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患者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患者就诊病历唯一标识管理规定

患者就诊病历唯一标识管理规定

患者就诊病历唯一标识管理规定1. 引言患者就诊病历的唯一标识管理是为了确保患者就诊病历的准确性、可追溯性以及信息安全性。

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医疗机构对患者就诊病历唯一标识的管理和使用。

2. 患者就诊病历唯一标识的定义患者就诊病历唯一标识是指为每位患者在医疗机构中建立的用于唯一识别和标识患者就诊病历的编码或标识符。

该标识符应具有唯一性、持久性和可读性。

3. 患者就诊病历唯一标识的生成和分配3.1 患者就诊病历唯一标识的生成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算法,确保其唯一性和可读性。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标识生成规则,并将其记录在相关的管理制度中。

3.2 医疗机构应根据标识生成规则为每位患者分配唯一的就诊病历标识。

患者就诊病历唯一标识应在患者首次就诊时生成并记录,并在后续就诊中持续使用。

3.3 患者就诊病历唯一标识的分配应确保机构内的唯一性,且不同机构之间的标识不重复。

在患者转诊或转院等情况下,应协调标识的转移和分配,确保标识的持久性和连续性。

4. 患者就诊病历唯一标识的使用4.1 医疗机构应在患者就诊病历中正确使用患者就诊病历唯一标识,确保标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标识应在每份患者就诊病历中清晰可见,并不得随意更改或删除。

4.2 患者就诊病历唯一标识在医疗机构内部及与外部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中应起到重要作用。

医疗机构应加强与其他机构的信息对接,确保标识的可追溯性和正确性。

4.3 患者就诊病历唯一标识的使用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确保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

5. 引用和附录本文档中所引用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请查阅以下文献:- [法律法规名称或标准名称1]- [法律法规名称或标准名称2]- [法律法规名称或标准名称3]附录:- [附录或相关文件1]- [附录或相关文件2]- [附录或相关文件3]以上是关于患者就诊病历唯一标识管理规定的简要介绍和指南,旨在帮助医疗机构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就诊病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对就诊病人住院病历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对就诊病人住院病历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对就诊病人住院病历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在医疗保健领域,病历是医务人员记录病人就诊情况的重要文件。

为了确保病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就诊病人住院病历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探讨了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该制度带来的优势。

一、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住院病历是记录病情和治疗过程的重要依据,对病人来说,病历也是其权益保障的重要依据。

然而,由于医院系统繁多、信息流转混乱等原因,病历管理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可以保证病历信息的完整和准确。

每个病人都被分配了一个唯一的标识号码,这样可以避免不同系统中同名病人信息混淆的问题,确保病历的准确记录。

其次,唯一标识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医疗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通过标识号码,可以限制对病历信息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病人的敏感信息,保护病人的隐私权益。

最后,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标识号码的应用可以促进不同科室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流转,减少繁琐的文件传递和重复记录,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需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标识号码的生成和分配:医院应建立标识号码的生成和分配规则,确保每个病人都有唯一的标识号码。

标识号码可以采用数字、字母或者组合的形式,以确保独一无二性。

2. 标识号码的应用范围:医院应明确标识号码的应用范围,包括住院部门、门诊部门、检验科室等。

不同科室之间应建立标识号码的数据共享机制,确保病历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3. 标识号码的管理和维护:医院需要建立标识号码的管理和维护机制,包括颁发和回收标识号码、更新和维护标识号码数据库等。

同时,医院还需要建立标识号码的安全保密措施,防止标识号码泄露或被滥用。

4. 标识号码的查询和验证: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标识号码查询和验证病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患者门诊病历唯一标识管理规定

患者门诊病历唯一标识管理规定

患者门诊病历唯一标识管理规定
简介
患者门诊病历唯一标识的管理对于医疗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规定旨在确保患者门诊病历的唯一性和一致性,提高医疗数据的准
确性和可追溯性。

标识生成规则
1.患者门诊病历唯一标识由系统自动生成,一旦生成不可更改。

2.标识应包含患者基本信息和就诊日期等关键信息,以确保唯
一性。

标识使用和管理
1.医疗机构应建立标识使用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

2.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患者门诊病历唯一标识,不得
随意更改或重复使用。

3.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患者门诊病历进行审核,确保标识的准确
性和一致性。

标识查询和追溯
1.医务人员应通过标识查询系统,快速检索和确认患者门诊病历。

2.医疗机构应建立标识追溯机制,能够追溯患者门诊病历的生成、修改和访问记录。

安全保密措施
1.医疗机构应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患者门诊病历的安全和保密。

2.医务人员应妥善保管和使用患者门诊病历唯一标识,不得泄露或滥用。

规定执行和监督
1.医疗机构应对本规定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全体医务人员了解和遵守规定。

2.医疗机构应设立监督机构,负责规定的执行和监督,及时处理违规情况。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医疗机构应在规定实施前做好准备工作。

规定的具体细则和操作流程由医疗机构自行制定并向相关人员公示。

了解更多,请联系医疗机构相关部门。

对就诊病人住院检验报告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对就诊病人住院检验报告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对就诊病人住院检验报告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摘要本文旨在介绍对就诊病人住院检验报告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案。

唯一标识管理制度可以确保病人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日益完善,住院检验报告在医疗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住院检验报告数量的增加和管理的复杂性,容易导致信息混乱、泄露或遗失。

因此,建立一个可靠的唯一标识管理制度对于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目标唯一标识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每份住院检验报告都能够被准确地识别、跟踪和管理,同时保护病人的个人信息安全。

此外,该制度还旨在提高住院检验报告的报告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以支持医疗决策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实施方案实施唯一标识管理制度需要以下步骤:1. 分配唯一标识:为每位病人分配唯一的标识号码,可以采用随机生成的编码或基于病人个人信息的组合编码。

2. 标识标签:在每份住院检验报告上添加唯一标识的标签,以确保报告与病人一一对应。

3. 数据管理系统: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用于记录和存储住院检验报告及其对应的唯一标识。

该系统应具备安全性、可靠性和易于操作的特点。

4. 访问控制:对数据管理系统进行访问控制,只有授权人员才能查看和修改报告信息,以保护病人的隐私权。

5. 报告跟踪:通过唯一标识,可以追踪住院检验报告的整个流程,包括采样、送检、分析和报告生成等环节,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优势和效益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有以下优势和效益:- 提高病人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

- 简化住院检验报告的管理过程,减少信息混乱、报告遗失或错误的发生。

- 提高住院检验报告的可追踪性,方便医务人员查询和辅助决策。

- 加强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结论为了解决住院检验报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该制度可以确保病人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对就诊病人住院护理记录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对就诊病人住院护理记录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对就诊病人住院护理记录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介绍本文档旨在介绍对就诊病人住院护理记录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

该制度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病人住院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背景在医疗服务中,对病人住院护理过程进行记录是一项关键工作。

这些记录包括但不限于病人的病历、治疗方案和医嘱等信息。

然而,病人住院护理记录的管理常常面临一些困难,例如医疗团队之间信息共享不畅、病人身份混淆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立一个实施唯一标识管理制度的体系会变得至关重要。

唯一标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实施唯一标识管理制度可以确保病人住院护理记录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每个病人将被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该标识将贯穿于病人住院护理过程中的所有记录中。

这将有助于避免不同病人之间的信息混淆和错误记录的发生。

此外,唯一标识管理制度还可以提高病人住院护理记录的可追溯性。

通过标识的使用,医疗团队可以方便地追踪和检索特定病人的所有相关记录。

这将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质量,并对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实施方法实施唯一标识管理制度需要以下步骤:1. 设定唯一标识规则:制定明确的唯一标识规则,确保每个病人的标识都是唯一的且易于辨识。

2. 标识的应用:将唯一标识应用到病人住院护理记录的各个环节中,包括病人病历、医嘱单、护理记录等。

确保所有相关记录都能够与特定病人标识关联。

3. 标识的索引和检索:建立一个可靠的标识索引系统,使得医疗团队能够轻松地检索和访问病人的相关记录。

4. 培训和意识提高:向医疗团队成员提供培训,使他们熟悉唯一标识管理制度的操作方法和重要性。

同时,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所有相关人员对该制度的认识和意识。

结论通过实施唯一标识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病人住院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可追溯性和信息的连续性。

这将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并为病人的治疗和评估提供更好的支持。

建议医疗机构尽快采用并推行该制度,从而提升整体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对就诊病人住院病历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对就诊病人住院病历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对就诊病人住院病历实行
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病人安全目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对就诊病人住院病历施行唯一标识管理:住院号是患者的唯一标识。

1、住院号,顾名思义就是住院时识别其身份的号码。

每个病人都必须有一个住院号,住院病历、体温单、医嘱单、病情记录、护理记录、住院药房发药、检查检验的申请单报告单等,所有与病人有关的资料都有住院号。

2、入院病人的住院号要正确:住院号为住院病人的唯一标识,关系到后续的各项病历、医疗收费和医疗统计的正确性。

出入院处需要在办理入院时安排病人的住院号,新入院的为新号,重入院的安排上一次住院的住院号。

3、通过住院号调阅费用清单及病历。

医院的病案资料室按住院号来排放病历。

输入住院号在医院的电脑上可以检索到病人的资料。

某某医院 2021年1月8日。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1)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6)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16)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二、结合我院实际,利用身份证号码作为就诊患者唯一标示管理。

三、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四、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五、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手术等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六、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七、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

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八、患者使用腕带松紧适度,皮肤完整无破损。

(一)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1、在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在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3、各诊区挂号、分诊护士,挂号时认真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并正确分诊,帮助患者选择医师,准确为患者刷卡挂号,避免因分诊错误导致换号、退号。

4、对预约患者认真核对预约单上患者姓名、手机号,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挂号后盖预约优诊章,安排优先就诊.给患者建卡时核对身份证、医疗卡或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正确输入患者信息。

5、医师为患者诊治前核对就诊卡及门诊病历患者基本信息,准确识别患者身份,认真为患者诊查,正确开检查单及处方。

医疗机构病人身份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病人身份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病人身份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一、目的
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性,确保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患者安全。

二、范围
适用门、急诊、住院患者
三、内容
(一)每位来院就诊病人必须如实提供身份信息,收费建卡处工作人员输入病人信息时必须加以核对,对有疑问的病人信息加以核实。

(二)门急诊护士在对病人评估时需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发现不符及时纠正。

(三)门诊病人在医院就诊,建立就诊卡注册信息时应用软件产生唯一标识——病人门诊就诊号码。

(四)门诊病人在门诊就诊时,应用软件通过病人门诊就诊号码确认病人身份,通过门诊就诊号码来确定本次就诊信息。

(五)门诊病人在换卡、挂失卡时,病人门诊就诊号码保持不变。

(六)住院病人办理入院时,由住院处产生住院号,住院号是住院患者的唯一标识。

出入院工作人员必须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入住科室、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信
息,发现不符及时纠正。

附件:身份确认流程- 2 -
附件
身份确认流程
- 3 -。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为了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我院实施了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具体实施如下:一、执行格查对制度,确保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使用身份证作为就诊患者唯一标识进行管理。

三、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四、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的患者识别措施,包括交接程序与记录。

五、对于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手术等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并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腕带信息,确保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六、填写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才能使用,如果腕带损坏需要更新时,也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七、腕带填写的信息必须清晰规范、准确无误,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八、患者使用腕带时,需要松紧适度,皮肤完整无破损。

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对于门诊患者,我们也有相应的身份识别制度,具体如下:一、在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二、执行格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三、各诊区挂号、分诊护士需要认真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方式,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并正确分诊,帮助患者选择医师,准确为患者刷卡挂号,避免因分诊错误导致换号、退号。

4、在预约患者挂号时,要认真核对预约单上的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就诊卡、病历封面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挂号成功后,要盖上预约优诊章,优先安排就诊。

建卡时也要核对身份证、医疗卡或病历封面上的患者信息,确保正确输入。

5、医师在为患者诊治前,要核对就诊卡和门诊病历上的患者基本信息,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并认真为患者诊查,正确开具检查单和处方。

患者身份识别与腕带使用管理相关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与腕带使用管理相关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及腕带使用管理制度第一条患者身份识别:我院就诊患者实行唯一标识,目前使用门诊病历号、住院病案号、医保卡号。

(一)在各种诊疗护理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核对时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二)患者身份确认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标识:住院患者需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床号两种为识别依据。

门急诊患者使用姓名、性别或门诊病历号为识别依据。

(三)医技科室核对患者身份和检查或治疗项目,保证检查正确的患者和正确的部位。

医务人员如发现发现身份信息不符之处应当与病人沟通、核实,并更正。

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时应及时主动的进行协调。

(四)科室出现相同姓名患者时,增加核对项目如出生年月、住院号等,直至能正确识别。

(五)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六)患者转接时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和交接登记制度。

第二条使用腕带(一)各科室应按照规定要求,确保腕带标识准确无误,正确进行腕带的佩戴与使用,执行任何治疗、护理及交接班时均需核对腕带信息。

(二)产妇、新生儿、急诊、无名、儿童、手术、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例如意识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镇静状态等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身份识别标识。

(三)佩戴时与患者本人或家属确认患者身份,无误后佩戴,一般佩戴于右手腕部,特殊情况可佩带左手腕部、下肢。

佩戴时注意正面向外,标签文字正对查看者。

(四)应向患者说明腕带使用注意事项及重要性,腕带标识是患者的专用信息,不得转借他人,不得无故随意取下,不得擅自涂改及刮除腕带上的信息内容。

(五)新生儿出生后,由产房内助产士填写腕带,并经过产妇及家属确认无误后,在新生儿右手佩戴腕带(男孩腕带颜色为蓝色、女孩腕带颜色为粉色)。

(六)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准确、完整,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七)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严禁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随意将患者腕带取下或涂改腕带信息,责任护士应经常检查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晰。

对就诊病人住院医嘱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对就诊病人住院医嘱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对就诊病人住院医嘱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我们决定实行对就诊病人住院医嘱的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目标-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唯一标识管理制度,加强对病人住院医嘱的跟踪和管理,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提升医疗安全:唯一标识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避免医疗文件的混淆和医疗错误的发生,为病人提供更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实施规定1. 统一标识编码:每份病人住院医嘱将被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编码。

该编码将作为医嘱的唯一识别符,方便医务人员进行跟踪和管理。

2. 标识标签:为每份病人住院医嘱生成相应的标识标签,并贴在病历、处方单和医嘱本上。

标识标签应包含标识编码、患者姓名和住院日期等信息。

3. 记录与查询:医务人员在录入病人住院医嘱时,必须填写医嘱的标识编码和相应的信息。

同时,系统将建立一个医嘱管理数据库,方便医务人员查询和检索医嘱信息。

4. 核对与确认:医务人员在执行病人住院医嘱时,必须核对医嘱的标识编码,确保执行医嘱的准确性。

执行完毕后,必须确认医嘱的执行情况,并记录在医嘱管理数据库中。

5. 医嘱跟踪与追溯: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标识编码进行医嘱的跟踪和追溯,便于查找和分析医嘱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实施效果通过实行对就诊病人住院医嘱的唯一标识管理制度,我们期望达到以下效果:1. 医嘱准确性提高:由于医嘱具有唯一标识,可避免混淆和错误,提高医嘱准确性。

2. 医嘱及时性提高:通过标识管理制度,医务人员可以更方便地跟踪和管理医嘱,保证医嘱的及时执行。

3. 医疗安全提升:唯一标识管理制度可避免医疗错误发生,提供更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4. 管理效率提高:医嘱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查询功能可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

我们期待通过对就诊病人住院医嘱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身份标识相关制度规定

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身份标识相关制度规定

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身份标识相关制度规定在医疗服务中,准确识别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身份至关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还涉及到患者的权益保护和医疗信息的准确记录。

为了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标识,医疗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制度规定。

一、患者身份标识的重要性患者身份标识是医疗服务中的基础环节。

首先,它有助于确保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只有明确患者的身份,才能为其提供正确的诊断、治疗和护理,避免因身份混淆而导致的医疗差错。

其次,它有利于医疗信息的准确记录和管理。

患者的病历、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都与患者的身份紧密相关,准确的身份标识能够保证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此外,在医疗费用结算、医疗保险报销等方面,准确的身份标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门诊患者的身份标识制度1、挂号登记患者在门诊挂号时,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医保卡等。

挂号工作人员会认真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将其录入医院的信息系统。

同时,为患者生成唯一的门诊挂号号码,作为其在本次门诊就诊过程中的身份标识。

2、病历填写门诊医生在为患者诊治时,会首先核对患者的挂号信息,确认其身份。

然后,在病历上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对于病情较为复杂或需要多次复诊的患者,医生还会记录其过敏史、家族病史等重要信息,以辅助诊断和治疗。

3、检查检验标识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和检验时,工作人员会再次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在检查检验申请单和样本上标注患者的姓名、门诊挂号号码等标识,确保检查检验结果能够准确无误地归属于相应的患者。

4、缴费取药标识患者在缴费和取药时,工作人员会通过患者的门诊挂号号码或其他身份信息进行核对,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完成缴费和领取正确的药品。

三、住院患者的身份标识制度1、入院登记患者办理住院手续时,需要提供详细的身份信息和住院押金。

住院处工作人员会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证明,并将其信息录入医院的住院管理系统。

同时,为患者佩戴印有姓名、住院号、科室等信息的手腕带,作为住院期间的主要身份标识。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身份标识规定医院对就诊者实施唯一标识管理。

住院患者及住院病历以“住院号”为唯一标识,门、急诊患者及门、急诊病历以“门诊号”为唯一标识。

二、身份识别管理(一)门、急诊就诊患者身份识别1.医务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门诊患者姓名、门诊号等,必要时增加核对医保卡、诊疗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身份证、年龄、性别。

如有疑问的情况下请另一人再次核对。

2.门、急诊就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重症患者时,由医务人员护送,在确保搬运安全的前提下,出示患者在门、急诊的就诊病历,认真与科室医生、护士交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住院号(或身份证号码)、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情况、引流情况等。

3.在门、急诊执行的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务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年龄;对无法陈述清楚自己姓名的患者(包括语言交流障碍的外国患者、使用民族语言或方言患者等),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如无陪同人员,则让患者写出自己的名字(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或请科室懂得此类语言的医护人员协助翻译,并核对门诊号、身份证号等,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二)住院患者身份识别1.建立使用“腕带”等作为识别标识的制度,作为实施操作、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等治疗护理活动时辨别患者的有效手段。

2.所有住院患者、出生婴儿在住院期间全程佩戴腕带。

严禁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随意将患者腕带取下。

严禁任何人涂改,刮除腕带标识信息。

3.执行一切医疗护理活动前必须至少同时以患者姓名和住院号两种标识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1)清醒患者:由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核对患者腕带上的姓名、住院号、年龄确认患者身份。

(2)昏迷、镇静期间、语言交流障碍、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失语、婴幼儿等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家属或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并严格核对患者腕带的姓名、住院号、年龄确认患者身份。

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

果庄镇卫生院身份识别制度一、门诊患者身份识别1、门诊来院就诊患者应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

2、结合我院实际,利用身份证号码作为就诊患者唯一标识管理。

3、急诊、急救、成批救治的伤员≥2人时必须使用手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载体。

4、医护人员所有的诊疗活动中,必须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信息(姓名+身份证)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方式。

5、在有创诊疗前,医护人员应主动请患者或家属陈述姓名,确保信息核对的准确性。

6、当医师发现患方使用别人的身份信息为患者就诊或使用成人身份信息为未成年人就诊的,应劝说患方使用患者本人信息重新挂号。

7、对无法确认身份的无名患者,接诊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佩戴手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性别、诊断等,并在门诊病历上注明,待明确身份后再按病历书写规范补写。

二:住院患者身份识别1、住院患者应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护士根据患者提供的身份信息建立床头卡。

2、住院患者以住院号作为患者唯一的身份识别标识且在全院范围内统一实施。

3、手术室、手术、昏迷、意识不清、不能自理的重症患者、定向力障碍的患者、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患者、新生儿、无家属陪伴的住院患儿、无名患者、成批救治的伤员(≥2人时)必须使用手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载体。

4、腕带应清晰注明患者所在的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并与患者或家属彼此确认,保证信息准确无误。

腕带佩戴部位皮肤完整、血运良好、松紧度适宜如腕带遗失、破损、字迹模糊应及时更换。

5、医护人员所有的诊疗活动中必须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患者身份识别信息(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方式。

6、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标本采集、给药、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后执行并签名。

7、手术前一天,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的查对,手术医生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标识。

进入手术室后,在麻醉前,医生、麻醉师和护士共同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部位等,无误后方可执行。

医院唯一识别码管理制度

医院唯一识别码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为确保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有关医疗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依据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 《医疗机构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办法》3. 《医疗机构患者安全目标》4. 《医院评审标准》三、制度内容1. 唯一识别码的定义唯一识别码是指医院为患者建立的一个终身、唯一、不可更改的身份标识,由患者身份证号码组成。

2. 唯一识别码的建立(1)患者就诊时,由医务人员指导患者提供身份证件,进行身份核实,并录入唯一识别码。

(2)患者住院期间,唯一识别码作为住院患者的唯一身份标识,由医院统一管理。

3. 唯一识别码的使用(1)唯一识别码应用于患者的所有诊疗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门诊、住院、检查、治疗、手术等。

(2)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使用唯一识别码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确保患者身份信息准确无误。

4. 唯一识别码的管理(1)医院设立唯一识别码管理办公室,负责唯一识别码的建立、维护、更新等工作。

(2)唯一识别码信息应保密,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3)唯一识别码信息变更时,应立即更新,确保患者身份信息的准确性。

5. 唯一识别码的核对(1)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至少使用两种方式核对唯一识别码,包括:a. 直接核对患者提供的身份证件;b. 核对患者腕带上的唯一识别码。

(2)对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可由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或使用其他方式确认患者身份。

6. 唯一识别码的监督与检查(1)医院定期对唯一识别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对违反唯一识别码管理制度的医务人员,将按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四、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院唯一识别码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相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准。

通过实施医院唯一识别码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身份信息准确无误,降低医疗差错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

患者住院病历唯一标识管理规定

患者住院病历唯一标识管理规定

患者住院病历唯一标识管理规定
为保证医疗安全,确保在诊疗活动中准确识别患者,防止医疗差错及事故,贯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依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编号制度,为同一患者建立唯一的标识号码。

现对就诊患者住院病历施行唯一标识管理作如下规定:
1、住院号是患者的唯一标识。

住院号,顾名思义就是住院时识别其身份的号码。

每个病人都必须有一个住院号。

在办理入院时由入院处安排病人的住院号,新入院的为新号,重复入院的安排上一次住院的住院号,多次住院的患者始终使用同一个住院号。

2、住院患者的住院号要正确,这关系到后续的各项诊疗措施、病历记录、医疗收费和医疗统计的正确性。

住院病历、体温单、医嘱单、病情记录、护理记录、药房发药、检查检验的申请单及报告单等,所有与病人有关的资料都要有住院号。

3、住院号也是患者住院时在医院的编码。

在出院病历和结账清单上都有显示。

通过住院号可调阅费用清单及病历。

医院的病案资料室按住院号来排放病历。

在医院的电脑上输入住院号可以检索到病人的资料。

对就诊病人门诊病历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对就诊病人门诊病历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对就诊病人门诊病历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并推广对就诊病人门诊病历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提高门诊病历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确保病人就诊过程中的医疗信息得到妥善记录和保存。

背景在传统的门诊病历管理中,病人的个人信息和医疗记录通常以纸质形式存档,容易出现遗漏、错乱或携带不便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引入唯一标识管理制度可以实现对病人门诊病历的电子化管理,能够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制度内容唯一标识的生成每位病人在就诊时将被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号码,该号码将成为该病人所有门诊病历的唯一标识。

电子化记录将门诊病历由纸质形式转为电子化,并以唯一标识号码作为关联。

通过电子化记录,可以快速查询和管理病人的历史就诊记录,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在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病人的个人信息和医疗记录应受到严格的保护,仅限授权人员访问和使用。

共享和交流通过唯一标识管理制度,不同的医疗机构可以更便捷地共享病人的就诊信息,提高医疗协同工作效率,避免重复检查和治疗。

实施计划前期准备在实施唯一标识管理制度之前,需要进行相关系统的建设和培训工作。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可靠性。

试行阶段在试行阶段,选择部分门诊对该制度进行实施,检验其可行性和效果。

及时调整和改进制度,以满足实际需求。

推广应用根据试行阶段的验证结果,逐渐推广全院范围内实施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全面推行以后,可以考虑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联网共享。

结论实行对就诊病人门诊病历实行唯一标识管理制度是提高门诊病历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

通过电子化记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共享与交流等手段,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系统建设和培训,并逐步推广应用,以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就诊者身份识别制度

就诊者身份识别制度

就诊者身份识别制度一、落实双向识别(一)鼓励就诊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医疗保健护理活动中的查对环节。

(二)护士在实施任何操作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至少核对两种以上信息(可选用就诊者“姓名”+“床号”或“年龄”或“出生日期”或“住院号”),确认就诊者身份,严禁仅以姓名或床号作为唯一识别依据。

二、落实腕带识别(一)所有急诊抢救和留观者、所有住院就诊者、无名氏、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就诊者、新生儿和婴幼儿,包括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科、手术室、产房、急诊科等均必须佩戴腕带作为就诊者身份的重要标识方式(腕带信息包含:入住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过敏史等)。

(二)就诊者入院后,护士及时填写腕带信息,向就诊者做好解释,与就诊者或家属或医护人员双人确认后协助其佩戴好腕带。

(三)就诊者转科或转床后,护士及时更换腕带。

(四)腕带为一次性使用物品,就诊者出院时,按医疗废物相关规定处理。

三、落实重点环节、重点就诊者身份识别(一)就诊者住院病历/门诊病历分别以住院病案号/门诊就诊卡号作为唯一标识(二)无法正常交流的就诊者(昏迷、语言交流障碍、无名氏、弃婴等)必须佩戴腕带(包含:入住科室、床号、姓名/无名氏、性别、诊断、住院号/门诊就诊卡号、过敏史不详等信息),落实腕带识别,同时查对床头卡信息。

(三)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必须采用双向识别和腕带识别,采取反问式查对,核实床头卡及腕带信息。

(四)就诊者转科交接时必须同时执行双向识别和腕带识别,采取反问式查对,双方共同核实腕带信息,包括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科之间的转接,落实交接流程并双方签名。

参考文献[1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护土条例》[3]《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十大目标(2023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诊患者唯一标识管理制度
一、目的: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性和疾病信息的连续性, 确
保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一切为患者健康服务。

二、范围:适用门、急诊、住院患者
三、内容:
1、每位来院就诊门急诊病人挂号后,挂号处提供门诊号作为其唯一的标示。

2、每位住院病人在办理住院手续时,住院处提供住院号作为其唯一的标示。

3、辅助检查科室将病人的门诊号和住院号作为重要的检索方法。

4、医院工作人员在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必须把门诊号或住院号作为其身份查对的内容之一。

5、病案室应将病人的住院号作为查找归档病历的重要检索方法。

6、医院对门诊号和住院号的管理和使用必须保持长期性和连续性,如果变更,必须向社会
公示。

附:就诊患者唯一标识管理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