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逆合成分析法终版教学设计教案含学案高中化学北京海淀
2021年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逆合成分析法》专题复习学案
![2021年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逆合成分析法》专题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a3285483d049649a665881.png)
2021年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逆合成分析法》专题复习[学习目标定位] 熟知有机合成遵循的基本规律,学会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和逆合成分析方法,学会有机合成推断题的解答方法。
基础知识总结:一、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1.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若以乙醇为原料合成乙二酸(HOOC—COOH),则依次发生反应的类型是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水解(或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2.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思路(1)设计有机合成路线时,首先要正确判断需合成的有机物的类别,它含有哪些官能团,与哪些知识信息有关。
(2)其次是根据现有的原料、信息和有关反应规律,尽可能合理地把目标化合物分成若干片段,或寻找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方法,或设法将各片段拼凑衍变,尽快找出合成目标化合物的关键。
(3)最后将正向推导和逆向推导得出的若干个合成路线加以综合比较,选择最佳的合成方案。
二、归纳总结(有机合成的线路)1、一元化合物合成路线:R —CH===CH 2――→HX 卤代烃――――――→NaOH 水溶液△一元醇――→[O]一元醛――→[O]一元羧酸――――――――→醇、浓H 2SO 4,△酯2、二元化合物合成路线:CH 2===CH 2――→X 2CH 2X —CH 2X ――――――→NaOH 水溶液△CH 2OH —CH 2OH ――→[O]OHC —CHO ――→[O]HOOC —COOH ――→一定条件链酯、环酯、聚酯 3、芳香化合物合成路线 ①――――――→NaOH 水溶液△ ②――→Cl 2光照―――――→NaOH 水溶液△ ――――――→醇,浓硫酸,△芳香酯二、逆合成分析法1.正向合成分析法从已知的原料入手,找出合成所需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体,逐步推向合成目标有机物,其合成示意图为2.逆向合成分析法从目标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入手,找出合成所需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体,逐步推向已知原料,其合成示意图为3.综合比较法此法采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将正向和逆向推导的几种合成途径进行比较,最后得出最佳合成路线。
有机合成逆合成分析法教学设计上课PPT课件高中化学北京海淀
![有机合成逆合成分析法教学设计上课PPT课件高中化学北京海淀](https://img.taocdn.com/s3/m/8932eb9659eef8c75fbfb3d9.png)
烃 卤代 R—H 消去卤代烃 R—XFra bibliotek水解氧化
醇类
醛类
氧化
羧酸
酯化
酯类
取代 R—OH 加氢 R—CHO
R—COOH 水解 RCOOR`
CH3CH3
CH3CH2Br
CH3COOC2H5
CH2=CH2
CH3CH2OH
CH3CHO
CH3COOH
CH=CH CH2=CHCl
CH2Br CH2Br
逆合成分析法
阿司匹林晶体
阿司匹林
Aspirin
晶体
1899年由德国拜尔公司开始生产,应用于临 床,取名阿司匹林(Aspirin ),是第一种重要 的人工合成药物。
阿司匹林泡腾片使用说明书(部分)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阿司匹林泡腾片
英文名称:Aspirin Effervescent Tablets
结构式:
O
O C CH3
分子式:C9H8O4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C OH O
[适应症] 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 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 [用法用量] 温开水溶解后口服。发热或疼痛持续,可间隔4-6小时重 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片。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 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者疼痛等胃肠道反 应。
O CH3C O
HO C O
阿司匹林
科学家发现把药物 连接在高分子载体 上可制成缓释长效 药剂。
CH 3 CH 2 C n
O CH 3 C O
C O CH 2 CH 2 O C
O
O
伍德沃德发明了 切割-拼接式合成法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fd2b8244693daef5ff73d4a.png)
《有机合成》教学案例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有机合成实质是利用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必要的官能团反应,生成目标产物。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等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迁移能力有了显著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认识到有机合成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通过有机物逆合成分析法的推理,进-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的迁移能力,同时巩固学生对各类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等基础知识的认识。
节课的课堂开放点主要有三个:其一是通过小组讨论和归纳,明确一些重要官能团(羟基、卤素原子、碳碳双键)的引入方法;其二通过已给出的信息结合逆推法知识,分组设计合成苯甲酸苯甲酯的路线;其三是结合实际情况来优选合成路线。
本节课从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引入,不仅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而且可以说明有机合成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用化学视角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这节课通过三种与生活联系紧密物质出发,设计成三个由浅入深的情境,分三步引导学生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进行合成训练,在动手训练中自己体会、掌握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维方法在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师生互动、层层递进的情况下不断提升,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过的有机化学形成知识网络,能够具备一定的合成指定有机物。
2.教学内容分析是高考难点题型之一,实质是利用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必要的官能团反应。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生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等基础知识。
在前三节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醇、酚、醛、羧酸、酯等含氧衍生物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迁移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 学生将会认识到合成的有机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通过有机物逆合成分析法的推理,进-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的迁移能力。
高中化学《逆合成分析法》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逆合成分析法》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d87e9fb581b6bd97e19ea5a.png)
学生的基础薄弱,一看到有机的结构就自然而然的产生畏惧、恐惧之心,尤其有机合成中的步骤多,条件复杂,学生天生的就有了抗拒和抵触情绪,所以这部分的讲解要避免乏味。但是学生经过近一各学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有机化学与生活处处有联系,体味到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多方面调动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机合成中引入各官能团的方法;难点: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1、通过构建碳骨架,转化官能团等微观揭示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辨识有机化合成在创造新物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贡献;2、落实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建立起对有机反应的多角度认识模型,并应用模型进一步掌握有机合成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实例验证了逆合成分析法有严格的思维逻辑
当堂训练:用乙烯和乙苯为原料进行有机合成,乙二酸二苯乙酯
预读课本65-66,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1、可用示意图表示出来
2、合成路线各步选择条件必须温和,并具有较高的产量;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低毒性、无污染、廉价易得的。
乙二酸可由乙二醇得到,乙二醇又可由1,2-二氯乙烷得到,1,2-二氯乙烷又可由乙烯与氯气加成得到。
高中化学《逆合成分析法》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逆合成分析法》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化学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5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有机合成与逆合成分析”教案
![“有机合成与逆合成分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97f59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a.png)
“有机合成与逆合成分析”教案“有机合成与逆合成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机合成和逆合成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学会运用逆合成分析法进行有机合成的设计和实施。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验技能,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其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逆合成分析法的原理与应用3.有机合成的设计与实施4.实验操作技巧与安全注意事项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实例介绍有机合成与逆合成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讲解:详细阐述有机合成和逆合成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有机合成的定义、逆合成分析的原理、切断与重构的方法等。
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逆合成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操作: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和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复习与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有机合成与逆合成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6.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有机合成与逆合成分析的过程和原理。
2.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了解实验方法和技巧。
5.通过提问、答疑等方式,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有机合成与逆合成分析的掌握情况。
2.进行实验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规范程度。
3.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4.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1.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之处。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合成》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合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febdf628ea81c758f57898.png)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基本说明:本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选修5教材的第三章第四节,适合具有理科倾向高二学生。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及其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与思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及官能团转化的方法的归纳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如群学、对学、对辩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自我感知中掌握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受有机合成研究的一般过程,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质,学会相互欣赏及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新闻背景资料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素养及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官能团衍变的方法的归纳,有机合成基本思路的培养。
课时分配第一课时:有机合成的过程第二课时:逆向合成法内容分析:本节是新增部分的内容,在本章的最后一节。
教材在必修2教材第三章,选修5教材第二、三章介绍了烃及其衍生物的典型代表物的结构特点、性质等方面知识。
有机合成是有机物性质的应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相互的转化关系,以及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等知识。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将会认识到有机合成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并通过逆向合成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与信息迁移能力,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完善。
学生分析:本节是理科倾向的学生选修的内容之一。
通过高一、高二的螺旋式学习过程,学生对有机物的性质有了较熟悉的了解,逻辑思维与信息迁移能力有了提高。
但对教材中隐性知识学习能力较弱,对知识的整合与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设计思路:1、独立预习:课前独立完成学案预习内容2、交流展示:通过对学或群学方式交流预习成果并展示(约10分钟)3、合作探究:通过课内问题的探究,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对教材中隐性知识的学习能力,形成有机合成的基本思路。
(约20分钟)4、点拨提高:解决自我感知中发现的问题,达到知识的升华、拓展(约5分钟)5、检测达能:巩固学习内容,训练解题技巧,初步形成创造性学习的能力(约5分钟)学案设计1、现以乙烯、乙烷、乙酸乙酯、淀粉为原料,有哪些方法可以制备乙醇?指出反应类型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机合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及学案高中化学北京海淀
![有机合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及学案高中化学北京海淀](https://img.taocdn.com/s3/m/b3dcba70fab069dc51220139.png)
1、通过简单物质的合成,学生自主分析合成思路,提炼合成的一般思路,发现逆向合成方法;并初步认识逆向分析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确定合成路线的基本原则。
2、通过有机物逆合成法的推理,培养学生的逆向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用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能力,以及信息的迁移能力。
3、通过开放性作业,有机合成的一般思路和逆合成分析法的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介绍屠呦呦获拉斯克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让学生感受到有机合成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及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通过有机合成中路线的评价,使学生建立“绿色合成”思想,关注有机物的安全生产,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学习运用逆合成分析法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掌握键的切断和官能团转换的一些技巧;教学难点:逆合成分析法分析目标分子时键的切断和官能团的转换。
逆向合成的思维方法。
教学流程示意有机合成的意义屠呦呦获拉斯克奖,青蒿素的提取、合成有机合成的思路、方法、关键评价合成路线体会逆合成的分析方法设计合成苯甲酸苯甲酯的合成路线设计由乙烯制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路线评价多种苯甲酸苯甲酯的合成路线草酸二乙酯为无色油状液体,有芳香气味。
主要用于医药工业中,是硫唑嘌呤、周效磺胺、羧苯脂青霉素等药物的中间体。
草酸二乙酯的结构为:合成仙花的香料二得出思路方法,认识逆合成分析法苯甲酸苯甲酯存在于多种植物香精中,它具有杀灭虱、蚤的作用且不刺激皮肤,无异臭和油腻感,可用于治疗疖疮。
品中的烃类。
(其他的无机物原料和条件可自选)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合成路线时的思考过程。
注意引导学生将复杂物质合理拆分,分解问题找出关键物质,进行比对。
得出逆合成分析法,简介科里教授。
提问:既然大家设计出了不同的合成路线,那哪一种才是实验室最佳的合成路线呢?谈谈你的想法?在评价、优选合成路线时的依据是什么?提问:苯甲酸苯甲酯的工业合成路线真的是这样吗?真正的工业合成路线比设计的实验室合成路线有何优点?学生倾听,体会逆合成法的神奇之处,对科里教授所做工作感到敬佩。
有机合成逆合成分析法教学设计学案高中化学北京海淀
![有机合成逆合成分析法教学设计学案高中化学北京海淀](https://img.taocdn.com/s3/m/ca1a64c6f7ec4afe05a1df6c.png)
有机合成学案必备的基本知识有机合成---逆合成分析法CH2C CH3C O CH2CH2OC OOOC CH3O n【思考交流1】试用逆合成分析法研究合成乙二酸二乙酯的路线,并写出合成乙二酸二乙酯的反应方程式【思考交流2】讨论柯尔柏合成水杨酸各步操作的目的,并完成的反应方程式 资料卡片:1853年,德国化学家柯尔柏合成了水杨酸【思考交流3】请用逆合成分析法,逆推缓释阿司匹林的合成路线,并选择乙烯、苯酚等常见化工原料合成此药物,写出合成路线【链接高考】阿司匹林(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是具有解毒、镇痛等功效的家庭常备药,科学家用它连接在高分子载体上制成ONaOHaOHOH加热、加压CO 2 H +NaOH缓释长效阿司匹林,其部分合成过程如下:已知:醛或酮均可发生下列反应:(1)水杨酸的化学名称为邻羟基苯甲酸,则水杨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2)反应Ⅰ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HOCH2CH2OH可由1,2-二溴乙烷制备,实现该制备所需的反应试剂是______.(3)写出C→D的反应方程式______.(4)C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5)阿司匹林与甲醇酯化的产物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中毒,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NaHCO3溶液b.1molHOCH2CH2OH的催化氧化产物与银氨溶液反应,理论上最多生成2mol银c.A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d.两分子C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8元环状酯(7)写出缓释阿司匹林在体内水解生成阿司匹林、高聚物E等物质的反应方程式______.(8)水杨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酚类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
《有机合成》的教学设计
![《有机合成》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3b48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3.png)
《有机合成》的教学设计《有机合成》是化学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内容涵盖了有机分子的合成方法、反应机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其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为日后从事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
下面我将介绍一份针对《有机合成》这门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理论目标:让学生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种有机反应的机理和条件,培养学生分析有机合成问题的能力。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合成有机化合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应用目标: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在药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教学内容1.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化学反应的机理和条件3.有机合成的实验操作技能4.有机合成在各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讲解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各种有机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2.实验操作:设计一系列有机合成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合成有机化合物,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3.案例分析:选取一些有机合成在药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有机合成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第一阶段:介绍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这个阶段,首先要为学生介绍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反应的机理和条件等内容。
通过清晰的讲解和示例,让学生建立起对有机合成的基本认识。
2.第二阶段:实验操作和技能培养设计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有机合成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合成有机化合物。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他们动手合成的能力。
3.第三阶段:案例分析和应用讨论选取一些有机合成在药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通过实际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和思维能力。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教案(第1课时)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教案(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738afb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6.png)
教师答疑解惑,针对性指导
针对常见问题解答
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以便在课堂上能够快 速准确地回答学生的疑问。
个性化指导
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教师应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 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帮助。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有 机合成》教案(第1课时)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有机合成基本概念及原理 • 常见有机合成方法与技术 • 实验室安全与环保要求 • 学生实验操作规范与技巧指导 • 课堂互动环节与答疑解惑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课程背景及意义
01
有机合成作为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机理、设计新药 物、开发新材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 义。
有机合成反应原理
官能团转化
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将原 料中的官能团转化为目标 分子中的官能团。
碳链构建
通过碳-碳键的形成和断裂, 构建目标分子中的碳链骨 架。
立体化学控制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选择 适当的反应试剂,实现目 标分子的立体构型。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
逆合成分析
绿色合成策略
从目标分子出发,逆向分析其结构, 确定合成路线中的关键步骤和中间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 趣和热爱,树立科学的世 界观和价值观。
教材分析与处理
教材特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教 材注重基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通过实验探究和案例分析等方式
呈现知识。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解有机合成的基本 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有机反 应的类型、机理和合成路线设计
等。
芳香族化合物合成方法
学案3:3.4.2 逆合成分析法
![学案3:3.4.2 逆合成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c2831a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6.png)
第2课时逆合成分析法【学习目标】1.熟知有机合成遵循的基本规律2.学会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和逆合成分析方法3.学会有机合成推断题的解答方法【知识梳理】1.基本思路可用示意图表示为:2.用逆合成分析法分析草酸二乙酯的合成:合成步骤(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点剖析】1.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的原则和方法(1)设计有机合成路线时应遵循的原则①符合有机合成中原子经济性的要求。
所选择的每个反应的副产物尽可能少,得到的主产物的产率尽可能高且易于分离。
②发生反应的条件要适宜,反应的安全系数要高,反应步骤尽可能少且简单。
③要按一定的反应顺序和规律引入官能团,必要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已引入的官能团。
如保护碳碳双键一般采用先加成再消去的方法。
④所选用的合成原料要无害、易得、廉价。
(2)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的常规方法正合成分析法设计有机合成路线时,从确定的某种原料分子入手,逐步经过碳链的连接和官能团的引入来完成,基本思维模式:原料中间体中间体目标产物逆合成分析法此法采用逆向思维方法,从目标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入手,找出合成所需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推向已知原料,其思维模式:目标产物中间体中间体原料综合推理法设计有机合成路线时,用正合成分析法不能得到目标产物,而用逆合成分析法也得不到起始原料时,往往结合这两种思维模式,采用从两边向中间“挤压”的方式,使问题得到解决2.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的一般程序——逆合成分析法(1)逆合成分析法的一般思路(2)逆合成分析法的应用举例——乙烯合成草酸二乙酯思维过程概括如下:具体合成路线:【例】有下列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物为草酸(乙二酸)。
有机合成必备知识学案高中化学北京海淀
![有机合成必备知识学案高中化学北京海淀](https://img.taocdn.com/s3/m/77e4dda62af90242a995e573.png)
有机合成学案必备的基本知识官能团的引入1、-OH的引入(1).烯烃加水CH2=CH2+H2O(2).醛.酮加氢气CH3CHO+H2(CH3)2C=O+H2(3).卤代烃水解CH3CH2Cl(4).酯的水解(H+) CH3COOCH2CH3(OH-) CH3COOCH2CH32、-X的引入(1).烃与X2的取代CH4+Cl2C6H6+Br2(2).不饱和烃与HX、X2的加成CH2=CH2+HBrCH≡CH+2Br2(3).醇与HX的取代C2H5OH+HBr3、-C=C-或-C=O的引入(1).醇与卤代烃的消去反应CH3CH2OHCH3CH2Br(2).醇的氧化CH3CH2OH+O2官能团的消除1.加成消不饱和键 CH 2=CH 2+H 2CH 3CHO+H 22.消去、氧化、酯化除羟基 CH 3CH 2OH CH 3CH 2OH+O 2 CH 3OH+HCOOH3.加成、氧化除醛基 C H 3CHO+H2 CH 3CHO+O 2官能团的衍变1. 不同官能团间的转换RCH 2CH 2-X R-CH=CH 2 RCH 2CH 2OH RCH 2CHO RCH 2COOH RCH 2COOCH 32.通过某种途径使一个官能团变为两个 CH 3CH 2OH HOCH 2CH 2OHCH 2=CH 2 ClCH 2CH 2Cl3. 通过某种途径使官能团的位置改变 CH 2=CHCH 2CH 3 CH 3CH=CHCH 3CH 3CHClCH 2CH 3CH 3CH 2CH 2OH CH 3CH(OH)CH 3CH 3CH=CH2有机成环反应规律1.形成环酯2.氨基酸形成环状肽3.形成环醚4.形成环酸酐5.形成环烃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原始原料可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有机合成【思考交流一】1.运用所学“官能团引入”的知识,利用石油化工中易得的廉价原料乙烯,设计制备乙二醇的方案,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有机合成逆合成分析法教学设计教案含学案高中化学北京海淀
![有机合成逆合成分析法教学设计教案含学案高中化学北京海淀](https://img.taocdn.com/s3/m/1873a3b83968011ca30091c8.png)
有机合成---逆合成分析法有机合成学案必备的基本知识CH2C CH3C O CH2CH2OC OOOC CH3O n有机合成---逆合成分析法【思考交流1】试用逆合成分析法研究合成乙二酸二乙酯的路线,并写出合成乙二酸二乙酯的反应方程式【思考交流2】讨论柯尔柏合成水杨酸各步操作的目的,并完成的反应方程式 资料卡片:1853年,德国化学家柯尔柏合成了水杨酸【思考交流3】请用逆合成分析法,逆推缓释阿司匹林的合成路线,并选择乙烯、苯酚等常见化工原料合成此药物,写出合成路线【链接高考】a加热、加压CO 2 H +阿司匹林(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是具有解毒、镇痛等功效的家庭常备药,科学家用它连接在高分子载体上制成缓释长效阿司匹林,其部分合成过程如下:已知:醛或酮均可发生下列反应:(1)水杨酸的化学名称为邻羟基苯甲酸,则水杨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2)反应Ⅰ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HOCH2CH2OH可由1,2-二溴乙烷制备,实现该制备所需的反应试剂是______.(3)写出C→D的反应方程式______.(4)C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5)阿司匹林与甲醇酯化的产物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中毒,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NaHCO3溶液b.1molHOCH2CH2OH的催化氧化产物与银氨溶液反应,理论上最多生成2mol银c.A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d.两分子C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8元环状酯(7)写出缓释阿司匹林在体内水解生成阿司匹林、高聚物E等物质的反应方程式______.(8)水杨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酚类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有机合成学案必备的基本知识有机合成---逆合成分析法CH2C CH3C O CH2CH2OC OOOC CH3O n【思考交流1】试用逆合成分析法研究合成乙二酸二乙酯的路线,并写出合成乙二酸二乙酯的反应方程式【思考交流2】讨论柯尔柏合成水杨酸各步操作的目的,并完成的反应方程式 资料卡片:1853年,德国化学家柯尔柏合成了水杨酸【思考交流3】请用逆合成分析法,逆推缓释阿司匹林的合成路线,并选择乙烯、苯酚等常见化工原料合成此药物,写出合成路线【链接高考】阿司匹林(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是具有解毒、镇痛等功效的家庭常备药,科学家用它连接在高分子载体上制成ONaOHaOHOH加热、加压CO 2 H +NaOH缓释长效阿司匹林,其部分合成过程如下:已知:醛或酮均可发生下列反应:(1)水杨酸的化学名称为邻羟基苯甲酸,则水杨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2)反应Ⅰ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HOCH2CH2OH可由1,2-二溴乙烷制备,实现该制备所需的反应试剂是______.(3)写出C→D的反应方程式______.(4)C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5)阿司匹林与甲醇酯化的产物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中毒,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NaHCO3溶液b.1molHOCH2CH2OH的催化氧化产物与银氨溶液反应,理论上最多生成2mol银c.A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d.两分子C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8元环状酯(7)写出缓释阿司匹林在体内水解生成阿司匹林、高聚物E等物质的反应方程式______.(8)水杨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酚类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
北京市高二化学3.4.3专题有机合成教学设计
![北京市高二化学3.4.3专题有机合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06c2c6172ded630b1cb6ea.png)
有机合成
2.逆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时常用的方法,它是将目标化合【过渡】回顾并整理专题所需基本理论
如卤代烃OH) 醛三、有机合成中碳架的构建
)成环反应生成的五元环或六元环比较稳定。
碳链的增长
R
34
18
(2)二元合成路线:
(3)芳香化合物合成路线:
2.有机合成中常见官能团的保护
(1)酚羟基的保护:因酚羟基易被氧化,所以在氧化其他基团前可以先使其与反应,把—OH变为—ONa(或—OCH3)将其保护起来,待氧化后再酸化将其转变为—OH。
,其过程如下:
1,4二氧六环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它可以通过下列合成路线制得:
其中的A可能是 ( A )
A.乙烯B.乙醇 C.乙二醇 D.乙酸
①化合物E中的含氧官能团有___________(填名称)。
②E→ 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F →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③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只写一种)
ⅰ.分子内含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
ⅱ.在催化剂作用下,1 mol该物质与足量氢气充分反应,消耗
ⅲ.它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及时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A .加成反应、水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1)写出反应类型:
反应①________;反应⑦________。
(2)写出结构简式:
B_____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
高二有机化学(选修) 有机合成 教学设计
![高二有机化学(选修) 有机合成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3ef8f24028915f804dc230.png)
有机合成
[课题] 有机合成——逆合成分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授课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高端备课研究组项目学校
北京市第80中学吴卫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习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的思路——逆合成分析;
了解优选多条合成路线的原则,能够正确书写合成路线。
过程与方法:介绍科学家在有机合成方面的贡献,使学生体会有机合成的重要性和创造性;
通过案例分析,自主讨论,使学生了解逆合成分析的一般思路,学习逆合
成分析法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有机合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感受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赞赏有机化学家们为人类社会所做的重要贡献;
知道绿色合成思想是选择合成路线的重要原则。
重点: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
北京海淀《有机合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说课(22张)
![北京海淀《有机合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说课(22张)](https://img.taocdn.com/s3/m/58c8aeeb650e52ea54189878.png)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0日星期五上午8时13分28秒08:13:2821.9.10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上午8时13分21.9.1008:13September 10, 2021
持续性评价内容
环节二:分析评价 1. 评价是否客观,理由是否充分、准确; 2. 能否选出最佳方案并阐述理由; 3.对基本原则的总结是否全面。
持续性评价内容
环节三:合成设计 1. 切断部位是否正确; 2. 是否将已有知识与题给信息有机整合; 3. 所选基础原料是否为简单易得的物质。
持续性评价内容
官能团保护
中间体
目标 产物
关注目标分子的碳骨架、官能团种类和位置
持续性评价设计
基本思路: 依据学生设计的合成路线图和外显出的
思维过程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推进教学 过程,调整教学策略。
持续性评价内容
环节一:交流分享 1. 合成步骤是否尽可能少; 2. 基础原料的选择是否正确; 3. 思维过程的逻辑是否清晰。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8:13:2808:13:2808:139/10/2021 8:13:28 A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1008:13:2808:13Sep-2110-Sep-21
3. 请画出草酸二乙酯(C2H5OOC-COOC2H5)的合成 路线图(原料库:乙烯、丙烯、乙炔、苯、甲苯, 无机试剂任选)。
环节一:交流分享
1. 分享评价乙烯→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图,你会选择 哪个方案?给出你的理由。
有机合成 教案
![有机合成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1d9f1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6.png)
的加成反响;〔3〕醇与HX的取代反响。
3、〔1〕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响;〔2〕醛〔酮〕与氢气的加成反响;〔3〕卤代烃的水解反响;〔4〕酯的水解反响。
二、逆合成分析法
要求:条件温和,产率高,原料廉价易得,低毒少污染。
三、当堂反响
以下列图是以苯酚为主要原料制取冬青油和阿斯匹林的过程
〔1〕写出①、②、③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响的写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B溶于冬青油致使产品不纯,用NaHCO3溶液即可除去,简述原因_________;
〔3〕在〔2〕中不能用NaOH也不能用Na2CO3的原因是____。
【提问】1mol阿斯匹林最多可和几摩氢氧化钠发生反响呢?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要求大家:1、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响类型及互相转化。
2、初步学会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道路。
3、形成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维方式。
备人:。
2018年北京海淀《有机合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说课(22张)
![2018年北京海淀《有机合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说课(22张)](https://img.taocdn.com/s3/m/589f2cc1856a561252d36fe5.png)
说课内容
一、背景分析
二、学习目标与活动设计 三、持续性评价设计
四、教学反思
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 有机合成对学生认识发展的价值
梳理物质(官能团)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孤立→系统)
(静态→动态)
宏观辨识 与
从转化(顺推、逆推)角度认识物质和反应
微观探析
4. 有机合成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
环节二:分析评价
1. 以苯酚为原料合成水杨酸,对三种方法进行评价。 方法1:
OH
CH3Br AlCl3催化
OH CH3
酸性KMnO4
OH COOH
方法2:
OH
CH3Br AlCl3催化
OH CH3
CH3I
OCH3 CH3
酸性KMnO4
OCH3 COOH
HI
OH COOH
体会有机合成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目标与活动的一体化设计 基本思路: 以阿司匹林的前世今生为背景素材,
采取“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通过交流
分享、小组合作、互动评价等学习活动, 了解有机合成的思路和原则,用逆合成
分析法设计合成路线并体会其关键点。
目标与活动的一体化设计
1. 通过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并在课上进行交流分享, 梳理各类有机物(官能团)的转化关系,初步 建立有机合成的思路和方法,自主发现并应用 逆合成分析法进行合成路线的设计,初步体会 有机合成的原则。
3.对基本原则的总结是否全面。
持续性评价内容
环节三:合成设计 1. 切断部位是否正确; 2. 是否将已有知识与题给信息有机整合;
3. 所选基础原料是否为简单易得的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合成学案必备的基本知识
有机合成---逆合成分析法
【思考交流1】试用逆合成分析法研究合成草酸二乙酯的路线,并写出合成草酸二乙酯的反应方程式
【思考交流2】讨论柯尔柏合成水杨酸各步操作的目的,并完成的反应方程式 资料卡片:1853年,德国化学家柯尔柏合成了水杨酸
【思考交流3】请用逆合成分析法,逆推缓释阿司匹林的合成路线,并选择乙烯、苯酚等常见化工原料合成此药物,写出合成路线
【链接高考】
ONa
OH
COON a
OH
COOH
OH
加热、加压
CO 2 H +
NaOH
阿司匹林(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是具有解毒、镇痛等功效的家庭常备药,科学家用它连接在高分子载体上制成缓释长效阿司匹林,其部分合成过程如下:
已知:醛或酮均可发生下列反应:
(1)水杨酸的化学名称为邻羟基苯甲酸,则水杨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反应Ⅰ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HOCH
2CH 2OH 可由1,2-二溴乙烷制备,实现该制备所需的反应试剂是______. (3)写出C →D 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4)C 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5)阿司匹林与甲醇酯化的产物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中毒,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NaHCO 3溶液
b .1molHOCH 2CH 2OH 的催化氧化产物与银氨溶液反应,理论上最多生成2mol 银
c .A 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
d .两分子C 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8元环状酯
(7)写出缓释阿司匹林在体内水解生成阿司匹林、高聚物E 等物质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8)水杨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酚类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
HOCH 2CH 2OH
O 水杨酸
阿司匹林缓释阿司匹林
催化剂
E 高聚物
CH 3COOH
A
B
C
D
H 2O/H +
浓硫酸加热
CH 3COCCH 3
O O
HCN /OH -
反应1
CH 3
—C —CH 2—n COOCH 2CH 2OC
O OCCH 3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