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工程,其核心是依法治国。
法治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自然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首先,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思维能力,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意义和法治的重要性。
在大学阶段,学生们接受了广泛的教育,不仅涉及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
这种综合素养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背后所代表的理念和原则,以及法治对于社会稳定和公正的重要作用。
其次,大学生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能力。
大学校园是一个汇聚了各类人才和思想的地方,学生们之间互相交流、碰撞,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活跃的社会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们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倡导,将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他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社团组织、学生会等渠道,组织法律宣讲、法律援助等活动,引导和影响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
再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力军,具有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和人民福祉的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具备较高学历和知识储备的大学生,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清晰的认识。
他们应该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参与到法治实践中。
这不仅是大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他们实现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和实践。
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法律教育的力度,建设与时俱进的法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精神。
另一方面,社会各方面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大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法治实践中。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各类法律援助和宣讲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大学生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些什么
大学生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些什么21世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一个短期的目标和任务,而是中国未来二十多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深刻的认识到,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是祖国的未来,党和人民寄予厚望。
大学生先进性的体现不仅影响到大学生整体素质,更关系到国家的建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和谐精神极度欠缺,“窝里斗”思想尤为重要,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从西方传入的个人主义思潮尤其是极端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观点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教育造成很大冲击。
从而造成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缺失。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各种运行机制包括竞争机制不健全造成过分强调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出现了追逐个人价值最大化,而忽视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消极现象。
加上各种改革必然涉及到各种利益调整和利益冲突,使得以共同利益为前提的合作很难建立起来。
所以很多大学生的和谐建设意思并不那么的强烈,反而带有很浓重的个人主义思想,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之间和自身的个性发展上还存在不和谐的情况。
在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集体主义精神受到忽视。
在人与人的关系或人际关系上,部分大学生中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过分强调了竞争、排斥,甚至你争我夺,忽视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一些大学生甚至为了评上各种先进、奖学金或入党展开不正当的竞争。
在个性全面发展方面也存在不和谐因素。
这对构建设会是十分不利的,但是大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紧抓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首先要从自身的和谐做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
做为大学生,既然肩负起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担,就要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鉴赏的重担,承担起责任。
首先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培养合作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互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法治国家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分析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探讨他们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加强法治教育,以确保大学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一、大学生参与法治国家建设的意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知识水平较高、思想较为进步的青年群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接棒人。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一代代青年去推动,而大学生作为全社会中最积极、最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群体,是实现法治国家的目标的重要力量。
其次,大学生在法治教育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多、知识面广,法律素养相对较高,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法治理念以及法律精神,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最后,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参与者和亲历者,他们更能够深刻理解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二、大学生应承担的责任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以下是大学生应承担的几点责任。
首先,大学生应成为法律意识的宣传者和践行者。
他们应加强法治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广大群众提高对法治的认识和尊重。
同时,大学生要注重自己的行为规范,做到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和法律道德。
其次,大学生应积极参与法律服务与社会公益活动。
他们可以利用自己所学和专业知识,为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帮助社会各界解决法律难题,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最后,大学生应发挥自身所长,为法律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他们可以参与法学研究、法律改革等方面的工作,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推动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三、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加强法治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而且要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
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不仅包括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而且包括努力提升公民的法律思维水平。
(一)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在通常情况下,法律问题往往还包含着政治、经济或道德问题,可以从道德的、经济的、政治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但一旦这些问题被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就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来思考与处理。
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按照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问题,与按照道德思维、经济思维或政治思维思考与处理问题,会得出相同或相似的结论,但在某些情况下,则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例如,欠债还钱是几乎所有社会普遍通行的一项道德原则。
法律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利,但法律中有诉讼时效的规定。
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债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
也就是说,如果债权人在二年内既没有向法院起诉债务人,也没有向债务人提出还债要求,而且债务人也没有表示要偿还债务,那么债权人的债权就不再受法律保护。
法律虽然不强迫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并不反对债务人自行履行,因为从道德上说,一项债务不论过了多长时间,债务人都有义务偿还。
在此类情况下,法律思维与道德思维之间即产生了冲突。
必须强调的是,在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上,法律思维应当优先,不能用道德的原则和道德评价取代法律的规则和评价。
(二)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讲法律。
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首先要以法律为准绳。
某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等,都应当以法律为标准作出判断。
当代大学生如何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当代大学生如何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摘要】法律意识同人们的世界观、伦理道德观等有密切联系,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不同阶级的法律意识各不相同。
在阶级社会中,没有全社会统一的法律意识。
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起着支配作用。
各阶级法律意识的内容,归根结底由该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在统治阶级内部,由于各阶层、各集团乃至个人所处的具体地位不同及其他原因,其法律意识也不完全相同,但在基本点上都服从于统治阶级的利益。
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树立“以遵记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
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
旦有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民主政治建设中。
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当代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树立“以遵记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
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
旦有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民主政治建设中。
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直接指导法的制定、执行和遵守。
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法律制度,保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法规等,都是在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指导下确立和制定的;司法人员在应用法律规范时,他们的法律意识对实施法律规范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法律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法律意识的增强,有助于他们依凭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更好地履行法律义务,并对法制的健全、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我国制定和实施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精神贯穿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始终。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就是要深入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体系和运行机制,明确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
大学生法治中国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法治中国。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既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法治中国的重要性。
一、法治中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崇尚法治的国家。
从《周礼》到《唐律疏议》,再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法治一直贯穿于我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如今,法治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1. 法治保障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法治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使得国家能够始终保持和谐稳定。
2. 法治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通过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每个人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享有公平正义。
3. 法治推动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法治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大学生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我们应当发挥以下作用:1. 树立法治意识。
我们要深入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2. 积极参与法治实践。
我们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治素质贡献力量。
3. 培养法治素养。
我们要在学术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4. 践行法治精神。
我们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法治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
三、如何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以下是我对建设法治中国的几点建议:1. 完善法律体系。
要不断健全法律法规,使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对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解(参考模板)
对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解姓名:谢雪沁学号:1410023 专业:国际经济法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然而,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究竟是什么才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然后在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后,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大坎。
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道路又能同依法治国的理念相结合,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然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每一位有志于未来、有志于祖国而抱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青年一代大学生都要紧紧抓住祖国图富强、民族求发展这一良好机遇来充实自己,阅尽天下良书;充实自己,关心国家大事;充实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自己的力量,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大学生责任正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总结35年改革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一总目标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仅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觉。
然而,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究竟是什么才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理理论及实践发端于20世纪的80年代末期,有一些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性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经合组织等),它是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这三对基本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
一般来说,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
试论大学生怎样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试论大学生怎样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而且要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
我们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应该做到:一是树立依法治国的观念。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要求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严格执法,模范遵守法律,自觉接受监督,时时处处注意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二是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搞好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学习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树立公平正义的观念。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
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是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首要目标。
要求大学生必须维护公益、摒弃邪恶、弘扬正气、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学会坚持合法合理原则、平等对待原则、及时高效原则、程序公正原则,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是树立服务大局的观念。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开展工作,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致力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五是树立党的领导的观念。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要自觉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统一起来,学会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起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新时期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
1 大学生法治理念教 育的重要性 1 . 1 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 要 党的十八 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 , 对法治建设做 出重 大部署 。习近平 总书记进一步指 明 了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方 向和道路 , 社会 主义法治理论 的科 学 内容 , 并对加 强司法工作提 出了明确 的要求 , 这标 志着社会 主 义 法 治 国家 建 设 已进 入 新 的 阶 段 。 大 学 生 是 祖 国 的未 来 和 民族 的希望 , 是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国 家建 设 的 重 要 力 量 , 肩 负着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 。不仅如此 , 大学生还是我 国立法 、 执法 、 司 法等国家机关 的后备力量 , 他们 的法律基础理论 和法律观念 的强 弱, 对于我 国依法治 国和社会 主义法治 国家 的实 现都会产生较 大 的影响 , 事关我 国社会主义事业 的兴衰成 败。因此 , 新时期我 国 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法治理念教育 , 确保 中国特 色 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后继有人。 1 . 2 落实科学 发展观 , 构建和谐社会 的需要 科学发展 观是 以人 为本 、 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 , 是发展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 是我 国经济及社 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必须树立 和落 实科 学发展观 , 促进社会 主义 物质 文明 、 政治文明 、 精神文 明建设 协调发展 , 这就需要提高 全民的法律 意识 , 促进社会有序发展 。 维 护社会 的和谐 安定 。高校 要积极探 索对大学生进行 法治理念教 育的内容和路径 , 让他们 坚定 不移 地学 习科学发 展观 和建设 和谐 社会的重要内容 , 树立建设有 中特 色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的信心 。 1 . 3 培养 和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加强大学 生法治理念 教育是素 质教育的重要组 成部分 。大 学生 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 、 科学 文化素质 和身心健 康 素质 三个方 面 , 其中, 法 律 素质是思 想政治 素质 的重 要 内容 。 近些年来 大学生犯罪呈上 升趋势 , 尽管原 因是 多方 面的, 但是他 们的法律 观念淡薄是 直接 的原 因。 目前高校尽管开 设 了法律 基 础课 , 但学生掌 握法律基础 知识 不牢 固, 缺乏运用法 律的 自觉性 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此 , 要进一 步加强对 大学生社会 主义法 治 理念教育 , 使他们 成为知法 、 懂法 、 守法 的社会 主义法治 人才 , 在 实践中能够 以法律为依据规范 自己的行为 , 自觉地遵守社会 主义 的法律制度 , 维 护社会 的安 全和稳定 , 并且能够懂得 维护 自己的 合法权益 。否则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 , 还会影 响到 我国社会 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 对 于他们全面综 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 培养大学生 法治理念素质 的途径 2 . 1 营造依法 治校 的法制环境 要深入持久 地对大学 生进行法治 理念教育 , 第一 , 要建立健 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 , 配 备专职人员 , 明确责任分工 、 形成层层 有 责任 、 人人抓 落实的局面 。第 二 , 要加强各级人员 的学习和培 训 。加 强对领 导干部 的法 治理念 宣传 , 着 力提高依 法行 政的能 力; 加 强对教职工 的法治理念教 育 , 着力提高他们 的依法执教能 力。第三 , 结合学生 的特点 , 进行多 方面的教育 。根 据学生的年 龄特 点和心理特 征 , 把法治理念 教育与品德教 育结合起来 , 根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道德与法律基础的调查报告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
科学的人生理想,正是当代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
大学生追求远大理想,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因此,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与法律基础显得十分重要。
为此,我们近期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范围内展开了一次关于大学生道德与法律基础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样本总量为100份,获得有效样本96份,有效问卷率为96.0%。
一.调查者基本情况1.年级结构:大一占68%,大二占32%2.性别结构:男生占34%,女生占66%二. 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善恶行径和基础的法律知识这些方面。
另有附页:《关于大学生道德与法律基础的调查问卷》样卷一份于后供参阅。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道德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在被问及“看到老人摔倒是否会主动去扶?”这一问题时,非常令人高兴的是,有81%的同学认为会主动去扶,少数(12%)的同学是视情况而定的,而也有7%的同学是选择不会去扶。
这样的回答还可以,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
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所以,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至善至美的人。
2.道德是一种理性智慧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性,道德需要把握和解决许多问题:人“应当”怎样做人、怎样生活?人与他人应当怎样相处?我们的社会应当如何规划蓝图、如何建设发展?应当怎样对待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人类究竟应当何去何从?可见,道德是一种表达关于“应当”的理性智慧。
大学生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些什么
大学生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些什么21世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一个短期的目标和任务,而是中国未来二十多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深刻的认识到,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是祖国的未来,党和人民寄予厚望。
大学生先进性的体现不仅影响到大学生整体素质,更关系到国家的建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和谐精神极度欠缺,“窝里斗”思想尤为重要,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从西方传入的个人主义思潮尤其是极端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观点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教育造成很大冲击。
从而造成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缺失。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各种运行机制包括竞争机制不健全造成过分强调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出现了追逐个人价值最大化,而忽视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消极现象。
加上各种改革必然涉及到各种利益调整和利益冲突,使得以共同利益为前提的合作很难建立起来。
所以很多大学生的和谐建设意思并不那么的强烈,反而带有很浓重的个人主义思想,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之间和自身的个性发展上还存在不和谐的情况。
在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集体主义精神受到忽视。
在人与人的关系或人际关系上,部分大学生中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过分强调了竞争、排斥,甚至你争我夺,忽视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一些大学生甚至为了评上各种先进、奖学金或入党展开不正当的竞争。
在个性全面发展方面也存在不和谐因素。
这对构建设会是十分不利的,但是大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紧抓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首先要从自身的和谐做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
做为大学生,既然肩负起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担,就要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鉴赏的重担,承担起责任。
首先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培养合作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互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大学生普法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普法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普法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还能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
以下是我在参加大学生普法教育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普法教育的重要性1. 增强法治观念法治观念是指公民在行为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意识。
通过普法教育,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背景、目的和意义,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2. 提高法律素养法律素养是指公民具备的基本法律知识和能力,包括对法律法规的理解、运用和维权。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对于维护自身权益、参与社会事务具有重要意义。
3. 促进社会和谐普法教育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水平,使公民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依法维权,避免因法律知识匮乏而导致的纠纷和矛盾。
这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
三、普法教育的内容与方法1. 普法教育内容(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宪法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2)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了解刑法有助于我们了解犯罪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3)民法:民法是规定民事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了解民法有助于我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行政法:行政法是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组织、职权和活动的法律,了解行政法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责和权力。
(5)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了解经济法有助于我们了解市场经济秩序。
(6)国际法: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了解国际法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普法教育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讲解法律法规,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法律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模拟法庭: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审判,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4)法制宣传:通过海报、宣传栏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
skja.07.第七章_增强法律意识_培育法治精神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培育法治精神一、教学目的加强公民法制教育,培养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是当代中国走向法治化进程中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亟待解决的历史课题。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律思维方式和较高的法律素质,在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习和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时代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因此,在教学中,要使大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方式,提高法律素质。
二、教学重点1.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社会主义法律精神贯穿我国法律体系的始终,是中国特色的。
只有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才能树立起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就是要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体系,熟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机制,明确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2.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法治观念是法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法治得以建立的思想基础。
法治的建立必然要求法治观念的率先确立,并且应当将法治观念内化为相应主体的自觉意识。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全体公民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权利义务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等基本观念,养成自觉依法办事的习惯,懂得如何依法办理各种事务。
3.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既是基础课中法律知识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
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不仅应该包括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而且应该包括努力提升公民的法律思维水平。
三、教学难点1.法律知识、法律观念与法律思维方式的内在联系2.大学生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3.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四、教学内容教学导入:同学们好!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理想、爱国、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等内容,今天我们学习法律的相关知识。
大学生与依法治国精神
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在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大学生必须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学习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对境内外的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一个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一方面,国家安全有赖于每个公民的自觉维护。另一方面,国家安全是个人安全的前提。没有国家安全,就不可能有个人安全。
大学生不仅要承担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还必须了解国家爱安全法律制度,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大学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必须要遵守国家安全法律,履行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通过宪法教育,使大学生懂得法律是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改变那种把法律仅仅看作一种统治工具的传统法律意识,树立现代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现代国家的公民意识。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而作为一名大学生,要不断地汲取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思维水平。大学生要能够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和讲法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途径主要有: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在当代中国,树立法律权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尊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大学生与全面依法治国
大学生与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的“法治”思想,不论在思想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与全面依法治国,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与全面依法治国篇一一、概述在展开论述前,我们首先肯定要理解什么是“依法治国”,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哪?(一)“依法治国”的概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的、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治国方略和价值选择。
“依法治国”包括两个含义:第一,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的理论和指导思想,即国家要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决定性条件是能否建立良好的有权威的法律和制度,而不应寄希望于圣主贤君;第二,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的行动准则,即国家不能依照少数领导者的个人智慧、看法和注意力来治理,而应依照符合事物规律、时代精神、社会主义理想、人民利益的法律来治理。
[1]所以,所谓依法治国,其实就是依靠《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二)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就是对他们进行法律制度、法律思维,法律修养和纪律修养等方面的教育。
[2]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增强法律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并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
因为依法治国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与青年大学生交流时曾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3]因此,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是国家的建设者、接班者,法治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大学生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那么,咱们应该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呢?
大学生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关系依法治国大体方略的实施,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需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权利义务观念等大体观念,养成自觉遵纪遵法、严格依法办事的适应。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仅包括丰硕的内容,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咱们大学生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明白,正确明白得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性质和特点,树立起符合时期精神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最后,大学生应该自觉保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尽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尽力。从国家角度来讲,应当采取各类有效方法排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例如,要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保证法律的科学性、合理性;改善法律实施的状况,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深切开展法制宣布道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从个人角度来讲,应当通过各类方式尽力保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关于大学生来讲,至少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北京动物园副园长王保强十分气愤地对前来采访的媒体介绍,北京动物园前后有3只黑熊,1只马熊和1只棕熊受到了刘海洋所泼的火碱或硫酸的残害。这5只熊有的嘴被烧坏,进食困难;有的四肢被烧,无法行走;有的前胸、背部、臀部被烧坏,失去了正常生活的能力。
“受伤的那只黑熊伤势最重。它已被硫酸烧得双目失明,舌面整个被灼伤,黏膜脱落,口腔及上腭被烧坏,而且喉部和气管都有可能也被烧坏了。”北京动物园熊山饲养员陈青山流着泪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说,“这只熊是我看着长起来的,它可是咱们动物园里最好的1只公种熊,担负着为黑熊家族传宗接代的任务。但此刻这只黑熊生死未卜,医务人员一直对它实施全力抢救。”
浅谈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及重要意义
浅谈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及重要意义[摘要]: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精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体现,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的职业观念的必然要求,对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特别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廉洁教育自律意识职业观念一、前言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大学生中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要求。
反腐倡廉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工作,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的必然要求。
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大学阶段廉洁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廉洁教育,就是通过对公民进行廉洁方面的教育,来营造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以达到规范和约束个体行为的目的。
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阶段廉洁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
1.加强法制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现在,我国已进入依法反腐的重要阶段,以制度建设、法律手段来巩固反腐成果和加强廉政建设是今后的反腐方向。
大学生如何提高法治素养200字作文
大学生如何提高法治素养200字作文全文共7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大学生如何提高法治素养200字作文篇1大学生提高法治素养的途径篇一一、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及研究现状1.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现状。
虽然现阶段各高校普遍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比如高校广泛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基础》课及相关课程。
但是,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大学生创业者关注更多的是创业意识激发、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的培育,很少向学生讲授与创业相关的法律常识和专业法律程序,就算有所涉及也只是浅尝辄止。
由此,导致大学生创业者普遍缺失基本的创业法治素养,更有部分创业者挺而走险,迈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此外,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创业者缺乏基本的法律维权意识,导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运用现行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大大挫伤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从国家层面来看,现阶段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规范多集中在政策规定层面,令出多门、杂乱、层次低且实操性有限,缺失立法位阶高、系统化的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不利于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的培育和养成,同时也间接地削弱了大学生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塑造。
2.“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研究状况。
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的系统、专项研究较少。
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后发现,以“创业者”为篇名关键词的论文有篇,以“大学生创业者”为篇名关键词的论文只有41篇,占所有创业教育论文的1.6%,检索到的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仅有6篇;而以“大学生创业者”和“法治素养”为篇名关键词的论文为0篇。
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社会现实发展需要。
我国在现阶段对大学生创业者的研究偏重于对创业者的创业策略分析,对创业者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基本创业素质的研究,对创业者管理能力的研究和创业者部分个体特征的探索等。
比如,李幼平(年)指出,“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个体因素为自身能力、性格及学识……大学生创业特征直接对创业绩效发生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而且要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要努力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健康的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一个人的法制精神应该包括文化、思想政治、道德、审美等各方面的素养。
要提高一个人的法治精神,这个过程必定是循序渐进的。
平常可以多看些时事新闻、历史书籍、名人语录、时事点评,多关注下民生、民事,从各个方面去提高自己的个人内在修养,从而奠定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法律素养是在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养成的,就多了解些法律常识,多看些法律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法制新闻,比如法制在线、法眼栏目、一个人作为道德行为的主体,时刻面临着自身道德价值的选择。
都市夜话之类的节目都可以看,遇到问题多从法律的角度去思考,慢慢地可以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
对一个人进行法律素质的培养,除了靠健全法律、实行依法治国外,还要从学校内外、课堂内外着手,要从理论与实践上着手,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确立科学培养观念,提高对法律素质认识;二、要改善课堂教学环节,丰富一个人法律知识;三、要营造立体培养环境,增强一个人法律意识;四、要强化有效的实践环节,培养大学生法律能力;五、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提升一个人法律素质。
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一个人的法律素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提高能力,一个人只有书本还很不够,因此,我们应该鼓励一个人走出校园、深入实际、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样才能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通过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生产实习、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一个人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此同时,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为全面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人生的理想将在这里确立,未来的发展也即将在这里得到奠基,所以我们必须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来争取更多的知识和本领,让自己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好。
大学是一个新环境,注重的就是独立思考和生活,无论是学习、交友乃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需要更多的依靠自己的思考、判断和选择。
而且要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
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只有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合格公民。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还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
大学生要树立“自由平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自觉遵纪守法,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好习惯。
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律自由观念,深入理解法律之上的只有平等观念;才能合法并且有效地行使各
项自由平等权利;另一方面,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地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不得越发定地范围和界限。
所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地培育,这对于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具有一定的帮助,更好的理解怎样的去树立法治观念。
二责任意识
责任作为与权利相应的一个概念,同是法律规范所规定地主要内容;因此责任意识也同是权利一样,是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从内容上讲,可以包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的责任、遵守规则的责任、信守责任、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以及违法后承担不利后果的责任等﹍“责任”教育一直是西方只要国家提高校德的主要内容。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就提出“责任意识”的概念,着重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所以,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的培育对于我们每个人都要非常大的意义!
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在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大学生必须增强自身的“国家安全”意识;学习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意识。
对境内外的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法律义务。
随着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和科技的深入发展,国际局势趋于缓和的情况下;国家的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和挑战;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样化的不确定,传统的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不断地上升,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有着新的表现,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加强培育“国家安全意识”是一种势在必得的趋势,是大学生关系国家的国际安全的重要体现。
大学生要树立和培育“国家安全”意识,因为大学生不仅要承担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还必须了解国家安全法律意识,掌握国家安全法律意识。
我们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必须的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履行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树立现代法治观念,培育我们国家的公民意识。
四培育法律至上的观念
法律至上的意识是法治意识的第一要素。
在一个社会中只有法才是真正的王者,崇尚法治意识观念意味着承认法律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至上的地位不仅是对广大公众,更是对各级党政领导者公共权利的行使者。
在法治的状态下,权力来源于法律,受制于法律。
因此,对于大学生培育自身的法律至上的观念意识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具有促进的作用!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也应具备相应的法治精神,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纪乱法为耻”的观念,培育自身法治精神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