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

合集下载

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技术试验

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技术试验

为创 新 生产模 式 ,笔者 在 2 0 1 3 年主 持 开展 了乌
鳢高 效生态养殖 模式技 术试验 ,采取稀放 混养护 水 、
种植水草净水 、使用微 生物制 剂改水等技术 ,实现生
3 . 苗种放 养 乌鳢鱼种为 自繁 自育 ,选择 体质 健 壮、体色鲜亮、鳞片完整 、活动力强 、规格 整齐 、对
售 收入 3 万元 ,产 花 白鲢 1 2 0 0 千 克 、销售 收 入 0 . 8 4 万 元 。对 照 池 各 种 水 产 品亩 产 值 6 3 3 0元 、 亩 效 益 1 7 7 0 元 ,试验池 各种 水产 品亩产 值 7 9 8 0 元 、亩效 益
3 3 9 5 元。两 口池塘亩效益相差 1 6 2 5 元。 三、讨论 与分析 试验池 与对照池除主养 的河蟹 品种 不同外,其余
5 0 亩) 。场 地 无 工 业 “ 三 废 ”及 农 业 、城 镇 生 活 、 医
4 . 饲料投喂

试验 过程 中 ,就地就便取材投 喂新
疗 废弃物污染 ,符合无公害水产 品产地环境 要求。养 殖 水 源 为 东 洞 庭 湖 湖 水 , 水 源 充 足 良好 , 符 合
鲜或冰 鲜 小杂鱼 ,投饲 坚持 “ 四定” 、“ 四看 ”方法 。 般每天 投喂 2 次, 即上午 9 一l 0 时和 下午 4 —5 时,
普通 河蟹 的这 些 差别 最终 体现 在商 品蟹 的不 同价值
上。
售收入 3 5 . 1 万元 ,试验池共收获规格 为 1 6 0 克左右 的
“ 长江 1 号 ”河蟹 6 0 0 0 千克 、销售 收入 6 0 万元 。两 口 池塘 由于投 放的鳜 鱼和花 白鲢在放种规格 、放养密度
时 ,用 4 % 食盐水浸洗 1 0 ~l 5 分钟 。

乌鳢全人工饲料健康养殖技术

乌鳢全人工饲料健康养殖技术

殖生产中,臭氧的投入浓度通常为0.08~0.20毫克/升,治疗浓度为1.0~1.5毫克/升。

注意事项1.日常值班要定时巡池,注意观察养殖个体活动情况,特别要了解它们的摄食情况,确定日投饵量,根据摄食情况及时调整。

2.及时捞除死亡个体,杂物等,发现有病个体立即检查病因及时治疗,如见异常活动个体查出原因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要注意观测水质情况,可以从养殖池水的变化判断养殖鱼的健康状况,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4.做好日常各项记录工作,记录当天水质、气候、投饵、消毒、防病治病用药及其他各项情况。

随着乌鳢养殖模式向高密度集约化方向发展,乌鳢养殖需要大量的野生杂鱼,这给自然水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在乌鳢养殖中推广全价颗粒饲料已势在必行。

全人工饲料养殖乌鳢,可以避免投喂野杂鱼带来的水质严重污染、池塘养殖环境恶化、乌鳢发病率较高等现象。

同时,乌鳢配合饲料的成功应用,促进了乌鳢的规模化养殖,降低乌鳢的养殖成本34.66%,提高乌鳢的成活率10.59%。

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池塘条件养殖池塘要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设防逃网,水源无污染。

池底平坦,底泥10厘米。

养殖面积不宜过大,苗种培育池面积一般为30平方米左右,水深0.5~1米,成鱼养殖池667~2001平方米,水深1~2米。

苗种培育池要悬吊1个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食台,食台沉于水面下20厘米左右。

成鱼养殖池要架设9平方米左右的正方形饲料框,饲料框用毛竹制成,文/ 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 李鲁晶 乌鳢全人工饲料健康养殖技术第3月 上半月刊木桩固定,便于漂浮,具体数量根据池塘大小而定,一般1~2个。

放养密度人工养殖乌鳢具有高度群体摄食性,放养密度不能太小,否则不易驯化。

苗种培育池每667平方米放养体长3厘米左右的苗种2万~3万尾。

成鱼养殖池放养规格100~200克的鱼种3000~6000尾。

放养密度要根据养殖者的技术水平、生产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驯化时间乌鳢是肉食性鱼类,其食性具有专一性和习惯性,所以使用颗粒饲料驯化投喂乌鳢宜早不宜迟。

乌鳢池塘养殖经营增收技巧

乌鳢池塘养殖经营增收技巧

乌鳢池塘养殖经营增收技巧王文彬乌鳢又称乌鱼、黑鱼、生鱼、财鱼、蛇头鱼等,其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骨刺少,食用方便,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鱼类。

该鱼抗逆性强,耐低氧,病害少,成活率高,易于养殖,市场畅销。

但乌鳢对饵料要求严格,养殖成本较高,所以在养殖经营过程中,必须讲究养殖方法,掌握经营技巧,方可实现增收增效。

一、养殖池塘适宜,生态环境良好1.选择适宜水面乌鳢习惯栖息在水草丰茂的淡水区域,对水温的适应范围较广,在0~40℃的水温中均可生存,最适水温为15~30℃。

该鱼善于跳跃,容易逃逸,水体面积稍大为好,一般在3亩以上,水深为3米,水体溶氧量达到3毫克/升以上。

池塘要求水域开阔,便于乌鳢活动觅食;背风向阳,方便乌鳢生活栖息;水源充足稳定,确保取水用水方便;水质良好,避免病害发生;交通便利,方便运输管理;池塘还要远离污染,利于乌鳢健康生长。

每个池塘应设置单独的注水、排水口,做好注水、排水口的防逃设施。

乌鳢喜欢在水体底层觅食,故池底以软泥底质为宜,若是水泥池,池底淤泥厚度应保持在10厘米左右。

2.严格清塘消毒乌鳢放养前必须进行清塘消毒,一般采用生石灰干法清塘,在晴天每亩使用生石灰75千克,全池均匀泼洒,暴晒7天左右,彻底杀灭病原体及有害生物。

如果池塘不能排干水,也可带水清塘,消毒前适当降低水位,每亩池塘按水深1米使用生石灰150千克,全池均匀泼洒,不留死角。

3.优化养殖环境尽管乌鳢对环境适应性较强,但养殖环境仍要求保证生态健康,确保品质优质纯正。

乌鳢喜爱水草繁盛、生态良好的水面,所以每个池塘中要留出1/5左右的水面,用于种植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夏季水温较高时可以遮蔽阳光,利于避暑和躲藏,还可净化水质,对乌鳢生长有利。

每个池塘还要配备发电机、抽水机、增氧机等必备设备。

二、养殖密度合理,放养方法科学1.选择养殖模式目前常用的乌鳢池塘养殖模式包括合理混养和集约式单养两种。

合理混养是指乌鳢与鲢鱼、鳙鱼、草鱼等常规品种或罗非鱼等名优品种进行搭配混合养殖。

浅谈膨化颗粒饲料养殖乌鳢技术

浅谈膨化颗粒饲料养殖乌鳢技术

等地已有试验 成功的 先例 ,我们在平 顶 山市新城 区西嗤池塘探 索出乌鳢膨 化颗粒饲料 养殖技术 。现将 这一技术 介绍 如下 ,以供养殖户参考物 下脚 料等动 物性饵 料 为主。1 个 月 后 ,水 温在 l 5 ℃ 以上 时 ,规格 长
显抢食 ,有可能 上次投饲过 量或者水 质 变差等原 因 ,就及时 减少投喂 ,采 用注入新水 等措施进行 处理。天气变 冷或阴雨天 气可少喂或 不喂。水温稳 定在 2 0 。 C以上时 , 坚持每天投喂 2次 ,
六 、效 益分 析
2 0 1 2 年共 起捕商品乌鳢 1 3 0 0 0
三 、鱼种 放养
池 塘内用竹竿 和芦苇材料 制成喂 食 台 ,规 格 4 m×4 m, 固 定于 离岸 l m
乌鳢训 J 化成 食膨化颗粒饲 料后禁止 投 喂动 物活食 ,不然 影响乌鳢进 食和生
长速度。通过 喂膨化颗粒饲 料可降低
左 右的地方 。苗 种规格整 齐、无伤无
病 、活动灵 敏、规格一致 的乌鳢苗 , 入塘 时要 用浓 度为 4 %~ 6 % 的食 盐水 溶液浸 浴 8 - 1 5 mi n ,以对 乌鳢 苗进行 消毒 ,杀死外来 病原体和 病菌。放养 的规格 为 1 0尾 / k g ,密度 1 5 0 0 ~ 2 0 0 0

池塘 条件
到7 尾/ k g 时 ,停止 投喂 动物 性饵料
3 ~ 5 d 。投喂少 量规格在 0 . 3 c m的颗 粒 饲料要 做到 “ 四定 ” ( 定时 、定位 、 定质 、定量 )。每 天投喂 2次 ,每 天
生 存 ,阴雨 天和 潮湿 地 能存 活 4 d 左
右 ), 所 以乌 鳢逃 走 能 力 非常 强 ,阴
乌鳢 的高密度养殖 池塘的排 泄物 相对较多 ,这 些有机 物分解产生 大量 的氨 氮、亚硝 酸盐、硫化氢 、甲烷 , 容易对 水质造成污 染 ,所 以调节 水质

钩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钩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钩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钩吻,又称为乌鳢鱼或鸳鸯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

钩吻鱼的养殖方法包括选址、水质管理、繁殖技术等方面。

本文详细介绍了钩吻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旨在帮助养殖者顺利养殖钩吻鱼,提高产量和质量。

正文:一、选址钩吻鱼适宜在温暖、平坦、光照良好的地方进行养殖。

选址时需要考虑周边生态环境,尽量避免选在污染源附近或水质差的地方,以免对钩吻鱼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选址还需考虑到养殖场地的通风情况和排水能力,确保鱼塘水位的平稳和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质管理1.水源选择与处理钩吻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宜选用清洁、富含氧气的水源。

可选择地下水、湖泊或河流作为水源。

如果水质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处理。

常见的水质处理方法包括过滤、消毒和通风等。

2.关注水温钩吻鱼适宜生长温度在20℃-28℃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影响钩吻鱼的生长。

夏季温度过高时,可增加防暑设施,如遮阳网、喷雾装置等;冬季温度过低时,可加热水温,如使用电热水器等。

3.水质监测与调节常规进行水质监测,掌握鱼塘中的溶解氧含量、PH值、氨氮含量等指标。

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节,如增氧、增碱或减少饲料投放量等,以保持水质稳定,提升钩吻鱼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三、繁殖技术1.选种与配对选择优良种鱼用于繁殖,注意体态匀称、体长适中、体色正常的个体。

成鱼的性别区分主要通过体型和腹部形态来判断,男鱼一般体型较大且腹部较扁,而雌鱼体型较小且腹部较圆。

进行配对时,可根据配对比例来确定种鱼的数量。

2.繁殖环境和管理繁殖前应保证充足的光照,并加大饲料投放量,提高鱼群的营养水平。

在适宜的环境下,鱼群会自然繁殖。

3.孵化与育苗孵化期一般为6-9天,初始孵化密度可以较高,约为每平方米1000-2000尾。

育苗后的管理主要包括保持水质清洁、中性,定期更换水源和增加氧气供给。

四、注意事项1.饲料和喂养科学合理地选择饲料,适当控制投食量,仔细观察鱼群的进食情况,及时清除未被食用的残渣。

乌鳢的健康养殖技术

乌鳢的健康养殖技术

常 管 理 。 然 容 易 引 起 鱼病 的流 行 , 成 不 必 要 的 经 济损 失 。 不 造 所 以 . 时 的养 鱼 管 理 特别 注意 以下 几 点 。 此
首 先 , 注 意 水 质 的 变 化 。 池 水 经 过 夏 天 的 高 温 和秋 天 要
的 阴雨 天 气 后 . 中 积 累 了 许 多 有 害 病 菌 。 因 此 , 1 水 每 0天要 对 鱼 池 水 体 进 行 消 毒 , 调 节 水 质 , 制 病 害 。适 当增 深 水 来 抑 位 . 减 低 水体 的温 差 变 化 。注 意 及 时 换 水 、 水 , 持 水 透 来 加 保
乌 奠 池 塘 养殖 条 件
必 须 驯 化 摄 食 人 工 配 合 饵 料 . 种 下 塘 后 , 始 以 野 杂 鱼 为 鱼 开
主 , 喂在 食 台 上 ,~ 0天后 , 始逐 步 驯 化 摄 食 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饵 料 , 投 71 开
野 杂 鱼 制 成 鱼 糜 与 颗 粒 饲 料 混 合 后均 匀 撒 在 食 台上 , 日投 喂 量 一 般 为 鱼体 重 的 5 8 , %~ % 根据 生 长 及摄 食 以 及天 气 情 况 .
乌 鳢 抗 病 力 较 强 也 要 以 预 防 为 主 . 期 用 生 石 灰 、 但 定 强
氯 精 等 无 公 害 药 物 全 池 泼 洒 ; 病 季节 。 饲 料 中 添 加 一 定 发 在 量 的 大 蒜 素 及 维生 素 制 成 药饵 , 连续 投 喂 3 5天 。 通 过 外 用 ~ 内服 . 可达 到 较 好 的 预 防效 果 。 坚 持 早 晚 巡 塘 . 察 乌 鳢 生 长 、 食 、 动 及 水 质 等 情 观 摄 活 况 , 查进 出水 口 , 检 发现 问题 , 时 查 找原 因 , 取相 应 措 施 。 及 采

稻田养殖黑鱼技术

稻田养殖黑鱼技术

稻田养殖黑鱼(乌鳢)技术黑鱼的养殖,迄今还很少单独饲养,因为大量单养时饵料鱼不易解决,成本太高。

所以,大多为混养形式。

由于稻田养殖条件的特点,利用罗非鱼、泥鳅等鱼类繁殖快,群体数量多的特点,可解决黑鱼养殖的饵料问题,因此,随着市场对黑鱼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稻田养殖黑鱼,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1.稻田工程建设黑鱼养殖稻田的条件同其它养鱼稻田一样,常见的各种稻田养殖工程设施也都适合黑鱼的养殖,尤以宽沟式、回形沟式和田凼式稻田养殖工程为最适合。

由于其善于跳跃的习性,因而需加强防逃设施,池壁上部应安设1.5米高的竹栏或尼龙网围栏,以防鱼跳出,水面引种部分水草,给鱼遮荫,增加鱼的安全感。

2.人工繁育每年冬季,收集野生的或人工养殖的黑鱼,选择体重500克以上,体格健壮的个体作为亲鱼,放入水草丰富的池塘或田凼中培育。

面积一般50—300平方米不等,水深0.6—1米为宜。

体重0.5—0.75公斤的亲鱼,每30平方米水面可放一对,经常投喂小杂鱼、小虾作为饵料,也可与家鱼混养,每亩放养10— 20尾,到翌年4—5月,便可发育成熟。

水温适当时,便可人工催产。

性成熟的雌鱼,腹部膨大突出,胸鳞白嫩微黄。

生殖孔大而突出,呈三角形,粉红色;雄鱼颜色较深黑,生殖孔狭小,微粉红,背鳍上有白色小圆斑自下而上排列整齐,圆点愈白愈多,成熟愈好;至于雌鱼,背鳍上的斑点较大而模糊,且不规则,呈半透明之淡黄色。

挑选成熟度好的亲鱼,按1∶1雌雄配对,注射激素进行人工催产。

一般每公斤雌鱼注射鲤鱼垂体三个,加合成激素一个单位。

剂量分成两等分,第一次注射后约 12小时进行第二次注射;雄鱼使用激素的量为雌鱼的一半,一次注射。

注射后的亲鱼,放入田凼中产卵。

雌鱼两针间隔时间为10—12小时,在25——30℃水温下,效应时间为30—36小时。

产卵以后,要将亲鱼全部捞出,鱼卵置于原产卵池孵化,孵化期间,早晚各换水一次,排除池内一部分旧水,同时注入一部分清洁的新水,孵化用水,最好是含适量浮游植物的浅绿色水,效果比较理想。

高效生态水产养殖技术措施

高效生态水产养殖技术措施

高效生态水产养殖技术措施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第14期练小琴近年来,东台市顺大水产发展公司利用无公害养殖示范区,采取与农户合作,土地流转,租用稻田等方式,进行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合理利用水体生态空间,采取天然饵料和人工投饵模式,通过稻、鱼、虾、蟹、鳖、鳝、鳅等多品种混养,发挥各养殖品种相互促进、综合利用、快速生长的优点,达到了淡水养殖低投入、中产出、高效益的目的。

对此,现将高效生态水产养殖应抓好的几点技术措施简述如下:一、科学套养多种模式增加效益1.稻田种养:稻田养鱼是一种种养结合,实施稻鱼、稻虾、稻蟹共生、稻鱼互补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养殖产量从50㎏增加到150㎏;养殖效益从1000元上升到3500元左右。

实现了在同一稻田内既种稻又养鱼,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最佳效果,具有增粮、增肥、增鱼、增收和节地、节肥、节工、节资的优点,符合资源节约、环境优良、循环高效的农业经济发展要求。

稻田养鱼有效地节约了水土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合理地改善了水稻的生长发育条件,促进了稻谷的生长,实现稻鱼双丰收的目标,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2.鱼、蟹等养殖水面套养青虾。

一般亩套放抱卵青虾2-3kg,或放养1-2cm的虾苗1万尾,可收获成虾10-20kg,亩多增效100-2000元。

3.高效养殖乌鳢。

亩放养50-150g的乌鳢鱼种3000-5000尾;搭配放养50-150g的花白鲢150-200尾,50-100g的异育银鲫500-800尾。

可生产商品鱼1000-2000kg,亩效益5000元以上。

4.利用内塘、围栏精养河沟等养殖水面,尤其是养蟹水面,套放鳜鱼、鳖、黄颡鱼等名特优品种。

这些套养品种可摄食与主养品种争食、争氧、争水体的野杂鱼、虾,每亩仅增加50-100元的苗种费用,不再增加其它投入。

一般亩套养5-8cm的鳜鱼种20-25尾,或50-150g规格的幼鳖10-15只,或10cm以上的黄颡鱼种60-80尾。

乌鳢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

乌鳢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

乌鳢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乌鳢俗称乌鱼、黑鱼、财鱼等,是一种淡水底栖经济鱼类,且乌鳢易加工出口而有广阔的国际市场,成为重要的出口淡水养殖品种。

2006年,江西省余干县在瑞洪镇乌鳢养殖基地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着力推广池塘生态修复技术、水质调控技术和无公害乌鳢养殖技术,取得明显效果,现将乌鳢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选择地势低洼的池塘,养殖水源为湖泊、水库、河道和地下水等,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水质宜中性或弱碱性。

为便于管理,池塘面积以1亩~3亩为宜,池深为2.0m~2.5m,蓄水深度为1.5m~2.0m,池埂坚固,池底底质最好为硬底泥质,淤泥不超过15cm。

池塘保水性能强,每口池塘有可控的进水口和排水口。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清淤消毒鱼种放养前,尽可能采取各种措施改造鱼塘,以适应乌鳢高效养殖的要求。

经过养殖的池塘,鱼取捕后排干池水,冰冻、曝晒后清除过多的淤泥,堵塞漏洞,加宽加高池塘并夯实;第一年养殖过乌鳢的池塘,为防止乌鳢埋于底泥,可用铁耙等工具将底泥扒1~2遍,将乌鳢捕净。

池塘内一旦留有乌鳢,将对下一年度养殖鱼种造成极大威胁。

清出的淤泥要运送到远离原池塘和周边池塘的地方。

池塘清淤后,用生石灰100kg/亩~150kg/亩或含有效氯25%以上的漂白粉20kg/亩~25kg/亩进行消毒,3天~7天后注入新水。

2.移植水生植物乌鳢池塘健康养殖中,为防止水质恶化,有效途径是在池塘内移植面积约占池塘总水面1/5~2/5的漂浮植物,如水葫芦(凤眼莲)、眼子菜、轮叶黑藻等,再移植一些绿萍,净化水质的效果更佳。

上述水生植物具有强力吸污、净化水质的功能(据资料介绍,1.8kg水葫芦15天中几乎将0.2立方米达到极度富营养化的标准水体中氮、磷元素吸收贻尽,水葫芦自身增重0.4kg),又可防暑降温,能够减少换水次数,延长换水时间,减少乌鳢逆水跳撞、聚集互碰而受伤,进而引发疾病。

3.设置防逃设施乌鳢有随水流逆行而上的习性,成鱼能够跳离水面1.5m以上。

浅述黑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浅述黑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浅述黑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作者:徐其虎来源:《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22期摘要:黑鱼适应能力强、生长快、经济价值高。

从池塘要求、鱼种投放、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方面对黑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黑鱼;池塘;高效养殖中图分类号:S9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1151黑鱼俗称乌鳢、斑鱼,孝鱼等,属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且较为贪食。

其适应能力强,生长快,耐运输,易管理,经济价值高是淡水养殖较好的品种。

现将黑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 黑鱼的生活习性和养殖准备1.1 生活习性黑鱼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微流水中,捕食对象随鱼体大小而异,体长3cm以下的苗种主食挠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体长3~8cm的苗种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蝌蚪、小虾等为食,体长20cm以上的成鱼则捕食以各种小型鱼类和蛙类为。

黑鱼有鳃上器辅助呼吸器官,能在缺氧和离水环境下存活较长时间,在0~40℃水温中均能生存,最适水温为16~30℃。

1.2 养殖条件要求池塘靠近水源,池塘面积1300~1880m2,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底应保留15cm厚的淤泥,水深1.5~2.5m且东西走向长方形,向阳,进排水方便。

为防止汛期黑鱼逃逸,进排水道捆绑防逃网片,最好在池塘四周围上网片。

在池塘内栽植水生植物如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面积占池塘面积的25%左右,高温天气能降低水温的作用,又可供黑鱼栖息隐蔽。

1.3 清塘养鱼前彻底清理池塘,消除淤泥,杀灭害鱼、害虫等,以保证鱼类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可选择晴天中午,用生石灰750kg/hm2对水化成浆全池均匀泼洒,用机械耙透,起到杀灭各种病原、虫卵和敌害生物的作用。

春季,当水温升至15℃左右时,用80目纱网过滤,注水1.5m 左右,7d后准备投放鱼种。

1.4 鱼种投放鱼种投放一般在初春。

同龄鱼种规格应力求整齐、发育良好、色泽光亮、体质健壮、游动活泼、鳞片完整无疾病无寄生虫,放养苗种应投大规格一龄鱼种,万尾/hm2。

乌鳢养殖技术

乌鳢养殖技术

乌鳢养殖技术乌鳢养殖技术是指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培育和繁殖乌鳢,以获取高产、高质量的乌鳢产品。

乌鳢是一种重要的养殖鱼类,具有高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在正确的养殖技术指导下,可以实现乌鳢养殖的高效率和稳定的收益。

本文将介绍乌鳢的养殖条件、养殖设施、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一、养殖条件1. 水质要求:乌鳢适应能力较强,对水质适应性广,但水质清洁、无毒性物质、透明度高、富含氧气的淡水环境是乌鳢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鱼塘或养殖池的水源应选择地下水或水质优良的溪流水源。

2. 水温要求:乌鳢适应于较宽宽温区,最适生长水温为20℃-28℃。

在低温季节,应根据乌鳢的生长和饲养需求提供恒定的水温。

3. 养殖密度:适当的养殖密度是保证乌鳢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根据乌鳢的大小,一般每亩饲养5000-10000尾。

二、养殖设施1. 鱼塘设计:乌鳢养殖常用的饲养池塘大多是直径8-12米,深度1.2-1.5米的圆形水池。

鱼池周围应有隔风、保阴的树木和灌木,以减少水面水温升高。

2. 水源供给:饲养池的水源要有稳定的供应,保持水位的稳定。

可以利用自然水源引入或通过井水泵抽水。

3. 水体处理:定期清洗鱼池,排除废水和废料。

减少水体污染,可使用生态净化设备,如湿地过滤、水生植物净化等。

三、饲养管理1. 饲料选择:乌鳢是杂食性鱼类,既能食用植物饲料,也能摄食动物饲料。

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乌鳢,应提供富含蛋白质和适量维生素的饲料。

2. 饲养方法:饲料投喂应科学合理,定时定量。

首先考虑鱼群的进食量,投喂量一般为鱼群总体质量的1%-3%。

避免过度投喂和剩余饲料。

3. 养殖环境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检查水质指标,及时排除鱼体和饲料残渣,避免滋生水藻等有害物质。

定期清洗养殖设施,消毒处理,预防病害。

四、疾病防治1.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鱼体健康状况,加强饲料卫生和水质管理,合理控制饲养密度。

预防疫病的发生是乌鳢养殖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

乌鳢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乌鳢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本文由平顶山做人流(/)整理发布针对乌鳢池塘养殖使用鲜活饲料比例太大,造成水体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推广无公害配合饲料的应用,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生产符合无公害要求的水产品。

一、关键技术无公害配合饲料和微生态制剂的推广使用。

二、技术要点1、池塘管理:池塘清整。

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杂物与淤泥、修整池埂;药物清池。

鱼苗、鱼种放养前,应用药物清除野杂鱼、病原及害虫。

池塘面积1亩-5亩、水深1.5米-2米南北向的长方形池塘为宜。

2、水质管理:水源要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进排水分开,不得有污染源进入;水质符合国家渔用水质标准和水产养殖水质标准的规定,其中水体适宜透明度为30厘米~50 厘米,pH值为7.0~8.5,溶氧量≥3 毫克/升。

水质调控。

3月~5月每15 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33%,6月~9月每10 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40 %。

每15 天泼洒生石灰一次,生石灰用量为10克/立方米~15 克/立方米。

调节池水pH值为7.0~8.5,池塘水色为油绿(绿豆青)色,保持水质溶氧充足,清洁卫生。

3、鱼种放养。

(1)注水:清池后池水深应调整为0.8米-1.0 米。

注水时应用密网过滤。

(2)施肥:放鱼前3天-5 天,鱼种池中应施粪肥或绿肥200公斤/亩-500公斤/亩。

(3)放养:苗种来源于国家(省)级原良种场或者具有省厅颁发的苗种生产许可证的正规厂家。

在5月初至6月底进行。

鱼种质量规格整齐,个体16厘米~20 厘米,体质健壮,体表色泽鲜艳,鳞片完整,游动敏捷,无病无伤无畸形。

鱼种放养宜在1月~3月进行,鱼种下塘前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泡5分钟~10 分钟消毒,杀灭各种病原体。

鱼种放养密度根据养成规格和产量确定,每亩放养2000尾~5000尾为宜。

4、饲料管理:饵料为动物性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饲量:3月~4月为池内乌鳢重量的1%~4%,5月~9月为5%~8%,10月~11月为1%~5%;日投喂两次。

池塘专养乌鳢的高产技术

池塘专养乌鳢的高产技术
池塘专养乌鳢的高产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池塘专养乌鳢概述 • 池塘专养乌鳢的准备工作 • 池塘专养乌鳢的养殖技术 • 池塘专养乌鳢的疾病防治 • 池塘专养乌鳢的捕捞与销售 • 池塘专养乌鳢的案例分析
01
池塘专养乌鳢概述
乌鳢的生物特性
分布广泛
乌鳢在我国淡水流域广泛分布,对环境适应 性强。
生长迅速
销售渠道与价格
销售渠道
乌鳢作为一种高品质的淡水鱼类,其销售渠道主要包括活鱼市场、超市、酒店等。其中,活鱼市场是 主要的销售渠道之一,因为乌鳢活动能力强,存活率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销售价格
乌鳢的价格主要受到季节、品质、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在乌鳢的生长期,其价格相对 较低,而在乌鳢的繁殖期和市场需求旺季,其价格则会有所上涨。此外,品质好的乌鳢价格也会更高 一些。
捕捞技巧
根据乌鳢的生活习性,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时分,利用网兜、地笼等工具进行 捕捞。同时,根据乌鳢的活动规律,可以在养殖池塘的浅水区设置拦网,引导乌 鳢聚集,方便集中捕捞。
捕捞工具
针对乌鳢的身体特点,可以选择质地柔软、网眼细密的网兜或地笼进行捕捞。同 时,为了提高捕捞效率,可以多设置一些捕捞点,分批次的进行捕捞。
失败案例二:市场波动导致亏损
总结词
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养殖户亏损。
详细描述
在某个养殖周期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养殖户以低价 出售乌鳢,导致亏损。
THANK YOU
池塘形状
设计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有利于养殖 管理和节省土地资源。
池塘设施
配备增氧机、投饵机、水泵等设备, 确保养殖过程中的氧气供应和饲料投 放。
鱼苗的培育与放养
鱼苗来源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健康无病的乌鳢鱼苗,避免从疫区购买。

乌鳢的养殖技术

乌鳢的养殖技术

乌鳢池塘养殖的主要管理技术介绍乌鳢(也叫“生鱼”或“斑鱼”)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价值,倍受消费者青睐,广阔的市场需求使其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是近年淡水养殖发展较快的优良品种之一。

天然饵料日趋匮乏,成为发展大规模养殖的瓶颈。

膨化乌鳢颗粒饲料的成功开发,为发展乌鳢规模化养殖提供了生产资料条件。

生产过程中发现乌鳢越冬后的早春季节管理通常难以掌握,根据生产经验,把乌鳢池塘养殖的早春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水质管理抓好早春管理,能促进乌鳢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对全年鱼产量提高有重要影响。

高密度养殖乌鳢的池塘鱼的排泄物相对较多,这些有机物无氧分解时产生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和甲烷等还原态的有毒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导致鱼发生应激反应;天气状况差时,水中溶氧大幅降低,严重时混养的鲢鳙鱼和鲫鱼会因缺氧窒息死亡。

所以春季鱼塘应较大比例换水一至二次,定期加注新水,有效降低水中有害物质浓度,保持水质清新。

春季低温阴雨和忽冷忽热(冷空气频繁降临)的天气,池中藻类容易大量死亡,水质变坏,严重时还会发臭,造成严重缺氧,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加注新水或换水。

可定期(约20天左右一次)将生石灰(20-30千克 /亩)化水后全塘泼洒,可以杀菌消毒、凝聚悬浮物质,对调节水质有一定的作用。

二、饲料投喂正确的投饲技术是影响饲料养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池塘的理化因子、生态因子极其复杂,乌鳢又是变温动物,一定温度范围内,摄食强度随水温变动而变动,投饲量过少,鱼吃不饱,不能实现生产目标;投饲量过多,造成浪费,而且过剩的饲料分解不彻底时,败坏水质,反过来又影响鱼的正常摄食与生长,不能达到最佳养殖效果。

应该根据水温、乌鳢的规格、池塘水质、天气状况、饲料类型等条件确定投饲量。

春季乌鳢饲料的投喂要灵活掌握。

因为早春乌鳢的消化吸收机能处于萎缩后的恢复期,其功能不够强(以前投喂冰鱼时,曾发现规格小的乌鳢吃下规格大的饲料鱼,因早春温度不够高,消化力差,饲料鱼不能被乌鳢消化,时间久了,饲料鱼和乌鳢的胃壁粘连在一起,乌鳢不能进食,也消化不了已吞下的饲料鱼,生长停止,最终导致死亡。

乌鳢(黑鱼)的成鱼养殖技术

乌鳢(黑鱼)的成鱼养殖技术

乌鳢(黑鱼)的成鱼养殖技术乌鳢养殖方式有粗放养殖和集约养殖两种,从技术方法上分,则有混养与单养两种。

粗放养殖多实行混养技术,集约养殖则采取单养技术。

(一)池塘专养由于人们长期把乌鳢作为养殖的害鱼而被杀害,致使养殖乌鳢的有关研究和实践都起步较晚,因而养殖技术还不成熟乌鳢养殖方式有粗放养殖和集约养殖两种,从技术方法上分,则有混养与单养两种。

粗放养殖多实行混养技术,集约养殖则采取单养技术。

(一)池塘专养由于人们长期把乌鳢作为养殖的害鱼而被杀害,致使养殖乌鳢的有关研究和实践都起步较晚,因而养殖技术还不成熟。

一些关键性的技术环节都在探讨之中。

下面我们介绍的养殖技术,是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但又急需深入探讨、改进和提高的。

1.池塘条件。

养鳗池、养甲鱼池或一般的养鱼池,都可以作为乌鳢的养成池,不必另设专池。

以养鳗池,特别是室内养鳗池为最佳。

因为养鳗池设备最好,既能控制水温,又能造成微流水环境,水质良好。

池塘养殖面积大小不限,但多以0.5公顷以下为多,以便于管理。

池堤上围设有竹篱笆或尼龙纱xx,高1.5米,防止乌鳢鱼跳出。

池内通常设有进水口、排水口,水源相对丰富,以使在换水(静水养殖)或微流水的情况下,保持池水为11.5米的深度。

注水口由池堤顶端伸入池内,离池堤内壁30厘米左右,池中需有1/5左右的水面被水浮莲之类的漂浮水生植物所覆盖,以便水温较高时起遮阳作用。

放养前照样要清池消毒,放入的水需有较高的溶氧含量,PH 值为中性左右,养殖水温不宜超过30℃。

2.苗种放养。

苗种的规格以3-6厘米为宜,同一池中放养的鱼苗大小应基本一致。

放养密度,在静水池塘可10尾/平方米,在微流水池塘则应适当提高。

养殖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个体大小差异,因此,仍须多次用不同xx目的拉xx进行过筛分级。

分池分养,同时随着鱼的生长,降低放养密度,最后达到23尾/平方米,在池塘数量有限的地方,则可用相应xx目的尼龙xx将池子xx成若干个分隔部分,放养不同规格的乌鳢(即经分级后进行分养)。

鳢鱼养殖技术

鳢鱼养殖技术

鳢鱼养殖技术鳢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江河湖泊中,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选择养殖鳢鱼。

本文将介绍鳢鱼养殖的技术要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高效、稳定的鳢鱼养殖。

1. 水质管理水质是鳢鱼养殖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确保养殖水体清洁,排除杂质和有害物质。

其次,应保持水质的稳定。

可采用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含量、温度等,根据检测结果适时进行调整。

此外,养殖池或池塘要有良好的通气和循环系统,以提供充足的氧气。

2. 配种与放养鳢鱼的繁殖主要依靠自然繁殖,但也可以人工控制。

一般情况下,选取健康、体型良好的鱼作为种鱼,并采用混养或割尾的方式进行放养。

在放养前,应确保水温适宜,通常在15-20摄氏度为宜。

放养密度根据鳢鱼个体大小和养殖水体面积进行合理确定,一般为每亩水面放养200-300尾。

3. 饲料管理鳢鱼是杂食性鱼类,适应性较强,但养殖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的饲料供给。

常用的鳢鱼饲料包括鱼粉、鱼鳞、豆粕等。

饲料的选择应考虑蛋白质含量、营养成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等因素。

饲料的喂养量要根据鳢鱼的生长阶段、水温和密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避免过量喂养导致水质污染和消化不良。

4. 疾病防治鳢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有细菌性败血症、皮肤病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首先,养殖水体定期消毒,杀灭潜在病菌。

其次,定期检查鱼群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

此外,注意养殖环境的卫生,保持鱼体健康。

5. 养殖管理养殖管理包括水质监测、饲料管理、温度控制、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

在日常养殖中,要及时清理养殖池或池塘中的杂物,防止水体污染。

定期检测水体的温度、溶解氧含量等指标,及时调整并确保合适的环境条件。

同时,饲料管理要定时定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定期检查鱼群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养殖密度。

总结:鳢鱼养殖技术需要综合考虑水质管理、配种与放养、饲料管理、疾病防治和养殖管理等多个方面。

白乌鳢池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白乌鳢池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2018.3基金项目:四川省定向财力转移支付科技项目(2017NZYZF0089)。

通讯作者:樊威。

白乌鳢又叫白甲乌鳢,俗称白乌鱼、白乌棒,体形与乌鳢特别相似为“棒状”,因体色呈白色或灰白色而闻名,是一种凶猛性名贵鱼类,目前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嘉陵江中下游流域。

随着近年来白乌鳢养殖规模呈快速增长,也使得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得到快速应用,其主要养殖技术如下。

一、养殖场地环境与池塘条件养殖场应选择地势低洼处保水性强的池塘,四周无污染源和高大遮蔽物,养殖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pH 值在7.0~8.5。

池塘面积以1~3亩为宜,池塘深度为2~2.5米,蓄水深度为1.5~2米,池埂四周坚固,池底淤泥不超过15厘米,并架设操作便利的进排水系统。

二、放养前准备工作1.清淤消毒鱼种放养前,对池塘进行整治与改造,达到高效健康养殖要求。

排干池水、曝晒,清除过多淤泥,每亩使用50~75千克生石灰或者含有效氯25%以上的漂白粉20~25千克进行全池消毒,并对池塘进行翻耕,3~7天后开始注入新水,进水口套用60目以上的筛绢网,对水进行过滤处理。

2.设置生态浮岛为防止池塘水质恶化,在池塘中设置生态浮岛。

用直径75毫米PVC 管,在池塘中架设规格为5米×1.5米的浮式框架,框架水下部分用60目的网片封住,深入水面以下10~15厘米,防止水生植物根系被鱼类啃食,框架中间用细绳、泡沫板或竹片等作为载体种植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品种可以选择空心菜、水葫芦、水白菜、眼子菜等单一品种或几种配合使用。

数量根据池塘的大小合理放置,一般每亩15~20个,并固定在池塘中。

可起到防暑降温、提高池塘用水效率的作用,同时减少白乌鳢集群、逆水跳撞造成的损伤,降低条件性疾病发生的概率。

3.防逃、防害设施池塘的进水口、出水口安装防逃设施。

白乌鳢平时喜好于池塘四周的水面游动,并有随水流逆流而上的习性,因此需在池塘上方架设一层天网或网片栅栏,用于防止白鹤、鱼鹰或其他野生动物进入养殖池塘捕食和白乌鳢成鱼在进水口处跳离水面。

微山湖乌鳢生态养殖

微山湖乌鳢生态养殖

微山湖乌鳢生态养殖摘要:微山湖乌鳢是山东十大渔业品牌之一,近年来,以生态养殖为主的微山湖乌鳢,生产发展迅速,年产量达5万余吨,已形成集苗种生产、饲料运销、生态养殖、市场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微山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鳢之乡”。

乌鳢苗种已被引入全国各地进行养殖,取得良微山湖乌鳢是山东十大渔业品牌之一,近年来,以生态养殖为主的微山湖乌鳢,生产发展迅速,年产量达5万余吨,已形成集苗种生产、饲料运销、生态养殖、市场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微山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鳢之乡”。

乌鳢苗种已被引入全国各地进行养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池塘选择及清整乌鳢养殖池宜小不宜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最大不要超过2亩,小池塘便于生产管理,利于各项生产操作,要求池深2米~2.5米,保持水深1.5米~2米,使池埂高于水面0.5米以上,池底为泥沙质,塘底平坦,淤泥少,池塘进排水口设置牢固的防逃设施。

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并且分离进水渠与排水渠,以免用过的池水直接被抽取利用。

在养殖前12天~15天,干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150公斤,现化现用,均匀泼洒,不能有遗漏,然后曝晒5天,注水后,沿池边移植1.5米~2.0米的水草带,如水花生等,供乌鳢躲避、捕食、栖息并遮荫、调节水质。

鱼种放养采用人工繁殖培育的乌鳢鱼种较好,鱼种要无病无伤、体质健壮、体色鲜艳、鳞片完整,活动正常自如,对外界反应灵敏。

规格在18厘米左右,每亩放养2000尾,同池鱼种要规格均匀一致,切忌大小不均,鱼种下塘前采用3%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10分钟。

为控制水质,可搭配放养规格为200克左右的花白鲢鱼种,每亩放养180尾~200尾,草鱼、鲤鱼每亩各放50尾~80尾。

饵料投喂可以投喂鲜动物饲料,或配合颗粒饲料。

在鲜动物饵料供应充足时,就以野杂鱼、禽畜下脚料等鲜动物饵料为主,在投喂时,要注意饵料的鲜度,避免投喂腐败变质料,按照“四定”投喂原则,确保乌鳢吃饱吃好。

乌鳢养殖情况分析

乌鳢养殖情况分析

乌鳢养殖情况分析乌鳢是一种肉食性鱼类,是对斑鳢、乌鳢等鳢科鱼类的俗称,也称黑鱼、柴鱼等,被喻为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养殖品种,倍受关注。

在广东,乌鳢养殖已经有10多年历史,今年珠三角地区养殖面积将超过万亩。

一般亩产在4000~6000公斤,有的养殖户甚至超过10000公斤。

论文联盟乌鳢如此高产,除了自身的耐低氧、集群性优势外,还得益于苗种品质改良、人工饲料研发的突破。

使用人工饲料养殖后,彻底解决了水质和高产之间的矛盾,产量得以大幅提升。

采用“造冬棚虾”轮作的养殖模式提高产量。

去年4月投放刚孵出7天左右的乌鳢苗,9月中旬养成公斤/尾规格的商品鱼,亩产超过3500公斤,9月下旬再养一造冬棚虾。

如果采用单造养殖模式,到12月份卖鱼的话,亩产就能超过5000公斤。

按照去年养殖成本元/公斤计算,亩产4000公斤,需投资4万元。

养15亩至少需要50万元投资。

在南海一般每户以4亩池塘养乌鳢,一口塘投入10多万元即可。

高投入带来高效益,近几年乌鳢价格虽有波动,高时18~20元/公斤,低时10~12元/公斤,但总体上还算比较稳定。

苗种、养殖、饲料、销售已经形成产业链,现在广东养殖的乌鳢已经销至全国各地。

目前鳢科鱼类养殖主要为乌鳢、斑鳢及其杂交种三个品种。

斑鳢主要分布两广及港澳地区,俗称“港种”;乌鳢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山东等地,俗称“湖南种”或“山东种”;杂交鱼是以“湖南种”或“山东种”为父本、以“港种”为母本杂交后的子一代。

杂交种乌鳢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起捕率高、肉质味道好外,还可以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这些都是其得以迅速推广的主要原因,现在珠三角乌鳢养殖区99%属于杂交乌鳢。

杂交种乌鳢养殖周期短,4月份放苗,9月份就可以达到上市规格。

乌鳢营养全面、肉嫩味美、骨刺少,其风味和保健功效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在全国各地均有消费习惯。

广东1万多亩的养殖面积,其中仅有20%为本地消费,八成以上都是销往外地。

虽然今年广东养殖面积增加三成,但长江流域乌鳢养殖却减少了至少1万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
乌鳢,俗称有黑鱼、生鱼、斑鱼、蛇头鱼等。

乌鳢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去淤生肌、滋补调养的药用功能,被人们视为“鱼中珍品”。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乌鳢养殖规模小,效益低,严重制约了这一产业的发展。

2011年,东昌府区承担实施了山东省农业推广项目“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推广”,为东昌府区乌鳢养殖高
产高效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项目共推广乌鳢池塘养殖面积5038亩,平均亩产2042.1千克;平均亩效益从7736元增加到8900元,增长15%,全面完成了项目任务指标。

其主要技术如下:
池塘建设及水源条件
1.池塘条件:项目区乌鳢养殖主要采用集约化养殖集成模式,池塘多采用土池,池深2米~
2.5米,水深1.5米~2米,塘埂顶面要高于水面50厘米以上。

池塘大小一般在1亩~5亩。

2.防逃设施:在池塘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做好严格的防逃设施,池塘
四周的塘埂上用竹篱笆或鱼网围拦,防止乌鳢跳上堤岸。

3.水源水质要求:养殖乌鳢的水源多采用河水、地下井水,地下井水要先经过曝气后再使用。

水质要求中性或碱性,pH值为7~8.5。

放养前的准备
1.清塘消毒:在养殖前必须做好池塘的清整工作。

抽干池水,铲除过多淤泥。

放养前前15天~20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150
千克,现化现用,均匀地泼洒在池塘的每一角落,曝晒1周后进水,进水10天后可以放养鱼种。

2.水草种植:在池水面的四周种上飘浮性水草,如水花生等,供乌鳢捕食、栖息,还可调节水质。

宽度约在0.8米~l米,一般水草面积不超过水面的20%~25%。

3.苗种的选择与放养:鱼种的选择要求体质健壮,体表色泽鲜艳,鳞片完整,活动力强,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捷,并且规格整齐。

放养选用的鱼种是10厘米以上的隔年鱼种,多数在16厘米~20厘米,一般放养后需经过1次~2次的分养。

放养一般在1月~3月进行。

一般放16厘米~20厘米的鱼种每亩2000尾~2500尾。

在乌鳢精养池适量搭配不同食性,不同栖息水层中的鲢鱼、鳙鱼等,规格为每尾0.2千克左右,放养密度为每亩100尾,调控池塘水质,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部分养殖户搭配了大规格鲫鱼鱼种,放养密度为每亩25尾~50尾。

养成管理1.水质管理与调节
在乌鳢集约化养殖的情况下,残饵、排泄物多,这些有机物沉积于池塘底部,作无氧发酵分解,常产生硫化氢、甲烷、亚硝基盐及氨氮等有害物质,使水质恶化。

不仅有害于乌鳢的生长,还会导致乌鳢中毒及发生疾病。

尤其是高温季节,水质变化快,容易发臭变黑。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定时换水。

3月~5月每15天换水l次,换水量为池水的33%。

随着鱼体的长大,6月~9月每10天换水l次,换水量为池水的40%,具体看水质变化灵活掌握。

冬季和高温季节水位要升高,保持水温的相对稳定性。

(2)泼洒生石灰。

养殖期间每15天泼洒生石灰一次,消毒水体,生石灰用量为每立方米15克~20克,适时开启增氧机增氧、曝气,保持池水溶氧量在每升5毫克以上。

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30厘米,池塘水色为油绿(绿豆青)色。

(3)生物调节。

池塘中要保持一定面积的水草。

水草对于增加溶氧、净化水质有重要作用,可有效吸附水中氨氮,降低毒性。

在高温季节,保持水草面积占池塘水面的30%,天气转凉后,逐渐捞除水草,使其面积占10%左右。

池中养殖部分小型鱼类,为乌鳢提供部分鲜活饵料,可减少饵料投喂量,有效降低水质恶化程度。

加强水草管理,防止水草蔓延,及时捞除腐烂水草,防止污染水质。

(4)采用微生态制剂。

定期使用EM菌,维持池塘微生态平衡,改善水质环境。

同时,降氨氮用枯草芽孢杆菌,降亚硝酸盐用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每隔20天左右全池泼洒一次,能够有效地改善池塘底部环境。

2.饲料投喂管理
(1)饲料的选择:乌鳢是肉食性鱼类。

养殖中主要选用的是动物性饲料,以新鲜的冰冻海水野杂鱼或淡水野杂鱼为主。

人工配合饲料选用的是乌鳢专用绿色全价配合饲料,而且符合无公害养殖要求,不过期、无霉变。

(2)投饵技术:投饲要坚持“四定”、“四看”。

“四定”是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四看”即看季节、看水色、看天气、看乌鳢吃食活动情况,以决定投饵量。

投饲一般为每天2次,上午、下午各1次,上午8时~9时,下午4时~5时。

动物性饲料要抛在投饲筐架内。

投饲筐架用网片、竹子做成方形,固定在水面上,约9平方米~16平方米,面积大小
根据池塘大小而定,安置在距离池边1米~1.5米处,沉入水下30厘米。

投饲量根据乌鳢的规格大小略有调整。

鱼种放养初期,鱼体小,投喂小杂鱼时按鱼重的8%~10%,随着鱼体生长而投饲率逐渐下降,一般鱼种长到150克左右,降至6%,以后基本上按鱼体重的5%~6%投饲。

3.病害防治
在乌鳢的病害防治中,应遵循“环境调控,消毒防病,防重于治”的原则,坚持生态调节与科学用药相结合,以生态调控防病为主,药物治
疗为辅,从增强鱼体抗病能力着手,控制发病率,提高成活率。

(1)严格清塘消毒,且鱼种在放养前必须经过严格消毒,用2%~3%盐水浸泡10分钟~15分钟,清除病原。

放养、分养、捕捞、运输时,操作谨慎细心,防止损伤鱼体。

如鱼体受伤时用3%~4%浓度的氯化钠水清洗消毒,可防治水霉病。

(2)科学投饵。

采用动物性饵料投喂,容易败坏水质,所以要掌握好投饲量,并定期打扫食台。

鲜动物饲料一定要新鲜洁净、适口,配合饲料要营养全面、均衡。

同时可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矿物质、维
生素C、中草药等,如高温季节在乌鳢的饲料中拌入大蒜素,用药量为每千克20毫克~50毫克,每15天投喂一次,对于增强鱼体体质、防治疾病有积极作用。

(3)加强水质管理。

每天清洗食台,及时捞除水中的剩饵残渣、死
鱼等,定期用药对水体、食台、渔具等进行消毒。

换水时温差不要超过4℃,加强水源监测,谨防有污染的水进入鱼池。

定期用生石灰、二氧化氯等药物消毒水体;定期使用EM菌、底质改良剂等微生物制剂,全池泼洒,改善水质。

(4)在疾病预防上,更要重视饲料和环境理化因素。

把好饲料关,保持水质良好,预防乌鳢发病。

一旦发现鱼病,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的鱼用药物及时对症治疗,并注意相应的休药期,以确保产品安全。

日常管理
1.巡塘。

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乌鳢的摄食、活动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等,以此决定投饵的数量以及是否要加水、用药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特别是出现炎热天气、阴雨天气等更要加强巡塘。

如水质恶变就要及时更换水体,清洗食台;水草生长过盛,要清除一部分;有浮头预兆出现要及时增氧;检查塘基有无渗漏,防逃设施是否完好等。

2.做好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

应建立日记,按时测定水温,溶氧量,记录天气变化情况,投饵数量,注排水和鱼的活动情况等,如发现病鱼、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并找出原因,采取对应措施。

成鱼收获及测产结果分析
1.由于乌鳢养成周期短,当水温下降至15℃时,乌鳢摄食明显减少,就可起捕。

捕大留小,适时上市。

少量起捕可据乌鳢喜欢戏水的特点,于进水口处设置张网,并加注新水,诱其进入网内捕获。

全部起捕时,应逐步将池水放干,使乌鳢集中到鱼沟内,然后进行捉捕,**后翻泥将钻进泥土的乌鳢捕获。

2.测产结果及分析。

2011年11月专家组现场取样测产池塘26亩,测量乌鳢30尾,平均全长47.4厘米,平均体重1213克;成活率94.8%,总产59796千克,平均亩产2299千克。

由于理论测产与实际产量存在一定的误差,根据东昌府区历年测产与实际产量的关系推算,预计整个项目区5038亩养殖水面产乌鳢1.0288万吨,平均每亩2042.1千克;实现产值21600万元,平均每亩4.3万元;实现经济效益4500万元,
平均每亩0.89万元。

整个项目区比实施前增加经济效益586万元(平均每亩1164元),效益增长15%。

由此说明项目区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增产效果。

乌鳢属淡水鱼中较名贵的水产品,价格在家鱼之上,而且用途广泛,在养殖中具有对环境适应性强、病害少、生长快等优势。

近年来,乌鳢已成为人工养殖的名优品种之一,其发展前景广阔。

在整个养殖期间,项目区采用了水质生态调控技术、底泥微生物生态改良技术、绿色高效饲料选择与投饲控制技术、营养免疫调控与病害生态防控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使乌鳢始终处于自然生态条件下生长发育,没有使用任何违禁化学药物,保证了所产乌鳢达到了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

总之,通过技术的应用,达到生态健康养殖乌鳢的目的。

采用这种模式的关键点:一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池塘中种草投鱼,起到了调节水质,促进整个水体自身良性循环的作用;二是选择优质苗种,放养密度适宜且苗种规格整齐;三是饵料投喂充足,防止因饵料不足而自相残杀;四是生态调控防病,增强了乌鳢鱼体免疫力,提高了成活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