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足阳明胃经经穴课件
![足阳明胃经经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24749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c.png)
足阳明胃经经穴课件
演讲人
01 足阳明胃经简介 02 足阳明胃经穴位介绍 03 足阳明胃经穴位治疗
04 足阳明胃经穴位保健
目录
1 足阳明胃经简介
经脉循行
1.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沿鼻外 侧下行至口角
2. 沿下颌骨后缘,至大迎穴 3. 沿颈部,经胸腹,至大腿前侧 4. 沿小腿外侧,至足背,止于足大
足阳明胃经穴位:足阳明胃经穴 位包括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 终点穴位、经穴、络穴、郄穴、 募穴、俞穴、原穴、合穴等。
足阳明胃经穴位的取穴方法:足 阳明胃经穴位的取穴方法包括按、 揉、捏、推、拿等,可根据病情 和穴位特点选择合适的取穴方法。
穴位定位
01
足阳明胃经穴 位:位于足阳 明胃经上,包 括足三里、上 巨虚、下巨虚 等穴位
消化不良等
02
治疗头痛:如 偏头痛、头痛、 神经性头痛等
03
治疗皮肤病: 如痤疮、湿疹、
皮肤瘙痒等
04
治疗妇科病:如 月经不调、痛经、
乳腺增生等
4
足阳明胃经穴位 保健
穴位按摩
足阳明胃经穴位:如足三里、天枢、梁丘等
穴位按摩方法:用手指或按摩工具按压穴位,每 次3-5分钟
穴位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提高 免疫力
02
定位方法:通 过经络循行、 穴位定位图、 穴位定位仪等 方法进行定位
03
穴位作用:调 节胃肠功能、 缓解胃痛、腹 泻、便秘等胃 肠疾病
04
穴位操作:采 用针灸、推拿、 按摩等方法进 行穴位操作, 以达到治疗效 果
穴位功能
01 足阳明胃经穴位:包括足三里、 上巨虚、下巨虚、丰隆等
02 功能: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 化吸收,增强免疫力
演讲人
01 足阳明胃经简介 02 足阳明胃经穴位介绍 03 足阳明胃经穴位治疗
04 足阳明胃经穴位保健
目录
1 足阳明胃经简介
经脉循行
1.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沿鼻外 侧下行至口角
2. 沿下颌骨后缘,至大迎穴 3. 沿颈部,经胸腹,至大腿前侧 4. 沿小腿外侧,至足背,止于足大
足阳明胃经穴位:足阳明胃经穴 位包括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 终点穴位、经穴、络穴、郄穴、 募穴、俞穴、原穴、合穴等。
足阳明胃经穴位的取穴方法:足 阳明胃经穴位的取穴方法包括按、 揉、捏、推、拿等,可根据病情 和穴位特点选择合适的取穴方法。
穴位定位
01
足阳明胃经穴 位:位于足阳 明胃经上,包 括足三里、上 巨虚、下巨虚 等穴位
消化不良等
02
治疗头痛:如 偏头痛、头痛、 神经性头痛等
03
治疗皮肤病: 如痤疮、湿疹、
皮肤瘙痒等
04
治疗妇科病:如 月经不调、痛经、
乳腺增生等
4
足阳明胃经穴位 保健
穴位按摩
足阳明胃经穴位:如足三里、天枢、梁丘等
穴位按摩方法:用手指或按摩工具按压穴位,每 次3-5分钟
穴位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提高 免疫力
02
定位方法:通 过经络循行、 穴位定位图、 穴位定位仪等 方法进行定位
03
穴位作用:调 节胃肠功能、 缓解胃痛、腹 泻、便秘等胃 肠疾病
04
穴位操作:采 用针灸、推拿、 按摩等方法进 行穴位操作, 以达到治疗效 果
穴位功能
01 足阳明胃经穴位:包括足三里、 上巨虚、下巨虚、丰隆等
02 功能: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 化吸收,增强免疫力
针灸足阳明胃经ppt
![针灸足阳明胃经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76b31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8.png)
01
列表1
针灸足阳明胃经治愈失眠。
02 03
列表2
针灸足阳明胃经改善抑郁症状。
列表4
针灸足阳明胃经减轻坐骨神经痛。
05
04
列表3
针灸足阳明胃经减轻偏头痛。
针灸足阳明胃经治愈妇科和男科疾病的案例
列表4
针灸足阳明胃经改善男性前列腺炎。
总结词
针灸足阳明胃经对治疗妇科和男科疾病有 独特的效果,能够调和气血,促进生殖系 统的健康。
足阳明胃经的病症主要表现为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肌肉关
节等方面的症状。
对于足阳明胃经的病症,针灸 治疗主要采取刺激足阳明胃经 穴位的方法,根据不同病症选 用不同的穴位和刺激方法。
针灸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配合 中药、拔罐、推拿等综合疗法
,以提高疗效。
03
针灸足阳明胃经实践操作
针灸足阳明胃经的准备工作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调节胃动 力,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胃炎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缓解胃炎 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胃食管反流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减少胃内 容物对食管的刺激,缓解症状
。
针灸足阳明胃经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抑郁症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调节神经递 质的释放,缓解抑郁症状。
失眠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平衡脑部神 经网络,改善失眠症状。
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黄帝内经,是针灸学的基础之一,也 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足阳明胃经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足阳明胃经由多条经络组成,其中包括足阳明经、足太阴 脾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等。
这些经络与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等多个系统的功能密 切相关,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Leabharlann 足阳明胃经的病理意义和作用
列表1
针灸足阳明胃经治愈失眠。
02 03
列表2
针灸足阳明胃经改善抑郁症状。
列表4
针灸足阳明胃经减轻坐骨神经痛。
05
04
列表3
针灸足阳明胃经减轻偏头痛。
针灸足阳明胃经治愈妇科和男科疾病的案例
列表4
针灸足阳明胃经改善男性前列腺炎。
总结词
针灸足阳明胃经对治疗妇科和男科疾病有 独特的效果,能够调和气血,促进生殖系 统的健康。
足阳明胃经的病症主要表现为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肌肉关
节等方面的症状。
对于足阳明胃经的病症,针灸 治疗主要采取刺激足阳明胃经 穴位的方法,根据不同病症选 用不同的穴位和刺激方法。
针灸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配合 中药、拔罐、推拿等综合疗法
,以提高疗效。
03
针灸足阳明胃经实践操作
针灸足阳明胃经的准备工作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调节胃动 力,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胃炎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缓解胃炎 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胃食管反流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减少胃内 容物对食管的刺激,缓解症状
。
针灸足阳明胃经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抑郁症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调节神经递 质的释放,缓解抑郁症状。
失眠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平衡脑部神 经网络,改善失眠症状。
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黄帝内经,是针灸学的基础之一,也 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足阳明胃经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足阳明胃经由多条经络组成,其中包括足阳明经、足太阴 脾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等。
这些经络与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等多个系统的功能密 切相关,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Leabharlann 足阳明胃经的病理意义和作用
《经络学足阳明胃经》课件
![《经络学足阳明胃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4793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d.png)
足阳明胃经可以调 节脾胃功能,促进 消化吸收,维护人 体健康。
疏通经络
足阳明胃经的运行 可以疏通全身经络, 保持气血畅通。
强身健体
足阳明胃经的调节 作用可以增强人体 免疫力,提高抵抗 力。
预防治疗疾病
足阳明胃经的运行 有助于预防和治疗 一些常见疾病,如 消化不良、便秘等。
四、足阳明胃经的应用
足阳明胃经保健方法
二、足阳明胃经的起止与循行
1
简介
足阳明胃经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之一,起止于足大趾。
2
起点与止点的位置
足阳明胃经的起点位于足大趾的咸丰穴,止点位于下巴的迎香穴。
3
循行线路及主要穴位
足阳明胃经沿着腿部、腹部、胸部走行,主要穴位包括足三里、冲门、足阳明、 天突、承泣等。
三、足阳明胃经的主要功能
调节脾胃
通过按摩、针灸等手段刺 激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可 以达到保健的效果。
足阳明胃经常见疾病 及治疗方法
足阳明胃经与一些常见疾 病相关,如消化不良、胃 痛等,可采用中医治疗方 法。
足阳明胃经常见的推 拿手法及指压穴位
推拿手法和指压穴位是治 疗足阳明胃经相关疾病的 常用方法。
五、结束语
1 总结
足阳明胃经是中医经络学中十分重要的一条经脉,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2 展望未来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对足阳明胃经的认识将进一步提高,为人体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经络学足阳明胃经》 PPT课件
欢迎来到《经络学足阳明胃经》的PPT课件。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足阳明 胃经及其重要作用,让您对经络学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经脉简介
经脉的定义
经脉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脉的分类
疏通经络
足阳明胃经的运行 可以疏通全身经络, 保持气血畅通。
强身健体
足阳明胃经的调节 作用可以增强人体 免疫力,提高抵抗 力。
预防治疗疾病
足阳明胃经的运行 有助于预防和治疗 一些常见疾病,如 消化不良、便秘等。
四、足阳明胃经的应用
足阳明胃经保健方法
二、足阳明胃经的起止与循行
1
简介
足阳明胃经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之一,起止于足大趾。
2
起点与止点的位置
足阳明胃经的起点位于足大趾的咸丰穴,止点位于下巴的迎香穴。
3
循行线路及主要穴位
足阳明胃经沿着腿部、腹部、胸部走行,主要穴位包括足三里、冲门、足阳明、 天突、承泣等。
三、足阳明胃经的主要功能
调节脾胃
通过按摩、针灸等手段刺 激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可 以达到保健的效果。
足阳明胃经常见疾病 及治疗方法
足阳明胃经与一些常见疾 病相关,如消化不良、胃 痛等,可采用中医治疗方 法。
足阳明胃经常见的推 拿手法及指压穴位
推拿手法和指压穴位是治 疗足阳明胃经相关疾病的 常用方法。
五、结束语
1 总结
足阳明胃经是中医经络学中十分重要的一条经脉,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2 展望未来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对足阳明胃经的认识将进一步提高,为人体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经络学足阳明胃经》 PPT课件
欢迎来到《经络学足阳明胃经》的PPT课件。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足阳明 胃经及其重要作用,让您对经络学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经脉简介
经脉的定义
经脉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脉的分类
足阳明胃经演示课件
![足阳明胃经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4dec50011ca300a6c390bd.png)
2019/5/15
经脉
四白 Sibai ST2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取法:可用指甲切按到眶下孔。 作用:祛风明目,通络止痛。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迎风流泪,眼睑瞤
2019/5/15
经脉
应用:
操作:
直刺或斜刺0.2~0.5寸。不宜灸。直刺从眶下 孔刺入,不可深刺,不宜提插,针宜细,出针 后用干棉球揉按针孔。《铜人》:“凡用针稳 审方得下针,若针深即令人目乌色。”
三、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鼻翼旁,上行眼眶下缘,折回下 行口角,在下颌角前分成两支,一支上额角, 另一支下沿颈前外下行缺盆,循乳中,夹脐 旁两寸,经下肢前缘下行,止于足次趾外侧 端。胫部支脉从膝下三寸至中趾外侧,跗部 支脉从足背至大趾内侧端,与足太阴脾经相 接。
体内:属胃,络脾。入上齿龈。鼻旁 鼻根 旁纳太阳 下循鼻外 入上齿 环唇 交承浆
灸。
2019/5/15
经脉
乳根 Rugen ST18
定位: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 隙,距前正中线4寸。
作用:宽胸理气,通乳化淤。
主治:乳痈、乳汁少、胸痛、咳嗽、呃逆。
应用:配膻中、少泽治疗乳汁不足。
操作:沿肋间隙向外斜刺0.5—0.8寸,直刺 0.4寸;可灸。
2019/5/15
经脉
◆ 在小腿沿胫骨前缘外1寸下行(丰隆在胫骨 前缘外2寸)。
◆ 在足部沿踝横纹中点与足次趾外侧端连线循 行。
201候
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及膝髌等本 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症。
(三)主治概要
脾胃疾病: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痢 疾。
头面五官疾病:头痛,口眼歪斜,齿痛,面 痛,牙关紧闭。
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足阳明胃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b7c617ccbff121dd368341.png)
• 9、天枢穴: • 位置: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胖点的人就向两边多弄点, 瘦点的人可以往里多收一点。 • [主治] 胃经上的墓穴,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能治疗很多疾 病,如胃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月经不调、大肠功能不好,腹泻 便秘双向调节等症。此外,天枢穴还有减肥瘦身作用。有肠胃病尤其 慢性结肠炎的人,天枢穴会很痛,有便秘的人也会很痛。 • 按摩的方法是用两个拇指顶在天枢穴位置,然后做轮转按摩即可。这 样做可以使腑气通畅,帮助人改善脏腑气机,治疗便秘。腹痛如果是 因上下气机不交引起的,可以用艾条灸天枢穴二十分钟,就能使病情 很快得以改善。
《黄帝内经》---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胃经是人体经络中分支最多的一条 经络。
• 胃经有两条主线和四条分支,是人体经 络中分支最多的一条经络。主要分布在 头面、胸部和腹部以及腿的外侧靠前的 部分。
足阳明胃经异常的表现
• 消化系统有障碍时,会出现疲劳、身体倦怠、缺乏元 气等症状。皮肤没有光泽,显黑、黄。嘴唇容易破裂, 有纵形皱纹,唇边容易溃烂。 • 发声无力,发音模糊。精神不振,迟疑不决,闷闷不 乐,经常苦恼 • 有喜吃甜食的倾向。对清淡的食物有偏好,不爱吃油 腻的食物。 • 若要长久保持同一姿势,则会坐立难安,无法镇定下 来 • 出现前头部和眼睛的疼痛、鼻塞、喉咙痛、腹胀等症 状。脚部觉得虚弱、麻痹。 • 膝盖肿痛、胸乳部、腹部和大腿部、下肢外侧、足背、 足中趾等多处疼痛、足中趾活动受限。
• 11、犊鼻穴 • [定位] 坐位,下肢用力蹬直,
膝盖下面外侧凹陷处即是。
• [主治] 膝痛,下肢麻痹, 屈伸不利,脚气。 • [配伍] 配阳陵泉、足三 里治膝痛
膝盖酸痛,请温暖犊鼻穴 老年人的老寒腿就跟膝盖受凉有关。寒气通 过膝盖上的“鼻子”——犊鼻穴进入体内的话 会感到膝盖酸冷。这股寒气通过膝盖蔓延到整 个腿部就会觉得得腿部僵硬酸痛。 在最初感觉膝盖酸冷时,要立马用手掌捂热 犊鼻穴,然后换上保暖的长裤,再用热水袋捂 十几分钟。彻底治疗,得用艾灸的方法。点燃 艾条,距离穴位2~3厘米艾灸,每次灸5~7分钟, 以皮肤感觉温热又不会烫伤皮肤为宜。开始的 时候,可以每天灸一次,症状缓解后,每周灸 2~3次即可。 注意:膝关节部位不要用绷带等把膝关节 勒得紧,因为绑得过紧,使经脉不畅,作用不 大。
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足阳明胃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5f7454c850ad02df804119.png)
1.督脉
50
生理功能 (1)调节阴经气血 阴脉之海 (2)调节月经 妊养胎儿 任主胞胎
2.任脉
51
生理功能
(1)调节十二经气血 十二经脉之海 五脏六腑之海 (2)主女子生殖功能 血海(主月经)
3.冲脉
52
生理功能
(1) 约束纵行的诸经 (2) 主司女子带下
4.带脉
53
生理功能 (1)主下肢运动 (2) 司眼睑的开合 ( 3 )分主一身左右之 阴阳
足 厥阴肝经* 少阴肾经
阳明胃经
少阳胆经 太阳膀胱经
前 线
肢
后
※十二经脉的特点: 1. 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左右各十二条,共24 条。 2. 它们具有一定的起止点、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 肢体的分布及走向有一定规律。 3. 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有阴阳表里 的配合 4. 每一条经脉均有本经的专有腧穴。 ※十二经脉的作用:又称为“十二正经”,是经络系 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气血运行的主要干道。经络 系统中的十二经别以及络脉等都是从十二经脉分出, 彼此联系,相互配合而协同发挥作用。
14
中医基础理论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四章
经 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15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阴
起、止点在手 (主要分布上肢) 起、止点在足 (主要分布下肢)
脏
手 太阴 肺经 足 阳明 胃经
阳
脏为阴 腑为阳
腑
肢体外侧 — 阳
前——阳明 中——少阳 后——太阳
9
(三)经络的连属部分
经络 • 对内连属于脏腑 • 对外则联系经筋、皮部
10
1.十二经筋
经络学-足阳明胃经详解46页PPT
![经络学-足阳明胃经详解4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96bf944aaea998fcd220e18.png)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经络学-足阳明胃经详解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经络学-足阳明胃经详解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足阳明胃经》课件
![《足阳明胃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0c7e4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b.png)
直刺法
适用于肌肉丰厚处,如足三里、内庭等穴,可深刺1-1.5寸。
斜刺法
适用于不宜深刺的穴位,如中脘、天枢等,可斜刺0.5-1寸。
皮肤针法
用皮肤针叩刺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以局部皮肤潮红或微微出血 为度。
足阳明胃经的艾灸方法
01
艾条温和灸
点燃艾条,对准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
《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目录
• 足阳明胃经的概述 • 足阳明胃经的经络循行 • 足阳明胃经的常见病证 • 足阳明胃经的针灸治疗 • 足阳明胃经的日常保健
01
足阳明络学说中的一条重要经脉,起始于面部,经过头、颈、胸、腹、下肢等 部位,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
宜进行按摩。
足阳明胃经的运动保健
足阳明胃经的运动保健
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以促进足阳明 胃经的气血流通,增强脾胃功能。
运动时间和强度
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时 间安排适当调整。
注意事项
运动时应避免过度疲劳,以免影响消化功能;运动时应选择合适的 鞋子和场地。
足阳明胃经的走向
起始于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上行至鼻根部,再向下行至口角,沿颈部至胸部, 下行至腹部,沿大腿前侧至膝前,再下行至足背,最终进入第二足趾外侧。
足阳明胃经的生理功能
促进消化
足阳明胃经与脾胃等消化器官紧密相 关,通过按摩、针灸等刺激方法可以 促进胃肠蠕动、增强食欲、帮助消化 。
调节气血
抗御外邪
05
足阳明胃经的日常保健
足阳明胃经的按摩方法
足阳明胃经的按摩方法
01
在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上,采用点按、揉捏、拍打等手法进
中医经络之足阳明胃经ppt课件
![中医经络之足阳明胃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1e40985acfa1c7ab00cc32.png)
3.向上、下斜刺0.5~0.8寸,以治上下牙痛,局部酸 胀并向周围扩散。
灸法:温针灸3~5壮,艾完整条版ppt课灸件 10~20分钟。
28
颊车 Jiáchē(ST 6)
【配穴】 1、配地仓、合谷,阳白、攒竹,有祛风
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口眼歪斜,颊肿,齿痛。 2、配下关、合谷主治颞颌关节炎。
3、配合谷,有泻阳明热邪的作用,主治牙 痛,颞颌关节炎。
完整版ppt课件
29
下关 Xiàguān(ST 7)
【定位】
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
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取法】
正坐或侧伏,在颧弓下
缘凹陷处,下颌骨髁状突稍的前
方,闭口取穴。
【特异性】
足阳明、少阳之交会穴。
【功用】
消肿止痛,聪耳通络。
完整版ppt课件
30
下关 Xiàguān(ST 7)
【主治病症】
经络腧穴各论
——之十二经脉
完整版ppt课件
1
十二经脉
人的后天之本
---足阳明胃经
完整版ppt课件
2
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 旁
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还唇,
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
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 下
3.向迎香穴透刺治疗三叉神经痛,局部酸胀可
扩散至半侧面部,有时出现口角牵掣感。
灸法:温针灸3~5壮。 完整版ppt课件
22
地仓 Dìcāng(ST 4)
【配穴】
1、配颊车、巨髎、合谷,有祛风通络活血的
经络学-足阳明胃经-PPT精品
![经络学-足阳明胃经-PPT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28ce78bf61fb7360b4c65cf.png)
直肌。浅层布有第七、八、九胸神经前 支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及腹壁浅静脉。 深层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第七、八、九胸神经前支的肌支。 • 【主治 Indications】
1.腹痛,腹胀,食欲不 振, 肠鸣,泄泻。
2.水肿。 • 【刺法 Method】
直刺0.5~1.0寸。
2020/2/26
6.太乙 Tàiyǐ (ST 23)
项目三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ST.
2020/2/26
一、足阳明胃经经络
• (一) 足阳明经脉
• 1 .经脉循行 • (1)经脉循行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中, 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 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 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 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 颅。
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提口角 肌。布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面 神经的颊支,面动、静脉和眶下动 、静脉分支或属支的吻合支。
• 【主治 Indications】 1.口眼喎斜,齿痛,鼻衄 ,唇颊肿。 2.眼睑瞤动。
• 【刺法 Method】 直刺0.3~0.6寸。
2020/2/26
4.梁门* Liángmén (ST 21)
2020/2/26
• 【主治 Indications】
1.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眼 睑瞤动。
2. 口眼喎斜。
• 【刺法 Method】
• 医者押手固定眼球,刺手持针,沿眶 下缘缓慢直刺0.3~0.7寸;不宜提插 和大幅度捻转,以免刺破血管引起血 肿;禁灸。 2020/2/26
2.四白* Sìbái (ST 2)
2020/2/26
(四) 足阳明经筋
1.腹痛,腹胀,食欲不 振, 肠鸣,泄泻。
2.水肿。 • 【刺法 Method】
直刺0.5~1.0寸。
2020/2/26
6.太乙 Tàiyǐ (ST 23)
项目三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ST.
2020/2/26
一、足阳明胃经经络
• (一) 足阳明经脉
• 1 .经脉循行 • (1)经脉循行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中, 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 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 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 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 颅。
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提口角 肌。布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面 神经的颊支,面动、静脉和眶下动 、静脉分支或属支的吻合支。
• 【主治 Indications】 1.口眼喎斜,齿痛,鼻衄 ,唇颊肿。 2.眼睑瞤动。
• 【刺法 Method】 直刺0.3~0.6寸。
2020/2/26
4.梁门* Liángmén (ST 21)
2020/2/26
• 【主治 Indications】
1.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眼 睑瞤动。
2. 口眼喎斜。
• 【刺法 Method】
• 医者押手固定眼球,刺手持针,沿眶 下缘缓慢直刺0.3~0.7寸;不宜提插 和大幅度捻转,以免刺破血管引起血 肿;禁灸。 2020/2/26
2.四白* Sìbái (ST 2)
2020/2/26
(四) 足阳明经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治:1.眼病:目赤痛痒、眼 睑润动,目翳等:2.面部病证: 口眼窝斜、三叉神经痛、面肌 痉挛等。3.头痛、眩晕
❖ 操作:直刺或微向上斜刺0.3~
0.5寸不可深刺或提插,以免伤及眼球。
❖ 临床运用: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 鼻炎,近视,远视,结膜炎,白内障等。配迎香 治胆道蛔虫病
10
3.地仓ST4 交会穴- 阳蹻脉、手足阳明之会
❖ 概述:仓,藏谷处,口以入谷,下儲之于胃,犹如 仓庫。人面分三庭,鼻之上为上庭、鼻为中庭、鼻
下为下庭,穴在面唇口角旁,位人面之地部,故名 地仓。
❖ 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 功能:祛风止痛,舒经活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治:1. 面局部病证:口角歪
斜、流涎,三叉神经痛等。
治疗口眼窝斜时,常用地仓透
颊
❖ 足阳明经体表循行起始穴为承泣,终止穴为厉兑。 ❖ 足阳明经脉循行所过联络的脏腑器官有:胃、 脾、膈、
乳房、鼻、上齿、口唇、喉咙等。 ❖ 胃为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脾胃运化失常,
可见腹痛、腹泻、久痢。若脾胃虚弱,可见腹泻、肠鸣、 胃脘胀痛。 ❖ 胃属阳,阳气过盛易成燥火,可见消谷善饥、癫狂。 ❖ 胃火上犯,还可见牙痛、鼻衄、咽喉肿痛等临床表现。 ❖ 胃气不降而上逆,可见嗳气、呕吐、恶心、呃逆。
❖ 功能:祛风清热,开关通络。 ❖ 主治:面部病证:齿痛,牙关
不利、颊肿、口角歪斜等 ❖操作:直刺0.3~0.5 寸,
或平刺向地仓穴透刺0.5~1寸。
13
颊车穴临床运用
❖ 颊车穴祛风清热,开关通络是治疗口眼喎斜、牙痛口 噤要穴。临床常用于治疗牙痛、腮腺炎、下颌关节炎、 咬肌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病证。
习常用穴28个。
2020/4/25
足阳明胃经
7
7
1.承泣ST1:交会穴- 任脉、阳蹻、足阳明之会
❖ 概述:承,承受。泣是无声流泪而哭,穴在目下, 当人哭泣时泪水下流,本穴承受之,故名承泣。是 治疗眼病常用穴,止泪要穴,禁搗针、禁灸。〈甲 乙经〉目不明,泪出僻... 刺承泣。
❖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 功能:疏风清热,明目止泪。 ❖ 主治:1.眼睑润动、迎风流泪、
❖ 临床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神 经麻痹、近视、远视、夜盲症结膜炎、角膜炎、 白内障等各种眼病。
2020/4/25
足阳明胃经
9
9
2.四白 ST2
❖ 概述:四,四方广阔之意;白-光明也。穴在目下, 主目疾,针之可使日明四方而光明,故名四白
❖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 功能:祛风明目,清热止痛。
2.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行,沿着喉,进入缺盆, 分两支向下,一支过横膈属胃,络脾。
3. 缺盆直行另一分支,经过乳头,向下挟脐旁, 直下气冲穴,会合从脾下循支脉。
4. 胃下口部支脉,自胃口下沿腹里直下到气冲穴。 与缺盆直行支脉会合,走在下肢前侧中部,到 第 2 趾外侧端历兑穴
5. 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到第 2 趾外侧。
6. 另在足跗冲阳穴处,有一分支,走向拇趾内侧
2端020与/4/2足5 太阴脾经相会。
足阳明胃经
3
《灵枢-经脉》原文:
❖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旁,交頞中,旁约太阳之 脉,下循 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夾口,环唇 下,交承浆,却循颐 后下廉,出太迎,循頰 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 额颅。
❖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 属脾,络胃。
❖ 1. 配翳风、合谷:治腮腺炎。 ❖ 2. 配下关、合谷:治面神经麻痹、口歪。 ❖ 3. 配阳溪、关冲、液门:治耳聋鸣。 ❖ 4. 配 大迎、翳风、完骨:治牙齿龋痛。 ❖ 5. 配 听宫、翳凤、合谷:治颞颌关节炎。 ❖ 6. 配合谷、内庭:治风火牙痛。
❖ 其支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冲中。 ❖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
下脾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 中指中间。 ❖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2020/4/25
4
足阳明胃经腧穴
5
足阳明胃经生理功能
3. 配合谷双侧、地仓、颊车、四白、下关,用于治 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近视等。
2020/4/25
足阳明胃经
12
4. 颊车 ST6
❖ 概述:耳前颧侧面为颊,下颌骨古称颊车骨,如 车轮之可以转动,穴居其处,为上下齿运动之枢 纽,故名颊车;另门别名鬼床。是治疗口眼喎斜、 牙痛口噤要穴。
❖ 定位:在下颔角前上方约一横指,按之凹陷处, 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6
足阳明胃经病候
❖足阳明胃经异常变动出现的病候有: 1. 经络病候:头痛、中风偏瘫、口眼 歪斜、咽喉疼痛、牙痛、鼻衄、下肢疼 痛。 2. 脏腑病候:胃脘疼痛、腹痛、腹泻、 肠鸣、消谷善饥、痢疾、癫狂。
❖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五 官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所过之处的 其他疾病。
❖本经腧穴有45个,左右共有90个,学
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
1
学习目的要求
❖掌握本经的体表循行,及其脏腑属络 关系和与其他组织器官的联系。
❖熟悉经脉的病候和腧穴主治概要。
❖掌握所讲述的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 主治病言正和刺灸方法、临床运用。
❖了解其余穴位的内容。
2020/4/25
足阳明胃经
2
足阳明胃经脉循行:
1. 起于两鼻翼旁迎香,走向鼻根与膀胱经相会于 睛明转下向鼻外侧(承泣),进入上齿龈内,回 出环绕口唇,交任脉的承浆,再往面颊下方到 大迎穴,颊车,上耳前,沿发际上额,达额角 之头维穴后,至神庭。
夜盲近视等目疾;2.口眼窝斜、 面肌痉挛 ❖ 操作:1.以左手拇指将眼球上推 右手持针,紧靠眶下缘,缓缓刺 入刺入0.5~1.5寸。2.不宜提插, 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3.起针时稍加按压,以防出血。
2020/4/25
足阳明胃经
8
承泣穴临床运用:
❖承泣穴功能疏风清热,明目止泪。 是治疗眼病的常用穴、止泪要穴。
车,本穴有疏风扶正,行气
通络,
散寒止痛之功。
❖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
11
地仑穴临床运用:
❖ 地仑穴功能祛风止痛,舒经活络。临床常用于治疗 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近视等。
❖ 1. 配颊车治:口眼歪斜。 ❖ 2. 配合谷、内庭:治下齿痛、颊肿。 ❖ 两点一圈取穴:
❖ 操作:直刺或微向上斜刺0.3~
0.5寸不可深刺或提插,以免伤及眼球。
❖ 临床运用: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 鼻炎,近视,远视,结膜炎,白内障等。配迎香 治胆道蛔虫病
10
3.地仓ST4 交会穴- 阳蹻脉、手足阳明之会
❖ 概述:仓,藏谷处,口以入谷,下儲之于胃,犹如 仓庫。人面分三庭,鼻之上为上庭、鼻为中庭、鼻
下为下庭,穴在面唇口角旁,位人面之地部,故名 地仓。
❖ 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 功能:祛风止痛,舒经活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治:1. 面局部病证:口角歪
斜、流涎,三叉神经痛等。
治疗口眼窝斜时,常用地仓透
颊
❖ 足阳明经体表循行起始穴为承泣,终止穴为厉兑。 ❖ 足阳明经脉循行所过联络的脏腑器官有:胃、 脾、膈、
乳房、鼻、上齿、口唇、喉咙等。 ❖ 胃为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脾胃运化失常,
可见腹痛、腹泻、久痢。若脾胃虚弱,可见腹泻、肠鸣、 胃脘胀痛。 ❖ 胃属阳,阳气过盛易成燥火,可见消谷善饥、癫狂。 ❖ 胃火上犯,还可见牙痛、鼻衄、咽喉肿痛等临床表现。 ❖ 胃气不降而上逆,可见嗳气、呕吐、恶心、呃逆。
❖ 功能:祛风清热,开关通络。 ❖ 主治:面部病证:齿痛,牙关
不利、颊肿、口角歪斜等 ❖操作:直刺0.3~0.5 寸,
或平刺向地仓穴透刺0.5~1寸。
13
颊车穴临床运用
❖ 颊车穴祛风清热,开关通络是治疗口眼喎斜、牙痛口 噤要穴。临床常用于治疗牙痛、腮腺炎、下颌关节炎、 咬肌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病证。
习常用穴28个。
2020/4/25
足阳明胃经
7
7
1.承泣ST1:交会穴- 任脉、阳蹻、足阳明之会
❖ 概述:承,承受。泣是无声流泪而哭,穴在目下, 当人哭泣时泪水下流,本穴承受之,故名承泣。是 治疗眼病常用穴,止泪要穴,禁搗针、禁灸。〈甲 乙经〉目不明,泪出僻... 刺承泣。
❖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 功能:疏风清热,明目止泪。 ❖ 主治:1.眼睑润动、迎风流泪、
❖ 临床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神 经麻痹、近视、远视、夜盲症结膜炎、角膜炎、 白内障等各种眼病。
2020/4/25
足阳明胃经
9
9
2.四白 ST2
❖ 概述:四,四方广阔之意;白-光明也。穴在目下, 主目疾,针之可使日明四方而光明,故名四白
❖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 功能:祛风明目,清热止痛。
2.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行,沿着喉,进入缺盆, 分两支向下,一支过横膈属胃,络脾。
3. 缺盆直行另一分支,经过乳头,向下挟脐旁, 直下气冲穴,会合从脾下循支脉。
4. 胃下口部支脉,自胃口下沿腹里直下到气冲穴。 与缺盆直行支脉会合,走在下肢前侧中部,到 第 2 趾外侧端历兑穴
5. 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到第 2 趾外侧。
6. 另在足跗冲阳穴处,有一分支,走向拇趾内侧
2端020与/4/2足5 太阴脾经相会。
足阳明胃经
3
《灵枢-经脉》原文:
❖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旁,交頞中,旁约太阳之 脉,下循 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夾口,环唇 下,交承浆,却循颐 后下廉,出太迎,循頰 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 额颅。
❖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 属脾,络胃。
❖ 1. 配翳风、合谷:治腮腺炎。 ❖ 2. 配下关、合谷:治面神经麻痹、口歪。 ❖ 3. 配阳溪、关冲、液门:治耳聋鸣。 ❖ 4. 配 大迎、翳风、完骨:治牙齿龋痛。 ❖ 5. 配 听宫、翳凤、合谷:治颞颌关节炎。 ❖ 6. 配合谷、内庭:治风火牙痛。
❖ 其支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冲中。 ❖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
下脾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 中指中间。 ❖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2020/4/25
4
足阳明胃经腧穴
5
足阳明胃经生理功能
3. 配合谷双侧、地仓、颊车、四白、下关,用于治 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近视等。
2020/4/25
足阳明胃经
12
4. 颊车 ST6
❖ 概述:耳前颧侧面为颊,下颌骨古称颊车骨,如 车轮之可以转动,穴居其处,为上下齿运动之枢 纽,故名颊车;另门别名鬼床。是治疗口眼喎斜、 牙痛口噤要穴。
❖ 定位:在下颔角前上方约一横指,按之凹陷处, 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6
足阳明胃经病候
❖足阳明胃经异常变动出现的病候有: 1. 经络病候:头痛、中风偏瘫、口眼 歪斜、咽喉疼痛、牙痛、鼻衄、下肢疼 痛。 2. 脏腑病候:胃脘疼痛、腹痛、腹泻、 肠鸣、消谷善饥、痢疾、癫狂。
❖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五 官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所过之处的 其他疾病。
❖本经腧穴有45个,左右共有90个,学
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
1
学习目的要求
❖掌握本经的体表循行,及其脏腑属络 关系和与其他组织器官的联系。
❖熟悉经脉的病候和腧穴主治概要。
❖掌握所讲述的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 主治病言正和刺灸方法、临床运用。
❖了解其余穴位的内容。
2020/4/25
足阳明胃经
2
足阳明胃经脉循行:
1. 起于两鼻翼旁迎香,走向鼻根与膀胱经相会于 睛明转下向鼻外侧(承泣),进入上齿龈内,回 出环绕口唇,交任脉的承浆,再往面颊下方到 大迎穴,颊车,上耳前,沿发际上额,达额角 之头维穴后,至神庭。
夜盲近视等目疾;2.口眼窝斜、 面肌痉挛 ❖ 操作:1.以左手拇指将眼球上推 右手持针,紧靠眶下缘,缓缓刺 入刺入0.5~1.5寸。2.不宜提插, 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3.起针时稍加按压,以防出血。
2020/4/25
足阳明胃经
8
承泣穴临床运用:
❖承泣穴功能疏风清热,明目止泪。 是治疗眼病的常用穴、止泪要穴。
车,本穴有疏风扶正,行气
通络,
散寒止痛之功。
❖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
11
地仑穴临床运用:
❖ 地仑穴功能祛风止痛,舒经活络。临床常用于治疗 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近视等。
❖ 1. 配颊车治:口眼歪斜。 ❖ 2. 配合谷、内庭:治下齿痛、颊肿。 ❖ 两点一圈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