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冰口岩不稳定斜坡勘查报告
某地区地质灾害——崩塌勘查报告
某地区地质灾害——崩塌勘查报告————————————————————————————————作者:————————————————————————————————日期:ﻩ目录0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0.1任务由来.............................................................................................. 错误!未定义书签。
0.2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程度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0.3工作的目的和任务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0.4前人地质工作研究程度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0.5勘查工作的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0.6勘查工作概况及工作质量评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0.6.1勘查时间、勘查范围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0.6.2勘查完成工作量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0.6.3勘查工作质量评述3ﻩ1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地理位置与交通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气象、水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边坡勘察报告
1前言1.1任务来源平昌县巴河明珠住宅小区后侧边坡发生滑塌地质灾害。
受平昌县巴河明珠项目部的委托,我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接了该项目区边坡的地质灾害勘查任务。
1.2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情况1.2.1地质灾害概况危岩崩塌区段位于平昌县西城新区。
该段斜坡位于沿120°发育的山体北侧,坡顶高程690.0~710.0m,坡脚为在建巴河明珠住宅小区,坡底高程655.0~670.0m。
相对高差20~35m。
勘查区微地貌为斜坡-陡坡,坡度分别为5~30°和55~90°。
陡坡段地表基岩裸露,地层岩性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浅灰色长石砂岩、紫红色泥岩,岩层产状200°~205°∠3°~6°,近反倾坡内。
浅灰色长石砂岩受卸荷裂隙、构造裂隙作用,岩体破碎,结构面复杂,其中临空外倾结构面对危岩体的稳定性影响大,在地震、暴雨时曾经多次发生小型崩塌和掉块。
基岩陡坡上由西至东主要发育有10个危岩体(带),体积为45~1800m3,属小型危岩带,总体积约8035m3, 2个崩落体,体积为45m3,总体积约90m3。
勘查区危岩崩塌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综合为较复杂。
1.2.2危害情况本危岩崩塌区为对北东侧在建巴河明珠住宅小区之较大威胁。
参照《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表6之规定,直接经济损失500~1000万,危害对象威胁人数500~1000人,危害等级为二级。
1.3勘查目的、任务1.3.1勘查目的本次勘查目的是查明引起崩塌灾害的危岩体(带)的分布、规模、形成破坏机制及其发展演化趋势,评价其稳定性和危害性,为工程治理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1.3.2勘查任务1)充分收集勘查区域内的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和人类活动等相关资料。
重点分析微地貌与崩塌灾害的关系;2)通过工程地质测绘,查明勘查区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尤其是场区内危岩体的范围、形态、规模、结构及组成岩性特征;查明危岩体变形特征及变形裂缝的宽度、延伸长度、错距、充填物和发展方向等变形迹象;3)查明危岩崩塌岩体的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发育程度、延伸程度、闭合程度、风化程度、充填状况、充水状况、组合关系、力学属性及与临空面的关系;4)查明危岩体卸荷带的分布范围、厚度、卸荷程度、强弱卸荷带的分界面、卸荷带岩性,卸荷带与临空面的关系;5)提出参与计算评价有关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及地下水的有关参数;查明下伏稳定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为设计提供依据和参数;6)分析危岩体崩塌形成机制,对其稳定性作出宏观评价与定量评价,综合分析危岩崩塌的现状稳定性及未来的发展演化趋势,根据对不同地段危岩崩塌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并提出防治对策,提供验算稳定性、治理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
滑坡勘察报告(七)
滑坡勘察报告一、实施背景滑坡是指地表或地下岩体、土壤等在重力作用下,由于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变化、降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壤体发生不稳定而发生的地质灾害。
滑坡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对滑坡进行勘察是非常必要的。
二、工作原理滑坡勘察是通过对滑坡区域的地质、地形、地下水位等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滑坡的发生机理和特点,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具体的工作原理包括:1.地质调查:对滑坡区域的地质构造、岩性、断层等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滑坡区域的地质情况。
2.地形测量:通过现场测量和遥感技术获取滑坡区域的地形数据,包括高程、坡度等,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3.地下水位监测:通过地下水位的监测,了解滑坡区域的地下水情况,判断地下水对滑坡的影响。
4.大气降水监测:通过对滑坡区域的降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5.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价:将地质、地形、地下水位、降雨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滑坡的危险程度和发展趋势。
三、实施计划步骤1.前期准备:确定滑坡勘察的目标和范围,制定调查计划和工作方案。
2.地质调查:对滑坡区域的地质构造、岩性、断层等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滑坡区域的地质情况。
3.地形测量:采用现场测量和遥感技术获取滑坡区域的地形数据,包括高程、坡度等。
4.地下水位监测:在滑坡区域设置地下水位监测点,对地下水位进行定期监测。
5.大气降水监测:在滑坡区域设置降雨监测点,对降雨情况进行定期监测。
6.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价:将地质、地形、地下水位、降雨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滑坡的危险程度和发展趋势。
7.编写报告:根据实施的勘察结果,编写滑坡勘察报告,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四、适用范围滑坡勘察适用于各类滑坡地质灾害的调查和评估,包括山区、丘陵地区、河岸地区等。
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建设等方面。
五、创新要点在滑坡勘察中,可以采用遥感技术获取地形数据,提高勘察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进行地下水位和降雨的监测,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滑坡勘察报告(四)
滑坡勘察报告一、实施背景滑坡是地质灾害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提高灾害防治能力,需要进行滑坡勘察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滑坡勘察的实施背景、工作原理、实施计划步骤、适用范围、创新要点、预期效果、达到收益、优缺点以及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详细总结。
二、工作原理滑坡勘察是通过对滑坡地区的地质、地形、水文、气象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确定滑坡的类型、规模、危险性以及可能的成因,为滑坡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调查:通过野外勘察和室内分析,了解滑坡地区的岩性、构造、断裂、节理等地质情况,确定滑坡发生的基础条件。
2.地形调查:通过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了解滑坡地区的地形特征、坡度、坡面形态等,确定滑坡的发生位置和范围。
3.水文调查:通过水文观测和水文分析,了解滑坡地区的降雨情况、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方向等,确定滑坡的水文条件。
4.气象调查:通过气象观测和气象分析,了解滑坡地区的气候特征、降雨强度、风力等,确定滑坡的气象条件。
三、实施计划步骤滑坡勘察的实施计划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前期准备:明确勘察目标和任务,编制勘察计划,确定勘察人员和装备,进行必要的文献资料收集和现场勘察前的准备工作。
2.现场勘察:按照勘察计划,组织勘察人员进行地质、地形、水文、气象等方面的现场勘察工作,采集必要的样品和数据。
3.室内分析:对采集的样品和数据进行室内分析,进行地质、地形、水文、气象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定滑坡的类型、规模、危险性以及可能的成因。
4.报告编写:根据分析结果,编写滑坡勘察报告,包括滑坡的基本情况、成因分析、危险性评价、防治建议等内容。
四、适用范围滑坡勘察适用于各类滑坡地区,包括山区、丘陵区、河谷区等地质条件复杂、滑坡发生频繁的地区。
适用范围广泛,可用于滑坡的预测、预警、防治等方面。
五、创新要点滑坡勘察的创新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调查:将地质、地形、水文、气象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相结合,综合评价滑坡的危险性和防治措施。
[四川]山体崩塌应急勘查报告
0 前言0.1任务由来2008年5月12日下午2: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地震烈度达Ⅺ度,使得山崩地裂,山河破碎。
特大地震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同时还诱发了为数众多的崩塌、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
这些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紧迫、危害巨大、危险程度高,不仅严重危及着城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更严重影响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和要求,当前,全省灾区已进入恢复重建的关键时期,任务艰巨而紧迫。
根据省领导的指示精神,为了尽快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经国土资源厅厅务会审议通过,决定委托各有关单位负责承担第四批部分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应急勘查工作。
0.2地质灾害危害程度XX山崩塌由一个不稳定斜坡和7块危岩体组成,不稳定斜坡在“5.12”地震中发生变形,但未形成贯通性滑面,现在处于基本稳定;危岩在“5.12”地震中发生变形破坏,造成斜坡下方2户居民房屋被砸坏,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灾害体在不利工况影响下稳定性急剧降低,不稳定斜坡若在再发生失稳,将威胁到斜坡前缘的13户居民62人生命财产安全;危岩若发生崩塌,将威胁到下方13户居民62人生命财产安全。
0.3工作目的与任务本次勘查主要目的是查明宏仁乡XX山崩塌内各灾害体的分布范围、规模、地质条件及诱发灾害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形成机制,评价其的稳定性,为应急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1)不稳定斜坡具体勘查任务要求如下:①查明不稳定斜坡地形地貌特征及宏观地质条件;②查明地层、岩土类型、成因、性状、覆盖层厚度、基岩面的形态和坡度、岩石风化和完整程度;③查明不稳定斜坡的性质、范围、潜在滑动面位置及形态特征以及危害对象;④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背景(包括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排关系)和工程地质背景;(2)危岩具体勘查任务要求如下:①查明危岩体所在边坡地形地貌特征;②查明危岩体地层结构、岩土类型、成因、性状、覆盖层厚度、基岩面的形态和坡度、岩石基本质量等级、岩石风化程度和完整程度;③查明危岩类型、规模、范围,危岩体的大小和崩塌方向;0.4前人地质工作研究程度区内开展的地质工作程度总体上较低,但部分资料为本次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主要工作成果包括:《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幅区域地质报告》(1980年7月,四川省地质局航空区域地质调查队)0.5勘查工作的依据0.5.1勘查工作主要依据《四川省地震灾区绵阳市梓潼县宏仁乡五星村四社XX山崩塌应急勘查设计书》;《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0.5.2勘查工作参考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B50/143-2003)(重庆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0.6勘查工作概况及工作质量评述0.6.1勘查工作概况(1)勘查工作时间我公司接受勘查工作任务后,立即成立了梓潼县地质灾害勘查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数据收集和勘查设计书的编写,于2010年2月10日编制完成应急勘查设计书。
段公路滑坡地质勘察报告
段公路滑坡地质勘察报告*****段施工边坡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1.1工程概况受****有限公司委托,我院承担了*****段施工边坡滑坡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
本次勘察为一阶段施工图勘察,勘察场地位于****,***坡处。
2011年11月道路施工切坡后,K8+860-K8+920段坡顶出现张裂隙,坡脚见有较明显的位移,经坡脚反压后,险情一度得到控制。
2011年12月11日随着坡脚及道路中间雨水及污水管槽的开挖,新的临空面的出现,滑坡速度明显增加,坡顶张裂缝的宽度及深度不断加深,坡脚处的位移多达1.5m左右。
2011年12月底,该滑坡段又有向大里程方向发展的趋势,K8+740-K8+860段尚未见明显滑移。
为此****有限公司组织相关单位对该边坡处理召开了会议,确定了对本段边坡进行勘察和治理设计任务的安排。
本场地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为中等复杂地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边坡岩体类型为Ⅳ类,边坡高度为8-14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本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K8+740-K8+860段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K8+860-K8+920段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
1.2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本次勘察目的、任务要求依据我院提供的《边坡支护勘察任务书》,主要为:①、查明边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边坡类别和可能破坏的形式;②、提供验算边坡稳定性,变形和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③、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潜在的不稳定边坡的整治措施和监测方案建议,且应提供各土层的容许坡率;④、提出边坡整治设计,施工需注意的事项的建议;⑤、对所勘察的边坡工程是否存在滑坡(或潜在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以及开挖和构筑的适宜性做出结论;本次勘察执行的规程规范如下: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50123-1999)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9、《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滑坡区全貌滑坡后缘张裂缝1.3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完成情况1.3.1工程地质调绘:对本项目区进行工程地质调绘及测量工作,比例尺采用1:1000。
某地区地质灾害——崩塌勘查报告
某地区地质灾害——崩塌勘查报告概述经勘查队员实地勘查,某地区发生崩塌已造成严重损失。
本报告旨在评估崩塌现场的情况,崩塌发生的原因与特点,以及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与预防措施。
崩塌现场情况崩塌地点位于某山区,海拔高度为1000米左右。
地形地貌由斜坡、台地、河谷等自然地理特征组成。
崩塌区域约3500平方米,土层为夹杂泥、砂、卵石和岩石的块状土,厚度约20米左右。
崩塌位置为斜坡下面的山脚处,地形疏松、湿度高,基岩质量较差。
根据勘查队员实测的情况,崩塌地点涉及到了多栋农户住房和耕地,房屋和耕地均被掩埋在土石之下。
目前地面仍有不稳定的迹象,崩塌现场周边居民已进行临时疏散。
崩塌原因与特点近年来,本地区经历了持续的强降雨,加之当地自然地貌复杂,导致了地质灾害的频发。
崩塌发生前,地下水位上涨,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弱,脆性代替了柔性,土层内部的空间构造受到破坏,形成了内部空隙,增大了崩塌发生的风险。
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崩塌形成了很多的碎屑块体,具有唯一性、学问性、较小的尺度等特点。
同时,由于地貌地形复杂,地震波动不断,陆、海风力等自然环境因素加剧了块体的运动,进一步会强化崩塌的危险性。
崩塌后受潮、收缩会导致更大的局部变形,对于现场的恢复工作增加了不可估量的难度。
处理措施与预防措施崩塌灾害已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保护当地人民身财安全,切实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特提出以下处理措施与预防措施:1. 疏散当地居民,并划区域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入,以保证人员安全;2. 进行垂直钻孔和抽水排水,降低水位,减缓地面沉降速率;3. 部署探测队伍,定时定点进行勘查,对危险区进行严防死守,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4. 加强对斜坡安全评价,及时制定完善的防治措施,识别崩塌根源和特征,增强斜坡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5. 强化公众教育,提高市民地质意识,严格控制“三上”(临时搭建、施工垃圾、废弃物填埋)、“两排”(污水排放、垃圾堆放)等行为,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
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勘查初步设计汇报稿
治理项目勘查、初步设计
• 五台县台怀镇杨林村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应急 治理项目勘查从2014年1月初开始至1月中下旬 结束,前后共完成1/500地形图测绘0.028km2; 不稳定斜坡区地质测绘0.03km2;施工钻孔6个, 总进尺79.3m;采取原状土样4组,扰动样16组, 现场拍照50张。取得主要成个水 文年。
初步设计
• 初步设计首先取计算安全系数为1.3时边坡剩余下 滑力进行推算,并进行抗滑桩设计验算及配筋计 算。
• 本次治理方案拟在一级边坡与二级边坡之间布置 一排抗滑桩(桩长11m,数量9根,桩径2.0×1.5, 方桩)
• 截、排水沟主要布置在二级边坡上部和下部,截 水沟总长约150m,排水沟总长约150m。
• 1、坡体分布于五台山圆照寺建筑物(厨 房)东侧外。该边坡已经分三级修筑了 挡墙,最大坡高30m。本段坡体在坡顶 部的建筑及三级边坡上的挡墙出现了多 处裂缝,宽2~7cm,可见深度3~10cm。
• 2、该不稳定斜坡属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与场地修 筑、生活排水有关。
• 3. 勘察报告:根据对既有挡墙的稳定性进行检算 并计算安全系数为1时边坡滑力进行推算,结果可 知1-1剖面中的三级、二级边坡位置的既有挡墙现 状虽属于稳定状态,但不满足设计的安全系数; 2-2剖面中的三级、二级边坡位置的既有挡墙现状 属于整体暂时稳定~变形状态,不满足设计的安全 系数。
• 本项目工程概算总费用为180.50万元,其中抗滑 桩工程总计175.45万元,截(排)水沟工程总计 15.05万元。
• 4.勘查处理方案为:一级边坡与二级边坡之间施 工抗滑桩工程并在挡墙上部、下部施工截排水系 统,以保证边坡稳定,确保拟建工程安全运营。
某地区地质灾害——崩塌勘查报告
某地区地质灾害——崩塌勘查报告一、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地区发生的崩塌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的勘查和分析,了解崩塌灾害的成因、规模和危害程度,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相应的灾害防控方案。
二、背景资料地区位于XX省XX市,是一个山区地带。
近年来,该地区频繁发生地质灾害,其中崩塌灾害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崩塌灾害的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的勘查队伍进行现场勘查和研究。
三、崩塌灾害现状经过实地勘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地区存在多处崩塌灾害点,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处。
崩塌点A位于山的东北侧,距离主城区约5公里。
崩塌点B位于山的南侧,距离主城区约8公里。
崩塌点C位于山的西南侧,距离主城区约10公里。
这三处崩塌点形成的地形为悬崖峭壁,对周边地区和人员造成了严重威胁。
四、崩塌成因分析1.地质构造:地区地质构造活跃,横向和纵向的构造断裂、岩石层的倾倒和破碎导致了地层的不稳定性,加重了崩塌发生的可能性。
2.地下水位上升:降雨较多的地区,地下水位往往较高。
在雨季,地下水位上升,会加大土壤的饱和度,导致土壤失稳,引发崩塌现象。
3.人类活动:地区的山地主要被开发为农田或居民区,大量的人工填筑和挖掘导致山体的不稳定性增大,加速了崩塌的发生。
五、崩塌危害分析1.人员伤亡:崩塌现场周围有大量的居民区和农田,一旦发生崩塌,将会对相关人员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2.财产损失:崩塌现场周围的房屋、农田和基础设施都将遭受严重损坏,给当地居民和政府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六、治理建议1.加强监测:通过设置地质灾害监测站和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及早发现崩塌迹象,提前采取应急措施。
2.加强规划:对居民区和农田的规划应合理,避免在悬崖峭壁和陡坡上进行建设和开发。
3.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加大植被保护和植树造林的力度,提高土壤的保持能力,降低土壤侵蚀和崩塌的风险。
七、结论地区的崩塌灾害主要是由于地质构造、地下水位上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滑坡勘察报告
工程项目名称(宋体,加粗,小二号)滑坡勘查报告(宋体,加粗,小初号,一个字间距)(勘查阶段)(宋体,二号)承担单位名称(宋体,加粗,小二号,居中)勘查单位名称(宋体,加粗,小二号,居中)XXXX年XX月XX日(宋体,加粗,小二号,居中)附件1-2工程项目名称(宋体,小二号字)滑坡勘查报告(宋体,小初号,一个字间距)(勘查阶段)(宋体,二号)项目负责:(宋体,三号)报告编写:(宋体,三号)审核: (宋体,三号)总工程师: (宋体,三号)单位负责人: (宋体,三号)提交单位:(宋体,三号)提交日期:(宋体,三号)附件1-3单位资质(为彩色扫描件)3附件1-4工程项目名称(宋体,加粗,三号字)xxx勘查报告审查意见(宋体,加粗,二号字)评审专家组组长签名:年月日附件1-5《工程项目名称xxx勘查报告》(宋体,加粗,二号字)评审专家组名单(宋体,加粗,小一字)5附件1-6目录(宋体,加粗,三号字)0.前言(宋体,加粗,四号字)…………………………………页码0.1××××××(宋体,小四号字)……………………………………页码0.2××××××……………………………………………………………页码1.××××××………………………………………………………………页码1.1××××××……………………………………………………………页码1.2××××××……………………………………………………………页码(目录中行距和正文行距均为1.5倍行距)附件(宋体,小四号字)1.委托书共页2.××××××土工试验成果报告共页3.××××××钻孔记录照片共页附图(宋体,小四号字)1.××××××工程地质平面图共页2.××××××工程地质剖面图共页3.××××××钻孔柱状图共页4.××××××探井(探槽)柱状图共页附件1-70.前言(宋体,加粗,三号字)0.1×××××(宋体,加粗,小三号字)正文内容采用四号字,节标题采用三号字,加粗,均为宋体,出现次节标题与正文内容字体一致,采用1.5倍行距。
王家山 试运行竣工报告
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试运行竣工报告工程名称彭州市龙门山镇王家山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施工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业建设公司单位法定代表人邓振民单位总工程师施甫昌项目经理吕荣华项目技术负责人徐金群开工日期 2010 年 10 月 22 日竣工日期 2010 年 12 月 31 日编写日期 2012 年 9 月 31 日一、工程试运行情况:彭州市龙门山镇王家山为不稳定斜坡带,主要的变形包括松散堆积层的变形及第四系上更新统胶结层的崩落。
其中变形较大的区域分为4个不稳定斜坡与3个崩落区,变形体总体呈带状分布,分布在宝山村12社下方边坡表层松散覆盖层内,崩落区主要分布在整个斜坡的中上部第四系上更新统胶结层内。
治理工程施工主要为在前缘布置挡土墙进行支挡。
工程在业主、监理、设计和施工方的共同努力下于2011年1月5日全部竣工。
到目前为止,已治理的工程未发现大面积滑坡、挡土墙无变形、滑动,安全性高,无落石危害下方公路及当地居民。
汛期暴雨时,水流畅通,无灾害发生,整个斜坡带已处于稳定状态。
二、初验整改意见的整改情况:1、已补充竣工图件及勘察设计总结报告;2、已补充工程效益监测点说明;3、已完善施工日志中工程量记录文件;4、已完善挡土墙墙心施工质量监理记录;5、以完善施工采用水泥标号的监理记录。
三、工程缺陷整修情况:无缺陷四、治理效果监测评价:到目前为止,本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已经运行了近2年时间,各项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工程治理达到预期效果。
五、试运行施工文件归档情况:试运行施工文件已完善并归档。
六、试运行施工质量自我评价:由我公司承建的彭州市龙门山镇王家山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已于2011年1月5日竣工并初验通过进入工程试运行。
试运行期间,已治理的工程未发现大面积滑坡、挡土墙无变形、滑动,安全性高,无落石危害下方公路及当地居民。
汛期暴雨时,水流畅通,无灾害发生,整个崩塌体已处于稳定状态。
到目前为止,本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已经运行了近2年时间,各项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工程试运行施工质量良好。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斜边坡调查表
露
头
□上升泉 □下降泉 □湿地
补给类型 □降雨 □地表水 □融雪 □人工
名称
部位
特
征
初现时间
现今变形 破坏特征
□拉张裂缝 □剪切裂缝 □地面隆起 □地面沉陷 □剥、坠落 □树木歪斜 □ 建筑变形 □ 渗冒浑水
斜边坡稳定性调查表(续表)
可能失稳 因素 目前稳定 状况
今后变化 趋势
已造成 危害 潜在威胁
审核人:
调查单位: 重庆一三六地质矿产有限责任公司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斜(边)坡稳定性调查表
项目名称
野外 编号
室内 编号
斜 坡 环 境
地质环境
地理环境 外形 特征
斜 (边) 坡类 型
□ 自然 □ 人工 □ 岩质 □ 土质
四川省资阳 市安岳区(县)云峰乡石花山村 4 组
地 理
坐标 X:
位 (m) Y:
置
高程 (m)
坡顶 坡脚
经度:105°32′45.47″ 纬度:30°7′18.12″
地层岩性 时代 岩性 产状
降雨量(mm)
地质构造 构造部位 地震烈度
微地貌
□陡崖 □陡坡 □缓坡 □平台
水
文
地下水
□ 孔隙水 □ 裂隙水 □ 岩溶水
土地利用
平均
最大降雨量
日
时
坡高(m)
坡长(m)
丰水位(m)
枯水位 (m)
斜坡与河流位置
坡宽(m)
坡度(°)
□左岸 □右岸 □凹岸 □凸岸
坡向(°)
□耕地 □草地 □灌木 □森林 □裸露 □建筑
坡面形态
□凸 □凹 □直 □阶
结构类型
滑坡勘察报告
第一章概述受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委托,我院承担了诸永高速公路台州段第一合同(左K120+085-K120+169)段滑坡工程地质勘察任务。
第一节序言该边坡位于仙居市埠头镇红岩村, 诸永高速公路台州段第一合同段境内,由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里程左K120+085-K120+169路堑边坡,右侧为半溪1号桥。
设计路面标高393.11~391.152米,线路最大纵坡2%。
2005年8月右线桥梁开始施工。
2005年11月9日至14日连续降雨后,2005年11月16日下午2时许,突然发生山体滑坡,滑体长约75m,宽约80.0m,形成错落台高约12.0m,滑动方量约45600m3,右线已施工的桥梁人工挖孔桩柱被毁,并在已滑动边坡后侧形成一个更大的潜在滑坡危险区。
第二节目的、任务及依据的技术标准本次勘察的目的是查明滑坡的位置及分布范围,分析斜坡失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提出治理建议。
按照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诸永高速公路台州段第一合同(左K120+085-K120+169)段滑坡勘察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为:1、查明滑坡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2、查清滑坡规模及破裂壁、滑床、滑带、滑坡台地、滑坡裂缝等滑坡要素特征;3、查明滑坡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滑动面的抗剪强度指标,对无法取得强度指标的碎石土类反演求得其C、φ值;4、分析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滑坡体稳定分析;5、根据滑坡体现状等提供滑坡治理措施与建议。
执行规范有: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第三节工作方法、过程及质量评述本次勘察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程钻探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四川省某镇中学区域滑坡、崩塌、危岩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四川省阆中市xx镇中学区域滑坡、崩塌、危岩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四川省xx勘察院二00六年六月四川省阆中市xx镇中学区域滑坡、崩塌、危岩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报告编写:报告审核:报告审查:总工程师:院长:报告提交单位: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资质等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甲级资质证号:国土资地灾勘资字第(2005223007)号报告提交时间:二00六年六月二十九日目录第一部分概述 (1)第一章前言 (1)一、地理位置及坐标 (1)二、项目的由来 (1)三、前人研究程度 (1)四、勘查的目的任务 (2)第二章环境地质条件 (2)第三章勘察工作布置及勘查工作量 (5)第二部分XX中学操场前端变形体 (8)第一章变形体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8)第一节变形体的边界、规模与形态 (8)第二节变形体岩土体特征 (8)第三节变形体变形特征 (8)第四节变形体的形成因素及形成机制 (8)第二章XX中学操场前缘变形体稳定性评价 (9)第一节稳定性计算 (9)第二节滑坡稳定性评价 (13)第三节斜坡变形发展趋势预测 (13)第四节斜坡变形的防治措施建议 (13)第三部分教学楼至学校大门后部边坡变形体 (13)第一章变形体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13)第一节变形体的边界、规模与形态 (13)第二节变形体岩土体特征 (13)第三节斜坡变形特征 (14)第四节斜坡变形的形成因素及形成机制 (14)第二章变形体稳定性评价 (14)第一节稳定性计算 (14)第二节滑坡稳定性评价 (16)第三节斜坡变形发展趋势预测 (16)第四节变形体的防治措施建议 (16)第四部分危岩 (17)第一章XX中学进校道路左侧危岩 (17)第一节危岩基本特征 (17)第二节危岩的稳定性评价 (17)第三节危岩的防治措施建议 (19)第二章XX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后侧危岩 (19)第一节危岩基本特征 (19)第二节危岩的稳定性评价 (20)第三节危岩的防治措施建议 (21)第三章家具厂危岩边坡 (21)第一节危岩基本特征 (21)第二节危岩的稳定性评价 (22)第三节危岩的防治措施建议 (23)第五部分大寨堰塘渗漏 (23)第一章大寨堰塘渗漏基本特征 (23)第一节堰塘的规模与形态 (23)第二节堰塘岩土体特征 (24)第二章堰塘岸坡的稳定性及发展趋势预测 (24)第三章堰塘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24)第六部分结论及建议 (24)附件1、附图2、附表第一部分 概述第一章 前 言一、地理位置及坐标阆中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中游,距省会成都210公里,重庆232.5公里。
四川省彭州市青白江大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文本
第一章前言一.工程概况青白江大桥位于牡丹大道延伸段新建工程郫县至彭州K1+571.16~K1+894.51段,彭州市太清镇南侧,新都县雀水村一组北侧,横跨青白江河,桥长166m,桥面宽19 m,拟采用桩基础,桩径1500mm,桩长20m,由四川省慧达公路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
受彭州市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委托,我公司对该桥进行详细工程地质勘察,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二、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要求(一)勘察目的任务本次勘察依据现行相关勘察规范及四川省慧达公路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青白江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其目的任务如下:1、查明桥位处出露及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地层岩性、成因类型、时代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墩台地基、岸坡及引道有无不良地质(含潜在不良地质)现象,如岸坡稳定性、泥石流等的分布范围、规模,及其对建桥的影响并提出处置措施。
2、查明墩、台及处岩土地基的物理力学参数及土层的渗透性能;提出合适的持力层深度,并提供地层地基允许承载力值及桩侧摩阻力。
3、查明桥址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程度。
4、查明桥位区地震及新构造运动条件,地面以下20m范围可液化土层的层位、层厚及分布范围、液化指数及液化等级,提出抗震措施的建议。
5、查明桥址区建桥的适宜性,对各墩、台基础类型、基底设置高程及地基物理力学参数,不良地质现象、特殊岩土的防治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二)勘察技术要求本次勘察工作的技术标准依据以下规范、规程及设计部门的勘察要求按详勘进行: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4、《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6、《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2-91)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9、四川省慧达公路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青白江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新彭工业园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审查后修改稿)
新彭工业园市政公用设施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二○○九年六月成都新彭工业园市政公用设施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总经理:总工程师:审核:项目负责人: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二OO九年六月成都1 前言 (2)1.1 工程概况 (2)1.2 勘察工作的目的和任务 (2)1.3 本次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 (3)1.4 勘察工作布置及方法 (3)1.5 勘察工作过程及完成主要地勘试验工作量 (5)1.6 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5)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6)2.1 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6)2.2 区域地质概况 (6)2.3 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 (6)2.4 地层结构 (7)2.5 水文地质条件 (8)2.6 不良地质 (10)3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10)3.1 岩土的测试成果及分析 (10)3.2岩土参数选取 (13)4 场地地震效应 (13)4.1、区域地震活动性特征 (13)4.2、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评价 (13)4.3、场地地震特征参数 (13)4.4、场地饱和砂液化判别.......................................................... 13 4.5、软土震陷性评价.. (15)4.6、场地有利、不利地段划分 (15)5 岩土工程评价与分析 (16)5.1、建筑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16)5.2、各岩土层岩土工程评价 (16)5.3、路基干湿类型 (16)5.4、路基工程地质评价 (16)5.5、涵洞工程地质评价 (21)5.6、排水管道工程地质评价 (21)6 结论和建议 (211)6.1 结论 (21)6.2 建议 (21)1 综合图例图号:S-D-012 工程地质平面图图号:S-D-02~S-D-043 工程地质纵剖面图图号:S-D-05~S-D-124 工程地质横剖面图图号:S-D-13~S-D-485 勘探点数据一览表1张6 岩土测试报告1份新彭工业园市政公用设施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 前言1.1 工程概况新彭工业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与眉山市彭山县结合部,为成眉合作共建的一个工业集中发展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实习报告实习题目:彭州市冰口岩不稳定斜坡勘查报告学生姓名:班级:专业:层次:年级: 2009 实习起止时间:实习单位:完成交稿时间:年月日彭州市冰口岩不稳定斜坡勘查报告(姓名:寇杉)摘要本文主要以彭州市冰口岩不稳定斜坡地质分析为对象,通过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质环境为特征,重点分析了彭州市冰口岩不稳定斜坡的区域地质特征,并对其做出了地质灾害相关的分析及评价。
本文在对冰口岩不稳定斜坡的地形地貌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工程的可行性及各方面所具备的条件。
通过相关的实验结果及地形地貌特征对地层作出了相对的分析,选取适当的土样和岩石的强度参数,对斜坡的稳定性作出了进一步的确定,不稳定斜坡区域变形主要表型在地表开裂。
结合现场条件,作出合理有效的斜坡不稳地的治理措施。
目录1.前言 (5)1.1. 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 (5)1.2. 勘查目的、任务 (5)1.3勘查依据 (7)1.4勘查质量 (8)1.4.1. 工程测量 (8)1.4.2. 工程地质测绘 (9)1.4.3. 工程钻探 (9)1.4.4. 井(槽)探 (9)1.4.5. 取样及水文观测 (10)1.4.6. 现场试验 (10)2.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 (10)2.1 自然条件 (10)2.2 地质环境 (12)2.2.1 区域地质条件概述 (12)2.2.1.1 地形、地貌 (12)2.2.1.2 地层岩性 (13)2.2.1.3 水文地质条件 (15)2.3 地形地貌 (16)2.4 地层岩性与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17)2.5 地质构造 (19)2.6 水文地质条件 (20)3.不稳定斜坡区地质灾害体特征 (20)3.1 边界、规模、形态特征 (20)3.2 斜坡土体特征 (22)A) 斜坡岩体及基岩顶面特征 (24)3.3 近期变形破坏特征 (25)4.地质灾害体防治方案建议 (27)4.1 防治工程设计参数建议 (27)4.2 排水工程 (29)4.3 挡墙工程 (29)5.环境影响评价 (29)6..结论与建议 (29)1.前言1.1.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根据本次勘查工作对其进行的实物指标调查可知:冰口岩不稳定斜坡上现有农户25户,人口78人,房屋22栋,建筑面积约3000m2,农田约320亩(其中经济作物80亩)。
斜坡一旦失稳,将危及这一带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总之,冰口岩不稳定斜坡实施治理工程的紧迫性为较紧迫, 成灾后威胁人数小于300人,可能造成的损失预估小于5000万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级为三级。
1.2.勘查目的、任务本次勘查工作的目的是:查明不稳定斜坡区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查明不稳定斜坡的范围、规模、变形破坏及形态特征,并对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及危害性进一步作出评价,对不稳定斜坡的防治措施方案提出建议,为不稳定斜坡综合防治的可行性研究及治理施工图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具体任务是:(1) 查明不稳定斜坡所在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包括自然地理,气象水文、交通运输、人类工程活动及发展规划等;(2) 查明不稳定斜坡产出的地质环境,包括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外动力地质现象及所在斜坡的坡体结构斜坡组合类型等;(3) 查明不稳定斜坡的形体特征,包括位置、形态、分布高程、几何尺寸、规模,确定不稳定斜坡的边界、底界、临空面、剪出口等;(4) 查明不稳定斜坡的地质结构,主要为不稳定斜坡岩土体物质组成及结构构造、变形破裂破碎特征、形态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5) 查明不稳定斜坡的水文地质条件;(6) 查明不稳定斜坡的变形特征,发生时间、不稳定斜坡地貌如裂缝、鼓丘、洼地分布及成生时间、宏观变形形迹,监测资料分析,变形发育史;(7) 查明不稳定斜坡运移特征,主要为先期不稳定斜坡运动轨迹、路线、距离、最大水平和垂直位移量、位移速度等,推测成灾范围及可能产生的派生灾害的范围;(8) 分析非地质孕灾因素(如降雨、地震、冲蚀、人工作用等)的强度、周期以及它们对不稳定斜坡稳定性的影响,重点分析水库效应对涉水不稳定斜坡稳定性的影响;(9) 进行基本的室内物理力学试验,提供稳定性计算所需的抗剪强度;(10) 查明不稳定斜坡周边环境地质体的工程地质特征,选择防治工程持力岩体;(11) 进行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评价,包括定性评价和主勘探剖面计算分析(定量评价),为防治工程提出准确无误的地质资料;(12) 查明不稳定斜坡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13) 分析不稳定斜坡产生的主次条件和不稳定斜坡产生的原因,计算并评价不稳定斜坡在各种工况状态下的稳定性;(14) 预测不稳定斜坡的发展趋势并提出预防与治理方案建议及治理工程经费估算。
1.3勘查依据本次勘查工作依据的主要规范有:(1)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2)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版;(5) 《钻探技术规程》DZ/0017-91;(6)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4勘查质量“工程质量重于泰山”。
本次勘查工作做到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以及严格的质量管理,组建了冰口岩不稳定斜坡勘查项目部,在项目勘查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成立了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小组。
整个外业工作做到了有条不紊,文明施工、安全生产,职工们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本次勘查工作完成了勘查设计书的任务,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野外资料,野外资料翔实,表达清楚;所附探井、探槽展示图美观;各类原始卡片均做到了自检、互检、专检,手稿图和实际材料图整洁清晰,内容丰富。
现场记录准确,数据可靠,资料齐全,钻孔、探井、探槽资料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
1.4.1.工程测量地形测量、剖面、钻孔、探槽、探井、地质点测量,根据现行《工程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1:500地形图图式》;《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1001-91);《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进行,成果满足规范及《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的要求。
1.4.2.工程地质测绘采用1︰500地形图实地勾绘,成图比例尺1︰1000,测绘范围包括拟剪出口以下的稳定地段,两侧到达不稳定斜坡以外一定距离或邻近沟谷外50m,一般控制在不稳定斜坡边界外50~100米。
图上宽度大于2mm 的地质现象都描绘到地质图上,对于评价不稳定斜坡形成过程及稳定性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在图上宽度不足2mm时,扩大比例尺表示,并标注实际数据。
工程地质测绘满足规范及技术要求。
1.4.3.工程钻探为保证钻探工作地质成果资料的准确性,本次钻探采用回转钻进,单动双管钻具取芯,严格控制回次进尺和循环用水,尤其是对土体采用干钻,在预计进入滑动面时回次进尺控制在0.3~0.50m以内,岩心采取率:土体75~95%,软弱层90~100%,中等风化基岩85~91%。
1.4.4.井(槽)探在布设的勘探点位置进行开挖,施工期间适逢旱季,降雨量十分贫乏,加之开挖土体自稳能力较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本次施工作业未采用护壁。
在开挖过程中达到目的部位,进行了大容重及原状土样采取,达到了地质目的。
1.4.5.取样及水文观测岩、土、水样均在现场及时密封保存。
每个钻孔终孔后均提出孔内循环水,24小时后再进行地下水位观测,保证了地下水位的真实性。
1.4.6.现场试验本次勘查现场大容重在探槽开挖过程中采取灌水法取得其成果。
抽水试验在拟定钻孔中完成,符合规范要求。
综上所述:本次勘查工作质量优良,达到了规范、技术要求及设计书的要求。
2.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2.1自然条件彭州市磁峰镇位于龙门山脉中南段,彭州市西北部。
距彭州市区33公里,距都江堰市区25公里,距成都市区70公里。
东连彭州市新兴镇,南接彭州市桂花镇,西与都江堰市向峨乡毗邻,北靠彭州市小渔洞乡。
因镇区有宋代金城窑瓷厂遗址,四周群峰环绕而得名“磁峰”。
磁峰镇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荒山、荒坡及残次林面积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小麦、洋芋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无公害蔬菜、薤、黄瓜、魔芋、茶叶、棕片、生柒、黄柏、杜仲、厚朴、油桐、林木、竹为主;矿产资源以煤炭、石灰石矿、黄沙岩等为主,由于盛产煤炭,被誉为“乌金之乡”。
冰口岩不稳定斜坡位于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过渡的地带,所在图幅为1/1万庙子坪幅H48-G-021029,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46′~108°48′,北纬31°34′~31°36′之间,其行政区划为彭州市磁峰镇皇城村8社,地理坐标为:N:3446913~3447122,E:18381697~18381704。
勘查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冬短夏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降雨集中的特征。
根据彭州市气象站2001年~2004年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936.97mm,1日最大降雨量167.0mm,1小时日最大降雨量69.7mm,月最多降雨量441.8mm,最长连续降雨时段10天,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37%,降雨量由南向北逐渐增多,南部平原、浅丘地带多年平均降雨量893.3mm,中部深丘、低山地带900~1000mm,北部低山、中山地带为1300mm左右,北部中山、高山地带为1500mm以上。
彭州市灾后重建的第一条公路蒲新路(叉叉路口至都江堰市向峨乡界)改建工程于2009年1月竣工, 该路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而成。
距勘查区约2Km,现有乡村机耕道相连,交通较为方便。
详见图2-1 交通位置图。
冰口岩不稳定斜坡图2-1 交通位置图2.2地质环境2.2.1区域地质条件概述2.2.1.1地形、地貌彭州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为一系列呈带状延伸的平行岭谷分布区,境内地势起伏较大。
幅员面积1420km2。
区内地貌类型多样,以丘陵、台地为主(共占54.4%),其次为低山(占31.1%),中山(占13.3%),平坝(仅占1.2%)。
区域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内外地质营力强烈作用,龙门山、米仓山及其以北山地上升,四川盆地大幅沉降,地形地貌主要受地质构造和岩性制约,表现为构造侵蚀中山、侵蚀堆积河谷地形。
2.2.1.2地层岩性区内地层发育较为完整,自元古界古老变质岩至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均有出露,总厚度达21700米。
龙门山区最强烈的一次岩浆活动发生于距今6亿~10亿年间,元古代晋宁——澂江期运动伴以大规模多期(次)的岩浆侵入与喷发,形成了“彭灌杂岩”,并使元古界黄水河群遭受区域变质,继后长期隆起,未接受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