均是异戊二烯衍生物。
B族维生素作为一个大家族,至少包括十余种维生素。
其共同特点是:(1)在自然界经常共同存在,最丰富的来源是酵母、蔬菜和动物肝脏;(2)从低等的微生物到高等动物和人类都需要它们作为营养要素;(3)在体内主要作为辅酶或辅基参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4)从化学结构上看,大都含有N;(5)从性质上看此类维生素易溶于水,对酸稳定,易被碱或热破坏。
LT-6生物化学--维生素 答案
维生素一、填充题1.维生素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长所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
主要作用是作为(辅酶)的组分参与体内代谢。
2.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水溶性)和(脂溶性)。
3.维生素A的活性形式是(11-顺视黄醛),可与视蛋白组成(视紫红质),后者是维持(暗)视觉所必需的。
4.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调节(钙磷)代谢,与(骨骼)生长有关。
5.维生素K的主要作用是作为(羧化酶)的辅酶。
6.维生素Bl由(嘧啶)环与(噻唑)环通过(亚甲基) 相连,主要功能是以( TPP)形式,作为( 脱羧酶 )和( 转酮酶 ) 的辅酶,转移二碳单位。
7.维生素B2的化学结构可以分为二部分,即 (二甲基异咯嗪基 ) 和( 核糖醇基 ) ,其中 (1,10位氮 ) 原子上可以加氢,因此有氧化型和还原型之分。
8.维生素B3由 (丁酸衍生物 )与 (β-丙氨酸 ) 通过 (酰胺键 ) 相连而成,组成铺酶 CoA ,作为各种酰化反应的辅酶,传递酰基。
9.维生素B5是吡啶衍生物,有烟酸,烟酰胺两种形式,其辅酶形式是 NAD+ 与 NADP+ ,作为脱氢酶的辅酶,起递氢作用。
10.维生素B6是吡啶衍生物,也称吡哆素,有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三种形式,主要作为转氨酶的辅酶。
11.生物素是羧化酶的辅酶,在 CO2 的固定中起重要是作用。
12.维生素B11由蝶呤衍生物、对氨基苯甲酸、谷氨酸三部分组成,可以以四氢叶酸的形式,作为一碳单位的载体。
13.维生素B12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
14.维生素C是羟化酶的辅酶。
二、是非题1.四种脂溶性维生素都是异戊二烯衍生物,属于类脂。
×2.B族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的组分参与代谢。
√3.除了动物外,其他生物包括植物、微生物的生长也有需要维生素的现象。
√4.维生素E不容易被氧化,因此可做抗氧化剂。
×5. B族维生素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6.经常做日光浴有助于预防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的出现。
生物化学——维生素
17
5、缺乏症: 凝血障碍(新生儿可能缺乏) 6、拮抗剂:如双香豆素(草木樨中) 7、来源: K1----绿叶菜 K2----肠菌合成
18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共同特点: 1、易吸收,易排泄、一般不易中毒 2、体内不能贮存 3、大多来源于植物
19
一、B1 (硫胺素,thiamine)
1、化学结构:含嘧啶环与噻唑环
7、来源: 小麦胚芽、葵花籽油、各种油料种子、橄 榄、、蔬菜
14
四、维生素K
1、种类: K1,K2 (天然) K3和 K4 (合成) 2、化学结构: 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 3、活化形式:原型
15
K3
K2
16
4、生理作用 (1)γ -羧化酶的辅酶 催化凝血因子Ⅱ、Ⅶ、Ⅸ、 Ⅹ中的N端Glu残基γ 位的羧化 (2)参与骨、牙等组织中与钙相关的蛋白质中Glu残基的 羧化
57
九、维生素C(ascorbic acid)
1、又称:抗坏血酸 2、化学结构 己糖内酸酯
58
脱氢抗坏血酸
59
3、生理作用 A、强还原剂,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a、抗氧化 保护巯基酶 维持GSH含量恒定 b、 HB中Fe3+ Fe2+
60
B、羟化酶的辅酶 胶原蛋白中氨基酸的羟化 C、有利于肠道中铁的吸收 4、缺乏症 : (1)坏血病-毛细血管脆性提高 (2)贫血-铁吸收减少
29
三、B3 :尼克酸(nicotinic acid) 和尼克酰胺(nicotinamide) 也叫维生素PP 1、化学结构:吡啶的衍生物
30
2、活性形式: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
生物化学维生素与辅酶
三、水溶性维生素和辅酶
(一)B族维生素
1.维生素B1(硫胺素thiamine) (1)结构
硫胺素+ATP → TPP+AMP
(2)功能
① B1的辅酶形式TPP,是丙酮酸脱羧酶和α-酮 戊二酸脱羧酶的辅酶,参与α-酮酸的氧化脱 羧。另外还是转酮酶的辅酶,参与糖代谢。
② 促进年幼动物的生长发育 ③ 保护神经系统
N
CONH 2 + H+
R
Red型
Ox型
NAD+ (NAD) NADP+ (NADP)
Red型
NADH + H+ (NADH2) NADPH + H+ (NADPH2)
维生素PP在肉类、谷物及花生中含量丰富,此外在体内色 氨酸可转变成尼克酰胺,故人类不感缺乏。玉米中缺乏色氨酸 和尼克酸,故长期单食玉米,则有可能患癞皮病。
叶酸在5、6、7、8位加上四个氢,生成四氢叶酸 (FH4),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载体,传递一碳单位。
叶酸缺乏时,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受到影响, 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症。
8.维生素B12(氰钴胺素cyanocobalamin)
(1)结构
B12的咕啉核心
氨基异丙醇
二甲基苯并咪唑
核苷酸 氰钴胺素cyanocobalamin
维生素B2每人每天需要量:儿童0.6mg, 成人1.6mg。 ➢来源:
(2)功能
B5是NAD和NADP的组成成分,NAD和NADP 是许多脱氢酶的辅酶,参与递氢。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CoⅠ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CoⅡ
4 3 CONH 2 + 2H
1
N+
2
- 2H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 第6章 维生素与辅酶
第6章维生素与辅酶单元自测题(一) 名词解释1.维生素, 2.抗维生素, 3.维生素缺乏症, 4.维生素中毒症, 5.脂溶性维生素6.水溶性维生素, 7.维生素原, 8.内源因子(二) 填空1.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所必需的一类化合物,该物质主要来自,其中,两种维生素可以在体内由和转变生成。
2.维生素A在体内的活性形式包括、和。
3.自然界黄红色植物中含β—胡萝卜素、它在小肠粘膜催化下生成两分子,所以通常将β—胡萝卜素称为。
4.维生素D是属于衍生物,储存于皮下的经紫外线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3,必须在肝、肾羟化生成是D3型。
5.维生素E对极敏感,且易自身,因而能保护其它物质免遭氧化,所以具有作用。
6.维生素K的生化作用是促进肝合成的前体分子中谷氨酸残基羧化生成转变为活性型。
催化这一反应的为酶,维生素K是该酶的,因此具有促凝血作用。
7.维生素B1 因含有硫和氨基又名,其在体内活性形式为,它是体内酶和的辅酶,参与糖代谢。
8.维生素B l缺乏时,神经组织不足,并伴有和等物质堆积,可引起。
9.维生素B2是和的缩合物,因其结晶呈桔黄色又称。
10.维生素B2在体内黄素激酶和焦磷化酶的催化下转变成活性型的和,是黄素酶的辅基,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11.维生素PP包括和两种,都是的衍生物,在体内可由转变生成。
12.维生素PP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和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分子中的尼可酰胺部分具有可逆的及特性。
13.维生素B6在体内经磷酸化转变为活性型的和,它们是及的辅酶。
14.临床上常用维生素B6治疗小儿惊厥和呕吐,其机理是维生素B6是的辅酶,能催化脱羧生成,该产物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15.泛酸与及3′磷酸腺苷5′焦磷酸结合组成,后者是酶的辅酶。
16.因为生物素具有转移、携带和固定的作用,所以是体内酶的辅酶,参与多种物质的反应。
17.叶酸在体内叶酸还原酶的催化下转变为活性型的,是体内酶的辅酶,携带参与多种物质的合成。
生化检验第六章微量元素与维生素PPT
优点
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操 作简便、快速。
应用
广泛应用于重金属、微量 元素的分析,如铁、铜、 锌、钙等。
原子荧光法
原理
原子荧光法基于原子在特定频率的辐 射下被激发至高能态,随后以荧光的 形式释放能量。通过测量荧光强度, 可以确定特定元素的含量。
优点
应用
常用于痕量元素的测定,如汞、砷、 硒等。
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抗干扰能力强。
检测结果解读与临床应用
01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检测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 据,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缺乏 或过量的情况。
02
通过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补充 缺乏的微量元素或维生素,调整饮食结构等,以帮助患 者恢复健康。
03
检测结果还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如定期检测微量元 素和维生素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04 常见维生素检测方法
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适用于分离和测定多种维生素,特别是水溶 性维生素,具有高分辨率和灵敏度。
气相色谱法(GC)
适用于检测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 等,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等特点。
质谱法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
将液相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的高灵敏度相结合,可同时测定多种维生素及其代谢物。
谢谢聆听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主要参与酶的催化 、激素的合成和细胞的代谢等过程, 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 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等缺乏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维生素在人体内主要参与代谢、免疫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对维持人体健康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物化学-维生素-知识总结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硫胺素) 活性形式:焦磷酸硫胺素<TPP>(VB1) 生理功能:
辅酶功能:焦磷酸硫胺素(TPP)是硫胺素主要的辅酶形式,
在体内参与两个重要的反应: -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和磷酸戊糖途径的转酮醇酶反应 非辅酶功能
– –
在神经生理上的作用:神经冲动可使硫胺素磷酸化合物去磷酸,并使其在 膜上移位,Na+得以自由通过膜。 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和消化系统功能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维生素E和其他抗氧化剂摄人量 低,患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白内障等疾病的危险 性增加。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K 结构:2-甲基-1,4萘醌衍生物 生理功能: 促进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形成。
脂溶性维生素
缺乏病: 凝血时间延长,皮下、肌肉、胃肠出血。 一般不易缺乏:来源广泛,肠道能合成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6(吡哆醇) 结构:吡哆醇(PN)、吡哆醛(PL)、吡哆胺(PM) 三种衍生物。 生理功能:
参与氨基酸代谢(脱羧酶、转氨酶、脱氨酶、脱硫水化酶、
犬尿酸氧化酶) 参与脂质与糖代谢 其它功用:免疫系统、神经系统、慢性病(贫血)
水溶性维生素
缺乏病: 维生素B6缺乏的典型临床症状是一种脂溢性皮炎,小细胞性 贫血,癫痫样惊厥,以及忧郁和精神错乱。维生素B6摄入不 足还会损害血小板功能和凝血机制
脂溶性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C、B族维生 素 含碳、氢、氧外,有时 还有钴、硫等其他元素 溶于水不溶于脂肪及脂 溶剂 一般没有前体 易吸收 吸收入血 体内有一定周转存留量, 但不储存多余随尿排出, 一般不会积蓄中毒 宜每日供给 缺乏时症状发展较明显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 活性形式:11-顺视黄醇 生理功能: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辅酶和激素习题含答案
第六章维生素、辅酶和激素一、是非题1.胡萝卜中含有的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
2.维生素A预防夜盲症是因为它可转变为视黄醛。
3.泛酸中含有β-丙氨酸。
4.维生素E又称α-生育酚,所以它与人的生育能力有关。
5.维生素K的存在是维持人和动物凝血因子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
6.TPP是许多种脱氢酶如琥珀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等的辅酶。
7.作为氢的载体NAD+可以接受两个氢质子和两个电子。
8.在传递氢的过程中,NAD+和NADP+有严格的立体专一性。
9.NAD+和NADP+脱下的氢都是通过呼吸链交给分子氧生成水。
10.尼克酸(烟酸)合成的主要原料是含组氨酸丰富的蛋白质。
11.维生素和激素对人和动物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因为它们在体内的含量都非常少。
12.严格地说硫辛酸不属于维生素,因为它可以在动物体内合成。
13.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可以在动物体内合成,所以不能算做维生素。
14.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解毒作用。
15.GPT在血液中的含量是检查肝功能的指标之一,GPT实际上是一种转氨酶。
16.甾醇类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必定会有某种蛋白质的量在细胞内升高。
17.高等动物体内的激素只能由内分泌腺体细胞生成和分泌。
18.催产素和加压素的空间结构是其行使功能的必要条件。
19.下丘脑有调节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的功能,它本身分泌的激素主要是促进或抑制其它激素的分泌。
20.肾上腺分泌的所有激素以及性激素都是甾醇类物质。
21.胰岛素是由β-胰岛的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原转化来的。
22.对于富含葡萄糖的细胞来说,胰岛素的分泌可以看成是合成代谢的信号。
23.甲状腺肿大是由于缺少碘,生物体补偿发育的结果。
24.胰岛素受体含有酪氨酸激酶活性,与胰岛素结合后自动使受体磷酸化。
25.cAMP可以作为所有激素的第二信使。
二、填空题1.胡萝卜素有α,β和γ三种,其中转变为维生素A的效率最高。
2.维生素A的化学名称是,它的化学组成是聚合物。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章维生素与辅酶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第章维生素与辅酶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第6章维生素与辅酶单元自测题(一) 名词解释1.维生素, 2.抗维生素, 3.维生素缺乏症, 4.维生素中毒症, 5.脂溶性维生素6.水溶性维生素, 7.维生素原, 8.内源因子(二) 填空1.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所必需的一类化合物,该物质主要来自,其中,两种维生素可以在体内由和转变生成。
2.维生素A在体内的活性形式包括、和。
3.自然界黄红色植物中含β—胡萝卜素、它在小肠粘膜催化下生成两分子,所以通常将β—胡萝卜素称为。
4.维生素D是属于衍生物,储存于皮下的经紫外线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3,必须在肝、肾羟化生成是D3型。
5.维生素E对极敏感,且易自身,因而能保护其它物质免遭氧化,所以具有作用。
6.维生素K的生化作用是促进肝合成的前体分子中谷氨酸残基羧化生成转变为活性型。
催化这一反应的为酶,维生素K是该酶的,因此具有促凝血作用。
7.维生素B1 因含有硫和氨基又名,其在体内活性形式为,它是体内酶和的辅酶,参与糖代谢。
8.维生素B l缺乏时,神经组织不足,并伴有和等物质堆积,可引起。
9.维生素B2是和的缩合物,因其结晶呈桔黄色又称。
10.维生素B2在体内黄素激酶和焦磷化酶的催化下转变成活性型的和,是黄素酶的辅基,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11.维生素PP包括和两种,都是的衍生物,在体内可由转变生成。
12.维生素PP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和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分子中的尼可酰胺部分具有可逆的及特性。
13.维生素B6在体内经磷酸化转变为活性型的和,它们是及的辅酶。
14.临床上常用维生素B6治疗小儿惊厥和呕吐,其机理是维生素B6是的辅酶,能催化脱羧生成,该产物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15.泛酸与及3′磷酸腺苷5′焦磷酸结合组成,后者是酶的辅酶。
16.因为生物素具有转移、携带和固定的作用,所以是体内酶的辅酶,参与多种物质的反应。
《生物化学》维生素
Vit
又名
泛酸 生物素
叶酸
B12
钴胺素
C
抗坏血酸
辅酶形式
主要作用
辅酶A 生物素
FH4
酰基转移反应的辅酶 羧化酶的辅酶 一碳基团转移载体 甲硫氨酸合成酶
胶原中脯氨酰羟化酶、 多巴胺羟化酶等作 用时提供还原物
科学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住”在哪里?
• 维生素A:动物肝脏、蛋类、乳制品、胡萝卜、南瓜、香蕉、
食物来源
酵母。 谷类胚芽、种皮。 瘦肉、坚果、蛋类。
二、维生素B2
构成FMN和FAD
NH2 N
N
H2C
O
HCOH
HCOH HCOH CH3
O PO OH
O
N
P
O
CH3 O
N
OH
OH OH
H3C H3C
N
ⅢⅡ
N
Ⅰ 1C O
10
N
NH C
O
Vit B2 FMN
FAD
AMP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FMN及FAD是辅基,传递氢。
缺乏症
1. 脚气病
多发性神经炎。 周围神经末梢及臂神经丛均有发炎和退化现象,伴有 心界扩大、心肌受累、四肢麻木、肌肉瘦弱、烦躁易 怒和食欲不振等症状。同时丙酮酸脱羧作用受阻,乳 酸量大增,湿性脚气病伴有下肢水肿。
2. 中枢神经和肠胃糖代谢失常
中枢神经系统也同样受害。大脑所需的能量,基本由 血糖氧化供给,当糖代谢受阻时,神经组织也就发生 反常现象。
↓ 核酸合成障碍
甲硫氨酸
FH4 N5-CH3-FH4
(VitB12)
N5-CH3-FH4
转甲基酶
同型半胱氨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维生素A(抗干眼病维生素)
1、维生素A的化学本质及性质 ➢化学本质:含β白芷酮环的多聚异戊二烯复合物 ➢主要类型:A1(视黄醇)、A2(脱氢视黄醇) ➢维生素A的活性形式: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 ➢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 ➢性质:紫外吸收(325nm);易被氧化;对光、 热不稳定。
2、主要生理功能 ➢FMN和FAD是许多氧化还原酶的辅酶,是氢的传递体
3、缺乏症 ➢口角炎、唇炎、舌炎、阴囊皮炎、眼睑炎、角膜血 管增生等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三、维生素pp (抗癞皮病维生素) 1、化学本质
➢化学本质:吡啶衍生物
➢主要类型:尼克酸及尼克酰胺 ➢肝内可将少量色氨酸转变为维生素pp ➢活性形式:尼克酰胺二核苷酸(NAD+)和尼克酰胺 二核苷酸磷酸(NADP+)
胞分化,促进机体生长和发育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5)增强机体抵抗力作用 (6)与上皮细胞的正常分化直接相关,维持上皮 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7)与癌症发生呈负相关
4、维生素A的缺乏症 ➢缺乏症:夜盲症、干眼病、皮肤干燥和毛囊丘疹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二、维生素D(抗佝偻病维生素/钙化醇 )
1、维生素D的化学本质和性质 ➢化学本质:类固醇激素 ➢主要类型:D2(麦角钙化醇)、D3(胆钙化醇) ➢维生素D3原:7-脱氢胆固醇 ➢维生素D2原:麦角固醇 ➢维生素D3在肝内的储存及血液中运输的形式: 25-(OH)-D3
2、主要生理功能 ➢NAD+和NADP+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 ,是氢的 传递体 ➢尼克酸可抑制脂肪动员,降低VLDL合成。
3、缺乏症:癞皮病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四、维生素B6(抗皮炎维生素) 1、化学本质
➢化学本质:吡啶衍生物
➢主要类型: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 ➢活性形式: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长期服用抗菌药物,抑制了肠道细菌的生长,从 而造成由肠道细菌合成的某些维生素(K,B6,叶 酸,B1,B2,PP,生物素,泛酸的缺乏。
特殊原因:胃炎可导致维生素B12缺乏,造成巨幼 红细胞性贫血。原因是萎缩性胃炎导致内因子分泌 不足,VB12吸收障碍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
2、主要生理功能 ➢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系的辅酶,参与糖代谢。
➢TPP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3、缺乏症
➢脚气病和末梢神经炎 ;食欲不振 、 消化不良。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二、维生素B2(核黄素) 1、化学本质
➢化学本质:核醇+ 6,7-二甲基异咯嗪 ➢活性形式: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 苷酸(FAD)
2、主要生理功能 ➢ACP和辅酶A是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参与酰基运转
3、缺乏症 ➢“脚灼热综合征”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六、生物素 1、化学本质
➢化学本质:噻吩与尿素相结合的骈环+戊酸 ➢主要类型:α生物素(蛋黄)和β生物素(肝) ➢活性形式:生物素
➢维生素E与生殖功能有关 ➢维生素E是最重要的天然抗氧化剂:避免脂质过氧 化物产生 ➢促进血红素合成 .
3、缺乏症:少见 ➢缺乏症:动物缺乏时可引起生殖器官受损而不育, 人类尚未发现相关不育症;贫血;神经障碍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四、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
1、维生素E的化学本质和性质 ➢维生素K的化学本质: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 ➢维生素K的主要类型:K1(绿叶)和K2(肠道)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2、维生素D的代谢转变 ➢维生素D3在血中的运输: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结合 ➢活性维生素D3形式:1,25-(OH)2-D3 ➢活性维生素D3生成的关键酶:1-α羟化酶
3、活性维生素D3生化作用 ➢升高血钙、升高血磷,促进骨骼生成和钙化
4、缺乏症 ➢缺乏症:佝偻症(儿童)、软骨症(成人)
2、主要生理功能 ➢磷酸吡哆醛是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参与传递氨 基和脱羧基 ➢磷酸吡哆醛也是δ氨基γ酮戊酸(ALA)合成酶的 辅酶,参与血红素的合成
➢磷酸吡哆醛是糖原磷酸化酶的重要组分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五、泛酸(遍多酸)
1、化学本质 ➢化学本质:β丙氨酸+ 二羟二甲基丁酸 ➢活性形式:酰基载体蛋白(ACP)和辅酶A
2、维生素K的生理功能 ➢促进肝合成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VII、IX和X
3、维生素K的缺乏症 ➢凝血时间延长,易出血,但一般不缺乏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C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一、维生素B1(抗脚气病维生素或硫胺素 )
1、化学本质 ➢化学本质:嘧啶环+噻唑环 ➢活性形式:焦磷酸硫胺素(TPP)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2、维生素A的代谢转变
➢维生素A在血浆中的运输:与视黄醇结合蛋白结合 ➢1分子β胡萝卜素可生成2分子维生素A 3、维生素A的作用 (1)β胡萝卜素可作为抗氧化剂捕捉自由基 (2)11-顺视黄醛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 (3)维生素A磷酸酯参与糖蛋白合成 (4)视黄醇和视黄酸具有类固醇激素样作用,影响细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三、维生素E(抗不育维生素或生育酚)
1、维生素E的化学本质和性质 ➢维生素E的化学本质:苯骈二吡喃衍生物 ➢维生素E的主要类型:α、β、γ和δ ➢α生育酚生理活性最高 ➢性质:对氧敏感;易被氧化;对酸、碱和热稳定; 可被紫外线破坏,259nm有吸收带。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2、活性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
生物素、叶酸、B12、C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三、 缺乏病发生原因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食物维生素不足或食物烹调方法不当和贮存时间长, 维生素破坏与丢失。造成维生素摄入量不足。
消化系统疾病造成吸收障碍。如长期慢性腹泻, 消化道梗阻,瘘管,胆道疾病等。
儿童,孕妇,乳母及重体力劳动者及长期高热和 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维生素的需要量高于正常 人,但未予足够的补充。
第六章 维生素与辅酶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维生素:机体维持正常功能(主要是调节物质代 谢)所必需,但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需 由食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长期缺乏某 种维生素会导致维生素缺乏症
二、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B1、B2、PP、B6、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