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表演(二)》说课稿

合集下载

3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 《队列表演(二)》说课稿

3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 《队列表演(二)》说课稿

《队列表演(二)》说课稿一、说教材。

《队列表演(二)》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第三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掌握其计算程序,理解其计算的道理;特别要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与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竖式从内容到形式之间的实质性的联系。

这样就为四年级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打好了基础,即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乘法的计算程序迁移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情形。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学习14×12的横式笔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14×12的竖式计算。

教科书中提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尝试用竖式计算14×12;第二个问题结合点子图解释第一个问题中竖式每一步和意思,促进对竖式的理解;第三个问题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笔算的程序(法则),能根据计算程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难点和关键就是将计算步骤与点子图相对应,直观理解竖式笔算的算理。

竖式计算时,每一次数字运算的结果都应该写一它合适的位置上。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小学生活,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于知识储备上,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横式笔算的方法,其中用点子图圈一圈、算一算,用列表法计算的方法为后面学习用竖式计算打下了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认识,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四、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节课的目标要求,教师主要采用诱思引探教学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学法和教学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思想。

五、说教学准备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本节课将使用实物展台和多媒体相结合,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学习成果。

六、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二) 》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二) 》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二)》教案教学设计队列表演(二)。

(教材第34~35页)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用列竖式的方法来正确计算。

2.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重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1.口算比赛。

3×45×1212×525×232×1051×151×1023×200师让学生说说23×200是怎么算的。

2.回顾“队列表演(一)”中的计算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4×1232×21师:刚才的算法都很好,但是我们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用的计算方法呢?【设计意图:学生对知识迁移是否顺利,是由学生对旧知熟练程度决定的。

因此,在学习新知之前,让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旧知识】1.竖式计算。

师出示教材第34页例1。

师:老师已经帮你们做了第一步,接下来怎么算呢?学生尝试,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

生1:用乘数12十位上的1去乘14中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积14表示14个十,即140。

因此十位上的4要与乘数12的十位对齐,百位上的1写在积的百位上。

生2:把两个积相加,求出最后结果。

教师边听学生叙述边板书。

2.理解竖式写法。

师出示下图:师:大家能根据上图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吗?生1:28=14×2,表示第一部分的2行有28人。

生2:140=14×10,表示第二部分的10行有140人。

生3:168=28+140,表示两部分的总人数。

师:这个写法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吗?生:140的0可以不写,因为4在十位,就是表示4个十。

师肯定学生的说法并板书出来。

3.灵活运用。

队列表演(二)》教学简案

队列表演(二)》教学简案

《队列表演(二)》教学简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3.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实际问题,感悟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乘法竖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铅笔、橡皮、作业本、点子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1.复习引入:还记得我们在队列表演(一)中学习的内容吗?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12行,每行14人,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还记得怎么列式吗?列式:14×12=方法一:点子图方法二:表格法22.提出问题:你能用竖式计算14×12吗?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学生交流竖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结合点子图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3.讨论乘法竖式写法,明确每一步的意思。

4.算一算。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1.同学们进行体操表演,每排13人,有12排,一共有多少人?(1)用竖式计算。

(2)圈一圈,并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2.3.数一数,算一算。

(1)小青蛙每次跳11个格,它跳了18次,一共跳了多少格?(2)大青蛙每次跳21个格,它跳了14次,一共跳了多少格?4.世界杯足球赛有32支球队参加,每队23名运动员。

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5.“少先队林”里现在一共有多少棵树?。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队列表演(二)》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队列表演(二)》教案

队列表演(二)【教学内容】教材P34例题、P35练一练【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3.培养分析、推理、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学习14×12的横式笔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14×12的竖式计算。

教科书提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尝试用竖式计算14×12;第二个问题结合点子图解释第一个问题中竖式每一步的意思,促进对竖式的理解;第三个问题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笔算的程序(法则),能根据计算程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策略】主要采用诱思引探的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自主练习,再相互交流,补充不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口算比赛。

3×45×1212×525×232×1051×151×1023×2002.回顾“队列表演(一)”中的计算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4×1232×21老师指名回答。

师:刚才的算法都很好,但是我们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用的计算方法呢?【设计意图】学生对知识迁移是否顺利,是由学生对旧知熟练程度决定的。

因此,在学习新知之前,让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旧知识。

二、探索新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横式计算出了学校举行队列表演的人数,同学们对这些算式还记忆犹新吧,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用竖式来计算出队列表演的人数,同学们一定对乘法竖式很熟悉,那你能用竖式计算14×12吗?【学情预设】生1:我会列乘法竖式,14×2=28,接下来怎样计算呢?生:接下来可以用10乘14等于140,可以怎样写呢?师:同学们遇到了新的问题,就应该及时解决,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3

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3

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主备人:张丽丽学校:洋河关家堡小学原创教案我的修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说明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预热交流,学会倾听。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并且把每次运算的结果都应该写在合适的位置。

教学准备:课前复习题,电子图,答题纸。

教学时数:1教学过程:●课前主动感化问题:完成课前复习题,由各组组长检查,并向老师汇报完成情况,答题情况。

●课初创境融化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23×3 42×22、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12行,每行14人,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你会用竖式计算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

(板题:两位数乘两位数)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师生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二、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34页,尝试用竖式来计算,注意要弄清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及这么写的道理。

提示:(1)先算谁乘谁?(14×2)(2)再算谁乘谁?(14×10)(3)14×10=140,在竖式中把结果写在什么位置合适呢?三、展示交流1、指名板演,并说说这么写的道理。

(不同的板演)2、小结:把12分成10+2,用个位的2乘14,就是已经学过的一位数乘两位数。

十位上数字1(也就是1个10)乘14,所得的积是14个10,因此“4”写在十位上,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

3、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1×23 34×12 33×13 43×12四、达标反馈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完成后相互交流。

2、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写得还好。

3、完成练一练第三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二)》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队列与行进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队列的变化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我发现他们在学习这一节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队列变化规律的探索,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队列与行进的知识,掌握队列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队列与行进的知识,掌握队列变化规律。

2.难点:引导学生探索队列变化规律,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队列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讲解队列与行进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队列变化规律。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队列表演实例,让学生观察、思考队列的变化规律。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队列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总结队列变化规律。

6.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队列变化规律的应用。

8.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队列与行进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

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沙岗子小学李冬月本单元“乘法”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认识与乘法口诀以及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探究学习的,要求学生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的问题,并对结果合理性进行判断。

同时也为以后的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及小数乘法做准备。

【学情分析】本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乘法中常见的错误,比如:(1)漏乘某一位、积的位置写错、相乘算成相加(2)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中,末尾的“0”的处理。

并且学生估算的原则性方法的掌握不透彻,导致估算方法的欠灵活而造成错误。

学生应结合积的变化规律,并加深对这个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正确灵活地解答乘法应用题、并提高应用能力。

【教法】引导法;提问;讲解【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二)”的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的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将计算步骤与点子图相对应,直观理解竖式笔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每一次数字运算的结果都应该写在它合适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14×12,同学们,上节课你是怎样解决的呢?(横式笔算14×10=140;14×2=28;28+140=168)本节课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接着用竖式计算来解答。

二、教学新课1、请学生们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边写边想:这么写的道理。

2、小组合作汇报小组板演,并说说这么写的道理。

(1)把12分成10+2,用个位的2乘14得28;就是已经学过的一位数乘两位数。

十位数字1(也就是1个10 )乘14,所得的积是140,也就是14个10,因此“4”写在十位上。

(2)还可以简单写成最后,比较横式计算和竖式计算的关系(计算方法相同,写法不同)3、接下来结合点子图说明每一步的含义,并且圈出在点子图中所代表的部分(先圈出上俩行,14列表示14乘2等于28;再圈出下十行,14列表示14乘10等于140)4、完成算一算21×23 (将23分成20和3,用个位3乘21得63;3写在乘数的个位上;再用2个十乘21得42个10;2表示2个十,因此2写在十位上;最后将63和420相加,得483)34×12(将12分成10和2,用个位2乘34得68;8写在乘数的个位上;再用1个十乘34得34个十;4表示4个十,因此4写在十位上;最后将68和340相加,得408)33×13(将13分成10和3,用个位3乘33得99;9写在乘数的个位上;再用1个十乘33得33个十;3表示3个十,因此3写在十位上;最后将99和330相加,得429)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展示,互相评价。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二)》名师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二)》名师教案

队列表演(二)。

(教材第34~35页)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用列竖式的方法来正确计算。

2.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重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1.口算比赛。

3×45×1212×525×232×1051×151×1023×200师让学生说说23×200是怎么算的。

2.回顾“队列表演(一)”中的计算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4×1232×21师:刚才的算法都很好,但是我们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用的计算方法呢?【设计意图:学生对知识迁移是否顺利,是由学生对旧知熟练程度决定的。

因此,在学习新知之前,让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旧知识】1.竖式计算。

师出示教材第34页例1。

师:老师已经帮你们做了第一步,接下来怎么算呢?学生尝试,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

生1:用乘数12十位上的1去乘14中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积14表示14个十,即140。

因此十位上的4要与乘数12的十位对齐,百位上的1写在积的百位上。

生2:把两个积相加,求出最后结果。

教师边听学生叙述边板书。

2.理解竖式写法。

师出示下图:师:大家能根据上图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吗?生1:28=14×2,表示第一部分的2行有28人。

生2:140=14×10,表示第二部分的10行有140人。

生3:168=28+140,表示两部分的总人数。

师:这个写法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吗?生:140的0可以不写,因为4在十位,就是表示4个十。

师肯定学生的说法并板书出来。

3.灵活运用。

教师出示教材第34页例2。

师:大家运用上面的方法独立完成上面各题,等会儿我会叫同学来板书。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队列表演》(二)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队列表演》(二)北师大版
-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队列表演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将方向和距离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如设计队形变化。
2.教学难点
-方向的辨别: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抽象的方向概念理解和在实际情境中的准确辨别是难点。例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在复杂环境中如何确定“东”。
-距离的估算: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难以准确估算距离,特别是在没有直接测量工具的情况下。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队列表演》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在方向的辨别上存在一定难度,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准确判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困难,我尝试了多种方法,如设计实地活动、使用直观教具等,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更好地理解方向概念。
其次,距离的测量和估算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在教学中,我引导他们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距离测量,如步长估算、使用测量工具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逐渐掌握了距离测量的技巧,但这个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以便他们能更加熟练地运用。
-方向和距离的整合应用:学生需要将方向和距离的知识综合运用,设计出合理的队形。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队形设计的创新性:在队形设计中,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设计出独特的队形变化,这需要学生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考验。
举例说明:
-对于方向的辨别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地活动,让学生在操场上亲自体验和辨识方向,增强直观感受。
同时,我发现课堂时间的分配上还有待优化。在新课讲授和实践活动环节,有时会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而超出预期时间,导致后面的环节略显紧张。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灵活地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各个环节顺利进行。
最后,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非常重要。在这次教学中,我尽量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这种做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二)》名师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二)》名师教案

队列表演(二)。

(教材第34~35页)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用列竖式的方法来正确计算。

2.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重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1.口算比赛。

3×45×1212×525×232×1051×151×1023×200师让学生说说23×200是怎么算的。

2.回顾“队列表演(一)”中的计算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4×1232×21师:刚才的算法都很好,但是我们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用的计算方法呢?【设计意图:学生对知识迁移是否顺利,是由学生对旧知熟练程度决定的。

因此,在学习新知之前,让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旧知识】1.竖式计算。

师出示教材第34页例1。

师:老师已经帮你们做了第一步,接下来怎么算呢?学生尝试,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

生1:用乘数12十位上的1去乘14中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积14表示14个十,即140。

因此十位上的4要与乘数12的十位对齐,百位上的1写在积的百位上。

生2:把两个积相加,求出最后结果。

教师边听学生叙述边板书。

2.理解竖式写法。

师出示下图:师:大家能根据上图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吗?生1:28=14×2,表示第一部分的2行有28人。

生2:140=14×10,表示第二部分的10行有140人。

生3:168=28+140,表示两部分的总人数。

师:这个写法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吗?生:140的0可以不写,因为4在十位,就是表示4个十。

师肯定学生的说法并板书出来。

3.灵活运用。

教师出示教材第34页例2。

师:大家运用上面的方法独立完成上面各题,等会儿我会叫同学来板书。

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队列表演的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教学重点:将计算步骤与点子图相对应,直观理解竖式笔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每一次数字运算的结果都应该写在它合适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复导入,以旧引新1.老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

2.老师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询问学生有哪些好方法。

3.学生回答问题,老师鼓励并表扬。

4.老师介绍本节课的新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5.学生表示期待。

二、自主探究1.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

1)老师出示14×12的题目,要求学生在纸上尝试用竖式计算。

2)学生小组内交流,商讨计算顺序和每个乘积的结果写在什么位置。

3)学生回答问题,老师给予指导。

2.学生结合点子图,说明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1)老师指名学生,要求结合点子图说明竖式每一步的具体意思。

2)学生依次解释每一步,老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3)学生相互交流,比较不同的竖式写法。

4)老师总结,强调数的拆分法在竖式计算中的重要性。

三、巩固练1.学生独立完成练册上的练。

2.学生交流答案,老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四、课堂小结老师回顾本节课研究内容,强调竖式计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竖式计算更复杂的数学题目。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鼓励学生在家继续练竖式计算。

《队列表演(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内容来源: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乘法课时:共4课时,第3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结合表内乘法列乘法竖式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教材分析教材在队列表演一之后,让学生学习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掌握其计算程序,理解其计算的道理。

3.学情分析学生已有利用点子图、表格法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经验,本节重点在于利用乘法竖式解决的乘法,难点在于理解乘法竖式的算理和每一步的意义。

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的过程。

2.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及时巩固竖式计算的方法,并感悟与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评价任务:1.能利用乘法竖式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指向目标1 )2.能说出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义。

(指向目标2)3.能正确解决遇到的问题。

(指向目标3)(2)交流算法:a.先算14×2=28再算14×10=140,可以怎样写呢?b.也可以这样列竖式。

你能把上面3个竖式合并成一个竖式呢?c.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乘法竖式还可以这样写简便。

(3)乘法可以怎样验算?生:交换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4)小组交流:观察两个算式:a.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b.计算的竖式过程一样吗?c.计算结果一样吗?2.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小组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是怎样计算的?小结:(1)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2)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3队列表演(二) 说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3队列表演(二) 说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3队列表演(二)说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队列表演(二)》说课稿一、说教材笔算乘法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能熟练掌握表内乘法,能进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会口算、笔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好本课将为学生继续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材提供了学生熟悉的情景,在“队列表演”这一情景中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培养,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二)”的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理解乘法竖式的算理。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新知,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和参与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由于学生对笔算乘法已有一定的经验,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本课的重点:学会笔算乘法的方法。

但是学生对于第二个因数十位的乘积为什么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难以理解,于是我将难点定为:1.知道乘的顺序。

2.知道第二个因数十位的乘积是表示几个十。

二、说教法素质教育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法:1.情景教学法:创设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迫不及待获取新知的欲望,发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2.任务教学法:学生通过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学习新知,完成教学任务。

3.游戏教学法:在练习的时候加入游戏环节使学生愉快的学习。

在这过程中我注意使用启发式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

三、说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是新课标特别提倡的学生学习的方法。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经历算法多样化,将其所学新知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去。

《队列表演(二)》说课稿

《队列表演(二)》说课稿

《队列表演(二)》说课稿一、说教材。

《队列表演(二)》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第三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掌握其计算程序,理解其计算的道理;特别要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与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竖式从内容到形式之间的实质性的联系。

这样就为四年级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打好了基础,即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乘法的计算程序迁移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情形。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学习14×12的横式笔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14×12的竖式计算。

教科书中提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尝试用竖式计算14×12;第二个问题结合点子图解释第一个问题中竖式每一步的意思,促进对竖式的理解;第三个问题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笔算的程序(法则),能根据计算程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难点和关键就是将计算步骤与点子图相对应,直观理解竖式笔算的算理。

竖式计算时,每一次数字运算的结果都应该写在它合适的位置上。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小学生活,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于知识储备上,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横式笔算的方法,其中用点子图圈一圈、算一算,用列表法计算的方法为后面学习用竖式计算打下了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认识,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四、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节课的目标要求,教师主要采用诱思引探教学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学法和教学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思想。

五、说教学准备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本节课将使用实物展台和多媒体相结合,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学习成果。

六、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二)”的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的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教学重点:
将计算步骤与点子图相对应,直观理解竖式笔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
每一次数字运算的结果都应该写在它合适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14×12,能用竖式计算吗?
二、教学新课
1、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边写边想:这么写的道理。

2、指名板演,并说说这么写的道理。

(1)把12分成10+2,用个
位的2成14,就是已经学过的
一位数乘两位数。

十位数字1(也就是1个10 )乘14,所得的积是14个10,因此“4”写在十位上。

(2)还可以简单写成
3、完成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展示,互相评价。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3题:看图,说说看懂了什么?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四、课后作业
完成练一练第4、5题。

五、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
14×12=168
14
×12
28 ……14×2
140 ……14×10
168 ……28+1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队列表演(二)》说课稿
一、说教材。

《队列表演(二)》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第三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掌握其计算法则,理解其计算的道理;特别要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与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竖式从内容到形式之间的实质性的联系。

这样就为四年级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打好了基础,即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乘法的计算法则迁移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情形。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学习14×12的横式笔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14×12的竖式计算。

教科书中提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尝试用竖式计算14×12;第二个问题结合点子图解释第一个问题中竖式每一步和意思,促进对竖式的理解;第三个问题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笔算的法则,能根据计算程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难点和关键就是将计算步骤与点子图相对应,直观理解竖式笔算的算理。

竖式计算时,每一次数字运算的结果都应该写一它合适的位置上。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小学生活,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于知识储备上,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横式笔算的方法,其中用点子图圈一圈、算一算,用列表法计算的方法为后面学习用竖式计算打下了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3.能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目标要求,教师主要采用诱思引探教学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学法和教学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
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思想。

五、说教学准备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本节课将使用实物展台和多媒体相结合,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学习成果。

六、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因此本节课通过四个环节展开教学,分别是: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展示交流、巩固练习拓展延伸、总结全课生谈收获。

第一个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本环节设计了一个“热身练习”,其中第1题让学生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为本节课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做了铺垫。

第2题是一个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题,既复习了前面学习的用点子图圈算、用列表法算的方法,又是衔接新课的纽带。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这一环节分三个小版块来完成。

第一版块:用竖式计算14×12。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在原来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摸索。

在这样的背景下让学生探索,学生的求知欲更强,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接下来教师找出不同的例子进行展示交流,得出正确的算法,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得更透彻,记忆更深刻。

第二版块:结合点子图,圈一圈、说一说竖式中的每一步的含义。

这一版块主要是通过在点子图上画圈,分别指出上述两个计算步骤所对应的点子图,从而直观理解竖式笔算的算理。

第三版块:算一算
这一版块通过让学生再计算三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进一步总结竖式乘法的计算程序,达到能够根据计算程序正确进行计算的目的。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本环节创设了一个游玩体育场的情境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解决乘数是两
位数的乘法问题时,进一步理解了乘法及乘法竖式的含义。

这样的练习既注重了基础,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个环节:总结全课生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一问,让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了梳理、内化、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吧,教法灵活开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构建学生积极参与的数学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